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实结合,虚实农行三个结合具体是指指的是什么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外文名 combinethevoidandthesolid
意思 抽象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
范例 《沁园春?雪》
何谓虚?即空虚,空无所有;何谓实?即真实,实在。吴乔从传统的"赋、比、兴"去辨析古诗词的虚实结合,阐明了虚实的辩证关系。他在《围炉诗话》中云:"比兴是虚句,赋是实句。有比兴则实句变为,无比兴则虚句变为死句"。又云"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1、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2、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3、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4、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山舞银蛇,"是实景;"须晴日,看"是。又如《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是实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他老人家诗词中的多数是未然的图景。
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有何重要作用。关于虚实的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如唐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忽传收,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冬十月,唐王朝官军破贼于洛阳。次年春,杜甫正寓居在(今四川三台),忽听官兵捷报,诗人欣喜若狂,写下这首生平唯一的一首欢快的诗。它前两联写实。诗人初闻蜀中大地"收",意味着盘踞八年的"安史之乱"老巢被摧毁,杜甫禁不住"涕泪满衣裳"!这是悲极而喜而又喜极而悲!他回头看看与自己一同饱受战乱苦难的妻子儿女,她们哪里还有愁云?遂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收蓟北、涕泪满衣裳、却看、漫卷诗书"都是突然之间"喜欲狂"的生活真实!后两联写虚。我们"放歌"、""欢庆胜利,共庆失土的收复;我们焕发青春,返老还童,与年少的儿女作伴还乡,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诗人虽然此时身在异域,思绪早已鼓翼而飞,沿着入嘉陵江,穿入长江,再出巫峡至襄阳,转向洛阳还故乡。诗人回家畅想曲的节奏轻快、和谐,地点转换让人目不暇接!此时杜甫的感情,如洪峰迭起,向前奔涌,啊!假如没有这两句虚笔,一路实写到底,就难以表现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喜极心情和急欲赶路返乡的愿望!此诗之所以被誉为"杜甫生平快诗",关键之一在于虚实妙合!虚写尤不可缺,恰如《艺苑卮言》所云:"前疏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一必虚。"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愁听清猿梦里长。此诗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作者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特色的。
虚实结合这种笔法,十分复杂且十分深奥。大体而言,有以下四种 :
用字的虚实
古人对用字的虚实,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认为虚字易用,实义少,灵活婉转而有弹性,容易把诗做活;另一种认为虚字实义少,用不好时诗句软弱无力,诗意空洞。而可使诗句刚劲挺拔、奇气纵横。古代的诗词名家,善于驾驭虚实结合。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晚年,处于国破家亡,流离异乡时作此词。上阕多用实字侧重外形实写:女词人被无情的风雨锁在家中,十分苦闷;天放晴后,落花已化为尘土,令人惋惜。因金兵南侵,丈夫在离乱中辞世,自己只身流落浙江金华,目睹春景及丈夫遗物、遗著《金石录》,觉得物是人非,悲从中来,,睡到才起床且懒于梳头,甚至有时正想开口,可是眼泪已夺眶而出。上阕只在第四句用了虚字"欲语",出语看似平易,用意无比精妙: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悲痛状态和满腹忧愁表现出来,扣人心弦!下阕侧重内心发掘:女词人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春光明媚、游人如织,也来了出游之兴,准备划船前往。但又担心舴艋"轻舟"太小,载不动自己那许许多多的忧愁。前三句一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词意转折,配合表达,收到尺水兴波,感人至深的效果。实词"轻舟"为下文的"愁重"作铺垫和烘托,使"愁"变得沉重,亦是女词人感情的无比深沉!也使抽象的"愁"变得具体可感,"奇气纵横"!无怪乎有人评论:后主李煜将"愁"变成水,将"愁"变成随水而流去的物,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而写《西厢记》的却把"愁"从船上卸下,又驼到马背上去了。似此,也不怪李清照在《声声慢》词末,绝望地悲鸣,无助的呻吟,撕心裂肺,催人泪下地再写"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置景的虚实
诗词有实景与,有虚实相间之景。写实景要注意"实中透虚",能触发联想,写实才不枯燥、不呆板。写要能落到实处,有凭藉依托,有云蒸霞蔚的气象境界。在《对床夜话》中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怎样置虚实之景,化景物为情思呢?如毛泽东1965年5月写的《念奴娇·井冈山》: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井冈山是红色,阔别38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用非常欣喜的心情写下这首词。上阕写重上井冈山的所见,是一幅广袤千百里,林海古木参天,,不愧为南天奇岳的自然实景!另外,还点缀了井冈山今天的美景:许多高楼大厦,后人的革命纪念亭台,五井碑,,车来车往,如跃似飞。细品之,叫人惊叹老根据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真是"江山如画"!下阕写诗人的所感,侧重回忆往昔和抒发豪情。38年仅仅弹指间逝去,井冈山"变了",但来之不易啊。往下诗人虚写昔日在:风起云涌,枪林弹雨,抛头颅,洒热血,那真是"九死一生"!是党领导红军和根据地人民,似天上明月、高尚,革命豪情天生,横扫一切枯枝败叶!终于,迎来了"一声鸡唱",东方红了,太阳升以至"万怪烟消云落"。诗人勾勒前实景和后虚景,且注入了革命情思,堪称妙用虚实景的典范之作,无不叫人惊叹其运笔之神奇!
