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跨性别职业球员能荷尔蒙治疗的吗?

 |   |   |   |   |    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图/美剧《丹麦女孩》

社会上存在著各式各样的人,彼此的不同,形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人类生活的土地本来就是一个多元的国度,万物有序而各从其类,各依其本相而存活繁衍,生生不息。宇宙被创造美妙之处,从来就不是单一的,不像人类发明电脑时所建基的二元世界,只有1和0(True or False),却是一个无始无终,无穷尽的世界,万物到了尽头,又回归于始。在穹苍之下,一切都是带著多元、流动、变化、和活泼的色彩。光和暗之间有美妙的层次、日与夜之间是最美好的时光、黑与白之间充满晶莹斑斓、对和错之间原来是宽恕与包容。

但人类喜好自义、分类的本性,将一切有别于己的东西都尝试定性为「错」,也就是不正常。将一切本来多样化的事物简约为单一的二元观念。很自然地,大多数的、强势的就成为了唯一的标准,杖量之尺却执掌在这些主流之人手上。

历史坦白地告诉我们,人类不断重覆犯错,许许多多的杀戮流血,都是源出于这个二元排己的观念,但人类始终不能汲取教训,只是将定位不断转移,再排立异己。

近年的人权运动,似乎为社会带来了一线生机。人类一直在建立的一堵围牆,已开始慢慢被拆解推倒了,为的是要建立一个更广阔包容的空间,让人可以依照自己各自的不同,为理想而活。解放宣言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萌芽,推动者为著比自己弱小的人群作出了努力,企图实践一个平等互爱的新世代。

是非黑白,从来都没有一个本相,从前的「是」,可以是今日之非。世上本来就存在著许许多多性别模糊的出生婴儿,只是从前在医疗霸权体制下被改变为两性中之一,成为了牺牲品。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人类性别已不能只用外在的生殖器官去定义,科学告诉我们中性人(Intersex)存在的事实,只是对于跨性别(Transgender)的研究,一直未有被认真处理,而又因著社会的歧视状况,其可见度几近于零,以至一直未能被社会理解。近年跨性别者的勇敢站出来,冀能打破僵局,为跨性别族群及社会带来新的希望。

跨性别是一个集合词语,主要是形容心理或行为上的性别认同,有异于其出生性别的人士,或其思想行为,颠覆了主流社会的性别定位。在社会上跨性别人士一般都极其隐藏,当中比较能被社会认知的主要有两个族群,分别是变性及易服人士,而因著变性人士的可见性比较高,需要的支援比较明确,而对社会的诉求又比较明显,所以一般大众都会理解变性人就等同于跨性别人士。

跨性别族群当中,不是所有都会有变性的意欲,有部份只希望通过易服来处理内心的挣扎,而因著环境、经济、健康各方面的条件,都可能影响当事人的取向,所以在跨性别人士当中,要真正判别一个人是否有变性倾向并非容易。


▲图/美剧《丹麦女孩》

易服是形容穿著异性服饰的一种行为,任何人也可以有易服的行为或经验,不代表有什麽问题。因著社会不断改变,男女的服饰亦不断变化及更替,现在普遍社会上被认定为女性的服饰,曾几何时本来就是男性所穿著。今天社会的性别服饰已较前模糊,现今女性的穿著也趋向男性化,而社会上一般接受女性穿著男性服装,但反之言男性若穿上女性衣物,或穿得比较女性化,就很多时会引来批评甚至被视为变态。

一般有连续性的易服行为,才会被称为易服者,所指的一般是指男性穿著女性衣物,因女性穿著男性衣服一般不会构成明显的身份或生活上的问题。在香港的情况,一般未有变性意欲或没有强烈持续对出生性别的不安情绪的跨性别人士,都会被界定为易服者,当中涉及不同的性倾向,而族群裡一般相信异性恋的人口比例会较高。

至今关于易服人士为何要易服,仍未有一个确切的理解,当事人一般会说穿著女性衣物后可以舒缓压力。而归根究底,可能也与其性别认同的焦虑有关,只不过在易服者的身上,其影响的程度,未至于令当事人有改变性别的欲望。

就观察而言,一般易服者都有固定的工作,生活模式与一般人无异,也可能有伴侣,甚至已为人父,有部份家人亦了解当事人的易服行为。只不过他们自知社会未能接受他们此种行为,但无论当事人如何努力,也改变不了这种焦虑。事实上,易服者都不希望影响他人,只不过在有限程度上去表达及抒发其个人的性别取向,如果说他们是病态,倒不如说社会对多元性别认同和表达的不包容吧。


▲图/美剧《丹麦女孩》

跨性别的概念是一个人对自我身体或身份性别的一种否定,从「自身」出发。当我们讨论一个人是跨性别时,是针对其性别认同单独来看,不应与其性倾向混为一谈。

而当我们讨论同性恋这个概念时,是针对其性倾向的「对像」来取决,去界定其为同性恋、是异性恋或是双性恋。让我们先简化当中的一些複杂元素,先撇除跨性别这个元素,假设性别就只有男和女两种,一个同性恋人士喜爱的对像是相同性别的,而异性恋人士喜爱的对像,就是跟其性别刚好是相反的。

