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象山公园旁的第二课堂补习班怎么样

泾县象山公园舞蹈队《厉害了我的国》_广场舞视频教学在线观看_糖豆广场舞
分享给站外好友
播放器地址打开中国地图,你的眼球一定会被那绿色葱笼的皖南所吸引,而泾县正位于这一片好山好水的腹地中间。两山(黄山、九华山)一湖(太平湖)的襟抱,使泾县这块青山环绕、绿水萦回的土地,沐日月之精华,得山水之灵气,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倍受世人瞩目。
泾县是一个古老的山城,汉初就已置县,史称“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三国时期,这里曾是兵家争夺的要地。唐朝以来,这里更成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李白、杜牧、欧阳修、梅尧臣、袁枚等一大批历代文人名士都曾来泾县游历过,并在此咏叹唱和,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了,而他在桃花潭畔为泾川豪士汪伦写下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更是随一本《唐诗三百首》,把泾县的美名和泾县人的热情好客传遍了天下。
如今,每年来桃花潭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悠游于青山绿水之间,不仅可以体味到大自然赋予泾县的秀丽,还可以循古代诗人的足迹,泛舟太平湖,垂钓落星潭,眺望琴高山,焚香水西寺,追忆历史的遗风。或者穿梭于四乡八镇的数十处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文景观,如查济古民居、中华第一祠,如黄田洋船屋、黄村百岁坊,等等。从沧海桑田感受时代的巨变,从雕梁画栋领略过往岁月的繁华。
泾县是一座天然的公园,绿色的宝库。2059平方公里的土地,森林覆盖率达62.7。发源于黄山的青弋江蜿蜒穿县而过,又流入长江,它像一条跳动的血脉,为泾县输送着黄山的灵秀和长江的豪迈,而使“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泾县素有了“秀甲江南”的美誉。这里有四季绿荫的水西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有国内闻名的电影外景地“月亮湾”,这里有享誉华东的“江南第一漂”山涧竹漂流,这里有“东方日内瓦湖”之称的太平湖……春来满山杜鹃红,金秋遍地是黄花。多少游客就是冲着这一片灵山秀水来到泾县,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而乐不思归的。
泾县又是一个文风素盛、人才荟萃的江南名城。古有豪士汪伦,书法理论大家包士臣,一个小小的查济村就出了18位进士,等等。今有茂林“三吴”(原中国美协主席,著名画家吴作人;原北大教授,著名作家吴祖缃;原南开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吴玉如)、黄田“二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都是鸿儒巨匠,蜚声世界。虽然由于年代的久远,我们无法再亲眼目睹昔日诸如“大大茂林村”,或者“十里查村九里烟”的辉煌。但徜徉在泾县博物馆,人们仍可以从那些镏金的牌匾上,感受到泾县文化积淀的博大与精深;漫步在小岭宣纸发祥地,人们也可以从那残存的古造纸作坊,领会到它与今日夺得国家金奖的红星牌宣纸是一脉相承的。
说到宣纸,不但每一个泾县人会感到骄傲,而且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它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科技和文化相统一的宝贵遗产。作为宣纸的原产地,每一个来到泾县的中国书画家和文化人士,可以说都有一种朝圣的心情。正如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沐若先生所说:“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2001年5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亲临泾县宣纸厂,参观考察后他欣然提笔写下了十二个大字: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今天,以红星宣纸为龙头的宣纸制造企业,在泾县大地已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你随便走进哪一家宣纸厂,不但可以亲眼欣赏到这项古老生产工艺的全过程,而且可以亲自动手,当一回现代蔡伦,然后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上留下最新最美的图画或文字。
泾县,还是一个光荣的革命老区。
云岭,这块红色的土地,在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曾驻扎过由叶挺、项英率领的抗日队伍――新四军。如今,这里保存完好的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城郊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当年“皖南事变”的主战场茂林,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故居一起,已成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条红色的线路,当年周恩来走过;建国以来,陈毅走过,邓小平走过,江泽民走过,乔石、李瑞环等中央和军队的无数领导人也走过。现在,每天仍有无数的崇敬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向这里,他们都渴望从这里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泾县这块古老的土地,又焕发了新的生机。36万泾县人民,在泾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走改革开放之路,用勤劳和智慧,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的业绩。今天的泾县,传统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宣纸宣笔名扬四海,绿茶名品重放异彩,榔桥木梳、绿色食品等新的品牌层出不穷,已成为来泾游客争相购买的特色礼品。城乡建设更是快速推进,古老的县城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者。在保存了荷花塘、南门老街、沿河老城墙、江心洲等一系列老城传统建筑和古朴风貌的基础上,新建的红星广场、皖南第一街、茶城、宣纸城、泾川美食街等旅游综合服务场所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展现着新的面貌,一座具有皖南特色的新型县城已展现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心多极”式小城镇发展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不久的将来,泾县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山城,必将以其集投资、实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风貌,在中国地图上放射出新的异彩。
当年的新四军军部雄风依旧,这里的一切,会告诉你许多新四军将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0月宣布将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后又任命项英为副军长。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正式成立。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等出席成立大会。新四军一、二、三支队于1938年4月中旬在皖南歙县岩寺集中整编,四支队于3月下旬从湖北七里坪、河南邢集出发,当月下旬在安徽流波疃集中。1938年5月5日,军部移驻太平县麻村,5月26日移驻南陵县土塘。
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进驻泾县云岭地区,直到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在此驻扎了两年零五个月。在云岭期间,军部组织各支队向敌后挺进,召开全军党政会议,培养了大批干部。在部队驻地宣传了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全面地加强了军队和机关的建设。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940年秋,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我党考虑团结抗战大计,顾全大局,委屈求全。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率领皖南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九千余人奉命北移。1月7日,途经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为了自卫被迫还击,但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至1月14日,除约两千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军长叶挺与顽军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遭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英勇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国民党当局以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名义,致电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朱、彭、叶、项,强令在大江南北活动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地区。11月9日,中共中央以朱、彭、叶、项的名义回复何应钦、白崇禧,答应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移至江北,同时提出“宽以限期”。
