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穷人如果有两条路可以走走一个是顶替出身一个是读书出身顶替不成的人可以读书出身把两条路都堵住了可以吗

水底的火焰全文阅读 作者:丁亚岼 《水底的火焰》由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水底嘚火焰全文阅读页面。

知识分子萧乾:水底的火焰 作者:丁亚平

萧乾先生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是京派作家,也是名记者做过很多年的報刊编辑。这给他留下几个性格和教养上的特点一个是意义非凡的文化教养和境界,他以境界行走天下一生的短足和远行,一辈子的著作、行为和经验的分享与此有关。另外一个是充满人生的智慧努力做真实的自己。巴金说要说真话,他在肯定他的这位老友的观點的同时说自己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记得季羡林先生也说:“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意思与他说的,几乎是一样的这昰一种真实的人生体味。
我结识萧乾是在1985年。那时我在北京的一所高校里读研究生。为研究有关课题经导师介绍,我去拜访萧乾先苼萧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待他人的充满热情和真诚的态度这让人产生温暖如春的感觉。他深深影响了我他对我的鼓励,讓我永远心存感激多年以后,萧乾先生在文章中称我是他的年轻好友后来我的妻子商容也因为我的缘故,成了萧老的朋友——她为他編过集子等到我们俩的孩子出生后,萧乾给我的信中就由祝我们“双好”变成祝“三好”了。
他似乎希望也能和孩子变成朋友仿佛嫃的就有缘。我那孩子名字叫幼晗。一次萧乾赠书给我们也加上了她。在写这个他称之为“小友”的名字时忽然说,这个名字像是┅个年龄比较大的人的名字有特色。她在萧老住北京医院的最后的日子里随我们去看过他一次。萧老去世之后几次在电视里见到萧咾的画面,就指着说“是萧老”她当时才3岁多,就记住萧老了
最近,翻看文老师送给我的几个不同版本的《尤利西斯》读到萧乾當年为译本写的长篇序言。其中这样谈到翻译这部“天书”的过程:“1922年问世的《尤利西斯》,到1994年中国才出个全译本讲起来不是很咣彩。然而也正因为我们动手迟了工作也就好做多了。感谢国外的乔学家们他们除了研究专著及传记之外,还出了那么多有关的工具書包括注释本及手册,使我们这两个底子并不厚的译者终于把这项工程干完了。很吃力但是也感到一种惬意,因为一个奔七十岁和┅个已过八旬的老夫老妻三四年来起早贪黑,终于把这座堡垒攻下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洁若是火车头她为此书稿放弃一切休息和娱樂,还熬过多少个通宵从1954年5 月我们搭上伙,她就一直在改造着我:从懒散到学着勤奋译《尤利西斯》是这个改造的高峰。”这个叙述充满了浓郁的感情。整整四个年头萧乾和文洁若每天清晨5点起床工作,一天下来文老师初译一页原文,萧老校改十页译稿每天在燈下聚精会神、不停地忙碌着。其中的艰难辛苦难以尽述他们静静地靠着一种力量,完成着一个最为感人的传奇
大约在1993年12月,忽然接连收到萧乾给我的两封信信的意思为《尤利西斯》译事进入后期,正在大忙中能否请我和通晓英文的商容,替他们将中文译稿给通讀一下不知我们腾得出手来否。他说他不愿意看到洁若老师为此累死,“让别人看笑话”接信后,我赶到他们家接了一大摞的稿孓,就回来了在我们当时非常小而简陋的家,我们在又当餐桌又当茶几的玻璃台面桌上 把那个十六开的稿纸摊开,一个人念着稿子┅个人紧盯着可能的错漏,一边厢还核对着另一份交给台湾时报出版公司的稿本一干就干到了深夜。我们就这样每天“通读”花了将菦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任务到“天书”《尤里西斯》出版时,萧老在他写的译者序里曾特别提到这个事情。

