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录取分数线唱歌科多少分数线

湖北经济学院2015排名
当前位置: 来源:http://gaokao. 作者:山东高考 时间: 18:40
湖北经济学院排名2015排行第423名近日,中国校友会团队发布了2015中国大学排名,其中湖北经济学院2015年位列423名,相较于2014年的排行第524名,排名上升了101位。湖北经济学院历年排名年份全国排名总分排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声誉排名201452461.1960.0862.4960.16201342760.080.210.140.2320124770.080.060.12020114560.060.10.02020104490.080.10.07020094760.080.110.070湖北经济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占地面积1740亩,校舍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6000人。现有专任教师79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0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85人,在读博士120人,享受国家和省部级各项津贴专家13人;柔性引进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海外高校8名知名学者担任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崭露头角,逐渐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充满活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近5年来,我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4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8项。教师在各类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8项。获批 4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入选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注:中国校友会连续25年做中国大学排名,主要评价指标有教学水平、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杰出师资、创新基地、科研项目、办学层次、社会声誉和国际化水平等,在大学排名领域还比较权威。文章来源:gaokao.湖北经济学院怎么样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填报志愿时湖北经济学院怎么样和湖北经济学院好不好,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那么,到底湖北经济学院怎么样呢?下面是综合多方面资源信息整理的有关湖北经济学院的评价,相信您看完以下评价,心里一定有数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湖北经济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湖北经济学院是2002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占地面积1740亩,校舍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美丽的校园带碧水,襟远山,风清气爽,林木葱茏,环境怡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建有较为完备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专业体系。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5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3个,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还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项目。现有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1.6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校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先导,应用研究为重点的科研理念。现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湖北省委改革智库1个。