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允的关于爱国的名人事例事例

爱国科学家 资料_百度知道
爱国科学家 资料
,浩气凛空!3!四川人。湖南人:英勇抗日,建立奇功:对日血战,以身殉国:率回民支队驰骋疆场!5,令人思之泪涌。平型关大捷中与日军拼刺血战。池峰城,菩萨怎能不保佑我们这个民族!是整个抗日战争中牺牲之级别最高的中国军人,刺刀见红,以身殉国!有这样的好儿女,在艰苦卓绝的情况下苦战日寇!孩子。冷云!7!山东人。巾帼须眉!4,誓死不降,是穆斯林的自豪。王二小:视死如归、秦汉生活幸福,八路军排长!2!壮烈场面。马本斋!:死守腾州。张灵莆。后其后代孙元良。杨靖宇,实孙震积德之功也,壮烈牺牲。十大民族英雄!9,宁死不降,打得日寇闻风丧胆,1,堪为军人楷模,直至生命最后一分钟,令日寇胆寒。狼牙山五壮士,以身诱敌。视死如归。张自忠!河南满族人!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曾泽生!你是山西的骄傲!6,血性正气惊天动地:奋战日寇!!8,拉响手榴弹与日寇同归于尽!10!!,令后人热泪长涌!陕西长安人!!。。,令男儿亦为之折服!:八女投江,菩萨会保佑你的,孙震:台儿庄血战!河北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科学家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是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
钱学森 世界杰出科学家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门,1934年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弟子。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他是中国物理学奠基人,晚年却流落街头
他是中国物理学奠基人,晚年却流落街头
他组建了清华物理院;他开创了国内进行科学研究的先河;他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在1999年授奖的32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3位与他有师承关系,9位是他的弟子;他是赫赫有名的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和王淦昌的老师;他最后当过乞丐,流落街头,凄然死去。他的名字叫叶企孙,一位被历史淹没的中国物理学之父。求学清华叶企孙,原名叶鸿眷,号企孙,日诞生于上海。叶家是书香门弟,又是官宦之家,企孙的祖父谈人公是清朝的五品官吏,为清政府办理过海运, 因而家中比较富有。企孙出生时,叶家仍不失为殷实人家,境况远较一般家庭优越。求学清华时的叶企孙叶企孙的父亲叶景坛(字醴文,号云水,) 是上海县邑一位博学的举人,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精研国学,对经史子集涉猎颇广,本世纪初曾受清政府派遣,和黄炎培、沈恩俘等一起赴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创办新式学校,致力于现代教育,先后在几个学校担任教师、校长职务。1911年初, 清政府将原来负责派遣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并开始招收学生,未及十三岁的叶企孙,在敬业学校尚未毕业,便在父亲鼓励下,毅然报名投考,并一举考中,成为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同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华学堂停课,在北京学习了半年的叶企孙只得返回上海避乱。1912年春,在家人安排下,叶企孙人上海兵工中学读书。该校偏重于自然科学教育, 著名实业家吴蕴初当时就任教于此,曾为叶企孙的化学老师。叶企孙在兵工中学的同班同学有后来成为地质学家的谢家荣、朱庭枯等。1913年夏,叶企孙重新报考清华。这次报考不太顺利。身体检查时,大夫说他心律不齐,不能报考。但细心的叶企孙抓住体检表上不贴照片的漏洞,以号企孙为名,重新报考,并请同学帮忙,代验身体,顺利过关,获准参加考试。清华是又一次考取了,不过叶鸿眷从此便成为叶企孙了。一向以诚待人的叶企孙,对于这次蒙骗过关,心中总觉不安,这可说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弄虚作假。直到晚年,每忆至此,仍深深自责。远渡重洋在清华园的学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1918 年夏,叶企孙顺利通过毕业考试,被派往美国留学。10月,他乘坐轮船,渡过浩瀚的太平洋,抵达新大陆,进人位于美国中北部的芝加哥大学,直接插入物理系三年级学习。入学不久,他写信回国向“父亲大人” 报告了他到美后的第一印象:“美国学生早上上课,手拿面包,边吃边赶,匆匆忙忙,分秒必争,做事爽快,不见拖拉疲塌景象。”叶企孙有刻苦求学之志,很快就适应了校内的紧张气氛。一次大战后, 美国在实验物理学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是当时美国的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素有重实验的传统,在她的鼎盛时代,曾有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此授课,他们是:A.A.Miehelson 、R.A.Millikan和Pton。他们注重物理实验的态度,形成了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基调。受环境的影响,叶企孙走上了实验物理学的道路,而实验物理似乎与实业救国有切近之处,符合他的初衷。1920年6月,叶企孙从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当时留美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一般要换一两次学校,其一想增进对美国社会的了解;其二想更广泛地接触美国学者,多熟悉一些学术机关。叶企孙也不例外。1920年9月,他转至美国东部,进人哈佛大学研究院, 从师著名物理学家W.Duane和P.W.Bridgman进行实验研究。叶企孙所从事的第一项物理研究工作是和Duane及H.H.Palmer合作用x 射线短波极限法(sw L 法)测定普朗克常数h。自从19 1 5 年Duane 一Hunt定律发现后,许多人用SWL法测定了h, 而叶企孙及合作者的测量,由于作了许多改进,成为早期普朗克常数测量中比较精确的一次。他们的测定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多年,Pton 1935 年在他出版的名著《X-Rays in Theory and ExPeriment》一书中称其“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的最为可靠的测定”,还有E.R.Cohen的《The Fundamental Constants of physics》等书中对叶企孙他们的这项工作也有记载。测定普朗克常数的工作完成以后, 叶企孙在其导师、后来的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在高压物理领域内的研究知名于国际物理学界的P.W.Bridgman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压力对铁磁物质磁导率的影响的研究。这项工作于1923年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The Effeet Of Hydrostatic Presure On The Magnetie Permeability Of Iron Cobal And Nickel”,发表于1925年。学成归来叶企孙获博士学位后,原计划再留美一年,做一些实验研究,但因父亲年事已高,盼他早日归国。于是他放弃原来打算,于1923年10月告别美洲大陆,取道欧洲回国。20世纪三十年代的叶企孙在欧洲,他游历了英、法、德、荷兰和比利时五国,参观了一些名胜古迹、博物馆、美术馆和一些高等学校的物理研究所,拜会了这些国家的物理学界同行,于1 924年3月回到上海。在美国留学五年,叶企孙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实验物理学家,而且在美的经历和对欧洲的考察,在他头脑中牢固树立了学术独立和学术白主的观点,这一观点在随后的若干年内顽固地左右着他的思想和行动。1923 年3月,叶企孙应聘执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物理系,开始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教育生涯。在南京东南大学,他任教三个学期,觉得只是“对教育工作的初次尝试”。