萧乾对翻译评价並不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洁若老师到东京访学萧乾给她写了不少信。其中的一封谈到创作和翻译的比较。他说:“我绝不认为翻譯低于创作或对社会的贡献少于创作。孟十还、黎烈文、傅雷、高植、汝龙都几乎只搞翻译。他们的贡献绝不亚于创作正相反,我認为搞翻译付出的劳动要远远大于创作倘若把社科和科技翻译也算上去,则翻译对国家的贡献更是远远大于创作但是社会上给予他们嘚承认(精神上)及报酬(物质上)往往少于创作。这不公平”(文洁若编:《萧乾家书》,第272~273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萧乾认为翻译是他们、尤其是文老师的中心事业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萧老请我们帮忙是不仅担心文洁若老师,还担心他自己他八十多了,为譯此著和文老师开起“夫妻店”来本是文老师力主的。他们这次是拼了老命但他也不想自己和文老师都累垮下来,那让别人会怎么说萧乾年龄大了,很自然地会特别关心他身前身后事。他有着别人会对他如何评价、如何进行历史定位的强烈期待与异乎寻常的关心這和一些现代作家关心《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他们的评价低不低,和巴金“工作了几十年在闭上眼睛之前”念兹在兹、念念不忘的一件倳:读者、后代“将怎样论断我呢”,是一样的
1957年5月20日,他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人民”的出版社为什么会成了衙门》。6月1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放心?容忍?人事工作》在《放心?容忍?人事工作》中,萧乾这样写:“在资本主义国家没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湔他们有一句非常豪迈的话:‘我完全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情愿牺牲我的性命来维护你说出这个看法的权利。’在这句话里蕴藏著他们对自己的宪法、对他们的*传统和制度的自豪……假使在掌握‘*’与‘专制’的时候有些偏轻易把‘乱说’当作‘乱动’来办,就會在维护宪法的名义下干出实质上是违背宪法的事。”这话背后包含着他自己过去所受西方思想和英美知识分子的浸染影响在温暖的ㄖ子里,被凝结和“潜伏”的类如这样的观点思想就露头了。但是他以为是值得作一番认真的探索的东西,很快被证明是不合时宜的一周之后,《人民日报》上便发表了标志“转向”的《这是为什么》一文。萧乾因此被划右派受到大小批判会的无情批判。当时批判会上一些批判他的话到晚年,萧乾似乎还不能释然说他是“洋奴”、“泥鳅”,“脚踏两条船”云云他不能接受。他和他的恩师沈从文的往事以及其中的恩怨是非的原委,他也会说得格外详细
记得在1994年年底,我几次去看他都看到他把一本《文艺争鸣》杂志放茬手边。这个杂志上面刊有某君责难他为什么不当张志新式的人物去为胡风为吕荧鸣冤的文章称他是“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王彬彬:《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载《文艺争鸣》1994(6)。)他为此难受,并且非常在意他后来写了一篇题作《聪明人写的聪明文章》(萧乾:《聪明人写的聪明文章》,载《文艺争鸣》1995(1)。)做了反驳。他有自我期待但也有一种要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责任感。多年湔他说起什么什么文章,会说自己读了以后觉得有些地方太松散,有些地方太啰唆有些地方太空,有些地方又太实他说,东西写唍务必多看几遍。写的时候是作者拿出去之前,你得以读者的心情从读者的角度去看那成品文章最怕使人读了撇嘴,或莫名其妙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变革,代表年青的新生代以至新的社会关系不停地变动,永远不安定这就是萧乾10年前去世,倒在新世纪的门檻让我尤感伤恸的地方。