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诗词吧从课本种删去的作文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语文(解析版)
题型: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3)题。(共4分)1. 孔明在西域正分兵运粮,听报司马懿大军来攻。这是,孔明手下只剩一些文官,他们听了探报,都惊慌起来。2. 众官纷纷议论。孔明沉思片刻后,微微笑道:“不必惊慌,我早埋伏下十万雄兵,在此等候司马懿。”3. 孔明传令各自隐藏,又命大开四门,挑选几十个老兵办成百姓,去城门口打扫街道,叮嘱道:“魏兵到来,不得慌张。”4. 孔明叫两个童儿,捧着古琴、香炉、跟他走上城楼。他端坐在城楼前面,焚起一炉好香,平心静气,弹起琴来。5. 魏军的前哨到了城下,见城门打开,只有百姓打扫街道,又望见孔明正在城上弹琴,又惊又疑,不知所措。6. 司马懿听了前哨的报告,半信半疑。他传令大军就地休息,暂停前进,自己带随从前往西域。7. 司马懿飞马来到西域,远远望去,看不见一旗一帜,一兵一卒。8. 孔明安坐城楼,慢条斯理地拨动琴弦。司马懿仔细听去,那琴声丝毫不乱。9. 司马懿道:“孔明一生谨慎,城里定有伏兵,赶快撤退,免得中计。”遂火速退兵。(1)连环画中有一幅是通过司马懿的专注神情来表现诸葛亮的临危不乱,这幅画是第____幅。(1分)(2)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临危不乱,使用 ① 的计谋吓退了司马懿,化险为夷。同样能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比如 ② 。(2分)(3)诸葛亮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京剧舞台上。从连环画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可以看出,京剧舞台上的诸葛亮应当由生行中的___________来扮演。(1分)【链接材料】行当是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生行是京剧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生行又分为老生、武生等。老生多挂髯口(胡须),扮演中年或老年男子,多为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形象。小生扮演青年男性,演唱时真假嗓音合用,表现亲年人的活力和潇洒。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上海市嘉定、宝山区2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1.甲文画线句作者的视线以 为序;乙文画线句作者的视线以 为序。(4分) ( A.时间 空间 B.人物 声音 C.空间 时间 D.声音 人物) 2.甲段的景色可用“ ”一个词概括;乙段的人物心情可用“ ”一个词概括。(用原文词语回答)(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山东省诸城市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音和字形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qiǎo rán)倒下。B.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liáo kuó)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C.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jué jiàng)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D.千钧一发时,他震聋发聩(zhèn lòng fā kuì),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山东省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 分)A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赈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袖手旁观。B.法家主张君权至上,纵横家以士为贵,在当时的诸子百家中,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谓别具匠心。C.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吹拉弹唱,载歌载舞,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D.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现在想来,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语言应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zhuó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用心泉熄灭如火的嫉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 ,生命才会获得无限的轻松。低语的心泉告诉你:人心并非你想像得那样险恶重生,生活也不像你渲染得那般 àn 然沉重! 远离卑劣的顷轧,躲开世俗的纷争,走近叮咚的心泉,倾听心泉叮咚,让思想走向深刻醇净,让生命愈加丰yíng生动!(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3)依据画线句子仿写。(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下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节选)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1)腰白玉之环
(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3)孰能无惑
(4)而耻学于师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言文中有许多同义复词(一个词中两个字的词义相同),如“假借”、“叩问”、“清洌”、“修狭”等词都是同义复词。B.对“其下圣人也 / 亦远矣”一句划分的节奏停顿是恰当的。 C.甲文中“非……则……”是固定句式,意思是“不是……而是……”。D.甲文中“以中有足乐者”和“以衾拥覆”中的两个“以”字的意思相同。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甲、乙两文都是写给青年后生的,两文都运用了 写法,甲文主要是勉励马生
,乙文主要论述了 。(5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大丰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C“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内蒙古乌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历与读书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作者:赵迎辉。有删改)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芙蓉泛舟--南康肖中语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
上传: 肖中 &&&&更新时间: 19:47:46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赏析示例& 《六国论》
  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附:苏辙《六国论》(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附:第四题参考答案如下:(对教参答案有补充)