他先后讲授了力学、电子论和近代物理,自我感觉良好,看来教育工作很合他的口味。然而,不久东大发生赶校长风波,叶企孙不愿介入,适逢北京清华学校创立大学部,1925年9月,他离开东大,应聘前往清华任教。1931 年秋,叶企孙从欧洲进修归来,继续担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同时接替翁文濒主持清华校务。但考虑到清华久无校长,对学校发展诸多不利,于是屡电坚辞。尔后,一代教育家梅贻琦执掌清华,清华步入了“黄金时代”。在梅贻琦掌校期间,叶企孙主持下的清华物理系、理学院获得很大发展,对清华大学迅速跃居国内前列,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优等学府贡献颇大,略举数点如下:1.建立了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1926年清华物理系成立,叶企孙担任系主任。1923年理学院成立,他兼任院长,他始终把聘任第一流学者来校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任系主任后的短短两年间,他先后向颜任光、温毓庆、方先析、佘青松、桂质廷等物理学家发出聘书和邀请,虽然未果,但他毫不放松努力。到抗战爆发前他为物理系、理学院先后直接聘请或建议聘请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李继侗、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霍秉权等一批有名的科学家到清华任教。193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全体职工合影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理学院的教授阵容已属国内前列。就物理系而言,1928年吴有训、萨本栋到校,标志着她度过了草创阶段,开始走向兴旺发达。从此之后,“我国物理学之栋梁多出于清华大学”。到三十年代中期,清华物理系已是精英荟萃,集中了一批年轻有为的物理学家。1932年,中国物理学会成立时,清华大学的会员人数最多,约有二十余人,说明当时的清华物理系具备了当时国内最强的师资研究力量。2. 重视实验室建设,开创国内高等院校进行科学研究的先河。二十年代中国的科学教育,包括几所有声望的大学在内,尚未有开展实验研究的。叶企孙认识到,要改变我国科学的落后状态,就必须重视实验研究。他主张,高等院校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此,他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以他创办的清华物理系为例,可说是国内第一家在物理学教育方面正式走上研究轨道的。自创办之日到1 931年,不过几年时间,“实验室和研究所已具相当规模,建成普通实验室七所”“另有金工、木工场各一所,为修理及制造仪器之用”。就实验设施而言,三十年代国内各大学的理科院系能与清华物理系相比者确系少见。抗战期间,叶企孙任教于西南联大,和饶毓泰、吴有训等一起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学人才,创造了战时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他执教北京大学物理系,其主要贡献是造就了一大批磁学人才。长期以来,叶企孙在中国物理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国物理学界的爱戴。三十年代他和饶毓泰、吴有训、严济慈一起被人称为我国物理学界的“四大名旦”。抗战前的几年可说是解放前我国物理学的“ 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物理学在我国从无到有,走向繁荣,各个方面都有重大进展:科研、教学队伍迅速壮大;一些物理学家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物理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仅中国物理学会召开的前五届年会,累计宣读论文近180 篇。这些就显然应首先归功于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我国老一代物理学家们的辛勤耕耘。叶企孙除了物理学之外,对文史、地质、地理、气象等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知识面广,看问题富有远见,为我国科学大业的创立做了许多奠基性的工作。从1929年起,清华大学开始招考公费留美生,叶企孙多次主持招考委员会的工作,他总能做到统观全局,从我国科学事业的整体发展来考虑。仅在物理学方面,他和吴有训、严济慈、王守竞、丁西林等老一辈物理学家对发展应用物理分支学科有不少考虑。这种考虑一是表现在叶企孙、吴有训一再鼓励清华物理系的毕业生转到应用学科领域;二是深深反映在留美生的考选中,在抗战前的四届招考中,物理学方面设置了下列专业:应用光学(由龚祖同考取,以下括弧内均为考取者姓名),应用地球物理(顾功叙)、钢铁金属学(吴学蔺)、弹道学(熊弯霭)、理论流体学(王竹溪)、高空气象学(赵九章)、无铁合金金属学(王透明)、电声学(马大献)、实用无线电学(王兆振)等。这批人才学成回国后,大都成为所习学科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名师高徒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大会,隆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的功臣,共有23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当时健在的有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已逝世的老科学家有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上述23位科学家中有9人是叶企孙的学生,有2人是叶企孙的学生的学生,还有2人的事业也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9位叶企孙的弟子中第一位是王淦昌。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第一届(1929年)毕业生,因而是叶企孙的大弟子。1930年被叶企孙推荐到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师从迈特涅教授。这位女教授曾参与发现铀原子核裂变反应的实验,后来又对此作出了正确的解释。原子弹就是在此基础上得以研制成功的。王淦昌的科学生涯从一开始就与原子核物理有缘,他后来就成了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担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由于他对我国的核能事业的重大贡献,欧美报刊曾称誉他为“中国的奥本海默”(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第二位弟子是赵九章。他是清华物理系第五届(1933年)毕业生。叶企孙在送他出国留学时,考虑到国家的需要叫他改学气象学。1935年,赵九章赴德国留学攻读气象,1938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成了我国大气物理、地球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敏锐地觉察到一个人类探测太空的新时代即将到来,于1964年写信给周总理,正式建议开展我国的人造卫星研制和空间物理探索,并领导筹建了中科院卫星设计院,为我国的卫星研制立下大功。因此,80年代中国科学院向国家申报卫星研制的科技特等奖时,按成就大小的排名为赵九章、钱骥、钱学森、王大珩、陈芳允等,赵九章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卫星第一功臣”。这5人中,赵九章、王大珩、陈芳允三人均毕业于清华物理系。钱骥于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后在南京的中央气象所工作,跟随赵九章。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成立,赵九章任所长,钱骥为某研究室副室主任。1966年卫星设计院成立时,赵九章任院长,钱骥为业务负责人之一。可以这样说,钱骥一直做赵九章最亲近的助手。由于赵九章是叶企孙的入门弟子,钱骥也可以说是跟叶企孙有了间接的师承关系了。第三位是1935年毕业的彭桓武,1938年他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国际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大师玻恩。彭桓武在名师指导下打下了深厚的理论物理基础,获得了两个博士学位,成为扬名海内外的科学奇才。