过去5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3项、国家自科基金课题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4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7项,30份研究报告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一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国家和地方政策法律、进入政府的规划和决策。往往湖北经济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会掩盖缺点、突出优点而美化自己,要识庐山真面目,那我们一定得认真看下面来自生活学习在湖北经济学院里学长学姐最真实的心声。不可否认湖北经济学院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们还是先上好评,后上差评。好评 距离光谷大概半个小时路程,环境规划不错,图书馆也很大,师资力量还行。在二本中算是不错的学校。好不好,关键看自己会不会利用资源了。好评 嗯 这个学校地处江夏区,属于比较偏,但是周围学校比较多,然后现在的外面很方面,有商业街,可以看电影,购物唱歌银行,买火车票都很方便,学校本身环境很好,图书馆是相当好的,学风问题,因为女生偏多,所以学风还是伴随着爱情,挺不错的,住宿条件有四人间,六人间都是独立卫生间,总体来说,在2本学校里算是不错的!希望能帮到你,祝学业有成!好评 学校环境不错,绿化很好,有片挺大的树林,林木茂盛,还设置了很多木椅子,很多不怕蚊子咬的情侣在里面搞浪漫,图书馆据说挺大的,虽然地方有些偏,但应该很适合读书好评 法商学院是湖北经济学院下属的三本院校 寄托本部办学优势 资源共享!学校分东西区 法商在西区 本部在东区 湖经有两千多亩 校园环境优美 法商跟本部在一起 没有分开 所以面积问题就是这样!湖经硬件设施很好 在湖北高校中排名也还不错!好评 你好 我就是这个学校的 我大二的 国贸专业我们和本院是师资共享 很多老师都是二本的老师 图书馆气派 我们去年新生是九月11号开学的 今年的具体的不是很清楚 通知书会有军训会有 但是很松 时间不是很长 如果碰到个好教官就更爽了 宿舍条件很好 都有独立卫生间 貌似桂苑会装空调 如果你分到桂苑的话 女生住在梅园和桂苑 男生就住在竹园 都是四人间 饮食我们学校是好的没话说了 什么口...更多你好 我就是这个学校的 我大二的 国贸专业我们和本院是师资共享 很多老师都是二本的老师 图书馆气派 我们去年新生是九月11号开学的 今年的具体的不是很清楚 通知书会有军训会有 但是很松 时间不是很长 如果碰到个好教官就更爽了 宿舍条件很好 都有独立卫生间 貌似桂苑会装空调 如果你分到桂苑的话 女生住在梅园和桂苑 男生就住在竹园 都是四人间 饮食我们学校是好的没话说了 什么口味都有 我们在西区 有九华厅和七品居 各有各的特色 都特别的好吃 东区的还没有我们西区的好吃 总之食堂很好 外卖也方便 而且学校外面的商业街今年扩修 有个商业街 还有个金鹰乐活城 什么吃的都有 不用跑光谷了都 气候好适应 没有其他人说的那么吓人 我们学校放假放的很早 一般还没有到热的时候 我们就放假了 如果还有什么可以问我好评 在藏龙岛校区,也就是本校区,离市区挺远,大概要半个小时。住宿条件是四人间,有独立卫生间,没有热水器,所以洗澡还要自己打开水,不过寝室总体环境还是不错的,新闻系不是本校最好的院系,但也还不错。如果想了解更多官方的信息,可以进我们学校网站。好评 我就是湖北经济学院的,我们学校是湖北省最好的二本院校,每年报考人数很多,相对分数线也比较高,有些专业甚至超过一本。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是比较好的,最好的是会计和金融。另外学校环境很好,除了距离市区有点远以外,硬件设施都是相当不错的,希望这些可以帮到你。好评 湖北经济学院学院的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的美术专业。比较好。就业较好好评 学校很大,绿化很好,就是地点有点偏僻~~~~路修得很好,教室也不错~~~~开车去比较方便,因为地方大不好找~~~~好评 总体还可以吧,环境不错,但是我觉的学习氛围还有教学质量不是蛮高,但向金融,会计这些老专业还是可以的好评 华中师大是部属211 重点大学湖经是省属二本院校从档次上就没得比专业上说 华师的经济学很一般 每年考研的情况是 经济学类硕士基本上招不满 需要大量调剂湖经的经济类专业都还不错 但只是二本在武汉 二本里面 经济类专业 当属湖北经济学院是最好的了 什么武汉工程 武汉科技 相比较而言都不行(经济类专业比较)――――――至于一楼说的情况这个看个人吧 经济类专业要学好 其实挺难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gaokao.,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下一篇:没有了怎样攀登文学这座山——在吕梁学院的演讲
怎样攀登文学这座山——在吕梁学院的演讲