就一般而言,不包括跨性别在内,同性恋及异性恋者均接受及肯定自我的身体性别及身份认同,不会因为其性倾向的关系,而欲改变其身体,或欲打扮成另一种性别。在同性恋中偶有喜爱易装打扮的,也通常是作为一种娱乐或性别表达方式,而不会像跨性别人士,对身体及性别身份感到焦虑不适。

而当以跨性别为主体讨论时,情况就比较複杂,通常会以当事人认定的性别(不论是否完成性别重建手术),去界定自己到底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但基于相互尊重的原则,最终应以个人的感受为依归,不应强迫其接受。而跨性别族群中,异性恋、同性恋及双性恋也各有存在,暂时亦无一个清晰确实的比例。


▲图/美剧《丹麦女孩》

当然对于跨性人士来说,其性倾向亦多少会影响其自身的性别定义,但很多时候只会影响到其会否接受性别重建手术的心态,而相对比较少影响其身份认同。性别认同与性倾向的複杂与密切关系,不只令社会人士混淆,亦令很多跨性别的人士踌躇当中,不知何去何从。

跨性别的人口比例从来都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案,因其可见度非常之低,所以很难以统计数字去理解此群体的各种状况。而在每个不同的国家,其情况也大有不同,譬如有些国家对性别的观念比较开放,就会令跨性别人士容易向社会大众呈现。资讯比较发达的国家,也会令此类人士容易认识及认定自我身份而现身。而在一些国家当你承认自己是跨性别时,是会带来生命危险的,就相对好像比较少此类人士的存在。有些说法指跨性别人口比例是1:1000,但一般都相信其实际人口要比此计算的数目为大。

社会的歧视状况是主因导至跨性别人士高度隐蔽的状况,香港有著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令跨性别人士不敢走前一步。就香港而言,变性人大约为数200-300人,有约100人是在香港政府医院完成性别重建手术的,所以这个数目应该比较确定,而其馀的百多人则是估计是在泰国、美国、英国、台湾等地完成手术的人士。

跟据香港一个专属易服人士(Crossdresser)的网上论坛资料显示,会员数目在2011年尾高达33,000人,当中绝大部份都是男跨女(原生男性,认同为女性)的易服人士,差不多没有包括女跨男及变性人士,撇除了重覆登记、非跨性别人士等之外,保守估计会高达一万人以上,这已经没有包括其他没有上网、及未敢于网站上登记的跨性别人士。


▲图/美剧《丹麦女孩》

一直以来,跨性别人士都是社会裡的隐蔽一族,但随著社会慢慢的变得较以前开放,也受著西方影响,中国人传统对于男性及传宗接代之观念都变得比较宽鬆。七、八十年代的年青人开始拥有经济独立的自主权,也对性有较多的思考空间和想像。到了九十年代香港的互联网开始普及,宽频年代来临,令一些对自身性别感到焦虑的人士,于辽阔的互联网世界裡搜寻到相当丰富的相关资料,也认识到来自世界各地以及本土的同道中人,进而一步一步去探索及追寻自我的生命旅程。

而香港以吴敏伦医生为首的一组专家,明白到有变性欲望的求诊者之需要,于1979年率先在玛丽医院成立了性诊所,开展了香港性别重建手术的新一页。自此,报章上也不时有变性人士的报导,但始终在当时社会的氛围底下,当一个变性人在工作及生活上都会遇上很多困难,以至大部份接受了性别重建手术的朋友都会选择隐藏身份,到了今天也不例外。

不过,近年亦有少数变性人士,尝试从自我压抑中寻找出路,勇敢地向公众及传媒公开身份,以积极态度面对自我身份认同。以2010年争取变性人婚姻权的W小姐为例,该事件的报导引发了公众对变性人士的权益关注,间接提升了跨性别人士在社会上的可见度。

其实跨性别族群的人口比例应该不少,但能够令社会及政府关注,从而明白到他/她们的需要,提供资源分配及援助,最重要还是其可见度。所以近年来一些关注跨性别的团体,都致力于向公众呈现此群体的现实状况。


▲图/美剧《丹麦女孩》

为什麽男变女的变性人比较多?

从世界各地的资料显示,「男变女」「女变男」的变性人比例都是相约的,没有太大差别,而本港政府医院的数据也显示同样的结果。感觉上男变女的数目比较多是可见度的问题,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就本地观察而言,香港的女变男变性人士比较偏向独立、多以小型聚会交往。而男变女的则较喜欢群体聚谊,生活圈子比较阔,喜爱倾诉心事,知道其身份的人也比较多。

女变男的用了贺尔蒙药之后会变得相当男性化,就连声线也会转变,很容易隐藏变性的身份。相反男变女用药后的变化较不明显。

女变男的在变性前的期的生活及衣著改变一般不易察觉,比较容易处理。相反,男变女的,在前期都可能经历过易服的阶段,生活上有很多需要处理的问题,需要大量在群体中交流及搜集资料,形成了关系较强及阔的群带关系,造就了她们族群的发展。

