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疏外扩山上建城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

您当前的位置:&&&&&&
中建商砼延安站打响“中疏外扩 上山建城”发展战略第一枪
来源:&&&& 发布日期:&&&&编辑:纪海波
核心提示:9月5日上午9:00,伴随阵阵礼炮声响,位于延安市宝塔区以北,规划总面积约10.5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项目--延安新区(北区)市级行政中心及市民服务中心首块大体积底板浇筑正式开始,打响了延安市"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的第一枪。
  9月5日上午9:00,伴随阵阵礼炮声响,位于延安市宝塔区以北,规划总面积约10.5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项目--延安新区(北区)市级行政中心及市民服务中心首块大体积底板浇筑正式开始,打响了延安市"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的第一枪。
  从今年4月开始,延安启动"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计划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投资千亿元,用10年时间在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78.5平方公里的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
  据悉,延安的"削山造城"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在世界建城史上也属首例。此次开工建设的(北区)市级行政中心及市民服务中心为"造城运动"首期工程。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延安站是此次底板浇筑的唯一指定混凝土供应单位,该站高效组织,牢固树立"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发展理念,从配合比的核定到过程质量控制,从设备的巡检督查到生产组织,从原材料的优选到质量保供,从后勤的保障到服务的制度化,各个环节精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执行,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服务链,决心以优质的产品和最佳的服务努力把延安新区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没有相关新闻中疏外扩:一座城市的突围之路_新浪延安
中疏外扩:一座城市的突围之路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评论
  多少年来,在黄土山峦围困的延安城只能沿沟道“线”型发展,导致这座50万人口的城市,竟得上了比不少大城市都严重的“城市病”,人居环境差不说,许多革命旧址也被不断蚕食。如何解决建设用地紧缺与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急剧增长的矛盾,实现延安老百姓的安居梦和革命旧址的安全梦?延安市经过认真调研,科学论证,开始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艰苦征程。
  曾经的黄土丘陵地带已成为大片平展展的土地,一些建筑开始在上边扎根、拔节;十一条与老城连接的道路或街区有的已建成,有的正在紧张建设;一批批市民上山来看这片承载他们安居梦的地方,脸上写满赞誉和期待;一个个投资商接踵而来考察,唯恐错过了大好商机……国庆节前夕,记者深入延安新区采访时,深深感受到新区建设者们高涨的士气和这里的旺盛人气。
  自2011年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战略以来,延安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艰苦拼搏,取得了这场城市突围战的初步胜利。憋屈不堪的延安城,终于有了一片可以承载众多百姓安居梦的新天地。
 [1]    30岁的咸阳市泾阳县农民刘奇是6岁男孩刘一凡的父亲,尽管忍不住要思念远方上学的儿子,可一踏进一层楼高的巨型冲击碾压车的驾驶室,就什么也不顾了,他每天这样聚精会神操作的时间会达到五六个小时。
自重16吨的梅花锤在刘奇的熟练操作下,一次又一次富有节奏感地锤击着大地,山谷中回荡着阵阵沉闷的喧响,以及自卸车、挖掘机等等的轰鸣。
每天同时开赴工地像刘奇这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常常达到上万人。
这里是延安市于2011年9月正式启动实施的“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战略的主战场。
这里是清凉山以北、宝塔区桥沟镇一里坡村的沟沟峁峁,是延安新区北区一期工程工地。
上山建城,平山填沟造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此,延安市正式确立了“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和“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战略,组团式开发建设城市新区,疏解老城密度,保护革命旧址,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特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形成“一心三轴多组团”的城市结构形态。
