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层面则有"李镇西视频之问"是什么意思

  教师要有书卷气
  文|李镇西
  都说现在的教育问题太多太多,而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不读书。按理说,教书人不读书这简直不可思议,但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却几乎成了许多学校的常态。我是带着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走上校长岗位的,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之一,便是“营造书香校园”。我正是想以此改变那种“不可思议”的“常态”。
  说实话,我并不擅长做校长,或者说行政管理并不是我的专长,因此我放手把学校的行政事务都交给副校长们去做。我集中精力引领老师们的专业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引领”就是倡导读书的风气。我经常对老师们说:“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气息,主要不是看墙上有没有标语口号,也不是看校园有没有小桥流水、台榭亭阁,或者题词绘画雕塑之类,而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可以流传下去的教育故事,和学校是否有书香气。”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开展,我校在学生读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们实施了新教育实验的“晨诵午读暮省”课程,每天都有专门的阅读时间;又比如我们在校园设置了好几个开放式书吧,将上千册书放在教学楼过道旁和休息区,孩子在课余只要想阅读,随手便可以拿到书而不需任何借阅手续。但老师的阅读呢?却不理想。找老师们谈心,问及为什么不愿读书,老师们说了许多理由。我归纳了一下,不读书的“理由”大致有几点:第一,“太忙,没时间。”第二,“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第三,“不知道读什么。”第四,“有的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第五,“年龄大了,读了记不住。”
  要倡导读书,必须先扫除思想障碍。针对老师们的“理由”,我通过教工大会讲话,通过各类座谈会,通过个别谈心,通过书信,给老师们一一作了回答。
  关于“太忙,没时间”。我告诉老师们,无论多么忙,我们每天都不会不洗脸不刷牙不吃饭的,因为第一,这些是我们的生活必须;第二,这些我们已经养成习惯。所以,只要把读书当成生活必须,同时养成习惯,那么无论多忙,我们都永远有时间读书的。
  关于“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我说,一般来说,教师的阅读分两类,一类是“学以致用”的阅读,比如各类教参,这类阅读是应该的,甚至是必须的;但还有一类“无用”的阅读,或者叫做“非功利阅读”,比如对哲学、历史、文学、人物传记等等的阅读,这类阅读不为具体的备课,而是为了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我们作为“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教师同时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暂且不说这个称呼是否恰当,但至少我们应该想想,我们自己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而灵魂的饱满充盈更多地取决于我们广博的阅读,包括“非功利阅读”,特别是读教育以外的书。其实,所谓“功利”也是相对的,教育本身就和时代风云、社会发展息息相通,所谓“教育以外的书”,实际上直接间接都和教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无用”的阅读,都关系着我们每一堂课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关系着在学生眼里我们是否拥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
  关于“不知道读什么”。我给老师们推荐四类读物:第一,教育报刊,比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教师博览》等等,让老师们随时了解全国的教育同行在想什么做什么。第二,教育经典,我重点推《陶行知教育文集》《育人三部曲》《给教师的建议》《帕甫雷什中学》等等,让老师们直接与真正的教育大师精神对话,感受最质朴最原本的教育真谛。第三,儿童读书或者说校园文学,包括写学生的书和学生写的书,比如杨红樱的书、秦文君的书、曹文轩的书,还有韩寒的书、郭敬明的书。读这些书的目的,是让老师们能够从文学的角度,获得一种儿童的思维,了解并走进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第四,人文书籍,比如《历史深处的忧虑》《民主的细节》《书斋里的革命》《一句顶一万句》《野火集》等等,让老师们有一种开阔的人文视野。
  关于“有些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我从两个方面回答老师们,第一,如果比起当今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那么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真是平易近人。比如,请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真是一种享受;更不用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了,他的教育著作也深入浅出,用老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他还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第二,现在的确有不少教育理论晦涩难懂,我也曾经为读不懂这些书而自卑。后来我读博士时,导师朱永新对我说,读不懂,不一定是你理解力有问题,更多的时候是作者本身就没有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懂,那些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好懂。朱老师对我说,读不懂就别读好了。我现在也这样对老师们说,读不懂就别读好了。有些翻译的著作我们读不懂,不一定是我们的理解力有问题,而很可能是作者没把理论表述清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翻译的问题,原著也许很晓畅,但翻译得很糟糕。比如,热炒过一阵的《漫步教师心灵》,语言真是别扭,甚至还有病句。我估计多半是翻译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为什么好懂?除了苏霍姆林斯基本人的表达非常流畅之外,翻译者杜殿坤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深刻和通俗并不矛盾。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很通俗,但同样深刻。著者和译者硬着头皮做出来的书,读者只有硬着头皮去读。何苦呢?
