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课程计划第二类疫苗是什么意思思?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 原爱霞的博客 - 阳城教研博客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 河北镇中心学校 原爱霞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家已普遍认识到建构明确、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是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只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选择仍然是个大问题,原因既在于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存在一个落差,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之间又存在一个落差,还在于我们的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学科。数理学科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也就掌握了这门学科。而语文学科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并不等于掌握了这门学科。数理学科,在上课前,“教什么”已经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而语文学科不是这样,“这节课教什么好呢?”语文教师常常感到困惑。数学教师似乎不会提这样的问题,其它学科的教师似乎也不会提这样的问题。唯独语文教师,面对一篇课文,头脑中首先会冒出这么一句。别小看这一问,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师心中常常并不清楚要教些什么,更不清楚要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教合适。
一篇篇的课文,这里教一点,那里教一点;就同一个语文知识,今天教一点,明天教一点,每次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种比喻的修辞方法,教了六年;就是同一篇课文,不同老师教的内容也大相径庭,有些甚至已经不是语文学科应该教的内容,变成了科学课、历史课等等别的什么课。对此,崔峦老师在《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一文中指出,《课程标准》在制定与修订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疏漏,就是没有明确规定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教什么,不教什么,练什么,不练什么,没有明确规定,教多教少,教深教浅,都是教师自己说了算。这就使得我们一些教师以为一篇篇课文就是教学内容,教语文就是讲课文。所以,我认为目前对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来说,“教什么”的问题是第一位的。难怪一些专家直呼吁:我们的《教师教学用书》应该编得厚些,更厚些,具体些,再具体些,对每一课要教的内容作出具体的、明确的、保底的硬性规定,把内容与目标细化并落实到每一册、每一组、每一课中,让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开始实施教学之前,也能像数理老师一样,胸中有数,十分清楚教什么,不教什么,练什么,不练什么,十分清楚哪些是“基本口粮”,&只有这样,才能清楚“我们种的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田,浇的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园”,才能避免教学内容的盲目性、随意性,才能革除“教语文就是教课文”“阅读课就是分析内容”的弊端。(谈到内容分析,崔峦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表明加强语言习得、创新教学模式的决心。)事实上,语文课说白了就是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教什么,第二个维度是怎么教。教什么涉及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问题,怎么教涉及到教学方法问题。因为我们的语文课程建设到现在为止还不尽如人意,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停留在经验思辨的层面上,所以教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才真正具有语文课程的特性和价值,我们依然在摸索中、徘徊中,我们依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地追问自己、反思自己,我教的是语文吗?是语文课程吗?是语文内容而不光是“教材内容”?&我们在选择“教内容”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你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了吗?关注学生的学习盲点了吗?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了吗?
那么,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呢?
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一个问题的探讨与学习
我们都知道,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把自己在解读文本时的创见、深刻丰富的体验全部转化为教学内容。哪些应该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并对其梳理、重构、整合,再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作教学化处理,取舍与甄选出能确保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则故事。
传说有一位国王给大臣们一个任务:编一套古今智慧录,将世界上最聪明的思想传给子孙。大臣们悉心搜集后,编成智慧大全共12本,国王看了,说太厚。大臣们精心挑选后,编成智慧大全一本,国王看了,又说太厚。大臣们反复斟酌,编成智慧录一章,国王看了,还说太厚。大臣们又把一章缩成一页,一共40条,国王看了,还是“太厚了”那句话。最后,大臣们从40条格言中精心选了一句,国王看后满意了。
最后选中的格言,其实就是今天我们都很熟悉的那句话:“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国王让全国所有的人都记住这句话,于是人们变得勤劳了,国家也变得富裕强盛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繁中求简,才能成功!
