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那些反映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伦理热播电视剧中所携带的价值观?

——《宫墙柳》电视剧《延禧攻略》插曲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延禧攻略》的热播也吸引了我的眼球,眼花缭乱的“宫斗”“霸占”,看的我心潮澎湃。

后宫剧基本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为迎合当今大众审美标准,以娱乐为标准,满足大众对于野史的窥探好奇,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电视剧。”刚开始受众是女性,现在也不乏职场男性,毕竟当下,中国的直男越来越少。后宫剧以后宫为故事大背景,都是一女一号,为了达到一种目的,一步一步上升,彼此之间尔虞我诈,拉帮结伙。狭义的讲后宫剧是爱情剧,是以后宫女人为了争夺皇上宠爱为导火索,继而发生种种矛盾,每一个事件可以演五集左右。广义的讲后宫剧,不仅仅是女人的争夺,更是前朝势力,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宫女太监,外面各种起义帮派,都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争得一己私利而进行互相伤害,这种矛盾的冲击,复杂的人物关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画面有观看感,使观众看了这一集马上想看下一集,甚至不惜重金购买会员,提前观看。但后宫剧不同于历史,不是历史真实的写实,许多人物是虚构出来的,表现形式更多是以电影的表现手法或者说更偏向娱乐大众为主。

一、后宫剧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观看后宫剧的受众大多数是受过多年教育的人,为什么会如此?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受过教育的群体,大多为上班族或者是在校学生,未曾经历过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生活状态,所以,在电视剧中,找到这种钩心斗角的感觉,其内心是窥探的。远离当下生活,工作的环境,所以更能引起这些人的关注。其次,《延禧攻略》,《如懿传》播出时间都是在暑假,在寒暑假全天连放后宫题材,收视率当然会高,最后,后宫影视剧在选择演员时,都是当红明星。

女性对于情感事件都是高度关注或者说是与生俱来,因为多数女性在受到传统的教育熏陶之后,定位就是家庭,所以,对于家庭中的冲突都是比较敏感。而后宫剧恰恰满足了她们心理的需求,后宫剧都是在皇家家庭各种人物关系上比较复杂,以爱情故事为核心,进而展开钩心斗角,政治团体的打斗,加上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这样的视觉盛餐,吸引女性群体看不是偶然,是必然。

另外,当今职场复杂,多重的人际关系,面具重重,刻板印象的威胁,每个人面对职场的压力不容忽视,而后宫中人与人对话的桥段,也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受用,他们认为,后宫剧人物之间“话里有话,锦里藏着针”。他们固然以为在职场,要像后宫剧中人物对话那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处事原则,做好这些潜规则,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

魏璎珞,在剧中,句句刁蛮,暗藏玄机,乾隆十年被宠幸后,直接封为贵人,板凳还没有坐热,3个月就成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提升为令妃。这一切的成就,绝不是爱情、宠幸能够办到,更重要的是:“魏璎珞有足够的能力与智慧,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

(3)受众审美走向的变化

今天开始看《延禧攻略》第一集时,就被整体的色调被感染住,毕竟这部剧的布景和配色真的是良心手笔啊,后宫剧大多是阿宝色,也就是饱和度极高,鲜艳,富丽堂皇的高色调,而《延禧攻略》走起了大气古朴的素雅风,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凸显本片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这种饱和度不高,看上去很舒服的高级灰色调,叫“莫兰迪色系”。莫兰迪色系也被称为最温柔的颜色,如今成为“高级感”的代名词。

对于宫斗这一方面,中国文化市场比起其他国家来有很大的优势。

第一,上下五千年历史,封建王朝建立的时间比较早;

第二,封建王朝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第三,中国古代鼓励一夫一妻多妾制度;

第四,封建王朝后期,尊崇程朱理学,进一步压迫妇女,女性地位进一步降低,并成为男性的附庸;

第五,人员混杂,前朝有文官与武官的明争暗斗,有皇上与臣子的较量;后宫中有缤妃之间的争夺,有宫女太监间的斗争;后宫中还有皇帝和其儿子们的斗争。有这些做为背景,加之当时社会环的恶劣,人们没有得到文明的开化,这些争斗都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为了维护身的利益必须要抗争,否则利益被争夺走,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创伤,更甚者可乎生命的安全。国外的宫斗,典型的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顺畅,语言精炼关系错综复杂,但都没有达到我国后宫剧的高度。

如用营销学来分析,在产品方面,《延禧攻略》洞悉了人性中爱看热闹的一面,这样通过钩心斗角的戏码来吸引观众,就如同,如果想要制作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要发掘出消费者真正的内心需求,这样才可以在同类产品中游刃有余。

就电视剧而言,在目标消费人群的选择方面,脱离了遗忘以帝王历史剧男性为主的目标人群,《延禧攻略》以女性观众为市场,用心开发新市场。后宫既然是以女性为主体,但凡是女人之间的争斗或者爱恨交织,都是针对女性关注的话题与心理需求开展的,所以基于这种事实,是否符合正史记载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是否能引起女性观众内心的认同以及后期的口碑,这才是最重要的诉求。

