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涂层钢丝绳检验标准的磷化膜如何检验??

磷化钢丝质量评价
磷化钢丝质量评价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缆用加强件磷化钢丝的基本要求,磷化层的作用,磷化层检测的方法,主要介绍了本单位目前在使用的重量法来评价磷化膜质量。
关键词:磷化钢丝;评价;质量
& & & & 加强件是光缆的基本构件之一,而钢丝加强件在我国的光缆中又占有极大的份额。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光缆的寿命。随着光缆的技术进步,钢丝的材质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目前光缆中使用的钢丝基本上已用磷化钢丝替代过去的镀锌钢丝。
二、磷化钢丝的基本要求
& & & & 磷化钢丝是光纤光缆增强用材料,根据国标GB/T 《光缆增强用碳素钢丝》的要求,钢丝表面要做到无水、污、油、锈蚀、毛刺、裂纹、折弯等缺陷,磷化膜连续、均匀、光亮、不脱落、磷化膜重量应大于等于0.6g/m2,外径圆整、通条性好、无应力,弹性模量≥190GPa,永久伸长率≤0.1%,强度根据用户需要,有1370MPa、1470MPa、1570 MPa、& 1670MPa、1770 MPa、1870 MPa等。
三、钢丝磷化简介
& & & & 磷化是金属预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艺,常用作钢铁制品的防锈和充当油漆与钢铁基体牢固结合的媒介,有铁系磷酸盐、锌系磷酸盐、锰系磷酸盐和铅系磷酸盐之分。在40年代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金属塑性变形时的润滑涂层和载体,而且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金属塑性加工时,通常采用锌系磷酸盐处理工艺。
& & & & 钢丝在潮湿的空气或水中容易发生原电池反应,钢丝表面很快就会锈蚀,而磷化膜就起到了将钢丝与外界空气相隔绝即防锈的作用。因此,磷化层的厚薄决定了钢丝受外界侵害的程度。当然,磷化膜的防锈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因为磷化膜表面成鱼磷状,存在一定的空隙,要防止钢丝生锈,还取决于钢丝的贮存环境。钢丝不能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磷化层厚度受钢丝与磷化液反应条件限制,不能过厚。一般磷化层厚度大于等于2.5g/m2为最佳。要想得到致密牢固的磷化膜,关键在于对钢丝表面的处理及合理的磷化时间。连续式生产线因受拉丝速度的影响,酸洗、磷化的时间很短,酸洗时间短,表面杂质去除不干净,势必造成磷化膜在钢丝表面吸附不牢,以至于在后面拉拔过程中脱落。再加上随着磷化液的消耗而磷化时间不能改变,也会造成磷化膜过薄,达不到磷化钢丝的要求。
四、钢丝磷化质量评价
& & & & 由于钢丝磷化膜质量的高低对钢丝的顺利拉拔,特别是高速拉拔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因而一直受到金属制品行业的普遍重视。从现有资料来看,就磷化膜质量的检测方法而言,有称重法、剥落法、撕裂法、红外法和电流法等。而对钢丝磷化膜质量的检测还没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习惯采用的是称重法。实际生产表明,称重法往往难以反映出钢丝磷化膜的真实质量水平,特别是无法表征出膜与基体结合的牢固程度。例如,有时尽管磷化处理工艺参数控制正常,膜重也符合标准规定,但是后序钢丝拉拔并不如意。特别是高速拉拔时,钢丝易出现缩径、拉毛、拉裂、尺寸超差、力学性能降低的不良现象,同时也影响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制约了钢丝拉拔时的高速度。在其它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仅因提高钢丝磷化膜质量即可较为显著地提高钢丝拉拔速度的事实证明:磷化膜质量之优劣对钢丝高速拉拔确实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钢铁上的磷酸盐膜主要包括磷酸锰膜、磷酸锌膜、磷酸铁膜等。
& & & & 下面就目前检测行业普遍采用的重量法进行简单介绍:磷化钢丝单位面积膜质量的测定—重量法,目前用于光缆加强件的磷化钢丝主要涂的是磷酸锌膜,根据的检测标准是GB/T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 单位面积膜质量的测定 重量法》。
& & & & 1、检测试剂
& & & (1)去离子水;
& & & (2)氢氧化钠(100g/L);
& & & (3)EDTA四钠盐(90g/L);
& & & (4)三乙醇胺(4g/L)。
& & & & 2、试验设备
& & & (1)秒表;
& & & (2)容量瓶(1L);
& & & (3)恒温水槽。
& & & & 3、检测程序
& & & & 干燥试件(面积为A),用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到0.1mg(质量为m1)。浸试件于试液中(用于试验的试液都采用新配制的),在75±5℃下保持5min,取出试件立刻在洁净流动的水中漂洗,然后用去离子水漂洗,迅速干燥,再称量质量为m2。 结果表示:单位面积质量为mA,以g/m2表示,应由下式(1)计算,一般以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
& & & & & & & & & & & & & & & mA=10X(m1-m2)/A&&&&&&&&&&&&&&&&&& (1)
& & & & 公式(1)中:
& & & (1)m1-有转化膜的试件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 & & (2)m2-溶解退膜之后试件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 & & (3)A-试件覆膜表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 & & & 4、取样方法的探讨
& & & & 有关试样,GB/T《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 单位面积膜质量的测定 重量法》中规定:
& & & (1)试片质量不能大于200g;
& & & (2)试片上转化膜的总表面积应足够大,以使退膜前后质量差别明显,使试验能符合有关材料或产品规格要求的适当灵敏度;
& & & (3)试片总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试片总面积的规定
表2& 常用规格取样情况
