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除了第一季任嘉伦还会参加吗?

最近两年,央视简直开了挂,《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

一系列刷屏级综艺的走红,让大家纷纷直呼“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

虽然出了个《舌尖3》这么一个不争气的,但另一边,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央视综艺,却不卑不亢的拿下了豆瓣评分9.0

是的,央视爸爸又来教做人了!

文化类节目,讲的又是古诗词,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晦涩,无聊。但瞄了瞄嘉宾阵容,处处透着不一般,轻而易举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撒贝宁、庾澄庆、曾宝仪、王俊凯、王力宏、孙杨、尚雯婕……有娱乐咖,主持人,歌手,还有运动员。

事实上,这节目的定位是:诗词文化音乐节目。

虽然讲诗词,但却是通过唱的方式,也就是将经典诗词改编,请来一些歌手过来咏唱。

其实在古代,大部分诗词本来就是需要咏唱的,尤其是宋词。

但是在现代,诗词好像只存在于课本背诵,考试默写之中,沦为知识储备,丧失了原来的生命力。

现在,将诗词唱出来,既延续古代传统,又用时代精神浇灌,赋予它新的活力。

如果说《国家宝藏》是让国宝活过来,那么《经典咏流传》就是要让诗词活起来。

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昔日严肃正经的央视名嘴,最近越来越跑偏,在段子手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现在,一看到小撒就想笑,光看到他和孙杨的同台,身高差就足以戳中我萌点。

由他来主持节目,就四个字:活泼,大气!

此外,节目海报也做的超有水准,不保存下来当壁纸都觉得可惜。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明日歌》这张海报,诗人昂首阔步在时间那色彩斑斓的长河,瞬间就有了沧桑的时空感。

演唱《明日歌》的嘉宾是王俊凯,他可以说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小鲜肉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首诗本就朗朗上口,再搭配以轻快的曲风,唱出来的效果十分洗脑,旋律在脑海中不停萦绕。

呆萌的机器人在一旁伴舞,舞台中央站着翩翩少年,由他来唱时间变迁,更给人一种时间不待人,少年发愤要趁早的感觉。

节目中,除了像王俊凯这样正当红的小鲜肉,还请来了8090后青春的代表人物,王力宏

依旧是那个充满磁性的声音,演唱起《三字经》却别有一番味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在咱们国内,《三字经》算得上是每个中国人最先接触到的诗词,就连三四岁的小孩,也能轻轻松松的给你背出那么几段来。

但因为每句字数比较短,改编成歌曲难度不小,王力宏这版最让我惊艳的就是rap,他一开始唱,感觉全身的细胞都跟着嗨了起来。

诗词可以改编成rap,改编成民谣行不行?当然行!来看看这首《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当你老了》的原唱赵照来演绎这首歌,他一开嗓,整个世界都跟着安静了下来。

旋律动听,嗓音动人,还有孩子们稚嫩的吟唱声,这么一改编真的不输现在市面上当红的那些民谣。

听这首歌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何这么美的词儿,之前没有人想到要改编成歌曲呢?现在才想到改编,实在是有点小小的遗憾。

但其实像这样,把经典诗歌改编成歌曲,老早之前就有。

像94版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由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说秦汉》改编。

这次,节目组还请来了原唱杨洪基老师,这样的大师,当真是只有央视才能请的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洪基老师一开口,三国的尔虞我诈,成败兴衰的场景就开始在脑海中闪现,当时将这首诗加入《三国演义》中的人,绝对也是个大师。

经典,就是经典,经由岁月洗礼依旧魅力不减,并且在不同年代散发着不一样的韵味。

小时候看《红楼梦》,单挑宝黛钗的部分来看,看他们一会儿闹别扭一会儿和好,青春期的心呀,跟着他们一起躁动。

长大了再看,才看到他们在试探过程中的真心,看到一个家族的败落。

现在,又听陈力老师和余少群演绎《枉凝眉》,宝玉和黛玉的点滴相处在心头浮现,更加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命运不由自己作主。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陈力老师唱的时候,眼睛不时泛着泪光,她说这首歌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其实不仅是她,在每个中国人心中,这首歌都记录下了他们的年华,上至老人下至小孩,谁不知道这首歌出自《红楼梦》?谁没有过一段关于这首歌的记忆?