1941年1月4日夜,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的九千余人编成三个纵队向茂林、榔桥、铜山行进。5日,军部到达茂林以南的潘村。6日,新四军中路纵队先头部队在向丕岭方向侦察时与国民党第40师先头部队遭遇,打响了“皖南事变”的第一枪!7日,新四军中路纵队经丕岭向星潭方向前进,遇40师阻拦,星潭战斗异常激烈。下午,军部在百户坑召开会议,决定全军转向西南,往高岭方向突围,又遇敌79师激战,未能突围。全军绕过东流山,穿越石井坑,准备从丁渡附近渡过青弋江向北突围。但在穿越石井坑时遇敌52师、108师堵击。10日,全军被迫退回石井坑,在东流山与敌血战了三天三夜。为了保存力量,14日,叶军长下山和108师谈判,被无理扣押在黄村大康王李村祠堂。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负重伤,不幸在巧峰镇牺牲。项英、周子昆未能突出重围,避藏在深山中,3月14日凌晨被叛徒刘厚总杀害于濂岭蜜蜂洞。著名音乐家任光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四军指战员浴血奋战七昼夜,两千余人突出重围到皖中、苏北,七千余人牺牲或被捕。国民党将被捕的新四军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1941年1月17日蒋介石这个制造“皖南事变”的罪魁祸首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其番号,同时将叶挺送上“军事法庭”。各界人士抗议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周恩来在《新华日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新华日报》还刊登了宋庆龄等联名抗议的电文。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击退第二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1月25日,新的新四军军部设在泰山庙。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第一师师长粟裕,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兼),第三师师长黄克诚,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第五师师长李先念,第六师师长谭震林,第七师师长张鼎丞。
新四军在云岭
当年新四军军部机关就驻扎在这十余华里的云岭地区。六十多年前,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是南方抗战的中心。
从岭上公路向右边望去,是连绵起伏的小山,那边的白果树、丁家山两个小村子,是当年中共皖南特委和中共中央东南局所在地。
对面的“陈氏宗祠”是新四军军部大礼堂,周恩来同志当年就在这个大礼堂给新四军指战员作报告。新四军司令部设在罗里村,主要由“种墨园”和“大夫第”组成。叶挺、项英同志就住那里。罗里村东边的叶子河上有叶挺军长亲自设计的叶挺桥。上去两华里岗上李家是《抗敌报》社和军部印刷所。
&&&&& 军部旧址&&
1938年8月2日至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两年零五个月,为后人留下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精神遗产。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当年新四军军部在云岭的旧址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军部旧址由军部司令部、政治部、大会堂等十处构成,分布在云岭山与四顾山之间东西长约15公里的10个自然村中。占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5月21日,江泽民同志来到了云岭,亲临新四军军部旧址视察,陪同人员有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曾庆红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王刚、曾培炎、华建敏、由喜贵、虞云耀、王沪宁、贾延安等。
江泽民首先参观了新四军军部大会堂,在位于大会堂后进的新四军革命历史纪念馆,详细察看了陈列的文物、史料、图片。
下午4时10分,江泽民一行乘车来到丁家山村,视察了中共中央东南局旧址。此后,又视察了“种墨园”和“大夫第”,察看了新四军作战会议室,军部食堂,叶挺、项英生活、办公处,项英生平图片展等。
视察结束后,江泽民来到休息室作短暂休息,并欣然为云岭新四军纪念馆题名留念,勉励大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大力发扬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精神。
&&&& 种墨园&& 建于清末,由三进四十七个房间及一座花园组成,整体呈船形。军长叶挺、副参谋长周子昆、参谋处正副处长及作战科长李志高、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钱俊瑞、叶挺侍从副官叶育青、国际友人史沫特莱、音乐家任光在这里居住、办公。1939年春,周恩来视察新四军军部时曾下榻在叶挺军长的办公室。叶挺既是著名的军事家,又是一个文人,“云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试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是他的诗作。他还爱好摄影,即使战争期间,照像机也随身携带,这里还有当年他为冲洗照片而设的暗房。“种墨园”内设有“叶挺将军摄影作品展”。
叶挺,原名为洵,字希夷,号西平。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广东惠阳县淡水镇周田村。1917年春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21年10月担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1924年到苏联东方大学及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2月1日由聂荣臻、王若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5月,叶挺率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先遣北伐,在贺胜桥、汀泗桥、攻占武昌城等战斗中,英勇顽强,所向无敌,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参加并领导南昌、广州起义。1937年10月出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无理扣押,身陷囹圄5年之久,在狱中写下著名的“囚歌”。1946年3月4日,经中共中央多方营救获释。3月7日毛泽东亲自修定了中共中央接受叶挺为中国共产党员的电文。4月8日叶挺乘飞机由重庆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境内遇难,时年50岁。
叶挺不仅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而且还是位造诣颇深的摄影艺术家。在戎马倥偬中,叶挺拍摄了很多照片。“种墨园”内展出的作品主要是他任新四军军长期间在皖南拍摄的。生前曾进行过整理,准备编辑《新四军》画册,宣传新四军。作品由叶挺次子叶正明珍藏,并代表全家捐献。作品画面朴实自然,时代气息浓郁,摄影的可视性和纪实性都显现出特殊的魅力,是新四军军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
&“云岭碑园”建于1997年,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和新四军成立六十周年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碑廊为封闭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新四军老六团团长叶飞同志为碑园题写了门匾。园内镶嵌党和国家领导人、新四军将领、有关党政军领导、知名人士来云岭参观时留下的墨宝等碑刻共60块。
&&& 大夫第&
“大夫第”建于清末,由楼上楼下共64间房屋组成,另有院落、门楼、脚屋10余间。副军长项英在楼房底层居住、办公。参谋处设此屋厅内,并在此召开过参谋工作会议。1939年下半年后,秘书处及机要科在此办公。秘书长李一氓亦在此居住、办公。厅堂还曾作过机要员宿舍,办过机要员培训班及军部阅览室。
项英,原名德隆,1898年5月生于湖北省武昌县。192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2月,参加并领导著名的“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项英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新四军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给了共产主义。1924年至1927年,先后担任上海、湖北总工会常委、副委员长、党团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书记。1929年11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1930年6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长江办事处书记。1931年1月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军委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委会委员、副主席。1933年1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代理中央军委主席。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任江西中央分局书记,领导南方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1937年10月出任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1941年3月“皖南事变”后,被叛徒杀害于泾县茂林镇濂坑蜜蜂洞中,时年43岁。1998年5月,项英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项英同志生平图片展”正式展出,让广大观众进一步了解项英同志革命的一生。
&&&&& 叶挺桥& &位于罗里村东叶子河上的枣树坝,当年有一座木桥,是罗里村的交通要道。当时的桥仅用几块石头和宽不过2尺的木板搭成,一踩一晃,极不安全。山洪暴发,咆哮的河水将桥板冲走,人们就无法过河。为了解决群众困难,叶挺军长亲自设计,军部副官处负责组织实施,在群众的帮助下,修建了宽二米、长八米的木桥,叶挺军长亲自在桥的栅栏上写下“军民合作,抗战到底”八个大字。解放后,云岭人民为了表达对叶挺军长的敬意,改称这座桥为“叶挺桥”。
&&&& 修械所&& 从罗里村向西,沿着公路前行约0.5公里处是新四军军部修械所旧址。修械所旧址前的十字路口,左边公路通往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右边公路通往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俱乐部旧址,中间的水泥公路通往新四军军部政治部旧址、中共中央东南局旧址和教导总队旧址。
修械所旧址原为“关帝殿”。从古至今,关羽是唯一受到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儒家尊其为“武圣人”,佛家尊其为伽蓝神,即寺院护神,道教尊他为关圣帝君,称他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贾的全能法力。该殿建于明万历辛卯年,崇祯年间及清代屡有修葺。右侧“祗树园”又名“万祷殿”。关帝殿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其木雕、砖雕工艺精湛。正厅神台两侧雕刻三国戏图。正厅对面的花戏楼造型美观,是泾县现存三座古代花戏楼中保存完整的一座,它的檐沿木雕十八学士人物栩栩如生。1938年8月新四军军部教导营营部设于此,营长刘世湘、教导员龙树林曾分住花戏楼两侧房内。1938年9月,教导营扩建为教导总队,迁往中村。这里成了新四军小河口兵工厂的分支机构。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同志曾在此工作过。