1947年他回国后即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理论权威。第四、五位是1936年毕业的钱三强和王大珩。钱三强于1937年来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女婿约里奥一居里夫妇,专攻原子核物理并做出了显著成绩。1948年,他决定回国时,约里奥-居里夫妇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在自己的得意门生的鉴定书上这样写道:“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近十年来在我们指导下的这一代科研人员中,钱三强是最优秀的!”王大珩于1938年赴英国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在谈到他自己为什么从物理学改学光学时,他曾这样回忆道:“在设置留学生的专业和名额上,叶先生有深谋远虑。在抗战前中国的光学工业是零,而国防需要光学机械,为此他设置了应用光学这个名额。”王大珩学成回国后,成为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还与两位清华校友王淦昌、陈芳允及毕业于交通大学的杨嘉墀一起,倡议开展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863计划”。其爱国奉献的精神与恩师叶企孙一脉相承。第六位陈芳允于1938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曾在清华大学的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该所是清华特种研究所下属的五个研究所之一(另外四个研究所是理科研究所、农业研究所、航空研究所、金属研究所),而特种研究所委员会的主席就是叶企孙。陈芳允于1945年被派往英国一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于解放前夕回国。他后来成为中国卫星测控技术的奠基人。周光召、邓稼先、朱光亚三位与叶企孙是隔代的关系。周光召于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随即考取彭桓武的研究生。1952年院系调整时随叶企孙一起调到北大,1954年毕业于北大研究生院。1957年赴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请战回国参加了原子弹研制的理论工作。1992年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邓稼先、朱光亚都于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当时,叶企孙是西南联大理学院的院长。1948年,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后即回国。他后来是研制核武器的第九研究院院长,被誉为“两弹元勋”,1986年因患癌症不幸去世。朱光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6年西南联大物理系获两个留美名额,叶企孙与吴大猷商量决定派朱光亚和李政道去。朱光亚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后于1950年回国。1957年,在他的领导下跨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后来他又成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中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导人。于敏和程开甲两位功臣不是清华毕业的,但他们却是叶企孙学生的学生。于敏毕业于北大物理系,1949年攻读研究生,师从张宗燧和胡宁,这两位分别是清华物理系1934年和1938年的毕业生,是享誉国内外的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程开甲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他的毕业论文导师为王淦昌,毕业留校后当了王淦昌的助教。屠守锷则是清华大学航空系1940年的毕业生,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留学,获硕士后于1945年回国在清华任教授。当时,叶企孙则是包括航空研究所在内的清华特种研究所委员会主席。从1957年起,屠守锷成为我国导弹及航天事业的技术领导人之一。地雷战的功臣熊大缜也是叶企孙的学生熊大缜求学于清华,师从叶企孙,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毕业论文题目即《红外光照相技术》。同年秋,因品学兼优而留校当助教,继续从事红外光研究。第二年,他还为著名科学家吴有训和余瑞璜的X 光实验室设计制作了那时国内少见的大型连续冲洗暗室。1937 年,熊大缜考取赴德国留学名额。正当他准备在出国前与恋人完婚时,“ 七七事变” 爆发,他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一样,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并由此揭开了一出大悲剧的序幕。1939年,熊大缜找到叶企孙,很郑重地提出自己要到根据地参加抗日。他到达根据地后改名熊大正,先是在军区修械所当技术员,不久又调任印刷所所长。他过人的才干和胆识,深得吕正操将军赏识,三个月后,使被任命为供给部部长,全面负责整个根据地的物资工作。在叶企孙先生的帮助下,他的麾下很快就聚集起一百多名平津大学生和其他青年知识分子,各项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吕正操将军在晚年所作的回忆录中写道:“ 熊任职后通过关系和各种渠道,购买了几十部电台的原材料,装备了部队。为解决部队黑火药威力小的问题,他动员了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和爱国知识青年到冀中军区参加各方面的工作,还成立了技术研究社研制烈性炸药,炸毁日寇火车。同时他还为部队购买了不少医药和医疗器械。熊大正为创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因为国共合作破裂而被处死。提拔人才13位“两弹一星”功臣与叶企孙的直接、间接的师生关系,只不过是叶企孙为中国培养科技兴国的栋梁之才的一个集中表现。其他方面的突出事例还有以下几件。第一件,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时,第一批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中半数以上都来自叶企孙领导下的清华大学理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其中就有鼎鼎大名的数字家华罗庚。众所周知的华罗庚,出身贫寒,只有初中学历,但他刻苦钻研数论,自学成才。1929年被清华数学系熊庆来教授识才,又经叶企孙批准从小县城调到清华数学系资料室当职员,边工作边旁听大学课程。1931年,叶企孙在日本数学刊物上看到华罗庚写的数学论文,很欣赏他的才华。在教授会上力排众议说:“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不要为资历所限制。”最后,作为理学院院长和校务委员的叶企孙,拍板决定,破格提升华为教员,并让他讲授大学微积分课。从此,华罗庚脱颖而出。1936年,叶企孙又派华罗庚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华终成国际知名的数学家。第二件事是,1957年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上:杨振宁,李政道(当时他们持的是中国护照,所以应该算作中国人)。这两位能到美国留学,也与叶企孙有关。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1942年杨振宁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后,随即又考取了王竹溪教授的研究生。王是清华物理系1933级毕业生,后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44年夏天,杨振宁考取了留美公费生(由于抗战时的交通不便直到1945年才成行)。李政道原先在浙江大学物理系读书,1944年转到西南联大。由于他年少聪敏,给叶企孙留下好印象,当1946年联大有两个公费留学名额时,叶就想到了他并推荐成功。1998年,叶企孙百岁诞辰时他中学的母校上海市敬业中学隆重举行纪念大会,李政道专程赶来讲话,对叶企孙荐才留学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为杨、李两人推翻宇称守恒定律(他们因此而得诺贝尔奖)作出实验验证的女物理学家吴健雄,也与叶企孙有间接的师生关系。