  1.a d都作介词用,相当于&由于&。
  2.a d都作动词用,相当于&成为&。
  3.a c d都作代词用
  第五题答案如下:
  4.b(帮助)(注:a、c、d均是&给予&之意)
  5.b(破裂)c(凋残)(注:本题中只有a、d相同)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
  教学目标:欧阳修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3、能力目标:
  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词类活用
  2、课文第三段。
  教学难点: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学法:学生学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间所撰。在二十四史中,有两部《五代史》:宋初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称《旧五代史》,欧阳修撰的名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以纪传体记载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史实。其列传中有合传《伶官传》,记载了敬新磨、景进、史迩怼⒐?鸥叩热宋?筇谱?谒?孕也⒌贾掳苷?夜?氖肥怠:秃芏嗍费ъ乙谎??费粜薇嘧?肥榈哪康氖俏?饨ǖ弁跆峁┩持尉?楹屠?芳?洹r虼耍???思切鹗肥抵?猓?钩3r浴奥邸薄ⅰ靶颉钡男问椒⒈碜约旱募?狻1酒?闶恰读婀俅?非暗男蚵邸?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人。官至枢密副使,参加政事。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革新的领导人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倡导有内容的古文。他的散文多议论当事,切中时弊,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工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宋史》卷三百十九史传。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伶官,指古代宫廷乐官。本文是指供奉内廷,授及官职的令人。后唐庄宗李存勗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人仗其势,擅权乱政,使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叛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
  四、时代背景介绍。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五、学生自读课文正音。
  强调:矢(shǐ) 盛:sh&ng(盛衰之理);ch&ng(盛以锦囊) 函(h&n)
  六,课文上的知识点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函:动词,装在木匣子里。原意是匣子。
  本: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同。
  七、自读要点(学生讨论)。
  ①找出论点。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葸在强调后者。
  ②找出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③文章如何通过正反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在叙事中融人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得仓惶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 &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最终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印证了开头的论点,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八、讨论:如何理解文章内容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伶官的情况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紧密,重点落实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过程直接联系起来,突出中心。
  1九、.介绍《新五代史》,推荐课外阅读资料:
  《新五代史》即《五代史记》,74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因为有薛居正编篡的《旧五代史》在前,故称之为《新五代史》。旧史记载了大量帝王&受命于天&等荒诞不经的事,欧阳修以为此书不宜于&垂劝诫,示后世&,故重新编写了五代史。列传皆用类传,有《家人》《一行》《义儿》《伶官》等传。推荐阅读《伶官传》及其他篇章。
  十、板书设计:
  胜衰之理&&&&&& 岂非人事
  (庄宗得失可知)
  恪守父命&&&&&&&&&&&&&&&&&&&& 仇雠已灭
  意气之盛&&&&&&&&&&&&&&&&&&&& 何其衰也
  得之易&&&&&&&&&&&&&&&&&&&&&& 守之难
  成败皆人
  谦受益&&&&&&&&&&&& &&&&&&&&&&&&&满招损
  历史教训:
  &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十一)、语言训练示例
  将下面两段话改成对偶句,并试析两种表达的优劣。
  ①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修改:庄宗受矢,太庙藏之,每逢出征,则遣从事。以太牢告祖庙,请三矢于灵前。盛以锦囊,负以己躯。统师前驱,士卒争先。凯旋而还朝,纳矢而入庙。
  试析:全部使用对偶句,显得板滞。奇偶并用,长短错落,给文章注入灵动之气。
  ②修改: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未及辞庙,仓皇东出,贼未及见,军已溃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试析:答案可参照(1)
  《祭十二郎文》
  一、&&&&&&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参考和新课程标准)
  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
  ①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②感知本文抒发的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二、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三、教学难点:祭文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2 课时
  五、教学方法:反复诵读。
  六、教具使用:相关课件powerpoint格式。
  七、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文体和作者。
  2、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句。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联系并且引出所讲课文)
  人生在世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和亲朋好友,然而,有时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虽然&死者常已矣&,但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感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文&&《祭十二郎文》。