&& &&怎样攀登文学这座山&& & & & & & & & ——在吕梁学院的演讲文:韩石山&编辑:晓枫婉月& & &&提要:有朋友邀我去海南避寒,近日去,十五前后回来。月馀天气也。那边更换博客多有不便,故现在放一长文,是我去年十一月在山西吕梁学院的演讲。希望在山西从事写作的年轻人认真看看。中老年人,就不必看了,看了只有生气的份儿。乃配一扇面,是团扇卡纸型。&& &两年前,吕梁学院两位先生到我家,希望我能来学校作个演讲,当时我身体不好,说以后再说,今年又说起这事,不能推了,就来了。千万别以为我多么忙,也别以为我架子多大,都不是。退休八九年了,去年以来,一直在北京,陪老伴看孙子。一个看孙子的退休老人,怎么会忙,又怎么会有架子?& & 跟吕梁,我还是有感情的。我是一九六五年考上山西大学历史系,学制五年,一九七○年毕业,一毕业,就分配到临汾地区汾西县,县上又把我分到这个县西北角的一个村子教书。这个村子叫它支,它字念驼,我当时的感觉,这是胡人居住之地。它支村往北走上十来里,就是交口县的康城镇。也就是说,我在的地方,就是吕梁山的腹地。我在汾西县待了十几年,可以说,我的青春年华,是在吕梁山里度过的。俗话说,人不亲土亲,我跟这片土地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 叫我来讲文学,不能说不对,你是省作家协会的,还办过刊物,不讲文学讲什么。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说起我在文学上的成绩,叫我讲文学,只会让我羞愧。山西有个赵树理文学奖,前些年新设的,得上就是万元奖金,两年评一次,四五届了,我都没有得过一次。外边的大奖,就更不用提了。一个什么像样的奖都没有得过的作家,来谈文学写作,还有比这更让人羞愧的吗?& &艾青有两句诗很有名,说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最深。仿照这个句式,我也可以说:为什么我敢来谈写作而不觉得羞愧,是因为我对吕梁这片土地爱得最深。& & 这个开场白够长的了,还是说正经的吧。& &一、&年轻时要在写作上试一试。& & 说人人都能成为作家,都能吃写作这碗饭,肯定是骗人,谁说都别信。但是,说多数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写作的天赋,还是有道理的。再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潜能。你有什么潜能,多数情况下自个并不知晓,有时需要别人来发现,有时需要自己来测试。这样一来,年轻时在写作上试一试,就更有道理了。& &&山西人有个毛病,心眼死,不知变通。当官的,就知道科长上去是处长,处长上去是厅长,厅长上去是省长(一般不会想到总理和总书记),埋头工作,直奔那个方向努力,就不想想成数有多少,当不上怎么办。写作上也是,年轻时在地方刊物上发过一篇小说,就以为自己是作家的苗子了。是苗儿就要开花结果,是苗儿就要长成参天大树,于是写呀写呀,从青年写到壮年,从壮年写到老年,不知路之将尽,老之将至。为一个虚妄的目标,一生就这么交代了。多少年前,我就发现了这个悲剧,在一次与地方作者交流时,提出这么个问题:一个写作者的一生该怎样安排。我的看法是,青春作赋,中年治学,晚年研究乡邦文献。这也是因为,那些年还是“大锅饭”,进到这个行业里的人还不少,算是给他们指一条写作以外的路,别一条道走到黑,走到老。现在择业的门径多了,跳槽不是个事儿,就不必中年什么,老年什么了。写上几年,觉得不对劲,赶紧去做别的。纵然如此,我仍然以为,青春作赋这一步,还是要走的。年轻时在写作上试一试,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 & 不一定要成为作家,在这上头试一试,有潜能的,发挥出来,没潜能的,练下写作的技能,对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一生的发展,都会有好处。& & 我有个感觉,凡是杰出的人物,大都具有文学的才能。中国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文学家,明代以前,差不多全是高官显宦,终生布衣的,几乎没有;小说兴起以后,才有布衣文士出现。是因为当了官,才有了文学才能,还是有文学才能才当了官?我看还是后者。二战时英国的首相丘吉尔,战后写了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的毛主席,就不必说了。当今习总书记,我推测,年轻时也是个文学青年。去年秋天的文艺座谈会上,说起读书,读过那么多苏俄时期的小说,不是爱好文学,不会有那么大的兴致。前些日子阅兵典礼上,我听他的讲话里,用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么个词语,这是诗经里的两句,我最早见到这个词儿,是七几年叶剑英的一篇文章里,如果讲稿中的这个词语,是习总自己加上去的,那么他也该是看了那篇文章记住的。不管怎么说,试一试,总不会有错。二、要有怎样的基本功,才能试着去写作。& &写作是需要基本功的,在这上头,说法很多,最常见的是多看多写,勤学苦练。我觉得太空泛了,不切实用。多看,常是消遣,多写,已经是写了,不能说是写作的基本功。我的看法是,一要多背,二要把字写好。& & 先说多背。我不知道你们的小学中学,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小学和中学,就语文这个科目来说,可说是背过来的。背古诗,也背新诗,背古代散文,也背现代散文,只要觉得好的就背,老师让背的背,不让背的,念得熟了,也就背了过来。& & 要背,先得读。不是现在学校里的朗读,是一种带调儿的读,近似古人说的“咏”。半闭着眼睛,身子前俯后仰,很陶醉的样子。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说到过这种读法,说他们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先生念“铁如意”什么的,都是半闭着眼睛,拉长了声调,放开喉咙大声读。好些三十年代的名作家,都写过他们在私塾或是小学堂,咏读时的情形。这种咏读,实则是一种唱读,词语之间有个过门,就是许多唉唉唉。有时想不起来,唉唉两下就想起来了,实在想不起来,唉唉两下就过去了。最实用的是背诗,整句想不起来,多唉唉几下就糊弄过去了。读和背是一致的,读到烂熟,就会背了。背和读的不同在于,读有依凭,背无依凭,背个烂熟,句子就刻在脑子里了。