吴健雄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施士元是清华物理系首届毕业生。毕业后去法国留学,是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学生。第三件事是,在美国科学院和工程科学院中有二三十位华裔院士。最早当选的两位院士都是清华物理系的毕业生:毕业于1933年的林家翘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也是毕业于1933年的戴振铎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另有一件事也值得一提:1948年,美国编撰百年来科学大事记,入选的中国科学家仅两位:彭桓武,王淦昌。又是清华毕业生,又是叶企孙的弟子!叶企孙与钱学森钱学森于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他怎么会与火箭卫星打上交道的呢?这也与叶企孙有点关系。清华改为大学后,于1933年恢复公费留学生,并向全国公开招考,主持这项留学生(不仅是留美,还包括留欧)考试的就是叶企孙。钱学森一毕业就参加了1934年的留学生考试,参加这一届考试的有清华物理系毕业的赵九章、王竹溪,历史系毕业的夏鼐,土木系毕业的徐芝纶,南开大学生物系毕业的殷宏章,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的张光斗等共20人。这些人出国留学学些什么,到哪所大学,都由叶企孙会同各方面专家并结合留学生本人要求仔细考虑,所以他们出去后都学业有成,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一流专家。考虑到钱学森在国内学的是铁路工程,出国留学却是航空工程,两者差异太大,所以就叫他在清华大学补修航空专业一年。从这五位卫星功臣的经历,可见叶企孙对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贡献之大。悲剧收场建国后他仍然当过一段清华的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然后到了1968,他已经七十岁,因为熊大缜的事,叶企孙被捕。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不想细说,据说他还曾流落街头,沦为乞丐。日,叶企孙去世。在生命的尽头,钱临照去看他时,他取出《宋书》来,翻到范晔写的((狱中与甥侄书》中的一段:吾狂衅覆灭,岂复可言,汝等皆当以罪人弃之,然平生行已在怀,犹应可寻,至于能不,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然而一直到八十年代,已经平反之后,清华想要为他塑像之时,仍有人说”你们要为这个人造像,我就尿它。“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学做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愿中国在未来能够走上自然科学的巅峰。
发表评论:
馆藏&18943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陈芳允 - 搜狗百科
该词条缺少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陈芳允(1916---2000),人,无线电家,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获得者,。1934年考入,1938年在昆明毕业,留校任教。1945年赴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年回国后,先后在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中科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第26基地、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1980年增补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84年任和,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五届全国人大的代表。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1985年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
的奠基人之一“”获得者
浙江省黄岩县
日,陈芳允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父,毕业于,母许氏。1921年,陈芳允开蒙,次年,生母病故。1928年进入黄岩县立中学读初中,1931年到读高中。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机械系,后转人物理系。1938年初,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物理系中有、教无线电课,他对其中的实用无线电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在任之恭先生的建议和推荐下陈芳允先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做有关的课题,后到委员会无线电厂工作,去后不久因搞无线电定向仪有成绩,被提为研究股长。1943年,在成都与女士结婚。  1945年初,到英国A. C. 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先在伦敦实验室做彩色的线路工作,后转至曼撤斯特工厂雷达研究室,参加海用雷达的研制工作。1948年5月,陈芳允回到上海,在生理生化所任技正。1950年3月,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合并,改名为,在上海成立分院,陈芳允在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在此期间,陈芳允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完成了一套(包括器、及显示设备等),这是国内在方面研制的第一套设备。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1953年调北京,主持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1954年并入物理研究所,组建成电子研究室,陈芳允任该研究室主任。1955年陈芳允晋升为研究员。  1956年,陈芳允参加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并参加了所的筹备工作。  1957年,发射的世界第一颗上天,陈芳允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  日,带经过海南岛南端,是最好的观测辐射的机会,当时中苏组成联合观测队,陈芳允作为中方领队和天文学家及原苏联科技人员共赴海南得到完美的观测结果。回京后,陈芳允协助王绶琯创立了射电工作。  1958年,他开始从事脉冲技术研究工作。提出并完成纳秒级窄脉冲采样的研制,把采样示波器做成可以携带使用的仪器,在国际上是首创。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  1964年,他和研究室的技术人员为空军研制出机载抗干扰雷达,由电子部工厂制造,装备了大量的。这是中国第一次在飞机上使用单脉冲体制的雷达。1967年调到国防科委第26基地,从事卫星地面测控网的研制和建设工作。  1970年,陈芳允研究了美国飞船所用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后,他针对的测控要求,设计了新的微波统一系统,后被国防科委和卫星总体负责人采纳。两套统一测控系统研制成功,为中国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此项目与通信卫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陈芳允为主要获奖者之一。1977年加入。1980年被选为(现为院士)并兼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84年调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任常任委员。1985年被选为院士。1986年3月,他与、、一起提出了对中国高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建议,在的亲自批示和积极支持下,国务院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高技术发展的“”,为中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1988年后为国防科工委顾问。1991年被选为副主席。1992年,陈芳允提出观测星座的系统方案。日与讨论给关于的报告。日至10日,陈芳允与杨嘉墀、王大珩、王淦昌三位院士以“863”计划的名义发表了《中国月球探测技术发展的建议》。1999年,陈芳允被授予“”功勋奖章。日,84岁的陈芳允因中枢性去世。日,一颗由中国科学家发现国际永久编号为10929号的小行星1998CF1,经小委员会批准,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报》第43191号通知国际社会,正式命名为“陈芳允”星。