置议论的虚实
写诗强调形象思维,但也不排斥抽象思维,即诗中的议论。这议论不是泛泛而谈,它要求有哲理性,有形象性,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运用虚笔。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丞,刚由洛阳到江南,恰巧辛渐正要回洛阳,于是作此诗送朋友辛渐。前两句是诗的第一层,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它如同用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作背景,衬以高高的芙蓉楼,奔腾的大江,如织的冷雨,接天连江,友人、高楼、整个都笼罩在潇潇冷雨中,为即将的离别平添几分悲凉气氛。"楚山孤"既是写实景,也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照。一向豪迈的王昌龄,一场送别,一阵冷雨,怎会如此落寞?原来诗人被贬岭南,自负甚高的王昌龄在官场上很不得意。后两句是诗的第二层,转入议论,表白自己崇高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辛渐归去的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名人荟萃,诗人又素负诗坛盛名,亲友故交一定会问起他的近况。诗人借用六朝时《白头吟》"清如玉壶冰"的诗句,推陈出新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作了回答,自喻高洁、清白的品格。他让辛渐代言:虽然自己多次遭到打击,被排挤陷害,但绝不会同流合污,向低头;要一尘不染,如玉壶冰心,晶莹洁白!诗人屡遭贬谪而志气不改的表白,画龙点睛之笔是末句。假如实事求是地说,即使千言万语都比不上末句的虚拟议论!它蕴含着哲理,形象感人,感情强烈,成了千古名句!
情境的虚实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回想过去的情境为虚,以目前具体情景为实;一种是虚拟或想象的情景为虚,以真实具体情景为实。情境实写容易而虚写难。这里着重介绍虚拟的情境。如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日,红军翻越六盘山。登山时,来到一道高高的山梁,毛泽东对:"休息一会吧!"他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抽烟,望远,于是写下这首长征途中创作的最后一首词。词中""是典型的虚拟情境。它把一系列难以表达的思维活动,都凝聚到望雁的神态之中。看红军北上,,方向相反。大雁要飞经的地方,正是红军走过的征途。望雁:自然会引起对漫漫--有多少困难?有几场枪林弹雨?有多阔的草地和多高的雪山?一切都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真是志存高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此外,大雁去到的地方,正是红军生活、战斗过的根据地。望雁:还会想起坚持战斗的游击队员,还会想起鱼水情深的父老乡亲,还会想起四方面军的朱总司令和刘参谋长,以及五、九军团的同志们,北上红军还会捎去对南方亲人的问候和长征即将会师的胜利消息--"缚住苍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这种虚拟的情境,内涵深广,极富情趣!超脱而丰富的想象虚写,逼真境而生神境。
遵循必然规律
上述可见,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必然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描写到抽象描写,从实景到虚景,从浅而入深。诚如在《四溟诗话》云云:李西涯曰:"诗用易,用虚难。盛唐人善用虚字,开合呼应,悠扬委曲,皆在如此。……"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虚实结合,圆转如一,练武中什么最重要? -
虚实结合,圆转如一,练武中什么最重要?