语文教学也同此一理。语文教学之所以难,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面对一篇课文,不知道如何取舍。任何一篇课文,所包含的教学内容都会在几十个点上。从知识的角度来说,有字、词、句、篇、点、语、修、逻等;从能力的角度来说,有朗读、默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等多种能力;还可以从方法的角度、习惯的角度、情感的角度、内容理解的角度列出一大堆项目。一篇课文就是一只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部位都有研究的价值。正因为每篇课文都具有这样的综合性特征,因此我们常常会做出错误决断:一节课教学内容多则七八项,少则四五项,面面俱到,没有中心,没有重点,结果往往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西瓜芝麻一锅煮,教学内容多而杂,教学结果难免“少慢差”。
删繁就简是一种大智慧。我国古代许多智者,都提倡简洁,“大道至简”“多则惑,少则得”“删繁就简三秋树”“任你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国的古文,少则几十字一篇,多则三五百字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很少见。国画,寥寥数笔,便形神兼备。国粹京剧,一把胡琴,一把椅子,演来却妙趣横生。可见,简洁比起繁杂更有力量,更有效率。
现代的智者,同样提倡简洁。现代社会有二八定律之说。它倡导“有所为,有所不为”“四两拨千斤”,这些观念,对于我们选择教学内容,同样是难得的法宝。
选择教学内容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从“什么需要教”的角度来思考,这是顺向思路,常规思路;还有一种是从“什么不需要教”的角度来思考,这是逆向思路,非常规思路。教学中采用两种思路比采用一种思路常常更富创意。
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有个著名的法则,叫做“三不教”:学生已知已懂的,不教;学生自学能懂的,不教;教了暂时也不懂的,不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补充一句:某个内容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也许更好,不教。有了这四不教,一篇课文需要教的内容就不多了,阅读教学就会变得“少而精”了。
下面我们分学段对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做一些分析、探究
第一,低段,要凸显字词和朗读,其它内容可以不教或少教。
教学,贵在抓住重点和难点。低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和朗读,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根本,其它教学内容可让学生自学或点到为止。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一课,可教的内容有如下几项:①学认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②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③掌握“盼望”等8个词语;④体会感叹句子表达的情感;⑤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⑥理解课文内容;⑦了解童话有三次反复、对话多等特点;⑧懂得燕子等是益虫,蚜虫是害虫;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⑩学习自主识字的方法。如果选定以上10项作为教学内容,那么两课时教完的话,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就有5项之多。“多则惑”,一手抓5只跳蚤,结果一只也抓不住。
对以上内容,可作如下选择:①②③项是关于识字写字、词语、朗读等内容,是低段的教学重点,应牢牢抓住不放;④项的感叹句,在本文中不突出,不如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⑤⑥两项理解课文内容,一点不难,学生读一两遍就能明白,不必再教;⑧项关于害虫、益虫的知识,学生在幼儿园就已懂得,属于已知;⑨项培养科学精神,应以渗透为主,不必单独设项;⑩项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可融入①项进行。这样经过筛选、整合,教学内容只剩下①②③项,其中③项学词语又可以与①②项结合着进行。因此真正需要教的是①②两项,可以分别安排在两课时完成。这样安排,每课时凸显一个重点,这比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地教学,效果会高很多。
又如《地球爷爷的手》,花太多时间教“地心引力”,就大可不必,有不少教师甚至以此为重点,更是费力不讨好。再如教《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是怎样反反复复才找到妈妈的,花许多时间去问,也似乎大可不必,让学生多读几遍,再模仿着自创一段岂不更好!总之,低段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都应遵循强化字词和朗读的原则,为学生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语文基础。
第二,高段,要凸显表达方法的领悟,力求读写结合,其它内容可以少教或不教。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凡是学生已学已知的,决不重复讲解;凡是学生能自己学懂的,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教师的教学重点要选择学生必须掌握而又未能掌握的内容。
如薛法根老师教的《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只重点选择了两项教学内容:一是课文中的一个重点句子——把“?”号拉成了“!”号,二是让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叙述三个事例时写作上有什么共同点。其余如生字、生词、朗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里讲的三个故事等内容,一般教师都可能选作重点的,他都没有教。因为他认为,学生在课前对这些内容已作充分预习,学生手里占有的资料甚至比教师的还多,再教这些,难免在已知中兜圈子。教学效果证明,这样的选择的确高人一筹。
又如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可教的内容有很多:⑴学生字;⑵学词语;⑶学句子;⑷学朗读;⑸理解人物;⑹体会人物情感;⑺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⑻把握写作顺序;⑼了解省略号的作用;⑽学习怎样写对话;⑾理解环境描写;⑿学习外貌、动作描写;⒀学习、体会心理描写;⒁心理描写练笔14项内容。这些内容,如果都教,课就会变成“大杂烩”。其实这14项内容,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学生自学即可弄懂的,如⑴⑵⑶⑷⑸⑹⑺;第二类,是学生已知已懂的,如⑻⑼⑽;第三类,是可以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的,如⑾⑿;第四类是需要教的,如⒀⒁。为什么选⒀⒁呢?第一,本课的心理描写最有特色,最值得教,最值得学;第二,理解心理描写是本课的难点,难点突破了,其他如掌握重点词句、朗读、人物形象的理解均可同步进行,情感亦可渗透其中,抓一点可以带动多点;第三,抓心理描写,一课突出一个重点,可以读写有机结合。
教高年级的课文,切忌四面出击。教师要舍得“割爱”,舍得“丢”。“丢”是为了更有效地的“得”。教《林黛玉进贾府》一课,重在感悟人物语言描写的味道,其他可以不教;教《一面》一课,重在感悟人物外貌描写的特色,其他可以不教;教《一夜的工作》一课,重在感悟“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其他可以不教;教《景阳冈》一课,重在感悟打虎一段几个动词的运用,其他可以不教……精选一点来教,比起一堂课选若干点来教,效果要好得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四面出击不如突破一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中段,介于低段和高段之间,可因课而异取舍内容。
教中段的课文,有的可侧重于理解语言,有的可侧重于运用语言。字、词、句难点较多的,可侧重于理解语言;字、词、句难点较少的,可侧重于运用语言。而与理解、运用语言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则可不教或少教。教学不要让学生老有“炒现饭”的感觉,要有一点新鲜感,要有一点挑战性。比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内容的理解,游览线索的变化等,都是学生自学可以解决的,而画一幅双龙洞的平面图、画出水流的路线却不那么容易;再比如教《乡下人家》一课,屋前种瓜、门前种花、喂养鸡鸭等,大可不必问来问去,而如何抓住乡下人家独特的景物来写,则很值得讲一番。紧紧抓住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特点来教,就会学得有趣,教得有效。
刚才我们是分学段对如何选择教学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究。其实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涉及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从文本中挖掘语文的核心价值。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凸显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呢:
一&是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的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比如《花钟》一课,除了字词类知识与技能外,可以用来教学的内容还有很多,如花钟是怎样形成的;每种花是怎样开放的;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选择怎样的内容才是语文的核心价值呢?作为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我们只能把“教学内容”定为:“通过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领会作者描写花开放时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包括逻辑的准确和形象的准确),感悟作者连句成段的方法,并积累语言,适当地迁移运用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教学设计时可以这样考虑:&
1、品味句子逻辑的准确:看看表示花开放时间的词有什么不同,从而品味“左右”这个词在句子表达上的作用。&
2、品味句子形象的准确: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每一种花的开放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想象这种花开放的情形,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自读感悟、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的形象生动。如“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让学生从中感悟出:因为牵牛花是紫色的,而且形状像喇叭,所以说它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作者用“吹”字,让我们觉得牵牛花开放时,就像调皮的孩子在吹喇叭。同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3、连句成段的感悟与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多读、多写、多积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强调诵读涵咏,熟读精思,强调熟读勤读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因此设计让学生根据花开放的时间,在黑板的“钟面”上贴出相关的花,在诵读中感悟作者连句成段的方式,并看“钟面”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二&是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
如沈大安老师提出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我们应该选择两种语言现象作为教学内容: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规律的语言比比皆是,如《花钟》的第1自然段: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这一段除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的观察角度、多样化的表达方法,仅就“时间”的写法来说,就有几点值得学生注意:一是按时间顺序写,这才便于读者想象成“花钟”的开放;二是用上了“左右”,使表达更加准确,而且有的加上“左右”,有的不加“左右”,避免了累赘重复;三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有变化。这三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很有价值,如果让学生细细品味,可以学到汉语表达方式的许多规律。
再比如二年级的《泉水》。
应该说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
课文的结构是并列式的。泉水流过水池、平地、果园、山谷,每到一地都说了话。这是一个规律;第二个规律是语言的节奏,格式;第三个规律是它的准确性。
教学本课,除了让每个学生感悟到泉水的乐于奉献、乐于助人、团结协作、乐观奋进外。更要让学生体验这种规律:“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来吧,来吧!&喝吧,喝吧!&照吧,照吧!&”与“来吧!&喝吧!&照吧!”比较,让我们感到泉水希望大家都能尽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很甜很甜,很清很清”重复了两次,让我们感到泉水是那么多,那么清,那么甜,那么美。“很多很多”对应的是“天然水塔”;“很甜很甜”对应的是“更大更甜的果子”;“很清很清”对应的是“一面明亮的大镜子”等等,你看,语言多么规范,多么准确,这些,要让学生在读中初步感受。
再有“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这些词语的积累。
课堂上,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就要能有意识地发掘这些有规律可循的语言现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学习。
再看“陌生化”的语言现象,《慈母情深》(人教版五上)中有这样两个典型的语段:
语段一: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语段二: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就很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语言规律,通过感悟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第一句,将“我的母亲”倒置,并进行多次反复,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是给人一种慢镜头的感觉,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而“立刻”一词的重复应用,则是给人一种快镜头的感觉,使母亲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一气呵成,再次感受母亲挣钱的不易,生活的艰辛,工作的枯燥、单调。看!这就是两个语段承载的语言价值,如果细细品味,学生就能学到怎样用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再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讲巴迪焦急地期盼父亲回来时的语句表达式: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按我们习惯性的规律,这应该是一句话,顿号顿号逗号句号,或者是逗号逗号逗号句号。而这里作者却一反常规,句号句号句号,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表达巴迪的那种焦急,那种期盼,表达时间过得好慢。你看,这就是陌生化语言的价值。这就是一反常态的标点使用的价值。
不论是规律性的语言还是“陌生化”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都有较高的价值,我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千万不要错过。
三&是具有统领性,抓住它,就能整体把握文本,构建起大的阅读话题。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一些课堂总是在“山脚下转悠”,或者始终如同隔靴挠痒,无法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高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一点必然存在,即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没有依据文本设计出能紧扣文本价值取向的统领性问题,并组织教学。
统领性问题也称为“主问题”,它在一篇文章中或者一节课中的地位就像一个国家的领袖。如浙江蒋军晶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蒋老师紧扣教学研读点“审阅”,引导学生理解“审阅”的意思,接着他说:“读了这一个段落,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总理审阅文件时的那种认真、仔细、负责以及一丝不苟。其实这一切我们早就想到了。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都想到了吗?总理审阅文件的认真仔细的程度,总理审阅文件时的每一个细节乃至每一个动作,我们真的都想到了吗?有没有出乎你们意料的地方?有没有你们没有想到的地方?”这里,教师很敏锐地抓住“总理审阅文件时,有什么是出乎你的意料,是你没想到的?”这个统领性问题,让学生反复品读总理审阅一份文件的句子,并交流感受,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总理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体会到总理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然后巧妙地将“总理审阅一份文件”与“审阅一夜文件”,并进一步到“审阅一生文件”串接起来,这样“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螺旋上升。教学因其统领性问题的创设而变得简单而高效。
再如大家熟悉的《慈母情深》。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统领性问题:“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在什么情况下鼻子一酸?拿到了钱,明明是一件高兴的事,怎么还会鼻子一酸?”接下来的阅读对话,语言感悟、情感体验、人文熏陶、语言训练都紧扣这根学习主线,这个阅读话题。&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人认识到语文教学只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程序,合理安排组织教学内容。状况我们大部分“”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教学设计?)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
1.&依据课标、教材——把握方向
