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湖北志愿填报的,今年高考二百二十分志愿怎么填?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按投票排序
“如何选好大学选好专业”本身就是伪命题,大学和专业选的好不好,只有读了学了才知道。这里作为千千万万中的过来人身份,谈一些空话,教训和经验。一、 关于选专业1, 该专业是否符合兴趣和性格。专业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与人打交道,将来可以从事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和组织策划等工作;二是与机器打交道,将来走工程师之路,从事技术支持或者技术销售等工作2, 该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越强,进入门槛越高,工资相对越高(比如技术类岗位,金融行业门槛比文职工作门槛高一些)3, 该专业的就业面:技术性越强,就业岗位越窄,比如本人本科专业是发电方向,多数本科同学去了发电厂电建,有利有弊。4, 该专业的前景:现阶段与互联网+行业相关联的专业都有市场需求。比如技术岗(IT码农、物流专业、市场营销、策划设计类工作)以及嫁接在互联网上的传统行业等。二、 关于选学校1, 以我个人经历而言,学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你所能触及道德专业资源和身边同学朋友的层次。本人本科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二本院校,平时难以接触到相关行业的前沿讲座,市场分析和各位大牛的现身说法。四年里一直和身边的同学闭门造车。从专业角度来讲,缺乏眼界。大四时想着能进个电厂就不错。之后读研到了现在的学校,研一阶段发现身边同学与本科同学有一点明显区别,起码都很爱学习,图书馆基本没有空座。所以接触的人的层次有区别(学习能力)2, 本科院校能提供你的平台也很重要,以读研为例,211985院校的学生很有优势,一定比例的学生不用考直接保研,本校生读研率较高。3, 社会活动方面:瞧瞧那些明星去得做多的学校,肯定多数也是有知名度的。所以见识也有区别。4, 就业方面:本科第一学历比研究生学历还重要,招聘企业非211985不要有的是。小结:学校决定你和你朋友的层次(学习能力方面)三、 关于选城市城市是个可考虑也可忽略的因素,因人而异。城市的作用主要有两个:1, 读大学的四年阶段:直接决定了你的眼界。一线城市肯定能提供更多更有意思的活动(玩),更有意义的活动(培训),更多有质量的实习(就业),更多有可能的机遇(发展)2, 大学毕业后的影响:如果明确将来在哪个城市发展,无疑留在当地,在当地上大学更有利。同学关系更多,不必从零开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所以大家能选择同一个城市上大学,肯定对这个城市不排斥,所以毕业不换城市,能积累较多关系。小结:城市决定一个人的眼界,给你一种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感觉,本科时期的小三线和现在所在的上海接触到的事情有很大不同,没有可比性。看自己喜欢安逸还是激情,因人而异。后记:读大学加研究生两年的感悟读大学就像谈对象,只有谈了才知道适不适合,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人,所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然而读大学又不像谈对象,对象不合适咱可以换,但是大学不喜欢还能换吗?基本上不会退学重考吧,即便有这个勇气,估计也没有这个实力再考上大学了。选对象应该怎么选?应该是一见钟情再日久生情,做不到一见钟情起码也要心动吧。不能像相亲一样,看是否有房有车(等同于高考成绩的高分)。选学校也是如此,不能因为分低就凑合,几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是按照相亲的模式选择了大学,具体这个学校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就压根没有考虑过。(难能可贵的是,四年之后都爱上自己的母校,此处不言)前文提到自己对现在所选的专业稍有后悔,但是让我回到当年重新选,即便换个专业,到如今这个时候仍旧会后悔。因为,如果你一开始不确定对哪方面感兴趣,那你的每一次选择只能证明所选不合适,而不能给出该选择什么才合适。只有少数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多数人只能证明自己不喜欢什么。这就是梦想,有梦想的人会活得很有意义,但很多没有梦想的人照样活得很有意思。原因在于每个人都在经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找到了让自己心安理得的部分。对我来说,把不感兴趣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锻炼。正如很多人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只有少数人能坚持喜欢自己所做的。话外话:虽然学校决定了人的层次(学习能力),但是不能决定人的能力。本科同学虽然高考分数不高,但是很有能力很会来事很会喝酒。无论是以钱来衡量还是做事做人来衡量,十年二十年后,我相信非985211会超过985211,不服来比比酒量O(∩_∩)O~末:大学最后悔的事情是没有复读,因为如果复读,可能会进入一所更向往的学校;大学最幸运的事情也是没有复读,因为没有复读才有了身边这些朋友和独一无二的经历。如今最后悔的事情是读了研,因为如果不读,参加工作可能早已结婚生子享受天伦;如今最幸运的事情仍旧是读了研,因为读了研才知道自己到底该追求些什么,才能遇到看到此文的你。
人生总是充满遗憾,但永远不必后悔,做无往而不能的自己,这是唯一的选择!
补充一下,之前有一点没有说清楚,我想补充一下,就是一个退档的问题,意思是比如你的第一志愿的学校你填了六个专业然后这六个专业的分数你都没达到,但是你又达到了这个学校最低录取线,这时候有两种情况1你服从调剂,那你就会被录取只是专业可能不是你喜欢的,2你不服从调剂,那你就会被退档,退档的意思就是同一批次其他学校不会考虑你了,直接降到下一个批次,比如你被一批退档了,那你只能被二批开始录取了,一批里面的其他学校都不会考虑你了。除非你的分数没有达到第一个学校的最低录取线,那你不服从调剂也不会被退档而是投档到同一批次的下一个学校,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考了很高的分但因为没填对志愿而去了不理想的学校的原因,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的分数是580分,你第一志愿报了江西财经大学,六个专业分别是a,b,c,d,e,f,然后这六个专业的分数分别是581,582,583,584,585,586(均高于你的分数580分)但是江西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线又是579分(你达到了投档线),而你又不服从调剂,那你就会被退档,一批剩下的五个学校不会有机会了,直接到二批的学校录取了,除非它的最低录取线是581分,这样你不符合投档线,那不管你服不服从调剂都不会被退档,而是投档到同一批次的下一个学校,
高考志愿经验分享:分数出来前:1根据自我考试感觉和平时成绩给自己估分,2根据试卷难易程度,新闻资讯和以往两三年的分数线对比,估计一本线和二本线,3仔细查看学校发的历年学校分数线,4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和估分查找相应学校,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学校圈起来,一个个在网上查找信息(1全国排名2自己喜欢专业的情况3学校硬件设施4面积5宿舍情况四人寝还是六人寝是否有空调6图书馆情况等)尽量多找,5查找自己想去的城市的大学的基本信息。对于专业选择的建议:根据兴趣和市场需求选择,不一定要一味的追求热门专业,因为热门专业学的人多竞争大最后不一定好找工作,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如果有兴趣学的好,竞争小,比较好找工作,总之兴趣第一,还要去了解要选择的专业具体学哪些课程之后的从事方向。
分数出来后:省控一,二,三本线和全省的排名也会相应出来,1、这时候就根据自己的全身排名和分数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想去的城市筛选出一些学校然后查找学校信息,尽可能详细,然后综合考虑筛选出3到5个,2、选出高出自己分数排名的一些学校(一般可以高出十几二十分)然后查找信息筛选出自己喜欢的1到2个,3、找到一到两个学校作为保底(一般录取分数比自己的分低个10几分)填志愿:志愿一批二批三批分别可以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分别可以选6个专业,6个志愿一般前2个填之前选好的分数高出自己分数的学校冲一冲,分高的放上面,分低的放下面,中间三个填符合自己分数和排名的学校,排序也是按照分数高到低排下来,最后一个志愿填那个保底学校,这样整六个志愿按照分数高到低排下来,前两个冲一冲,中间三个稳妥,最后一个保底,但是这个数字不是绝对的,自己可以适当调整。然后各个学校的专业按照自己的喜爱程度排序,最喜欢的排前面,次喜欢的排后面,不喜欢的别填上去。有关是否服从调剂:服从调剂的意思是,比如你报了一个学校的a专业b专业c专业结果这三个专业都没被录取到,如果你的分数符合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而你又选择了服从调剂那你就会被该学校的其他专业录取,但是这些一般都是比较冷门的专业(但也不一定),如果你的分数符合了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那些专业没被录取你又选择了不服从调剂,那就会被这所学校退档,进入下一个志愿的投档。是否服从调剂:如果你觉得非这个学校不去,那就选择服从调剂,因为进去后会有转专业的机会(但是有难度),如果你觉得不一定非要进这个学校而是非你选择的专业不读的话就不要服从调剂。有关尴尬分:所谓尴尬分就是比如说一本线是530,结果你考了532分或者528分之类这样的,这时候要特别注意查找学校,因为如果像分数特别高的(像理科600多分文科580,590多分),填志愿就没有什么悬念,因为分数在这个区间段的学校就那么几个,再怎么选也是金子里淘金子,没多大区别,至多纯度的区别,但如果是像在500分到550分这个区间段(大概不是绝对)的学校非常多,这时候就需要在沙子里淘金子了,怎样才能淘到好金子呢?当然是沙子越多可能性越大!所以是尽可能多查学校,不管一二本,主要看学校,其实本科里面除了重点大学之外一二本区别不是很大,所以说如果你考了像我上面说的高了一本线几分,不要只专注在一本那堆里找,也可以在二本里面的那里面找分数相当,专业不错的。补充:有关学校与分数的误区,不是说分数越高的学校越好。比如泉州师范学院2015录取分数是513分但这所学校全国的排名是500多,而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的录取分数是509分但他的全国排名是100多,所以在填志愿的时候注意,如果a学校和b学校(a学校分数高于b学校,但b学校综合实力更强)都在你的分数范围内,也就是说这两所学校都可能录取你,那这两所学校的排序就要好好考虑清楚,一般我们说分数高的学校排外上面,但出现上面的情况,你想去b学校(分数低但实力更强),就大可以不填a学校直接填b学校,但如果你更想去a学校,那就把a填在上面,因为一般分数较低实力更强的学校比较偏远,所以看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上均为个人建议,仅供参考!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高考终于结束了,好好放松吧!