陈芳允是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 射第一颗时,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中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5年,中国第一颗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了卫星测量总体技术负责人。当时,卫星测量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对卫星的跟踪观测到底采用哪种手段和方案,中国还没有经验。为此,陈芳允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反复论证。陈芳允不仅主持了技术方案的设计,还参加了设备研制和测量台站的建设工作。经过他与其他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分别在新化、、昆明、设立了四个多普勒测量站。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地面很快抓住目标,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计算,及时预报了卫星飞经世界各地的时刻。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不仅圆满完成中国第一颗卫星测量任务,而且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后,陈芳允参加了中国回收型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那时正值“文革”时期,陈芳允被下放到一工厂进行“锻炼”、“改造”,他顶住压力,排除各种困难,潜心钻研,设计完成了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为中国第一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1960年,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三年后,与研制了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交原子弹试验场使用。
频率分配技术
1977年,中国建造了“”,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拥有的国家。由于船上多种测量、,光天线就有54部,各种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陈芳允利用频率分配的方法,解决上众多设备之间的问题,使各种设备得以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成功地解决了“远望号”船电磁兼容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并在中国向太平洋发射试验中首次得到验证。
双星定位系统
1983年,陈芳允和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这一系统称为“双星”。这个系统由两颗在经度上相差一定距离(角度)的同步定点卫星,一个运行控制主地面站和若干个地面用户站组成。主地面站发信号经过两颗同步定点卫星到用户站;用户站接收到主地面站发来的信号后,即作出回答,回答信号经过这两颗卫星返回到主地面站。主站—两颗卫星—用户站之间的信号往返,可以测定用户站的位置。然后,主地面站把用户站的经过卫星通知用户站。这就是定位过程。主地面站和用户站之间还可以互通简短的电报。2000年10月随着2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拥有自主的了。是继美国第一个拥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苏联第二个拥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美国历时16年,耗资120亿美元,由24颗卫星组网,而中国的只由两颗卫星组成,在经济上更算,而且中国的北斗系统某些功能超过美国的GPS,北斗系统它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不需要其他支持。
“863”计划发起人
1986年3月,陈芳允与、、一起提出了对中国高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在的亲自批示和积极支持下,国务院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讨、论证,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拨款100亿元,选择生物、航天、信息、、、能源、材料等7个技术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制定了中国高技术发展的“”,为中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70年代初期,陈芳允就开始了通信卫星测控系统的研究论证。如何使地面测控设备控制36000公里高空的卫星?陈芳允提出采用微波频段,多功能统一在一套设备上,同时实现跟踪测轨、遥测、遥控、数传。1984年4月,这个系统在中国发射第一颗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中国回收型测控系统方案设计和制定工作的主要参加者,陈芳允为中国十几颗遥感卫星的成功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了解决远洋的问题,陈芳允和研究人员经过两年努力取得重要突破,使几十套电子设备在一艘船上工作自如,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陈芳允提出并主持了“双星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地面目标利用两颗卫星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时一体化。陈芳允兼任教授和,并被聘任为和的兼职教授。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代表,是、和的理事。1980年被选为(现为院士)并兼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85年被选为院士,1991年被选为副主席。1992年陈芳允提出观测星座的系统方案。日与讨论给关于的报告。1999年陈芳允被授予“”功勋奖章。日,84岁的陈芳允因中枢性去世。
黄岩县立中学()日,陈芳允诞生于当时还是黄岩县的城北陈家大院,5岁时开蒙,家中请了一个老先生教陈芳允读《》、《》。1928年秋,12岁的陈芳允进到黄岩县立中学,也就是现在的黄岩中学读初中,他的父亲曾对他说过:一定要。我希望你将来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要在社会上立自己的业绩。因为父亲是毕业,在一支独立营中任上校营长,后对国家前途失望,辞去官职回到黄岩,这句话对陈芳允影响很大,他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之路了。在学校里,陈芳允是一个尊师好学的学生,当时他的国语、、等主要课程成绩优秀,从这时起,他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初三快毕业时,陈芳允在上写了一篇题为《送秋》的小文章。这篇文章坦诚地谈出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送秋不送秋无所谓,对一个人来说是秋还是春、夏、冬季都要努力,不能虚度。1931年夏,15岁的陈芳允考进浦东中学高中部,进入高中没几天,就碰上了“”事变,陈芳允积极参加,游行,上南京请愿,后请愿学生被派兵押上火车送回。同样是“863”计划发起人之一王淦昌在1920年,也在浦东中学读书。1934年,18岁的陈芳允高中毕业,7月份大学考试即将开始,陈芳允报考了当时的与北京大学,由于两所大学试卷不一样(交大的试卷考题多,内容繁杂;试卷难度虽大,但题目少而且灵活,这样的题风刚好对陈芳允的学习路子),所以落榜,榜上有名。考入清华的机械系,当时上的第一堂国文课就是由著名讲授。