教学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就好比是一辆马车,一种载体,上面载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学习的兴趣、习惯等等。就具体的一篇课文而言,教学目标是能够,也是应该准确界定的。新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活动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全面理解课标的内涵,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确定教学目标,一是要了解课程标准各年段目标,二是明白所在单元教学目标,三是清楚本节课教学目标。
例如,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有以下五点: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根据课标要求,我们来判断下面两位老师执教一年级口语交际《我的画》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
(1)把自己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2)听别人评画,能抓住要点,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
(3)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
评:对于入学两个月的学生来说,这个教学目标要求过高。要生动讲给大家听是课标第四学段的要求;与别人商量是中学段标准;方言区要求说普通话,一年级课标要求学说普通话,说规范的普通话要求过高;态度大方可以,语言美要求过高。
第二个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别人的画;
(2)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评:这个教学目标的定位符合课标和一年级学生的要求,能说出就行,不要求清楚规范,有兴趣敢发言就可以。
课程目标的范围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所以不论是城市教师还是农村的教师,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我觉得每个人手头都应该有一份语文课程标准,随时翻看,经常学习研究。建议老师们在每个新学期开始教学前,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工工整整地抄写在自己备课本的首页,这样,设计某一课的教学时,心中对本学科、本学段、本单元、本节课的课标要求都很清楚,教学就能做到目标明晰,方向正确。
我们经常在一些参考资料和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看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是不妥的。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师应该清晰地把握本篇课文本节课的方向与任务,明确教什么,并且要知道哪些是第一课时的目标,哪些是第二课时的目标,这些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笼而统之地将宽泛的教学要求,当作具体的教学目标。新教育课题实验者提倡,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教学目标分细化为层次井然的三类:
A类:&基础性目标,即核心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和解决的障碍性知识。比如,语文课每课的字词,要求背诵的段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类:&教学核心目标,即本节课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与知识一样,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
C类:&附属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或由本课知识所延伸出来的知识等属于附属性目标。
这一细化后的教学目标,既是为了突出B类核心教学目标,又是为了把与文本及教学过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思想情感类的A、C目标,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B类教学目标是课堂上要凸显的核心教学目标,是重中之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花大力气,用足时间,确保完成的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与运用教师参考用书上的教学目标呢?教参是一线教师教学时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应该把教学用书上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并且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很多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多数情况是不加思考地照搬教参中设定的教学目标。老师们可以细想一下教参确定的目标,大多数除了基础知识目标外,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说教参上的目标大多关注了文本的阅读价值,不能明显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王荣生教授所制定的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中有这样一条是:“所教的应该是‘语文’的东西。”这里所说的语文的东西是指要体现语文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这就在提醒我们,语文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有更为具体的核心的语文教学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
我们来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教学用书上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制定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另一个老师参照教参细化以后的教学目标:
1.练习依据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掌握“遮”字的音形义;理解“翻墨”与“跳珠”这两个词的比喻义及其在语境中的作用。
1.理解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借助阅读想象,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文字还原成画面,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面意思及诗人的情感用朗读表现出来。
初步了解苏轼其人其诗其书,并尝试进行诗歌比较阅读。
通过比较,细化后的教学目标在表述上比教参上的目标更为具体、清楚和明晰,显然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得的关于语文的东西也相对更多。这一细化后的教学目标提示我们教师在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时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具体。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楚明了,不能是含糊笼统。比如,“了解本文的一些写作方法”这一表述就是我们所反对的。到底本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学生要了解多少,是哪几个,在教学目标中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表述,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清楚地把握教学的方向与内容。
二是实际。目标的表述不能大而空,不能是写在本上自己都不看,只是应付检查的。比如,有的教师备课本上几乎每个课时目标上都写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思维”等等,乍一看这个目标还比较全面,仔细推敲后,你就会发现这样的目标实际上是又大又空。
三是准确。这点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并结合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把“教什么”先思考清楚。准确判断出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即核心教学目标是什么。如果这点做好了,教学就会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也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细化后的教学目标也应当遵循简而明的原则,要能抓住关键。如果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过多,就会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庞杂,课堂容量过大,其结果可能会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节课教什么,到最后连教师自己都不清楚了。
2.&了解学生——明确起点&&&&&&&&&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对于一个教学内容,关键要考虑学生在什么起点上学习,如何学习,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兴趣点,认识的盲点难点等在哪里,要考虑知识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习惯等养成。教学要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目标之间搭梯子,不管要搭多少梯子,要搭多高,梯子的起点始终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教师心中无学生或不了解学生,很难设计出一节好课来。