&&&& 军部大会堂&& 军部大会堂旧址原为“陈氏宗祠”,清康熙七年建成,道光年间祠堂左侧增建敬修堂,占地十亩三分,是泾县最大的两座祠堂之一。咸丰十年因战乱被毁,光绪丙子年重修,现存面积3225.8平方米。1938年8月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经常在这里举行集会、联欢会、文艺演出、举办各种战利品展览等大型活动。“陈氏宗祠”正门两侧是一对石鼓,石鼓上方悬挂着大字匾额“陈氏宗祠”。石鼓是官阶品位的象征。正门通常总是关着的。家族中出了大官,每年岁末举行祭祀或其它重大事项,才会将这道正门开启,平常都是从边门进入祠堂。天井四周十根高大的白色大理石方柱托起高高的回廊,每根石柱上方檐柱上雕刻着八仙人物。前厅紧靠大门是座舞台,上面陈列着1939年2月24日周恩来在军部举行的欢迎大会上作《新阶段的新关键》演讲时的场景。宽敞明亮的中厅两侧墙上有“忠、孝、节、义”四个大字,大厅中央安放着周恩来同志塑像。1939年春,周恩来受党中央、毛主席委托到新四军军部指导工作,3月6日在这里为新四军排以上干部作《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的重要报告,提出新四军发展三原则和作战方针。这尊塑像就是以一幅历史照片为原形塑造的。“陈氏宗祠”的后进是座二层楼房,原为宗族安放祖先牌位的地方,因年久倒塌,1983年重建。一楼40扇木门上刻有二十四孝、八戏、八爱图。现在,这里是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叶飞同志题写馆名。它全面介绍了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三年中指挥大江南北抗日战争所取得的丰功伟绩,突出了新四军军部在云岭时期军民团结共同抗战的历史。获得2000年全国十大文物精品陈列奖。
&&&& 战地服务团旧址&& 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旧址位于新村,是陈氏家族公房。1939年初至9月,服务团团部设在云岭新村,俱乐部设此屋。1939年春新四军“二.七”政工会议曾在这里召开,周恩来到会作重要报告,并在俱乐部门前与军部领导人合影。
&&&&& 政治部旧址&&& 新四军政治部旧址设在汤村的一座地主宅院内。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秘书长黄诚曾在此办公、居住。
&&&&& 东南局旧址&&&& 中共中央东南局旧址设在丁家山村一座民宅中。1938年8月至1940年底,东南局副书记曾山(即曾庆红的父亲)、饶漱石、青年部长陈丕显、秘书长温仰春等在此居住、办公。
&&&& 教导队旧址& &&从丁家山村沿公路经过杨山(青年队旧址、石头尖党代会旧址)到达中村,新四军教导总队旧址就在这里。旧址原是群众住宅,教导总队长周子昆、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冯达飞在此居住、办公。
&&&&& 兵站旧址&&& 新四军总兵站旧址位于章渡,印刷所旧址位于云岭岗上李家、军部前方医院旧址在云岭南堡村,因年代久远已不复存在。
&&&&& 蜜蜂洞&&& 蜜蜂洞位于泾县茂林镇濂坑。因所在大山峰立着的巨石形状酷似养蜂人使用的蜜蜂桶而得名。1941年3月14日凌晨,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蜜蜂洞中惨遭叛徒刘厚总杀害。1990年12月24日,泾县人民政府将蜜蜂洞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蜜蜂洞高1.8米、深约5米,洞口呈不规则圆形。濂坑树木参天,荆棘遍野,蜜蜂洞十分隐蔽,为方便游人参观,新修建了石阶登山道路和供游人休息的亭子。
六十多年前,当日本侵略者入侵祖国,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将青春年华直至生命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新四军的战斗历史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四军和泾县人民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云岭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新四军在云岭近两年半的革命历史,使云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登上了中国革命史的神圣殿堂。云岭的山山水水曾经历战争的洗礼,云岭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的故事。
章渡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睛空,林烟横积素”。“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是李白《早过漆林渡寄万巨》的诗,诗中描绘的漆林渡就是章渡。据《泾县志》记载,“漆林渡因古时江岸有漆树万株而得名”,后因章氏居于此而更名章家渡。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镇附近的万家园就是唐初古猷州城旧址,距此以北约3.5公里的瑶庄有新石器时期遗址,1978年出土了大批陶片和石斧、石铲、玉琮等器,磨制光滑,制造精细,造型美观。可见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萧村有明代建筑进士第,是三代进士之家,明万历、天启、崇祯年间,萧汝金、萧良干、萧思修三位进士都出于此。
章渡老街有半边街是沿青弋江临水建筑的。屋下的木柱落水支撑,上面齐岸架板,房屋建在上面。这就形成下空上实当地人叫“吊栋阁”的房子,又称“江南千条腿”。夜间店铺灯火齐明,隔岸远看,就像一艘巨轮停泊在江边,别具一番景象。整个建筑群由93间单体房屋一间间紧密相连组成,中间又以六个下江石阶将其分为7组,据镇志介绍,“吊栋阁”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元末农民军领袖陈友谅的军师张宗道在此圈的屋基并设计的,还预言此地为“永不倒镇”。然而清咸丰11年,清军与太平军在此激战,火毁街道。1915年的一场大火又毁房屋数百间,所以现在的建筑大多是民国时期在原址上重建的,而且建成不久就遇到两次严峻的考验,一次是1922年大水上街,街心撑船,“吊栋阁”却安然无恙;另一次是1954年遭大水,屋内水没柜台,时起时落,连涨13次,树木被洪水冲下,也仅撞倒一幢“吊栋阁”,可见这种建筑的确有不凡之处。另外,它临江居室的外墙在窗台以下均做成双层:外层为固定的栏杆,内层为活动的板壁,夏日夜晚纳凉将活动板壁取下,就只剩下镂空的栏杆,阵阵江风穿过栏杆吹进室内,人们的视线透过上面的窗户极目远山旷野,也可以从栏杆缝中看到江中的行船及岸埠洗濯的村姑,令人心旷神怡。吊栋阁有三奇:一奇是水位越高越安全,为什么呢?因为“吊栋阁”虽凌驾于青弋江水面上空,但其上游2.5公里处有蓝山岭挡住了水头,使青弋江分为了两股,从章家渡前流经的一股水量相对较少且平缓,此外在章家渡老街的上街头又有一股来自蓝山岭的夏浒河水汇入青弋江,青弋江水愈大,夏浒河水愈猛,将青弋江上游漂浮而下的树木杂物冲向对岸,使“吊栋阁”免受撞击。而“吊栋阁”的对岸是比章渡街低6~7米的开阔平原,水位一高对岸就形成了水漫金山的汪洋,这是一奇。二奇是构造形式奇,“吊栋阁”利用柱身向上,逐渐向内收身的架空支柱层,也就是千条腿,扩大了上面的居住空间,而又使江水在屋下畅通无阻,这是一种基于本身结构稳定,又巧用地形、因势利导的最科学的方法。比起建造高大厚重的挡土墙阻止洪水冲刷的方法来,既节约了工料,又安全得多。第三奇是“吊栋阁”的架空支柱,都是木柱,历经多年而不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木柱都是杉木料,本身耐腐性就很好,下面又用青石柱础为柱基,隔绝了水份。而柱础又立于卵石铺筑、条石封顶的驳床河岸上,架空后用卵石铺砌的河床一直延伸到架空层外3~5米,以防江水冲刷,因此,“吊栋阁”可历经百年而不换修。这种建筑还被收入了我国建筑学上的权威著作《中国民居建筑》一书,并大加赞赏。解放前公路未通,全靠水上运输,章渡历来商业繁盛,是泾县西乡主要集镇之一,号称“西来第一镇”。县志上记载过去是“高桅、大帆鳞集岸边,并驻汛兵守之”。
眼前这条青弋江是从太平湖、桃花潭缓缓流来。青弋江会告诉你,60多年前的1939年2月,周恩来同志由叶挺军长陪同乘竹筏沿青弋江顺流而下来到章渡,从这里骑马到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工作的。当年章渡镇有新四军的兵站,中共泾县县委也设在这里。1941年1月4日,新四军皖南部队9000多人,离开云岭,在这里过江遵令北移。几天之后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中,又有不少突围的新四军指战员渡过这条江,北渡长江,走向抗日前线的。
古老的章渡镇,悠悠的青弋江向我们诉说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蓝岭耸天壁,突兀如鲸额。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沙带秋明月,水摇寒山碧。佳境且缓棹,清辉能留客。怅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这是诗仙李白泛泾溪、游蓝山、落星潭,咏景寄情的诗,可见他对此山此水是多么珍爱和眷恋。
中村&& 顺着这条朝西北沿伸过去的公路再走三四公里,就到了中村。中村原为乡,现属云岭镇,也是个文化名村,出了三位大名人。一个是明万历进士徐榜,他的文章好到什么地步呢?明神宗有御批:“天下文章当以徐榜为式”。可见何曾了得。他当过上部主事、浙江右布政使等职,相当于省级领导干部。但他一生清贫,布衣素食,死后一点家产都没有。另外还有兄弟进士董纲、董杰,他们都是明代成化年间的进士,董纲官至大理寺评事、云南按察佥事,董杰曾任四川行都司都事、刑部员外郎等职,他们都为官清廉,德政卓著,董杰死后连发丧的钱都没有。史料记载,董杰为官之初就参与了汤鼐弹劾宰相王恕的奸贪行为,言词十分激烈,因此知名。但权臣刘吉诬陷他与汤鼐为党人,蒙冤入狱。出狱后在他任保定知府时,半个月就判明冤狱千余人。正德6年(1511年)宁王朱宸豪打算背叛朝廷,挟持董杰参与,董杰不从,被朱宸豪投毒致死在江西巡抚任上。他死后,上司开其箱箧,银不足一两,这在当时那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社会实属罕见。现在村中还有董纲的故居,门上有进士门额,记载了董纲和他的侄子董银中进士的年份。村中以前还有一座建筑叫“午朝门”,也就是徐氏宗祠的大门。两层飞檐翘角,五开间门楼,门楣上镶有双龙戏珠,其中悬一竖匾,上书横排“御评”二字,下有竖排“天下文章当以徐榜为式”。门楼斗拱均为六瓜式楹柱兑托,当地人称“午朝门”。午朝门虽比不上帝王宫城的正门,却也相差不多。相传万历年间,徐榜廷试时万历皇帝看了徐榜的文章,爱其文词优美,御批了“天下文章当以徐榜为式”。准备点他为状元,并特地把他的文章抽出,插入靴筒准备回宫再鉴赏一番,谁知登殿钦点时,竟把靴筒里的文章忘得一干二净,点了别人为状元,直到晚上才发现徐榜的文章,皇帝十分懊恼,但已无法挽回。徐榜中进士后,有一天在皇宫前观赏午门,徘徊良久,有大臣报告后,万历皇帝召见徐榜问他有什么挂念,徐榜便跪拜奏禀说:“臣有老母在堂,曾几次对我说,泾县距京城千里迢迢,云山阻隔,你到京城如果看到皇家的午门,要仔细观看,回来向老母介绍”。皇帝听了这番奏禀,便说:“这有何难,朕赐你回家建造一座午门就是了”。徐榜俯伏谢恩,皇帝又赏赐了四根木柱,后来徐榜就回乡建造了这座午朝门。当年新四军教导总队也设在中村。队长是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兼任,政委是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兼任,教育长是冯达飞,余立金是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薛暮桥是训练处处长。教导总队内称“抗大分校”,专门培训南方八省中共党的县、区级干部和新四军连以上指挥员。
