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词义转移例子的模糊性

浅谈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
浅析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
摘要:语言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科学理论正在逐步地发展壮大。语言的模糊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模糊性;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模糊性;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语言的模糊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语言的模糊性推动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其次,语言的模糊性可以拓宽人们的想象空间,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再次,在文学创作上它能够创设意境,精确细致地刻画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最后,语言的模糊性增加了语言中的信息含量,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语用功能
Liu&ning-ning
一、语言及语言模糊性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交际和思维活动的认知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从人类最初产生发展到现代,语言经历了一系列巨大的发展变化。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辛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语言,每一个社会人都必须学会和使用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联系的纽带。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所以每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且,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需要是语言得以迅速发展的永恒动力。
伴随语言的发展而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①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8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推动了语言研究的发展,语言学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人文科学领域中的“领头羊”。之后在该领域中又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推进等等。语言学发展至今,已经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且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模糊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兴起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晚。1965年,美国学者札德发表论文《模糊集》,从而揭开了现代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序幕。我国在模糊语言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并且将其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如计算机科学、数学、哲学、社会学、生态学、逻辑学等领域中模糊理论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模糊现象早在古代希腊哲学中就曾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模糊语言学是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运用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语言的模糊性。”②从理论上说,这只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和把握。对于语言模糊性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学家们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陈治安先生等人编著的《模糊语言学概论》将语言的模糊性界定为:“模糊性就是词语的所指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属性。具体说来,它是符号的使用者所感到他使用的某个符号与他所指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象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③在鲁苓的著作《语言·言语·交往》一书中将语言模糊性界定为:“词语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③。其实,这是对陈治安先生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美国的语言学家皮尔斯则认为: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的状态的时候,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或是严谨精确的调查和考察,但实际上仍不能把这些状态排除于某个命题之外或者归属于这个命题。这个时候,该命题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认为,模糊性不仅仅是词语所指范围界限的模糊性,它还包括能指范围的模糊性。模糊性既是语言系统内部界限的模糊,又是语言外部某些地理、历史、社会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模糊。