一个可以共修共享的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在生活中参禅,在生活中悟道,参透世事,淡雅从容,修身亦修心;练武难免会和同道们探讨一些问题,特别是争论在武术中,到底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呢?最容易被接受的恐怕是招数了,几乎所有的门派都特别地强调招数的重要,平常练武者都不自觉地把招数的训练放在第一位,基本功,只不过是为了让你出招的威力更大罢了。一般人肯定是会这样认为的。在平常的较量中,好的招数当然因为其科学和简洁实用而大占上风,练好了几招绝技,可以叫做“一招鲜,吃遍天”,这已经是高手的档次了。当你接触了一个新的武术门派,一门新的搏击术,除了对它的练功手段感兴趣外,最想了解的自然是它的招数与你过去所学有什么不同,借此来提升自己的武学修为。有朋友说,也许“力”是最重要的吧,他的武馆拿过近二百块擂台赛奖牌,金银铜牌都不少,他对我说了他的“秘诀”:就是挑选手时尽量考虑天生就力量大的学生,这样出成绩自然最快。如他的一个学生,跟他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其在其他的体育运动中都保持了强项,所以具有超过一般人的爆发力和耐力,他很容易地就在全市,乃至全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高中还没有毕业就被特警队提前破格录取。●● ●但我认为,他说的只是成绩,而不是武学,古人虽然说过“一力胜十会”,强调了力量的重要,力量大的人在较量中会大占便宜,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力和武绝对不能划等号,真正的武术家很少仅仅是因为“力大”而成功的,这和举重、健美的力士并不能等同于武术家一样。有个朋友到过天津,对我说,他看到霍元甲先生的墓碑上也写了“大力士”几个字。但我想,他人称“黄面虎”,如果没有他的“迷踪拳”绝技。光有一身好力气甚至是天生神力,也是没有人会认为他是武术家的。至于打败多少高手,甚至取得了多少擂台胜利,也并不说明你已经获得了武术的真谛,我并不认为单纯地追求擂台的胜利对武学的进步有多么重要。作为武学,仅有招和力不可能通向终极目标,它只能是途中的必经之路而已。道理很简单,仅有“招”和“力”,武术与普通的竞技体育又有什么区别?古人练功至少要涉及到三个领域:调形,调息,调心;也有三种境界:练精,练气,练神。光是一味地讲招讲力,是不可能通向任何一种境界的。光有形的运动,仅仅是体育,中国的武术异于其它体育,之所以博大精深,根本不是招数的复杂繁多之糟粕,而是丰富的精神追求,这才是中华武术的精髓和灵魂。招数最有用的时候主要是进攻,而武术的最直接的目标是保护自己,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进攻与防守,而最终,“守”是第一位的。而守却不是仅仅靠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当你达到“无招”的境界,会发现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力量和速度,而是一些渗透于本能中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心法”,它的正确运用,才能帮助你在复杂的情况下化险为夷,帮助你战胜强敌。●● ●说到心法,几年前,也有朋友和我探讨过这种涉及到武学真谛的问题,即关于“形”和“神”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形”不过是“载神之车”,属于从属的地位,养身和健身的正确方向自然应该更加重视“神”的修炼。我们都知道正确的精神锻炼在健身方面的重要性。据西方科学家的统计:一个不爱锻炼的人和一个保持了正常身体锻炼的人,他们的寿命差异大约为三到五年,但一个保持了平和、乐观、豁达等健康的精神状态(科学家称为阿尔法波)的人和一个生活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科学家称为白塔波)中的人比,寿命差异可能超过二十年。巨大的恐惧可能让一个健康人瞬间失去生命,强烈的生命欲望可能创造生命的种种奇迹。中国古代,伍子胥过昭关时一夜白头是有科学基础的可能的事实;在现代,一个美国妇女就因为儿女还小需要她的严酷现实,就真的在权威医生认定她活不过两个月的基础上多活了二十年。 但朋友问到从武术的技击和养身的角度看,什么心法才是最重要的?