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描述法表示30道一元二次方程带解的解

分析:根据已知中“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构成的集合,首先可得这是一个方程为元素的集合,用ax2+bx+c=0表示,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R,且a≠0.则描述法表示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构成的集合为:{ax2+bx+c=0|a,b,c∈R,且a≠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的表示法,处理本类问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元素是点集还是数集还是其它,二是元素满足的性质.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年新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数学
题型:选择题
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A.{x|ax2+bx+c=0,a,b,c∈R}
&&& B.{x|ax2+bx+c=0,a,b,c∈R,且a≠0}
&&& C.{ax2+bx+c=0|a,b,c∈R}
&&& D.{ax2+bx+c=0|a,b,c∈R,且a≠0}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A.{x|ax2+bx+c=0,a,b,c∈R}B.{x|ax2+bx+c=0,a,b,c∈R,且a≠0}C.{ax2+bx+c=0|a,b,c∈R}D.{ax2+bx+c=0|a,b,c∈R,且a≠0}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A.{x|ax2+bx+c=0,a,b,c∈R}B.{x|ax2+bx+c=0,a,b,c∈R,且a≠0}C.{ax2+bx+c=0|a,b,c∈R}D.{ax2+bx+c=0|a,b,c∈R,且a≠0}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第1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2013年单元测试卷(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A.{x|ax2+bx+c=0,a,b,c∈R}B.{x|ax2+bx+c=0,a,b,c∈R,且a≠0}C.{ax2+bx+c=0|a,b,c∈R}D.{ax2+bx+c=0|a,b,c∈R,且a≠0}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作业讨论群:一元二次方程X-y=0的解集中的元素是什么,用描述法表示这个集合
x-y=0y=x解就是在y=x这条直线上的店描述法表示{(x,y)|x-y=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我觉得先要搞清楚描述的对象。我暂且把描述对象理解为数组(x,y),那按描述法就是{(x,y)|x-y=0} ,在笛卡儿坐标系里面的定义就是直线x-y=0上的所有点
扫描下载二维码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当前位置:>>>>>>>>>>
(1)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经历求根公式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化归思想,领悟配方法,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教学重点
知识层面:公式的推导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能力层面:以求根公式的发现和探究为载体,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求根公式的推导.
  总体设计思路:
以旧知识为起点,问题为主线,以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为基本方式,突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探究知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教学过程
整体教学流程:形成表象,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探究本质
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拓展应用,升华提高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形成表象,提出问题
在上一节已学的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创设情景.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学生选两题做)
(1)x2+4x+2=0 ;&&&&&&&&&&&&& (2)3x2-6x+1=0;&
(3)4x2-16x+17=0 ;&&&&&&&&&& (4)3x2+4x+7=0.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四题的解答过程,由此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接着再改变上面每题的其中的一个系数,得到新的四个方程:(学生不做,思考其解题过程)
(1)3x2+4x+2=0;&&&&&&&&&&&&&& (2)3x2-2x+1=0;&
(3)4x2-16x-3=0 ;&&&&&&&&&&&& (4)3x2+x+7=0.
  思考:新的四题与原题的解题过程会发生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1.复习巩固旧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2.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用配方法解题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不同的现象,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分析问题,探究本质
由学生的观察讨论得到:用配方法解不同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相同之处是配方的过程----程序化的操作,不同之处是方程的根的情况及其方程的根.
进而提出下面的问题:
既然过程是相同的,为什么会出现根的不同?方程的根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探究?
让学生讨论得出: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去探究根与系数的关系.
ax2+bx+c=0(a≠0)&&&&&&&&&&&&&& 注: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可
ax2+bx=-c&&&&&&&&&&&&&&&&&&&&&&&& 以采用学生独立尝试配方, 合
x2+x=-&&&&&&&&&&&&&&&&&&&&&&& 作尝试配方或教师引导下进行
x2+x+=-+&&&&&&&&&&& 配方等各种教学形式.
然后再议开方过程(让学生结合前面四题方程来加以讨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b2-4ac”的重要性.
当b2-4ac≥0时,
(x+)2=&&&&&&& 注:这样变形可以避免对a正、负的讨论,
x+=&&&&&&&&& &便于学生的理解.
x1=&& ,& x2=
当b2-4ac&0时,
方程无实数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理性思维.
  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由上面的探究过程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 当b2-4ac≥0时,
当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
这个式子对解题有什么帮助?通过讨论加深对式子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
进而阐述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设计两个环节:共同练习和独立完成)
[共同练习]
(1)2x2-x-1=0;&&&&&&&&&& &&&&(2)4x2-3x+2=0 ;
(3)x2+15x=-3x;&&&&&&&&&&&&& (4)x2-x+=0.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进一步阐述求根公式,归纳总结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独立完成]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x2+x-6=0;&&&&& (2)x2-x-=0;&&&&&&&& (3)3x2-6x-2=0;
(4)4x2-6x=0;&&&&& (5)x2+4x+8=4x+11;&&&&&&& (6)x(2x-4)=5-8x.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能够熟练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拓展运用,升华提高
分两个环节:用一用和想一想(此环节基于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而定,可作为课后思考题).
解决本章引言中的问题:
要设计一座2m高的人体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小)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的高度比,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
        
雕像上部的高度AC,下部的高度BC应有如下关系:
&& 即BC2=2AC.
设雕像下部高xm,于是得方程
& x2=2(2-x)
整理得:x2+2x-4=0.
解这个方程,得
x1=-1+,x2=-1-.
精确到0.001,x1≈1.236,x2≈-3.236.
考虑实际意义, x≈1.236.所以雕像下部高度应设计约为1.236m.
  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放在课后思考.)
(1)如果雕像的高度设计为3m,那雕像的下部应是多少?4m呢?
(2)进而把问题一般化,这个高度比是多少?
之后简单介绍黄金分割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②能力层面上的拓展----化归思想.
清清和楚楚刚学了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看到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1)=0, 清清说:“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而楚楚反驳说:“不一定,根的情况跟m的值有关”.那你们认为呢?并说明理由.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基础较好,因此对求根公式作进一步深化,并综合运用了配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提高.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结合上面用一用,让学生尝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对方法进行提炼,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方法更具系统化和网络化,同时也是情感的升华过程.
作业: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分层布置.)
&&&& ㈡拓广探索:P46第12题  
㈢阅读思考P46-----黄金分割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或进一步探究根与系数的其他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A.{ x | ax
2 + bx + c =0, a , b , c ∈R}
B.{ x | ax
2 + bx + c =0, a , b , c ∈R,且 a ≠0}
2 + bx + c =0| a , b , c ∈R}
2 + bx + c =0| a , b , c ∈R,且 a ≠0}
派大星懒恢3
本题考查集合的表示。代表元素是一元二次方程,故应是: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考数学微课】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考数学微课】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道一元二次方程带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