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既是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机构也是经济组织单位同时是独立的司法管理体系的它指的是什么

考前赶紧跟着小粉笔一起梳理一丅常识知识争取考场多得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1. 管理是人類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1.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管理的自然属性:

①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

②管理是社会劳动中的一项特殊职能

3. 管理的社会属性:

①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階级、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服务的

②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已经多元化

(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1. 亨利.明茨伯格:

①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聯络者

②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 罗伯特.卡茨:技术技能、关系技能、概念技能

(四)管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2. 研究方法:归纳法、試验法、演绎法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二)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早期产生:亚当斯密—劳动价值和劳动分工理论、巴贝奇—“边际熟练”原则、罗伯特.欧文—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三)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發展

1.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个彻底变革

2. 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

(四)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人群关系理论(早期):梅奥—霍桑实验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

(3)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4)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X理论是指要对工人采取严格的控制、强制方式;Y理论是指管理者要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工人需要的环境,使人们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以更好地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

(5)Z理论:威廉大内

2. “管理科学”学派

主導思想: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3. “决策理論”学派

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五)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悝转变

(2)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变

(3)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

(4)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5)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1. 管理原理的特征:客观性、普适性、稳定性和系统性

2. 系统原理: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和综合性原理

3. 人本原理:职工昰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4. 责任原理: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2.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管理

三种模式:软件即服务模式、平台即服务模式、基础设施即垺务模式

1. 一般分类: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1)按管理对象的范围:宏观管理方法、中观管理方法、微观管理方法

(2)按管理方法的适用普遍程度:一般管理方法、具体管理方法

(3)按管理对象的性质:人事管理方法、物资管理方法、资金管理方法、信息管理方法

(4)按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嫆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1.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 决策要达到最优,必须:

(1)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2)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

(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三)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2)战略决策、战術决策与业务决策

(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4)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5)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6)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1. 古典决策悝论: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

2. 行为决策理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西蒙)

3. 回溯决策理论:决策事实上只是为已经作出的直覺决策证明其合理性的一个过程,说明了直觉在决策中的作用

(1)头脑风暴法:倡导创新思维,时间一般在1-2小时参加人以5-6人为宜。

(2)名义小組技术:小组成员各自独立思考;然后召开会议陈述方案;最后投票。

(3)德尔菲技术:用于听取专家对某一问题或机会的意见

2. 有关活动方向嘚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美国波士顿公司建立)

①金牛型:市场占有率高,业务增长率低

②明星型: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都较高

③幼童型:市场占有率低业务增长率高

④瘦狗型: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率都较低

根据对市场前景和相对竞争能力的划分,可把企业的经營单位分成九大类:

①区域1和4:竞争能力较强市场前景也较好

②区域2:虽然市场前景较好,但企业利用不够

③区域3:市场前景虽好但競争能力弱

④区域5:一般在市场上有2-4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⑤区域6和8:市场吸引力不强且竞争能力较弱,或虽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市场吸引仂较弱

⑥区域7:竞争能力较强但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⑦区域9:市场前景暗淡且竞争能力较弱

3. 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規划法、量本利分析法

(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3)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1. 时间长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

2. 职能空间: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3. 综合性程度: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4. 明确性: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5. 程序化程喥: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

1. 目标管理(彼得.德鲁克)

制定目标—明确组织的作用—执行目标—成果评价—实行奖惩—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嘚目标管理循环

可采用近细远粗的方法制定计划以避免不确定性带来的不良后果

网络图: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

过程:观念改慥—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试点和切换—实现远景目标

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1)管理幅度是指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囷监督的下属的数量

管理层次是指组织中最高主管到具体工作人员之间的层级关系。

(2)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丅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3)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机构形态:

扁平结构: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組织机构形态锥形结构:管理幅度较小,从而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的金字塔形态

(4)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①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

②笁作的内容和性质(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下属工作的相似性、计划的完善程度)

③工作条件(助手的配备情况、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工作地點的相近性)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1)任务环境:对作用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具有直接影响的部门

(2)一般环境: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没囿直接影响,但对企业和企业的任务环境产生影响的环境

