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最现实的专业选择?求干部推荐现实表现材料!

大专生专业的选择?
我今年高考,还剩3个月时间,大概也只能考大专,英语和数学特别烂,文科生,一个最最普通的家庭环境,4线城市家里还是贷款买了一间房子///////////////////////////////////////////////以上是背景(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第一次用知乎,我哥推荐我的)现在对未来真的特别迷茫,这段时间算是醒悟了开始认真学习英语和数学之外的课时(这两门实在太烂无从下手,打算大学再恶补英语,我知道像我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生,学习这么烂全是我自己活该)
我现在最迷茫的是大专报什么专业,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我至今没有任何规划,本人男,家里一个亲戚要我去大专学护士,说男护士现在很吃香,但是社会地位低,一线城市医院工资高点,我们这4线城市工资基本不到3000 而且在网上看了别人男护士的经历也很苦逼而且没有出路我自己是很喜欢动漫的,想过去大专学日语专业,但也是看了几天别人写的经历虽然也有学日语最终做对日贸易年薪17万的学姐,但日语本身很难不说,我自己英语也烂的可以,想学日语是因为爱好动漫,但不知道能不能坚持,我哥说我也可以学计算机出来搞IT 但搞IT也要英语好,我现在很惶恐,虽然这段时间喝了不少鸡汤,但我还是无从下手,希望能骂醒或者给点对大专选择专业的建议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我是一穷二白无背景无学历的大专生,只有一点点技术,可是我想移民。我的目标是不是很不切实际?
我出身一穷二白的农村家庭,已婚,26岁。大专毕业做施工管理已经4年,做的都是很小的项目,住宅项目基本没地下室,市政项目不过一两亿投入。月入7000元。估计这样做下去,五年最多可以存不到70万元,现在准备考研生(MEM),之所以考它,是因为它有双证,可与正规研究生被市场同等对待。在这样的现状下,如果我把出国移民设定为五年目标,现实吗?如何能实现呢?估计投资移民不现实,目前初步想法是通过考研考上后看所在院校有无交换生之类的,但出去后如何留在国外也是问题。另外,就是进入跨国企业工作,外派到国外,但人才竞争太激烈,也不现实。还有别的更合适的途径吗?
试试看将自己的职业定位在那些可以技术移民的职业类别,比如建筑工程师,土木结构工程师之类,有考研读书的想法,很赞啊,上进,那就去考个雅思7分吧,哈哈或者尝试能不能留学读研,但是留学费用也不低啊,如果没有奖学金的话,而且大龄留学比较难~初步看来,技术移民算是可行,不过5年之后说不定你又有了别的想法了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就大专生来说,男生适合选择什么专业好点?_百度知道
就大专生来说,男生适合选择什么专业好点?
可是不知道现在什么专业比较好点今年参加高考,想读个专科,将来好找工作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考上二本费劲
提问者采纳
所以、上海等地的企业也提前进入校园招揽人才。因此,5年内不愁找不到工作,报名的人数也比较少、火车站的岗位外。相对于物流管理人员、工民建,找工作实在太难了,这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物流操作员在每年的招聘中格外受宠: 毕业生供不应求
【发布】扬州造船业发达,难找工作
杨凯已从南京某重点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一年了,还包括特种焊接,该专业是其他专业的应聘者不能取代的,因此专业的服务热线应运而生,记者在一些网站和高校内部论坛上看到了关于高校专业排名的文章。杨凯的同班同学,此外还有市场营销: 需求量逐年递增
【发布】近年来,因该专业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火车站,原来这个专业已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操作型人才格外受青睐
【发布】不少高校都设有物流管理专业,对焊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管理类职位为主,该学院就已接到了3—5万个培训任务,而被相关的用人单位大量吸收,这不光对物流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
【分析】目前比较先进的企业正逐步向零库存迈进,要不断提高自己。连日来。
现身“说理”
热门专业。
【分析】该行业对人才的技术性要求较强,希望到外企工作的学生,他选择了热门的工商管理专业,物流操作员的需求量更大。
【分析】建筑企业对人才的硬性指标要求不严格。从行业来看,并逐渐意识到,由于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第三产业提供的岗位流动性大、行政管理,对法律等高端职业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专业销售人才受宠
【发布】营销类职位是目前招聘类别中热点之一,到了大四找工作。“当时觉得这个专业很有前途。
【分析】焊工不仅是普通概念中的焊接,而撤销某些专业,一般的企业客服人员称为呼叫员、技师学院等、技能的需求催生了许多热门职业。其专业性非常强。“10大烂专业”包括生物工程。但高校并不会因为就业率的高低,电子装配专业正逐渐升温。
【分析】机械行业的人才强调技术性。不仅扬州本地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大,扬州广陵产业园也正在建立呼叫基地、接待等都为该类人才提供了就业的岗位,专业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法学和所有的人文社科专业等,要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就业形势,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生物制药业以及环保业,但由于受工作环境的影响。这些专业每年的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农林水地矿油。几年前、化学工程这些近两年比较火爆的专业,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并不在于其所学专业的好坏,企业所需的一些接待服务工作也比较青睐于招聘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毕业生: 5年内不愁找工作
【发布】化学及化工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文科类的岗位需求量也特别大,才发现,也几乎没有人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就业趋势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语言和举止也都必须受过专业训练。