改革开放的今天,中村又以石材之乡名扬省内外,大理石和花岗岩的储藏量达6000万立方米,其中泾川白玉、云彩、芙蓉等抛光板材尤为珍贵。
&&& 蓝山岭&&
大蓝山有五道山脉组成,故又称五指山。还像如来佛的一只大手掌伸向河岸,所以又叫“佛掌心”。
山下便是著名的落星潭,相传晋代有打渔人叫陈霸的兄弟俩到这里打鱼,见天上一颗巨大的星星落入潭里,响声如雷,以后就得名为落星潭。潭水深几十丈,潭里有一种“雪花金鲐”鱼,严冬雪后才能捕捞,味同鲥鱼一样鲜美。
蓝山岭上的寺庙,建于唐代,原先叫永安寺,后根据李白诗句改名为耸壁寺。李白以诗称赞这里是“……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佳境且缓棹,清辉能留客”。后人为纪念李白,把他饮酒吟诗之处,称作放歌台。放歌台就在离寺半里之外数丈高的石崖上,石崖左边有石刻“天宝十五年三月李白偕汪伦寺僧”十四个字。放歌台下的石滩后来就叫李白滩。明朝万历年间这里曾建蓝山书院。相传明代有兄弟董纲、董杰同科进士,他们在蓝山岭读书时,曾留下一幅千古绝对,上联为“齐云山山齐云,云齐山顶”,下联是“落星潭潭落星,星落潭底。”歙县许国曾在此讲学。许国在泾县也有一个传说,传说他在泾县讲学时,访得一人在3岁时即能诵读诗文,此人便是聪颖过人的王廷干,于是收做弟子,精心传授,终于成材,13岁即中进士,授九江知府,许国亦随往九江任幕宾。一日,师生二人同赴一宴会,主人自然请知府大人坐首席,而王廷干也没有因与老师同席而谦让,毫不犹豫地坐上了首席,许国当时心里颇为不快,但也不好说出,酒过三巡,许国说:“我出一上联,希望在席上征得下联”,大家都赞同,许曰:“鼻孔子,眼珠子,珠子竟在孔子上”。讽喻王廷干不尊师长。王廷干才思敏捷,随即对出下联:“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却比先生长”。意思显然也是讥笑老师。同席之人不知双方用意,都大加赞扬知府大人才思出众。不久许国辞归故乡,一年后参加礼部春闱,也得中进士,后官至殿阁大学士,仕致极品,而王廷干却只做得知府之职。
只有这里的水,才能制造出“白如雪、绵如帛”,千年不腐朽、万年不变色的国宝宣纸来……
“宣纸制造始于唐代,产于安徽泾县,因泾县古时隶属宣州,故命名为宣纸”。这是迄今为止许多资料和教科书上关于宣纸的定义。但有人望文生意,把泾县两个字去掉,认为宣纸就产在宣州市。
长期以来,许多人之所以把宣纸的产地搞浑,主要是不了解宣纸的历史及其所产生的过程,而要了解宣纸的历史必先了解纸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大家知道,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发明了用麻、布和破鱼网等造纸,懂得了以植物纤维造纸的诀窍,于是东汉末年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造纸工人一直广泛地沿用旧布、破鞋、乱麻、蚕茧、桑根、桑皮、藤、苔、楮、谷、构、竹子、稻草、麦桔等原料造纸。到了唐代,纸以原料得名的有麻纸、棉纸、谷纸、海苔纸、山藤纸等;因地得名的有广都纸、蜀纸、越纸、峡纸、剡纸、山纸、宣纸、歙纸等。“宣纸”一词开始出现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里。
宣纸与普通纸的用料不同,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重要配料,依靠手工生产出来的,其工艺非常复杂。按原料可分为黄料、棉料、净皮三大种类,各类又按不同规格和型号分别多达70多种名称。郭沫若说:“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它不仅具有质地绵韧、纯白细密、光而不滑、透而弥光等特性,而且具有不蛀不腐、搓折无损、润墨性强、耐老化等优点,宜书宜画,保存长久,有“纸寿千年”之美称,被誉为纸中之王。历代以来,许多文人每得宣纸惊喜不已。北宋诗人梅尧臣从欧阳修那里得到馈赠的宣纸,即刻赋诗:“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缄雨绅咸滕开;滑如春水蜜如蝥,把玩惊喜心徘徊。”宣纸由于具有独特的优点,尤显珍贵,历代列为“贡品”。光绪二十九年,日本国为彻底搞清宣纸生产的技艺与诀窍,邀请清政府农工商机器考察团赴日考察,并特别指明要时任泾县公会主席的曹廷柱参加,曹廷柱此去带了几个宣纸工人和有关原料,应对方要求当场做了宣纸抄造的精彩表演。日本人看了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再次挽留他“于此定居”,以专门传授宣纸技艺,但却遭到曹廷柱的拒绝。1911年,“鸿记”宣纸在南洋国际商会上获“超等文凭奖”。1915年,“桃记”宣纸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1935年,“汪六吉”宣纸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获大奖。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宣纸生产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新的辉煌,宣纸产品由原来的21种扩展到150多种,宣纸品牌由原来的少数几个增加到几十个,如:红星、红旗、汪六吉、汪同和、金星、三星、明星、恒星等,尤其乌溪宣纸厂生产的“红星”牌宣纸在市场上最响最亮,成了宣纸的王牌。该产品先后于1979年、1984年和1989年三次荣获国家产品质量金奖。目前全县大大小小的宣纸企业多达几十家,形成了以“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为龙头,“红星”牌宣纸为主导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与此同时,由于受浙江富阳等地生产的书画纸的影响与启发,一种以龙须草为主要原料的书画纸在泾县丁家桥镇悄然兴起,这种书画纸由于原料成本较低,加之生产的工序和工艺不太复杂,一家一户都可以生产,并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很快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县丁家桥等地蓬勃兴起,目前全县大大小小的书画纸厂达200多个,年产值近一亿元。
许湾,是泾县宣纸发祥地小岭村的13条山坑之一。苍老虬劲的古树,已经经历了将近四百年的雨雪风霜。它的学名叫青檀,当地人呼为檀皮树。它那些枝条的皮就是制作宣纸的主要原料,青檀树皮韧性极强,纤维特长,拉力极好,经日晒雨淋,自然漂白后的树皮洁白如雪。
可以说,没有青檀就没有宣纸。关于青檀树皮的发现,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青檀的发现人孔丹是东汉造纸的发明家、被造纸业尊为祖师的蔡伦的徒弟。蔡伦去世后,日夜思念师傅的孔丹,想造出一种能长期保存而不变色的洁白纸张为师傅画像。一方面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让世世代代的造纸人都能知道师祖的形象,瞻仰师祖的风采。他为寻找这种原料踏遍了崇山峻岭,一天,他在皖南一个深山中发现一棵倒伏于溪水中的大树,因长期的日晒雨淋和水泡,木质已经腐烂,但树皮却洁白柔软,极有韧性。他心中大喜,便将这树皮带回家,经反复试制,终于造出了一种让他如愿以偿的纸,也就是最初的宣纸。从此以后,宣纸便以青檀和沙土田的高杆稻草为原料,以青檀为主的称皮料,以沙田稻草为主的称棉料,青檀比例特别大的就叫净皮或特净皮。
宣纸古槽屋&
宣纸行业把装有纸浆,从里面捞制宣纸的池子叫槽。所谓槽屋,就是捞纸的工作间。槽屋依山傍涧,涧水清澈见底,造纸离不开水,纸料的沤制、蒸煮、漂洗、打浆和捞纸等等,都要借助水的作用,水质的好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纸质的好坏,造宣纸最好用山泉,而泾县乌溪、小岭一带的山泉水尤其适宜制造宣纸。可以说,离开了这里的水,宣纸就不成其为宣纸了。
位于许湾的古槽以青石砌成,即今纸浆池,是明代的实物。槽有大有小,根据捞制的宣纸尺寸来定,通常有四尺槽、六尺槽、八尺槽、还有丈二槽、丈六槽。丈六宣纸在古代尺寸是最大的,又叫露皇,一般每年生产一次,因为它的需求量小,生产难度却最大。捞制这样的宣纸,须十几个工人抬着帘子协调动作。现在乌溪宣纸厂生产一种更大的“两丈千禧宣”,需十八位工人师傅协作完成。小一点的槽,一般都是两人相对站立在横头,抬着一张竹帘在池中捞纸。为主的师傅称掌帘,为辅的工人则叫抬帘。
昔日舂料都是人工操作,石制的碓窝,石制或铁制的碓头,木制的碓杆和扶架,采用的是脚踩式的碓舂方法,碓窝里放的是经过蒸煮后漂白的檀皮或稻草。砰砰舂碎后制作纸浆,亦有以水力舂碓的,清代诗人赵廷挥《感坑》诗云:“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垒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另有清代诗人吴V作诗云:“药槽水碓傍山溪,捞纸人家费品题;自说骨皮新样好,云蓝侧理一齐低。”(云蓝、侧理均为宣纸品名)说的就是用水碓加工宣纸原料的事。水碓不用人力,人工舂料不仅费力,噪声还很大,很容易造成工人听力的损伤。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陈毅副总理来泾县宣纸厂参观,了解到从事这种原料加工的老工人,由于长期处在这种环境里竟造成耳聋,回北京后他的夫人张茜特意寄来几副军用防震耳塞给乌溪宣纸厂的舂料工。至今宣纸工人们提起这都感动不已。
蔡伦祠遗址&
这座古建筑叫斗室庵。小岭曹氏家族于明代在庵的西面建造蔡伦祠,祠为砖木结构,有大厅、边屋,占地约300平方米。大厅内供奉蔡伦神像,在这样一个依山面溪、翠竹环绕的景区建造蔡伦祠,可见曹氏家族对蔡伦的敬仰。祠东边原有数十株牡丹,春来绽放,香飘山谷。民国24年曾对祠庙进行重修。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日为传说中的蔡伦诞辰日,这一天,小岭曹氏宣纸工人全部停工,由业主率领操办各色供品、香烛来这里祭祀。可惜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祠被毁于一旦,现存的蔡伦祠是近年来新修建的。
小岭曹氏为什么这样敬仰蔡伦?因为小岭曹氏被称为宣纸世家,几百年间,整个氏族主要靠制造宣纸为生。即使到了今天,宣纸制造仍然是这个拥有13条山坑的大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小岭曹氏是怎样成为宣纸世家的呢?提到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他们的祖先曹大三。宋朝末年,烽烟四起,为躲避战乱,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率领族人由南陵虬川迁来泾县小岭,并把整个家族分到小岭的十三个山坑定居。他见这里山多田少,遍山长满青檀,一条条溪水又都清澈见底,就向族人传授造纸技术以维持生计。从此以后,小岭曹氏一族就世代以宣纸为业,并发展成为宣纸制造业中的佼佼者。史书记载,元明两代,小岭十三坑,坑坑有纸槽。明代时,因宣纸只产在泾县,故宣纸当时又称泾纸,其中当然以小岭为主。到了清代,小岭更是“家家有舂声,户户造白纸”。民国时的学者杨大金在他的《中国实业志》中说:“宣纸为皮料是最佳者,产于安徽泾县,泾县之宣纸在小岭村,制此者多曹氏,世守其秘,不轻授人。故江西省及日本皆有仿制者,然其品质终不及泾县”。清宣统二年(1910年)10月在南洋第一次国际劝业会上,小岭曹洪昌号所产“白鹿牌”宣纸,荣获国家工商部授予的优等文凭奖。清宣统年间,北洋官府特地委派泾县小岭宣纸厂商代表曹恒如东渡日本考察,回国后,对制造宣纸的部分环节作了改进,使宣纸品质更加精美,生产也不断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宣纸业一落千丈,但小岭许湾村在新四军民运干部侯蔚文等帮助下,成立了“工抗会”,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集资,于1939年4月成立“皖南双岭坑宣纸生产合作社”和“皖南梅村宣纸原料生产合作社”。“两社”得到当时“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泾太事务所”的支持,贷给资金4800余元(法币),开两帘槽生产新四军文化所需用纸。新四军不但用此宣纸办报和解决日常文化事务,而且把剩余的宣纸用来交换武器、药品,直接发挥抗日作用。“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下令解散了“两社”,并且搜走所有财产、逮捕“两社”宣纸生产负责人。新中国诞生后,小岭一带棚户迅速得到政府扶持,枯木逢春,欣欣向荣。