比如,去年秋季开学后,我对我班一年级新入学的65名小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作了一个调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非常大,能够直呼音节,进行简单阅读的学生占18%;能够拼读音节的学生占27%,那么,拼音部分教学目标的确定,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兼顾两头,使已经掌握的在课堂上要有所收获,基础稍差的能够迎头赶上。这是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内容的。
因此,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侧重点,需要教师对一篇课文的特点作深入的理解,对一组教材作周密的思考,就一篇课文教学而言,应清楚让学生经过怎样的学习过程,运用哪些学习方法来学习,最终弄清楚让学生理解、感悟什么(思想内容),学习领悟什么(表达方法),掌握、运用什么(学习方法、习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反复琢磨的基础上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如果说教学目标给我们指明了要去目的地的方向,教学内容可以看作是我们要去目的地的具体路线,那么,教学方法就是我们在这条路线上要乘坐的交通工具。当然,路线的选择应当优先于工具的选择,否则工具再先进,也可能会南辕北辙。所以,方向正确,路线清楚具体,要到达目的地,这就要涉及到我们选用哪个交通工具,也就是说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最多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怎样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我们先来看两个课例,大致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课例1:《白鹭》&&&&&&&&&&&&&&&&&&&
第一步:学生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4分钟)
第二步: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白鹭的图片和资料。(15分钟)
第三步:教师用课件并欣赏白鹭相关的图片资料。(11分钟)
第四步: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给白鹭画像。(6分钟)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为白鹭作诗、配乐。(4分钟)
评:这个教学设计,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表象来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也多样化,整合资源,超越文本的课程理念似乎也体现了,但却严重忽视了文本的阅读和感悟,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和语文教学的规律。课堂上老师没有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主旨,而在交流、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白鹭的图片、资料上前后用了近20分钟,最后还有10多分钟时间,教师又让学生进行所谓的语文的实践,为白鹭画像、作诗等。不用说,一节课下来,学生完全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书没读,字没认,词句没理解,语言没积累。这样的教学是舍本逐末。
&&&&&课例2:《灰雀》
1.&谈话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质疑有什么问题。
2.&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并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第一自然段中能反映列宁非常喜欢灰雀的句子,并读出列宁的语气。
4.&学习第二至十自然段,解决:
(1)灰雀到哪儿去了?找出灰雀丢失的根据。
(2)灰雀不见后,列宁会怎样?
(3)分角色朗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
(4)讨论列宁知不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抓走的。
(5)小男孩为什么不敢直接说出自己抓走灰雀的事?
5.&讨论灰雀回来之后,列宁为什么对灰雀说话而不对小男孩说话。
6.&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后,老师总结出“爱的力量是巨大的”)
评:《灰雀》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没有抓住文本中列宁与小男孩的四次对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和揣摩他们的内心活动。教学本文,除了让学生感受列宁对灰雀、对天真诚实的小男孩的喜爱之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四次对话去体验人物的情感,去感受列宁那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法,从而体会列宁既达到教育小男孩的目的,又照顾到小男孩自尊心的良苦用心。对情感把握不准确,造成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不当,导致教学的重难点出了偏颇,出现了该教的没教,不必教的却花了很多时间讨论。这样的教学是南辕北辙。
上述两个课例,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也说明了我们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的两个共性问题:第一,所教的内容与“语文”关联不大。40分钟的阅读课,教师不知道教什么,所以出现了教学内容选择不恰当,选用的教学方法不实用也不科学,大多数教师想教的内容往往与实际所教的内容不相符,所教的内容与“语文”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影响。第二,从“怎么教”入手去解决“教什么”。很多老师在看到教材时所自觉关注的是我怎样来教这篇课文,一开始就陷入了教学方法中,在“教什么”还拿捏不定,还没有着落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怎么导入新课,课件怎样制作,板书怎样设计等等。从“怎么教”入手去解决“教什么”的难题,即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带来了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造成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无效劳动。
2、内容决定形式。教学内容组织的合理,有效决定了教学方法选择的合理有效。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方面来思考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我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有思想,会表达,具体来说,就是要做两件事:一是由言到意,理解文本语言所包含的思想;二是由意到言,也就是将自己的思想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围绕教学目标,我们要做的两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和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即语言因素),然后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学生行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情,品出味,激活思,悟出效,习得法,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老师们大都注重了学生读书的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默读、指导读和自由读来理解课文,训练语感,但语言文字训练相对较少,对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结构形式研读更少,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收获,也就是说对文本教学价值(语言因素)的发掘和运用不够好。因此,教学时我们除了完成课后设计的语言文字练习之外,还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想象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前不久,我听了两位青年教师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的训练设计很有特色。一位老师抓住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事件后的“想什么”这一训练点,巧妙地与上文联系,将事件中的“妇女、洋人、巡警、围观者”分别与“贫苦人民、帝国列强、当局统治、广大百姓”一一对应,然后引导学生推出周恩来的想法就是:拯救苦难百姓、赶走帝国列强、推翻腐朽统治、振兴中华民族。老师这一承上启下、独具匠心的设计为学生理解文本,进行想象表达搭建了很好的台阶,让学生会想会说,从中我们看到了授课老师解读文本、设计教学的扎实内功。
另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理清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的事件后,让学生围绕事件中的人物用关联词“不但不……反而……”说一说:
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1、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洋人,反而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而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而__________;
这样的说话练习,既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又检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了思想情感的渗透,可谓巧妙用心,言意兼得。
我们再来看三个老师处理“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救助车夫”这件事中的一句话。抓“饱经风霜”这个语言训练点进行教学,一是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容易误解,二是这个成语能形象地反映出车夫的身份,进而帮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老百性的同情。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不同。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我们先理解“风霜”的意思。
生:&&风和霜,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或挫折。
生:&“饱”的意思是充分地。
生:“饱经风霜”用来比喻长期的艰难困苦。
师:这个词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
生:说明车夫在拉车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头。
评:这个教学环节,老师让学生用工具书上的解释机械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也处理得简简单单。由言到意的词语教学看似点到了,学生可能是死记住了这个词的意思,也可能是似懂非懂地理解了。但这不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饱经风霜”的理解不出几天可能就会忘记了,教学效果不理想。
我们再看另外两个老师教学“饱经风霜”一词:
案例二:(王崧舟老师执教)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初步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有请举手示意。(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学生思考片刻)
生:我看到的是这样的:颧骨高高地突出,眼眶深深地陷进去,满脸的皱纹。
师:没错,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生:我看到的是这样的一张脸:他的脸红通通的,头发像一堆乱稻草,他的嘴唇上有一道一道干裂的口子。
生:他的脸色蜡黄蜡黄,身上也是皮包骨头,其实只有三十岁,但看上去好像已经有六十岁一样。
师:没错,这也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师:你们会看车夫的脸,第一只眼睛看到这张脸,第二只眼睛看到这张脸的背后,从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你又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出来了,我知道他的家里很穷,估计吃了上顿没下顿。
生:老师我也看出了,车夫干活不要命,没白天没黑夜地拉黄包车。
生:老师,我也看出来了,我看出了这车夫身体有病,是撑着拉黄包车的。
师:是的,就是这样大冷天,车夫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玻璃碎片把他的脚板刺破了,他躺在地上痛苦呻吟,他想起来都起不来。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样做?
师:那让我们一起去看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这个黄包车车夫的……
案例三:(于永正老师执教)(视频片段)
师: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那么请你想象一下,在旧社会里,一个拉黄包车的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学生思考)
师:如果他才三十几岁,……从头发到眼睛,到皮肤,到嘴唇,甚至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会是什么样子?请你用一段话具体描写出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但是这段话里面不准有“饱经风霜”这个词。如果这段话写得好,就证明你们对“饱经风霜”真的懂了。
生:(学生用了5分钟基本写完)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但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脸色蜡黄,一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中,嘴唇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脸上也布满皱纹,一身寒酸的衣服打着大补丁,浑身散发出一股汗臭味。
师:这就叫“饱经风霜”。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他穿着一身褪色的衣服,双脚光着,手上的皱纹很多,但是头上戴着一顶帽子,乱蓬蓬的头发从帽子下钻出来。额头上有三条抬头纹,眼角也有三条皱纹,帽沿上也有许多灰尘。虽然天气很寒冷,但是他的鼻子上还是挂着许多汗珠,嘴唇上也有许多皱纹,耳朵冻得通红。我想,他拉车也拉不了两天了。
师:好的,这就叫“饱经风霜”。
(学生写得好,读得也好,听课的老师不禁为他缓慢低沉的朗读动容。)
&&&&&评:这两个教学细节,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教学价值——“饱经风霜”这个语言训练点,既体现了文本由言到意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又体现了由意到言的融合,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饱经风霜”这个词背后我们看不到的意象。两个案例分别通过语言描述想象“饱经风霜”的画面和读写结合想象“饱经风霜”的画面,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是让学生通过品析言语表象,体悟“饱经风霜”这四个字背后的种种不能直白,但是必须去意会的东西——那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饱受煎熬的生活状况;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为谁俯首,为谁孺子牛呢?就是这些劳苦大众。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最底层老百性的同情和关心,在学生在一次次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如细雨滋润般的熏陶和感染着学生,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也发自内心地领悟着和感动着,心灵也因为感动而变得丰盈了。这就是作者、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同生共构——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才是我们提倡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三)、针对学生实际拓展整合教学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从学生的视野出发,做到眼中有人:关注学生“现在视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关注学生“阅读视野”——学生不知道什么;关注学生“期待视野”——学生最想知道什么。&&&这些课前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必须了解的。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是在这些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的。因为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感知、技能以及受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景象。我们要了解这些情况,要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以便为我们选择适宜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好准备。对已有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加工整合、拓展,要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教材的内容包括文本、插图、练习及语文乐园。这些内容可以进行有效整合教材内容的序列,也可进行调整。整合得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位老师执教《语文乐园》语文乐园虽然不是纯阅读教学的课,但它也应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己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整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位老师教学的话题是“奇妙的大自然”。从识字,到课文,到乐园,向学生展示的是大自然的秘密。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学习了有关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见识了许多奇妙的“”。“与”,、,,与。“”,,,,,与,我们可把“”“”“”。“与”,只是让,,,。些内容在,“”探究与,安排,教学重点突出,轻松,学得,