& & & & 在拉丝生产中磷化膜的膜重一般在3~15g/ m2 之间,按照表1的规定,所取样品的总表面积至少应是100cm2 或200cm2,则常见规格钢丝(盘条)的取样情况见表2。表2中A为钢丝(盘条)的总表面积(不包括两个端面的面积)。由表2可以看出,若按表1中的规定,试样的长度最短为49cm,最长可达2550cm。对于高碳钢丝和盘条,这么长的试样是难以弯曲放入退膜容器中的,这就给具体操作带来不便。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通常采用缩短试样长度的方法改进试验,一般采用每段3cm或者5cm,经过对比试验,在工作容许的误差范围内满足检测标准的要求。 & 另外在文献[1]中提到,在实际的工序检查时,取样长度不必拘泥于国标所规定的长度,可以取适宜于实际操作的并符合误差要求的长度。
& & & & 如何科学评定钢丝磷化膜质量一直是金属制品行业现实存在的一个技术难题,随着钢丝拉拔速度的提高,解决这一课题的迫切性也越来越高。重量法虽是实际最常用的方法,能够满足一般试验评价的要求,但它往往难以反映出钢丝磷化膜的真实质量水平,特别是无法表征出膜与基体结合的牢固程度,希望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找到更好的评价试验方法。
参考文献:
[1] 韩航向,高碳钢丝(盘条)磷化膜膜重的测定[J].金属制品。1997(3):35-38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一种检验磷化膜外观质量的简便方法
下载积分:1099
内容提示:一种检验磷化膜外观质量的简便方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11:02: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一种检验磷化膜外观质量的简便方法
官方公共微信钢丝绳磷化涂层技术--《港口装卸》2014年01期
钢丝绳磷化涂层技术
【摘要】:钢丝绳使用过程中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内部相邻钢丝因受力不均匀导致变形不同步时将发生微动;微动使钢丝表面产生磨损,从而使钢丝横截面积减小致应力集中的发生,促进疲劳微裂纹的萌生,微动疲劳是钢丝绳失效的主要原因。磷化涂层钢丝绳专利技术是将制绳钢丝磷化处理后捻制股及钢丝绳,磷化膜使钢丝表面更加耐磨,同时增加润滑脂在钢丝表面的驻留量,减小摩擦力促进滑动,抑制钢丝表面损伤及微动疲劳的发生,从而大幅度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G174.4【正文快照】:
1钢丝绳的微动疲劳失效分析钢丝绳是各类起重设备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它具有强度高、挠性好、自重轻、易弯曲变形、适用于复杂恶劣环境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交通、运输、建筑、旅游等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和部门之中。钢丝绳内部钢丝表面氧化锈蚀程度、磨损导致的直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小松;何国求;刘兵;向学渊;胡正飞;朱旻昊;;[J];材料导报;2008年12期
马强;;[J];经营管理者;2010年02期
康信武;赖继发;;[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8年05期
巴发海;李玲;陆洲;;[J];机械工程材料;2009年12期
王九,陈波水,董浚修;[J];合成润滑材料;2001年01期
尹涛;吕英臣;尹万全;;[J];金属制品;2008年02期
崔影;;[J];金属制品;2013年01期
秦万信;闫保国;;[J];起重运输机械;2010年05期
王章忠;[J];新技术新工艺;200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泽爱;[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大盛;王延荣;;[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张影;李淑英;;[J];表面技术;2008年03期
邹克敌;[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蒋小松;何国求;刘兵;向学渊;胡正飞;朱旻昊;;[J];材料导报;2008年12期
沈明学;彭金方;郑健峰;宋川;莫继良;朱旻昊;;[J];材料工程;2010年12期
孙明俊;刘玉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裴礼清,赵丽萍;[J];轴承;2004年05期
王思明;文鉴恒;杜海若;许明恒;;[J];轴承;2010年06期
邢振平,王野平;[J];电力安全技术;2005年05期
高玉周;李崇;张会臣;许晓磊;陈文刚;;[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志辉;闫伟国;刘辰皆;曲洪伟;赵之海;;[A];第八届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崔影;;[A];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3届年会暨2013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李小艳;;[A];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3届年会暨2013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广雪;[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张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卫中山;[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王文江;[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王泽爱;[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王思明;[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胡志辉;[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王大刚;[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欢;[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郝慧娇;[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苏彬;[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郭建;[D];中北大学;2012年
黄新忠;[D];中北大学;2012年