男变女过渡其间的转变程度明显,引起的反应和印象会较大和较深刻。

香港跨性别族群历史及现况

过往的跨性别族群,其实根本说不上是一个族群,因为各自都只能在其生命中痛苦挣扎,每天过著双面人的生活,根本没有胆量去寻找或接触其他同道中人。机缘巧合,2002年几位跨性别人士组成了香港首个跨性别网上论坛(cdfamily),由不见天日的年代,一下子遇上了硕量无穷的族员,风头一时无两,期间亦分别出现了cdgal、cdparadise及 TSense三个论坛,头两者都是针对易服人士,而最后的TSense主要对像是变性人士。

但始终由虚拟世界走到现实处境,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当时有几位于香港接受变性手术的人士,由医生穿针引线下,组成了联繫小组,后期人数一度高达廿多位,当中包括外籍人士及非跨性别人士的学者,其后于2004年注册成为社团,定名为「跨性别平等与接纳行动」Transgender Equality & Acceptance Movement,简称TEAM,但近年组织较少举办活动。

2005年成立的「性?无别!」主力于跨性别的热线服务。同期也有称为「蛇王工作室」的队伍,专责到不同机构及学校作跨性别分享。至2008年数位跨性别人士与学者一同成立了「跨性别资源中心」,主力向社会推广跨性别概念及服务跨性别社群。

经历了多年的光景,现时估计会露面于社群内的跨性别人士仍不到一百,族群的发展仍要待当中有心人士继续努力与坚持。


▲图/美剧《丹麦女孩》

跨性别人士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我们可以先简化为两部份来看,一是在其公开自己身份之前,一是在身份转换之后,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外表及生活模式,或完成了性别重建手术后之情况。

在跨性别人士能够认同自我及公开身份前,一般都会极度隐藏和压抑自己的感受,原因是感到外在环境不可能接受自己的想法,也普遍地觉得自己的思想行为有问题、甚或变态。在他们的世界裡没法找到可以倾诉的对像,感觉孤单之馀,也可能强迫自己改变,外表上装扮成另一个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来掩饰。久而久之,内心的抑压越来越膨胀,没法找到出路,性格可能会变得孤僻或负面,更可能做出伤害自己事情或自寻短见。好多时候他们会将生活上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情,归咎为身份认同的问题。

而当一个跨性别人士开始接纳自己的另一面时,外表及生活模式都可能会作出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他们需要面对家人、邻舍、亲戚、朋友、同事的质疑或提问,有时候这类的提问亦未必带有恶意,但对于当事人来说,都可能未有充份准备面对深入和严苛的提问而感到难受。

另外,他们在工作环境,也希望能以符合自己身份的衣著出现,但很多时候公司或同事都未必能够配合,而当他以这一身装扮去面试新工作时,都可能会遇上种种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要面对的一个尴尬就是洗手间的问题,当然在变性人士完成了手术后,更改了身份证明文件上的性别一栏,似乎就没有问题。但在他们还未有决定变性,或在变性前评估中医生要求的真实生活体验中,需要全时间以另一性别方式生活,但身份证又未能更改时,就可能会无所适从。有些朋友为免尴尬,会选择使用伤残人士洗手间,或乾脆不在外间上厕所。

信仰也可能是其中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无论是当事人自己,或是信仰群体中的反对声音,都可能对其做成很大的冲击。

当然,我们也遇见过性格积极正面的跨性别人士,也期望以他们的生活态度为方向,鼓励更多朋友,走出阴霾,活出精彩有意义的人生。


▲图/美剧《丹麦女孩》

我们从跨性别人士的第一身经历中看见,香港在这二、三十年间对变性人的接纳程度都有很大的改变,而跨性别这个词语或概念,都是在近年才被引入本港。在此前对于男穿女装,都好多时被冠以变态的名号,或称为「人妖」,不然就被认为有犯罪的意图,反而女穿男装,似乎一直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由于真正能够以一个跨性别的身份出现,去面对各方面情况的机会都不多,又由于群体的可见度低,坊间亦很少收到有关的歧视的投诉个案,所以都未能有效地分析到现时的歧视情况。

从群体的经验得知,在服务性行业中对跨性别人士的歧视情况都有所改善,而比较严重的范围是在工作间内、求职时、教会、部份娱乐场所、入境问题、拘留及监禁等等,多会遇到不愉快的经历。


▲图/美剧《丹麦女孩》

现时本港没有法例保障跨性别人士,性别歧视条例中亦不包括此等情况,只有被判别为「性别认同障碍」的变性人士,因为被列于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简称DSM或称为 精神病学名册)之中,才能引用残疾歧视条例加以保障,但此名册亦同时带有另一层的歧视意味,所以一般都不喜欢引用此法例去处理事件。

现时本港及大部份国家,均要求欲接受变性手术(亦即性别重建手术)的求诊者,必须通过为期最少两年认可的精神及心理评估过程,当被界定为性别认同障碍症后,才可转介至外科部门排期接受手术,而香港暂时只有公立医院提供此项服务。