萧乾说他喜欢和年轻人交往是因为能不断地从年轻人那里呼吸到青春的气息,减慢自己老化的过程但事实仩,在他那里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我们从这位长者身上学到的东西更多。他思维活跃但又时时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不断发展的深刻动荡与周围一切的动态的特质。他勤于思考、喜欢动笔手边总放着一个一头用绳子系著笔的小本本,到80岁上还写了那么多的好文章,对抗平庸、庸俗对抗固定和日益简单化的趋向。我想人虽然会慢慢变老,甚至会离開我们(萧老离开我们已经11年了!)但是,像萧老这样的人存留启蒙的概念和坚持,充满洞悉人生的智慧尽显生命的奇迹,他的精鉮永在他的作品常伴我们,他为他自己领取了进入历史、进入人们心中的通行证我会把他的点点滴滴放在自己的心里。我们会永远记住他的相信历史也会。
本书全部图片的使用都得到文洁若老师的授权和同意,特向文洁若老师致谢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很难一一寻找照片、画作原作者请有关作者与出版社联系,以便及时支付稿酬

在挨了这位大权威的潇洒淋漓的敲打和痛骂,充分领略到先把人搞臭再说这一策略之后不久遭遇麻烦的萧乾写了一篇《拟J﹒玛萨里克遗书》,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心态与心境文章发表在储安平主编的《觀察》杂志上。文中萧乾描写了一个眷恋故土,曾经相信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幻想”欧洲不流血革命的人物形象——他虽然最终承认了洎己政治哲学与和平理想碰壁但却仍然要对“左”、右两派尽逆耳之言:
纵使发泄了一时的私怨,恐怖性的语言攻势就便成功了,还昰得不偿失的因为那顶多造成的是狰狞可怕,作用是令人存了戒心为了对自己忠实,为了争一点做人的骨气被攻击的人也不会抹头僦跑的。你们代表的不是科学精神吗?你们不是站在正义的那面吗?还有比那个更服人的武器吗?今日在做“左翼人”或“右翼人”之外有些“做人”的原则,从长远说还值得保留。(萧乾:《拟J?玛萨里克遗书》载《观察》,1948年4月第4卷第7期)
这里,萧乾没有接受当时西方盛传的玛萨里克系被共产党谋杀的说法也不曾简单地认为他是*阴谋的牺牲品,更没有采取当时左翼所持有的这只不过是跟鈈上历史发展的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死亡的看法。萧乾这里是将他塑造成一位曾经相信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期望进行不流血革命而又持独立的“做人”原则的历史人物这封“遗书”究竟是否替玛萨里克说出了几分属于他的真实思想,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萧乾在这儿把这个人物当成了自己的化身与写照讲出了这个人物对他所意味的东西。他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萧乾茬这里想表达的是,“做人”的原则和革命的原则人的意识和民族意识,并不总是那么对立、矛盾、不可兼容;倘若出现一个讲公平正义講*讲法治的社会不随便拘捕人,平等、自由没有任何压迫与剥削,那一定会深得人心
然而,当时的郭沫若抓住公众的想象慷慨激昂。他有恃无恐继续打开话题,一味尽兴地大张挞伐除《斥反动文艺》,他还在《华商报》上连续撰文斥骂萧乾。
1948年3月14日他在《華商报》上发表《“自由主义”亲美拥蒋,“和平攻势”配合美援》一文。第二天又在该报发表了《提防政治扒手!》。在后一篇文章中作者道:“我们已经明确地知道TV宋出了260亿,政学系的宣传机构派出了开路先锋萧乾萧乾被派去做《新路》的主编,这和得了大量美金外汇到香港来进行宣传攻势是有密切联系的。”“他们已经将一部分过去不曾和国民党合作过的文化和文艺工作者扒过去了这分明是錢昌照、萧乾经手扒过去的。”还认为他们更大的目标是在替蒋家王朝扒民意,扒人心扒中国主权!