如果说考大学是长征,那么高考志愿填报就是万里长征中的最后一步,稍有不慎,也会导致最后没有进入理想中的大学。那么应该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呢?下边我主要从以下三个问题来说明:一. 我到底应该报考什么样的专业?在面对高三毕业生的咨询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我整个高中时代都是在学习,也没什么兴趣爱好,现在面临着选择专业了,家里给我完全的自由,我应该报考什么专业啊?2.我希望学习哲学,中文,历史等类型的专业,但是我爸妈和亲戚都想让我学医,学习土木工程,学计算机,我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该怎么办?3.你觉得哪一个专业最有反战前途,你给我推荐几个吧,我这个人就一点不挑,以后能挣钱就行。相信很多要填报志愿的高考生,都有这样相同的疑问?答1 那么到底该怎么找到自己想要上的专业呢?如何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如果根据兴趣来选专业,我建议可以做一个专业兴趣测评,可以作为参考。在各大门户网站,都有这样的专业测评栏目,贴几个图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是网址:还有一个是新浪网和百度教育的,大家都可以找类似的看看。 新浪高考这些门户网站都可以进行专业测评,来给自己一些参考。另外必须强调一点,任何的工具都只是工具,可以借鉴,不可全信。在知道自己的测评结果后,一定不能马上按照这几个填报,要多查查,多问问,细思量,然后再做决定。举个例子说,当你测评后说你适合管理专业,然后给你列举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管理这些等等。一定要好好在网上查查这些专业在大学到底是学什么的,就业前途如何,真正就业后又是从事什么行业的?譬如企业管理,如果自己的分数不高,能报的学校一般,而且家里也没有雄厚的资金和企业让你以后磨炼,那么我想还是不要报考这样的专业比较好。学了屠龙术,世上又无龙,岂不是荒唐?所以选专业一定要找到自己兴趣点所在的时候,多查,多看,多与人商量。如果和家长所满意的专业冲突怎么办?在选专业时,普遍有个现象就是家长一般求稳定,希望子女进入自己所了解的行业,毕业后能找个稳定的工作,然后留在身边安安稳稳的过小生活。而报考的高考生们则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雄鹰,只想展翅飞翔,一切艰难险阻都不放在眼里。于是就会造成家长和考生在选专业时候的冲突,那么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虚怀若谷,择善而从。首先是,家长毕竟比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多了二三十年的经验,他们在职场上也打拼了多年,那么他们的建议一定有中肯的地方。千万不要一味地叛逆,要跟家长好好沟通一下,他们为什么要让你选这样的专业?选这样的专业有什么样的优势与劣势?对于自己选的专业,他们是怎么看的?拿一个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要报的水利专业举例子。我在本科就是学习的水利专业,这个专业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属于艰苦行业,甚至我们自己开玩笑也说我们以后就是要去深山里拦河筑坝隐居山林的,而其他专业的都会觉得我们的玩笑就是真的。所以很多人对于选择水利这个专业都感觉不可思议,amazing。然而,在和那些自主填报这个专业的同学交流后,却觉得理解多了(注意,是自主填报,不幸被调剂的除外。)这些同学们,大多数家里都是在水利行业的,其中不乏工程局领导,设计院子女,水利局河务局的子弟,对于他们来说,毕了业找工作根本就不是难事,而且还是工资很高的铁饭碗。那么如果自己没有特别强烈的闯荡社会的心,毕业后就图个安安稳稳,这样的安排何乐而不为呢?千万不要瞧不起那些毕了业靠父母找工作的人,要知道一切能利用的资源都是你本身能力的一部分,如果有资源而不用,希望靠自己的本事闯荡一番天地,那别人只会笑你傻,而即使做出了成绩,谁又相信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呢?你看思聪是富二代,社会上的美女与资本哪个敢看不起他?所以,父母推荐的专业,一定要仔细参考,他们往往是深谙一个行业,才会推荐自己子女上这样的专业,而且你要知道上了大学后,很多专业对自己来说都是差不多的。当然,如果这个专业实在不喜欢,你要和父母家人认真的协商,自己找充足的理由说服他们,填志愿是大事,不要意气用事。答3 什么专业好就业,能挣钱?按照现在社会的倾向,有三种专业最能挣钱,第一是互联网,第二是金融,第三是互联网加金融。但是,大学可不止是互联网和金融这些专业。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最新的专业预计起薪排行榜(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再看看就业率排行再看看就业率排行在选专业的时候,这些可以作为参考,但是社会在发展,一切都是在变的,所以还是要慎重。二 .我的分数可以报考什么样的大学?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是知分报志愿,而且这个政策也实行了好几年,所以基本上学校的分数线变动较往年来说不会太大,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和往年的分数对比下选择合适的学校。这里还是推荐几个帮助你选择学校的网站和工具。1. 利用网站的知分报志愿系统。我们拿新浪教育举例子看,当然在新浪高考和百度高考也能找到,其他网站没有用过,就不说了。下边是网站: 新浪高考
百度高考(1)在新浪的这个网页中有高考院校库,分差报志愿,知分选大学几个栏目,我们都可以免费使用,作为报考的参考。(2)我们来利用知分选大学看一下,小明是北京考生,考了600分,理科(3)然后进行查询刚刚看到新浪竟然开始进行更专业的服务,但是要收钱了,大家还是多甄选几个,选择其他的也可以,譬如百度和腾讯还是有免费的。(此处写出来完全是为了考生,没有任何广告的意思)网上的这些只要善于利用,都能给自己有不小的帮助。2一定要利用好手中的神书就是学校让买的那本《高考报考指南》 一般都是省教育厅印发的,比较权威,这里你可以把查找到学校再进行对比,斟酌。3 上贴吧,找学长学姐,还有那永远占线的招生办大学里永远活跃着乐于帮助新生的学长学姐,而且每到填报志愿的时候,各高校的贴吧通常还会有专门的志愿咨询帖,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优秀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还有就是那些高校的招生办,如果你能打通电话的话,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三.报考时应该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大学这个不想说的太多,就简单说一点,报考时,如果你的分数足够高,能上一些在国内都排得上号的985,那么以专业为先,在专业不错的时候,尽量选择大学所在地比较发达点的城市。如果,分数一般,也只能报考一般的大学,那就以学校为先,要知道一个好的学校,一个所处区域较为发达点的学校,将直接影响你未来几年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还有将来可能在哪个城市就业。最后,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被够被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所录取。PS:据说点赞后,录取的可能性更大哟!!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专栏,
作者:vivi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高考填报志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数有:分数、学校、专业、学校所在的地域、专业的就业前景、经济因素以及考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等。家长和考生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理清思路,在充分了解的条件下慎重作出选择。因为这个决策会影响考生今后5到10年的未来,甚至是一生!一.考生的自我职业规划:1.兴趣和特长:孩子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我规划会比较容易!可能90%的考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特长和优势?可以通过细致分析八种智能中的自我强势智能来选择行业和专业,也可以通过测试来了解。2.测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工具做测试。真正为职业生涯开发而编制的心理测量非常少,目前国外的成名理论有三种:a.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强调兴趣与职业的匹配b.Myers-Brigs的人格理论——强调职业与性格的吻合c.Edgar Schein的职业锚理论——强调价值观、能力及兴趣,甚至个性的融合3.举例说明:根据霍兰德理论,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每个人都归属于职业兴趣中的一种或几种类型。a.社会型: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典型职业: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b.企业型: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典型职业: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c.常规型: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典型职业: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d.实际型: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典型职业: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e.调研型: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典型职业: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f.艺术型: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典型职业: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4.选择专业类别:可以依据测试结果去选择专业类别。大的专业分类有理科类、工科类、文史类、社科类、经营类、医护类、农学类。5.综合考量制定学业规划:考生学业规划以就业为先的,可以优先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和专业的薪资水平;考生学业规划以深造为先的,可以优先考虑学校专业在行业的排名。二.就业优先型:1.目标:对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把将来就业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立足4年学有所成后就业是首选因素。为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应尽可能选择未来几年后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群,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的优势专业,社会认同度高,就业和薪酬不错。至于院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实际分数作出适当调整,最好是以所报的几个专业都能被录取为佳。2.城市经济指标: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是多数应届毕业生的择业首选地!这四大城市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就业机会较多,平均工资水平高,毕业生获得高收入的机会也会大过其他城市。当然热门城市的竞争也很激烈,维持生活的成本也很高!依据2016年《投资时报》对近3000家上市公司员工2015年度薪酬数据进行统计后,获得了一份由52个城市组成的“2016年度城市人均薪酬排行榜”。在这份榜单中,北京、南京、天津、上海、福州、潍坊、广州、深圳、乌鲁木齐、杭州、大连、苏州、重庆、西安、石家庄、济南、绍兴、武汉、无锡、常州排名前20位。这20个城市成为了中国最易赚钱的城市,毕业生可以参考这个排名来选择自己未来发展的城市!