作蓝本,到目前为止仍将性别认同障碍例为精神病的一种,所以香港处理此项目的仍然属精神科部门专责,但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都不认同此种分类。

近年经业者努力推动下,世界跨性别健康专业协会 (Worl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for Transgender Health, WPATH) 已于2011年尾发表了第七版本的 SOC,新版本以跨性别主体为本,作出了大量修改及补充,将从前对跨性别人士的误解逐步釐清。

一位跨性别人士,从成长到发现自我,都可能会经历过数个阶段。从出生到入学,开始有机会接触及学习到男女之别,或在幼儿院时期,上洗手间或排队时,老师要求男女分开,这种种的机会都会引发当事人对性别的疑惑,所以有说一般的跨性别人士,都是从4至8岁开始认识自我的不同,此为启蒙期。

而整个在校期间,越来越多的疑问及挣扎会充斥及伴随著其成长,这个时期也正藉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若然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同而我行我素的话,就可能会活在痛苦与困惑当中,既找不到倾诉对像,也不知怎样面对,当事人也很可能会成为校园欺凌对像,此通常为一段疑惑期。

到当事人开始明白到自己的与别不同,尝试去寻觅答案,及至出外工作,拥有经济独立能力时,都会不停地去探索及发掘自己的需要,到处找寻相关资讯,或开始添置异性衣物。但这个阶段最可能令当事人产生极大的痛苦与予盾,反覆在渴求与自责中纠缠,当中很多人会萌生轻生的念头。若然此时他也正在面对恋爱的问题,事情会变得更加複杂,面临的压力更大。此阶段视为探索及挣扎期。

有部份跨性别人士会向外寻求帮助,可能是社工、心理辅导、医生、甚至教会,但外间对于跨性别的认识都极之有限,有些时候甚至会令事情更加恶化。近年有由跨性别人士自组的团体成立,及两间接纳跨性别人士的基督宗教教会出现,似乎都对这群无助的人士提供一些支持及援助,无论其最终会否决定变性,都期望能先处理好其情绪及心理质素,使其确立及认识自己,再积极正面去处理人生将来的路。


▲图/美剧《丹麦女孩》

要在香港接受变性手术,必须通过认可的评估程序,除了精神科及心理科医生的评估报告,确定当事人是否适合进行变性外,亦须接受一连串其它科的治疗与检验过程,当中包括社工、职业治疗、语言治疗、遗传科、内分泌科、妇产科、及法律顾问,2005年以前玛丽医院的「性诊所」专责处理所有分区的性别认同评估,提供一条龙服务。但因资源调配问题而结束后,各区医院网络要分别处理该区的求诊个案,又由于该性诊所的部份医生相继退休,中间出现了一段真空期,令当时的求诊者无所适从。

这几年间,在一些愿意帮助变性人的医生努力下,现时已有数个分区从新开始评估工作,而以沙田威尔斯医院的「性诊所」整合得最为完善。该医院辖下的整形外科,亦正准备为性别重建手术而舖路。

一般评估过程最短需要2年,当中比较重要的部份为心理评估、荷尔蒙治疗、及真实生活体验,希望能令当事人清楚了解自己的需要,避免做成错误决定。

在评估过程当中,如医生初步确认求诊者属性别认同障碍个案及情况稳定,就可能会进入荷尔蒙治疗阶段,通常会用口服或针药,以减低其体内原性荷尔蒙指数,同时亦增加另一边荷尔蒙的指数。此阶段会让当事人感觉到一定程度的身体及心态上的改变,以确定其身心皆适合进行变性。此期间的转变在停止服用药物后,视乎用药时间长短,某程度上可回复至原先的身体状态,让当事人可以在能够逆转情况下,测试及体验药物及手术对当事人带来的影响。

在完成手术后,病人的生理上亦不能够製造身体所需的荷尔蒙,所以也需要继续进行荷尔蒙治疗。


▲图/美剧《丹麦女孩》

接受评估人士要全时间以另一性别身份生活最少一年以上,以确知其手术后能适应新的生活,医生会发出一封证明信件,证明当事人正接受评估,有需要作异性服装打扮,以免于洗手间或其它场合出现麻烦。但由于当事人身份证未能于此时更改性别一栏,在工作上及其它方面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医生一般都会与当事人商议真实生活体验的比重。

变性是以外科整形手术,将当事人的身体重建为另一个性别,通常是针对其生殖器官作改造,但因各人不同的情况,亦可能包括胸脯、面型、喉结、甚至声带等的各种手术,务求令当事人于手术后更容易融入新的生活。

手术中最重要及複杂的是性器官的重建,当中涉及外观上及功能上的处理 ,以当事人的自身器官及神经组织为材料,建造成有感觉、像真度高的身体部位。

男变女的手术比较简单,一般包容隆胸、尿道移位、阳具及睾丸切除、包皮逆反作阴道形成、龟头形成为阴核、阴囊组织形成为大小阴唇,最后就是喉结磨平等等,一般会一次过或分开两次完成。另外也有採取以大肠作为阴道材料的手术,好处是会有自然分泌及较长的阴道。

