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两岁宝宝不停地吃半,玩玩具时,总是不停念叨,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育儿路上是谁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来源:明亮俩宝
栏目关注:
  编者按:妈妈经常听到朋友们抱怨,&我家孩子凡事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不管多么喜欢与新鲜的玩具,最多三分钟,就没有兴趣了&。其实,妈妈想说的则是,这&三分钟的热度&,对于一个2-3岁的孩子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三分钟&本就是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之一。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专注力的水平也是不同的,孩子越小专注力持续的时间就越短,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专注力能够集中在某件事情上的时间,也就只有3分钟;4岁的孩子长一些,大概10分钟左右;而5-6岁的孩子更长一些,可以达到15-20分钟之久。
  但,妈妈以上说的各年龄段关注力的时长,是在孩子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干扰情况下的持续时长,其实孩子自出生以来,关注力就一直都存在且发展着,只是爸爸妈妈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且对于孩子的专注力缺少一种保护性;反而,在很多的情况下、很多的事情上,孩子的专注力是被疼爱他们的爸爸妈妈们破坏了。
  【生活随拍不必要求完美】其实这也是妈妈之前经常犯的一个错误,生活随拍一定要追求一种完美,也就是拍照的小主角一定要看着妈妈的镜头,但孰不知,妈妈的一句&明明,看看妈妈&、&明明看这里&,就是对于正在专心玩或做事情明明的一种打断,无形中也破坏了小朋友的专注力。因此大家应该注意到,明明现在的随拍较周岁前不但少了许多,而且还有很多都是背影。
  【饭菜凉了可以再次加热】到了吃饭的时间,而孩子还在专心地玩玩具或看书,在说了几次无效之后,家长可能就会不耐烦了,&快点来吃饭,饭菜就凉了&。其实想想,饭菜凉了可以再次加热,为什么一定要为这点小事而去打断孩子的专注力呢?而且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在吃饭前,家长也可以给其一点准备的时间,可以提前告诉孩子&还有五分钟我们就要吃饭了&,这样孩子便会意识到很快就要吃饭了,知道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水果加餐没必要按时吃】妈妈带着明明在公园玩,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孩子正玩在兴头上呢,便被家长要求回家,理由很简单,&现在是吃水果的时间了&。妈妈真心地想去劝这样的家长一句,&孩子玩在兴头上,也是一种专注力的培养,水果加餐没必要一定要按时吃吧?&而且一餐水果没按时吃或没吃,比起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哪个更重要呢?
  【出门之前提前告诉孩子】明明正在玩着玩具或看着书,而爸爸妈妈准备出门了,一般都会提前告诉小朋友一句&明明,玩完这件玩具(看完这本书),我们就要出去了&。与【饭菜凉了可以再次加热】中提到的一样,不要轻易以大人的事情更重要为理由而打断孩子的专注力,给孩子一个准备的时间,让其知道下一步将要做什么。
  【带孩子出游就不要催促】妈妈在&由博物馆之行而谈妈妈的感悟&一文中也提到,家长带孩子出游,请不要打扰他们的兴致,更不要催促他们,一定要让孩子尽兴地玩,并且不要施加过多的约束。不要小看这些,与其说是让孩子玩得更尽兴,不如说这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一个好机会,妈妈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尽兴地玩=专注地玩&。
  【玩具玩法无正确与错误】同一件玩具的玩法有千万种,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非要按照说明书去教孩子玩。爸爸妈妈每拿一件新玩具出来给明明,一般都是不管不问不教小朋友的,让其自己去琢磨,如果明明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玩,小朋友自己会来找爸爸或妈妈帮忙的。而有些家长在孩子钻研玩具如何玩时,认为自己是好心,不断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玩、怎样玩就是错误的,孰不知这些家长恰恰是在打断孩子专注力地帮倒忙。
  【不需要帮忙时别帮倒忙】这与【玩具玩法无正确与错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孩子在专心地琢磨着如何打开瓶盖,这时一旁的家长看不过去了,说了句&我来帮你吧&。妈妈觉得,这位自以为是的家长真是在帮孩子的倒忙,如此的&好心&,不但不会让孩子真正学会如何打开瓶盖(缺少自己的动手与钻研),而且还会打断孩子的专注力。
  【阅读减少外界干扰】妈妈见过很多朋友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时,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趁孩子翻书页或找书之时,自己争分夺妙地看一眼手机信息,或者接打一个电话,其实妈妈以前也有这个坏习惯,不但打断了自己的注意力,而且破坏了明明的专注力。现在妈妈给明明讲故事或读书的时候,一般都是将手机放去另一个屋,而且一般是关静音的,如果有信息或电话,可以结束后再回复或处理,没有什么一定要立马解决的问题吧?