我甚至也不能一下子回答出来,因为我当时并没有能从一个俯瞰的高度总结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不能对它进行有效的总结。我想过,也许,“勇”是最重要的了吧。因为老师说过,绝大多数学武的人都不能真正得到成功,大多就是因为过不了“破胆”这一关,因此,在生活中,练武多年的人打不过一两个亡命的泼皮,那是常有的事。但仅是“勇”自然并不能算是懂了武术,匹夫之勇是许多人都能轻易做到的,并且,在“勇”这个环节里,大多数人都不易达到那些天生神勇的人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关于“勇”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著名的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的技艺虽然极其高超,但心理素质经常不如他的学生,往往在演出前甚至在演奏中都表现得极端的紧张,他必须不断地练习,甚至习惯了在前往演出地的列车上也要练琴,才能保持最佳的状态,而他的学生中许多人都能做得到整个夏天不摸琴,演出前两小时才赶到现场,仍然临场有极佳表现。王芗斋先生说的“清逸大勇”是提升了“勇”的境界,那当然有了质的飞跃,但仍然只能是目标而已,不能算是对练武者最重要的心法。大成拳说到的秘诀:“恭,慎,意,切,和”,是相当好的心法,但我看只是一种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境界,是练功高层次的要求,也许也不能算是对普通人最重要的心法。在太极拳中说的是“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形意拳谱中提到“截法”,无论是截形、截神、截心,都是要求要料敌机先,先敌而动而立于不败之地,该是重要的心法了吧?李小龙的截拳道最关键的内容其实并不是科学的训练体系,也不是简捷和实用的招数,应该是一个“截”字,他的大多数技术内容都是以“截”为前提的,抢先进攻是截意,“防中即攻”是截角度、截形,“以腿截攻”也是截距离,以长截短,也许,从来没有人比他更好地演绎了拳谱中的“截法”。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功。●● ●但古人也讲了追求武术的最高境界是“耄耋能御众敌”,比如说吧,传说中张三丰“单丁杀贼百余”,恐怕不是单靠“截”就能做到的,况且“截”的重要前提是快,耄耋老人面对众敌,能时时都抢在前面,处处都比敌人快吗?就算心有余,恐怕也会力不足。看来,“截”字固然是重要,也应该放一放,至少不能把它放在第一位。那么,最重要的心法,在武术这个领域里,能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应该是什么呢?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认为,最重要的心法,应该是“圆”和“一”。先说“圆”吧,首先,它本来就是宇宙中最完美的图形,任何星体,最终都只能是球体。就是在被江边运动的水流冲击的石头,也必然会逐渐地向“圆”转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也是这样,处事之初,大多数人都难免带“方”,然后逐渐地与事物融合,古人叫做“圆融”,更加亲近自然和社会。这是重要的生存之道。所以古人早就认识到“圆”在健身和强身方面的作用了,太极的主要原理是“环”,较高的境界是“乱环”,通俗地说,就是没有固定方向的圆的运动。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太极拳家们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太极拳架都是大大的环,太极拳学的极高境界是“乱环”,却似乎没有人讲到过“小环”,“无环”的境界。当然,今天的太极逐渐地由“铁老虎”变成了只能健身的“纸老虎”,失去了防身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所谓“理论家们”的参与。古代哲人就说过:“大道至简”!而他们呢,却善于和热衷于把原本最简单的东西弄成了最最复杂的某某拳学,在繁琐的东西上绕够了圈子。这不是太极的错误,而是人为的祸害。●● ●仔细看,几大名拳,如形意、八卦、八极等都曾经遭到过这种致命的祸害,只是有的重一点。有的轻一点而已。说点外国的吧,当年,创立了柔道的那位日本人,他是从樱花落地中悟出柔道的真谛的,他想,如果能做到倒地时如樱花落在雪地上一般的轻柔,那么,岂不是已经达到无敌的境界?