像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还有《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做的词,有离别时的惆怅,也有海阔天空的淡然,读起来意韵深远。

多年来,这首歌被人传颂,已经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在影视作品中也出现过许许多多次。

比如,《城南旧事》中,在一系列人事变迁后,小女主人公乘着马车缓缓离去,过往时光已经遥远,她告别的是她的童年。

此时配上《送别》,恰到好处。

在不同的电影中,《送别》有着不同的演绎,在每个人的心中,也各有各的送别。

但是你知道吗?这样一首家喻户晓的歌,原曲其实是一首美国歌,是经李叔同填词,才发扬光大。

从这儿我们就能发现,诗词有着很广泛的适用性。

古代可以,现代也可以,国内可以,国外也可以,大明星可以,小老百姓也可以,只要你愿意亲近,诗词自会靠魅力撼动你。

节目中,凤凰传奇演绎了李白的《将进酒》,玲花高亢的嗓音和诗中的洒脱十分契合。

但最打动我的,倒不是他们的演绎,而是一位摇滚博导。

作为一名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社上班的博士生导师陈涌海,这位理工男却hin浪漫,衣着讲究,会弹吉他,早先就因为自己自弹自唱《将进酒》而走红网络。

这次被节目组请了来,在台上表现略害羞,但一弹起吉他来,粗狂不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仙李白和摇滚博导,看似毫不沾边,但他们却跨越时空进行了心灵沟通,真的很奇妙。

这种奇妙,在这群来自山区的孩子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

他们和自己的支教老师一起,演绎了袁枚的《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首诗,孩子们的演绎恰如其分,直戳人心。

青苔卑微不为人知,但盛开起来堪比牡丹,这唱的,何尝不是孩子们呢?

孩子们唱完之后,一个个都忍不住哭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能来到这样的舞台,这次演唱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梦想成真。

和他们一起演唱的梁俊老师,几年前背着吉他去了大山,因为孩子们基础差,他便想到了用唱歌的方式来教诗。

就这样,他一首一首的唱,孩子们学会了一首一首的诗,他们如诗中的苔一样,从未放弃过自己。

这样一个故事,本身就很美好。

看了这么多,也听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已经发现,节目中的这些诗词改编,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样全是古风。

这里,不管是传统的大鼓、古筝、葫芦丝还是现代的贝斯、钢琴、电吉他,所有你能想到的音乐元素都能体现在其中。

不拘泥一格,大胆创新,古诗词经这么一传唱,时代气息十足。

诗词有生命力,我们谁都知道,但究竟体现在哪里,许多人说不出,这下好了,诗词这么一改编,不愁唱不到大家心里去。

在《国家宝藏》里有句话,“我们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

而在这五千年文化中,诗韵存在足有三千年,并且,从来不曾断流。

这个节目初衷,就是为了让祖先们的经典诗歌,永永远远的流传下去。

每次看这样的综艺节目,我都深深的骄傲。

因为我们这样的综艺节目,还真是谁都抄不来啊。

电影界吐槽小能手,特长骂烂片。资深魔法师,受尽凌辱的哲学家,三流且不客观影评人。


任嘉伦演唱《琵琶行》 来自聆听最美好声音 00:00 07:18
白居易《琵琶行》(王雪纯朗诵) 来自聆听最美好声音 00:00 06:03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方明朗诵) 来自聆听最美好声音 00:00 08:46

演唱:任嘉伦  罗云熙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被贬。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瑟瑟: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
转轴拨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鸟鸣声。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
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钿(diàn)头银篦(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噪杂。
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琵琶女因“平生不得志”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用手指叩弦(拢),用手指揉弦(捻),顺手下拨(抹),反手回拨(挑),动作娴熟自然。粗弦沉重雄壮“如急雨”,细弦细碎如“私语”,清脆圆润如大小珠子落玉盘,又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述。“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

  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诗人和琵琶女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处,诗人的同情中饱含叹息自己的不幸,“似诉生平不得志”的琵琶声中也诉说着诗人的心中不平。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咏流传琵琶行任嘉伦伴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