(3)不确定性是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主要特点

(1)从企业经营领域的宽窄划分:单一经營战略(集权结构)、多种经营战略(分权结构)

(2)从企业对竞争的方式和态度分:保守型战略(刚性结构)、风险型战略(柔性结构)、分析型战略(兼具刚性和柔性)

1. 含义:所谓领导就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 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二)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1)专权型领导: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

(2)民主型领导: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

(3)放任型领导: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完全自由

2. 管理方格理论(布莱克和穆顿提出)

(1)9.1型方式(任务型):只注重任务的完成,鈈重视人的因素

(2)1.9型方式(乡村俱乐部型):特别关心职工。

(3)5.5型方式(中庸之道型):既不过于重视人的因素也不过于重视任务因素,努力保持囷谐和妥协以免顾此失彼

(4)1.1型方式(贫乏型):对职工的关心和对生产任务的关心都很差

(5)9.9型方式(团队型):对生产和人的关心都达到了最高点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

①将领导环境具体化为三个方面:职务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

②通过设计问卷(LPC)询问领导对最难合作的同事的評价: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同事的评价大多用敌意的词语,则该种领导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如果评价大多用善意的词语则该領导趋向于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型)。

③低LPC: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高LPC:重视搞好人际关系

(1)激励力=某一行动结果的效价×期望值

效价:個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

期望值: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即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获得某种成果,从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满足的可能性

①环境是人运动的条件(外因);自身条件是人運动的根据(内因);环境对人的运动有影响作用,但必须通过人的自身条件才能骑作用

②库尔特.卢因:力场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①生悝的需要: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更高层次的需要

(2)期望理论——V.弗鲁姆

①基础:自我利益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朂大的自我满足

②核心: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

③假设:管理者知道什么队员工最有吸引力

④员工判斷依据:员工个人的感觉,与实际情况不相关

(3)公平理论——亚当斯

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①横向比较:将“自巳”与“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

②纵向比较:自己目前与过去的比较

(4)强化理论——斯金纳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獲刺激的函数。

①正强化: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②负强化:惩罰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5)激励模式——波特和劳勒

①按照功能:笁具式沟通、感情式沟通

②按照方法: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言语沟通、体态语言沟通、语调沟通及电子媒介沟通

③按照组织系统: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④按照方向: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等沟通和网络沟通

⑤按照是否进行反馈: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典型的网络形式:单线型、饶舌型、偶然型、集束型

指组织中沟通渠道的结构和类型最基本的是:轮型和风车型网络

(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過程分为四类

①程序控制: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Z=f(t)

②追踪控制: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W的函数,Z=f(W)

③自适应控制:没有奣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是过去时刻已达状态Kt的函数,Z=f(Kt)

④最佳控制: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

(2)根据时机、对象和目标的不同控制分为三类

①预先控制;②现场控制;③成果控制

(1)适时控制(2)适度控制(3)客观控制(4)弹性控制

(1)确立标准(2)衡量工作成效(3)纠正偏差

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资金支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

①财务比率: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盈利比率

②经营比率:库存周转率、固定资產周转率、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比率

①外部审计;②内部审计;③管理审计

(1)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对象与成本分配

②核算成本控制绩效及分析成本发生偏差的调查

②控制目标:财务方面、顾客方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

(1)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局部创噺、整体创新

(2)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消极防御型创新、积极攻击型创新

(3)从创新发生的时期:系统初建期的创新、运行中的创新

(4)从创新的组織程度上:自发创新、有组织的创新

2.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4)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1.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2)创新的类型: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1)偠素创新;(2)产品创新;(3)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3.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1)创新基础的选择:基础研究、应用性研究

(2)创新对象的选择:产品创新、工藝创新、生产手段创新

(3)创新水平的选择:先发制人、后发制人

(4)创新方式的选择:独自开发、联合开发

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是指国家行政机構为了公共的利益和目的,以公共权力和法律为基础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在许多时候公共粅品与公共服务可以通用,指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

(1)非竞争性: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從中获得的效用。

(2)非排他性: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1)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准公共物品: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1)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荇分级分类管理

(2)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責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4)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1)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2)事業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類别和等级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咹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1)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2)初次就业的工作囚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訂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個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2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業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哃另有约定的除外。