这就叫童子功。& & 对于背诵的作用,老师多半说是增加词汇,增加知识,还有的说,增强记忆力,都沾点边儿,都没有说到根子上。& & 背诵最大的一个功效,是掌握写文章的语调。这一点,跟唱歌有些相似。会唱歌的人,拿起一首新诗(近似歌词),看上一遍,哼哼几下,就能唱出来。等于是现谱曲现唱,大致错不了。我不懂歌,想来是这么回事。文章也是有调子的,一般人不会这么说,多半说是语言的韵律。有韵且成了律的东西,跟歌也就差不了多少。说了上句,下一句是什么,都会有个共同的感觉。你不能写起文章来,跟说“三句半”似的,最后都落在一个突兀的词语上,一听就是个二杆子。& & 汉语作文,有个规律,就是讲究对仗,对于句子来说,就是对句。背诵文章多了,自然就学会了这一手,掌握了这个规律。最有名的例子,是王勃的《藤王阁序》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下一句必须是“秋水共长天一色”,你不能上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下一句是“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那就不搭调了,就不是对句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个著名的论战,就是因为对句没写好引起的。一方是周作人和鲁迅,一方是陈西滢和徐志摩,叫做“闲话论战”或是“闲话事件”。注重思想斗争的,总是说周家兄弟这边怎样代表进步,陈西滢和徐志摩这边,怎样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反动政府的帮凶。我写过一本书叫《少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书里我仔细分析了这场论战,我的结论是,徐志摩写错了对句,让周作人抓住了把柄,才酿成了这一事件。& & 怎么回事呢,先是陈西滢写了篇文章,介绍法国作家法朗士,在徐志摩编的《晨报副刊》上登了,徐是编者,见文章写得好,写了评文一并刊出。文中,说西滢“唯一的标准是理性”,下句该着对句了,顺手写了句“唯一的动机是怜悯”。第二天报纸出来,周作人见了,老大的不高兴,写了批评文章派人送来,再下一天,北大同事江绍原见了,也挑他这个毛病,他自己马上就意识到,毛病出在哪里,说“那实在是骈文的流毒,你仔细看看全句就知道”。周作人不吃这一套,步步紧逼,直到徐志摩再三求饶,才了停下来。& & 对句写得好的,常能相互比衬,达成一个完美的意境。弄不好,就会产生歧义,惹下麻烦。这场“闲话官司”,就是没写好对句惹下的。看来徐志摩少小时,在背书上下的功夫还是差了些。& & 说了背诵,再来说把字写好。这算是写作的基本功吗?有人怀疑。现在都用电脑了,打印出来,全都一模一样,要楷体就是楷体,要仿宋就是仿宋,哪款都比手写的好。我不这么看。古人说,书信是千里面目,道理就在,看了信上的字,就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写字,实际上是一种审美训练。一个字写出来,不好看,噢,这一画歪了,下次再写就正过来。噢,这一画短了,再写就长些。写着写着,就写出一笔好字来。自己觉得好,别人见了夸,几天不写,手都痒痒。有了这个毛病,又不能天天给女孩子写情书,不写文章做什么?& & 一般来说,字写得好的人,文从字顺是不成问题的。字写得不好的人,羞于写字,文章多半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我写过《李健吾传》,李先生的字,一笔大草,实在不敢恭维。& & 前些日子,我的外孙上了初中,我在外地,女儿发来短信,说她今天送孩子上学去了。我回短信说,一定要学好数学和英语,语文不是学好学坏的问题,是要把字写好,字写好了,别人就说你语文好,字写好了自然就想写文章,反之,都是白搭。& & 我这样说,不是不重视语文,而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重视,是真正的重视。& &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期,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撇开成见,就说新社会推重的鲁郭茅巴老曹这六个人,巴金的毛笔写是差了点,其他五位,都是高手。去年冬天,我在太原一位收藏家朋友家里,看到老舍写的一把折扇,一股两行,金底上,用朱砂写了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看了之后,我是通心里佩服,觉得这样的人,不成文学大家才是怪事。实在说,过去我对老舍是有看法的,觉得他的小说那是真好,做人上是差了些,跟得太紧了。跟山西的赵树理一样,什么运动来了就写什么。看了他的这把折扇后,连他的死也理解了。他是有大本事的,又是穷苦出身,自认为到了新社会,谁也把他怎么不了。没想到文化大革命一来,照样叫戴高帽子,叫挂牌子游街。往后再怎么见人,羞愧之下,只有一死了之。& &六人之外,当然还有高人。在我看来,沈从文的出名,就是字写得好,不停地写,写着写着就成了大作家。他的章草,实在是好。后来我发现,沈先生这个人,非常喜欢写信,不管给谁,一写就一大条。不是用信纸,就用宣纸,裁成书本那么宽,长长的一条子,竖着写,本来就是小字,还要夹上小注,裱出来简直就是上佳的小条幅。说是写信,实则是秀他的书法。沈先生的书信,实在应当有人专门来作个研究。我觉得他在写信上的成就,不在他的小说写作之下。& & 当代作家,在写字上,是没法跟上一代作家相比的。字写得好的,没有几个。山西作家里,论作品,我不行,论挣钱,我也不行,论写字,我觉得我还是够格的。三、什么时候开始写作最合适?