  【别打断孩子的自言自语】想必很多的同龄孩子都与明明一样,在自己看书时有这么一种习惯,就是边看书边自言自语,虽说都是爸爸妈妈听不明白的火星语,但小朋友们还是说得头头是道,一般这种情况,爸爸妈妈是不去打断明明的。而有些家长则会说,&你这是说的什么啊?我怎么什么也听不懂啊?&或者在旁边嘲笑一番,&什么都不懂,嘴里还念叨个不停&。这也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一个&最佳手段&,您意识到了吗?
  妈妈最后语:话说回来,虽说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各不同,但对于好奇和新鲜事物的关注是没有什么太大差别的。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专注,而是不专注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不专注或经常打断孩子专注力的家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机会,爸爸妈妈们一定抓住这些机会,千万不要做个破坏者,从小培养的专注力将会为孩子今后的读书与工作助一臂之力。上整天幼儿园后孩子回家就一直念叨要老师拍着睡,说说就哭,怎么哄都不行,_百度宝宝知道宝宝读幼儿园后。。。。。。_天涯易读网-易读社区
欢迎访问 天涯易读网-易读社区
> 宝宝读幼儿园后。。。。。。
天涯易读网-易读社区-推荐阅读
宝宝读幼儿园后。。。。。。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2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3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45: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5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4:3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4:4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4:4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4:5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6:1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1:4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2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2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2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4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0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0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1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2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3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09:0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09:22: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09:2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09:3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2:4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2:5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1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2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3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48: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6:5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2:2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2:3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0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2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3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3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4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4:0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4:5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5:0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5:2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5:4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5:5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6:20:00
作者:兰下安然1021 回复时间: 16:2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6:3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6:4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6:5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7:2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8:4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8:52: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9:0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1:0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1:2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1:3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1:4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1:55: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0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12: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15: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2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4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52: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0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1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2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2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3:3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08:55: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1:12: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1:17: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1:2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1:3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1:4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2:2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2:42: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0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2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4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5:2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6:58: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7:0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7:1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8:1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8:2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8:39: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8:43: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9:1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9:15: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4:1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9:2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9:00: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0:51: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9:06: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3:34: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14:32:00
楼主:去往何处 回复时间: 22:46:00
作者:桥下绿意满塘 回复时间: 00:48:00
作者:小蕉2012 回复时间: 11:54:00游客,请 & &
玩具不应成为父母与孩子讨价还价的工具
日期:&&&&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319&&&&
在这些父母心中,玩具成了把控孩子的工具,孩子听话就给买,孩子不听话就不买。其实,裁决孩子听话与否的是父母,评判标准随着父母情绪、心理的变化而随时变化,
& & 在步行街闲逛时,一个3岁左右男孩和妈妈的&战争&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见男孩目不转睛地伫立在玩具摊位前,任凭旁边推着婴儿车的妈妈再三催促回家也不肯离开。那位怒火中烧的妈妈索性丢下婴儿车,径直向男孩走去:&你走不走?再不走,揍你!&这时男孩直接躺倒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嚷嚷着:&我要买玩具,我要买玩具!&那位妈妈一把拽住男孩胳膊,嘴里不停地念叨:&家里玩具那么多,你还想买,买就买吧,那么贵,你又不听话,凭啥给你买?&
  这情形让我想到一些朋友平常溺爱孩子,经常这样对孩子说:&宝宝乖,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只要你听话,周末爸爸就带你上街去买玩具!&
相关阅读:
  在这些父母心中,玩具成了把控孩子的工具,孩子听话就给买,孩子不听话就不买。其实,裁决孩子听话与否的是父母,评判标准随着父母情绪、心理的变化而随时变化,因此孩子很少能够达到父母心目中的即时标准,无论怎样都是这个评判标准的受害者。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用玩耍来了解世界,强化从父母、生活以及自然里汲取来的知识。他们不是不听话,只是停不下探索周边世界的脚步。
相关阅读:
  玩具,不是也不应该是父母与孩子斗争的筹码。不管孩子听不听话,父母都应该给孩子购买玩具。买了玩具,最好不要仅仅把玩具丢给孩子自己玩耍,而应该参与到和孩子一起玩玩具的过程中来。我每次给儿子买了玩具都跟他一起玩,比如买了做饭的工具,我就会和他一起玩做饭的游戏。有了父母的参与,相信每一件玩具在孩子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不仅是好玩,还有和父母亲在一起开心的画面。
  玩具是孩子童年的伙伴,不应该成为父母和孩子讨价还价的工具。任何把玩具与听话或奖励联系在一起的言行,都是对孩子的伤害。诚恳呼吁每一位父母别再跟孩子这样说:只要你听话,我就给你买玩具!
中外玩具网微信公众号玩具业领先的网络全媒体,唯一被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同时收录的新闻源,为业界提供及时、权威、丰富的行业资讯
热点推荐: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印机总是不停地打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