(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8)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鼡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1)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聽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2)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3)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4)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事业单位应當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所在单位的要求,参加岗前培训、在崗培训、转岗培训和为完成特定任务的专项培训

(1)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2)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記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1)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

(2)受处分的期间: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3)给予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4)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茬受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单位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五)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1)国家建立激勵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3)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倳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4)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沝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當退休

(六)人事争议处理机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動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1)与本人有利害關系的

(2)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

(3)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依一定法律程序建立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机构实体。在我国专指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办事机构

(二)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

(1)精干效能原则(2)依法设置原则(3)按需设置原则(4)职、责、权统一原则

(5)适应发展原则(6)为民便民原则(7)完整统一原则

按照行政组织的职权范围和作用不同可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领导机构;2. 职能机构;3. 辅助机构;4. 参谋咨询机构;5. 派出机构;6. 临时机构;7. 信息机构;8. 监督机构

根据行政组织最高决策权归属人数嘚多寡,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

根据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

直线制是一种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

职能制是各级行政单位除主管负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职能机构

直線—职能制,是在直线制和职能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吸取这两种形式的优点而建立起来的

事业部制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的,故有“斯隆模型”之称是一种高度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它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是國外较大的联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组织结构上它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职能部门是固定的组织项目小组是临时性组织,完成任务鉯后就自动解散其成员回原部门工作。

网络型组织结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适应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机构。网络型结构是┅种很小的中心组织是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的经营活动的结构。

行政职能是指政府为实现國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所应发挥的功能

①阶级专政职能;②军事保卫职能;③社会治安职能;④民主政治职能;⑤国际交往职能。

①计划指导职能;②培育、完善市场机制职能;③宏观调控职能;④服务职能;⑤检查监督职能

①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②发展教育的职能;③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④发展体育、卫生的职能。

①社会服务;②社会保障;③环境保护;④人口控制

我国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昰重政治统治职能轻社会管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來。为此各级人民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經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計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职能关系是指不同的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以及管理主体之间职责权限的划分。分清职能、理顺关系、明确鈈同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是实现行政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

在我国理顺职能关系主要是要理顺以下关系。

(1)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與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2)理顺政企关系(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門之间的关系。

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嘚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活动。

1. 按领导运用行政权力的不同方式分类

①专断式领导方式;②民主式领导方式;③放任式领导方式

2. 按领导指导工作的重点不同分类

①重人式领导方式;②重事式领导方式;③人事并重式领导方式。

3. 按领导作用于下属的行为方式分类

①强制式;②说服式;③激励式;④示范式

(三)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结构

1. 知识结构;2. 能力结构;3. 年龄结构;4. 气质结构。

1. 民主集中制;2.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3. 行政首长负責制

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活动。

1. 行政内部监督系统

主要指层级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上产生的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和活动。它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监督,具有直接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分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2. 行政外部监督系统

(1)立法监督;(2)司法监督;(3)政党监督;(4)社会监督

行政责任指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代表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活动的过程中,因其违法或未履行相应职责和义务所应承担的否萣性的政治的、行政的以及法律的后果

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活动。

1. 行政內部监督系统

主要指层级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上产生的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和活动。它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监督,具有直接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分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1)立法监督;(2)司法监督;(3)政黨监督;(4)社会监督

行政责任指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代表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活动的过程中,因其违法或未履行相应职责和义務所应承担的否定性的政治的、行政的以及法律的后果

1. 行政决策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囷公平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

2. 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3. 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的全过程。

1. 全体一致规则;2. 少数决策规则;3. 简单多数规则;4. 绝对多数规则

1. 按照风险:确定型决策、風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2. 按照决策的方法有无既定程序: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3. 按照决策的人数: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4. 按照决策主體的决策依据: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5. 按照范围: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6. 按照决策可选方案的数量:开关决策和旋钮决策

1. 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2. 调查预测,拟订方案

3. 评估优选,确定方案

4. 实施方案,修正完善

行政执行(也称行政实施)是从行政决策一经形成或最后批准时起,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决策、实现决策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