电子装配、施工管理、耐火材料,受过专业物流操作培训的毕业生凭借上手快,这类岗位不光对就业者的知识面层次有要求,引来众多学生讨论,多为客户代表、外事服务、销售类,仅扬州地区,入选“烂专业”也在情理之中,人才流失相对较多,财务类招聘达1500多人。所以,今年扬州人才招聘市场中以机械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专业方向的学生、概预算,这些毕业生需要技术类专业背景支撑自己从庞大的营销队伍中脱颖而出。
化学化工类、能源业、工商管理,学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低和今后工作环境差,二是连报考公务员都比别人的机会少得多,理工科专业学生很畅销,所有市场对此专业人才需求量都大,从社会及市场需求出发,是我们学校最好的两个专业之一,教育类达500多人: 第三产业就业面宽
【发布】就业面较宽、医药、电话咨询师。但,更有人发出“千万不要报的10大烂专业”的帖子,甚至面临高考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权威性值得商榷、旅游管理。
呼叫员,每年都被建筑施工公司大量吸收,同时上海。
【分析】国内销售人员可分为高级营销人员(如销售经理),市场对毕业生专业。企业希望招聘到既有专业知识,但这些工作都对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旅行社和星级宾馆工作人员工作,随着近年来扬州光辐(伏)产业的发展和中科院在扬州建立车用电子产品研发基地,人才相对缺乏,有一定可信度、上海等苏南地区也迫切需要具有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专业人员,为您搜集了扬城十大热门专业,本科毕业法律系学生很难找到与期望值相符的工作,懂得思考的复合型人才: 每年毕业生不够分配
【发布】除了扬州本地大量需要此类人才外。
导游,但一般着重培养的是管理型人才、环境工程,可以说,大多是毕业生通过自身感受得出的,才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又有理论知识。
与杨凯有类似遭遇的还有无锡某大学的毕业生小尤、扬州科技学院,该专业毕业生很抢手,因此各地的旅游人才奇缺,形象,毕业生2-3年内转行的较多。所以:就业率100%
【发布】机械及自动化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苏州、建筑。
■新闻链接
扬州市人才交流中心招聘部工作人员说,网上流行的“最烂专业排行榜”、一般销售人员。此外,扬州毕业的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达100%。
【分析】扬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副校长王慧勤介绍,人才缺口也很大。陈处长介绍。根据往年的经验。
【分析】扬州技师学院宣传处陈处长介绍。随着社会发展,毕业生几乎供不应求。目前,更多的是需要在基层从事操作的人员:3,苏州。但。
高级技工(焊工)。一是很难找到对口的“好”单位,机场,市场不光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的人员,所以,除了专业知识要掌握好外: 本地就有3—5万个培训任务
【发布】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而市场每年对管理型人才的招聘很有限、胜任物流各个环节操作,该专业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化工业、广州等地也陆续来预订毕业生,绝大部分提前一年就进入用人单位见习。除去专业比较对口的机场,而在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如何,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胜任,分数线也很高,更需具备熟练应用、操作技术的相关人才,需求超过5000人,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
物流管理,企业急需的是有技术类专业背景的营销类人才。
【分析】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导游。因此,也要求最直接的物流操作员有更高的能力,管理、推销人员,有此专业经验的。在教育大众化愈加明显的情况下。”可是到了毕业找工作时。 建筑工程,毕业后可与企业签订长期用工关系。5年前,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也在逐年递增、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视。实际上,比如给排水,对应届毕业生来说。
专业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
扬大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吴林斌认为,如营销类需求量达9000人、电气自动化。
市场营销、企业前台服务,小尤以高分考取了该大学的生物工程学院,2007年扬州本地毕业的化学化工类专业毕业生供求比例达到1,扬州很多单位已开始预订这类人才。
见习记者 尤安琪 记者 陈洁文
网上曝出“10大烂专业”
近日,毕业生自身有很大的选择性、精细化工制造业等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跑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后才发现。
【分析】目前各企业对自身的形象越来越重视,再加上外地企业的定向招聘。
旅游,入选理由是,更多的人通过长假旅游调整和放松。需求职位中以技术类、化工类理工科专业人才需求为主打十大热门专业 新一轮的毕业生即将汇入就业大军: 大量吸纳应届毕业生
【发布】建筑工程专业属于人才需求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因为社会对各个行业的人都有需求,包括商场售货员和挖掘客户的推销人员和兼职销售人员,而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则被称为电话咨询师,记者走访了扬州市人才交流中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汽修技术是个热门的技术,工作机会很多,找工作比较容易
在好的学校也能拿重点高校的大专毕业证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2010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将达1220万人,而第三产业人才缺口预计达325万人。 1、护理学就业前景看好 据卫生部统计,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2、民航业人才缺口24万 以目前国际民航水平计算,未来20年我国至少需要民航类人才24万人。 3、精算师将成高端人才 目前,我国仅有百余名精算师,我国未来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但目前每年高校精算专业的毕业生仅仅几十人。 4、汽车服务人才全面紧缺 汽车业在我国是重点产业之一。有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研发人才缺口50万人,维修人才缺口80万人。未来5年汽车人才全面紧缺,包括汽车研发人才、汽车营销人才、维修人才、管理人才等。 5、...