女变男的手术较为複杂,胸脯切除后,除掉了多馀皮肤组织的伤口非常之大,乳头亦要重新移位。除了切除阴道、子宫及卵巢外,亦要从零开始建做男性的性器官,人工阴茎的建造多选择从手臂、小腿或其它部位取皮瓣、骨、肉及神经组织,在原处培植好,再移植到适当位置上,一般都需要做好几次的大型手术。阴茎重建手术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视乎需要的效果而定,但危险性高,伤害性大,成功率低,这种种因素都令很多人退而求其次,选择不做完整的性器官重建。


▲图/美剧《丹麦女孩》

对于有性别认同障碍的人士来说,能够拥有另一个性别是终其一生追求的梦想,但换取得来的代价非常之大,除了身体上之伤害外,手术后也要淮备面对各种来自社会或家人朋友的压力。而对于没有变性意愿的跨性别人士,更好像没有解决方法。

「跨性别资源中心」的理解,跨性别人士所面对的压力与焦虑,源于不同层面错纵複杂的社会与自我身份建构,与及生理心理间之相互纠缠。我们要清楚,其问题不是全然来自自身,但要社会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若返回从其自身出发,先釐清自身问题,再结集群体力量,推动跨性别运动,改善社会对跨性别人士的环境,自会事半功倍。

但昔日处理跨性别议题的力量都源自于外部,且由不甚理解并缺乏同理心的权力人士主导,从医疗辅导,到法律体系,无不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去主宰跨性别人士的命运。今天跨性别人士纷纷起来,在各地推行平权运动,埋没已久的声音已被听见,跨性别族群已经是可见及可被理解的,对于内部的支援服务,也能够更确切地考虑到群体的真正需要。

相信不久的将来,手术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去表达自身的价值及取向,而不再是跨性别者的唯一出路。


▲图/美剧《丹麦女孩》

以往的变性人士,在完成了手术后,一般都选择以完全属于另一个性别(即手术后的性别)身份过新的生活,亦因担心被歧视,或希望较容易结识另一半,故此都会想尽办法隐藏自己的过往。他们的生活与一般人无异,亦有在各个行业中发展,而并非好像一般人想像中的生活不济。

但因长期处于怕被别人发现身份的压力底下,比较容易引起情绪焦虑。而反观于手术后仍然保持与跨性别群体连繫的朋友,比较能舒缓各方面的压力,从而活得更加开心。

传闻中亦有说变性人一般活得不久,但这说法没有根据,而因以往社会对变性人的歧视,对变性人做成巨大的压力,以至有部份公开了身份的,最终在年青时就了结馀生。相信在有更多可被观察的个体出现后,真相才会被理解。

易服是通过穿著另一性别的服饰,以表达对自身性别的不满。易服可能隐含著对外在环境的一种政治手段或是抗争,又或是对自身感受的一种外在表达,但很多时候对当事人来说,可能纯粹是美与不美、对与不对的选择,是自然不过,甚或没有选择的馀地。

但这种选择往往带来外在环境的压力甚至迫害,企图将一些不为社会接纳的行为或价值观,从新推回界线的另一边。荀子曰:「约定俗成谓之宜」,我们不禁会问,到底这些界线又是谁来判定的呢?


▲图/美剧《丹麦女孩》

昔日封建社会的年代,无论西方或我国,对男女之角色定位都非常严紧,尤以女性为甚。但自从女性开始从男权世界走出来之后,每每都以男性的打扮自居,或作为一种行为或政治上的抗争手段。

今天社会对女性穿著服饰的界线比较模糊,女性随时打扮得较为男性化,都不会衍生太大的问题,反而造就了女性宽阔的表达空间。所以我们不可以说没有易服的女性,女同性恋中的其中一类,在在就是以阳刚方式登场,表现出鲜明的性别形象,只是社会暂时没有易服女性呈现的必要或空间,而当此类情况到达当事人表达需要改变性别的一刻时,我们才会赫然大悟。

以往对易服的理解,就是喜爱穿著女性服饰的男士,他们既没有变性的意图,更是爱女性的异性恋,易服只为喜好,很多时更与性行为扯上关系。

我们不能排除此类的可能性,但当对跨性别群体进行深入了解后,发现当中有很多以前未被观察及分析过的错综关系,从前,或者到今天仍被认为是易服的群体裡,原来充斥著有变性意欲的、异性恋的、同性恋的、双性恋的、无性恋的个体,这些不同的需要及取向,都建构出各式各样不同的个体模式,我们根本无法简单地、二元地,将「易服」「变性」两者分开,这样做就只会是以某人的意愿,去将一个个体的独有特质强行污蔑。