研究语言的模糊性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模糊语言的利与弊,丰富语言的交际功能,方便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能够与多个研究领域相结合,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二、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综观西方思想史,模糊性问题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有关语言模糊性的研究至今不过三四十年,但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那么,语言的模糊性是如何产生的呢?现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它具有开放性和层次性等特点。语言自身的性质是产生模糊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和词汇四部分组成的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系统。每一部分,每一因素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系统。那么,每一个系统都会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岑运强先生在他的语言学著作《语言学概论》(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通用教材)中运用模糊集合理论来分析语言的模糊性,他把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看成是两个特殊的集合,将他们归属于全域q。然后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确定一个隶属度,根据发音器官对气流产生阻碍的程度不同,同一个元素可以得到不同的隶属度值,那么他们有可能归属于元音音素或者辅音音素,值不同,归属就不同。
撇开元音音素不说,语音学中对音节类型的划分也包含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不同的语音学类型对同一个音节的划分也包含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以汉语中的音节[iau]为例,按照音节构成成分划分,属于闭首闭尾音节;按照传统语音学的标准则属于开首开尾音节。
对于语音来说,不同汉字形体可以有同一个读音;同一个汉字也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读音。对于广大汉语民族人民来说,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可谓轻而易举,但是对于汉语的初学者来说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例如“泪”和“累”我们都读作“lei”,虽然我们只读出一个读音,但是我们可以写出多个不同的形体,这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所说的同音字。又如“积累”和“劳累”,这两个词的“累”字有不同的读音,对于广大非汉语国家的人来说,这两个词语读音是很难区别的。语音的模糊性在方言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不同方言区对于同一个字的读音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南方某些方言中“j、q、x”与“zh、ch、sh”不分。在我的家乡山东东营,语音方面的模糊性表现为“l”、“r”不分,如“肉”在方言中读为“lou”,“饶”读为“lao”等等。
词义本身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是产生语言模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具有概括性的特点,那些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事物,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表示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或者分界点。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工人反对资本家延长每天的劳动时间而举行大规模的罢工,逼迫英国议会通过一项议案,即规定夜间为晚上六时到早上六时这段时间。原来在英国的法律中有禁止做夜工的明文规定。但是到底哪个时间段算是夜间呢?对这个范围的界定是非常模糊的。中国历史记述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么所谓的“夜间”也就是从日落到日出这段时间。但是地球转动到不同地方,阳光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会造成日出日落在不同的季节时间就会有差异,这就造成对“夜间”一词界定的模糊性。在这个故事中,资本家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努力延长劳动时间,榨取超额利润。其实在语言中不光“夜间”一词是模糊的,像“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傍晚”和“夜晚”、“白天”和“晚上”等词,它们虽然表示一个时间,但是它们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在不同的语言区,不同的地理范围内对它们的界定也是不同的,而且差别颇大。例如“早晨”一词在汉语中一般是指从天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现代汉语词典》)。但是在英美等广大的英语国家中,&人们把从天亮直到上午十一点钟左右的时间都称为“早晨”,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到了快吃午饭的时候仍然用“Good&morning”来打招呼的原因。又如“下午”和“傍晚”这两个词所指的时间也是模糊的,广东人说的吃下午茶,一般是在下午五点左右;如果是在冬季,这也就是太阳落山的时间,那么他们为什么说吃下午茶而不是说吃傍晚茶呢?那么“白天”和“傍晚”这两个词又该如何界定呢?对两个词的界定体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的差异。一般来说,城市中大多数人所谓的“白天”和“夜晚”就是以朝九晚五为分界线了,而对于乡村劳动者来说,“白天”和“夜晚”则是以日出日落为分界线的。另外在我的家乡方言中有“傍(bang)黑天”这种说法,它指的是太阳落山以后到夜幕完全降临之前这段时间,时间的长短是不确定的,这是时间名词模糊性的表现。