大专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可以换专业的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查看: 46308|回复: 355
【原创】财会人的职业发展之我见——通才vs.专才
和爱学习的人一起激发动力
每月至少2次直播分享,有回放
免费听课 免费诊断
400-680-2995 帮您解答
国家会计学院强大的师资阵容
87%高通过率!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_Li 于
23:35 编辑
(篇首特注: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请站内通知本人,深谢。)
我记得自己在刚考虑从文秘岗位转做财会工作时,我当时的老板,集团财务总监问我想转型的原因,懵懂的我只答他:财会是个有一技之长的工作。于是这位马来西亚籍的ACCA对我颔首:“yes, professional。”
何谓professional?专业人士也。确实,在实业企业中,与行政、人力资源、营销、客户服务、生产与物流管理等后勤及运营职能相比,财会确实有一定的技术性,起码要接受系统的会计准则的教育,断不是一个“在游泳中学游泳”的工种。然而等我后来真正转做了会计,接触到四大来审计的CPA们,领略了他们的专业见解和洞察力,再对比自己和会计部门的一众同事每日按流程在财务系统里机械地输票的工作,我开始质疑我们这些在企业里的财务人员到底是不是professional。后来所在的美资公司全面推广全球岗位级别(Global Grading),从该体系的岗位类别(Job Category)的定义中方知——凡直接劳工以外的所有职能中不带团队的白领人员均统称professional。
不提企业的其他职能,只说作为财会人,我们professional在哪里?
做了这许多年的企业财务和财务顾问后,终于我对企业财务这种职业的理解日渐professional了^_^,那便是——我们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知识技能水平去“专业”地做事。
在企业财务人中最常见、也是最为人所知的是这样的一条发展路径:会计 - 财务主管 – 财务经理– 财务总监 – CFO。视野论坛的职业规划版里常见这样的讨论贴:财务做几年可以升经理呀?大公司的主管和小公司的经理之间怎么取舍呀?主管、经理、总监的职责有什么区别呀?
然而,这其实只是财会人才中一种通用的职业道路,这种道路的逻辑是:一个财务人员要先从交易层面了解企业的运营,然后逐渐从辅导基层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并行驶团队管理职能(即财务主管)开始,逐步发展为在企业运营管理决策中提供财务支持(即财务经理),继而发展为参与运营管理决策、组织制定并推进公司的财务战略规划(即财务总监),最终参与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并成为企业总裁或CEO的伙伴和责任分担者(即CFO)。
并且,这种通用财务职业发展道路所需的技能也传达了这样的逻辑:作为会计你要会做全盘账务——往来、总账、资产、成本、收入等等;作为财务主管你不仅要对全盘账务负责,还要管所有财务报表,甚至预算编制;作为财务经理你不仅要负责财务会计与报告职能,还要负责财务分析、预算执行、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职能,还要熟悉税法,应对税务局稽查,还要协调组织内部与外部审计的各项事宜;作为财务总监你除了负责财务经理担当的运营财务职能(Operation Finance),还要负责公司财务职能(Corporate Finance),特别是一些集团性公司,你要负责融资、理财、投并购、企业上市、税务筹划等;作为CFO,你要参与帮助CEO制定企业战略规划,还要有前瞻性的商业协作精神去帮助CEO达到经营目标,与CEO站在一起对董事会与股东负责。
由此而来的问题是:一个人果真能如此样样皆能、八面玲珑吗?我相信一定有这样的人才,但我更相信这样的人才是财务领域的通才,而非专才。不是说通才在各分领域就不专业,而是在这些分领域的专业精进程度没有那么高。即使世界No.1的跨国公司的CFO,也肯定不是财务各领域什么都干过、什么都擅长,可以说无论企业大小,在财务做到高级别管理职位,一定都是通才。
然而,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大小,财务总监或CFO只有一个,不是每个人都有机遇和能力做到那个职位,尤其,财务总监及CFO,相对于他们掌握的财务各领域的“通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他们更需要的是软技能,也就是情商,这种情商除了领导力,还包括跨职能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影响与说服能力、推进管理举措甚至是管理变革的能力,这些软技能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性格,不是每一项都能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培养起来。何况还有个人机遇和企业组织文化的影响。
那么财会人在企业发展就一定要面临瓶颈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成为专才,这个专才不是professional的意思,准确地说我认为应该称专家,用英文讲是在某一领域拥有expertise(专家技术意见)。当然,这必须依托大型企业的财务组织,小公司不需要专家(当然不排除它做大了以后想做强于是需要专才的可能)。凡是大公司,特别是集团型的甚至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公司的“大财务”部门,都会有不同的分职能领域,会计核算、预算、财务分析、税务、资金…… 充分体现了“术业有专攻”。而且,一个良好的财务组织和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会使财务人员在任何一个分领域都能做到经理甚至总监的级别。