新区规划分为三大片区,控制面积78.5平方公里,承载人口40万以上。其中北区位于清凉山以北,规划控制面积约38平方公里;南区位于宝塔山东南,规划控制面积32.3平方公里;凤凰山组团位于凤凰山以西,规划控制面积8.2平方公里。
放眼望去,曾经搬迁500多户、涉及10个村子的北区工地,
2100多台大型机械日夜不停地移山填沟,十几座山头正被削平,十几道沟壑正被填平。记者了解到,山头和沟壑之间的平均落差有40多米,最大落差约100米左右。平山造地总用土量,约2亿立方。
延安梦幻变奏刚刚开始,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生态新城会惊世崛起。(记者 刘根社 张亮董 荣刘猛)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右侧调用-广告
右侧调用-本站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中疏外扩:一座城市的突围之路【2】
――延安市创新城建理念建设民生新区调查
白&&亮&&&&&来源:&&&&&日05:58&&&&字号:|
如此差的人居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延安人的幸福指数。在陕西省信息中心发布的《年度各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报告》中,延安居民幸福指数得分仅为50.18,居全省各市倒数第一。
不仅如此,由于城区人口密度严重超出国家标准,达到每平方公里1.39万人,导致延安城里168处革命旧址大多被蚕食。延安新区管委会主任贾珉亮说:“抗大旧址原来很大,现在仅剩约半亩地,周围高楼林立;市场沟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商贸街,前些年还保存较好,但现在面目全非;还有一些旧址早已被完全吞没。所以,无论从实现老百姓的安居梦出发还是从实现革命旧址的安全梦考虑,延安都得彻底改变以往的城市建设思路了。”
困境不是绝境,思路决定出路,只要观念突围了,城市就一定能突围。2011年,延安先后邀请国内几十名院士、专家,经过半年多的深入踏勘调研和反复比较论证,一致认为,延安城再也不能沿沟道“线”型发展了!而应充分利用城区周边低丘缓坡平山填沟造地,建设新区。
2011年底,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充分采纳专家建议,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中疏”就是按照延安城市总体规划,疏解老城密度,在革命旧址保护范围内只拆不建,老城改造不再建高层;“外扩”就是利用城市周边低丘缓坡山体平整造地,依托老城,建设新区。
延安城市建设,终于跳出历史和地理的窠臼,开始书写崭新的一页。
质量至上,承载百姓安居梦
几十吨重的夯锤被起重机高高吊起又自由坠落,只听“嗵”的一声,夯锤落处,砸出了一个圆坑,周围的土地都在颤动。延安新区桥沟填方区的这个强夯场面,让记者也随之震撼。
而这只是湿陷性黄土地区造地建城技术上的一个小环节。为了解决好黄土的湿陷性、岩土工程填方区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填方区的长期稳定性问题,真正让新区承载起老百姓的安居梦,延安新区管委会邀请了陈祖煜、张苏民、林在贯等30多位在国内外具有专业学术权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批中国工程勘察和设计大师以及在三峡大坝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先后9次召开论证、座谈和评审会议,专门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土方工程技术可行性等进行评审论证。专家们认为,目前的科技水平已完全有能力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挖填造地的难题,并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措施。
新区建设者们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专家开出的“处方”逐一“服用”。
为了消除黄土湿陷性,他们采取原地面强夯、填方区压实防水、挖方区地面强夯等地面防水以及多渠道分散疏排的市政排水、保留的山体底部设截水沟、设置人工湖收集雨水等措施减少地面水下渗。对于地下水,也通过布设盲沟排水系统、建设竖向抽水井、保留部分天然排水路径等措施进行科学处理。
为了保证土方回填质量,他们在清除原地表植物土、通过强夯进行原地基体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压实机械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按照93%的压实度控制填土质量,相当于多层建筑地基处理的要求。对于填筑体高边坡,坡度按照1:2.5左右控制,对坡面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措施,并设置完整的横向与纵向排水系统。
因高填方的沉降稳定需要一个过程,他们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分期建设原则,占到60%的挖方区先建,剩余40%的填方区先绿化,待自然沉降稳定以后填方区再建设;填方厚度小的先建,厚度大的后建。二是分区建设原则,挖方区以高层建筑为主,填方区以多低层建筑为主。
运用这一系列岩土工程技术的实际效果,今年7月的强降雨已经进行了一次“大考”。在这次百年罕见的降雨中,延安新区造出的土地未出现山体滑坡、填方区下沉等情况,未对周边区域造成任何影响。
新区规划区内的拆迁户乔生福原来对山上建楼能否保证质量还有疑虑,当他和其他一些居民一起上山看了新区的建设场面、了解了质量把关措施后高兴地说:“现在我心里彻底踏实了,我只盼着新区建得更快一些,自己能早日搬上山住!”