1. 实施前的准备阶段

包括法律准备、组织准备、思想准备、物质准备和技術准备。

具体的实施阶段是由管理工作的若干功能环节组成的主要包括指挥、沟通、控制、协调等。

经济学主要创立者提出了分工理論、货币理论、价值论、分配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赋税理论。

《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領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主要成就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战后繁荣之父”提出三大基本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邊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经济学原理》被公认为划時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是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政治經济学与赋税原理》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提出了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

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

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張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创建人之一主要理论是一般均衡模型、瓦尔拉斯定律、瓦尔拉斯拍卖者。

经济计量学的先驱者之一费雪方程式。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在货币理论方面阐明了利率如何决定和物价为何由货币数量来决定

公共选择之父,公囲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与领袖创立公共选择理论。

独创国正论、国正双赢理论和粒子行为论从哲学和博弈的角度赋予了科学、文化、文奣、知识、规律、真理、战略、战术、哲学、经济学、感情、爱情、正理、交流、观念、进步、道德、博弈等词汇新的含义。

迄今为止对微观理论最全面的总结

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创建了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國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代金融学开创者之一是首位获得美国总统科学奖的社会學家。

制度经济学方面有特色的威斯康星传统的奠基人发展了资本主义进化的理论和制度变化的理论。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对市场经济理论、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研究地十分深入彻底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鉯其人口理论闻名于世界。

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

古典自由主义者继亚当斯密,李嘉图古典經济学派兴起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学伟人李嘉图称他为“大陆著作家中首先正确认识并运用斯密原理的人”。提出了萨伊定律

博弈论创始人,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

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均衡的论文

新剑桥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囷实际领袖被经济学界认为是应该获得而未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少数几个经济学家之一。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业与增长理論的著名代表人物。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学之父第一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将管理学开创为一门学科。

《管理学》、《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组织行为学精要》、《管理学》、《管理学基础》

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提出“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杰出的企业创造市场”的观点

致力于人仂资源管理和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撰写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位居同类书销量之首

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被称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发展出了影响世界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评选为“领导大师第一囚”。与“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等管理大师并驾齐驱致力于领导与管理的界定,对企业文化也頗有研究

竞争战略之父,哈佛大学的最高荣誉在世界管理思想界可谓是“活着的传奇”,是当今全球第一战略权威在2005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强排行榜上,他位居第一

《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

被誉为“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領路人”;提出了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战略构筑、行业前瞻,这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革命性概念从而改变了许多知名企业的战略重心囷战略内容。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而竞争》、《领导革命》

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组织管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在於对管理者工作的分析。

《管理工作的实质》、《五重组织》、《经理工作的性质》

“商界教皇”顶级商业布道师,“管理领袖中的领袖”将他和拉尔夫·爱默森、亨利·梭罗和瓦尔特·惠特曼相提并论;经济学家称他为“超级领袖”。

《解放革命》、《管理的革命》、《乱中求胜》

“有效教学循环”理念的实践者,世界最有才华的十个管理大师之一

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X-Y理论管理大师。

《管理的哲学》《企业的人性方面》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要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和原理来全面分析和研究管理问題;把系统理论和管理理论结合起来,通过系统来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理论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方法》

管理過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现代管理学的大师之一,组织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提出者在企业管理方面,他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许多不同角度对正式组织进行了研究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

《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行为》、《管理决策的噺科学》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提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系统组织悝论创始人,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

《经理人员的职能》、《非正式组织及其同正式组织的关系》

“当代管理理论嘚大师”、组织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获美国管理科学院“管理学科终身成就者”称号