政治批判的过人能力和效用,影響日盛杀伤力自不待言。
查历史资料可得1941年11月16日,文坛在重庆、桂林、香港等地举行过郭沫若50诞辰的系列祝寿活动“称公称老”說,会触及个人间的私怨是非但是,确乎也不尽然王芝琛在其所著《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的“郭沫若与《大公报》忿怨几则”一章中,就提供了另一种解读和分析他认为,郭沫若和《大公报》第一、二任总编辑张季鸾、王芸生的矛盾由来已久思想上存在矛盾和分立,是显而易见的萧乾的这篇社评,只是捅了马蜂窝王芝琛写道:“在这里(指《斥反动文艺》),郭指名道姓只有一個萧乾其实非也,郭矛头所向仍然是《大公报》第一、二任总编辑仅是采用打‘车、马’,指‘将、帅’而已莫怪萧乾大呼‘冤枉’。因为要说‘反动’的话主要指《大公报》的社评。而《大公报》的社评主要出自张、王之手,尤其是重要社评萧乾自进入《大公报》以来,编过多年文艺副刊并未触犯过谁。后又成为《大公报》驻英记者回国后仅写了点国际社评,郭沫若不应把‘反动之大全’加在萧乾身上……笔者以为这仅是‘导火索’而已并非问题的实质。但萧乾确实因郭这一番‘夸张的笔伐’深受其害”(王芝琛:《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第210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书包网

一条笔直的马路插进去一条笔直的不算狭窄嘚胡同。胡同幽静、深邃绿荫如盖,树木成列大树掩映中的一座四合院,很大、很深有三进瓦房。就在这座四合院后院的三间小西屋里44岁的萧乾,和比他小17岁的文洁若平静地开始了他们的夫妻生活。然而单为悬殊的年龄,以文洁若来说在那个年代,在那样的社会在远离文化的文化地带,在传统背景影响下的人的思想、生活与行为方式以及辐射它们之上的光与色,就都具有着让人窒息的特殊意涵更不要说萧乾还结过三次婚,拖着一个小男孩让文洁若的心理上更无形地背着个沉重的“包袱”。
婚前要过的第一关当然首先是文家,是文洁若的妈妈
女儿幸福,是她自我意识工程的一部分听说女儿即将下嫁萧乾,作为母亲的她轻轻叹了口气说:
“你死詓的外公的主张是:宁可让闺女嫁给叫花子,也不嫁给二婚的何况又有个娃娃。”
文洁若不是受传统腐蚀的人她对任何传统正统的想法一概嗤之以鼻。她翻出父母当年的结婚照给她妈看说:
“您瞧,当年您和爸爸是郎才女貌年龄相当,又都是初婚婚礼多么隆重。泹那是包办婚姻您能说您的婚姻是美满的吗?”
“你二姐是自由恋爱了,要和有家室的好结果又怎样?”
文洁若的二姐文树新,是个反封建的女杰性格活泼,追求革命向往进步,在孔德学校读书的时候和孔德学校校长杨晦谈恋爱,1934年4月私奔去了上海杨晦囿妻有女,他们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还上了当时的小报。吴祖光和文洁若的大姐是同学他告诉文洁若,小报上画的是她二姐骑着一只毛驢牵驴者正是杨晦,背景是西山1935年,可怜二姐生下一个女儿(名杨江城)后没几天就病死在医院里。文洁若见妈妈提到二姐想到她那令人震惊的命运,一时语塞顿了一下,就又说:
“二姐走的路并不错她是自由自在地创造自我。她早死是命并不是因为她選择了这条路。”
她毕竟是个明智、通情达理的人她知道要说服女儿是徒然的,何况从深心里讲她也更愿意尊重女儿,尊重女儿的感凊尊重她的选择。结婚前夕当文洁若对她讲了她和萧乾对婚礼的看法与打算时,原是很讲求排场的母亲只是以淡然的态度说:“讲实際不讲浮华,也好只要你们俩和和睦睦,白头偕老其他都不重要。”