乌溪宣纸厂&
乌溪宣纸厂是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的骨干企业,该厂成立于1954年,生产“红星”牌宣纸。1954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曾经只有这个厂生产宣纸。因此,那时的泾县人在向别人介绍这个厂时往往都充满自豪地说:“地球上仅此一家!”改革开放后,宣纸工业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发展,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因势利导,于1992年组建了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乌溪宣纸厂是集团公司的支柱与核心企业。目前该厂现有职工600余人,年产宣纸650吨,产值5000万元,绝大部分宣纸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乌溪宣纸厂和许湾宣纸古槽屋一样,也依山傍溪,但山更高溪更大。溪叫乌溪,地以水得名,水从深山流出,穿厂而过。泾县山溪水含矿物质成份多,小岭、乌溪等地的溪水混浊度为零,这是第一大优点。混浊度越低就越利于制造宣纸,越利于减少成品纸的尘埃度,增大它的洁白度。第二大优点是所含的金属和氯盐、硫酸盐少。因此,水的硬度低,可以延长纸的寿命。第三大优点是水的温度低,使水中的胶料不容易分解和变质,从而减少了纸槽中植物胶的用量。
我们眼前的这条乌溪水更加特别,它由两股山泉汇合而成。其中一股含碱量较低,被直接引到造纸车间供纸槽用;另一股含碱量较高,流水量较大,流经石滩时被厂里用来浆料和蒸煮原料。
为了保护水源,乌溪宣纸厂周围的山都明令禁止砍伐,尤其是厂区上游的那些山,至今还是原始树林。离这不远还建造了一座小型水库,使旱季枯水时不致断流。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由于世代相传并不断改进的技艺和严格的企业管理,这个厂生产的“红星”牌宣纸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大奖,其中1979年、1984年、1989年连续三届获得国家质量奖金奖。
2001年5月21日,江泽民同志来宣纸厂参观,随行人员有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王刚、曾培炎、华建敏、由喜贵、虞云耀、王沪宁、贾延安等。
源远流长的宣纸生产工艺,引起江泽民同志浓厚的兴趣。在捞纸车间,他走近纸浆池,仔细观看工人操作,不时询问:捞纸的工具是什么材料做的?每捞一次就是一张纸吗?在晒纸车间,他看着工人熟练地将一张湿漉漉的半成品宣纸贴在烘焙壁上,很快纸质变干了揭下来一张宣纸,十分高兴。在晒纸工的协助下,他还兴致勃勃地亲手揭下了一张宣纸,并对随行的同志说,宣纸生产不容易,你们今后练字时,要把宣纸充分利用起来。在剪纸车间,他对剪纸女工高超的技艺表示赞赏。
在四尺见方的“纪念建国五十周年”特种宣纸上,江泽民还提笔书写了“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十二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充分体现了他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切。
厂部陈列室&
厂部陈列室除了琳琅满目的宣纸和宣纸加工品外,红星宣纸获得的奖章和证书也陈列在这里。陈列室里还有各级党政领导来厂参观时的留影和题词,以及国内外著名书画家留赠的墨宝。
陈列室展出的书画墨宝只是这个厂藏品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中不少是对宣纸的称赞,如吴作人先生的“纸墨千秋”,刘海粟先生的“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等。新中国建立以来,这个厂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书画家。德高望重的一代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还在这里留下动人的故事。那是1978年春天,第二次解放而青春焕发的可染大师,在安徽省美协负责人的陪同下作了一次兴致勃勃的皖南游。在来这个厂参观之前,他决定打破从不当众作画的惯例,叫人通知厂里准备纸墨原料,要赠送厂里两幅作品,并要求会见厂领导和工人、技术人员的代表。在厂里的接待室见面后,省美协主席鲍加先生对大家说:“这就是李可染老师,他这次来泾县是特地到你们厂看望大家的。”话音刚落便响起一阵掌声。掌声未停,可染大师就不无歉意地望了一眼鲍加先生:“鲍加同志说得不够准确,这不怪他,因为我事先没通气。纠正一下,我不是来看望大家的。”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一愣。可染大师接着说:“我是特地来给大家谢恩的,我是画画的,画中国画离不开宣纸,宣纸工人是我的衣食父母,是我的恩人,因此我要来给你们谢恩,要给你们画两张画。光画两张画不够,我还要给大家鞠三个躬。”说完,李可染先生取下头上的帽子,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接待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满含着对大师的感激与敬意。
乌溪河像一条天然的界河,把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截然分开,宣纸原料晒滩选择山势较平缓的山坡,砍去树草,用石块砌成。那些摊晒在上面的白色纤维状的东西,就是经过蒸煮、踏洗等工序后的青檀皮或者沙田长杆稻草。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宣纸制作全部是手工操作。由于它的特殊性,直到今天,绝大部分工序仍然没有实行机械化和自动化或半机械化半自动化。现在看到的摊晒皮料和草料,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十分艰苦的体力活。细分起来,整个宣纸生产共有108道工序,原料摊晒并不是第一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砍取青檀枝条或者装运挑选稻草。皮料和草料在摊晒之前,已经分别经历了十多道和六七道工序。摊晒的目的是自然漂白。宣纸与别的纸不同,以自然漂白为主,就是让它们在野外经受风吹日晒和雨淋。经过自然漂白的原料制造的宣纸,能长久保持洁白。皮料一般要经过两次摊晒,草料则要经过三次。摊晒过程中还要进行翻晒,就是把原料翻过来再晒。摊晒的过程一般都将近一年。
&&& 电动碾料房& 以前这道工序叫打料,就是把摊晒好的青檀皮和稻草原料经过洗涤、拣择、做胚胎、压榨等工序之后,放入人力碓窝舂打或放入水碓碾压。碾压或者是舂碓后的原料,经过再次洗涤与人工漂白,就可以进入配料制浆,制浆以后就可以捞制了。人工打料噪音和劳动强度不仅很大,工效也极低。即使是水碓舂打,工效也不高,何况山水一年中有大有小,逢到枯水或水小时连水碾都带不动。实行电动碾压以后,不仅免除了劳苦,提高了工效,环境也变得干净安宁。现在的打料再也不会导致耳聋了。
捞纸,就是在纸浆池水中捞纸浆。一位掌帘,一位抬帘,两人相对而立,这是在捞小尺寸的纸。如果捞大尺寸即大规格的纸,就需要在两侧加人,规格越大,纸帘也越大,增加的人也就越多,难度也越大,因为人越多动作就越难以协调一致。新中国建立前,每逢捞一丈以上规格的宣纸,为了向上天表示心诚,以求保佑成功。捞纸工人还要斋戒一段时间。捞纸前还要给祖师蔡伦烧香磕头,请求他的保佑。有的作坊捞纸期间甚至不让女人进槽屋。由此可看出大规格宣纸捞制的难度。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厂曾经多次成功捞制一丈以上的宣纸。2000年6月,他们又成功捞制出两丈的“千禧宣”和一丈八尺的“檀香宣”,这是继名为“露皇”的丈六宣之后的特大型超级名贵宣纸,是宣纸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宣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捞制这种大规格宣纸前,宣纸工人既没有斋戒,也没有祭拜蔡伦祖师,更没有荒唐地不许女人进槽屋。
纸浆池的水不仅深,还很凉,三九寒冬更是冰冷刺骨。但工人们却要高高地挽起衣袖,一双手臂无数次地在浆水中出没。捞纸不仅劳累艰苦,技术难度还高,纸张的厚薄和质量的好坏全凭工人手上掌握。既要掌帘的善于掌握,还要抬帘的默契配合,与掌帘的保持高度一致。这种功夫就像烹调时掌握火候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般来说,越薄的纸越难捞,工夫不深或者配合不好,不是将薄纸捞厚,就是同一张纸厚薄不匀。宣纸制作为什么叫宣纸工艺?仅这一道工序就能让人明白这个道理。
晒纸,又称炕纸或焙纸。那些从纸槽里捞出的纸,湿漉漉地迭放在一起,经过榨干水份后,成了大豆腐干似的纸帖。纸帖抬进晒纸房后,先用清水慢慢淋得通体透湿,以薄木板轻轻抽扑,把帖的四周扭松,在一头卷起纸角。然后,晒纸工人再左手牵纸,右手拿刷,将纸刷于焙笼上,干后再揭下。和捞纸一样,晒纸的难度也非常大。瞧这位师傅从帖上揭下的那一张张湿漉漉的宣纸,是不是薄如蝉翼?从炕笼上揭纸也不简单,晒干的纸又薄又脆,一不小心也会把它揭破,而这些师傅却做得这样得心应手,潇洒利索,真是艺高人胆大。
检是检验的检,也就是把在晒纸房焙干的宣纸运到纸台上,由工人一张一张地翻看,检查质量,如果遇有破损或者瑕疵,立刻抽取出来作回槽之用。经验丰富的检纸师傅,通过一刀纸,能看出各道工序的工作质量如何,时常给各个工段改进工艺、提高质量提出意见。
经过检纸师傅的验看后,可以出厂的宣纸就要打包入库,等待着运往五湖四海。在入库前,还要把验明合格的宣纸剪裁整齐。剪裁工具不是通常印刷厂和造纸厂所用的切刀,而是一种特制的大剪刀。检纸一般都由女工担任,要将一把七八斤重的剪刀拿起张开已经不容易,还要用它把纸剪齐,一天不知要剪多少遍,不是亲眼所见,各位恐怕都不敢相信。
因为《唐诗三百首》里的一首千古绝唱和一段动人传说,千百年来,桃花潭引来天下多少发思古之幽情的文人名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朝大诗人李白这首《赠汪伦》诗,可谓中外闻名,妇孺皆知。这是李白临别桃花潭时,赠给他的好友汪伦的。从此,泾县桃花潭名扬天下。
桃花潭位于泾县桃花潭镇(原陈村镇)境内,即太平湖、陈村水库下游沿河九、十里范围内,距县城40公里,南邻黄山、西接九华山,是一处久负盛名的风景区。桃花潭镇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在汉代称为陵阳,东晋改为广阳,唐代叫作南阳,后几次更名,今以桃花潭为镇名,称桃花潭镇。以桃花潭水为界,古镇分为东西两岸,分别为翟村和万村。桃花潭风景区历经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和新中国逐渐形成,原先十分秀丽的自然山川景观加上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的人文景观,形成了今天处处见景、景中住人、十分诱人的桃花潭风景区。
千年古镇历史渊源&