让我们先处理有关性行为的问题,假设我们说一个男士,在易服后会有性的幻想、需要、甚至行为,我们可能会错误地将焦点单独放置于易服这个因素上,而否定当时的其它外在条件。我们可以想像,若果当事人不是一个易服者,只是个一般的男性,他在一个私人空间裡,有一个空馀的时段,一切的外在条件都驱使他去作出一些关于性的幻想、需要、甚至行为,我们会否假定他在一种没有易服、或什麽什麽的状态底下,就会诱发出一种性癖好呢?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要吃晚饭的原因并不是我穿著了睡衣、用了三小时电脑、现在是晚上八时或者今天上了五次厕所等等,只是我觉得肚饿,需要用膳以作充飢而已。其他人不应该胡乱猜测我穿著了睡衣后才想吃晚饭,因为两者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同理,我们亦不应该胡乱地说一个人因易服而有性的幻想、需要、甚至行为,因为两者同样是没有因果关系的。

我们也发现,一个跨性别人士在性方面的需要高低,也影响其对改变性别的决心多少,这并不意味著其改变性别的欲望程度怎样,只是在各方因素底下,权衡过后的取决方向而已。


▲图/美剧《丹麦女孩》

上文说到在被界定为易服者的当中,也存在有变性倾向的。在访问一些易服者中,出奇地发现大部份人士都希望能成为另一性别,只是觉得自身条件不足,根本无法实现这种想法。也有在衡量过得失以后,毅然决定不作此想。当然,也有觉得没需要、或没必要去伤害身体,去换成另一种性别,但如果将问题换个角度,说如果有一种药只管吃了,就能变成另一种性别的,很多这类人士都表示会,「想也不想、二话不说」就会吃掉!

易服者当中绝大部份的自我认同度都偏低,觉得易服这种行为是不正常、甚至变态。自我认同比较强的,就会觉得只是社会上的其他人,未能明白接受其行为,以至不敢向人表白,或显露人前。他们既觉得不妥,但又无论如何努力,也摆脱不了心裡的欲望,常自称为无间道,既然只得活在煎熬当中,唯有笑看人生。

近年内地及香港出现一些自称为伪娘的男性,敢于走到人前,正面表达自己,但要当一个伪娘也有自身的条件限制,通常是较年轻的,样貌极像女生,而且走可爱路线,他们的出现通常都会引来正面的回响。


▲图/美剧《丹麦女孩》

跨性别运动中,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令此群体能够接纳自我,正面去找寻出路,面对人生。既然没法改变自己此方面的倾向,倒不如发掘其正面的好处,反正易服的行为只要不伤害人,总是有机会让人理解的。

而易服的行为,可以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表现,要做得专业及神似,其实一点都不容易,要花上很多功夫钻研其中,才可能表现当中的美态与内涵。而跨性别人士,一般都曾游走两性之间,对于两性间之差易与矛盾,都比一般人更加明白及了解,居中之人若将此道成为益人之器,当能广结善缘,事事通达。

1. 生理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

由二十世纪中开始,学者把性别的概念划分为生理性别(sex)社会性别(gender),但在一般人心目中两者是同一个意思,两者必需相配。前者以生理角度把人分为男、女、双性人(或中性人)等不同的性别。后者则建构于文化、社教化(socialization)和自我的性别身份认同(gender identity)。大部人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是一致的,但有些人则有不同程度的不一致。例如,有些人出生的生理性别是男,但其社会性别可以是女,如我国古代的「花木兰代父从军」是为一例。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PA)的解释,性倾向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持续的情感、浪漫爱、性欲或感情上的吸引。性倾向与性别认同(详见下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吸引,后者指一个人自己的身份认同。

根据Lev(2004, p. 397)的解释,性别认同意指一个人在不考虑身体生理性别的前提下,对自身性别所产生的界定。


▲图/美剧《丹麦女孩》

根据 Lev(2004, P. 399)的解释,跨性别是一个总称,当中包含许多不同类别的人。他们共同之处是自己在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上或表达自己性别(gender expression)的方式──或多或少地──与出生时的生理性别或社会期望的性别角色(gender role)有异。跨性别一词所包含的族群包括:变性人、易服人士、扮装皇后/皇帝、性别酷儿等等。

但早年,跨性别一词是指那些自己性别认同上与出生时的生理性别有异的人;但跨性别一词有别于变性,跨性别人士没有做性别重建手术。他们亦有别于易服人士,因为他们不只是衣著上选择异性的服饰,而是性别认同上也倾向或认同另一个性别。现今的香港,仍有一些人用这一个定义,所以要注意。

亦称为「间性人」、「中性人」或「阴阳人」,是指在出生时生殖器官发生异变,或发育不全的人士,原因可能与染色体及性激素水平有关。由于有部份身体上会同时拥有两种性别、或不完全发育的性器官,所以也有称为雌雄同体。有统计说在2000个出生婴儿中,就有一个属于双性人。

早年医学界偏向将双性婴儿,通过手术改造成单一性别,但发现很多此类个案成长后,都出现性别认同的问题,所以现在医学偏向保留其性徵,直至其成长懂性后,再商议作决定。

变性一词多被医学界及大众採用。根据 Lev(2004, P. 400)的解释,变性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不能反映他们真实的性别。虽然大部份变性人都希望能做性别重建手术,但变性人一词可以应用在已经做了手术(post-op),等待做手术(pre-op),或不做手术(non-op)的人士。op指的是Operation手术的意思。