  关于“读了记不住”。我对老师们说,记不住有什么要紧的?谁叫你记了?除非你要考试,平时的阅读完全不用记的。记不住书中的句子,不等于你没有收获。如果我问你这么多年来年你每顿饭都吃了些什么,你能够回答吗?显然回答不出来,因为你没记着。但难道你吃的这么多东西就没有营养吗?记不住吃了什么食物有什么要紧,反正这些食物的营养你已经吸收了嘛!青年时,我背了许多唐诗宋词,可现在好多都忘记了,然而这些诗词所蕴含的文学养料已经化作我的血肉了。如果因为记不住而不读书,完全没必要。
  对老师阅读最有效的引导,是我本人的阅读示范。当然,所谓“示范”并不是我刻意为之的“举措”,而是一种客观效果。因为我当不当校长都很喜欢读书。只是我当了校长后,我的这一爱好对老师们来说就恰恰成了一种“示范”――其实,说“感染”更准确。通过教工大会、网络博客、座谈交流、个别谈心……我情不自禁地给老师们说我最近读的书,不少老师被感染了,随后便会去买这本书,比如《孩子们你们好》《南渡北归》《八十年代访谈录》《中国当代八种社会思潮》等书,都是这样进入老师们的视野并放在案头的。有一年国庆大假期间,我和几位老师一起自驾游,随身便带了一本《中国天机》。一路堵车,我不急不恼,拿出书便看了起来。老师们大为感慨:“这就是我们和李校长的差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在我的感染下,已经有不少老师养成了手不释卷的好习惯。去年春天,我和几个老师去北京出差,回成都的飞机上,三个小时里,刘朝升老师一直非常投入地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的教育》,还一边读一边拿笔勾画。
  对于教师阅读,我一直主张“倡导”,而坚决反对“强制”。我常常收到全国一些老师的来信,说他们校长定期给老师们每人发书,包括我的著作,发了之后要求写读后感,还要考试,如果没交读后感或考试不通过,将与期末考核甚至和年终绩效挂钩。我特别反感这种做法。
  最初我到学校当校长的时候,也曾要求老师们读我推荐的书,读了之后写读后感发到网上,每月一篇,写了奖励五十元(好像是),没写就没有。于是,每个月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按时完成。但我很快发现有个别老师的读后感是网上下载的,虽然是极个别的,可我十分反感。但我反思自己,渐渐认识到,这是我管理的问题,因为我的管理客观上是一种逼迫,在逼老师们阅读的同时,也在逼个别人作假。而且,我想自己的阅读体验,读到好书,自然想写点东西,但更多的时候,是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勾画批注――如此读读写写勾勾画画,不正是阅读的常态吗?为什么不把这种个人阅读的常态,变成学校阅读的常态呢?
  于是,我改变策略,取消了原来的规定,不要求老师们必须写读后感了――即使写了也没有五十元,而是不定期检查老师们读过的书,看上面的批注,哪怕没有批注也不要紧,有勾画也行,只要有阅读的痕迹就可以了;甚至哪怕没有批注勾画也不要紧,因为我会时不时组织读书沙龙,让老师们互相推荐所读的书,或围绕同一本书谈各自的体会。慢慢的,老师们渐渐习惯于阅读了,而且是真阅读,不是假阅读――没有了强迫的读后感,阅读成了一种心灵的飞翔。当然,也有老师有感而发写下读后感发到网上,我们依然欢迎,而且互相跟帖交流。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思想燃烧和情感流淌。
  对于引导老师们读书,我还有一个做法的变化:变“赠”书为“借”书。过去,我喜欢买书来赠给老师们,有时候甚至是自掏腰包给老师们买书。比如,我用我被评为劳动模范的四千元奖金买成书送给老师们。但后来我发现,有的老师得到书并不读,至少不急于读――反正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得,何必急呢?于是,我现在更多时候,不是赠书,而是借书。老师们到我办公室谈心结束的时候,我请老师在我的书橱里选一本他喜欢的书,写上借条,然后我提出阅读期限和阅读要求:“一周之内读完,在书上批注勾画,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上你的名字和阅读时间。”我这样解释说:“这样提要求,你便能够紧迫而认真地读完。以后,我这本书将有不同读者不同笔记的批注,后面还有阅读者的姓名和阅读时间。以后退休的时候,我把这些书赠给学校图书室,成为我们学校的藏书。设想一下,一百年以后,我们都不在人世了,可这些书还在学校图书室珍藏着,那时武侯实验中学的师生捧读这些留着先辈笔记的书,将会有怎样的感慨?因此,我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图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现在,我的书橱里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书了。
  组织老师们读书,一定要避免“一刀切”。我们对学生都要讲究“因材施教”,可对老师们为什么要求“齐步走”呢?我校的教师读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校性的要求,这个“要求”其实就是一种提倡而已,没有任何行政命令。每学期或每年给大家推荐一些读物,让大家自己去买,自己读,不作任何要求。有人也许会说:“如果有老师不读怎么办呢?”我说,不读就不读呗!全校两百多老师,有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甚至再多一些老师不读书,有什么关系呢?真实的不阅读比虚假的阅读强一百倍。何况全校大多数老师是在读书的。
  第二个层次,对“读书会”老师的要求。我们学校的“读书会”,完全由老师们自愿加入,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位成员了。我们定期(通常一学期一次)聚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推荐最近读过的好书。有时候我还把老师组织到野外读书。或是在某个古镇幽幽的茶楼,或是在某个垂柳依依的湖边,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人带着一本书彼此介绍推荐。一般都是上午分组交流,下午由各组推选出的老师发言,然后我给大家做一个读书讲座。记得有一次,我的讲座题目是《读书使人幸福》,讲座过程中,我给老师们朗读《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片段,老师们听得非常专注,我不时提问让大家思考。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课堂,面对的是可爱的孩子们。那天,春风、阳光、柳絮、花朵、湖水,和书香一起包围着我们,融进了我们的胸怀,陶醉着我们的心灵。
  第三个层次,对“青年教师沙龙”的要求。我将进入我校不到三年的年轻老师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青年教师沙龙”,人数在五十左右。我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引领他们的成长。通常是一个月搞一次聚会,或是中午,或是晚上,或是周末,有时候是我给大家讲我的成长经历,有时候是大家围绕共读的一本书进行研讨,有时候是请优秀的老教师给他们讲读书与成长的体会。那次郭继红老师在为大家讲读书的时候,年轻老师们都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郭老师,神情特别专注,当时我非常感动――在这么一个喧嚣的时代,这么一个浮躁的社会,还有多少双年轻的眼睛能够因读书而如此神采奕奕?在我的博客上,曾经以《与苏霍姆林斯基在春天重逢》为题目,记录了我和沙龙的年轻人搞的一次读书活动。我曾用稿费给每位沙龙的年轻老师买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并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赠言:“永葆你的童心和热情。我会帮你的!”那次沙龙活动,年轻人们先是五人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我参加了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我看到大家手中的书都有些许多勾画和批注,圈圈点点的,我很开心。王晓萍老师说,她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是三年前刚分到学校来的时候在开放书吧读的。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到了第二次读《给教师的建议》的感受。雷敏、张蓉、雷莉、李娜等老师也纷纷发言,她们说得最多的,是书中这样一些观点:“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一刻,看到大家因为谈读书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我感到了幸福。