我们看今天的柔道高手们落地的姿势,都是利用了“圆”的原理。无论你有多高的功夫。落地时的质量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放松和保护自己的技巧,都会摔得一样重。柔道家要求初学的学生:向前摔倒时眼睛看着自己的后脚跟,向后摔倒时眼睛看着自己的肚脐。就是简单的“圆”的要求。如果没有“圆”的运动。无论你如何放松,都是很难做到高度的轻松和自然的。古拳家说:“形圆而不可败”。这句话是包含了武学真谛的。因为“圆”既可以是虚,也可能是实,很好地体现了虚实结合的技击原则。●● ●首先。“圆”是最佳的防卫姿势,当一个打击冲向“圆”的时候,必然是很容易被化解的,特别是当你面对的是一个有真正的掤劲和有浑元劲的对手,任何打击都很难奏效。打败对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破坏他的“圆”,从而让他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其次,“圆”的反应也让你处于最佳的反击位置和距离,当对手的打击被“圆”化解、引进和落空之后。对方的空当和破绽在你的面前都必然会暴露无遗,你根本无需多大位置的移动,就能信手拈来地产生超速和超重的反击,我想,当年张三丰的事迹如果是真的,那么,他无疑是这样杀贼,才能做到真正的挥洒自如,轻松自然而所向无敌。“圆”不仅是化解进攻的妙法,也是发力的最佳态势,一是因为“圆”运动的方向稍做改变。就自然能发出制胜的一击,也能产生无间断的“炸力”,二是“圆”在本身的运动时,也能产生摧毁性的“螺旋力”,在另一角度产生反击力量。圆转的能力可以通过步法、身法和手法的训练得到强化,并最终通过精神的训练形成本能,太极拳和日本的合气道可以说是圆运动的典型,只不过,合气道过分强调了圆的运动,少有“一”的配合,或者说,它的“一”,只有简单的呼吸力,静力练习,并没有达到科学和有效的高度,现代的太极拳呢,大多数人都强调“大圆”,少有“小圆”,追求完整的“引进落空”,影响了“一”的超速发挥,所以反击力,反击的效果和合气道一样,并不是太理想。●● ●大成拳似乎是不讲圆的,它发力只强调全身的整劲,是唯一不讲究普通拳术的扭腰、甩肩、蹬腿和送胯这样的包含了圆的运动。但是,它讲究的“风中旗,浪中鱼,形曲力直”其实也是在告诉人们,大成拳是少不了应感而发的圆的运动的。只不过是“极小的圆”,所以看起来就不那么直接,更加巧妙罢了。其实,大成拳的“独立守神”,如果你在练功中细心地体会,就能感觉到脚底在进行不规则的“圆”的运动,在站桩过程中,你身体各关节的微动,总的来说都和圆有关,而不仅仅是上下颤动或者前后左右的摆动。站桩中这种不规则的运动虽然小,但实际效果却比我们大家都已经熟悉的机械的跑步等运动要好。因为它的运动形式小,所以更加“高级”,它不单是肌肉的运动,而是一种特殊的从外到里的全身调理过程。在我看来,太极和形意分别代表了内家拳术的刚和柔两大类别。太极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形意呢,靠的是功力,千斤对撞,勇者相逢的成分大得多。大成拳和“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形意拳关键性的区别,即其除了在形意拳的龙形桩、熊形桩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了“心”的练习,试力的“感应力”训练,还应该是在形意拳的基础上有了“圆”的内容,因而产生了质的飞跃。我认为,圆是武术的真谛,并且“圆”的大小也反映了人的功力,越小的圆。甚至如大成拳说的那种“不动之动”的圆,无疑代表了相当高的武术境界。要从反面比较和说明的是:大多的门派,在步法、身法、手法上都是以直线的运动为主的,进退是、侧闪是、攻防也是,许多门派都讲究先发制人,以攻为守,许多世界著名的格斗家都认为,抢先进攻,先发制人是搏击的重要原则,说明绝大多数的高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进攻有余而防守不足的问题,这是搏击界普遍的现象。●● ●可是。我们真的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截法在先”,后发先至吗?扪心而问,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在复杂的情况下,你怎么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呢?李小龙曾经把武术的核心理解为四个字:即近身,发力。