对于颜色词的界定,模糊性尤其典型和明显。例如“紫色”、“香槟色”、“紫罗兰色”这三种颜色其深度是逐渐变浅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在他们之间划分一道明确的界限。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和通讯原理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但是这些理论或者公式也只是一个绝对理想状态下的假设,如“红色”和“橙色”、“粉红”和“浅红”、“桃红”、“绿色”、“草绿”、“军绿”、“浅绿”等颜色词,他们所表示的意义都带有一定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还表现在一些表示亲属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称谓的词语上。比如“叔叔”、“伯伯”、“大娘”等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只要比父亲年龄小的都称为“叔叔”、比父亲年龄大的统称为“伯伯”,“大娘”则是对年龄较大的妇女的称呼,而这个年龄段却是模糊的,同时关于亲属的称呼还体现了语言的发展,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
以上是实词语义的模糊性,同样虚词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例如,“和”与“或”这两个虚词之间的界限有时是模糊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们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连词“和”表示联合关系,而“或”则表示选择关系。这是从逻辑上对它们的定义,在逻辑上它们的界限分明,不容混淆。但是逻辑上的定义并没有完全概括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言现象,在日常的语言交际和运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界限却是模糊的。例如:&&&&&&&&&&&&&&&&&&&&&&&&&&&&&&&&&&&&&&&&&&&&&&&
①无论白天和(或)黑夜,这座城市都是喧嚣的,有“不夜城”的称号。&&&&&&&&&&&&&&&&
②不管刮风和(或)下雨,他都是坚持第一个到校,并在同学到来之前打扫好卫生。&&&&
这两个例子中的“和”与“或”是可以互换的。无论是哪一个连词,表示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逻辑中界线分明的“和”与“或”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的界限消失了。
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中连词的使用相对来说比较少。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不同的连词可以理解为同样的含义,同一个连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以理解为多种不同的含义。例如:&&&&&&&&&&&&&&&&&&&&&&&&&&&&&&&&&&&&&&&&&&&&&&
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
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③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树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阴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荀子·劝学》)&&&&&&&&&&&&&&&&&&&&&&&&&&&&&&&&&&&&&&&&&&&&&&&&&&&&
④美而绝。(《左传·宣公元年》)&&&&&&&&&&&&&&&&&&&&&&&&&&&&&&&&&&&&&&&&&&
⑤&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例句①、②中的“则”都可以理解为“就”、“便”的意思,同样是连词“而”,在例句④、⑤中则表示“而且”的意思,这就是虚词的模糊性。
综上所述,词义的模糊性就像我们在地理学中对气候带的划分一样。我们所说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带一般指的是它们的中心地带,如果要找出它们的明确界限,那是很难做到的,词义的模糊性亦是如此。
词法和句法的模糊性是语法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语法的模糊性是产生语言模糊性的重要原因。语法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关于词类的划分。现在,对于词类划分方面的争议颇多,原因就在于各种词义之间存在模糊性。例如:&&&&&&&&&&&&&&&
①他是这个村推选出来的村民代表。&&&&&&&&&&&&&&&&&&&&&&&&&&&&&&&&&&&&&
②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在这次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广大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踊跃发言。
“代表”一词在例句①中是一个名词,而在例句②中,“代表”则是作为动词出现的。同样例句③中前两个“代表”是名词,后一个“代表”是动词,它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又如:&&&&&&&&&&&&&&&&&&&&&&&&&&&&&&&&&&&&&&&&&&&&&&
④他说话的声音很低。&&&&&&&&&&&&&&&&&&&&&&&&&&&&&&&&&&&&&&&&&&&&&&&&&
⑤他低着头慢蹭蹭地走了进来。
例句④中的“低”是个形容词,而例句⑤中的“低”则是动词。据我陋见,词类的模糊性更多的是语言中词的兼类现象。汉语中这并不是十分明显的,最明显的是英语中的动词、动词的进行时态、动名词、名词,他们之间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渐变的趋势,脱离具体的语境我们无法区分。现从英语中找几个典型的例句试加以分析。例如:
①I&found&some&beautiful&paintings&in&the&old&house&.(我在这所老房子里发现了很多美丽的图画。)&&&&&&&&&&&&&&&&&&&&&&&&&&&&&&&&&&&&&&&&&&&&&&&&