(四)、依据教学实际布局教学程序&
,,,,,:部分整体的序列不能随意改变。但每篇文章千篇一律,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组织,,,。
让我们来欣赏在《鼎湖山听泉》一课中,李伟忠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李老师教学这一课,没有平铺直叙一段一段去讲解,而是直奔第二自然段(师先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泉的词语。并分别将这些词语标红在大屏幕上演示的课文中。这些词是:淙淙、清亮、时隐时现、不绝于耳、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清纯悦耳、欢快活泼。接着,师通过课件演示,只将红色的词语留在原来的位置,而将其余的文字抹去。)&&&&师:如果让你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生:可把描写泉声、泉水的词各分成一类。&&&&师:描写泉声的词有哪些?&&&&生:淙淙、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欢快活泼。&&&&(师按照学生说的,通过演示,将八个词语重新排列,分成上下两组。)&&&&师:这些词语描写的是作者听到的,我们可以称它为“入耳”(板书);第二组是作者看到的,我们可以称它为——&&&&生:入目。(师板书)&&&&(指名读这八个词语,听一听能感受到什么?)&&&&生:我感到泉水在山中哗哗地流,发出淙淙的声音。&&&&师:这声音好听吗?&&&&生:好听。&&&&师:哪个词说出来了?&&&&生:悦耳。&&&&师:那么“很好看”,&&&&你们用哪个词来说?&&&&生:悦目。&&&&师:由此我们想到一&&&&个成语——&&&&生:赏心悦目。&&&&(齐读第一组词语)&&&&师:第二组词让你有何感受?&&&&生:我感到这些泉水是山的魂,无处不在。&&&&生:泉水是很清亮的,一眼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师:从“清亮”我们发现泉水很清澈。&&&&生:我从“交错流泻”发现泉水的支流非常多。&&&&师:通过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鼎湖山“泉声优美动听,泉水清澈丰盈”。让我们读好这段。&&&&(生看着课件中的两组词语,一边读,一边从中品,语言便有了乐感,眼前便浮现出了画面。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了一起。
当学生读词,品词后,让学生选出相应的词送入课文的语段中,边读边形象地体会“听中有看,看中有听”。)&&&&师:作者听的时候在看,看的时候在听。写的时候是把看到、听到的都融合到一块儿了。让我们也来一路听泉,一路赏景吧!&&&&(生再齐读这一段。)&&&&在这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课件演示,让词语从课文中来,并结合课文理解、体会它们的意思,当学生对这些词语有了感觉,再将它们送回到课文中去。送回的时候,教师利用对听觉、视觉的激发,不断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段文字“一路听泉,一路赏景”的动态美感。教学内容经李老师这样巧妙布局,合理组织,此时,学生再读这段文字时,词语便有了画面感,厚重感。当然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资源意识,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内容,,“”;课文“”;课文“”;课文“”“,”;“”组织,,
我们说,对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源自教师对教材深入的钻研、理解和高度的把握,源自对学生学习心理的高度认知和深情体恤,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所起的作用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以此为范本,引导学生习得语言文字,并经由课文的语言文字延伸开去,感受和学习更丰富、更深刻的语言文字。 教师如何使用好这些范例呢?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  ()“信奉而不唯是”。  ()“遵循而有所立”。  前者“信奉”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的载体,不要轻易否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思想、教材特色。“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教材不是圣经,要修改,要完善。  后者是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是指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即“超越教材”。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要让教材“增值”。  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独立思考提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要更具挑战性、刺激性、新鲜感,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能“零起点”。  现今课堂上最缺少的是“我认为”——教师不说,学生更不会说。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依据:  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因此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就教材来说,理解不一,其处理也就不同:一种理解是指根据一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编造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教科书;另一种理解是指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教师深如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就可用教材教。能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发现、一种创造。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依据学生情况而定。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富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城市与农村,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发达地区与待开发地区等都不同。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就是在同一个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不一样。尽管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要求教材具有多样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这毕竟只是尽可能。我国幅员那么辽阔,东西部差距那么大,不可能也不能编排出适应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教材。哪一种教材最适用于学生?就算是选到了最适用的教材,教学质量还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提升过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新世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拼音》时针对学生情况,发现拼音教学过于集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就把后面的以识字为主的内容提上来,使拼音与识字互为交替,分散处理,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愉快。  ()根据教学情境而定。教学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氛围。教学课前的设计只是对教学现实的预计、构想,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之外的许多事件、问题、情境。此时,教师若不根据教学情境而灵活处理教材,而是按原计划教学,这属传统式教学。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师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以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要用问题引导学生向教材意图靠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当学生的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好课应当是越教问题越多,问题越多,探究的内容也越多,学生的思路就越开阔。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字与拼音(三)》时,就处理得很灵活。她出示韵母的图片,原计划是想让学生看图认识“月”字,用熟字“月”带出。她让学生说说图上的月亮像什么,以建立感性认识,发展想像力。谁知学生一说就收不回来,同学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他们说:像人的眼睛,像香蕉、像小船,像一张染黄的脸等等。