他的观点虽然不够具体和全面,但只从技击争胜方面来说,他的话自然包含了真理。就是面对敌人,你必须解决这两个矛盾,即“圆”和“一”!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的武术家在他自己的实践中都没能解决最关键的“近身”这个矛盾。在“武林风”中,我看到那些武术大师们为观众讲解他们可能是得意的招数,似乎都是些相当完美的反击技术。但观众恐怕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表演都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已经完成了“近身”之后!如果没有解决“近身”这个搏斗中关键的环节,所有的技术都只能是想当然的“屠龙之技”。其实,我敢保证,大多数表演者其实是远远没有解决“近身”这一最大的难题的。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最优秀的擂台冠军们都不敢说自己已经解决了“近身”问题,从擂台效果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高手们似乎都远远不能做到胸有成竹地、坦然地面对对手的攻击。李小龙在最初接触拳击时,就以为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以为他经过多年苦练的咏春拳绝招能在简单的拳击面前大占优势,他傲慢地对学校的拳击教练说,如果你能打败我,我就可以跟你学拳击。结果他的教训是:戴上拳套后,很快就被教师打得一败涂地,根本没有招架和还手的能力,国术中的浪漫色彩让他吃了大苦头,也让他从此走上更加务实的、以最简单的形式演绎他独特武术的实战之路。当然,后来,我们看到的李小龙是完全解决了“近身”这一难题的。但我敢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练武者终生都没有能解决近身问题,都在它面前徘徊,所以不能称得上是真正人了武术之门。 我认为:只有从“圆”人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最艰难的问题。才可以追求“发力”,打败敌人。●● ●圆,有身体的,呼吸的,还有精神的等不同的层次。当你在对敌中越来越自然时,会感到你身体的“圆”的运动会越来越小,就是我所说的,面对攻击,你的移动越来越小。甚至小到对手感到你似乎“不动如山”,却轻松地化解了他的所有攻击,你总是处在最佳的反击角度和状态里,让他不仅感到无机可乘,而且处处被动,也许他根本没来得及去感受,因为经常在接触的那一瞬间里。他已经倒下了。至于呼吸,我年轻的时候练过利用对手吸气的瞬间进攻,这是绝佳的反击或者出手的时机训练。但练好了呼吸的人,他也有“圆”,就是他的呼也许就是吸,你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因为他看起来是那样的“气定神闲”,无隙可乘。我们知道,练发力也要讲究呼吸,但练到“圆”了,根本就忘了,没有意识到就发力了。就如神枪手的瞄准射击,既不是初学者的闭气,也不是经验丰富而轻轻的嘘气,而是凝神忘记了呼吸。至于精神层次,我在其它文章里已经讲得够多,在这里没有必要多说,只有进入到了那个境界和层次,才能自然体会得出,别人是根本无法代劳的,就如思索,如佛学的“悟”,它更是超越了语育的东西。就是古人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关于“一”,内窬电许要丰富得多。涉及到关于武术的方方面面。有武功的层次,有练功的境界,也涉及到最关键的“拳劲”发力。当你要全身从肉体到精神都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你在努力实现“一”,当你在高度的放松状态中产生高度协调的整体发力时,你也在实践“一”的境界。当你完美地解决了放松和紧张这一对矛盾时,你已经做到了“一”。你在“独立守神”时,你想象中的身体和精神,个人和自然,身内和身外,都在追求“一”。就是所谓“收视听内,训练神经,虚灵守默,应感无穷”。至于“肌肉若一”,也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训练就能实现的。甚至可以说,片面地追求身体的训练,不但达不到“一”的境界,甚至可能是南辕北辙,根本不能达到你希望达到的目标。就是王芗斋先生说的“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着己身,一无是处”。