北京仍然稳坐头把交椅,其上市公司员工人均薪酬达19.03万元,南京以微弱优势超过天津排名第二位,人均薪酬达17.6万元,天津17.59万元。上海排名再次屈居第四位,为17.36万元。第五位的榕城福州今年以15.84万元的人均薪酬保住同一名次。排名第六的城市是潍坊,其人均薪酬达到15.33万元。广深分别以14.05万元和13.66万元在上市公司人均薪酬城市榜中排名第七、第八位。乌鲁木齐、杭州分列第九、第十位,人均薪酬分别为13.12万元、12.11万元。排名11位至20位的城市分别为大连、苏州、重庆、西安、石家庄、济南、绍兴、武汉、无锡、常州,上市公司人均薪酬分别为11.79万元、11.36万元、11.25万元、11.16万元、11.15万元、10.92万元、10.91万元、10.76万元、10.61万元、10.53万元。还有八个城市的人均薪酬水平超过10万元,分别为长春(10.40万元)、青岛(10.37万元)、烟台(10.36万元)、宁波(10.33万元)、郑州(10.22万元)、合肥(10.19万元)、昆明(10.13万元)、南宁(10.07万元)。3.专业薪资水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平均工资数据来看:在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114777元,年平均工资超过11万大关还有位居第二的IT业,为112042元;位居第三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89410元;年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31947元。最高的金融业与最低农业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59。2015年16家上市银行去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平均每人为26.61万元。41家非银行金融(券商、保险、多元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去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人均为22.26万元。证券行业上市公司则以年人均46.8万元雄踞金融行业第一。金融行业员工薪酬依然排在各行业之首。毕业生期望就业的前两大类行业依次为IT和金融行业。这两个行业也是吸纳应届生就业的大户。三.深造优先型:1.目的:对于这部分考生而言,上大学只是打基础,考研乃至出国深造是目的。填报志愿应尽可能选择设有研究生院的名校,这种高校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多数专业设有博士点,有些还是国家重点学科。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类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研竞争力不强,出国深造也容易被接收。2.高校排名参考:2016中国高校(按大学类型分)排行榜前5强综合类: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理工类:清华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财经类:上海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师范类: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医药类:北京协和医学院
第三军医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政法类:中国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农林类: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民族类:中央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语言类: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类: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
的回答已经把要点指出来了,我来展开谈一下第三点,也就是如何了解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部分。1、善用网络资源。初步确定院校后可以进行网络搜索,找到学校的官网、论坛、贴吧进一步了解。官网可以注意看看学校的转专业、学分、交流等政策,论坛和贴吧则可以直观感受学长学姐们对学校的评价。暑期学长学姐们一般会组织新生交流QQ群,群号会在贴吧论坛公布,也可以加进去找学长一对一进行更有针对的了解。2、明确自身兴趣。这点非常重要!很多人想着选热门专业就好,不喜欢也硬着头皮学下去。但是大学不是高中,不是只有高考华山一条路。一定要对专业有最起码的认识,否则四年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会非常痛苦,也可能会造成堕落放弃的理由。了解专业可以通过多个途径。从图书馆借来该专业基础课程经典课本做初步了解(书名网上搜),咨询从事相关行业的亲戚长辈以及学习该专业的学长学姐都是不错的方法。如果实在无法确定自身的兴趣所在,建议选择转专业政策比较宽松的综合性大学。你可以利用第一个学期旁听各专业课程,听取老师学长意见,再做出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3、学校所在地比你想象的更重要。如果家庭有相关从业资源,自己也不排斥的话,建议就近选择大学入读。年轻时总向往远方,但事实上长辈不会去害你。这不是要你在父母树荫下讨生活,而是说可能在你未来奋斗的某个疲惫的时刻,父母可以适当地推你一把,也可以给你提供养伤的港湾。如果没有背景资源,那就自己衡量好再选择。内陆的大学无论在眼界、机会、资源上都很难与北上广的大学相提并论,即便是内陆的优秀大学也有时很吃亏。在大学所在地就业往往会有帮助,学长学姐是很好的资源。别想着读外地名校后回家乡就业,如果没有父母资源,你在机会上是比较难和本地大学生比较的。
额(⊙o⊙)…再次说明一下,写的时候都是随手想着写滴,不能保证涵盖所有的学校!也只是挑个人了解比较多的说,没有也不可能包括所有学校!6.16更/最新说明:以下陈述的内容主要是自己的了解和关注,也有來自工作在大學教學一線老師的建议和经验,还有同学朋友的介绍。是给面临高考报志愿这一问题童鞋们的建议。!!!【仅供参考!】咦~第一次在知乎这么长的回答,码字码到手腕疼嘤嘤嘤=w=———————————————————有人说,本科学校看位置。so,要去个省会及以上的城市!最好去中部及以东吧~来来来。我们首先明确几个名词:【985工程高校】:“985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名称源自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两期共39所。具体名单如下~(排序不分先后哈)一期:  1. 清华大学(北京)  2. 北京大学(北京)  3. 厦门大学(福建厦门)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  5.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  6. 复旦大学(上海)  7. 天津大学(天津)  8.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9.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10. 南开大学(天津)  11.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  12.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13. 东南大学(江苏南京)  14.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15.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16.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17.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  18.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19.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20.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21.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22. 重庆大学(重庆)  23.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  24.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  25.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26.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27.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  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29.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  30. 东北大学(辽宁沈阳)  31.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32.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33. 同济大学(上海)  34.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二期:  35.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36.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3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38.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39.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在这39所学校里,又有:(C9联盟):即九校联盟,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他们也是被985工程首批最先选定重点支持的9所大学。(卓越联盟):是由9所工业信息化部和教育部直属的985大学组成的高校联盟。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和同济大学这九所以理工科为特色的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顾名思义,指由教育部直属管理的一批高等学校。有75所。