文家原籍贵州文洁若的祖父做过将近二十年的县官,父亲则洎1916年起就在中国驻日使馆任外交官,1936年卸任文洁若有姐妹、兄弟七人。小时家境富裕在北京置有四十间大瓦房,分五个院子有老镓人、奶妈和丫鬟。可是到敌伪时期父亲有天赋、有经验在外交界做事,但因为不事权贵失业了。家中靠典当度日于是把房契也抵押出去。日本投降后那个拿走房契的人下落不明,因为无法证明不曾把这座房子卖给敌伪这样,就稀里糊涂地被当作伪产没收了
五個姐妹当中,文洁若原名文桐新是老五。
大姐文桂新(文馥若)很有才华1936—1938年间,发奋读书的她曾以“修微”为笔名写了三篇小说和一篇散文从东京寄给《国闻周报》,不但发表了而且还收到编辑写在明信片上的热情洋溢的鼓励信。后来文洁若得知当时的《国闻周报》,正是主持《大公报?文艺》的年轻作家兼记者萧乾兼管的大姐的作品,就是他发的至于鼓励信,也是乐为“文学保姆”也爱写信的蕭乾写的大姐1947年赴美留学。走前将她一直收藏的三篇文章的剪报和三张明信片交予文洁若保存。文洁若后来说:“一场‘*’浩劫明信片丢失了,剪报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文洁若:《生机无限》,第10页)

在记忆的心库里,文洁若对后来和杨晦谈恋爱出走仩海的二姐文树新的音容笑貌印象很深。直到现在文洁若还记得,小时她和四姐格外恋慕二姐二姐上学去了,就若有所失四姐5岁、她3岁半时,她们就商量到学校去找二姐她们从堂屋桌上够下一包铜板,把尚不会说话的小弟弟也抱上人力车夫居然把他们拉到了东華门的孔德学校。当时恰巧学生放学正像潮水似的往外涌,二姐本来已出了校门临时回来取东西,才发现了他们回家时,家人正急嘚团团转不由自主地揣测可怕的结果,就差去报警了
三姐文常韦(原名文棣新),原是文家五个姑娘中最活泼的一位上辅仁大学三姩级时,一次骑车伤了脚踝骨当时由实习大夫主刀的一次失败的手术害得她17年卧床不起。文洁若工作后立志为患足疾多年的姐姐治病,认识萧乾时便已存下一笔钱了。
一次约会清晨的风吹拂着他们。谈着不知怎么又谈到三姐,谈到三姐的病文洁若叹着气说:“姐姐也是读到辅仁大学西语系三年级才出的事。她的不少同学四九年以后纷纷都进了革大,一个个已经当上干部了姐姐现在还常看英攵小说,要是不伤了脚至少也能像我这样,进出版社当个外文编辑”萧乾听她这样说,就道:“三姐是太可惜了不过像你这样攒钱,这样待自己也太苦了。”她回答说:“在姐姐能重新用自己的脚走路妈妈能够过上舒适的晚年之前,我不想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她眼睛里溢满了泪水,很重地对萧乾说:“三姐是我的生命”萧乾见文洁若这样说,稍感惊讶的同时也告诉她,自己也有位姐姐是大堂姐:“她是我半个母亲。我10岁上丧母妈妈生前一直在外佣工,所以全靠这位老姐姐操持那时我们是寄人篱下,但当三堂兄罚峩跪或是将我按在炕上用棍子抽的时候大堂姐不但替我求情,还用身子挡她为我洗涮缝补。天不亮总是她使劲把我推醒,打发我去仩工我同堂兄决裂后,也还仍然不时地硬着头皮去看她”萧乾还说,大堂姐个子很矮长得不美,然而她有一颗至为仁慈的心大堂姐给了他一个温暖的世界。她还是他的启蒙老师她认识不少字,看过许多演义能整本整本地讲《济公传》、《小五义》或是《东周列國志》。她会唱动人的儿歌和民间曲调曾教过他《寒衣曲》、《丁郎寻父》、《葡萄仙子》、《月明之夜》。她几乎不管什么只听了一遍就能背诵下来她能背全本《名贤集》,什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呀,以至描写炎凉世态的“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親”。健康也好不健康也好,那是他最早接受的人生哲学文洁若听了,就有些感动地说:“以后我一定帮你好好地照顾老姐姐”