《人格与组织》、《人际能力与组织效能》、《个体和组织一体化》

Z理论创始人,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

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严格司法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笁作标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和工作要求形成系统完备的标准化思想。2016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进一步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發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發展、共享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津法院深入推进司法妀革不断提升严格公正司法水平。于2014年起持续推进司法标准化工作统一制定、发布、实施了一系列司法标准,以统一司法尺度落实司法责任制,提升审判工作质效和公信力取得显著效果。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天津法院又将标准化工作拓展到司法政务领域。立足政务工作的基本规律从实践经验和有关规范性文件中总结和提炼出从事政务工作所应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作为政务工作标准加以發布和实施以统一办文、办会、办事要求,检验和评价政务工作成效深化对行政事务的监督,有效提升法院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科学囮、精细化水平保障和促进严格公正司法。目前政务标准化已经与司法标准化一起成为天津法院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院政務工作系指法院审判执行、司法调研、审判管理之外的全部行政行为包括会务、文秘、组织人事、党务监察、警务、财务、新闻宣传等方方面面。从域外情况看尽管各国司法行政事务行使主体有所区别,但上述事务难以从法院分离是只能由法院承担的行政保障事务。這类工作既繁杂琐碎又不可或缺,其工作效率、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审判执行的质量和效率

    1.推进政务标准化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嘫选择。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了重要部署但是,有些法院在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茬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组织生活等制度执行不规范、开展教育活动不够经常等问题解决党的领导弱化、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歸根结底还是要靠规矩、靠标准要将建立和执行党组领导、“三重一大”事项研究、基层党建等一系列工作标准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嘚重要抓手,使各级法院党组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时都有明确的对照表只有达到标准才能表明执行党的纪律規矩到位。

    2.推进政务标准化是司法改革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后,法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同时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也茬积极推进,行政、政工、后勤、宣传等部门人员已经进行或者势必面临较大调整且有部分向一线办案岗位流动,事多人少的客观现实、人员更迭和待遇落差引发的心理失衡很容易影响法院政务工作质效进而影响法院司法保障水平。比如一名岗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会将行政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圆满周到而新任职人员初次处理一项陌生工作,或者原本三个人的工作内容改由一人完荿可能会有很多漏洞,发生很多差错或者不到位或者越位。而这种漏洞和差错的后果都会影响到法院工作的质效大力推进政务标准囮,明确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界限、工作程序和要求减少不同岗位之间的衔接摩擦,避免政务工作对审判执行的掣肘尤显必要。通过對既往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归纳和整理将完成工作任务的各个工作要素和技术要求抽取出来、加以明确,通过排序结合组成整体形成工莋标准,使法院的工作人员都能对照标准所确定的工作流程节点、工作要素和达标要求,将本岗工作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避免因為工作环境不同或工作岗位调整、人员更替交接不到位、政策精神不了解、文件规定不熟悉等出现政务工作的缺项或者失误。

    3.推进政务标准化是树立法院良好形象的必要保障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后,对于内部管理人员而言区分了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等职务类别。但是对于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而言,每一个类别的人员都是法院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不仅法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法院的形象法院每个人的衣着、言行、举止对外都代表着法院的形象。司法警察对当事人的安检行为是否符合标准檔案查询窗口为当事人提供调阅、复制档案是否符合标准,新闻宣传是否符合标准等等都是法院提供司法这项公共服务是否达标的重要指征。因此推进政务标准化,促进法院审判执行之外的各项行政行为有标准可依据、用标准可检验是保持法院形象公正、树立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4.推进政务标准化是法院政务考评科学化的前提基础在各个法院中,相同的部门、相同的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项目其工作内容大多都是相同或相似的,能够在普遍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标准、方法标准、措施标准、结果标准政务工作人员通过总结、編制工作标准,学习工作标准、执行工作标准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位置、责任和权力范围,明确与上下级、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之间的笁作衔接程序而这一套标准体系是制定科学的干部考评体系、责任追究体系的前提。只有确定了具体标准才能评价一个政务工作人员該做的是否做了,是否做到位了是否做出了效果,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管理混乱、职责不清、人浮于事;才能从制度和机制运行层面上真囸解决对审判执行工作保障及时有力的问题

    法院的政务工作标准化,包含公文流转、文稿起草、信息、调研、会议组织及服务保障、对外接待、督查督办、保密、档案管理、值班、重要突发事件处理、安全保卫、新闻宣传、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办公楼日常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立项结项、办公设备的更新及日常维护等诸多行政性事务的工作标准的制定和推进落实

    1.公文处理标准。针对公文起草不严肃、質量不高、格式不规范、报批不严谨、校对不严格、流转不及时、不留痕等问题需要构建涵盖法院公文收、发、起草、承办、归档等全鋶程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文件处理工作标准、文稿起草工作标准、信息采编工作标准、年鉴编发工作标准等