包括:  北京市(24所):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上海市(8所):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重庆市(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江苏省(7所):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省(3所):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安徽省(1所):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  广东省(2所):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湖北省(7所):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省(2所):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陕西省(5所):长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四川省(4所):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吉林省(2所):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辽宁省(2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黑龙江(1所):东北林业大学985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关系是有部分交集,但有一些985院校是隶属于其他部门,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高校 :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直属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接下来就是【211工程大学】:“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现在有110多所。具体名单可参考另外,基本所有的985工程高校都是211工程高校啦!此外,国家在211高校中遴选出部分高校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有说法称是小985):来,请看百度百科的解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自2006年开始启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实施的国家工程之一,项目以国家或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重点建设一批平台基地。项目建设高校面向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从列入211工程建设的中央部属高校中遴选。全国共有33所顶尖行业特色型大学(不含师范类)列入项目建设序列。具体名单可参见百度百科哈。--------------------------------------------------华丽丽分割线君------------------------------------------------------------———感觉高校区位大概可以归为这么几大块:?———以下只是挑个人了解比较多的说,很多学校并没包括,都是基于个人了解的陈述【!仅供参考!】{华北区}以【帝都】为代表,高校众多,就不一一列舉了。那种名字是中国打头的学校,隨便一个都能去;再不行,那些北京打头的,找个去…(额,真的真的没有抖机灵…)帝都的各种资源方面都是没得说,要不帝都呢,恩!你懂得…(°_°)【天津】[南开]就不用说了,老牌名校,经济管理、数学、化学、历史都好的没得说。[天津大学],工科见长,985,全国十几位的样子,但在南方也许名声还不够。[天津师范大學]:这个学校饭特别好吃,恩,真的!然后,男女比1:7, 基数大,颜值高的自然也多。男生可以考虑呼啦啦~(=?ω?)?它对面,[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可长啦,最好的专业是纺织,貌似全国第二。另外,学医的话,[天津医科大学]也不错。#####特别说明,[河北工业大学],211,它在天津,不在河北…是的!它在天津!#####{东北区}985高校包括哈工大(在哈尔滨),吉林大学(在长春),大连理工。东北大学这几所吧,然后东北开头的一系列,什么师范农业林业财经啥子的。:=:特别安利一下:[东北财经大学],在大连,非211,但经管类很不错。所以分也并不低。{华东区}这里学校炒鸡多啊有没有,伴随着江南气息的小桥流水有木有…【魔都】学校大概分为几个梯队,复旦交大同济不用说。还有一所985[华东师范],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院校之一,师范院校全国第二吧,不过现在师范类学校也都是综合类学校了了。还有一个211[华东理工大学],学术科研能力很不错的样子。化工生工厉害!还有几所211上海财经、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外。【江苏】学校多,好学校也多,[南京大学]是高中时姐姐的梦啊,基本所有书和本上都写它校训,現在我都记得: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啊啊啊啊【泪目(T ^ T)】另一所985,東南大學,工科强校。然后还有一堆211和普通学校,神马南航南理工南工业南师南邮南财…你们自己去度。。【浙江】浙大,虽然各种排名版本,但前五没问题吧。【山东】教育大省啊,学校也很多。威海青岛的学校因为海滨城市环境好也挺热门。【安徽】有不少人不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合肥肥也就算了,啥,你不知道这学校!【科大说:怪我咯】诶,十大名校,国际名校。学校收人也少,所以很精致,理科的门面担当吧,据说那的理工大神智商都高得惊人——(=)——就是牛逼哄哄的!最重要的是,我女神在那啊哈哈【捂脸跑开…】{华中区}【河南】嗯,人那么多,就是没有985,任性啊。211呢,what are u弄啥嘞?哦,有一个,也是最好的了:[郑州大学]:貌似法学化学高护都不错。[河南大學]老牌学校,但由于各种原因吧,好像没有辉煌起来哟 不过据了解,外地人不少都不太愿意去河南上学,为啥嘞?穷啊 …哦?=_=【湖北】鸭脖热干面哈哈哈~武汉学校也是多。[武大]和[华科]一文一理,二足鼎立吧。然后华中打头的系列:[华中师范华中农业中南财经]嗯还有[武汉理工],都不错。【湖南】门面担当: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了,都是985。【江西】[江西财经大学],也是一所不错的非211财经类。{華南区}【广东】内啥,私以为和广东的资源禀赋发达程度对照来看,广东高等教育确实并没有那么牛逼哄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文理担当。不过额呵呵…——(华南理工在哪?二本么?)华工在北方的名声好像远远不够,谁让华工这么低调呢~~优势学科轻工材料建筑等,但电信电力计算机机械都很好找工作的说,那是这是在广东啊! 今年新建了医学院,第一届收本科生(有志学医的可以关注下,不过只有影像学一个专业。。。)冲排名啊哦呦呦~~~[中大]岭南学院的经管那就不用说了,国际三大认证都通过的商学院。还有啥,医学、历史、法律啥的,都是门面担当啊。广东也有[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两所211。另外,[深圳大學]据说是中国最美校园之一。[广州大学]:广州市很支持,学校也請了不少大牛过来,现在发展不错。【福建】厦门,文艺的厦门。[厦大],然後呢,[福州大學]211,還不錯咯~{西北区}主要是西安了,[西安交通大学],传统名校了。[西北工業大學]恩,它是985,它在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嗯,别问它是不是二本了!……它是985,在西安不过貌似就是离市里面小远吧,不过同学说校区非常漂亮,农林么,环境好。西安还有不少好学校,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还有[兰州大学],在甘肃省兰州市,也是老牌985了,不过据兰州同学说,由于位置问题,老师走了不少,可能并没有达到它该有的辉煌吧…{西南區}就是四川和重庆,云南喽~知名度比较高的就是:[四川大学、西南财经、电子科技大学(985)、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吧…————————=_=————————恩!能上985,不上211。能上211就别上非211。【一些985學校保研都会有本科211及以上的要求+_+】【再比如,一些公司招聘招实习生都会有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学历要求】非211的学校,城市要选个不错的。【当然首先你要有个不错的分数?(-_-)】 选广东的学校一定要宿舍有空调的。选广东的学校一定要宿舍有空调的。选广东的学校一定要宿舍有空调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问我为什么 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_-#…?_?—————分割线—————\\\———----------------------------------------------------------------【专业】:说这个压力好大…表拍我啊啊…+_+专家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一个华东某知名高校朋友跟我说:【—代码改变世界—】然后呢。-理科男生-可以可以去学什么{计算机啊,软件啊,电信啊},反正就【代码】周边吧。当然最好有兴趣哦~传统工科常青专业【机械类自动化】神马的都不错啊。听说材料生物工程这些目前来讲不是很好就业,可能出国镀金会比较好,当然有志学术的话读博进个科研机构都是可以的。【嗯。听说…】但学理科的话比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这些应该就是会更重理论咯。从就业角度将,工科应该会更实用吧 至于女生,一直觉得,学理工科的女人都是大神啊【膜拜ing嘤嘤嘤】。学学经济啊管理啊会计啊金融啊也不错咯(-_^)……有个专业叫精算,听起来很叼哦,貌似这个人才现在很需要,当然数学要求不低哦…【文科的话个人就不太了解咯…(??_?`)】当然觉得那些学新闻学音乐学表演学美设的过的都是和我等屌丝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喔喔喔(?Д?)ノ这里抛上一个教育部学科排名的链接,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的。————————分割线—————————=------------------------------------------------------------【关于怎么报的技术操作问题】*这里提供一个方法供你参考~~*------首先,你要有个分,比如590。确定自己高批次线(一/二/三本线)多少分,比如高一本线40分。现在应该很多省份都是一分一段的?有了自己的分,就有了自己在所有考生的排名,比如全省18600名。-------然后对照近3-5年的各学校投档线。找出那些投档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平均在30-50分的學校(你高批次线40分,上下浮动10分)并列出对应学校投档线分数的位次,比如X大学,2014年录576,对应位次18700名,高一本39分…类似的,列出这几年的。同时你可以筛选出往年录取考生位次在的学校做一总结。【注:因为现在基本都是一分一段,可将排名作为主要参考。】这样你便把可选择的学校范围迅速缩小了,对不捏~(这里你可以选择做excel表格或者手画表格整理出来比较好)--------接下来,你去【查学校】喽,学校的硬件对比什么国家重点学科啊博士硕士点啊两院院士啊杰青啊长江学者啊各种人才啊计划啊发paper啊拿国家自科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啊啊啥啥啥的,然后软实力啊比如这个学校宿舍住的如何啊有木有独卫啊空调啊食堂好不好吃啊妹子多不多啊【跑偏了+_+】233333~~~【然后地理位置啊气候啊《交通是否方便啊》你考虑考虑喽m(__)m---------然后你就根据自己偏好选一些出来咯,现在一般都是平行志愿,你就自己按喜好排好顺序,在前面的肯定优先录咯~(°_°)!!!【一般讲。均衡一下,比如六个志愿,前两个呢,冲一冲;中间两个呢,稳一稳;最后两个呢,来保底。【当然如果你有复读打算,报着玩,那随你咯~】诶呀呀~码字码了两个小时啊居然=_=我本来是在图书馆干正事搞学术的好嘛…=_=哦呦呦~希望我说的对你有用,希望你们都能如愿!这就最好啦~(*_*)【以下有鸡汤,准备好调料】 高考只是一个分水岭,考成啥样,去个啥学校也只是接下来的四年你在哪和哪些人做些什么的说=_=你到哪,都不会有人拦着你努力,也不會有人拦着你进步。你去啥学校,你都可以再努力,你都可以成为更好的你。你都可以发光呢~当然,你也没有解放,你还有好多事情要做,不管你愿不愿意;嗯,大胆向前走。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还有,诗和远方。啊啊啊~点赞的泥萌最美啦 ~