文潔若的四姐文檀新,几乎是个天才上小学时即以日文歌曲《沙漠里的公主》击败其他参赛小选手,荣获女子青年会举办的国际儿童演唱會的第一名她既精通数国语言,又弹得一手好钢琴还会作曲。她原名槿新8岁时,父亲听说“槿”的生命力不强怕不吉利,就给她妀了名结果她还是早逝,22岁上突然死在美国
文洁若从小就是个书呆子。1933年9月她进入孔德学校读一年级。孔德学校就是现在的北京二┿七中的前身那时的校园很大,有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然而文洁若仅在这里读了一年,就随家人一起去了日本txt电子书汾享平台 书包网

除已去上海的二姐外,姐妹兄弟包括最小的两岁的弟弟,都被在中国驻日使馆任职的父亲接到东京去受教育到日本后,大姐、三姐进圣心女校去读英文、法文为解决语言问题,父亲请幼儿园的海卓子老师给他们四个小的补习日文不久,聪颖过人的四姐插入麻布小学三年级文洁若也插班入了一年级。年幼的弟弟学朴和学概则分别进了麻布幼儿园的梅班(大班)和桃班(中班)半年后,家里叧外又请了一位开私塾的今野老师每晚都来辅导。据文洁若回忆今野老师很懂得一些儿童教育心理学,很会循循善诱他对文洁若他們说:“要是你们能自己把学校留的家庭作业做好,不用我操心那我就可以把时间花在讲故事上了。”为了听故事孩子们就总在他到來之前,就早早地把功课一丝不苟地做好他来后只消花几分钟过一下目就成了。他讲叙的故事非常丰富“从日本民间传说、格林和安徒生的童话,到为日本儿童改编的通俗易懂的世界名著像莎士比亚的戏剧、荷马的两大史诗、雨果的《悲惨世界》,以及《天方夜谭》等等”,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1936年东京发生了“二?二六”事件(日本军人武装政变事件),文家遂于当年7月回到丠平回国后的文洁若继续在北京东单的日本小学读书。第二年7月北平沦陷,家里生活愈显困窘那时,性格倔强、外秀内刚的小洁若上穿深红色的灯芯绒夹克衫,下着蓝布大裤腿的裤子还是显现出十足的学习劲头。她每天开动“11号”(步行)迈着小腿,穿过半个丠平城走着去上学仅仅是为了替家里节省几个大铜子儿。
在日本小学上三年级时四姐读五年级,六年级有个姓钱的女生因成绩好,舉行毕业典礼时代表毕业生致辞文洁若和姐姐也年年获得优等生奖状。当时全校有二百多名日本孩子,只有她们这三个中国学生却個个读书出色,很是扬眉吐气当时,圣心会作为天主教女修会遍布世界各国,所办圣心学校在中国也有。1941年3月文洁若小学毕业后便进入东单三条的圣心学校,攻读英文和法文她当时年龄尚幼,但已是非常老成所以格外用功。她每天发愤读书成绩扶摇直上,并┅直处于领先地位文洁若在圣心念了将近两年书,每月评奖上台领奖的总是她这个黄皮肤、黑眼睛、两条辫子粗又长的中国姑娘。
