白银市最新农业用水计量罚金多少

我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
   一些地方结合《纲要》,因地制宜提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新目标、新举措。安徽、山东、河南、湖北4省,提出到2020年建成&旱能灌、涝能排&高标准农田2.3亿亩;北京、山西、江苏等5省(市),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域农田灌溉精准化、农村水利管理信息化;广西、重庆、四川等7省(区、市)着力加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利用小型雨水集蓄设施,发展补充灌溉和旱作农业。
   近年来,我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农业是第一大用水户,而且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对此,《国家农业节水纲要(年)》提出明确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亿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以上;全国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亿亩以上,高效用水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新闻排行榜
若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北京华夏风行广告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1全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外标准
您的位置:
DB41/T 958-2014&&农业用水定额
DB41/T 958-2014&&农业用水定额
DB41/T 958-2014
农业用水定额
推荐性标准
简体中文版、英文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2015年第1号(总第181号)
纸质版或者PDF电子版(用Acrobat Reader打开)或Word版本doc格式
相关免费标准
本类标准下载排行
本类最新免费标准
版权所有:www.ZBGB.org &&|
鲁ICP备号-21农业用水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8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 & & & & & &
第1版:要闻
本版标题导航
第1版:要闻
&&&&&&&&&&
6月起平远高峰滩灌区试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
农业用水实行定额阶梯收费
本报讯&自去年被确立为全国深化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县后,平远县把高峰滩灌区作为试点项目区,制订、完善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机制,投入1200多万元对灌区末级渠系实施三面光圳道改造。目前,工程进展顺利,5月下旬可完工。6月正式投入使用后,灌区农民的日常农业用水将实行定额阶梯有偿使用。 作为全省两个之一、我市唯一的改革试点县,平远农业水价改革将通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安装计量设施,实现总量控制、计量供水、定额管理、超额加价、收费用水、建立精准补贴机制等,形成工程建成后有人管、有经费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高峰滩灌区辖大柘、东石2镇17个村,灌溉面积2.35万亩,平水年供水量为1874.05万立方米。改革范围包括机制体制建设和工程建设两大部分。机制体制建设方面,2镇17个村已全部按要求成立农村用水协会,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工程建设方面,对25.47公里的末级渠系圳道进行三面光改造,工程完工后将使用权、管理权、经营权移交给用水协会,由协会负责调水、配水、用水、节水和收费管理。 笔者近日在东石镇大屋村农田水利三面光圳道施工现场看到,30多名村民有的在清理开挖水圳,有的在装模或浇注混凝土。得知该村列入改革试点后,村民黄海如主动参与工程建设。受尽旱灾之苦的他,希望能尽快实施改革,改善当地干旱状况。据平远县水利建管中心负责人介绍,项目区平水年每亩核定用水量为630立方米。今后,在核定用水量内,农户一般性经济作物用水将实行每立方米0.141元的政府指导价,其中由农户缴交的0.035元将返还补贴给用水协会用于日常维护,剩余部分由政府实行精准补贴给工程管理单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实行每立方米0.194元的全成本水价。如超出核定用水量,超出部分将实行1.2倍至3倍不等的价格收费。 (朱双玲 刘强 赖强 危旋光)农业用水资源短缺:如何应对?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农业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摄影/宋振平
“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远低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不足2.4斤/立方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4斤/立方米左右。”4月25日,水利部部长陈雷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时指出。
“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还远远不足2.4斤/立方米”,体积1立方米的水其质量为1000公斤。也就是说,经过简单换算可知,生产1公斤粮食耗水量高达800公斤。
1公斤粮食要耗水800公斤——这一数据暴露出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农业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不高的问题。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农业用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如何应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指出,我国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常态,应对旱灾频发更成为我国水利工作的长期性战略任务。要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约用水制度,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同时还应大力研发和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培育和发展抗旱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
“2011年的国家公告显示,我国全年用水总量为608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是379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4%。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干旱缺水地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工业的发展,城市和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4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马启智委员提出了关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应对农业用水资源紧缺的挑战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农业用水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陈雷回答说,“目前,农业用水缺乏主要包括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四种类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统筹考虑,综合应对。”
据陈雷介绍,资源性缺水,是指本地水资源总量不足以支撑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工程性缺水,是指像西南地区年降雨量1000—2000毫米,但是年内年际分布不均匀,缺少调蓄工程。水质性缺水,是指原有水资源总量可以支撑地方的发展,由于水质的污染导致水资源出现紧缺。管理性缺水,是指用水比较粗放。“目前我国管理性缺水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2011年达到0.51,发达国家已达到了0.7—0.8。”