由于很多时候,我们指变性人其实是指变性欲者,即是有变性意欲的人士,而不特定地指完成了手术的人,为免混淆,在此等情况下,会将其身份再分类为以上三种,而统一归入TS类别。

Diversity以减轻其负面意味,中文可译作「性别认同模糊」、「性别认同不一致」及「性别认同多元」。

GID一般是指先天对自身性别感到焦虑,有持续长期改变性别的欲望,从医学的角度指出一个人的状况,但很多时被理解为变性人的等称。

在香港普遍称为变性手术,Sex Reassignment Surgery 是通过外科整形手术,将一个人的性别重建为另一个性别。由于需求不断增加,现时在很多国家都有此项服务,而香港的变性人普遍选择在本港、台湾或泰国进行此项手术,在泰国做手术除了方便、价钱比其它国家经济外,其技术也备受推崇。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是以口服、注射、或皮肤吸收等方法去调整一个人身体内的贺尔蒙指标,除了性别重建手术前后期为变性人士施行外,也会应用到其他贺尔蒙失调的病人。

Real Life Experience,以前亦称为 Real Life Test (RLT),但由于近年的方向是希望欲变性的人士,能够体验将来新的生活,而不是去测试当事人合符资格与否,一般都将名称更正为RLE。此程序要求当事人,尝试全天候式以另一个性别身份生活,而因各人条件的不同,可能会以循序渐进及部份时间方式进行。


▲图/美剧《丹麦女孩》

一般指决定变性的人士,在应用贺尔蒙治疗开始,到完成手术为止的一段期间,由于对变性人士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口,一旦决定后,变化都会非常明显。

是跨性别族群当中的术语,意谓一个人易服后、或以自己认同的性别生活时,外表会否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女变男」「女跨男」Female to Male,认同自己为男性,而未必需要是完成了手术的变性人士。

「男变女」「男跨女」 Male to Female,认同自己为女性,而未必需要是完成了手术的变性人士。


▲图/美剧《丹麦女孩》

从日本传至中国及香港的一个词语,本属ACG (Animations, Comics and Games) 动漫界的日本汉语名词,指打扮成女生的男性,比真女性更女性可爱女生,有萌(意思类似「可爱」,但在不同时候,用法和定义也不一样,在此不作详述)的属性在当中。至于与易服一词间之分野定义,仍有待群体中的消化与发展。

Transvestite亦称作易服癖,是医学界的名词,当此字于1910年被提出时,是以Trans(解跨越)加上拉丁语中的Vestitus(解穿著服装)而成,基本上与今天的跨性别同义,但后期被泛指为需要通过穿著异性服装而达至性兴奋一种症状,带有病态意味。

易服的行为,在大部份的时候,都不牵涉有性的行为。但如果一位易服人士,在易服后有性行为的情况,可能只是当其以自身意愿的性别呈现时,刚巧有性行为同时出现而已。未必等同上例的易服癖状态,所以当我们称呼易服人士时,不应随便加上「癖」字。

对事物的偏爱,成为习惯,也指久治不愈的疾病。原意是指潜藏在两胁间的积块。中医分为食癖、饮癖、寒癖、痰癖、血癖等。现代人爱指为带有病态之喜好。

通过易装打扮来表演的男性或女性,扮演女性角色的是皇后,扮演男性的就是皇帝。他们通常只出现于娱乐场所、游行、或其它表演的活动,平时多以原生性别示人。其服饰都会以夸张华丽为主,也会伴以歌舞于演出中,当中大部份也没有变性的意图,但也有例外。

同志一词在早于1989年的「香港同志电影节」裡,被引用为同性恋的别称,渐渐被同志界受落及广泛应用于中港台间。后因运动的焦点逐渐从性倾向转移到性别议题上,开始纳入其他的性小众群体,主要包括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人士,而在国际上等同这四大族群的缩写LGBT,分别代表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酷儿一词来自英语的Queer,本来是指古怪、不正常的意思,于20世纪被用为带有贬意的同性恋称呼。但从80年代开始,同性恋族群将这个称呼应用为指一切不容于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性爱表达方式与立场的人,同志之外,也包括如失婚人士、性工作者等等。是一个带有抗争意味的政治词语。在学术界及基督教宗派裡发展出酷儿理论及酷儿神学等范畴,社会上也逐渐出现一种独特的酷儿文化。

在社会当中,其实除跨性别人士外,也有一些不服于原生性别、或二元性别框架底下的人,无法落入或归类于任何一种性别身份之内,又不喜欢被定义及标签,或喜欢游走于两性之间,不能被跨性别这个词语所形容的,一般被称为性别酷儿。

24.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是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一本指导手册,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最常被使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目前最新版本是2000年的第四版修订版,预计第五版会到2013年才会发表。

虽然这本手册受到心理学家与精神病学家的广泛接受,但是当中的精神疾病列表却备受争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手册第二版(简称为DSM-II)中将同性恋列为精神疾病的一种,这个条目在1973年由APA美国心理协会投票通过予以移除。