看了半天,我来点干货,说下我心中的答案,仅做参考。关于填写志愿,从来都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我觉得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境情况,来选择。1,如果家境一般,毕业就想找个好工作的,我建议报特色类高校。如果分数足够高,尽量上985和211高校的好专业;如果分数在一本线上70分左右,就要挑211中的好专业了。对于家境一般的考生,一般选工科专业,怕危险的话,就选一般的机械,电气,电子,土木,材料等传统专业,文科可以选财会类,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等。如果二本到一本之间,那就要更小心,一般选行业性特色高校。比如邮电类:重邮,西邮,杭电,桂电,但邮电类是热门,重点专业分数高,要观察历年的收分趋势,慎重填报。面向兵器类:重理,中北,西安工业,沈阳理工,长春理工。航空类:昌航,沈航,郑航。核工类:南华,东华理工原部委所属高校一般都是行业性特色类的,所以家境一般,想尽快毕业出来找个工作的,选择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建议学技术性专业,性价比挺高的。具体如下:以下高校含一本,二本,高职,大专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情况,结合《报考指南》填报。建议报技术型,有咨询的可以私信我。原各部委直属高校变更情况(截止于2014年)中科院:部委直属2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85,211工程”)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航空航天部:共11所,归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4所:1、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工程”)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211工程”)3、西北工业大学(“985,211工程”)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划归省市直属7所:1、南昌航空学院(今南昌航空大学)2、沈阳航空学院(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4、华北航天工业学院(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5、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6、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航天工业学院)7、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西安航空学院)民用航空总局:部委直属3所:1、中国民用航空学院(今中国民航大学)2、中国民用飞行学院(今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3、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4、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兵器工业部:共8所:归工业和信息化部2所:1、北京理工大学(“985,211工程”)2、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划归省市直属6所:1、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2、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3、西安工业学院(今西安工业大学)4、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5、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今重庆理工大学)6、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业部: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电子科技大学(985,211工程)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3所:1、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3、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合并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地质部: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1、长春地质学院(入吉林大学)2、西安地质学院(入长安大学)。归省市直属2所:1、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2、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现在叫河北地质大学)纺织部:共9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东华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8所:1、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2、苏州丝绸工学院(合并入苏州大学)3、西北纺织工学院(今西安工程大学)4、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5、北京服装学院6、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7、武汉纺织工学院(今武汉纺织大学)8、南通工学院(原南通纺织学院,现合并入南通大学)电力部:共16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入武汉大学)2、北京电力经济学院(入华北电力大学)3、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入北京交通大学)。归省市直属12所:1、东北电力大学2、葛州坝水利电力学院(现合并入三峡大学)3、长沙电力学院(现合并入长沙理工大学)4、上海电力学院5、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山西大学工程学院)6、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沈阳工程学院)7、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长春工程学院)8、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南京工程学院)9、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0、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1、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2、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水利部: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河海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常州水电机械制造职工大学(入河海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3、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 (今南昌工程学院)石油部:共1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石油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1所:1、大庆石油学院(今东北石油大学)2、西安石油学院(今西安石油大学)3、江汉石油学院(现合并入长江大学)4、抚顺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5、江苏石油化工学院(今常州大学)6、北京石油化工学院7、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8、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9、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今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10、西南石油学院(今西南石油大学)11、新疆石油学院(中国石油新疆培训中心)化工部: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化工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9所:1、南京化工大学(现合并入南京工业大学)2、郑州工学院(现合并入郑州大学)3、青岛化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4、沈阳化工学院(今沈阳化工大学)5、武汉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6、吉林化工学院7、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师范大学)8、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淮海工学院)煤炭部:共1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矿业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4所:1、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3、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大学)4、焦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5、山西矿业学院(现合并入太原理工大学)6、淮南矿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7、华北煤炭医学院(组建华北理工大学) 8、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河北工程大学)9、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10、湘潭矿业学院(组建湖南科技大学)11、黑龙江矿业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12、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今淮北师范大学)13、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14、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冶金部:共14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北京科技大学(211工程)、2、东北大学(985,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沈阳黄金学院(入东北大学)。