  这是我校年青教师范景文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的那次春天郊外的读书活动――
  我正好是工作的第六年,可能正好到了工作的倦怠期,似乎看来一切都按部就班,井井有条的,自己也感觉自己做得还不错,但是就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也没有了刚出道时的那种激情,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着,也没有想要去突破的意思。可就在这个时候,李老师组织了一个读书会,第一次活动是在春光明媚的郊外。首先,这个活动我觉得很特别,其次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个李老师给大家读书的过程,当他读到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那个小男孩的案例的时候,不知道加的是什么“润滑油”,突然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大脑开始运转,想了许多方法想要去帮助那位老师解决问题。在听李老师读书的过程中,迫使我主动的去思考一些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做是否是对的?这样做是否符合教育的规律?那样做有没有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一层一层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本来第六个年头对与我来说正是迷茫的时候,倦怠的时候,那天就好像是一次班会课,李老师说话有感染力,真诚,激情;善于找到谈话的切入口,从读书讲故事开始深入心灵……我想这都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技能,李老师用它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讲述着。我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重新找到方向的感觉,就好像迷雾中被人撕开了一个口子,阳光照射了进来……
  读着范老师自发写成的这篇文字,我感到了做校长的成就感。
  (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镇西茶馆)李镇西教育百问简答(三)
李镇西教育百问简答(三)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7
&&&&&&&&&&&&&&&&&&&&& 58
&&&&&&&&&&&&&&&&&&&&& 59
&&&&&&&&&&&&&&&&&&&&& 60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李镇西: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伴您成长!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李镇西: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李镇西: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在重新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时,先生的有一段话特别震撼我的心灵:“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读着这段话,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今天的素质教育。说到“素质教育”,不少教育者往往更多的是把眼光投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考试制度等等的改革,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当年陶行知所提倡的“乡村教育”是这样,今天我们所呼唤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看,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师爱,不但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与目前党和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息息相通。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每一位教育者重温一下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纯洁的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很有必要。
  一、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至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参见日《中国青年报》:《我为孩子讨说法》)教育者因此失去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格的长城”,教育也因此失去了“心心相印”
  陶行知于1928年在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一周年的演说中,这样真诚地大声疾呼:“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儿童。……倘使我们肯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乡村儿童,那末,无论如何困难,必有达到目的一日。否则天天背诵教学做合一,也是空的。我今天要代表乡村继而投向全国小学教师及师范生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不但是这样说的,而且他更是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向孩子们也向他所热爱的老百姓捧出了他的一颗心。作为曾师从杜威的留洋学生,他本来已是一位大学教授、教务主任,但为了要改造中国的教育,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面向中国最广泛的社会生活为中国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说:“只要是为老百姓造福,我们吃草也干。”他还鼓励他的儿子:“到最信仰民为贵的地方去作最有效的贡献。”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观,又是何等彻底的奉献精神!