&千年古镇桃花潭不仅山清水秀,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追溯其历史渊源,不能不提及为古镇创造了丰富历史文化的古代当地居民,特别是居住在桃花潭两岸的翟、万两族。东岸主要是翟姓聚居村落,人称“水东翟家”;西岸为万村,主要为万姓居住,其它姓氏杂居其中。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翟姓迁来的年代最早,大约东汉初期就来到桃花潭边,他们是在经历一次灭族之灾的情况下逃来的。《翟氏宗谱》载:西汉丞相翟方进的儿子翟义,在王莽篡夺西汉政权时任东郡太守,因谋划聚兵讨伐王莽,事败被灭九族。侥幸逃过这次杀戮的翟氏后代,辗转来到泾川水西玉屏山下(在桃花潭西岸)定居下来,以后被称为“老翟家”。他们在此繁衍生息,后来出过不少知名人物,如东汉时期的吏部尚书翟R(或为翟T),西晋时承相翟文迁,宁建隆间的府教翟阳,以及内阁中书翟云启等人,逐渐发展成一个很大的宗族。但是,他们不是现在“水东翟家”人血缘上的祖先,仅是传承了同一姓氏而已。因为到了明洪武八年(1375)秋天,这里暴发了一场山洪,大水把“老翟家”冲毁了,幸存者寥寥无几。现在“水东翟家”人,实际上是张姓的后裔。元朝末年,湖北沔阳张定畿兄弟与陈友谅同为县吏,当时元朝的政治风雨飘摇,到处暴发农民起义。张氏兄弟协助陈友谅起兵,为徐寿辉的部属,后来陈友谅弑徐寿辉于采石,自称“汉王”,封张定畿为大将,张定边为太尉。朱元璋用了康茂才诱敌深入之计,在龙湾重兵包围陈友谅。张定畿为掩护“汉王”突围,战死疆场。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收张定畿的遗孤张佑保为义子。后来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兵败身亡。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对陈友谅的部属作了安抚,封陈友谅的儿子为“归德侯”。张定边拒不受封,带着侄儿张佑保潜逃,隐于苍梧之野。张定边改名“张宗道”,意思为“宗留定字之首,道留边字之旁”。经过数年逃亡生活,最后到了泾县西南投靠当地望族翟氏。张佑保改名为“翟敬六”,赘于李姓,娶李氏催英为妻,居于桃花潭东岸。大概翟敬六家没有受到洪武八年的洪水之灾,后代子孙繁衍为“水东翟家”。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民俗也反映这个变化。水东翟家祭祖有个特殊的“族规”。翟氏宗祠里有块祖宗牌位,正面写的是“敬六公”,背面则是“张公佑保”。每到过年,头一天关上祠堂大门奠祭张公,第二天大开祠堂门摆上一百零八桌酒席,合族公祭翟姓祖先。这就是所谓“先祭张公后祭祖”的族规,一直沿袭到解放前夕。
“水东翟家”同李白游桃花潭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们是当地的大宗族之一,人才辈出,对于宣扬李白与汪伦的佳话,以及桃花潭的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最有代表性的“踏歌岸阁”,屹立于桃花潭东岸,就是翟姓所建。据说明洪武八年洪水使河流改道,以后建筑的踏歌岸阁不一定就是汪伦送李白的具体地点,但从汪姓居住的村庄及汪伦墓址等推测,其大体的位置可能是对的。明清以来水东翟家兴旺发达,先后兴建了翟氏宗祠、文昌阁、关圣殿等一批规模宏伟的建筑物,还有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群,都为风光秀丽的桃花潭锦上添花。翟村还出过不少文人墨客,他们在桃花潭上吟诗作画,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史料,其中有各种诗文集、《桃花潭文征》等作品。清乾隆时的翟赐履,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写的《桃花潭记》,是篇很有特色的散文。还有汪伦写信邀请李白的民间故事,也是翟村人的口头创作。
万姓的祖先与翟姓不同,他们是看中风景优美的桃花潭,才来这里安家落户的。据《万氏宗谱》记载,万姓始祖万修助汉光武帝刘秀讨伐王莽,平定河北有功,后封扶风郡、槐里候,万氏因称“扶风世家”。南北朝时万鹏举宦游丹阳,及至宛陵泾县,见有“麻川桃潭之流碧,丹峰石壁之环翠,逐爱此而家焉。”他们住在桃花潭西岸,后来称为“万村”。在唐朝的时候,万村出了两位有名的人物,一是万晏,因五世同居受到朝廷的旌表。另一位是为李白所仰慕的万巨。据《万氏宗谱》世系表所列,万晏是万氏迁泾始宜万鹏举的第五代孙,因五世同居,于唐贞观时旌为“义门”。万村现存“义门”石额上,刻有“唐贞观五年旌,清乾隆壬辰年重修”。其所载的朝代同宗谱上是一致的。现存的“义门”始建于唐,历经兴废至乾隆时重修的。按照《万氏宗谱》的记载,万巨又是万晏的第五代孙。他博学多才,广有交游,不愿做官。唐玄宗时秘书郎钱起曾向朝廷举荐,但他辞官不受,纵情诗酒,到处游历,结交了许多知名人士。“大历十才子”中的韩、卢纶等人,都有诗歌相赠。韩《送万巨》诗中说:“红笺色夺风流座,白苎词倾翰墨场。夫子前年入朝后,高名藉藉时贤口。”可见万巨的才名是很高的,在京城受到广泛的赞誉。唐天宝十四年李白游泾时写的《早过漆林渡寄万巨》诗中说:“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靓清光,相欢联佳句。”漆林渡就是现在章家渡,距离桃花潭20公里左右。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似乎还没见到万巨。后来到了桃花潭,同万巨相见,甚至可能他就是因思慕万巨才去桃花潭的。《万氏宗谱》说李白在万巨家里欢聚数日,还写了《扶风豪士歌》等诗歌相赠。
万村位于桃花潭西岸,传说有家酒店酿造很好的美酒,汪伦谎称“万家酒店”骗来李白,就在这家酒店里请他饮酒。虽然这是传说,但万村确实是历史悠久,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物。除了前面说到的“义门”,还有一座“资历”最老的会馆。据传万姓迁来时,当地的土著人是山越族,他们称中原移民为“客家人”。万姓人为保存中原文化,创造了客家方言,并建了一座扶风会馆,以团结万姓家庭,保存客家文化。按照扶风会馆重修碑记的记载,这座会馆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581~600)。当时万村还没有宗祠,兴建会馆是为了“联情谊、集众意以谋利益”,也就是万姓人共商合族大事的场所。后来万姓人口增多,兴建了万氏宗祠孝义堂。但扶风会馆仍是万姓族人聚集活动的地方,累世都进行修葺或重建。明洪武八年发生洪水灾害,万氏宗祠孝义堂和许多民宅均被冲毁,扶风会馆幸而保存下来。它虽然不是隋朝的建筑,但是追溯它的始建年代仍应从隋朝算起。除了“义门”和“扶风会馆”,万村还有许多明、清时代的建筑物。尤其村中那曲折深幽的街道,古朴的店房和作坊,仿佛真能引人穿过时光的隧道,进入古代悠远的岁月里,去领略那淳朴的风情。
李白与《赠汪伦》 李白到泾县留下的《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的背后,还留有一段传说至今的动人故事。据传,桃花潭西岸的万村有一豪士名万巨,学问渊博,以德著名,时年与李白同考进士,两人相交甚欢,互相敬慕,结为至友。万巨考取进士后,感慨官场黑暗,不愿在朝为官,遂隐居家乡桃花潭,教书育人,留恋田园,过起了悠然自得的耕读生活。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李白因官场失意而辞官后,决定寻访万巨。李白从太平湖直游而下,途经歙县,歙县县令为泾川桃花潭汪伦之兄凤思。汪伦世居桃花潭,对李白诗风人品极为仰慕,生平最大心愿便是与李白对酒吟诗。凤思便告知李白行踪,汪伦修书一封盛邀李白来泾川游玩。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此信,兴致大增。于是天宝14年秋,李白来到泾川桃花潭。汪伦喜出望外,当即热情款待。李白对酒吟诗一首《访巨公吟》:“汪伦说话甚奢华,命子提壶问酒赊。七里哪寻八里店?孤村唯有一桃花。漫行陌下崎岖路,遥望扶风豪士家。曾到街道无酒卖,万村渡口实堪嗟!”汪伦闻后,面带歉意回答道:“桃花者,潭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乃店主人姓也,非万家酒店。”李白听罢,反倒笑了起来,丝毫不见责怪之意,并说道:“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快事!”然后二人相视开怀大笑,举杯畅饮。两人愉快相处数日后,李白告辞,汪伦特意相赠名马八匹,锦罗十段。汪伦与村民们一路相送。来到桃花潭古岸,在即将登舟而去之时,李白为感激汪伦深情厚谊,特作《赠汪伦》一诗。后人为纪念李白来桃花潭,在送行李白的地方建造了“踏歌岸阁”,在桃花潭西岸建造了“怀仙阁”。《赠汪伦》一诗,便亦广为传诵。历代名流、学者随后纷至沓来,游览名胜,寻访诗仙踪迹。
位于南阳镇北,其右前方是翟氏宗祠,左边隔路与文昌阁紧邻。该关圣殿为南北紧连的武关圣殿和文关圣殿组合而成,殿坐北朝南,大门朝东。门侧与观音庙紧连,内部相通,占地十亩。殿内原有红面绿袍关公捋须坐像,左右为关平、关兴立像。文革前改为公社中学,1990年水东中学将武关圣殿拆毁,文关圣殿土改时分给私人,今沿存。殿内塑像均废,殿为清朝翟思成、翟思杰同建。公社中学后布置成庭院格局,民居厅堂形式,植以古木珍树,使人对关圣殿的联想,亦与周围文昌阁的环境相协调。
位于桃花潭东北,始建于清乾隆32年,为古时文人兴会之所。整个桃花潭像关公大刀形,沿河为刀口,文昌阁即为大刀上的一朵红缨。八角形的三层翘角楼阁,顶高25米,底层周长49米。外有围墙环绕,占地10亩左右。三层楼阁逐层收分,八角高翘系有风铃,顶端宝刹上指云天,造形秀丽端庄。底层外有回廊,8根方形大理石石柱,下为青石柱础。墙上嵌有两块青石碑,一为里人翟士吉撰《创建文昌阁叙》,一刻山东道监察御史赵青黎撰《翟氏创建文昌阁记》。底层向南开门,青石门坊,方砖地面,8根檐柱和4根金柱去支撑。屏风前悬挂“盛世文明”四字木匾,是中国书协会员泾县著名书法家张洪沪先生手书。二层外有回廊,设有木栏板供人远眺。檐柱上有狮形斜撑,四面砖墙上开拱券小门。楼内屏风上刻《阴骘文》,上首悬“文光射斗”四字木匾。三层楼外同样有回廊栏板,狮形斜撑。八面开门,门扇窗棂上装斜方格,当中有四瓣一花图案。阁内悬挂“共登云梯”匾额。文昌阁几经维修,至今保存完好,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每登楼阁,凭栏俯瞰,桃潭美景,尽收眼底。
中华第一祠&
座落于桃花潭东北,即翟姓人氏的“翟氏宗祠”。该祠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安徽省内最大最古的祠堂。1997年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来此,欣然提笔为其题名为“中华第一祠”。98年6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第一祠”占地方圆十亩,底层建筑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前后共三进。祠内有前门、天井、享堂和寝楼。祠堂门前有石狮石鼓各一对。石狮圆头暴眼却笑容满面,特别之处是它的腹部和四条腿都有鳞片,仿佛又属鱼类。石鼓也非同寻常。如此沉重的大鼓竟浮云托起,吞云吐雾的是一条长着扁尾鳍的游龙。石狮的鳞片刻得厚实粗大,而游龙身上鳞片刻的细腻精致。这种石刻高超巧妙、极为罕见。
大门上有“江南各族”横匾,享堂中悬“忠孝堂”三字红底金字木匾。祠内左右两边本来分别有一个抄手游廊,只是左边的游廊被一场意外火灾摧毁,剩下的右边游廊顶梁上有一个木雕的记数算盘,左边的记数算盘已不复存在。算盘上的记数相传有两种说法:其一,此数是建造这座大祠的总费用,列于此作为一事实记载;其二,传说翟氏家族在建筑祠堂时在地下埋藏了算盘计数中的金银财宝。祠内顶梁上有各种各样的木雕,做工极为精细,其中大多都是尊老爱幼或相夫教子的古代戏剧故事。
“中华第一祠”内仅柱子就有210根,昔日祭祖时曾一次摆下108桌酒席,祠内梁上曾悬有108块金匾,其中《南阳世家》横匾为明郡主董懋中题赠,《理学名贤》匾及御笔批题“著述有功后学,秉心可对皇天”系饮赐明嘉靖已末进士翟台的。