②Bob’s&deft&painting&of&our&garden&is&delight&to&watch.&(鲍勃以他熟练的技巧画我们美丽的花园的时候,在旁边观看,确实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③Bob’s&deftly&painting&our&lovely&garden&is&a&delight&to&watch&.(同上例。)&&&&&&&&&&&&&&&&&&&&&&&&&&&&&&&&&&&&&&&&&&&&&&&&&&&&&&&&&
④Painting&the&garden&,I&noticed&that&his&hand&was&shaking.(当画我们的花园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的手在颤抖。)&&&&&&&&&&&&&&&&&&&&&&&&&&&&&&
⑤Bob&is&painting&our&garden.(鲍勃正在画我们的花园。)
很明显,例句①中的painting 我们可以用“picture”或者“photo”&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来代替,它们在含义上是一样的。那么可以说“painting”在这里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可数名词。在例句②中“painting”虽然依旧是名词,但是因为他们的前面用了形容词“deft”来修饰,考虑到“painting”在句中起抽象的不可数名词的作用,就不能用别的词来替代了。在这里,“painting”被称为动词性名词。在例句③中使用了所属格“Bob's”,尤其是副词&“deftly”的使用增加了“painting”的动词色彩,用名词短语“my&&garden”取代了“of”做“painting”的逻辑宾语&。但是由于所属格“Bob's”的使用,使“painting”依然具有名词的某些特性。所以在该句中&“painting”属于动名词的范畴。而在例句④中的“painting”是以现在分词的形式出现的,动名词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在例句⑤中,“painting”&已经是用做主要的谓语动词了,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谓语。纵观上面对这5个句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这5个例句中painting&的名词性由强变弱,动词性由弱变强。这其中,过渡阶段的意义是比较模糊的。
另外,句法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句子成分中主语和谓语的不确定性。在汉语中,对于主语和谓语的界定,语法学家们众说纷纭。对于主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主语是相对谓语动词而言的。这种观点就同英语中的谓语动词的形态必须跟着主语变化,主语和谓语之间有一致的关系。第二种观点认为主语是陈述的客观对象。主语是被陈述的,谓语则是对主语加以表述、陈述和说明。在这里主、谓语之间的界限是分明的。不管他们以何种形式出现,主语就是主语,主语以外的部分就是谓语。第三种观点认为主语就是句子讨论表达的话题。它认为只要是句子叙述的起点,都可以当作话题来对待,也就是可以看作是句子的主语。例如:&&&&&&&&&&&&&&&&&&&&&&&&&&&&&&&&&&&&&&&&&&&&&&&&&&&&&&&&&
①美国又爆炸了两颗原子弹。&&&&&&&&&&&&&&&&&&&&&&&&&&&&&&&&&&&&&&&&&&&
②老班长,我昨天还见到他。&&&&&&&&&&&&&&&&&&&&&&&&&&&&&&&&&&&&&&&&&&&&&&&&&&&&&&&&&&&
这两个句子用不同的观点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运用第一种观点分析例句①可以得出“美国”是主语,“爆炸了”是谓语,分析例子②时如果用第一种观点和第二种观点都不能把“老班长”当作主语,只有第三种观点可以把“老班长”当作主语,因为“老班长”是这句话谈论的对象。
修辞的模糊性是形成语言模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修辞是为了适应特定的修辞与语境,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段,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④这种模糊性在多种修辞格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尤其在藻丽和平实、含蓄和明快、繁丰和简约等相邻的修辞格两者之间是没有明确界限的,即他们之间具有模糊性。以藻丽和平实为例,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说文章要有韵味,能够吸引人,必须讲究文采,也就是具有藻丽的语言风格。要形成藻丽的语言风格就需要多用形容词等修饰成分,多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力求辞藻华丽、生动、传神。而相对于藻丽来说,平实则要求朴素大方,不用或少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真实地写景抒情,剖析事理。怎样用算是少用?到哪种程度才是少用?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它们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无法确定的。
修辞中的比喻、借代、禁忌等辞格就是以模糊性为存在依据和前提的。古代人形容美人说:“貌美如花,肌肤如玉”,那这花到底是什么花?这玉到底是什么玉呢?还有人比喻美人为“杏眼桃腮,柳叶眉,樱桃口”。这些其实都是模糊的说法,倘若真的是精确到眼睛如杏一般大,眉毛如柳叶一样的长长的、弯弯的,嘴巴又是樱桃小口的话,那就不是什么美女而是丑八怪了,这就是模糊语言的魅力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黄色”来指代那些肮脏、淫秽的书刊光碟等,这种借代的手法就是对模糊语言的一种运用。又如,我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可以查找到对“胸”的解释“()躯干的一部分,在腹和颈之间;()指心里(跟思想、气量、见识等有关)”我们查阅了所有的义项,并没有发现词典中有“乳房”这一义项。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我们却常常用“胸”来代替,以示委婉。而且在宋代著名词人黄庭坚的作品“舞回脸玉胸酥,缠头一斛明珠”中就运用了这一种委婉的说法。