  先生不仅自己有奉献之心,而且还反复强调教育学生要有奉献之心。他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是毕业后才服务,在校时,就要在服务上学习服务。”正因为如此,他无情抨击中国旧教育是“走错了路”,因为这种教育不是教学生“给”而是教学生“拿”,他进而把这种教育抨击为“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他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得明白一点,他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人、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先生明确地说:“有人误会以为我们要在这里造就一些人出来升官发财,跨在他人之上。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孩子都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东西贡献给老百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不也正是我们今天一些教育者所缺乏的吗?
  二、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对儿童来讲,师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这就是理解。
  所谓对孩子的理解,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我认为这句话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含义:第一,懂得儿童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第二,善于发现并发挥儿童潜在的创造力。
  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对此,先生还有一段十分感人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对儿童的心灵世界竟有如此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我们只能说,陶行知先生的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教育者这样的童心,不正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吗?
  正因为陶行知先生真正既把儿童看做儿童,深入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特有的心理,所以,他同时又不仅仅把儿童看做儿童,因为他在和儿童心心相印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理解儿童不同于大人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尊重儿童不亚于大人的创造能力,这突出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充满辩证色彩的儿童观。
  先生曾这样深情地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前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针对那些无视学生创造力甚至用粗暴手段压制学生创造力的教师,他还这样愤慨地抨击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这些充满感情的话,仿佛就是针对今天我们的一些教育现实所说,因而今天听起来,我们还觉得是那么振聋发聩。这究竟是因为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穿透力呢,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步履太缓慢也太沉重了些?
  三、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陶行知的伟大正在于他对学生真诚的平易亲切。他说:“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他还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
  正是这样真诚平等的态度,不但使先生赢得了他所有学生的由衷爱戴,也不仅使他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重要的,是使他心甘情愿拜学生为师;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而且也成为无数孩子及其广大的平民百姓最真诚的朋友!
  无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在师生关系上,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某些学校,师生关系成了“我管你从”的君臣关系;在某些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如此专制的教育,焉能培养出未来中国的主人和21世纪所呼唤的新人?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在先生那里,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也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节假日,我们邀约学生(或被学生邀约)去远足郊游、去登山探险;在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印巴核试验的影响、中东和平的前景或世界杯足球赛的风云……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
  四、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使教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起码条件,但还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无疑能使他的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但如果仅止于与学生交朋友,则无异于放弃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因此,对学生的爱,最终还要体现在为学生的未来的人生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换句话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先生正是这样的教育家。
  我认为,最能体现先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心的,是他的一句非常朴素而又十分精辟的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那么,在先生看来,什么是“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呢?
  首先,要有改造中国的抱负。“我们要到民间去的学生,不要到天上去的学生。倘使因为环境不好即思迁,那么,城里不好搬到乡下,中国不好搬到外国,外国不好,再搬到什么地方去呢?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读百万卷书有何益处?”第二,是“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他说:“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不动摇的基础。”第三,要有科学的精神。“我们要极力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第四,要有创造力。“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与创造之工作。”……
  所谓“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的理解就是:人格只能用人格去铸造,情感只能以情感去点燃,而能力也只有靠能力来培养。应该说,先生本身就是有救国抱负、有大丈夫气慨、有科学精神、有创造力的“大写的人”,而造就出千千万万这样的“真人”,让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更是先生一生不懈的追求。这是何等崇高的理想,又是何等博大的胸怀!这是先生伟大师爱的最高体现!
  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不正是提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吗?对比一下先生当年的教育理想以及他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素质教育正是当年先生教育改革的继续。
  早在1986年,江泽民同志就这样高度评价陶行知先生:“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代巨人’。”李岚清同志也曾这样题辞道:“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为办好我国全民素质教育作贡献。”
  师德和师爱,当然不是什么新潮的教育观点;但我们把半个多世纪之前的陶行知教育中的师爱思想同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相提并论,也并非牵强附会的联系。这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还有不少教育者并未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更因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切感到,培养学生高素质的前提,是教育者的高素质,而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冒昧地把本文开头所引用的先生一段话做个小小的改动用以自勉,并献给今天每一位真诚拥护并勇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志――
  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祖国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镇西教育思想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