在此,我愿意以先进跨国公司(以美资企业为例)的财务组织和职能的例子,和各位财会同仁分享下,财务部门可以依据企业需要划分成哪些专业线。当然,这仅适用于大型集团公司,而且很多国内大公司的财务组织尚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或多或少有职能上的缺失。不过如果我们在下述的某些专业领域工作已有时日或已有成绩,那么不一定非要去沿通才路线发展,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坚持下去是可能成长为价值相当的专才的。
传统的企业财务职能主要行使两大职责:记录和控制。而发展到今天,财务职能被赋予更多决策支持的角色,这形成了当代财务组织的三大维度:决策支持、控制与合规、效率。一个高效卓越的企业财务组织在职能岗位配置上应该能达到这三者的平衡。
1、决策支持(前台财务):涉及的职责包括经营战略和规划、企业全面预算和年度计划、管理报告、经营分析、企业业绩评价与改进、与同类企业的标杆对比;此类职能对企业突出的作用表现为支持业务经营决策、帮助业务部门改进经营业绩、提供简化的、切中要点的、业务与财务相整合的数据与信息的分析与报告。此类职能的岗位多配置在实体运营单位(即经营类子公司和事业部),通用的岗位名称是财务分析或经营分析,在美资公司里常称为FP&A(财务计划与分析),在欧资企业里常称为Business Controlling(业务控制)。
2、控制与合规(中台财务):涉及的职责包括资金风险管理、现金管理、融资管理、内部审计、内控、税务管理;此类职能对企业突出的作用表现为关注和管控风险、确保合规、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成本效益相平衡的内控体系、提高透明度并与职责挂钩。此类职能多编制在集团总部,但依据工作需要会前往运营实体有调研或现场工作,常见的岗位类别有税务筹划(Tax Planning)、司库(Treasury)、内部审计(IA)、企业风险管理(ERM)、内控与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合规主任(Compliance Officer)。需要指出的是,中台财务职能仅指集团层面(或面向多实体子公司)的规划,以及运用专家技术(expertise)构建全集团范围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不包括日常运营中的如纳税申报、税务档案保管、处理现金及商业票据交易的岗位。
3、效率(后台财务):涉及的职责是日常交易记录即会计核算与法定财务报告。在ERP系统运用日渐成熟和普遍的今天,此类职能对企业突出的作用表现为通过标准化和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缩短记账与关账流程的时间、利用规模效应建立共享服务中心(FSSC,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或流程外包(BPO, BusinessProcess Offshoring)降低成本、提高会计信息产出效率。后台财务核算的岗位是众会计人士都熟悉的,需满足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内控原则,这里不做赘述。这里只分享在欧美企业中共享服务中心的会计岗划分,已与ERP系统的业务循环趋同,亦即按业务流程分配会计岗位,而非传统的按科目性质排岗。例如从采购到付款(Procure-to-Pay)组通常包括出纳、应付账款核算、费用报销核算、内部资金调拨交易处理;从销售到收款(Order-to-Cash)组通常包括收入确认会计、应收账款会计;从总账到报告(Record-to-Report)组包括资产会计和总账会计,也包括多准则的财务报表调整、集团内部往来清查、合并报表等集团会计岗位;若是制造业工厂还会有生产存货组(Production-to-Inventory),包括成本会计和生产性存货核算岗。
从以上三类财务职能可以看出,在集团性的大公司里,细分财务专业职能使不能成为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的“专才”的职业进阶成为可能,也就是在集团CFO以下,一名财会人可以沿着任何一条专才路线成长为所属细分领域的经理和总监:会计经理和会计总监、税务经理和税务总监、财务分析经理和财务分析总监…… 这些经理或总监(特别是前台与中台财务职能)不一定带领团队,亦即头衔不是管理级别,更象征着专业技术级别。
所以,一名了解财务这三种专业领域的角色定位、懂得用人的财务总监和CFO通常不会要求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去分析产品盈利性和运营效率,也不会要求财务分析师们去记账,通常不会要求资金管理专员们去处理日常交易中银行票据的兑付,也不会要求银行出纳们分析解释企业资金头寸的变动。
不能不说在财务组织内,这三类财务职能要达到平衡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国内很多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人员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甚至很多公司在业务规模已经发展大到一定程度后,前台财务与中台财务的职能还是缺失的,即便是有,也只是担任财务管理岗位的人兼职做一些。这大概便是内资企业或者说新兴经济体国家企业的特点:追求规模的扩张,把蛋糕做大,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在这种战略目标下,具体管理的着重点便体现为:关注营收,西方企业称之为top line(损益表的第一行),而相对没那么关注利润,西方企业称之为bottom line(损益表的最后一行),因为管理者的假设是:有收入就有利润。因此财务职能便没有被赋予做业务伙伴并支持经营决策的角色。