归省市直属11所:1、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武汉钢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3、鞍山钢铁学院(今辽宁科技大学)4、华东冶金学院(今安徽工业大学)、5、包头钢铁学院(今内蒙古科技大学)、6、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7、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今辽宁科技学院)8、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现长春工业大学)9、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沈阳大学)10、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组建重庆科技学院)11、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组建黑龙江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公司: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南大学(985,211工程)。归省市直属9所:1、昆明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2、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北方工业大学)、3、长春师范学院(今长春师范大学)4、南方冶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5、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桂林理工大学)6、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北华大学)7、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组建长春工程学院)8、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嘉兴学院)9、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中南大学)机械部:共20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湖南大学(985,211工程)2、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吉林工业大学(入吉林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入武汉理工大学)。归省市直属16所:1、江苏理工大学(原镇江农机学院,现并入江苏大学)2、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3、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4、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5、沈阳工业大学6、哈尔滨理工大学(原哈尔滨电工学院与哈尔滨科技大学合并)7、甘肃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8、洛阳工学院(原洛阳农机学院,现合并入河南科技大学)9、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太原科技大学)10、北京机械学院(现合并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12、沈阳理工大学13、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湖南工程学院)14、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15、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16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交通部:共10所:部委直属1所:大连海事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入长安大学)2、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入武汉理工大学)3、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入东南大学)。归省市直属6所:1、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2、长沙交通学院(现合并于长沙理工大学)3、南通医学院(现合并于南通大学)4、重庆交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 5、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交通学院)6、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广州航海学院)轻工部:共8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江南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入清华大学)。归省市直属6所:1、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2、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3、北京轻工业学院(合并于北京工商大学)4、景德镇陶瓷学院5、郑州轻工业学院6、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工业大学)铁道部: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西南交通大学(211工程)2、北京交通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长沙铁道学院(入中南大学)2、上海铁道大学(入同济大学)3、南京铁道医学院(入东南大学)。归省市直属5所:1、大连铁道学院(大连交通大学)2、兰州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3、华东交通大学4、石家庄铁道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5、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于苏州科技学院)建设部:共8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4所:1、重庆建筑大学(入重庆大学)2、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入长安大学)3、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入华中科技大学)并入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1所:哈尔滨建筑大学(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2、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于南京工业大学)3、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合并于苏州科技学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共1所: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重庆大学)建材局: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武汉理工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上海建材学院(入同济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西南工学院(现合并于西南科技大学)2、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合并济南大学)3、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理工学院)农业部:共13所:归教育部直属4所:1、中国农业大学(985,211工程)2、南京农业大学(211工程)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211工程)4、华中农业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9所:1、沈阳农业大学2、华南农业大学3、东北农业大学4、西南农业大学(并入西南大学,211)5、华南热带作物农业大学(合并于海南大学)6、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洋大学)7、石河子大学(211工程,新疆建设兵团直属)8、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洋大学)9、塔里木农垦大学(塔里木大学)林业部:共7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2、东北林业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西北林学院(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部委直属1所: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归省市直属3所:1、南京林业大学2、中南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卫生部:共11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9所:1、北京医科大学(入北京大学)2、上海医科大学(入于复旦大学)3、中山医科大学(入中山大学)4、华西医科大学 (入四川大学)5、同济医科大学(入华中科技大学)6、湖南医科大学(入中南大学)7、白求恩医科大学(入吉林大学)8、山东医科大学(入山东大学)9、西安医科大学(入西安交通大学)。部委直属1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归省市直属1所:中国医科大学药监局:共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药科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所:沈阳药科大学中医药管理局:共3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归省市直属1所:广州中医药大学外经贸部:共4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天津外贸学院(入南开大学)。归省市直属2所:1、上海外贸学院(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广州外贸学院(现并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政部:共7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2、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中南财经大学(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入中央财经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东北财经大学2、江西财经大学3、山东财政学院(组建山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共1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中国金融学院(入对外经贸大学)2、湖南财经学院(入湖南大学)3、陕西财经学院(入西安交通大学)。