班杰明可以算是首个对变性欲者进行有系统研究及定义的医生,从1948年开始接触第一个案例,至1966年发表「The Transsexual Phenomenon」变性欲现象一书,都主张通过变性手术,以减轻因性别焦虑而受痛苦的病人。1977年成立「Harry Benjamin International Gender Dysphoria Association」班杰明国际性别焦虑协会,主导及推广对变性人士的医疗护理。

此护理指引从1979年第一版开始,一直是由班杰明国际性别焦虑协会所制订及出版,直至2001年更新至第六版。但由于一直是以精神学的角度出发,以至内容方面都未能符合及完全照顾欲变性人士的需要。

及至2011年尾,由世界跨性别健康专业协会 (WPATH) 经众多专家及研究人员努力底下,第七版本终于作出了重大及众多的改变,由第六版的23页增加至现时的120页详尽的指引,亦将名字更改为「变性、跨性别及性别不一致人士健康护理指引」Standards of Care for the Health of Transsexual, Transgender, and Gender

人类在地球上活了数千年的文明,科学一日千里,本以为对大部份的事物都经已有一定的理解。事实上,在不断求真求变、不断发问的人类本性底下,我们每天总会发现一些新的事物、新的知识与见解。从前人类以为地球是平的,也确信不疑,但有一天迷底被揭开,我们才恍然大悟。

性别在男女二分的界线底下,原来拥有无穷的变化与可能性,只是在某些人的定义下,被约化为单一的概念,而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了,很可能当初企图定义「男和女」这两个字的人,万不料后人会这样理解其意思。在我们一般生活圈子当中,好多时会出现有定义自己是100%的男生或女生,想问,他们旁边的其他人,又会是在他所理解中的百分之几呢?

日光之下,我们以为并无新事,谁知雨过天清以后,会乍现彩虹。今日科学的重新整理与发现,展示出一幅多元而美丽的性别图画,就好像毛虫蜕变后,化为彩蝶翩翩。


▲图/美剧《丹麦女孩》

文章来源: 跨性别资源中心

当地时间9月20日,据英媒报道,国际奥委会医学科学主管理查德·布德盖特透露,目前针对跨性别者参加奥运会的指导方针再次被推迟,原因是“意见非常矛盾”。目前看来,该方针不太可能在明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之后公布。

北京时间8月2日,女子举重87公斤以上级比赛,现年43岁的新西兰跨性别运动员哈伯德亮相。在2017年重回赛场之前,她曾接受过5年的激素疗法。在东京奥运会上,共有3名“跨性别选手”参赛,其中代表加拿大女足出战的奎因是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她们都有同一个特征——都是由“男性转变成女性”的选手。

目前的指导方针于2015年出台,其中要求男性跨性别为女性运动员,首先需要主张自己的女性身份4年以上,并且接受荷尔蒙治疗,至少赛前12个月内,血液中睾酮的含量为不超过10 nmol/L;但如果是女性跨性别成为男性运动员时,则不受任何规则的阻碍——但同时,关于跨性别人士究竟是否符合参赛门槛,还是取决于各个单项协会制定的规则。

在欧洲委员会针对保护和促进双性人和跨性别运动员的人权会议上,布德盖特说,国际奥委会将对现行方针进行修改,“将会出台范围广泛的最高指导方针——更像是一个框架。各个国际单项协会再针对各自的运动和项目制定具体规则。”

“跨性别选手”参与竞赛是否公平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便通过了新规,允许跨性别运动员参赛,但需要满足非常苛刻的三项条件:第一,必须要进行变性手术,包括改变外生殖器的手术;第二,运动员必须获得新性别的法律文件承认;第三,必须接受两年以上的荷尔蒙治疗。

布德盖特表示,新的指导方针将“优先考虑包容”和“避免伤害”,就像2015年发布的现行指导方针那样,去除了不可逆的“变性手术”,避免对跨性别运动员采取“一刀切”政策,“我们非常清楚,性别当然不是二元的,跨性别者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是范围上的重叠,所以解决方案也不会是二元的。我们仍需就框架达成一致,这项工作很有挑战性,但新的指导方阵将在几个月后出台——最晚在北京冬奥会之后。”

尽管如此,性别差异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依旧非常明显。根据最近的科学研究显示,男性在青春期阶段的体型、肌肉和骨密度的增长是女性难以企及的,即便服用了抑制睾酮激素的药物,在力量和肌肉含量等方面依旧会保持着显著的优势。

“跨性别女性就是女性”,布德盖特说,“但我们也必须将性别认同与是否具备参赛资格区分开来。参赛资格必须根据每项运动项目的生理机能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在所有竞赛级别上都保证公平,尤其是在精英级别的比赛中,因为那里的风险要高得多。”

“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标准。如果你把射箭、曲棍球和划船相比较,它们对技巧的要求是非常不同的。一个国家的优秀运动员也不一定能成为另一个国家的优秀运动员。我们必须确定什么才是真正打破平衡或不可逾越的优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性别者能恢复正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