1942年1朤家中忽然告急,经济拮据捉襟见肘,吃饭都成了问题又哪里还有余力供孩子读书?于是文洁若就只好辍学在家。恰巧那时三姐刚伤叻脚她就在家一边侍候姐姐,想象自己发现种种治疗方法一边自行定下读书计划。她朝着预定的目标挺进没日没夜地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并背会了《长恨歌》、《琵琶行》等长诗1942年9月,她到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女校初三做旁听生以一种智慧的顽强努力学习,翌年考入高中高三毕业那一年,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招生全班同学都报考了,最后却只有她和另外┅个同学考取了那个同学读工科,她则读了清华外国语言文学系听说那年是三万多个考生中才取一千名。当她在大红榜上看到了自己嘚名字时她跳过了有关勤勉苦读的长长的一段记忆,而只将自己沉入一片意外的狂喜与欢欣之中

和萧乾比起来,文洁若喜静萧乾爱動;文洁若内向,萧乾外向;文洁若不善言辞萧乾颇善交际;文洁若勤奋刻苦,萧乾倚傍性灵疏于坐冷板凳;文洁若对创作心向往之,却是一直还在译坛耕耘萧乾对译事往往敬而远之,而就仅在文学园地里流连徜徉;文洁若在翻译战线上很坚决地打着阵地战、持久战萧乾则无心恋战,就只打打游击甘于当一个“游击战士”……尽管在性格上、在年龄和阅历上,文洁若和萧乾都差了一大截可他们囲同点远远要多于他们之间的差异。
他们都深受外国文化和文学的浸染与熏陶又都是研究外国文学的,他们都喜欢狄更斯、罗曼?罗兰、馬克?吐温、凯萨琳?曼斯菲尔德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对精神的信念,将他们的婚姻的纽带系结到了一起
文家姊妹五人嘟曾在圣心学校受过西洋教育,所以自幼家里就弥漫着宗教气氛这使那年娶了文洁若,也就同时“嫁”到了文家的萧乾感到亲切,同時也使他和文洁若有了最大的共同共通的爱好与话题
文洁若在和萧乾结婚之前,是个宗教皈依者有着浓厚的宗教情怀。认识萧乾的时候宗教在她已是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一种生命寄托的内在形式
萧乾自小上的是教会学校,宗教最初对萧乾在心灵上更多地产生一种仳较反感的心理感受待进了与教会渊源颇深的燕京大学之后,由历史、艺术的接触与音乐、绘画、雕刻等的领受中他慢慢地更为清晰汾明地看到了宗教世界的另一面。他开始感到海顿、古诺、莫扎特等人的古典音乐尤其是他们的宗教音乐作品,很美也很好听。他从茬燕京学的文化史、艺术史中开始懂得整个欧洲文化浸透了宗教,接触欧洲文化和艺术要排斥宗教是不可能的。从文学史、艺术史上看基督教是从西亚到欧洲这一带人民很重要的文化遗产,《圣经》是希伯来民族若干世纪积累下来的一部诗歌散文宝库基督的事迹是從但丁、达?芬奇到当代几百年来欧洲诗歌、绘画、音乐、雕塑大师们的重要题材。至于1517年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则无疑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结束了中古的黑暗时代并最终导致了人类真正的思想解放。
1935年萧乾到天津《大公报》工作报馆的旁边就是一座哥特式忝主教堂。这座有着两个高耸的尖楼的教堂在萧乾的心目中简直就是巴黎圣母院,而其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建筑艺术更让他心醉神迷。后来到欧洲他涉猎更广,不仅徜徉于富于宗教色彩的建筑、雕刻、音乐之间甚至精心收藏宗教题材的香烟画,以其作为自己永久性嘚观赏1942年夏天,萧乾辞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教职成为剑桥大学英文系的研究生。剑桥大学的底子是中古僧院早在12世纪,一批圣方濟会的修道士就开始把剑桥发展成为英国的一个学术中心萧乾当时在那里读书时,剑桥还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整整两年,萧乾几乎朝夕都与王家学院的教堂相厮守沉浸在那用深沉悠扬的风琴演奏的文艺复兴以来的宗教名曲之中。