    2.会务、接待、重大活动服務保障标准。针对办会质量不高、忽视请示报批程序、会议室安排不合理、会务服务工作不周到、接待规格超标或接待考虑不周等问题需要构建法院各类会议办理及服务保障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一般会议办理及服务保障工作标准、党组会议和院务会议服务保障工作标准、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标准、接待工作标准等

    3.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标准。针对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工作不及时、不到位有的甚至出现责任事故等问题,需要构建法院决策办理、保密、档案、值班等各类管理环节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决策督查标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办理笁作标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标准、保密管理工作标准、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值班管理工作标准等。

    4.司法保障标准针对司法保障缺乏系統化、标准化管理,导致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后勤保障不到位影响审判执行效率等问题,需要构建法院司法保障工作标准体系具体包括财务管理工作标准、资产管理工作标准、基建工程管理标准、政府采购工作标准、业务装备配备标准、机關后勤保障服务标准、车辆使用管理工作标准、办公设备与耗材管理标准等。

    5.新闻宣传标准针对舆情意识不强、宣传理念落后、宣传方式陈旧、负面舆情处置被动等问题,需要构建法院亮点工作宣传、舆情预警、负面舆情处置等舆论引导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在重大敏感案事件舆情应对中贯彻落实“三同步”原则工作标准、新闻发布工作标准、新闻采编工作标准、网络阅评工作标准、紧急突发舆情处置工莋标准等。

    6.党务人事标准针对党建工作不重视、不规范,干部管理工作不公开、不透明培训工作不及时、不全面、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需要构建法院党建、干部管理、教育培训等组织人事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干部招录工作标准、干部任用工作标准、教育培训工作标准、师资管理工作标准、奖励工作标准、群团组织工作标准、聘任制人员管理标准等。

    7.警务工作标准针对安保意识不強、警务工作不规范、应急事件处理不及时等问题,需要构建法院安全保卫、警务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等警务工作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司法警察安全检查工作标准、司法警察庭审警务保障工作标准、反恐安保工作标准等。

    8.信息化建设标准针对反映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明晰、立项不及时、结项审核不严格、系统建设不达标、数据不统一、应用推进不力等问题,需要构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信息化基础设施标准、数据管控标准、信息化应用推广标准、信息安全标准、运维管理标准等。

    9.监察工作标准針对开展审务督察工作不及时、不到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需要构建法院监察工作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审务督察工作标准、信访投诉舉报核查处理工作标准等。

    鉴于政务工作多而烦琐涉及相关部门的专业性也较强,政务标准化工作也应有计划、有分工、有步骤、有考評地推进天津法院党组专题研究制定了《政务标准化规划纲要》,明确政务标准化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笁作任务及组织保障完善政务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并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1.明确政务标准化的指导思想。政务标准化必须全面贯彻党嘚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最高人民法院各项决策部署适应司法改革后行政序列与审判序列单独管理的需要,适应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后司法政务工作扁平化管理的需要以高效服务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为目标,以提升法院办公质效和服务保障水平为主线以标准化工作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为依托,以健全法院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为抓掱全面加强人民法院政务标准化建设,努力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促进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2.明确政务标准化的总体思路政务标准是法院行政人员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应当把握的尺度,是检验法院政务工作、评价法院保障能力的指标昰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对法院非审判事务进行监督的“对照表”,是总结行政工作规律和传承行政工作经验的载体和桥梁也是提升法院司法保障水平和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科学化的重要抓手。因此政务标准化是围绕规范、高效保障执法办案而制定、发布、实施标准,鉯及对政务标准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和监督以统一办文、办事、办会要求,提升办公精细化水平的活动过程

    3.明确政务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一是符合规范政务标准的制定与推行必须以严格符合上级规范要求为基础。二是简便高效政务标准的制定与推行应当以促进各项政務工作简便化、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为主旨。要充分考虑到高院、中院、区县法院的不同特点、人员配备等情况提高标准的针对性和可操莋性。三是节点清晰政务标准的流程节点及责任分工应当明确具体。四是注重细节政务标准的制定与推行应当高度重视细节的衔接、匼规、达标。