归省市直属8所:1、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河北金融学院)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3、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哈尔滨金融学院)4、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上海金融学院)5、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审计学院)6、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湖北经济学院)7、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广东金融学院)8、哈尔滨投资高等专科学校(今中国建设银行哈尔滨培训中心)文化部: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3所:1、中央音乐学院(211工程)2、中央美术学院3、中央戏剧学院。归省市直属7所:1、中国美术学院2、上海音乐学院3、上海戏剧学院4、北京电影学院5、中国音乐学院6、中国戏曲学院7、北京舞蹈学院商业部:归省市直属11所:1、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2、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3、北京商学院(合并于北京工商大学)4、天津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5、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后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6、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武汉轻工大学)7、北京物资学院8、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9、重庆商学院(合并于重庆工商大学)10、兰州商学院11、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四川旅游学院)国家体委:共7所:部委直属1所:北京体育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6所:1、上海体育学院2、成都体育学院3、武汉体育学院4、广州体育学院5、沈阳体育学院6、西安体育学院司法部:共6所:部委直属1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政法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1、中南政法学院(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入中国政法大学)。归省市直属8所:1、西南政法大学2、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3、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国家气象局:归省市直属3所:1、北京气象学院2、南京气象学院 (前二合并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成都气象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劳动部:共2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劳动人事学院(入中国人民大学)归省市直属1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国家测绘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并入武汉大学)邮电部:共6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邮电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长春邮电学院(入吉林大学)。归省市直属4所:1、南京邮电大学2、重庆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大学)3、西安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大学)4、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船舶总公司:共3所:归国防科工委1所: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所:1、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2、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归省市直属3所:1、中南工学院(南华大学)2、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大学)3、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国家审计署:归省市直属1所:南京审计学院国家税务局:归省市直属1所:长春税务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归省市直属1所:中国计量学院(中国计量大学)国家旅游局:归省市直属2所: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国家出版总署:归省市直属2所:1、北京印刷学院2、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国家供销总社:归省市直属2所:1、山西财经大学2、安徽财贸学院(安徽财经大学)民政部:归省市直属1所: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统计局:归省市直属1所:西安统计学院(并入西安财经学院)包装总公司:归省市直属1所:株洲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烟草总公司:并入中科院直属1所: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地震局:部委直属1所: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防灾科技学院)外交部:部委直属1所:外交学院国家民委:部委直属6所:1、中央民族大学(“985,211工程”)2、大连民族学院3、中南民族大学、4、西南民族大学5、西北民族大学6、西北第二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公安部:部委直属4所: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4、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铁道警察学院)新华社:部委直属1所:新华社干部进修学院(新华社培训中心——中国新闻学院)团中央:部委直属1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此校慎报,分数又高,学校规模小,双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部委直属2所:1、暨南大学(“211工程”)2、华侨大学安监局:部委直属1所:华北科技学院海关总署:部委直属1所: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海关学院)中央办公厅:部委直属1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部委直属1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妇女联合会:部委直属1所:中华女子学院2,家境好的,那就按兴趣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好的城市,喜欢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以后可以考研考博考公务员,随便你考。3,尽量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生活条件好的大学,毕竟四年的青春年华要在那里度过。
高考志愿胡乱填,毕业三年不见钱。又到了一年毕业季,报考季。好多人问我志愿如何填,学校如何选,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供大家在报考时做点参考。准备工作你需要准备的有,所在省的今年和以前三到四年的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今明所在省的高校招生计划表、所在省的前三到四年的各高校录取分数线一览表(越详细越好)。筛选学校的一般步骤1、
对照你的高考成绩,和今年的一分一段表,确定你的省排名。2、
确定省排名后,对照前几年的一分一段表,了解前几年这个排名的大概分数。3、
对照前几年的各高校录取分数线一览表,看对应年份,大概可以报考的学校范围。4、
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家庭经济条件等硬性条件筛选学校,划定目标学校专业范围。5、
查看今年的招生计划,确定这些学校专业的招生人数是否有较大的变动,招生政策是否有变等等。6、
逐渐缩小范围,确定志愿。关于志愿的选择关于城市首先,问问你自己的你父母或者家庭能不能给安排工作,你愿不愿接受这份工作。比如你家有份几个亿的家族产业等你去继承(很严肃),那你去哪里读书都没有关系,如果可以,听家长的话选择一个熟悉的高校,这样在学校你会认识各种你应该认识的人,日后你的工作也可以顺利展开。其次,如果你没有既定的未来工作安排,并没有考研读博的倾向,那就要选个好城市,因为大部分毕业生,要么留在高校所在地,要么回家发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比如你想去上海发展,没有必要一定要报考上海的大学,周边地区也可以。同时,你如果有考研读博的倾向,请你慎重选择你的本科就读院校,一定要报学术学科实力雄厚的院校,就算它在哪个山沟沟里。因为如果你要走学术这条路,那么你的第一学历十分重要。最后,至于是报考省外大学还是省内大学,就看个人想法了。在省内,离家近,各种人脉人际都比较方便,但局限眼界。省外因为风俗语言等等会有诸多不适应,但是增加不同的经历。顺便一提,如果考省外的话,就不要考虑远近,辽宁考生,去北京,去上海,去海南,在回家的问题上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考虑喜不喜欢这个城市就好。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我的建议是,学校段位优先,同段位的学校,专业优先。就是说,能上985,就不上211,能上211,就不上普通一本。没错,有些学校不是985,211也不错,但是用人单位的HR不是搞大学研究的,部分直接系统设限只招211毕业生,不好意思,你再好的普本,再有能力,简历根本就投不进去。然后确定段位再以专业为优先选择。而有意愿做公务员、警察、法官等公职人员的同学,不要纠结学校,因为公职考试要求本科学历,专业对口,至于哪所学校则一视同仁,只看你考不考的上。关于专业首先,每个人都告诉你兴趣优先,但真正当你深入学习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痛苦。所以,首先你要做的是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把不能接受的专业统统筛掉,划定你可以接受的专业。然后是热爱优先,选择自己热爱的,再是不讨厌为主。然后说几点个人小建议。第一,考虑专业时,要考虑其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这个专业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尽量不要选择“万金油”的专业,好像这个专业做什么都行,又好像什么都不行。第二,如果你不热爱,而且不想搞学术,慎报带“学”字的专业,什么哲学、历史学、物理学、教育学等等,否则你会学的痛不欲生,建议报考应用型的专业比如应用物理,同样学物理,学习方向是完全不同的。第三,学习语言,需要天赋或者热爱,无论是中文,英文,法文,火星文,没有天赋,你学一辈子也就是个文秘的水准。最后就是不要去追求什么热门专业,这个时代瞬息万变,四年你毕业后这个专业别说热门了,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首先,你的家庭情况,中外合作办学大都是高收费的。其次,需要确定合作方在该国的地位,应为每个国家的高校等级制度都不同,需要你仔细的了解,很多在当地大概就是职业院校水平的学校,在宣传手册上吹的天花乱坠,就是个坑。还有就是要看全称,很多中外合作办学的都相当于我国的独立学院,而国外的学位都是自授的,如果合作院校是A国B大学C学院,那你的学位证与B大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志愿的填报1、