陈芳允在机械系读一年后,对机械不感兴趣,却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物理课上,每周小考一次的物理成绩他总是优秀,物理课的期终考试成绩他得了最佳,分数为S+。那个时期,的考试成绩采用5分制的计分办法,S表示佳,S+当然就是最佳了。有了这优异的成绩加上物理课对陈芳允的强大的吸引力,他下决心做出了转换专业的选择,后他转换专业进入物理系,投在著名门下。在教学过程中,也已经注意到这个物理成绩优异、又心灵手巧的学生陈芳允。他虽然不大爱说话,但做起实验来有板有眼、井井有序。他发现这个学生的眼睛非常专注地观察他的实验,不放过任何一点细节,不仅一丝不苟地做记录,而且善于动脑子提出问题。吴教授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学生,所以当陈芳允提出想转换专业的请求时,得到了的大力支持。当时,物理系在清华是很难进的,因为陈芳允的普通物理课学的好,吴企孙等任课老师都很赏识他,因此在转系时被物理系所接受。陈芳允把对恩师的感谢深深埋在了心底,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留学英国1944年,利用“租界法案”款项,由“工业协会”招考培养一批中国技术人员,到和的学习工作。陈芳允先报考的电影工程专业,后又考的无线电工程专业。先得知被录取,到教育部报到,因被工厂阻挠,未能出国。在又得知也发来了,由航空委员会机关直接介绍报到,到留学。在伦敦A.C.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研究彩色线路改进工作。此时他业余到听课。在期间,他参加了第一套海洋雷达的研制和船上试验工作。
陈芳允于1977年参加,他认为的和是革命行动的指导,也是科技活动的指导。他说:“毛主席的教导使我恪守终身。……为科学求真理,为技术进步,为建设祖国,都是为人民服务。”他长期不懈努力拼搏在科技战线上,也正是这一信念的体现。他坚信只要在的领导下,坚持走,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必可达到繁荣富强的境地,而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将迅速发展而立于世界之林。“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四十年京兆一技人,求新服务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这是陈芳允写的两首诗,也是他的人格和精神很好的写照。
陈芳允,早期在国内领先研究毫微秒脉冲技术,领导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机载,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功勋奖章获得者1999年的9月18日,召开表彰(515克黄金铸成)获奖专家大会。会上,向23个对两弹一星有贡献的专家授予了功勋奖章,值得一提的是:23位中有14位功勋毕业于清华大学,有11位出自一个老师门下,——著名物理学家,其中有一位就是陈芳允。陈芳允之所以能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与他对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作的贡献密不可分。
强烈的和崇高的革命理想陈芳允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科学家,他把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早在三十年代,陈芳允上中学时,就立志要用知识报效祖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爱国主义运动。亲眼目睹自己的国家遭受帝国主义肆意蹂躏,陈芳允感到莫大的屈辱,由此,他明白了“ ”这个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抱负。1948年5月,陈芳允从英国回国。在上海不愿为国民党打内战出力,拒绝航空委员会调派去工作,同妻儿回黄岩老家,受到工厂处分。10月,正值期间,航空委员会调陈芳允去南京工作,他不愿帮国民党政府打共产党,跑回湖州找当医生的岳父为他拔去一个脚趾甲,造成假伤,回到上海住进医院里。上海解放前夕,在地下党的领导下,陈芳允参加维持秩序的革委会,劝阻的科技人员不要跟国民党去台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献身科学的精神有人说:要记住陈芳允,只需记住他的两个特点就行:一是自己给自己理发,二是自己给自己缝补衣服。陈芳允的头发长了,从来不去。他说,去理发店太费时间,不是理发师傅等你,就是你等理发师傅,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结果还未必满意。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练出了一手绝活儿——自己给自己理发。陈芳允的另一招是自己给自己缝补衣服。由于他的祖父是有名的裁缝,所以他从小便与针线打上了交道。就是在81岁高龄,一旦衣服烂了需要缝补,只凭一种感觉和经验,他仍能将手中细细的线轻松地穿进那个小小的。陈芳允对工作是高标准,对生活却是低标准。他病逝后,在他家里,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连褪了色的布窗帘也舍不得换。但他为我们国家所须所做的贡献却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从的提出到2000年,十五年,“863”计划15年中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2000多亿元。863计划突破的关键技术在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下,使我国在生物工程、药物、、、平台、、等国际高技术竞争的热点领域,具有了我国的产品。这些产品开始形成能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成为我国的生长点和源头。情系母校、关心学子的情怀作为毕业的校友,陈芳允对怀有特殊的感情,对黄岩中学的发展非常关心,日,陈芳允为黄岩中学题词:愿黄岩中学发展、提高,为家乡及全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材。在1999年住院期间,陈芳允以《漫漫人生路拳拳报国心》为题,给他少年时黄岩中学的同学王克晟(黄岩中学的老师现已退休,也是王有器老师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思想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自己工作的情况,并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对母校的学生起鼓舞作用。这封信后来在黄岩中学2000年1月的校报《清献园》上全文登载出来。此时的陈芳允已经病的很重,但他还特意托人给他的母校黄岩中学随信寄来2000元钱,表示支持母校建设的一点心意。这是陈芳允一生中写的最后一封长信。陈芳允对黄中的学子怀有殷切希望,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的同学: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想观念的发展起着根本的作用。
1《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科普出版社,年出版社再版)。2《计量测试技术在空间测控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计量测试年会上的报告,1981。3《空间统一测控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子学报,1985。4《全数字通信技术》特刊:新的与中国通信,。5《太平洋地区国家卫星发射与测控技术发展与合作的前景》(英文),学术会议上的报告,1986。6《发展我国的星基定位通信系统》,1987。7《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与技术科学》,1986。8《中国航天测控网及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英文),国际宇航联学术会议上的报告,1988。9《关于建设我国灾害测报监控系统的建议》地学部灾害防治讨论会上的报告,1990。10《卫星测控手册》