(责任编辑:刘欢)
分享文章到:您好, []|
“削山造城”造出的是什么?
查看全部《财经视点》列表
宏大的“向山要地”计划
宏大的“向山要地”计划
1月30日,襄阳市国土资源局规划与调控检测科科长李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襄阳市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主要集中在鄂北岗地以及荆山余脉两大区域,包括襄阳市襄州区、南漳县、保康县和枣阳市等在内的11个县(市、区)都可以平整、开发低丘缓坡土地,可供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面积约为80万亩;根据襄阳市各县(市、区)最新编制的《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年)》,仅是南漳县“向山要地”的规模就高达11.42万亩,其他如襄州区、保康县的开发规划分别为5万亩和1.5万亩,共计18万亩。
相对于“车城”十堰市来说,襄阳市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是我国20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是长江流域首个总产量超过百亿斤的粮食大市。作为粮食生产基地,襄阳市为何要大规模“向山要地”?根据调查,襄阳市“向山要地”与土地财政关系极大,规模庞大的“向山要地”计划将为该市带来至少两千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收益,不过,专家担心由此带来的生态等方面的隐忧则有可能让襄阳市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智所说的实施方案是指《襄阳市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该方案囊括了襄阳市襄州区、南漳县、保康县、枣阳市等11个县(市、区)的行动计划。
李智并未透露襄阳市“向山要地”的总体规模,只告诉记者,2012年~2013年,襄阳市“向山要地”的规模为15465亩(大于10平方公里)。不过,在2012年~2020年间,仅襄阳市襄州区“向山要地”的规模就超过目前城市建成区的1/4。
南漳县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士表示,“楚镜新城”分为综合商贸居住区、高端居住区、旅游居住区、山水度假区、都市产业区等几大板块,将依次按照城市形象轴、行政文化轴、都市产业轴布局。
与南漳县相距不足100公里的保康县“削山造城”同样热火朝天。保康县政府发布的《万年山新区招商公告》显示,规划中的万年山新区位于万年山脚下,“计划开挖万年山脚下的3座山包,开山造地2100亩,建成之后可将保康县城市面积扩大1.4平方公里”。
全国范围内“开山造城”
全国范围内“开山造城”
湖北十堰“劈山造城”成本250亿
十堰当地近年土地供应计划显示,85%的供地性质系工矿仓储用地。十堰意在完成东风汽车等总部外迁后的产业复兴。市长张维国对本报记者说:“之所以争议,是因为他们没去过,不了解背景和效果。”市委书记周霁也对本报记者谈到,外界的许多评论,没有考虑土地出让后会带来收益。
本报记者实地调查显示,十年间的土地整理成本大约在250亿元。这一数据系用当地国土部门官员介绍的山地整理成本的中位数值(约20万元/亩)进行计算。而这些成本若均匀摊销到10年中,即每年新增土地整理成本约25亿元。这一成本如何消化,相关债务可否持续,是十堰完成产业布局前的现实问题。
七年过后,若单从政府对应土地开发的财政实力看,这项计划前景仍然不明。十堰市财政局从2011年开始公布市级土地出让金收入,此后三年预算均未超过20亿元。2006年至2010年则均低于10亿元。若加上县级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依照其出让金分成比例估算),目前还很难与土地开发的成本持平。而政府一般预算收入中,直接注入土地开发的资金亦难带来结构性变化。
延安投千亿“削山造城”
8个月前,一场打造新城的运动在“红都”延安拉开帷幕。延安拟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四个步骤,用10年的时间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面积,在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延安新区。
据称,延安正在实施的这一“削山造城”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
“别折腾了,人为破坏地貌得来的利益,要远远小于以后为恢复地貌而做的努力!”“各地最近十几年都在造新城,盖机关大楼搬迁政府,最典型的当属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大规模的造城浪费大量土地,尤其削山造城和填海造城一定会影响环境和生态。当然那要等若干年后才会显现。城市化绝不能大跃进,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延安削山造城的消息一出,大众议论纷纷,许多人担忧削山造城破坏生态。