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后,一个比一个说得形象、生动。教师在此情境,就只有让想说的都说到,原计划两分钟完成的内容,八分钟才解决。这不就是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体验吗?试想,如果该教师不根据教学情境处理,而是让一两个学生说了之后,就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这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吗?  ()依据教学环境而定。环境是一种无言的课程。教学环境分为教的环境与学的环境。它区别于教学情境,但与教学情境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课堂内,某种意义上即是教学情境。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已逐渐被变世界为学生的教科书所取代。依据教学环境确定教材的取舍,内容的灵活组织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涉及到学生所在的社区、学校、教室、家庭等多种因素。其中每个因素又牵涉到经济、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提高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实验教材第单元《外面的世界》,教学内容是一幅市区图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建立课本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精彩”的意思,大略认一认图画里的字。教学中,城市教师认为好讲,能实现教学目标,农村教师却认为不好讲,原因是农村学校周围没有图画上的那些内容,因此,导致了他们一种是“教”教材,一种是不管教材,只让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环境。其实这两种处理都各有不足。在新一轮课改理论指导下,如果结合环境借教材施教可收到更好的效果,即把教材与环境结合起来,借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激发努力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利用观察社区,为学生建立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识字渠道,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能力。  ()依据教学资源而定。教学资源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坚实基础。教学资源分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多数教师教学中往往更关注的是硬件。诸如教学场所、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技术、图书、教具、学具等等。凡是提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首先总是比硬件:人家学校有什么,我们学校没有什么,所以……他们常常忽视软件的重要性:如学校领导忽视管理、忽视师资培训、教师忽视对理论的学习等。疏不知软件的隐性流失远比缺少硬件可怕。优越的硬件设备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师努力,才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所以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定要依据所在学校的教学资源而定。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应是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充满智慧与创新的。语文教师应有较强的资源意识,善于开发并能及时捕捉教育的资源,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在教学一些写景课文时,老师们常常喜欢这样导入新课:&&&&师: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都去过哪里呀?&&&&生:北京。&&&&生:上海。&&&&生:秦皇岛。&&&&……&&&&师:你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请看课文。&&&&如果教师有较强的资源意识,就会发现,这短短的谈话中,还有很多可开发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师:同学们一定喜欢旅游,跟大家说说,你去过什么地方?&&&&生:北戴河。&&&&师:能把它说完整吗?&&&&生:我去过北戴河。&&&&师:好极了。&&&&生:我去过上海。&&&&师:你能在“上海”前面加上一个词吗?&&&&生:我去过美丽的上海。&&&&师:瞧,添上一个词,就把“上海”的特点说出来了。&&&&生:我去过风景如画的桂林。&&&&师:很好,把“风景如画”换一个词,你还会说吗?&&&&生:我去过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师: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生:我去过六朝古都南京
师:你连南京做过六朝古都都知道,真了不起。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也能增长学问呢。今天,我们一起到神奇的九寨沟去看一看,又将有什么收获?&&&&&&同是“谈话”,这里却把谈话变成了一个小型的语言训练,在不知不觉的聊天中,孩子们学习着如何运用语言,如何表达得更生动、更精彩。如果我们能够时刻保持这种职业的敏感,拥有强烈的言语训练意识,或许我们可以使自己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承载着教育的意义。&&&&&&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曾出现过这样一个细节:&&&&&&当孙老师问“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时,一个孩子说:“他是个自信的人。”教师马上问道:“这叫‘自信’吗?盲目地相信自己,不知外面的天地有多大,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不叫‘自信’,这叫什么?”于是,学生说出“自傲、自满、自大”等词语。老师立刻把这些词写在黑板上,并且告诉学生:“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真实的本事、真实的水平。如果无限制地相信自己能超过他人,那就不叫自信了。那叫自满、自傲。我们要做自信的人,不能做自满、自傲的人。”&&&&&&面对学生一个不恰当的用词,孙老师能够即刻对课文中的人物展开分析,引出对一串词语的理解,同时教给学生如何做人。我们的语文课堂,无数生成性资源就像这个教学细节一样,时时闪现在学生的发言里,时时徘徊在我们的身边,而有能力抓住它的老师,从来不让它悄悄溜走。表面看,这是教师的教学机智,实质上却是教师强烈的资源意识与深厚的内在功底使然。
曾听一位教师在谈执教感想时说到,在新一轮课改理论指导下,力求用最朴实的教学资源及手段去上最好的课,就是依据教学资源灵活创造教材的最好见证。  (6)依据教学特长而定。再好的教科书,不好的教师难教好。不好的教科书,有的好老师一样能教好。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就素质而言,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长。有的擅长美术,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朗读,有的擅长板书,有的擅长运用多媒体手段。新课程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更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便于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课改的变动性、多样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是一个执行者。在听课中看到,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去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用美术、音乐等来组织教学,效果也同样不错,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小的船》时,就充分运用音乐来帮助激情、理解、欣赏、想像等,把学生带到一个星光灿烂的美妙夜晚。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充分运用简笔画这一特长,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勾出大海、草原、山村、森林的画面,让学生联系画图体会课文,读句子,看图说话等。  3、超越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展示成果、体验成功创造条件和机会。  (1)让“语文学习”成为“自学活动”  (2)让“语文学习”成为“探究实践”  (3)让“语文学习”成为“自我展示”  (4)让“语文学习”成为“综合活动”
语文教学的路是漫长的,语文教学的艺术是深奥的,我们不能停歇;我们要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肩负的使命,才是对学生的现在、将来、一生负责。
阅读全文(3379) |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RE: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语文教学的艺术是深奥的,我们不能停歇;我们要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肩负的使命,才是对学生的现在、将来、一生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课程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