马刚;[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夏青元;[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陈水生;[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顾菡妍;[D];东南大学;2005年
洪元;[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新立,李安忠;[J];材料保护;1994年12期
沈明学;彭金方;郑健峰;宋川;莫继良;朱旻昊;;[J];材料工程;2010年12期
秦林;范爱兰;吴培强;唐宾;徐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7期
周怡琳,章继高;[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2年04期
周怡琳;张华;;[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年03期
朱如鹏,潘升材,高德平;[J];工程力学;1998年04期
何平;;[J];港口科技;2006年09期
王强;;[J];港口装卸;2007年01期
徐进,朱旻昊,刘捍卫,陈建敏,周仲荣;[J];机械工程材料;2003年09期
徐进,朱旻昊,周仲荣;[J];机械工程材料;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瑞;;[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张颖怀;许立宁;路民旭;杜海燕;徐喜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13期
余取民;;[J];材料保护;2006年05期
赵维垲;张春雷;蔡磊;;[J];金属制品;2006年02期
朱明;王明静;黄俊;胡丞;王世平;;[J];材料保护;2010年09期
,许国河;[J];金属制品;1989年S1期
齐长祥;;[J];钢铁;1990年04期
胡坚石;[J];金属制品;1994年03期
顾伟,褚建新;[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缑庆林;[J];金属制品;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怡卉;吴增强;路艳平;;[A];2008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闫联生;陈增解;;[A];第十三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狄士春;曹光宇;潘明强;;[A];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张家钰;章宗城;;[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孙金余;陈祝平;;[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闵永安;吴晓春;;[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纪红;;[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张伟明;;[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倪令充;;[A];第四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1年
邢永晟;;[A];全国线材深加工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洪光;[N];中煤地质报;2011年
肖英龙;[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肖英龙;[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N];现代物流报;2006年
廖建国;[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N];中国包装报;2003年
全国炼钢-连铸技术知识竞赛组委会专家组;[N];中国冶金报;2007年
;[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闻军;[N];中国冶金报;2007年
廖建国;[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建芳;[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闵永安;[D];上海大学;2005年
李荣广;[D];吉林大学;2009年
花均社;[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郑立允;[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汪华方;[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刘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刘娅莉;[D];复旦大学;2006年
崔彩娥;[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金华兰;[D];南昌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权大;[D];贵州大学;2006年
周宁;[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何燕;[D];重庆大学;2005年
龚建飞;[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张文凡;[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张欢;[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贺成明;[D];贵州大学;2008年
邝春伟;[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范建军;[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姚远;[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磷化工艺及检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磷化工艺及检验
上传于||文档简介
&&磷​化​工​艺​及​检​验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钢丝绳磷化涂层技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丝绳检验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