& & 有的同学会说,我听韩老师的话,下上三年五年的苦功夫,背上几十篇古文,弄懂了文章的调子,又写得一手好字,是不是就可以开始写作了呢?我觉得,还是早了些。& & 为什么呢,说说山西这几十年的文学传统,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了。& & 山西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古代是边塞之地,五胡杂处,战乱不息,近世以来,也未见得怎样繁荣过,而抗战中,成了共产党的根据地,吕梁这儿是晋绥根据地,五台山那边是晋察冀根据地,晋城那边是晋冀鲁豫根据地,沁源那边还有太岳根据地,武乡那边还有太行根据地。延安是共产党落脚的地方,山西才是共产党壮大的地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十年来,山西的文化,可说是一种根据地文化,嫌这个说法不好听,也可以说是一种红色文化,或主流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是,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己不怎么样,还看不起别人。政治上的事,不必说了。具体到文学界,就是山药蛋派大行其道,成了山西文学的主流,成了山西文学的骄傲。在山西,搞写作的年轻人,一开始差不多都是这个路数,追求农村题材,追求通俗易懂,反映现实,也干预现实。不能说有什么不对,总觉得不像那么回事。&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有一个时期评价很高,说是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还说一出来就得到彭德怀将军的夸奖。很少有人知道,彭总是怎么说的。原话是,“像这样从群众调查得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等于说,这是个群众爱读的通俗故事。有人会说,别说什么体裁了,它可是提倡婚姻自由的啊。不是那么回事,老赵写这么个故事,基本上与婚姻自由没有关系,他是要反映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坏人混了进来,怎样清除出去。到了后来,这种写法,就成了模式,成了山药蛋派的典范。山西的作者,竞相效法,一拨高过一拨,同时也一蟹不如一蟹。一开头,十有八九都是,王家庄有个王大娘,王大娘有个儿子怎么样怎么样。不能不承认,跟周边省份相比,山西文学的这个门槛,是低了些。一个人,从这么低的门槛跨进文学这个大门,往后的结局,不问可知。山西各地,都有一两个这样的老作家,可以说是活生生的例子。这当然跟他们个人的才气有关系,但同时也不能不承认,与山药蛋派这个路子也有相当的关系。若走的是另外一个路子,结局未必会这么惨。你们中有的人,急于写作,写上个小说,在本地或省城的报刊上发表了,以为走上了写作的路子,到头来怕也是一样的结局。我不主张年轻人过早地写作品,发表作品,就是怕你们成了这样的作家。& & 还有一点,我是从吕梁山里走出来的,才敢说这个话,就是,吕梁这地方,就不是个出作家,出文化人的地方。土地太瘠薄了,长不好庄稼,文化的积淀太薄了,也就出不了好的作家,好的学者。& &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说个故事吧。& & 一九八六年到八九年,我在清徐县挂职当县委副书记,当时我的写作陷入困境,写不出好东西,但是我不急,觉得来日方长,于是想到,何不趁此机会,出去走走。有个问题,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新文化运动几十年来,山西就没有出过个像样的作家,像样的文化人。为什么二三十年代,江浙一带,出了那么多著名的作家,著名的学者。一九八七年春天,借送稿的机会去了上海,又往浙江那边走了一趟,去海宁看了王国维的故居、徐志摩的故居,去桐庐看了丰子恺的故居、茅盾的故居,去富阳看了郁达夫的故居。当年富阳的郁达夫故居,还没有开放,住着郁达夫长子郁天民先生一家。我敲门进去,说明来意,在院里转转,一眼就认出了郁达夫笔下写过的那个大鱼缸。在一楼跟郁天民先生闲聊时,我提出那个问题,就是浙江怎么就出了这么多的著名的文化人。天民先生说,他也曾跟朋友们探讨过,他注意到了,浙江的文化人,有三个特点,一是过去都富贵过,到了上一代家道中落,仍还能维持体面的生活。二是多半父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由寡妇母亲抚养成人,简称寡母抚孤。三是个子都很矮小。他这么一说,我的心眼,一下子亮了。第一条是最根本的,能家道中落,也就说明过去家道殷实,不会是土财主,多是诗书之家。像鲁迅,祖父是进士,父亲是秀才。祖父因大考作弊判了斩监候,年年到了秋天,都要打点审判官,没几年家道就败落下来。父亲得了肺病,早早去世,他们弟兄三个,就是寡母抚养大的。& & 浙江地面,向称富庶,近世以来,通商早,早早接受西方文明,可说是文化积累丰厚。这样的地方,又是诗书之家,中落之后,加上寡母的激励,个人的努力,产生出一个又一个文化名人,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吕梁一带,像牛友兰那样有文化的大户人家,少之又少。& & 再说个小故事。本来想说一个朋友的,想想,还是说我自己吧。& & 前面说过,我是一九七○年毕业分配到吕梁山里教书的,哪年离开呢,一九八四年秋天,待了十五个年头。有人说,你一定感谢这片土地,给了你文学的滋养,让你成为一个作家。我不这么看。不来这儿,我也会成为作家的,成不了作家,也会成为一个学者的。那么,真的在吕梁十几年,就一无是处吗?也不是。