时事评论员张敬伟指出,如果延安造城雄心没有产业转型升级的跟进,没有民生福祉的长远考量,没有对民心民意全流程的倾听,延安造城的雄心恐怕就会异化为大跃进式的蛮干。最现实的困扰恐怕是,延安造城的千亿投资太不经济了,不仅和延安的财政收入不相匹配,而且也和当前实实在在增长的国家发展战略不相符。
从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方向看,延安的发展方向不是摊大饼式的造城,而是实现资源城市的转型,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让黄土高原披上绿装,让水土资源得到涵养。这才是永续发展和泽被后世的民心工程。
让生态投入打了折扣
这里进行的“削山造地”运动可以说是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缩影。这些年,不少城市忙着开山造城、填海造城……譬如甘肃兰州投资750亿,半年内推掉700余座山头,陕西延安从投资上千亿,在延安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
山水本身是十堰最大的优势,本可以通过依山而建的方式,可在政绩指挥棒的指导下,当地选择了向山要地。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侯京玲表示,在一个地方的城市发展遇到相同的困惑的时候,国家层面的总体评价和引导已经迫在眉睫,侯京玲:城市化决不能集群、决不能贪大,决不能城市连着城市,这不是一个开山造城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我们国家还没有30年生态规划。那个地方有多大的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必须要看资源的情况。
政府举债陷困境
政府举债陷困境
招商回报堪忧
十堰市于去年8月份成立招商局,招商引资有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税收等,全民招商进入新高潮。按照上述国土局副局长的说法,对于工业园区的土地,政府招商引资是贴钱出让的,靠出让土地偿还挖山债务,基本不可能。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出让工业用地每亩不得低于16.8万元,而十堰市在面对大额投资时,土地出让价格一般在5到8万,政府财政补贴近十万,凑齐每亩不低于16.8万。
据十堰工业新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介绍,这就是十堰著名的万亩工业园,在十堰最大的山地整理项目。据了解,十堰西城区规划面积69000亩(46平方公里),其中十堰工业新区作为核心区域规划面积22500亩(15平方公里),均由万亩荒山劈成。该项目是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示范区的希望之地。
十堰市某部门曾对全市工业园区做过一个调查,一参与调查的负责人透露,工业园区入驻情况很不乐观。“符合政策要求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他坦承,有些不好的项目也能做,浪费了并不宽裕的土地,然后再开山,而山也是有限的。对于全市工业园区的招商情况,他认为市里比县里稍好。但市里的西城区工业园来说,也很难说是成功的。至少现在从税收上还看不出来,但从签约的协议上来讲,是很好看的,实际差距很大。
去年末,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规融资”的463号文件,严禁直接或间接吸收公众资金违规集资,并提出“不得授权融资平台公司承担土地储备职能和进行土地储备融资。”
十堰市发改委官员表示,此举使城投融资渠道变窄,前不久的一次会议上,有官员提出,现在除了融资,还要造血。所谓造血就是成立房地产公司。
十堰城投2013年的一个重要举措即是,在融资渠道变窄的情况下,启动实体经营,结合城中村改造、新区开发、农民集中上楼安置项目,全面铺开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实体经营工作,成立相应房地产公司,全面进入土地二级市场开发。记者从十堰市经信委获取一份最新的全市工业运行的材料来看,因今年全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微增长”时代,商用车产销量下滑,预计2012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5亿元,与年初全市下达的59亿元任务相差11.5亿元。
十堰市某部门一位参与过工业园区调查的负责人分析,举债挖山造地,通过招商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路是好的,但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
真正动力来自哪里?