卫星上天,我们测控作者:陈芳允“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我在1952年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嘱托,开始筹建电子学研究所。1953年秋天,从苏联回来,他为研究办起近代物理所(后改称原子能所)。钱三强知道原子物理研究工作离不开电子学,例如加速器、射线测试等都要有电子学知识的人来做,提出要我们到他们所去一起干。我则认为电子所筹备近一年,已具备一定的人员和仪器规模,停止了筹备工作可惜。那是1953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吴副院长把钱三强和我找到他家,进行协商,直到深夜。钱三强反复强调电子学对核物理的重要性。经过吴副院长的协调,最后我们达成一致:电子所筹备处先并到原子能所作为其一个研究室,由我带着一部分人配合物理方面的研究,为原子能所做工作,其他人仍继续做电子学发展几个重要方向的工作,继续筹备电子所,我们这些人不散,到一定时候再全部撤出来建科学院电子所。这样,在1953年年底,我们并入了原子能所。1956年,在十二年科学规划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四项紧急措施”,组建电子所、半导体所、计算所和自动化所。钱三强信守诺言,同意我们从原子能所撤出来,他仅仅留下了两个人。钱三强是一个很值得人们佩服的人,我们都很尊敬他。、、和我是电子所筹备组成员。电子所成立后,我任四室主任,主要搞的研究,对和核物理有关的的线路研究工作仍在继续进行。1962年,由于核弹研究的需要,要求我们做了一台多道脉冲检测仪,这个仪器是用来测量射线的。如果说,我们为“两弹”做了什么贡献的话,也就这么一点儿。我在四室任室主任时,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大约是1963年前后,我们做毫微秒脉冲的产生、放大和观测,做出了一台毫微秒脉冲,是国际上最先做成功的,参加了国际展览;接下来,我们做多道脉冲检测仪;1964年,我们开始改进,这种雷达后来在电子部投入批量生产。卫星上天我们测控1957年是,科学院先生很早就提出能否。后来苏联放了。我是搞电子的,对卫星发的无线电信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苏联放卫星后,我和,还有研究室的其他几位同志,合计着能否收到苏联卫星上的无线电信号。我们开设了一个小小的课题(并非上面下达的任务),几个人一起做了一台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装置。后来,搞天文的同志也加入进来了。苏联的第一颗卫星早晨太阳没出来时能用肉眼看到,我起来看到过2次。我们接收到它向地面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及频率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率),并计算出它的轨道,还推测了一下它里面可能有些什么内容。1965年,赵九章、向中央提出搞。在讲了“我们也要”以后,科学院正式组织研制卫星,称为“651”工程。在此之前,科学院已经组织实施“581”任务,研制了,他们就成为“651”的基础。在对卫星的跟踪测量方面,则于1966年组织成立了“701”工程处。当时,这项工作有天文、电子、光学等三方面的人参加。赵九章先生在清华做过助教,我在清华物理系读书时,他辅导过我们的实验工作。大约在1966年的夏秋之交的一个傍晚,我出家门散步,迎面碰到赵九章先生和其他几个人,他对我说,“我们搞卫星,无线电非常重要,这是重要的一环,卫星发出去后就看你们的了”。我在“701”工程处工作后不久,便被部队(国防科委)的基地接管了。领导先叫我到天桥无线电厂劳动了近一年,就到陕西某地工作。因为搞设备和设站,四处奔跑,以后就再没有看见。没想到后来赵先生竟被“”批斗致死,这是我这一生想起来就很难过的事。“文革”时期,我虽因为到了部队,没受到冲击,但是心里对为什么要这样搞实在想不通,家里也曾被抄过一次。当时我倒是把毛主席著作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但是也找不到答案。人生断想 偶然际遇我的经历,想起来有许多偶然的际遇。1938年我大学毕业后,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工作了一段时间。那时,总想为抗战做点事,就到了航空委员会的成都无线电厂,做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有一次,国民党引进了美国的,在重庆,让我去装。装好后,他们让我把导航的方向指向西安,我感觉不对头,因为日本人不在西边,于是产生了离开那个工厂的想法。在快结束时,美国、英国在中国招收一批人员,预备战后在中国做生意。我就是想离开工厂,先后报考了美国的电影工程和英国的。1944年夏秋之交,先通知考取的是美国的电影工程。通知我到重庆教育部报到出国。我到了重庆,教育部说厂里来信不放我走。我就去找好友陶晓光,他是先生的儿子,我知道陶先生和解放区有联系,有可能想办法到解放区去或是找件别的事,就不回成都了。记得当晚我在他家一直等到深夜,陶晓光都没有回来。第二天,我在街上徘徊,恰好碰到了航空委员会一个干部,他告诉我,说我已经考上了英国的无线电技术。因此,我就在重庆报了到。回到了成都,厂里也没有说什么。于1944年底出了国。?在英国,我在一个工厂的研究室做过海用雷达的工作,1948年回国。到上海后,国民党希望我去飞机场工作,我不愿去,他们又让我去南京,正是淮海战役的时候,我坚决不帮国民党打共产党,想出了一个不去的办法。我岳父是名医生,我就让他把我左脚的大指甲盖给拔了,因此就住院了。后来,从成都搬回的无线电厂(后改为一研究室)的厂长,干脆让我住进了。1948年底,我到了先生(在英国时认识)的生理生化研究所,做神经的。我的一生中,回想起来,遇到的偶然性事件相当多,有些可能会影响到一生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从中学开始逐渐地从对国事的了解,的参与和体会,革命队伍中熏陶,逐渐地立下了志愿,,为祖国和民族的振兴而工作和贡献一切,则是一成不变的了。如果说在工作中有一点成就,也正是从立志而来。测控方法有些争论部队接管“701”工程处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非军非民,经常穿一套蓝色衣服,战士们叫我“老师傅”,这倒让我觉得很合适。我真正参军是在1975年,已经快60岁了。对于卫星的测控,许多工作都是和大家一起做的。只是在一些方案、思路上提得多一点。对第一颗卫星来说,在测量方面,卫星发射上天后,有3点最为重要。第一,卫星是否已经进入了运行的轨道?第二,卫星的轨道是什么样的,是否符合预定的要求?第三,卫星运行中,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上空的预报。1965年年末,科学院开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会,讨论卫星的研制和测控问题,会上有些争论。在测量方面,是需要的,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考虑到天气不好时光学看不到,还得有无线电测量。争论的正是无线电测量方法,特别是对入轨点的测量,当时,苏联和美国主要是采用。的一些同志坚持要用干涉仪,电子部提议用雷达,我主张用无线电多普勒测量。最后的意见是在入轨点,光学、雷达、多普勒都用,可以说是为了保险,干涉仪则在入轨后的第一个观测站和第二圈经过我国上空时设置拦截观测,但是是试验性质。关于如何设置观测站的问题,我们国家不像苏联经度跨度那么大,受地域影响,我们一定要适当选择站址,才不会“丢”了卫星。我们考虑卫星上天后的第二圈在新疆那边看,十多圈之后,则转回到东部沿海可以看到。这样,在新疆西部的喀什、东北和胶东地区设观测站就非常重要;此外还考虑了其他一些地方,因此,先后建起8个站和一个测控中心。后因发射静止,又增加3个站和。在卫星测控中,我思想上有几项原则。第一,设备要有高的效率,但是也要尽量地简化,从国家的经济和人员的情况看,尽可能快地建设自己的测控网。提出的新方法更要考虑是否比旧的方法效率更高,效费比更高。第二,结合中国的条件考虑,我们要求仪器效果不低于人家,但是要想法以中国的条件来达到。当然,如果有些新的元部件,我们也可以自己做。我头脑中一直有一个念头,既然我也学了这些知识,我们应该有自信心,只要干,就不会比人差。卫星观测一共包括四个方面,其中三个是测控,叫做TT & C,即跟踪、遥测和控制,还有就是通信。通信把各个系统、各个台站和中心联结到一起。当时传达中央的指示精神是:“抓得住,测得准,报得及时”,我们做到了。我做的是偏重于测控设备方面的工作,实际上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软件工作,如测量到后,计算,管理卫星的运行和控制执行某种任务等,也都需要在TT & C中做。??测控技术与观测站点对我国放第一颗卫星来说,“抓得住”是卫星测控中最主要的一道难题。如果卫星送上去了,自己却没有看见,不知道卫星到哪里去了,也不好宣布发射成功了,因此大家都很关注。“抓得住”最主要的是对卫星入轨点的测量。当时估计我国第一颗卫星的入轨点在湖南南部到广西北部一带,因此在这一带设观测站是必要的。但是用什么测量设备呢?光学设备是肯定要用的,可以起较大作用,但在当时也让人感觉不放心,主要是怕天气不好时看不见。因此,在关键的闽西站,光学、雷达和多普勒三种方法都用上了,在南宁还使用了干涉仪。由于多普勒实时定轨需要多站观测,因此,在闽西、南宁、昆明和莱阳都装上了多普勒,根据多普勒数据可以定出卫星运行的轨道。雷达主要是用来测量距离和卫星角度的,跟踪卫星上的,测量一段距离后,可以算出卫星轨道。