它对我的最大益处,是精神上的磨练,是思想上的沉淀。过去,我是个单纯的人,觉得人心同我心,遇上个什么事儿,可说是没有一点心机,没有一丝心计。这十几年下来,我知道,最不可叵测的,恰恰是人心。在这个世上,没有人会将就你,除了你的父母,你的亲人和真正的好朋友。要想离开这个地方,全要靠自个的努力。有个情况,也要交代一下。大学毕业前,遇上“一打三反”运动,我叫办了学习班,上了批判会,差点打成反动学生不能毕业。来吕梁,多少带点发配的意思。初到它支村,真是苦闷啊,觉得一辈子就要葬送在这个山沟了。时间一长,也就安下心,知道谁也救不了你,只有咬紧牙关熬下去。后来到了上团柏村,在公社看到一本《革命文艺》,上面有革命故事,带回来写了一篇寄去,发表了,再后来见样板戏正在拍电影,心想,要是写个电影剧本拍了,这愁离不开这儿吗?于是利用课馀时间,写了个电影剧本叫《山里的秋天》,请一位同事刻蜡版油印了,装订成本子,寄给北京电影制片厂。过了两三个月,北影来信,让我参加他们办的电影文学剧本学习班,趁便修改剧本。我去了,学习时间一个半月。当时厂里正在拍《杜鹃山》,我们班上的人,还参加过制作背景的劳动。在摄影棚里,把塑料竹叶,用细铁丝缠在竹枝上。平时就看电影,听讲话。电影《巴顿》,我们看的是原片。参加这样的活动,最大的好处是见世面,不久前刚去世的著名导演谢铁骊,就给我们上过课。剧本没成功,却激起了更大的写作愿望。此后写小说,短篇也写,长篇也写。短篇还真发了几篇,《北京文学》发过,《上海文学》也发过,《山西文学》就更不用说了。到了一九八○年春天,中国作家协会办文学讲习所,不是各省推荐,是他们通过文学刊物、文学出版社调查,自己确定。差不多一个省一个人,有的多点,有的没有,山西我去了。学习期限六个月。这个班原定三十人,后来多收了两个,成了三十二人。这个班里,十几年后,当了中国作协副主席的,就有四个。北京学习回来,经过省作家协会的安排,把我从学校调出来,到城关公社挂职体验生活,一九八四年正式调进省作家协会成为专业作家。到了九十年代初,又一次陷入迷茫,觉得以我的才气,写小说注定成不了气候。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的家庭成分是富农,写农村题材小说,注定你不可能作深入的挖掘,一触及阶级斗争,你该怎么写?弄不好就是反攻倒算。想想,还是不要冒这个险,怎么办,只有舍弃写小说,转向现代文学研究。十年之内,写了《李健吾传》、《徐志摩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等著作。说这些,没有要炫耀的意思,只是想说,在山西这个地方,你要从事写作,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准备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山西尚且如此,何况吕梁乎?& & 顺便还要告诉朋友们一句。做人要有良心,要知恩图报。我在历次运动中,受过许多苦,也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像汾西县的领导,还有教育局的局长,都曾给过我帮助。对这些人,多少年来,我都深怀感恩之心,一有机会总想着报答。几十年来,我的体会是,知恩图报的人,才会有大的成就。不仅是报答对方的恩德,也是完善你自己的人格。同时,这也是你人生的一种动力。不知报恩的人,固然一身轻,但也少了前进的动力。算总账,还是合不过来。& & 那么,何时写作呢?& &我劝同学们,眼下先不要动这个心思,先好好念书,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能深造的,继续深造,最好是考出去。不愿继续深造的,就去社会上打拼,先过上富足的生活,经历一番人生的风雨,到了相当的年龄,四十以后吧,疲倦了,想歇下来了,再拿起笔,写散文,写小说,或者干脆写自传,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进去,把自己的人生思考写进去。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有益于世道人心,也才是真正的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繁华落尽见真淳”,人生是这样,艺术也是这样。& & 写作这个事,跟别的事不一样,赶集要趁早,去迟了啥也买不下,写作不是这样,只要你有这个本事,有经历又有思考,什么时候动手都不迟。当然,也不敢太迟了,太迟了常会有赍志以殁的遗憾。& & 这里说的是普遍的情形,还有人说,韩老师,我等不下那么久,我现在就想写作,该怎么办?别急,下面就说到了。四、在山西写作,应秉持怎样的心态& & 为什么在这儿,要特别强调在山西呢,是我觉得,在山西,这个问题显得更严重些。心态关系着器宇,器宇的大小,关系着事业的成败,怎能不慎重对待?& &器宇这个词儿,要解释一下。原先我写的是器局,查了一下,觉得不太妥当。但也不是气宇,这个气宇,更多的是指外在形态,比如气宇轩昂。器宇的意思,更接近胸襟。《三国志》吴志薛莹传上说,莹子兼,字令长,清素有器宇,不似吴人。古人有“器小易盈”之说。有这两条,大致可知器宇是什么意思了。& & 最要紧的是,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现实。山西是个贫瘠的地方,在山西写作,不光要面对贫瘠,还要面对贫瘠带来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假若贫瘠算是灾害的话,比如落后,比如嫉妒,比如诬陷,比如罗织入罪。上高中的时候,爱胡乱看书,见了好句子就想着背下来,有的过上几年就忘了,有的一直记着。一直记着的,有蒋光慈的几句诗,是这样的:&&&&&毁谤啊,飘零啊,&&&&&这是你的命运罢,&&&&&抑是社会对于天才的敬礼!