关于翟村和翟氏宗祠的建造,还有不少有趣的传说和故事。元末明初,陈友谅与朱元璋争霸天下,陈旗下有一文武双全的大将名叫张定玑,在鄱阳湖一战中失败阵亡。张定玑之弟张定边原为陈友谅军师,见大势已去,携其三子及张定玑之子张佑保逃散。为安全起见,他们决定各奔一方。临行前约定四个晚辈必须以“佳”字为组成部分改姓更名,依次为翟、霍、焦、崔,而张宗边自己改名张宗道,将“定”字留头,“边”字留底。张宗道精通地理和数学,据他推算,今桃花潭一带翟村与张佑保风水相服,于是张佑保改姓翟,流落至桃花潭花果垅,落难在当地李员外家放牛为主。因其聪明伶俐、勤劳能干,李员外对其宠爱有加,有意将小女许配于他,但又忧门不当户不对,终未表意。某日李员外与一友聊天谈及此事,此友为老翟氏人,家有五子,他建议收已改翟姓的张佑保为义子,因排行第六,遂称翟敬六。自此,翟敬六袭翟氏香火自成一族,发展为日后的新翟家。明洪武八年,一场洪水将老翟家冲毁。
翟敬六后裔人丁兴旺,至明嘉靖年间翟氏后裔翟震川创翟氏宗祠“昼锦堂”。明万历年间(公元1607)江南镇抚大将军翟国儒奉命赴云南边疆平叛时,不幸为国捐躯。万历皇帝深感其忠,御赐“忠孝堂”作为翟氏宗祠堂名,宗祠致匾“江南名族”,并赐碧沙橱、点将台、圣旨碑和钟鼓等物。
相传翟震川建造翟氏宗祠“昼锦堂”时,工程浩大,声势不蜚,惊动了木工祖师爷鲁班,鲁班化身为一位衣着破烂、容貌奇特的老乞丐来到“昼锦堂”,祠内的工匠除了一位年轻人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老乞丐投来厌恶的目光,这个小工匠给了老乞丐一碗饭,老乞丐道了声谢后,从袖中拿出一把木制的斧头,郑重地交给了小工匠,说这把斧头日后会有所用,小工匠不明又不忍拂其好意也就收下了。等到大祠上梁时,说来也怪,众人怎么上梁也未能成功,这时小工匠突然想起那把木斧头和老乞丐的话,决定试一试。于是他拿起斧头,巧施小力,木梁竟轻而易举地钉牢了。另有一则传说故事,明代进士翟震川奉命建祠堂时,见一老头挑担黄篾编制的粪箕从此路过,问建筑工匠们要不要粪箕。砖匠师傅们看后说不要,但翟震川却叫住他,把一担粪箕全买下了。后来工匠们用其装土,围墙砌好后,摔在地上的这担黄蔑粪箕竟然变成了一堆黄土。
满孙公祠与龙虎碑&
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翟氏宗祠之分祠――满孙公祠,座落在翟村北首偏僻处,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前后两进,内有前厅、天井、大厅及石柱等构件。高低有致的马头墙,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的古天井,白墙黑瓦,显得十分宁静、幽美。该祠堂最大的特色是前厅西边墙壁上各嵌一块12米高的大理石,纹理细腻,平整如镜,不加雕饰。这就是两块天然大理石的龙虎碑,碑高120公分,宽85公分,奇趣的是每逢天气返潮空气湿度增加时,碑面即显现清晰图案:一似巨龙腾云驾雾,一如猛虎长啸出山。龙虎的形态逼真,身形矫健,恰似两幅淡墨画。关于龙虎碑来历,据当地史载,清乾隆(1775)进士翟槐,时任云南主考致仕。一大理人为了能获中,赠送两块大理石龙虎碑给翟槐。翟槐得到此奇石,就一心想进贡于皇上,不料在运送的途中得了疾病,携碑回家乡桃花潭,后医治无效逝世。云南府曾派人来此查寻,由于两碑藏于礼堂,未寻得。龙虎碑至今纹理清晰,完整无缺,是目前国内珍稀的国宝。
陈村镇街道集镇原名南阳镇,又称水东翟村,南阳镇是俗称水东十大风景之首。因与宣城水东同名,八二年地名普查时将水东公社改名为陈村公社。南阳镇形成于明初,明清两代逐渐兴盛并完善。镇大门为《南阳镇》门楼,又称下骑马楼。门楼高二层,外侧为实墙,半园形门洞的上方有“南阳镇”字样嵌方,檐下有两条彩画;内侧上下层均敞开,上层有雕刻精细的梁柱和窗栏,门楼实为一进出街村的过楼,底层门楼内两侧均有条石砌的石凳以供路人休息。现今底层内拴牛,楼上住人,路已从楼道旁改道,门楼基本完好。出南阳镇门楼是过去去县城的大路,半园形的门洞正对文昌阁,宛如一框画景,进门楼即达集镇横街尽头的尖角坦,(尖角坦过去平时为晒场,节日时为唱戏、出灯等用途的露天游戏广场)走尽横街转90度为向两头伸展的正街,街道就地势高低而筑,有时平坦笔直,有时拾级转弯,街两边的店面室内地坪也高低不一,一边比另一边高两级左右。镇仿城堡而筑,有上中下骑马楼,街道门楼均可骑马而过,沿河也有一条能武装骑马的卵石路,故有“周官埠头跑马镇”之称。沿河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级级踏步通进街村,形成道道闸门,如常官闸、老虎闸等等。街宽二米多,白墙板门的店面一个挨着一个,屋高四、五米,形成狭长的古式巷街,街宽:檐高=1:2,檐高正宜遮阳,整个街道细长曲折,整洁宁静,有绵延不尽之意。街村排水系统沟塘相连:双荷花塘→单荷花塘→五角塘→欣荣家塘→犁头尖水沟→可亭塘→太园塘→砚石塘→关王殿塘→……→扬坑口(大河)。
走出翟村老街,在桃花潭东岸有座古色古香的二层阁楼,此为后人纪念李白、汪伦两人的深厚情谊所建造的“踏歌岸阁”。其底层为过道,两边是砖砌实墙,下面是麻石砌成的基础,有石阶下河。阁楼底层向老街一面是敞开式,临潭为半圆形门洞。上层为一小楼,向潭一面设窗台栏杆,可供游人凭眺潭上风光。檐下高悬“踏歌岸阁”四字横匾,原为里人翟容所书,后毁。1983年重修时,新匾为原安徽省政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所书。小楼临街一面设木制屏风,刻《踏歌送行图》,再现了当年汪伦送李白的动人情景。据有关资料记载,此楼可能原建于明末清初,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民国年间和解放后又进行过维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踏歌岸阁左侧的“梦潭轩”,为砖木结构的14间平房。前有小院,内有竹石花木,幽静洁雅。后有临河小园,除种花莳草外,院墙上开设空花漏窗,供人观赏潭上景色。轩内陈列书画、图片、藏有古碑、匾额等文物,并备有文房四宝、供游人即兴泼墨挥毫,抒写自己的情怀。该轩为1991年泾县文化局拨款建造。
青弋江自南而北,从太平湖以下西岸群山中而出,到了万村附近被一座石壁挡住,水势萦回,形成了一处很深的水潭,即桃花潭,风日晴和时水平如镜,鸟飞鱼跃,宁静宜人。西岸怪石耸峙,竹树参差,秀丽多姿。东岸白沙平野,远接绿色的田野和飞檐翘角的建筑物,古意盎然。平阔的水面上有小船往来于两岸之间,摆渡的船家至今保持着古老风俗,使用竹篙和木浆,还可向游人指点汪伦送李白处和吟诵《赠汪伦》诗句,关于桃花潭的称呼,这其中还有一段趣闻呢。位于潭边两侧的翟、万两村人对桃花潭称呼有所不同,翟村人称“万寸潭”,万村人称“万村潭”。为此两姓人还在民国时期打过官司。最后县官以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为据,判为“万寸潭”,即翟村人赢得了官司。翟姓人遂在桃花潭西岸立一门楼。此楼北面门洞上方有“桃潭西岸”四字嵌方,南面外墙上写有“翟店街”三字。
东园古渡位于狮象奇石之间,东岸有《踏歌岸阁》,阁西高墩古时有石狮一对。西岸《怀仙阁》隔河相对,仙阁岩下即是桃花潭,有奇石像鼻子伸进潭中。古渡是联系翟万二村及厚岸、查济、新丰至泾县的必经之路。古为篙撑,今为柴油机发动。《泾县志》载:“嘉庆五年里人翟永课捐修大小二船以济。翟绳祖有记曰:我族东园古渡,往来稠集,自黎明至夜分,无虚晷刻,非大船大克允济,兼取快便添设小船。择勤敏都予以资斧,俾掌杈棹。向来措办俱出宗祠忠孝堂公顷,近因应给不周,时籍另星勤输甚弗周章,今岁夏巡五谋于同族,自修大小二船,并给司渡人食用费银八十两。因言此事须有专款方能持久,概将自置湾址市房计价1110两助入宗祠,岁收租银为济渡永远之资。族尊户众咸嘉其义,主其二代木主崇记飨堂兼拟勒石而嘱余为文。余谓有渡则行旅便,有资则修造易,有粮则司掌勤,义举一人而功归合族,洵不朽事也,因志之以为好义都劝。嘉庆五年岁次庚申秀秋月绳祖撰。”
耸立于垒玉墩上,与踏歌岸阁隔潭相望的便是怀仙阁,为纪念诗仙李白而建。现在的怀仙阁为1987年重建。三层楼阁依山临水,飞檐叠出,气势挺拔,如今已成为桃花潭景区最富象征性的建筑之一。登临阁上饱览桃花潭秀色,缅怀诗仙遗踪,今人浮想联翩。
彩虹岗位于桃花潭西岸,垒玉墩的南面,并与垒玉墩隔着一道小溪。每逢雨后初霁,岗上即横跨一道彩虹,峭壁生辉,故得名“彩虹岗”。岗临水处皆是悬崖,崖纹似虎皮龙颜,实为罕见。
在彩虹岗与垒玉墩之间,有一条小溪流入桃花潭。溪上架设一座3孔石桥,长17.5米,宽1.84米。桥侧面刻有“彩虹桥”三字。桥与小溪、义门和附近民居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垒玉墩下有一段页岩,一层层整齐的岩石如书斜搁于书架一般,成堆成叠,任风吹浪打,岿然不动。不知何人写的宏篇巨著,遗留在潭边成为一景了。或许里面记录了千百年的故事,如果哪位游客有缘解读这部神秘天书,定会受益匪浅。
桃花潭西岸石壁的北端,突起一座石墩,墩为天然岩石垒成,上面布满树藤和苔藓,远望如用翡翠垒成的螺髻,故得“垒玉墩”美名。相传,此地为李白、汪伦、万钜当年对酒呤诗处。
在垒云墩北侧不远处,岸边突起一座三面临水的岩石。岩石平整,足有十几平米,下临潭水。巨石上刻有“钓隐石”三字,传说,李白当年曾在酒后到此垂钓。究意何人在此隐钓?今已从无查考。据《泾县志》记载,东汉尚书翟贿府第的故址就在附近,或许是其游钓之处。《翟氏宗谱》所载“东园八景”中,有《钓隐遗台》诗:“谁坐石矶学弭牛?当年不把姓名留。只今一壁莓苔古,石竹垂胜钓未收。”不知谁在此垂钓,这并不重要。如果临渊羡鱼,不妨学学诗中那位不曾留下姓名的隐士。
座落于桃花潭西岸的彩虹桥畔,为一座二层门楼,占地面积约有60平方米。底层是万村南面的过道,上层为小阁楼。正面三方实墙到顶,构成“八字”形门墙。大门上面青石嵌方上镌“义门”二字,上款为“唐贞观五年旌”,下款为“清乾隆壬辰年(1772)重修”。据《泾川万氏宗谱》载:万鹏举于南北朝时卜居泾县,第五代万晏以义门旌于唐贞观时。“义门”即万姓人家五代同居,和睦相处的象征。据传,当时皇上闻听此事,被深深打动。唐太和六年三月,春暖花开时节,皇上派沈传师为观察使,前往桃花潭巡察、考证,得知此户人家确系五代未分家,共302口人,同食、同作、同住,和睦共处,井然有序。回京后奏报皇上,皇上感其“孝义”,亲书“义门”两字御赠。不久,万氏便建起了“义门”。后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闻讯万村“义门”孝义之事,也为之感动,便从宣州赴桃花潭察看,并拔款重修。
它位于桃花潭万村扶风路66号。据传,李白当年游览桃花潭时曾居于此,并写下了著名的《扶风豪士歌》。扶风会馆前后三进,座西朝东,四水到堂,雕梁画栋,十分美观。上有走马楼,下有青石柱础,建筑面积为420平方米,前进为门厅,青石门坊上方嵌刻“扶风会馆”四字,两边有对联“桃潭碧水,槐里清风”。据万氏族人万庆云所撰《重修扶风会馆碑文记》称:设会馆是万氏族人“联情谊,集众志以谋利益”;“我族扶风会馆创于隋开皇年间”。据万氏宗谱载:万姓远祖万修于东汉光武时封于扶风郡、槐里候,因称“扶风世家”。南北朝时万鹏举家迁居泾县桃花潭西岸,随开皇间(581-600)建扶风会馆。1997年,国家文物局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等一行专家来此考察,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中国会馆之鼻祖”,并题写“扶风会馆”四个字。
位于桃花潭上游约两里处。西岸山势较为开阔,潭水回转深幽。东岸有固官阜头、恺官楼和白果树等景点。潭中有奇石耸立水面,与东岸“龙头山”相对,名为“戏龙矶”。李白《游罗浮潭》诗曰:“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淹留兴未尽,日落群峰西。”
位于罗浮潭东岸上游约两里处。有大小二石,大石耸于山边,小石立于河畔,两石相距百步左右。远望二石形同姊妹并肩而立。相传大石上刻有一百个字,但常人无法识读。如有人能一口气读完这一百个字,深潭中就有金船浮出,并归其所有。据说有位书生读到九十九个字,果有金船桅杆露出水面,金光四射。书生回头一看大喜,忘了读完最后一个字。即纵身扑向金船,结果人与金船同时沉入潭底。他的妻妾二人闻讯赶来,面对悬崖深潭,顿足捶胸,哭了又哭,望了又望,泪水也流干了,身体也望僵了,并慢慢冷却,化作了千秋古石――姊妹石,至今还站在潭边。当年一代诗仙李白游临桃花潭来到此地,感慨万千,特作《姊妹石》一诗:“姊妹双双恨夫休,玉容永化石千秋,吞声惟听潺嗌俨爬砂档阃贰!