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也是形成语言模糊性的重要原因。以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为例,“人”既可以指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对整个人类的概括。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故事:柏拉图在给他的学生上课的时候讲到“人”。他给“人”下的定义是“两条腿,无毛,直立行走的动物”。于是,他的学生搞了一个恶作剧,把一只鸡拔光了毛,问他:“老师,那它算不算一个人呢?”又如我们中学课本中讲“农田卫士——青蛙的发育过程”就是蝌蚪逐渐发育的过程。小蝌蚪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开始慢慢发育,经过一段时间后,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此时,它有四条腿像青蛙,却又有蝌蚪长长的尾巴和脑袋。在这个时候它还要经过一定的发育过程,最后长长的尾巴消失,变成青蛙。这中间的过渡就是一个模糊的阶段。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龙”就是人们把各种动物身体上某种独特的部分集中起来,组成一体,形成一种模糊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动物。
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模糊性也是造成语言模糊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在认识某一现实现象时,并不能面面俱到,一般是对其总的形式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概括和总结。以“马”为例,只要我们提到“马”,不管它的年龄、肤色、公母有何种不同,都以“马”来称呼它们,但是在古代则对它们有不同的称呼。另外,如“河马”、“海马”等非马类的动物。《现代汉语词典》对“河马”的解释是这样的:“哺乳动物,身体肥大,头大,长方形;嘴宽而大,尾巴短,皮厚无毛,黑褐色。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头部露出水面。产于非洲。”而“海马”则是一种海洋生动物,它有一种独特的性能,那就是海马的雄性负责生育后代。虽然“河马”、“海马”与“马”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都用“马”来称呼它们,但是“河马”和“海马”并非真正的“马”。只要我们谈到“马”,头脑中出现的一般是奔驰的骏马的形象,而很少会想到“河马”、“海马”等非马的动物。再就是春联中经常出现的“五谷丰登”,所谓的“五谷”泛指一切属于谷类的农作物,而不是特指谷、粟、麦、豆等五类农作物。像这种数词的模糊性则更为常见,如“九牛一毛”、“七上八下”、“九霄云外”、“乱七八糟”等,都是表示模糊性的概念。另外,婴儿思维中的模糊性特点尤其明显。在婴儿睁开眼睛可以接受母乳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他们可以接触到的,如玩具、衣服、被角等他们都会拿来吮吸。而且在他们呀呀学语的时候,他们也会用学到的一种或几种声音来称呼任何事物和人。比如,他们第一次见到“猫”这种动物的时候,父母教会了他们“猫”这个音节,那么他们在见到与“猫”有类似形体或特征的其他动物时,也会用同样的名称来称呼这些动物。这在学语阶段是尤其明显的。
最后,影响语言模糊性的还有社会、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我所生活的乡村平常能够见到的“高楼”也不过是三四层。而在大城市中,一般要在10—20层之间才可以称为“高楼”,这就是经济原因造成的模糊性。同样,我们对于“高山”的定义也是模糊的。在平原地区,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土丘,我们就会觉得它像“高山”,而在真正的山区,它或许就是一块平坦的土地,这是地理原因造成的语言上的模糊性。解放前,我国人民生活困苦,人的平均寿命相对比较短,人就比较容易显老,年过半百就已经给人以老态龙钟的感觉,而且,百分之八十的“老年人”实际年龄也不过四五十岁。“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也越来越长,中年人的概念也就定义在了40—50岁之间。”⑤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中年人的年龄范围也相对扩大。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特点,从而使得语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三、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研究和发展虽然只经历了短暂的历程,但是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同时,也使我们注意到了模糊语言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语言的模糊性加速了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内部各系统的发展变化是语言发展的内部条件,是最基本的因素。模糊性作为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必然会推动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任何事物的发展和演变都要经历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推进的过程,语言也一样。语言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模糊——确定——模糊……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如我们在平常的亲属称呼中,对父亲的弟弟称呼为“叔叔”,把父亲的哥哥称为“伯伯”。这只是对直系亲属的称呼,对于有血缘关系的其他类似关系的人则有“表叔”、“堂伯”等称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叔叔、伯伯之类的称呼范围逐渐变大。一般与父亲同辈比父亲年龄小的男性都可以称为“叔叔”,比父亲年龄大的都称为“伯伯”。语言从模糊向确定的转化过程即语言的发展过程。从确定向模糊的发展也是一种进步。而且,一旦人类的生存环境或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就会影响到原本确定、完整的概念和定义趋向不确定和分散,从而导致了模糊性的产生。这一循环过程的内在推动力就是语言的模糊性。