& & 在汾西那几年,有时走在山路上,前后无人,有点害怕,我就朗诵这几句诗,还有别的诗,比如闻一多的《静夜》。我劝同学们把这几句诗记住,把它作为一种化解危厄的符咒。遇上困难,就高声朗诵几遍。不是说自己就是天才,而且是感谢对方用对待天才的方式对待了你,也就等于提醒你是个天才。& & 对于文化人来说,有没有勇气,不是胆子大小的问题,而是器宇大小的问题。一个人,可能见个小虫虫都害怕,但他却敢面对残酷的迫害,小虫虫叮咬了会疼,残酷的迫害来了,却能不顾危难,坦然面对。& & 前些年,我对林徽因这个人下过一番研究的功夫,她的那些风雨人生,我看了也就那么回事,但是,他在李庄,当日军打到贵州的独山的时候,她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是感动。独山离重庆不远,独山失守,重庆沦陷就不远了,一时间人心皇皇,他的儿子,只有十一二岁,问她该怎么办,她平静地说:“中国的读书人有条老路,门口不是有扬子江吗!”儿子说,你不管我了吗,她说,那个时候真的就管不了你啦。我看到这儿,泪水由不得就溢出眼眶。& & 文化人里,还有个人,也是让人不能不敬重的,就是王国维。史学上,文学上,他都是个开天辟地的人。过去我知道有这么个人,不知道是哪儿的,有一年去了海宁,朋友领我去看海宁潮,堤下就是新修的王国维故居。进去看了,一个典型的江南中产之家的院子,青瓦白墙,窗明几净。心想,一个伴着海宁潮的涛声长大的学者,其器宇该有多大。现在都知道他是清华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是在北伐军到北京的前夕,投昆明湖而死的。死前写了遗书,开头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遭逢此世,义无再辱。”对这个世界的蔑视,对自己人格的持重,近世以来,难找出第二个人。& & 说这些,不是说写作多么的险恶,只是想说,不要把当作家视作一条撒满鲜花的道路,很有可能布满荆棘,有时候说不定,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陷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以这么说,只要不是灭顶之灾,能挺得过来的,就不能说是灾难。对常人来说是灾难,对要当作家的人来说,是福分,是上帝格外的恩赐,分外的怜惜。只有在这样的人生遭际中,才可能认清人性的丑恶,纠正过去许多糊涂的认识。在这里有一句话,愿意奉送给诸位,不是我说的,是当今相声名家郭德刚先生说的。他有一本书叫《过得刚好》,里面说,有人对他说人性是善良的,他的回答是:“你肯定没见过所有的人。”& & 再一点,对前辈作家要敬重,但不可走他们走过的路,更不可重蹈他们的覆辙。& & 研究赵树理的人,很推崇赵的“问题小说”,说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什么是问题小说呢,就是在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深入生活),找到解决的办法,将之用文学的方法反映出来。前面提到的《小二黑结婚》,就是个问题小说,要解决的是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混进坏人的问题。文革前夕,老赵写过一个小说,叫《卖烟叶》,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写一个中学生回到农村,贩卖烟叶的故事。现在有人说这是老赵在提倡自由经济,这是给老赵戴另一种高帽子,实在上老赵是写中学生回到农村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是安心农业劳动,还是投机倒把赚钱。& & 那一茬山西作家里,有没有特立独行,真正批判社会上丑恶现象的呢?有一个,就是孙谦先生,吕梁文水人,他在五十年代,写了一系列的揭露社会丑恶的小说,如《奇异的离婚故事》《伤疤的故事》。他本人又是电影剧作家,好些作品还拍成电影,我希望山西有人好好研究一下孙谦先生。他是真正能代表当年山西作家思想水准的人。& & 不要走山西作家的老路,主要是说,不要写那些自以为是的问题小说。我当下可以现编一个,你们听听,是不是这么回事。近来不是出了几起女孩子外出,上了黑出租,被奸污后勒死抛尸的恶性事件吗?假定我是个初学写作的年轻人,又学会了问题小说这一手,很快就能写一篇小说,起个名字叫《智降劫匪》。说是一个女孩子,误上了黑出租,司机欲行奸淫,女孩一面抗拒,一面与之周旋,说了这个说那个,触到了劫匪的痛处,良心发现,最后平安送女孩到了目的地。写成后,寄到编辑部,编辑一看,多好啊,又是维护社会安宁,又是宣传正能量,二话不说,发了。& & 实际会怎样呢?假定真有一个女孩看过韩石山的这篇小说,假定这个女孩过后真的遇上劫匪,照着小说上的话要感化对方,假定这个劫匪也看过韩石山的这个小说,又不打算按小说里设定的路数去做,还是把女孩奸污了,勒死了。我们可以猜想一下,这个劫匪最后会对女孩说什么?我想最起码会说:你真傻,怎么能信韩石山这样的弱智作家的话呢?& & 这类小说,有三个特点,就是自私、愚蠢、为虎作伥。自私是说,为了发表作品,别的什么都不管。愚蠢,是说没头脑,根本不懂什么叫文学,什么叫艺术。为虎作伥,是说这样的作品,只会对善良的人们造成伤害,帮助坏人来欺骗好人。& & 年轻人写作,一定要走正经路子。& & 最后一点,要能放下身段,敢于自轻自贱。&&&&年轻人初学写作,最怕的是,把小说当成思想汇报来写。写上一篇小说,发表了,不光要人看出他多么有文学才华,还要人看出他多么有思想,甚至还想让人看出他三个代表学的多么好,科学发展观学的多么好,传递了多少正能量。