平行志愿下,各个学校一定要拉开梯度,必须摒弃一分也不浪费的想法,否则可能你就把这次高考就浪费了。2、
大多数省份今年第一次将二本和三本合并,一定会有不开眼的,三本的成绩报二本的大学,最后结局会很惨。注意根据自己的分数水平合理填报。没了三本,就意味着,少了一次录取机会,一旦二本滑档,直接掉到专科。3、
看清楚了再报考,每年都有高分考生报考哈工大(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果被哈尔滨理工录取。4、
高分考生慎报提前批,不要抱着把志愿表都填满的心态去填提前批,很有可能会被高分截流,让比你分数水平低很多的学校录取,到时你哭都没地方。5、
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时,要注意这个学校有没有少数民族预科班或者中外合作办学,如果有的话,会直接拉低这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干扰报考。6、
不要相信招生办,你分高时,“小同学,来X大吧,你的成绩一定可以。”你分低的时候,“冲一冲,差不多。”都是套路,要去问靠谱的学长学姐。至于高校转专业难不难一样,招生办永远说不难。7、
如果分数在段位内较低,还希望上该段位大学,就往远报,越远录取概率越大。主观因素特别强烈的看法1、
南方高校普遍比北方高校学风好些。2、
在男生多的大学或者专业,女生会特别有优势,相反同理。3、
别相信网上什么大学就是决定你在哪打游戏的说法,都是不求上进人的自我麻痹。4、
别为了一个人去一所你不喜欢的大学。5、
尽量去各项资源丰富的城市读大学。6、
大学的水平确实不决定能力,但决定你的眼界与经历。7、
南方大学一定要有空调。懒癌晚期 想到这些写这些。。。。。
刚回到一个学弟在QQ上问我一些问题的回答,突然被自己及感动到然后决定…下面是原文(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怎么说呢,我的建议是这样的。一 如果有特别想去的专业或者学校,不要犹豫,报,不然后悔一辈子。如果觉得自己的分数不能同时满足学校和专业,只能说,不管选择哪个你都会后悔的。听从自己就好,我的选择的话是选择学校。二 XX学校怎么样,好坏是相对的,和清北比,大部分学校都不好。然后是重点,对于一定的分数来说,其实你会考虑的学校都是差不多的,这就回到了什么是一个好学校的问题。无疑,对于一个好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人,而分数差不多的学校往往声誉差不多也就意味着资源差不多从而吸引的人才差不多。同学的话更不用说都是分数筛选出来的,所以不管去了哪个都没什么可后悔的。三 不知道该干嘛不知道该去哪,其实你内心大概也有个考虑,只是不想面对不够完美的现实。其实该干嘛干嘛,没什么特殊爱好或情节差别真不大。四 赚钱。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有意义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偏向选择一些所谓热门专业,这无可厚非。但在选专业的时候还是要动点脑子,至少想这么几件事,我真的知道这个专业要学什么而且所学至少不会让我痛苦吗?将来确实可以赚钱吗?并且我的性格和擅长当年真的可以让我在这个职业中赚到钱吗?然后你会悲伤地发现你的大部分回答是没有,只是看名字选的而已,这甚至比你人生中做过的绝大部分选择都要草率得多。五 在边缘上的话怎么办,报这个学校可能就去了差点的专业,另一个很稳但总想冲一下好点的学校。六 专业实力排名重要吗。五六放在一起说,因为是有关系的。专业排名重要吗,当然重要。参考意义大吗?不好说,这和你的专业本身,你是否要读研甚至和你的大学计划怎么过都有很大关系。但希望你明白几点,1 本科阶段仍然是要学习,老师和图书馆可以给你大部分疑惑的解答;2 所谓实力排名是怎么来的,当然这是综合考虑的结果,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论文,即使不谈学术腐败,成就高低也不是靠数量就可以说明质量的,何况大部分论文并不关本科生什么事情。然后做这些所谓排名的也是人,他们也许会尽量但并不能保证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可以反映你可以学到多少的数据。3 所谓好的学校差专业并不会差到哪里去,好的学校意味着更好的资源,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而且分数线保证了你会遇到更多相对来说以下能力的综合情况更优秀的人:理解能力,记忆力,毅力,专注力还可能有的一点天赋和情商。很多时候,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七 也许你很好奇,为什么你的学长突然的这么一长串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东西。我想说的主要有两点:1学会独立思考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询问别人更多的是减少面对可能的失败或者挫折时承担的责任(至少在心理上),比如XX老师告诉你报XX学校XX专业但你分到了不好的专业,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认为老师要和你一起负责任,这其实是很荒唐的事情,但我没有责怪的意思,我也一样会喜欢逃避,和绝大部分人一样,承担责任很痛苦但很重要,虽然我们多年的教育并没有教我们这些。然后说独立思考,同样可以部分理解为教育的悲哀,我们不愿意去思考一些东西。很多地方我只告诉了你有些东西的背后可能是什么样子的,我希望你可以自己思考,哪怕结果并没有那么清晰也不重要。这是同样很重要的品质,也许无关你将来的收入却可以影响你将来的心境。2 因为你的学长对上贸的了解比你要少得多。我也没有在上贸读书的同学可以问,而且还想说一点,很多人来找我问厦大一些东西我都会去百度百科或者上厦大官网,因为即使在学校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我都有太多接触不到的东西。还想说,其实这些有时候也没有那么重要。另:其实志愿并不是选个文凭的事,更多时候他会意味着很多你现在根本想不到的生活要素。比如,来厦大之前的我从来不知道校园还可以有这么多游客,厦大的游客确实多到会干扰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失望的地方也很多,但这又怎么样呢,我知道自己喜欢这儿,认识和完善自己的,认识许多有趣的人,如果好奇随时可以去图书馆学东西。还有什么比这一切更棒的吗?何况每个学校总有那么几个值得称道的地方。最最后,以上东西看不懂的不必要翻来覆去的看,我只是搞完一堆破事后突然深夜情怀大发打下了一堆废话,逻辑不通和错别字应该会有不少。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思考做自己的决定并为他负责,这很痛苦但很重要,有时候痛苦越大成长越多。最后祝好,无关高考~
发现似乎高三考生用微信的要比知乎多,所以也把原文转载到个人公众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突然冒出五六个嗷嗷待填志愿的弟弟妹妹,老爸作为乐于助人的三好市民都答应“老二(我)帮忙看看”(#`O′)根据我这几天的回复整理如下:1.不要再直接问“查哪里哪里有没有适合某某某专业的全中国这么多学校怎么知道他喜欢那个学校根据三年的分数线他能上那个学校!特别是!适合!你知道这个适合一个词代表多少信息吗!亲爱的!最低投档线、分数线、招生人数、招生专业什么的那本价值?30的超级厚的《2016年xx省高考填报指南》,已经很详细了。拿起书翻一翻好不好。有人问霞霞高考填报指南是什么在淘宝搜索下大概是这样的,然后各个省情况不一样用的书也不一样,霞霞当年是学校在高考前以自愿原则统一订的。要是没有订又买不到的话……文科考生可以找理科考生把文科板块撕给你,理科考生同样也可以找文科考生撕给你。二本可以填志愿的时候一本基本填完了也是可以借的。小时候老师说借书是最好的搭讪方式呢,借书可以见面一次,还书还可以见面一次,书中夹点纸条啥的(偏题了啊喂!)咳咳……剩下的…我就不能再说了2.学长学姐是过来人,也是掌握学校用户体验报告第一人,所以,多问学长学姐,可爱的学长学姐也是愿意帮大家的,谁不想多几个小鲜肉呢。氮素…如下态度o(╯□╰)o感觉自己像个太监。吾皇万岁!大早上爬起来怕你着急先给你手画一个表,哔哔哔给你说了一堆你慢悠悠的回复我你下午再研究,晚上休息下,明天开工。我……爸!你自己揽的瓷器活自己去买金刚钻去!3.宝贝,答应我,能百度的问题就不要再问了好不好。不瞒你说╮(╯_╰)╭某某某大学的排名和某某大学在贵州省招多少人我也是百度的4.(看黑板!划重点了!)关于住宿啊人文啊社团活动啊这些就可以肆无忌惮的问了,作为老油条,住宿条评分标准,社团活动评分标准体系简直是深得学校真传!什么?你问的不是我学校?!好吧,我帮你问我在那个学校的同学。口口相传通信,百年老品牌,你值得拥有!接下来就是…fuck food(杠掉)干货了!不谈自身差异说攻略的都是刷流氓(答主当时不知道提前批是什么鬼,没有填提前批,但是考生可以去了解下,看自己需不需要填提前批)先说一些答主自身的观念,有不同意见的欢迎提出城市可能决定你以后在哪里工作学校决定你以后的科研和就业资源是否丰富专业可能决定你以后做什么工作本专业在学校的情况可能决定你是亲娘养还是后妈带1、拿到分数,第一步先看分数线和省排名。分析下自己能上:清北、985、211、普通一本、好的二本、普通二本、我爸捐钱的大学、三本、高职、专科2、然后打开你那本厚厚的指南书,以贵州为例,最后十几页是各大学前3年在贵州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前面是今年各个大学在贵州招生的专业和人数。3、画一个如下的表好好好……字太丑看不懂Excel版如下(武汉理工请把广告费转到我支付宝账号,谢谢)电子档在这链接: 密码:fma4第一遍,把一切皆有可能的学校列出来原则:1,分数线有可能的学校,历年最低投档线相差一定范围、最低分数相差30分左右的都可以考虑。2,绝对不去的城市可以不用考虑,比如答主当时绝对不去东三省、北京和其他三线以下的城市,城市很重要,会决定你以后可能会在哪里工作(当时是觉得东三省和北京远和冷,现在觉得…都不排斥武汉了,其他地方能把我怎么样)3,绝对不学的专业院校不考虑,比如,打死不学医,当然打不死也不学(答主自身),所以排除掉所有的医学学校4,可选专业根据该学校在本省的录取情况和自身情况填所以,经过这样你选出了大概30个学校好辛苦吧?那么现在开始删除了记得在备注栏里写好排除理由,每一次不同条件的筛选都新建表格,这样方便自己后悔。第二遍,根据学校情况,删除掉你不能忍的学校。比如,没有空调你不能忍,删掉;8人间你不能忍,删掉;食堂太难吃不能忍,删掉;没有学妹你不能忍,删掉;科研经费少你不能忍,删掉;没有重点学科或者重点学科不喜欢你不能忍,删掉;学校名字不喜欢你不能忍,删掉%&_&%;这些情况哪里有?学姐学长和百度知乎贴吧学校官网啊接下来就只剩10-15所学校了是吗? 不是!——返回继续删除 是!——下一步第三遍,根据专业情况,把没有你喜欢的专业的学校排除掉,你喜欢的专业在该校可能有穿小鞋情况的排除掉。怎么知道专业情况?问学长学姐啊!贴吧啊!数据啊!第四遍,不管剩多少学校,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排序,经过上面三轮,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怎么选了吧总结:填志愿时一个特别难的事,不仅难在繁琐,还难在选择,每个人不一样,这么大一件事,没有人替你做决定,你只能靠自己了。好好重视填志愿,不要给自己留后悔的机会,祝三年后某一天你刷着知乎想起当年你看见的这个回答,对自己所选的学校和专业没有后悔!高考最美的是阴差阳错
因为霞霞今天去看了惊天魔盗团2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湖北高考志愿填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