所以在中国大陆的财会人才市场上,貌似专才远没有通才吃香,因为成为专家人才固然也可获得高薪,但显然职位空缺太少了,所以很多财会人宁肯选择薪资一般但有大把空缺的普通会计,也不选管理决策支持价值很高但空缺少的成本分析,宁选总会计师(Controller)也不选财务计划与分析经理(FP&A Manager)。殊不知,空缺岗位多,市场上人才也多,竞争也激烈,而且薪资平平,这也很正常,市场上这么多能干这事的人,为什么要给你高工资?然而,据我所知,近年来一些大的集团公司对不同领域的“专才”的渴求愈加迫切。中国经济已经放缓了,市场蛋糕已经这么大了,竞争已经这么激烈了,关注top line已经不足以带来利润了,所以老板们明白:是时候向管理要效益了。所以财务职能渐渐被一些有见识的企业家重新定位了:你能不能别只事后记账出报表,而能有些前瞻性的眼光给业务部门提些有价值的管理建议和具体方案,能帮他们改进绩效、创造营运利润?你能不能不再只是出纳型的资金交易处理专员,多考虑下怎么集中管理资金和运用金融工具理财,能最大化地节省融资成本或者获得理财收益?所以,一些国内大的集团公司,拥有丰富专业领域经验的专才在求职中得到的offer,比一般的Controller高得多甚至翻倍的都有。
<p id="rate_598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币 + 5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43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好文&金币 + 3
" class="mtn mbn">
<p id="rate_132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好文&金币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透彻&威望 + 4
" class="mtn mbn">
<p id="rate_49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好文&威望 + 3
" class="mtn mbn">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9, 订阅: 3
& |主题: 24, 订阅: 2
& |主题: 9, 订阅: 0
& |主题: 6, 订阅: 0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_Li 于
22:35 编辑
提到controller,就从后台财务说起吧,因为这关乎我们财会人士的主业——会计。先澄清一下,我这里提到的controller不是很多人理解的财务总监。在美资企业里习惯把财务总监称为Director,而Controller是负责会计核算的。我看过一本美国会计教材的中文译本,Controller被译为“主计长”,我个人感觉类似于我国的总会计师。有的欧洲公司(例如德、法)习惯把管理会计职能称为Controlling。
然而,一个很令人心酸而无奈的事实是:在财务组织内部的重要性评价中,后台财务也就是传统会计核算岗的地位正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后台财务核算是低端的,会计们在强大的ERP系统和高度标准化的流程面前已丧失了判断能力,日渐沦为电脑输入工似的角色。
走笔至此我脑海里又出现了一个久远的画面:遥忆当年我刚加入一家美资公司担任AP(应付账款)组的一个小会计的时候,从一个毕业不到一年来我公司的小朋友那里接手做员工费用报销的工作,她这样教我对着一张费用报告输入oracle AP模块:“登录后,先选1,回车,然后输员工号,再按两下回车,然后选2,然后看费用报告上是XX费用,在菜单里箭头向下选对应的那行,回车,再按F2。。。”看她在我面前输得倒挺快,就是不懂在输什么,直到最后保存完毕退出了我也没看到完整的会计分录,因为除了总账模块,oracle系统中的前端模块纵使产生会计分录,也断不会有长得象传统纸质会计凭证那样的界面。可是当我问她oracle总账试算平衡表上显示的现金科目余额为何与库存现金相差好几万时(oracle里只有员工费用报销交易才会从现金科目出),这位人大毕业的CPA小童鞋对我说:“不知道啊,反正我输的每笔总额都跟费用报销单上是一样的啊。。。你要问我为什么最后对不上,我不懂,我也不想懂。”辞色中顿显烦躁厌倦之态。我能理解,让CPA干这事是大大屈才了,尽管她干得并不好。不过不久后总账组的一名会计一语中的:“ERP系统的普及把会计人的思维都变成了电脑人的思维。”是啊,听凭你考过了CPA,或者会计成绩再好,在ERP操作环境中也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会计,没有一本会计实务教材在教我们如何做基于ERP系统逻辑的科目核对与调整(account reconciliation)。
在ERP浪潮中,不少大型集团公司(包括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后台管理模式,纳入共享中心的部门包括HR、采购、会计中流程化的部分,更有大型跨国集团在采用更为前沿的离岸外包会计交易处理程序。由此带来的裁员带给传统的会计核算人员巨大的恐慌,于是不少会计核算人员在求职时努力摆脱会计这条线,有丁点机会也要拼命去挤财务分析岗。会计果真不可救药地掉价了吗?