拳家们都知道“一”,都在为实现“一”而努力,只不过方法不同,悟性有别,大多数人终身奋斗,仍然只有在局部的“一”上徘徊。而达不到“全身如一”。更别说“圆转如一”处的境界了。●● ●李小龙曾经说过:如果有人真的学会了他的“寸拳”绝技,就有可能打败他。我看,他的“寸拳”和他的其它技术动作的不同在于:寸拳是用全身整力发动的,其它技术动作在“全身如一”方面都或多或少有所不足。李小龙在他逝世的几个星期前才提出了他的本能搏击观点,就是说,他把内容丰富的截拳道内容简化为一个“宏观意义上的一”,即人不是依赖丰富的技术,而是依赖简单的本能进行搏斗的。他说了他对招式的理解历程:开始理解为一拳一脚,接着认为并不是简单的一拳和一脚而已,应该包含有相当丰富的变化,最后,当他的武术上升到新的境界后。他认为,其实就是单纯的一拳一脚而已。也可以说,他是由简单的“一”升华为高层次的“一”了。大多数人在交手的实践中肯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面对一个对手,有时只需要极短的一两个照面,无论从表面看对方的技术如何完善,力量和速度都已经达到上乘,你都能立刻判断出他根本不是你的对手。反之,有时刚一照面,几乎还没有看到对方的动作甚至眼神,只要一个姿势,你就能知道你的对手不是等闲之辈。这就是对方的“一”留给你的整体判断。无论如何高明的拳师,如果分解他的技术和动作,肯定可以找到种种缺陷和漏洞。但把他放在一个个特定的搏击环境中,他可能又真的“无懈可击”了。柔道之王山下峪泰应该说有最明显的弱点:他的一只眼是盲的,就是说,他有近一半的盲区和攻防的不足。在擂台较量中。这可以说是致命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但,他却做得到多年不败,打倒了所有的挑战者。如果说他有什么争胜秘诀的话,就是因为他在整体的“一”方面超过了他所有的对手。●● ●国内一位“不败拳王”也是这样:从研究他的专家们的角度看来,他似乎并非有太完美的技术,如他擅长的后手直拳从理论上讲并不太适合于直接进攻,因为速度远不如前手,似乎效果应该很差,他爱用的侧踢也显得技术上不够完善。力量虽然足了,但和其他优秀拳手比没有多少速度上的优势:但看来技术单调的他却有着其他拳手难得的完整的“一”,所以,他能一次又一次地击败国内外众多的挑战者,至今保持“不败”的纪录。所以说。“一”绝对不只是技术方面的努力完善,它要大得多,它不是小技巧,而是大境界。这就是“一”!它在武术上当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是可以通过站桩、试力、发力等手段实现的,也可以用如苏门那样“拳中的桩”的练拳意识来实现,“一”还要做到如合气道般的与敌人融合为一,甚至与自然社会结合如一,那就不仅是身体的层次,而是精神和修养,超出了“形”的范畴了。说到发力,应该说它涉及了武术中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并不是短短的几段话就能说清楚的,但有一点我认为非常明确:就是,只要你懂得了“一”的真谛,你就能探索到真正的拳劲,知道武术上的发力和普通的用力的区别了。你也会明白,我们平常最爱练的拳打脚踢,打沙袋、踢木桩其实和发力没有太大的联系,只能称之为“发泄”。这些出手的动作,你从电视里那些从来没有练过武功的演员都能演的“大侠”处就可知道了,是人人都能做的,没有练过一点功夫的人也能做得像模像样。●● ●动作似乎完全相似,其实,效果是天差地别的,就如写字一样。普通人的姿势和书法家其实并没有质的差异,但写出来的字你敢说是一样层次的吗?最让我费解的是:甚至在大成拳里,王芗斋先生对站桩,试力等都进行了详尽而可以说是科学的探讨,也提到了各种力,只是对发力。似乎从来没有具体提到过练习方法。不知是因为什么?我想绝对不是为了所谓的“保密”。或者是因为要说清楚太难,太麻烦,或是因为无论怎样说都难以保证能解释得科学而清晰,或者是别的原因?而他的徒弟及后辈们就不同了,几乎个个在书里或者文章里都具体讲了各种发力的练习方法,如定位、无定位、合意、本能,以及向各个方向的各种发力练习。他们的方法也许都是正确的。但我不知为什么总感到没有能抓住要领,甚至前不久一位朋友和我谈到发力时,我随口就说他们也许练的不是这种发力,反正他们说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发力。可能是我理解的水平有限,或者理解角度的差异吧?古代拳谱中有一句“身如火药手如弹”,对后来练武的人的发力方式影响甚大,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是用这句话来理解和指导自己的发力的。