给一篇作品,附加了许多无法负荷的重量,这样的小说,能是好小说吗?这样的路子,写上一辈子,仍是个文学的门外汉。&&&要当作家,绝不能这么心浮气盛,急功近利。相反,好的作家,差不多都能放下身段,自我嘲讽,甚至自轻自贱。在这上头,郁达夫是个杰出的典范。这个人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最善于写文章,最懂得为文之道。他有个观点很有名,说小说是作家的自叙状(自传)。你看他的小说,他的散文,那个穷啊,那个屈辱啊,受的那个罪啊,真是可怜死了,由不得你会为他洒一掬同情的泪水。实际上,他只是那么写一写,这个人啊,一辈子过的是醇酒妇人的生活,一点也不穷,一点也不苦。举个例子,在《马蜂的毒刺》一文里,说到自己,他说:&&&“在这无可奈何的楚歌声里,我便成了一个猪狗一样的一点自决心责任心也没有的行尸走肉了……于是突然之间,如同癫痫病者的发作一样,会有一种很深沉很悲痛的孤寂之感袭上身来。”&&&不长的一段文字中,竟比喻自己是“猪狗”,是“行尸走肉”,是“癫痫病者”,这可不是小说,这是一篇散文,说的是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这几十年,山西出来的作家不能叫少,有的甚至获得很高的声誉,但是能做到放低身段,自轻自贱的,几乎没有。同学们中有想写作的,一上手就学会这一手,且能形成风格,肯定会大放异彩。只有一点要提请注意,就是敢这样做的,又能做好的,必须是对自己的学问才华有绝大的自信,否则会流入醉汉骂街,自污自渎而不自知。那就还不如老老实实写你的“问题小说”,说不定多少年后,还能落个山药蛋派第八代传人的美誉。&&&五、要有点文人的习气&&&&最后谈一个有点玄的问题,就是,一个作家该有怎样的习气。& & 先说一个现象,也是我这几十年来,看到的山西作家的一个不足。& & 怎么说呢,实话实说吧,就是这些年来,我感觉山西作家身上,缺乏文人习气。准确点的表述,应当是缺乏旧文人的素养,旧文人的习气。具体地说,就是彼此间很少唱和,更别说争论、讥诮、戏谑了。换个说法就是,山西作家太正经了,太正经了是写不出好作品,成不了好作家的。&&&&我写过两本三十年代作家的传记,一本是《李健吾传》,一本是《徐志摩传》,对三十年代作家之间的关系还是知道个大概的。有的原本是好朋友,一件事上看不惯,砰哩啪啦就干起来了。比如一九三七年元旦,梁宗岱收到李健吾寄他一本新出的《咀华集》,见里面有一句话,李说每读何其芳的那篇《山石》,好像谛听一段生风尼,终于零乱碎散,戛然而止。梁联想到他批改学生作文,有几个也是动不动就说“生风尼”,有的还说他的呼吸成了生风尼。生风尼是法语“交响乐”的音译。由不得就想到,学生们滥用名词的毛病,根子原来在文学名家的身上,又想到,好朋友朱光潜也有这个毛病,便写了篇《从滥用名词说起》,寄给报纸发表了。李健吾见了不服气,当即著文反驳,后来还引起了巴金和朱光潜的笔战。这在那个年代,几乎是文人之间交往的常态,谁也不觉得奇怪。这是相互批评。相互唱和的,就更多了。&&&&我在山西文坛几十年,很少见到作家之间相互唱和的,多半是某人写了好作品,外面好评如潮,娘子关内,仍是泠泠清清,彼此见了面,假装没听过这回事。没有赞的,也没有骂的。若是要开研讨会了,又不同了,大报小报,净是评论,一看就是组织下的。这样的评论文章,全是谥美之词,不会有什么精辟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我平常爱写个评论,自己选定对象去写,多半是外面的,是好说好,是坏说坏,自由发挥,常能写出好文章。给山西作家写,忌讳就多,别说指出缺点了,连开个玩笑,调侃一下,都要慎之又慎,稍不注意,不知怎么就得罪了人。&&&&不唱和,不调侃,这是普遍现象,也不是没有例外。前两年,张石山出了本《穿越》,对他自己的经历,对山西作协的人事,多有记述。他的脑子真叫个好,许多过去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其中也写到我,有一处说,清除精神污染,韩石山受了批评,偏偏那一段老韩正谋划着调进省作协。从作协巷子里走过,那个谦恭啊,点头哈腰,见了狗都想上前问个好。此书先在台湾出版,后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前,老张跟我说,老韩啊,里面写你那一段你要是觉得不妥,就删了。我说,看你说的,我连那么个气量都没有吗?那一段,是你书中的精彩段落,千万不敢删。还有一回,看到关海山的文章里,笑话我唱歌跑调,七个音符没有一个在位置上。这些文字,我见了都很喜欢。这才是文人的习气,这才是朋友间应有的交情。&&&最近收到刘亚林的自传《我从桃园来》,后记里一开头就说:他夫妇跟我夫妇都是朋友,他跟我太太是一个单位的,他夫人教我跳舞,我给他夫人叫老师,他夫人姓徐,我总叫续老师,说老韩的发音实在不敢恭维。看到这儿,我由不得一笑,觉得亚林是个会写文章的人。&&&&文人之间的唱和、调侃,甚至戏谑,这可以说是作家这个职业的风气。是文坛成熟的标志,也是文坛祥和的象征。俗话说,人抬人高,人踩人低。你说说他,他说说你,看似不经意,实则彼此都是大胸怀,都是高境界,也都受了益。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只能说都是些文学工作者,不能说是作家,是文人。&&&&希望同学们中多几个人进入文坛,以身作则,将山西文坛的风气改一改。&&&&&&&&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二零一五年九月十六日写,十一月二十六日讲&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吕梁学院专科分数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