在变革的大社会背景下,人们更愿意去刺激自己紧张的神经,随着《延禧攻略》步步深入,随着魏璎珞一步一步的上升,明争暗斗,阴谋诡计的开展,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也随着故事的情节波澜起伏,暂时忘记了现实中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其次,当下社会,有种社会现象叫做“比惨”,这种社会现象从侧面增加了后宫主题电视剧的热度,现实生活中的人,人人都需要缓解压力,什么叫做“比惨”,就是当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尽人意时,不去想办法改变当下现状,反而麻痹神经,通过与“更惨”的人比较得到心理安慰,这显然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去哪比呢?当然是电视剧里,在《延禧攻略》中,有谁比魏璎珞更惨的吗?亲姐的死去,家族的腹黑,亲生骨肉惨遭陷害,每天一睁眼就是钩心斗角,能活着就实属不易,与亲人的宫内外相隔,与最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所以大众基于这种心理在后宫剧中找安慰现象并不少见。

皇室话题从古就是远离大众的,除很少的资料记载外,就剩下口口相传的民间记载了,所以到了现代,皇宫秘史、禁忌之恋、权力斗争一直是老百姓乐于谈论的话题,似乎能借此与权力阶级靠近些,“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这样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是很多老百姓心中的梦,这种投机心理也是华夏民族性格里非常有趣的一部分,当通过个人努力无法实现自己的生活,就只靠着意淫来给予自己希望。

(1)网络潮流延禧娱体的出现

《延禧攻略》火了,帝后CP,娴妃黑化,萌宠小哥哥.....茶余饭后,甚至篮球场上,厕所里,都被这部剧包围着。“人心存良善,更应懂自保。”“万一伤了龙胎,奴才们可吃罪不起。”“枇杷老叶无毒,新叶是有毒的。”“极好的、真真的、.…”这些剧中古香古色,略带文言文语调的词汇已经成为观众们的争相模仿的用语,例如:“贱人就是矫情”、“容不容的下是你的气度,能不能让你容下是我的本事”、“臣妾做不到”..…等等这些剧中的台词都变为了网络的高频词,这类古风古韵的用词、腔调不仅与时下的话语表达方式迥异,也区别于诸多后宫剧里的现代台词,简单易学又极富乐趣,文本的开放性使得受众可以随性填补进行发挥,于是可以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延禧体的改写中去。

截止目前,猫眼数据显示,爱奇艺播放量已经突破60亿,单日最高播放量达5.3亿,打破今年全网电视剧+网剧单日播放记录;搜狗微信简书百度搜索,有44568篇关于《延禧攻略》的文章,开播以来微信指数节节升高。

(2)境外媒体对其的引进

《甄嬛传》在韩国被翻译成《雍正皇帝的女人》,不知道这次《延禧攻略》在国外翻译成什么?韩国Daum网站的评分竟达到9.5,收视率甚至可以更高,大部分网友看过此消息表示“魏璎珞如此威武霸气”。

《延禧攻略》火热,也生产出许多励志鸡汤文的出现,侧面也给年轻人打了鸡血,充满了正能量。真正的宫斗是没有所谓爱情至上的,如果《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走了爱情路线,基本上就要被拉低很多档次,因为它最后偏移了爱情这个叙事模式,剧中女性人物的塑造也越来越男性化,这样整部电视剧的格局就被拉上来了,纯言情的后宫主题内容会让情节没有那么的紧凑,当然也挑逗不起观众的对剧情的好奇心。郑晓龙导演说过一句话,宫斗剧是借用历史写宫斗,而《延禧攻略》是通过宫斗写历史。

矛盾在《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一书中认为:“历史剧既应虚构,亦应遵守史实;虚构而外的事实,应尽量遵照历史,不宜随意改动。”当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意改动史实,自当别论。如果并无特定目的的,对于史实也还是应当考察核实。

他还指出,一方面,相对的狭义历史剧中“虚构而外的事实,应尽量遵照历史”,另一方面,在运用虚构以增强作品艺术性的时候,“有一个条件,就是不损害作品的历史真实性。换言之,假人假事固然应当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所可能产生的人和事,而真人假事也应当是符合于这个历史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而不是强加于他的思想或行为。

但后宫剧同样存在着很多的消极评价,比如,在后宫类题材电视剧中,女性虽为电视剧的主角,但在剧情中,女性并不是独立有思想的个体,而是依附于男人的产物,剧中魏璎珞与各个妃子虽然彼此间争斗,但是她们最终的命运还是操控在男人的手中,这种题材剧的价值观从未把女性当做一个独立的有尊严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个体。

另外,在《延禧攻略》播出后,很多职场的年轻人甚至认为,剧中妃子的受宠,与当今职场丛林法则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普遍认为,在职场中有能力是一方面,如想被提拔更多的是该与“领导”搞好关系,也就是剧中的,殡妃要想在后宫中人人敬仰,那她就必须有皇帝的庇佑,而这庇佑并不基于能力,而是取决于你们私下的关系如何,我认为,这种价值观并不利于青年人的发展,乃至扭曲观众的世界观与价值导向。后宫剧中充斥着大量的“腹黑”内容,情节更是颠倒黑白、剧中人物为自己做的恶事加封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种都是价值观背离主流的体现。

我们总是好奇历史发生了什么?魏璎珞为什么走上这样的路?怎么当上皇后的?甚至想用历史上的经验教育,借古喻今来告诉自己以及大家该做些什么去拥抱我们的历史。正是基于这种最普遍。最正常的需求,古今中外,世界各国人民都对历史上的野史感兴趣,对路边的旧书摊感兴趣,所以,人们本能的想了解过去和现状的由来。我国是一个文明的、有文化教养的民族,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问题,通常,不看重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没有前途的民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映家庭生活的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