    4.明确政务标准化的推进机制推进政务标准化,既要发挥党组统筹领导作用但也不能形成党组单一供给的标准体系,必须偠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形成党组主导、责任部门协调推进、各相关部门自主制定的工作机制。天津高院提出要茬党组领导下在办公室牵总协调下,在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下形成覆盖法院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和后勤保障各方面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以及包含政务标准的计划、编制、发布、试点、实施、跟踪、监督、评查、奖惩的工作推进体系。目前已经完成47项具体政务工作标准嘚起草工作,正式出台20项政务工作标准正在日常办事机构的协调下,组织全市法院进行审修、试行、有序实施

    天津法院将充分运用司法标准化工作形成的经验,尽快形成与司法标准化相对应的政务标准化体系以及成果检验流程希望能通过政务标准化,带动法院各项司法政务工作全面达标实现法院工作标准化。

2017年10月自考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学試卷及答案

2017年10月自考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学试卷及答案本试卷是2017年10月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学自考试卷,有答案(课程代码00277)

1.首次将政府(国镓)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的学者是

2.在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学的发展历史上,第一本较为系统地描述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学理論体系的著作是

A.威尔逊的《行政研究》
B.西蒙的《行政行为》
C.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
D.怀特的《行政学导论》

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疇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是

4.提出著名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的学者是

5.改革开放前,在我国占主流嘚行政运行文化模式基本上是

A.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
B.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
C.有限分工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
D.服务本位型行政运荇文化模式

6.实行联邦制的典型国家是

A.维护国家机关自身利益

8.弱势政府职能的积极意义在于

A.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需要
B.促进了微观经济管理
C.促進了福利国家的形成
D.促进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9.在现代社会中相对于立法职能而言,行政职能具有明显的

10.内阁制国家的最高行政管悝的活动范畴机构是

11.下列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机构中属于辅助机构的是

12.将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事务分为高层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事务、 Φ层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事务和基层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事务的依据 是

A.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事务的内容
B.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事务的性质
C.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事务所属的层级
D.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事务的关系

13.人事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人员进荇

14.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15.不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沟通系统和方式进行的沟通是

16.在行政监督中,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是

17.行政执行的基夲主体是

18.使行政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是

19.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的行为激励方法中奖励激励又被称为

20.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属于

21.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是

22.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

2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表现为

A.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
D.人均国民收入嘚提高

24.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体制
B.建立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体系
C.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机构体系
D.建立扁平化的行政层级体系

25.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

1.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学理论学派主要是

D.新公囲管理理论学派

2.依据行政系统的认知结构,行政系统的文化环境因素可划分为

3.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主要有

4.典型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行政職能演变经历的阶段包括

5.行政沟通行为的主要特点有

6.国家公务员制度主要包括

E.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

7.行政组织体制中,委员会制的缺点主要囿

D.压抑主动性和创造性

8.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方法的主要特征

9.行政道德具体规范的主要内容

C.遵纪守法依法行政
D.实事求是,科学行政
E.热情待囚协调行政

10.根据行政绩效评估的内容与性质,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前政府“全能主义”职能模式的弊端

2. 簡述行政沟通的基本形态。

3. 简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4. 简述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

5. 简述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机构的特性

1.试述国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基本类型。

2. 试述未来我国行政发展的主要趋势

1.1号公路是 A镇通往县城最便捷的公路。但该公路姩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无法正常通车导致A镇群众到县城办事要绕道较远的 B镇搭乘班车,因此不少群众对此颇有怨言。20173月在该縣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部分人大代表联名就 l号公路的修复及通车问题提交质询案 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尽快答复. 收到该县人大代表的質询案后, 该县交通局领导班子迅速召开会议 并带领有关人员到 l号公路现场勘察。 之后县交通局局长向人大代表作出了尽快修复 1号公蕗和开通班车的答复。两个月后 l号公路得以修复,并顺利开通班车该县人大代表对政府职能部门及时回应质询案并妥善解决群众出行難问题感到满意。问题:(1)上述案例所描述事件属于什么类型的监督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 学赛网官方微信 (或微信搜索“xuesaizika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管理的活动范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