翟金生与泥活字&
翟金生,字西园,又名文虎,泾县桃花潭龙潭坑人。生于清乾隆29年,嘉庆年间乡试秀才,设馆教书为业。平时好学善诗,常常手不释卷。翟金生因家道贫寒,无力购书,经常借书抄书阅读,但很难满足自己求知的欲望。尤其见到一些优秀的诗文,未能印刷传世,心中十分不安,于是他根据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毕升创造的泥活字及印刷之术,一次铸字,凡书可印。决心自制泥活字,恢复活字印刷之术。便带领子女和学生,克服重重困难,一边教书,一边“调泥埏植,磨刮成章”,竭三十年之精力,造出泥活字十万多个,坚贞如骨。清道光二十四年,率领全家子孙参加捡字、校字,亲自印刷。首先印刷了他自己的诗文联语,定名为《泥版试印初稿》。著名书法家包世臣为之作序。序中写道:“吾乡西园先生好古士也,以三十年心力造泥活字版,数达十万,试印其生平所著各体诗文及联语……。”至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翟金生用胶泥聚珍版印刷了《水东翟氏宗谱》一部。字迹清晰,工整美观。时为古稀之年的翟金生,看到自己所费心血已获成果,欣慰之下,慨然有感,写诗一首,以抒情怀。诗云:“一生筹活版,半世作雕虫。珠玉千箱积,经营卅载功。”值得一提的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虽然很早,但一直未被推广应用,在数百年漫长的岁月里,几濒艺绝。翟金生泥活字的出现,在活字印刷史上,是可贵的继承与发展。翟金生故居现座落于桃花潭常观门巷12号,为一座三合院式居宅。
唐代诗人李白漫游桃花潭,后人仰慕诗仙遗踪,在潭上特作“仙踪飘游”。这条飘游线路以桃花潭“龙头山”口的白果树下为起点,乘竹筏飘游罗浮潭上,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变幻莫测,并可眺望冰坡山、姊妹石、玉屏峰、观音瀑诸景。逐渐进入桃花潭水域后,彩虹岗、书版石、垒玉墩相继入目。两岸古树葱郁,楼门高耸,投影水中,天水一色。
在桃花潭与罗浮潭相接的河面上,架着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全长204米,宽为7米。此桥原为陈村水库施工而建,现已成为桃花潭上一道风景,也是沟通两岸各处景点,游览太平湖的主要通道。
沿桃花潭上行约2公里,便是有“东方日内瓦湖”之称的太平湖。太平湖景区南与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黄山相依,西与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毗邻。
太平湖景区是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0%、绿化度95%以上,呈现出山有森林,谷有植被,清泉四出,溪流不息的天然植物园、动物园的景观。由于适宜的地理气候环境,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景区竹类有毛竹、淡竹、园竹、苦竹、木竹等十多个品种,药用植物1470种,天然菌类如香菇、银耳、黑梅、茯苔、石耳、竹荪等。禽类动物有17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鹳、白颈长尾雉等,二级保护的有白鹇、白鹗等。哺乳动物70多种,有珍贵的梅花鹿、云豹、金钱豹、黑麂和弥猴、知尾猴、黑熊、穿山甲、大小灵猫、苏门羚。另外,还有爬行动物40多种,两栖类动物20多种,鱼类动物40多种,形成动植物种丰富的良性生态环境保护圈。
陈村水电站&
陈村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备防洪、灌溉、航运、养殖和旅游等多种作用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电站大坝于1958年开工,由于坝基地质复杂和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政治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到1970年国庆节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1972年大坝到顶,1975年三台机组全部投产,1978年连同追加项目基本完工。大坝高126.3米,坝顶弧长419米,坝顶宽8米,坝底宽53.3米,坝心有廊道贯串东西,共浇筑混凝土八十多万方。年发电量3.16亿度,电力输入华东电网,是皖南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大坝控制流域面积2800平方公里,最大库容26.3立方米。水库流域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00多毫米。设计防洪库容为7.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24.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3万亩。大坝的建成,大大提高了下游防洪抗旱能力,防洪标准从经常受灾提高到每20年一遇,干旱时可确保数百万亩农田有水灌溉。
陈村水电站大坝,像一堵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把滔滔的青弋江水拦腰折断,将汹涌澎湃奔腾而来的洪水锁在山谷之中,在陈村电站大坝前驯服地安静下来,听人调度。坝上形成一座高峡平湖,这就是闻名的太平湖。太平湖湖水面积达88.6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7倍,东西长60公里,南北最宽处6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深处70米,蓄水量为24亿立方米。它是安徽省内最大人工淡水湖,是镶嵌在皖南群山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无数旅行家游览太平湖,看着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烟波浩淼的美景,称其是皖南的“漓江”,东方的“日内瓦”。诗人作诗赞叹:“天池无此亲切,太湖无此幽深。三峡无此青翠,漓江无此烟云。富春无此高寒,西子无此胸襟,乾隆无此眼福,江南无此水程。”著名导演王扶林在太平湖拍摄《红楼梦》外景时,也对太平湖美景赞叹不已。
春天的太平湖,绿色尽染,充满诗情画意。犹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名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所说,湖水是绿色的,山峦是绿色的,在令人陶醉的绿色海洋里,还有争奇斗妍的烂漫山花,有如火焰般的红杜鹃,有黄灿灿的迎春花和野蔷薇,还有洁白晶莹的油桐花、木兰花,湖旁起伏的山峦上竹海迎风舞婆娑,竹笋拔节而长,三五成群的采茶姑娘的花衣点缀在层层茶园,欢歌笑语荡漾在湖面,真是世外桃园。
太平湖的夏天是另一派迷人风光。晴日晨雾弥漫湖面,回绕山间,太平湖像头戴面纱的少女,有几分神秘、几分羞涩、几分天真,中午晨雾散尽,湖面开阔,登高觅凉,捧香茗一杯,远眺湖光山色,近听蝉声阵阵,催人欲睡,梦在清波烟雨中。夏夜降临,月光如水,踏月湖边,顿觉清新凉爽,听微风轻拍湖岸,乘兴登舟,赏湖上月色,看渔火点点,如入仙境,能激起你无限的诗情。秋色中的太平湖,天高云淡,山林尽染。满山红叶与遍地金黄野菊相映成趣,映入湖中的倒影,在阵阵湖波中抖动,亦真亦幻,真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湖面上不时飞来阵阵鸿雁,一会儿嬉游湖水,一会儿飞上远山。秋夜月明:“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你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碰上中秋“平湖赏月”活动,大小游舟齐集湖面,你在明月清风中品茗尝月饼,观赏中秋夜湖上的礼花焰火,吟诗唱歌,那将是你平生难得的盛节。也许你是个清静之人,你就拿着钓竿,在湖边赏景放饵,这是垂钓好季节,保你满载而归,还可以尝尝太平湖鱼的鲜味之美。
北风乍起,吹皱一湖湖水,听山中松涛阵阵,看湖上浪花翻涌,不凋的是湖上的苍松翠竹,不变的是满湖的清碧。冬雪之后的太平湖,岁寒“三友”翠柏、青松、竹林,仍然苍翠欲滴,你若是寻求别趣的勇敢的旅游者,你就会任朔风吹乱长发赏湖上冬景,或者泊舟湖边去踏雪寻梅……
它地处太平湖下游,有20多公顷面积,由十多座山峰组合而成。这十多座山峰又像十八座罗汉卧睡南海,又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睡莲。全岛呈心字形,又像一个大元宝,故而称黄金岛。
黄金岛有三个特点:第一,小巧精致,风光优美。就像太平湖上一座精致的盆景,四面临湖,岛上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又建了许多亭台楼阁,真是一步一景,人间仙境。再看湖水浩淼,鸥鹭飞过,舟楫往来,湖水尽处青山逶迤,茶园竹海,村舍散落,仿佛天然画屏。第二,岛上亭台楼阁的楹联极富特色。让我们一幅幅去品味,就能领会黄金岛的妙处。你看“瀛州仙境”的对联是“野烟千叠山外景,渔歌一声月中天”。把太平湖烟雾朦胧,远山重叠壮观景色和湖上渔民夜间捕鱼艺术地概括了。再如“映碧楼”的“摘黄山几片草绿染诗润画,舀太平一瓢碧蓝濯面洗心”。就足以表达人们陶醉在黄山、太平湖诗情画意之中,可以洗却人们尘世烦恼,进入心旷神怡的雅境。在黄金岛的楹联中,还有人们怀念李白的佳句。太白亭上的“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是写李白一生清贫,只拥有山水景秀的财富,以爱酒、赏月、赋诗度清雅平生,又衬托出“太白亭”周围的景色。第三,岛上杜鹃花品种繁多。这里的杜鹃不仅是单纯的红色,光是红色就有大红、粉红、水红,而且还有黄色、雪青色、淡紫色等多种色彩。“望帝春心托杜鹃”。在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中,杜鹃是凄艳的象征,而黄金岛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杜鹃则是美的象征,她把太平湖、黄金岛装点得更美了。
这一片全国闻名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向你展示了一个庞大家族沧海桑田的变迁……
查济,位于泾县西南边缘,与黄山市黄山区接壤。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查济明清古建筑群的所在地。查济是查村、济阳两个村子的合称,村子有多大呢?有首古诗这样描述:“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百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最为鼎盛的明代后期,据说查济有108座祠堂、108座桥、108座庙宇,人口多达10万。群山环抱中,岑溪、许溪、石溪三水分别从左中右穿村而过,河岸及街道、巷道全用花岗岩石板铺砌,直的为官道,横的为民道。村子四周分别设有钟秀、平岭、巴山、石门四道寨门,如今沿公路进村经过的钟秀门,刻石端庄大方,洞壁内清晰刻有“大明宣德年建造”的字样。全村外围的山岗上,分别建有如松、青山、巴山三座宝塔。据明版《查氏宗谱》记载,早在宋代,族长们就找专家勘舆详尽制订了村落规划图。
查济人过去“由商致富、富而重学、学以出仕”,重视教育是一贯优良传统。族内外子弟一律免费入学,学业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另可获得资助。有天资及考上秀才的学生保送有名气书院。费用均由祠堂公田义仓解决。查济过去有许多书院、书屋。目前遗址仍在的有济阳家塾、凤池书屋等多处。由于重视文化修养,反映在查济古建筑群中,也是文气多于官气和商气,富丽中见质朴。我们从“钟灵毓秀”、“蓝田钟秀”、“瑞凝午道”等门额石刻及留传的楹联、诗赋中,不难看出浓浓的儒家书卷气息。依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查济古建筑,无论是书院、祠堂、家庙(厅屋)、府第、宅园还是路桥都与周围环境安排妥贴,相得益彰。查氏祖先早就把农田放置外围,(境至今天的青阳、贵池、南陵)然后根据村中山形、地势,巧妙布置路、桥、亭院、塔,为美化环境,先人们还广植花草树木,引进优良品种,以至查济另有“三溪环绕板栗香(乡),四季常青桂花衬(村)”之美誉。
据《查氏宗谱》记载:查氏原籍山东济阳府,隋大业3年,三十九世祖查文熙任安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