如散打和拳击运动员就是这样,一般民间武师也是这样。按拳谱说就是:都在练“创劲”和“崩劲”。太直或太促而缺乏灵动和变化。在我看来。如果从“一”的角度看,应该是“身如火药也如弹”才对。这是我多年的练功和实战经验的总结,我个人认为是科学的,并且是高效的。我的观点肯定会遭到无数的非议,这又不是简单能说明的重要原则,我这里只讲一点:即大多数武术家们只关注了速度和力量在发力中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质量更加重要,一个不超过半公斤的物体和一个超过了七十公斤的物体在同等速度下产生的破坏力根本不能比较。这就是一个衰弱的老人能轻松地击倒强壮的青年的奥秘之所在,这也是从“一”的角度理解的发力。当然,要本能和轻松自然,又要有足够的力量和速度,达到拳谱上说的“手到劲发而毫不费力”,没有科学的训练是很难成功的。由于本文主题不是“发力”,这里我不再多说,如果有时问和机会,我以后会和大家专门探讨这个问题。“圆”和“一”,在一个武术家身上应该能得到完美的统一。●● ●太极拳里其实包含了科学的“圆”和“一”,但在我们眼里的现代太极拳中却感到“圆”多了一些,“一”似乎不够,没有“一”,就会如我以前说过的那样,没有真正的“桩”,所以技击效果大打折扣。我相信,当年张三丰创立的原始太极体系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它应该要简单得多,“圆”和“一”的结合紧密得多,因此必然要有效得多。日本的合气道也是,它作为一种曾经被认为“完美”的防身和健身体系,它似乎有完美的“圆”(主要是大圆),但它仅仅依靠“呼吸”力,难以达到“全身如一”,就缺乏真正的、有足够摧毁力的“一”,也许是它的主要理论是制服,而不是致命反击吧?我们知道在合气道里是没有拳打和脚踢的动作的,它最主要的技术是“摔”和“拿”,这在理论上似乎是成功的,但实际效果肯定不行,在“摔”特别是“拿”的过程中常常会遭到敌人凶猛而意外的反击。我们看到的合气道高手们通常是在普通的较量中制服一般的攻击者有效果,但在真正的街头实战中却大吃苦头,就是因为他们在关键的“一”上,没有能对凶猛的对手造成致命的威胁。所以我们看到如今各国的特种部队在讲到“拿”时,都强调“逢拿必打”,就是把敌人基本击败。没有反抗能力了再采用“拿”的技术。目的就是要贯彻“完全彻底地制服敌人”这个“一”的原则。当年。我和朋友在研究余拳规律时,就发现了它的许多技术其实就包含了“圆”和“一”的完美统一,这种特点是任何其它门派都不太具备的。于是,在实战中的效果通常都是:旁观者和对手都觉得你已经遭受了沉重打击,实际上,倒下的却是对手。你几乎没有什么动作就能给敌人以致命的反击,自己看起来虽然是险到极点,其实是毫发无伤。这类技术就是运用了“圆”,让对方的攻击从你的身体表面滑过,同时借“圆”的运动,正好把手放在高速向前的对方身体要害上,这时候,你只要身体一紧,无需出手的动作,就能使任何强壮的对手倒地不起了。●● ●我哥哥没有练过内劲,也没有专门练过运拳和发力,但他从我这里知道这一原理,也能用一点这种技术,所以,一次,他把一个比他高大的搏击教练击倒后,他说自己的拳头也疼了好几天,完全使不上劲,可见当时对撞的力量有多大,别说他没有练过硬功,就是我,在那一瞬间里,承受能力也可能是有限的。那天,他看到我的《精武》杂志上一位作者说打败一个人从理论上说需要四年时间,就觉得好笑,说这样的练武肯定是误人子弟!不知走了多少弯路?他说,打败一个同等身体素质的人,两个星期应该是足够了,要不,练什么武!岂不是白白浪费现代人越来越宝贵的时间?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我和他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即使从纯经验论的角度上看,两个星期都足够让任何一门手艺,包括艺术,在认真的学习者与纯粹的外行们之间,拉开明显的距离。我想,只要正确地练习,不走弯路。达到武术的入门,具有基本的防身能力,是不需要太长时间的。总之,用“圆”化解,用“一”反击,圆中有一,一中有圆,是武术中相当重要的原则。能达到古代拳家说的,“虚实结合,圆转如一”(后面两句是“手后一尺,天下无敌”),应该说是武术技击和养生追求的极高境界了。人远天涯远?若遇相见,即得相见,更不劳流萤提灯指路,只须于有缘不推,无缘 不求!来的 欢迎,走的 目送!身道(养生) / 心道(禅修)茶道 / 花道 / 香道 / 衣道 / 武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结合具体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