观测站点的选择,主要是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商量。因为还有卫星入轨后的第2圈,将经过中国西部边界附近的上空,大家认为这一次的观测也很重要。因为这次测到就可以完全肯定卫星运行正常,同时,测量以后可以把轨道算得更加准确。因此,一致的意见是在新疆西部喀什设站,并安装光学、多普勒和干涉仪等设备。卫星经过十多圈后,回到我国东部沿海上空,这时就要靠东北和山东的站了。卫星的测控中心设在西安,管理和指挥各站工作。各站测得的数据,经过送至中心,中心计算机综合各站数据,计算出卫星的轨道参数。需要卫星做某种动作时,中心发出,经过适当的测控站发往卫星。在研制第一颗卫星时,地面系统考虑观测较多,没有控制。一上去就自动唱起了,没进行遥控。东方红1号卫星在发射时,我们正出差在科学院上海厂,讨论新的测量设备。一天晚上,我们几个人走在街上,听到新闻公报,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并传来了的乐曲声。这说明我们的测控系统也成功了,真的很激动,很高兴。统一测控系统7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已经有人提议搞载人飞船,我自然想到将来的测控问题。我研究了美国登月球时的测控方法,他们用的是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后来我们的飞船项目暂时不上了,但是我想为什么不把统一测控系统用在别的项目上面呢?例如通信卫星。我和几个同事就给通信卫星设计了一套统一测控系统,当然与美国的不一样,用了一些新方法,上报给上级部门。当时有很多人觉得没必要,那时的测量、遥测和遥控都是分开搞的,各成体系,各自归不同的单位管理,如果搞统一系统,怎么能合在一起呢?结果,发射中心参谋长支持这个方案。方案报送到国防科委后,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赞成,通信卫星的总设计师也赞成这一方案。原因是用了统一系统,就可以将卫星上各种测控信号都调制在同一个上和地面联系,这样卫星上就可以省去好些设备,特别是天线,原来需要几套,一套就够了,对卫星十分有利。这个方案得到批准后,到底谁来做,又发生了争论。最后的结果是四机部做一套,七机部做一套,国防科委科技部的同志和我在中间做协调工作。观测卫星在海面上空的情况只能依靠测控船,特别是发射静止通信卫星。卫星不能一次就定点在36000千米高度某一经度的赤道上空,需要控制它进行两次变轨,测控船起关键性作用。早在第一颗卫星发射之前,国防科委基地的技术人员就提出需要测控船(因为导弹试验也需要)。我们的两条测量船,远望1号和2号是在文革期间造的,我们在船上装了对卫星的测控设备。在发射静止通信卫星之前,还装上了统一测控系统设备。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测控船。?发射静止卫星的过程是先把卫星送到有一定倾角的400千米或200千米高度的椭圆轨道,当它经过赤道时要进行变轨,要变到36000千米高度的圆轨道,还要把转变为零。这些测量控制需要在海上进行,靠船上的测控设备来完成。船上还有大功率的远距离通信机,与国内的测控中心联系和传递测量数据。因此,船上的设备多,无线电天线也多,发生了电磁互相干扰的问题;特别是大功率通信机一开机就会使好些设备受到干扰而不能正常工作。当时的一个办法是先把信号用小功率送到几十千米以外的另一条船上,再通过该船上的大功率将信号发回国内。即使这样做,仍不能解决全部干扰问题。?为了保证发射静止通信卫星时测控船所有设备都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国防科委的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和远望号测量船上的技术人员,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把“文革”时期搞的不严格的工程加以改正和完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套频率分配的算法,使各种设备选择使用的频率避开其它设备的频率,包括可能产生的一定次数的谐波和组合波,这样就避免了互相干扰。测通所计算室的同志做了大量的计算工作,我们又在船上做了海上试验,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就此解决了问题。测控船后来在发射通信卫星和中起了很大作用。??对的体会对于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从科研到开发到实用,我觉得没有比大力协同来做更重要了。放卫星的工作,包括卫星本体、发射卫星和对卫星的测控三个方面,每一方面都需要多个学科和多种技术的协同工作才能做成。就拿测控来说,我在前面提到的主要是关于测控设备和建立观测站等问题(因为自己的工作在这一方面),但是还有重要的方面是如何计算卫星的轨道,如何控制卫星的运动等工作,如果没有天文和的人参加,则有了设备也没有用。进一步的创新工作更需要多个学科,从基础到技术的人都参加。我自己在许多问题上常感数理基础不够,也深感要没有大家的合作,就不会做出一些成绩。在几十年的工作过程中,我还感到中国人的刻苦耐劳,为民族、为国家的精神在世界上是无可比拟,远胜于人的。记得在我们为建立测控站而四处奔走时,也正是“文革”十分紧张之时,火车上拥挤不堪,我和青年同志们一起,有时站着也谈工作,吃不上饭、睡不上觉,但工作还是做好了。因此,我相信,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无论是国防事业,还是民用设施,如果再有与“两弹一星”类似的大项目,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大力协同精神,我们一定能超越他人,圆满完成。对于个人,我在“一二九”运动时,只是民族的外围人物,受到同学的启发对共产党有所了解。抗日战争时期通过对许多事实的了解和思考,逐渐树立了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救中国的信心和决心。解放前夕我从国外回国,就想方设法不为国民党效力。全中国解放以后,正是我的壮年时期,自然力求以所学的专业为国家做一点贡献,学用结合,边学边用,为祖国的现代化而努力工作是我的志愿。在“两弹一星”中,我自己的感觉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学校搬迁,自己又生过几次病,学习基础不够,影响到许多工作做得不够好,心中还有遗憾。“文革”期间我到了国防科委,没有受到冲击,只是开始时被下放到无线电厂劳动了一年,与工人同志关系相处非常融洽,并帮助他们解决了通信机生产等类似一些技术性问题。不像许多学校里的老师和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受批判,没有工作做,去扫厕所。我没有丧失这五六年为国家工作的机会,感到很是幸运,并且十分感谢部队的信任和支持!希望科学院起更大作用“两弹一星”,科学院起了很大作用,希望科学院在今后的国民经济建设中起更大作用。科学院各个学科都有,有利于各学科的融合与交流。科学院有良好的基础研究传统,可以为国家体系的建立提供后盾。对于创新,无论是基础性研究抑或高技术研究,学科之间、基础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交叉和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他们的相互融合也会互相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首先,中科院学科齐全,基本囊括了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这使得各个学科交流十分方便、快捷。当今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如果没有学科之间的交流,很难有所创新。举例来说,准备研制的对地观测系统,就是我们和地学部的院士等人一起提出的,这是典型的与地学的结合。其次,中科院有很好的基础研究传统。如的研究,对电子学意义重大,将可能使“微电子变成纳电子”;不仅是计时最准确的钟,还是计量的基准;的使用,可以使卫星上许多零部件体积缩小;许多基础性研究,中科院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只要再往前走一步或两步,并互相结合,对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国家很重视高技术的发展,这不能没有基础性研究。高技术需要基础研究,同时反过来也促进基础研究。我们的科研现状,在协作方面表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科研上的有些事情,互不通气,不了解,这很不利于发展与创新。我们希望科学院能像在“两弹一星”的工作中那样,能和其他部门大力协作,更多地解决国家经济发展中急需的问题,同时,看到未来的发展,以创新的研究成果作为产业部门的先导和后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理性爱国的事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