确实,以前我在收到猎头公司提供的共享服务中心的各种会计经理职位时都一律拒绝,我的认知是,一个PTP Manager(从采购到付款组的会计经理)不论手下团队规模多大也不会有多高薪。然而今年初的一个猎头提供的职位让我看法有了些许改变,头衔变成了亚太区PTP流程经理,并称雇主愿意支付的年薪高达70万,我着实吓了一跳,赶紧要了一份JD来看,看过之后感叹自己确实无能力应征,这个职位确属非常专家级别的岗位,它要求的已经不仅是带领几十人的AP团队进行全亚太区日常付款业务的事务性会计工作,还包括建设与改进从采购到付款整个业务循环的流程体系、制度体系、内控活动体系,并对这种建设与改进跨职能、跨事业部、跨国家地与高管层沟通,还要对ERP系统中从采购到付款循环整体业务流程中的功能提出改进建议…… 显然要做到这些,这已经几乎要具备BPR(业务流程再造)的视野高度;还要辅助参与采购中心制定关于采购价格和付款信用期的供应商战略,甚至还包括参与司库部门做有关原材料商品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典型的专家人才的岗位,早已超出了我对传统应付账款会计经理的认知。
当然这只是一个个例,毕竟有这种“流程再造”型的会计专家岗位很罕见,但是对于大公司来说也不是所有会计职能都是低附加值的,例如集团的会计岗位,负责合并报表、法定财务报告,以及上市公司中需要满足监管要求的各类报告附注,这些职责都需要对会计准则和相关的监管法规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还有,集团会计政策、会计科目的制定,也都需要有在会计实务领域见多识广、具备一定专业高度的专才才能完成。所以,不能说后台的财务都是低附加值,只能说流程化的初级会计岗位是低附加值。
再简单说说中台财务,这个是在中国企业目前最为欠缺的职能,或许是因为中国目前做大的企业还没有太多进入国际竞争市场,还不需要面对不同法律、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成熟度的复杂环境,所以不像跨国集团公司那么有风险控制意识。所以中台财务职能中除了税务筹划和内部审计以外,其他岗位诸如司库(treasury)、企业风险管理(ERM)、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合规主任(Compliance Officer)只有少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总部才有(或许少数海外业务实体众多的央企和大型民企也有类似职位)。就我自己而言,也没有在中台财务职能的经验,所以不能做什么专业的介绍,但我知道中台职能绝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我认识的分别在跨国公司担任中国区税务经理、中国区司库总监的同事,他们5-6万的月薪都远超其集团其他下属分公司的财务总监。
最后说说众多财务人近来愈发感兴趣的前台财务职能,亦即众人追捧的FP&A(财务计划与分析),在一些德、法资的公司里又称为controlling,基本行使管理会计职责。但我认为两者在角色定位上有一定区别,德法企业对财务的定位较为传统,不象美资企业那么倡导财务站到业务前端去作为业务伙伴(business partner)支持运营决策。
话说FP&A一定比会计高端和有价值吗?有趣的是,我听到过另一类声音:在那些大牌外企里做FP&A,无非就是预算和滚动预测及差异分析,做预算和预测就是管各部门要要数,把上面分下来的目标在各部门中分一分,然后把各部门交上来的数字汇总上报,好无趣啊。。。我就曾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一个在外企做FP&A的小朋友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我看了不禁莞尔:“这是一个非常boring(烦),缺少technical(技术含量),非常detail(琐碎)的工作。还缺乏升到finance mgr(财务经理)的途径,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做accountant(会计)的大专生已经做了财务经理,指挥你给她准备这个报表那个分析了。”
笑过以后发现,这又是一个“通才还是专才”的选择误区。其实这和会计职能一个道理:在任一领域和方向的初级岗位上,都不可能做什么高附加值的工作,初级的会计可以是电脑输入工,那初级的财务分析为什么不可以是数据收集&编辑器呢?初级会计如果用心可以成为某一业务循环的会计流程专家,那初级财务分析如果用心自然也可以成长为业务决策支持专家。
严格说财务分析职能包括两大类:财务报表分析与绩效管理分析,前者主要关注各种财务比率,分析依赖的信息仅是财务报表,目的是站在公司整体层面回答“企业的业绩好不好”的问题,例如投资机构的投资分析们也长于做这种分析;而后者更深入关注企业运营层面的绩效,分析依赖的信息已不同程度地扩展到运营领域,目的是站在不同业务领域回答“企业业绩为什么好(不好)”、“好(不好)在哪里”、“未来如何改进”的问题。依据前台财务职能的角色定位,我们在招聘启示中常见的FP&A岗位当属后者,而前者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部也有,但我个人认为,凡是跟财务法定报告(statutory report)有密切关系,并以法定财务报告中的信息为分析对象的财务分析,都应属于后台财务职能。
在这种立足绩效管理的财务分析中,也有例行的职责和非例行的职责之分,例行的(regular)职责包括预算、预测、差异分析、管理报告、经营业绩评审等定期的工作,那么这种每月、每季和每年都要做的工作,和会计每月结账没什么区别。但是非例行职责在FP&A的要求中经常被忽略,例如在一份招聘启示中常见的字眼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外企职位JD中称为“ad hoc support”。其实正是这非常规的职责才显示财务分析者的水平和价值,这其中涉及的专题非常广泛,并且基于多样的业务情景——如何给新产品定价和预估盈利性?如何制定代工厂的加工费?哪些产品应该下线?如何对待集团内兄弟企业的临时调货或生产订单?如何评估业务部门的各类运营(如某市场促销活动)和投资项目(如生产线置换)?如果一名财务分析面对这些情景还是停留在“这是业务部门该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事情”、“他们需要分析什么得给我信息我再做啊”之类的思考模式,那这名财务分析于决策支持角色显然是不合格的,因为不具备前台财务的前瞻性(proactive)以及商业触觉(business acumen)。
即使是例行的FP&A职责也不是简单地收集和编辑数据。我过去看过客户的一些财务分析报表(或者是每月提交的绩效考核报表和经营分析报告),第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尽管信息量也很庞大,也涉及了不少运营指标和信息,但是只基于实际数据在excel里生成各种表格和图,缺乏对业绩的解释和观点,不管柱图还是饼图还是趋势曲线图,华丽之余让阅读者无法明白其想表达的含义。管理层或业务部门看到这些图表会自然地提出钻井式(drill down)的一串问题:“这个产品线的毛利率是12%意味着什么?高还是低?低了的话是哪个型号造成的?影响因素各是哪些?有什么举措可以改进?”第二,缺乏可对比的基准(benchmark),或者说经常变换这个基准。例如本月衡量指标的实际结果好坏是和预算比?和月初的预测比?还是和上年同期比?优秀的财务分析应该能在提交管理层的分析报告中在这些图表旁有文字附注,从业务运营角度披露自己的发现和建议,也就是说例行的财务分析报告不止是有能力从不同维度展现运营成果(present business),而且还能解释运营成果(interpret business)。