其次语言的模糊性可以拓宽人们的想象空间,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这一作用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在这首诗中,诗人充分运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极写愁之深,愁之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明知道不可能有三千丈的白发,但是我们却不能把它换成白发长到了几寸几分。如果换成精确的数字,虽然符合客观现实、符合人们的正常思维活动,但是却毫无诗意可言。这里用“白发三千丈”这个精确的数字来表达一个极度模糊的意义,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同时使整首诗语言优美,表现力强。又如《孟祥英翻身》中写孟祥英的婆婆:“老汉知道她年轻的时候朋友多,却也不敢惹她。”这里的“朋友”很明显是说孟祥英的婆婆有很多“恋人”,但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朋友”这个模糊的词语,以至于是什么样的朋友,那就让读者去发挥自己的想象了。同时使用“朋友”一词,不仅使文字显得庄重和含蓄,更表达了某些委婉的含义,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孟祥英婆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成为一条很好的线索。&&&&&&&&&&&&&&
第三,在文学创作中,模糊性语言能够创设意境,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精确地刻画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在《穆斯林的葬礼》一书中写梁君璧的精明能干和美丽,并没有直接写她有多么的精明,多么的美丽。而是从她父亲的角度来描写的。“梁亦清常常不当着君璧的面向妻子感叹:‘唉,可惜是个女孩,要是个儿子……’”⑥父亲的一声叹息就突出了女儿的能干并不逊于儿子。如果不是时代的落后和思想上的束缚,女儿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撑起一片天空的。同时也表现了梁亦清对没有儿子的失望心理。又如“梁亦清望着那两张玉盘似的面庞缀着樱桃的鲜红一点,心中又是一幅图画,……”⑥这一句话体现了梁家女儿的美丽无比,到底美丽到何种程度呢?那就由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在这里,模糊语言发挥了其巨大的作用。再如,对谢秋思这个人物的性格描写,并没有直接写这个人怎样怎样,而是先写韩新月对她的行李的印象,而后又写她回到宿舍后韩新月对她的装束的观察,至于她的性格,书中也没有直接描述而是用一句“……,头上烫着蓬松的卷发。她刚才只对新月微微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⑥就将她的主要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语言的模糊性增加了语言中的信息含量,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在信息迅速发达的今天,语言交际总是力求以最简洁的语句传达最丰富的信息,而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就是语言模糊性的运用,这种现象在广告语中尤其明显。如山东电视台广告中的“e百分”就传达了丰富的信息,既表达了这种高科技的信息产品含金量高,又充分说明它对人们学习英语能起重大的作用。又如很多门面挂的招牌,像“动感饰带”、“一戴添骄”、“衣衣不舍”等,它就是运用了语言的模糊性传达了丰富的信息。&&&&&&&&&&&&&&&&&&&&&&&&&&&&&&&&&&&&&&&&&&&&&&&&&&&
虽然模糊语言存在众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在使用模糊语言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力避产生歧义,以免给交际带来困难,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精神方面的伤害,从而使语言更好地为我们的交际和生活服务。
&&&&&&&&&&&&&&&&&&&&&&&&&&&&&&&&&&&&&&&&&&&&&&&&&&&&&&&&&&&
①《语言学理论教程》,李宇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P7
②《语言学概论》,岑运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28
③《语言·言语·交往》,鲁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154,P156
④《现代汉语》,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P394
⑤《模糊语言学》,伍铁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P77
⑥《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P16,P102
参考文献:
[1]张公瑾,丁石庆等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何兆熊主编.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李宇明主编.理论语言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邢福义主编.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梁开华编著.汉字信息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7]吕叔湘,朱德熙著.语法修辞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8]田中春美等著,刘耀武等译.语言学漫步[M].西安:陕西人民出社,.
[9]胡树裕主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0]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岑运强主编.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伍铁平著,王宗炎主编.&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3]鲁苓著.语言·言语·交往[M].北京:社会科学教育出版社,.
[14]高明凯著.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5]戴庆厦主编.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6]霍达著.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汉语词义转移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