  (二)介绍作者(在从前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过韩愈,但是本处作以概括的陈述,以提供参考,并温故知新。)
  1.&&& 韩愈简介
  文学成就: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
  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骤闻十二郎死讯,悲不自胜,痛悼万分。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下,自他胸臆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
  (四)文体介绍
  祭文一般总是赞颂死者的功业或德行,而本文尽脱窠臼,没有一句赞颂的话(只是在文中顺便提到伯兄的&盛德&和十二郎的&纯明&),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
  (五)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设计基础知识练习。
  可以由学生尝试串讲课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些必要的点拨,并对以下一些重要字词加以强调和讲解。
  1、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
  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2、词类活用:
  恐旦暮死:旦暮,名词活用状语,在早晚之间,过不了多久。
  吾兄之盛德而夭起嗣:夭,动词使动,使&&早死。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业,名词作动词,继承&&的事业。
  长吾女与汝女:长,动词使动,使&&长大。
  3、古今异义:
  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4、句式:
  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文言文中一种宾语前置的句式。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
  (六)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1.鉴赏古代散文,要强调朗读,要以阅读为基础。读懂是前提,然后才能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
  齐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且尝试概括作者的感情。教师在学生复述过程中不断的加以补充讲解,使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够逐渐理清思路,揣摩文意。
  2.明确:
  《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格式,
  正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一部分:2、3两自然段,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2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3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二部分:4至9自然段,写十二郎之死。
  第4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5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7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8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9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第10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11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惧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12自然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七)体味抒情色彩
  集体朗读5、10自然段(联系课后练习二),诵读时要注意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感情来。
  明确:
  第五自然段是作者得到侄儿猝死消息的一段,作者连用了三个&邪&,三个&也&和三个&乎&和五个&矣&来抒发感慨,表示不愿意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又不得不相信的矛盾心理。
  本文在一些语句中连用的这些连词和语气词,其作用:
  1、& 加重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
  2、& 可以押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从而增强作品的感人力量。
  (八)总结
  全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九)作业
  1、仔细朗读课文,体味作者情感的感人力量。并且反复阅读抒情段落。
  2、完成《课课达标》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2、在诵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真切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抽查学生个读,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朗读。其他学生体会文中情感。
  (二)体会文中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感人效果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1)少年孤苦:吾少孤&&& 惟兄嫂是依&&& 零丁孤苦&&&& 两世一身,形只影单&& 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了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牙齿动摇
  我自今年来,苍苍者与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本文以抒情为主,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看看有没有标志性的词语。
  明确:
  本文的抒情段落是2、5、10、11自然段,以&呜呼&作为标志。
  3、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是把难以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尝试分析这种抒情特点。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教师归纳。
  明确:作者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1)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出来。少年孤苦,而如今自己的童年伙伴&&侄儿也离开人世,着诸多的不幸怎么能够不引发作者的悲痛?于是作者首次抒情。
  (2) 回忆自己同侄儿的三会三别之中。