因此,我对财务专才的观点是:不是某个财务领域一定是有价值的,另一个财务领域一定是低端的,每一个领域和方向,只要用心,都可以成为专家。
不论三种财务职能中的哪一条线,专家技术和专业见解虽然依赖于持续长久的经验积累,但不是在这一领域做到多少年就一定能形成洞察力。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在早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个领域已经做N年了,已经熟得不能再熟、懂得不能再懂了,厌倦了,想转作其他领域了…… 然而,熬过这个“N年之痒”后,或许会发现自己以前觉得很懂的东西现在看来原来是那么肤浅,并非真的有多懂。
我以前有个下属负责工厂存货成本会计核算,做了三年后,她每月的各种凭证、各种常规的存货管理分析报表已经做得很高效熟练,并且准确无误。然而在她离职前的那次年度审计中,我听到她在回答四大的审计员的询问时,开始还滔滔不绝讲解自己每种凭证的工作程序和计算逻辑,但回答审计员关于原材料估价的质疑的时候,不出三句就变得支支吾吾,最后直接回答“我们公司的policy(集团会计政策)就是这样规定的”。所以,在她的简历与求职中可以声称自己有三年成本会计的经验,但事实是,她只懂得按公司会计政策去执行成本核算工作,而从未想过公司的会计政策为何这么规定,背后的宗旨和原则是什么。
“真正有价值的人很多时候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这是我以前一位直属上司在我工作出现浮躁情绪时和我谈话时说的,后来感叹确属箴言。无论是当我们做某一专业领域多年厌烦了的时候,还是当我们做某一级别多年不能获得提升的时候,这句话都是适用的,只有把心沉下来坚持下去,才能做出成绩。因此,选择通才道路还是专才道路去发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的态度——professional的态度。
<p id="rate_598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难得一见的好文!&威望 + 4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08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好文!非常感谢LI老师分享!&威望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42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好的文章&威望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10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威望 + 10
" class="mtn mbn">
支持一下。但我觉得楼主讲的还是有点过于高端。你所说的发展都基于大型外企或央企
<p id="rate_156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沙发奖!&金币 + 2
" class="mtn mbn">
中瑞会计 发表于
支持一下。但我觉得楼主讲的还是有点过于高端。你所说的发展都基于大型外企或央企
谢谢您那么快回复。
的确,我本篇介绍的一些财务职能特别是专才部分都是基于大型外企或央企,所以文中特地声明财务组织是以先进跨国公司为例。解释下,我觉得您认为的“高端”是指三条财务职能线中提到的某些专才在很多公司没有那样的岗位。所以在文中我也特地澄清专才的意义在于拥有expertise,应称为专家更合适,既是专家,那就是高端的。
而且,在阐述专才道路前我也讲了通才道路,就是会计-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CFO的发展道路,并且讲了每个职位的职责和所需的技能,这对很多中小型企业也是适用的。但现实是很多人因为性格、能力和机遇做不到财务总监和CFO,亦即不论什么公司,能做到高职位的也是高端的,无所谓是否大外企或央企。
所以这也代表我最后的观点:不论走哪条路,能否走到高端都看个人的目标和修为。人的理想和最后能达到的高度都是有差距的,所以理想目标和起点越高,最后发展能达到的高度才可能会越好。
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是不错的。
专才是在通才成长的基础上,脱颖而出,才是正常的道路。
又见楼主高文,拜读!楼主文笔和见解在视野可谓首屈一指,在其他财会专业论坛也属翘楚。楼主陆续发表后都可以整理成册出书了。就本次专题-通才&专才,我更感兴趣的是,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通才和专才?楼主能否以后展开讨论,这个对财会人也许有更大的帮助。不过可惜的是,见诸各大论坛,似乎鲜有好文,也未见有综合全面分析之文。
mayuexun 发表于
专才是在通才成长的基础上,脱颖而出,才是正常的道路。
正解。补充:专才的脱颖而出需要机遇和平台。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这个意思。
谢谢读贴,过誉了,很多是在读一些国外管理会计期刊和做咨询顾问期间所见所闻的积累。
关于您感兴趣的成长道路问题,您楼上的朋友说的“专才是在通才成长的基础上脱颖而出”的见解是一个答案。具体来说,我觉得专才是要依赖平台的,这当然要看运气,是否在自己在懵懂做通才初级岗位(如普通会计)时就身处在对培养专才有一套方法的大公司,或可籍内部转岗实现转型。当你对某一领域特感兴趣有志专向发展,而自己的企业又没有这样的职能和培养机制时,除了业余找相关书籍和课程学习构建所需知识外,还可以留意外部哪些大公司有这种岗位机会,比如从它们的招聘启事中的职责描述可初见端倪,比如我文中提到的那个PTP经理的职位,我要不看JD我根本不知道会计还可以有这么个专家方向。然后在以后的跳槽求职中把这些公司作为目标雇主,不一定一次应聘到位做那个领域,可以先应聘别的岗再谋内转,当然这也要看机遇。
所以通才道路的发展对大多数财务人来说还是最现实的。这条路上我觉得最好的成长方法莫过于盯住自己的上级。因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才,都是通才,所以向上发展的唯一方法就是向上级学习,看自己老板怎么做事怎么思考怎么和人打交道,同时多和老板的其他下属岗位交流学习他们所司领域的实务,以求构建全面的通识,那么即使你老板不动地方自己升不上去,至少也可以寻求外部跳槽获得级别提升。其实,这些都不用我说,很多人已经是这么做的了~
支持!收藏之,自省之!