真正动力来自哪里?
湖北省一位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表示,湖北省是鼓励开发荒山、荒坡、荒滩的,这不仅是扩大发展空间的需要,也是在地方政府普遍缺钱的背景下运作土地财政、拓展政府财源的需要。
《全国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湖北)》显示,襄阳市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在22万元/亩左右,照此推算,仅襄阳市襄州区平整5万亩荒山、荒坡所得土地的价值至少也在110亿元左右;不过,若是平整所得土地用于住宅开发,按照目前襄阳市住宅用地至少100万元/亩的挂拍价格来推算,襄州区的土地收益将会达到500亿元。
南漳县和保康县的工业用地最低标准为6.5万元/亩左右,照此推算,南漳县平整出11.42万亩荒山、荒坡的土地收益至少在74亿元左右,保康县平整出1.5万元土地的收益也在10亿元左右;而参照南漳县“楚镜新区”附近目前60万元/亩的土地拍卖价格,南漳县、保康县平整出的土地价值将高达685.2亿元和90亿元。
因此,仅襄阳市襄州区、南漳县、保康县未来几年将要“向山要地”18万亩,土地收益最低也在200亿元,最高可达2000亿元。
如果说古代的“愚公移山”不过是张扬意志、毅力与信念的一则寓言,那么,湖北十堰“削山要地”造新城的大手笔则是现实版的改天换地;如果说当年说“风凉话”的“智叟”不过是质疑愚公能力的局外人,那么,如今对此举会否引发生态恶化的担忧者却是地道的当地人。尽管时下的削山填壑已不存在技术层面的“近忧”,但这种地貌“变脸”引发的生态“远虑”,却呼唤决策者保持理性头脑和科学态度。
延安削山造城运动
从2012年4月份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正在延安市以超常规的方式进行。根据正在实施的“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延安市将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将用10年时间,最终将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面积,在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 计划总投资达千亿,延安新区北区一期工程于日正式开工建设,后半程工程将于2013年3月初开始,整个一期工程计划2013年5月结束。
从日开始,因为出现冻土,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历时八个月的北区一期工程陆续停工。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北区一期岩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造地10170亩。据官方预计,后半程工程将于2013年3月初开始,整个一期工程计划2013年5月结束。
根据目前延安新区规划,按北区一期工程对外公布的造地投资推算,延安新区10余万亩的造地投资将接近400亿元,如果加上山体居民安居、相关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改造及未来新城景观建设等,建城的投资至少在千亿元以上。还有人指出“削山造城”的财政风险。
负责新区工程建设的薛延江表示,目前,削山造地每亩的成本约为32万元,若把后续的城市配套成本加起来,每亩地也就是70万-90万元,老城区的土地成本中往往有拆迁成本,算下来,新区的土地成本相比可能还低些,延安地价一般在每亩二三百万元,所以,新城建设中资金平衡没有任何问题。
“挖山造城”问卷调查
你觉得“挖山造城”带来的是什么? (必选)
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有助于城市发展
你认为“挖山造城”合理吗? (必选)
你认为“挖山造成”是不是现代“愚公移山”? (必选)
完全不相干
尽管“削山造城”成本很高,但依托当地石油产业链兴起的金融、商贸、旅游等产业要在延安发展起来,最需要的就是城市发展空间…[]
城市化应该有具备充足竞争力的产业和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城市管理者应该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
: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坚定不移地朝着幸福十堰、生态十堰、和谐十堰的目标迈进
:湖北十堰陷入造城之殇:项目未经环评生态恶化...
:湖北十堰削山15万亩 十堰千亿造城惹争议
监制:舒展 程微
策划/制作:贺晓琳
作者:贺晓琳
版权声明:大楚财经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
出品:大楚网财经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