陈雷透露,下一步的工作包括: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明确水资源配置方案时,充分考虑农业用水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用水需求;实施跨流域的调水,形成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的进程,着力提高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保障能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和水市场培育,充分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用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多种措施开源,特别要利用好非常规水资源。
“现在各类用水需求增长很快,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地方地下水长期超采,可用淡水资源在不断减少。建议出台过硬措施,把节水放到应有的高度,抓紧建立完善节约用水的利益调节机制,以促进节约、合理、高效用水。”刘振伟委员在审议时指出。
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在4月26日的专题询问中谈到,国家关于农业水费的总体思路是加大财政补贴降低水价,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还要让农民在合理范围内承担优惠的水价,促进农业节约用水。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郭晓鸣和国家行政学院的蒲实两位专家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要改革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耗费式用水模式,一是探索建立农水配额制度。配额内的基本用水采取财政补贴,超出配额部分采取累进水价,按照比例由用水龙头企业或农户支付。同时,结合农水配额制度对节约用水者给予奖励。二是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三是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使种植品种适应当地水资源供给能力。另外,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优化,减少高耗水、低效益作物种植面积,对高耗水和高污染农业征税。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
2012年的春天,从云南到重庆,从四川到内蒙古,全国许多地方都以干旱开年,再次凸显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局面。“应对水危机”成为2012年的一大热点话题。
令人欣慰的是,2月16日,《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正式出台,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其中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明确规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到2015年要达到0.53,到2020年要达到0.55。”
3月23日,陈雷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文章指出,中央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
“抓紧完成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把好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关,确保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抓紧修订区域用水定额,推行节水强制标准,实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确保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到0.55以上。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依法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严格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力争到2020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陈雷指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强调,水危机不仅指干旱引起的缺水,还包括污染带来的威胁。要化解水资源危机和用水需求这样一对矛盾,需要多管齐下的努力:一方面要加强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在用水总量上要严格控制过快增长,还要着力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这些都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点。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地方还存在大水漫灌现象,水资源不足与灌溉用水浪费并存,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差距较大。”4月25日,陈雷在作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指出。
陈雷介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并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在连续30多年灌溉用水总量保持零增长的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1.72亿亩,粮食总产量增加了5000多亿斤,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3提高到0.51,亩均灌溉用水量由479立方米下降到367立方米,减少了23.4%。
“粗放、浪费的农业用水方式已难以为继,要下大力气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尹成杰委员在审议时强调,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上具有很大空间,而且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力发展玉米膜下滴灌和喷灌技术,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据大庆农业部门介绍,膜下滴灌玉米每亩保苗比常规玉米多1000株以上,亩均增产800斤到1000斤,比常规玉米增加收入670多元以上,应用节水技术不但节约淡水资源,而且增加产量、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陈雷指出,下一步将大力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到2015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以上,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确保新增0.5亿亩、力争新增1亿亩;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以东北、西北、华北等为重点,大力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组织实施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大力研发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质优价廉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的综合集成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年到2015年,农业部协同发改委共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24亿,在全国共建旱作农业基地500个。由财政、水利、农业三部联合开展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投资228亿元,建设3800万亩的高效节水耕地。”4月26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专题询问中指出,旱作节水农业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快旱作农业发展和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并重点突出“三个结合”。一是强化节水意识与搞好科学规划相结合,推动形成各具特色旱作农业格局的形成。二是强化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要强化推广分区、分品种、分时段的节水高效的生产技术。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旱作田技术1亿亩以上。三是强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全面推进科学抗旱、优化作物布局相结合。(记者 王萍)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2012年第9期 责任编辑: 谢先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用水计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