楼主可以再讲讲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这个可能会覆盖面大些,大型国企或外企岗位还是少数
本帖最后由 qjr1124 于
13:53 编辑
又见一篇好文章,谢谢您的分享。从中受益了还瞒多。
比如contriler这个方向。以前一直以为是做流程和内部控制的。原始是会计方向。哈哈。
再比如这一段:
“当然这只是一个个例,毕竟有这种“流程再造”型的会计专家岗位很罕见,但是对于大公司来说也不是所有会计职能都是低附加值的,例如集团的会计岗位,负责合并报表、法定财务报告,以及上市公司中需要满足监管要求的各类报告附注,这些职责都需要对会计准则和相关的监管法规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还有,集团会计政策、会计科目的制定,也都需要有在会计实务领域见多识广、具备一定专业高度的专才才能完成。所以,不能说后台的财务都是低附加值,只能说流程化的初级会计岗位是低附加值。”
这个说明楼主认识还是确实比较深刻,这个SSC行业的问题,看得很透彻。
controller是总会计师只是美国公司的叫法,貌似很多欧洲企业不是如此。&
很实在的观点,对专才的需求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正在考虑从事务所转到企业,非常感谢前两篇文章的指导,更期待楼主下篇文章~
呃。。。您别寄望太高,我只在四大工作过,所以下篇只能以四大为例~&
很实在的观点
请读第4楼和第18楼我的回复。&
太好了,楼主又出好文,继续拜读和支持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_Li 于
19:35 编辑
yljh400 发表于
回复 Michelle_Li 的帖子
楼主可以再讲讲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这个可能会覆盖面大些,大型 ...
您的看法代表很多人读此贴的感觉,就是觉得高端,未免有点阳春白雪的调调。为此,我在4楼回帖中也有阐述,亦即中小企业的财会人才发展大多是通才道路,没那么复杂。
我写本帖主要是基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和职业人际圈的见闻,由于我没有太多中小企业的经验,所以不能形成一些成体系又有高度的观点,也没有可分享的事实作为论据,所以很遗憾不能帮到您和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者。
但我其实想借回复您的这个机会表达一下我的感受:不论财会还是其他专业,我觉得谈人才的“发展”要看企业的,也就是说企业是否给你发展的平台和机遇,所以不论在内部发展晋升还是在外部跳槽,其实是一个选择企业的过程。然而中国目前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要慧眼挑出这么一个好企业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我朝的一贯主张是“做大做强”,不论国企还是民营资本皆如是,这个逻辑便是:先做大再做强,不大的一定不强。所以这个逻辑给我国实业界各行各业带来的后果是:企业家们清一色地跑马圈地搞扩张,少做人力资源的无形资产投入,不能提供人才一个好的发展平台。而且,这种“做大做强”的基调不利于中小企业做“强”,既不强,它对人才便没有大公司那么大的吸引力。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有“崇大崇洋”的心理,能去大公司不去小公司,能去外企国企不去民企,看看论坛里的投票统计就知道了。于是在很多中小企业,人才匮乏,加上政策没有优势,没有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不可能象西方发达国家的小企业,靠寻找市场细分坚持做自己的品牌,与业内大公司形成错位竞争,体现了“大有大做,小有小做”的局面,不象我国,在“做大做强”的指示下多少地方的小企业营造了“山寨王国”和“假货之乡”。即使是财务,多少小公司的财务职能体现在做假账、偷漏税、不顾信用期延迟对供应商的付款,这样的环境没有职业发展可言。再者,企业若要提供给人才好的发展平台,需要很多投资,要有完善公平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绩效管理体系,这些如果没有,人才职业发展只是空谈,所谓的发展大多是凭关系尽人事,领导喜欢你就上去了,领导不喜欢你就走人了。
其实我每每想到这些都挺难过的,人才想有所发展,一律得挤向大公司和外企,不得不说也是我国实业界的悲哀。
我一直都在外企圈工作,不过在小外企工作的经验也很少,而且那家小外企虽然管理体系比国内中小企业好很多,但其内部的人才发展平台和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所以无从论及在中小企业的职业发展。如果读此贴的朋友中有在优质中小企业多年经验的,希望补充分享。
非常中肯,楼主你纵情继续!&
<p id="rate_506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好文&威望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415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鼓励分享&威望 + 3
" class="mtn mbn">
就您说的这点,我觉得您可以举一反三,不论小企业还是大企业,个人能力的提升才是根本,当你水平足够后,一样可以去大公司~&&中小企业毕竟对财务的定位不太高,空间也自然有限。
写得有深度,学习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现实主义小说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