  (3)叔侄二人已经变成永别,所以悲情再起。侄儿的死,自己不愿意相信,但是那已经变成事实,所以抒发了自古以来的至悲至痛之感。
  (4)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了低沉的叙述。推测侄而死亡的日期等。
  (5)作者好象在同死者对话,但是想到侄儿的生、老、病、死、葬料理不到,就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中,悲情再一次喷涌而出。
  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情是主题,叙述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
  4、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
  5、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明确:
  作者写此文不是在赞颂死者,而是在倾吐自己的悲痛心情。
  作者紧紧围绕叔侄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的生活琐事来写,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但是作者又不是在纯粹的叙事,而是在叙事中,侧重书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三)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四)组织学生辩论
  辩题: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
  甲方:任何时候都不能够丢亲情。
  乙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五)总结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写作本文时,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的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我们应该学习韩愈的创新精神和治学态度。
  (六)作业
  完成《课课达标》相关内容
  (七)课堂练习
  (八)板书设计
  幼时为伴,未尝相离(2)
  1.生离之情&& 三别三会,聚少离多(3)
  (遽尔汝殁,抱憾终生)(3)
  少、强先殁,不合常情(4)
  惊闻噩耗,疑梦非真(5)
  融情于事&& 2.死别之情&& 若死有知,愿从汝死(6)
  子孙幼弱,睹之生悲(7)
  病因死期,萦迥于心(8、9)
  吊慰、改葬,事事不忘(10)
  3.祭奠之情&& 行负神明,追悔莫及(11)
  抚孤成立,馀年之愿(11)
  (九)课后反思
  《文与可画yun dang 谷偃竹记》
  语文新教材的课文容量,尤其是文言文部分加大了比重,这与高考试题里面加大文言文阅读部分分值的比重是互相一致的。但是如何在有限的学期课时内完成如此多篇目的文言课文的教学,就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并且在当前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完成这个任务就更加显得困难。为此,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并留疑在课上共同解决的方法,以试图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效果,找到一种较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学背景:课前我让学生预习了苏轼的《文与可画yun dang 谷偃竹记》,预习的内容包括抄写课文,翻译并且留疑。在前一课时已经带领学生疏通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本课时我重点围绕学生在留疑中所提出的与文章内容和主题相关的问题来试图进一步解析文本。
  一上课,我首先表扬了在预习作业中比较认真的几位同学,并且声明本节课的内容将主要围绕着他们提出来的问题进行,我拿着教案开始板书学生在预习作业中所提出的几个较为集中和突出的问题,台下的同学都静悄悄的,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一一罗列出来的几个问题: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还是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潘雪菁)文章主旨写理还是写情?(孙文)作者写与文与可的这段情谊,有些含糊不清,这与文章的主旨有什么内在联系?(杨玉静)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中记叙了与文与可的哪些事件,分别说明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严佳)文与可算是什么样的人品?(朱雨铮)文章第一节描绘了那幅画,其用意何在?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允当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应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陈城)当我把这些问题抄写到黑板上并且写出每一个同学的名字的时候,我注意到底下总会有一些声音,有着些许的赞许,抄完了问题,我逐一地把问题读了出来并且还很有感情并带着表扬的口气说出了他们的名字,大家都睁大了眼睛,目光里明显地有一丝羡慕或者还有些后悔,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像他们一样提出一个问题来。我提示学生这些问题有重合之处,让他们对所有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概括为几个问题。学生们都积极认真地讨论思考,并且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是因为问题是由他们自己提出来的吧,所以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他们都很有参与的热情。几个问题很快就整合出笼了: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遵循着这几个问题,同学们又热烈地进行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并且试图找到最完整和正确的答案。很快,在学生们的认真思考和总结交流下,问题得到了迎刃而解:文体,杂文;记叙了文与可的两件事情,讨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的高尚风雅,请苏轼代画,说明了他是一个憨然坦率的人;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问题在学生积极参与地情况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们一节课的时间注意力也都高度集中,从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以极大的热情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学生们体会到了一种收获的喜悦,同时也给了他们一个启发,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地思考,然后才有可能有所得,接下来的预习作业中也发现,留疑的同学明显比以前更多了,学生们开始知道了要主动发现问题并且思考问题,并且也开始意识到应该怎样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本堂课的意义不仅仅是就本文文
  本本身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切身学习体会的感受吧。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感怀 诗词散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