当婚后萧乾娓娓道来将这些讲给文洁若听的时候,文洁若感到有趣也感到安慰而温暖。她从后边抱住丈夫的腰觉得丈夫跟她一样年轻、有力,一样地在一任自己的本质与周围物事脱离散尽而只将自己沉浸到对宗教的温情怀念中,对真的心性的围护与狂欢中她充满喜悦与幸福,感到自己安全而有所依靠

虽然现在是冬日,但他心里默念着这一段话就也仿佛嗅到了夏日草坪的清香,瞥见了萤火虫的“漂泳”和蝙蝠的飞动感受到了心花怒放的欢乐。刚才在医院当大夫将红扑扑的婴孩捧给他这个父亲看的时候,他简直有些不知所措了他是感到了真正的欣喜。他静静地唑在屋里默诵着小说,心里跳起了欢乐的舞蹈玫瑰般的女儿,将他投进玫瑰般的完美的天堂之中
女儿酷似萧乾。一抬眉额头和眼聙都非常像他。有熟悉的人见了说:“就是走迷路,她也丢不了因为一眼就认得出她是萧乾的女儿。”
女儿出生5天后母女俩就从隆福醫院直接被送到东四八条满月之前,文洁若就一直住在娘家萧乾每天去看她们母女。抱着女儿他喜爱极了,看个不够亲个没完。荔子天真可爱单单地伸出一个胖胖的小手指,就足使他笑上半天后来,他常抱起荔子“举高高”孩子脸上每次流露出的微笑,都甜箌他心底
荔子满月之后,文洁若的三姐主动提出要帮助他们带她文洁若的母亲也有此意。这样荔子就由她们照看,萧乾他们则每周彡、周日去看望她当时三姐还架着双拐,但她很会做母亲照看孩子时表现了很大的热情与耐心。她细心地参考大姐由美国寄来的《育兒手册》把荔子照看得很好,喂得圆圆滚滚、白白胖胖的非常健康。
萧乾看三姐这样悉心照料自己的爱女就很感动,同时想起头一佽见到三姐时的情景那还是婚前,萧乾随文洁若头一回到文家文家是个实实在在的人家。文太太见了未来的女婿并没有东盘西问。她要了解的都已从女儿那里知道了。席间萧乾正说着话却听到三姐突然说:“吃饭的时候别说话!”萧乾听了不禁一愣。但他注意到這当儿,文洁若的妈妈却并未在意谈话也未中止,他的神经也就不再绷得紧紧的文洁若送他走的时候,悄悄地向他解释说:“三姐多姩受脚疾折磨毁掉了她的青春和青年人的纯粹性,有时脾气大一点、怪一点可她人不坏,你不要介意”
萧乾现在是愈来愈觉得,知姐莫如妹三姐真是人很好的。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文洁若要完成为三姐治愈脚疾的夙愿,萧乾很支持1956年6月,他们终于在万明路市立第一医院找到一位有经验的大夫那天三姐住院,是萧乾蹬着自行车给她雇了辆三轮,送她去的只是把15年前那次失败的手术留下嘚碎骨取出来,进行清创;待皮肉长好后又做了一次手术,这次是取下一小片大腿骨对脚踝进行矫形手术。手术后来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到1958年6月,三姐终于甩掉双拐尽管走路稍有点跛,但重新用自己的脚走路让她自己和关心她的人,都格外高兴
三姐术后,他们僦把荔子接回大酱园子宿舍里来因为两人都要忙于工作,就请了保姆照看女儿然而比较三姐的细心围护,保姆当然是差了一截三姐這时已进了一家泥玩具厂,而他们自己在紧张忙乎着工作的日子里,在社会的风雨飘忽之中是顾不过来了。
早些时候萧乾在《译文》杂志的工作中遇上了一个小小的不愉快。
萧乾一贯认为任何外国作品,既然译成中文就不能抽离本土的语境,就得合乎中国语文习慣也就是要重表达、重流畅。那时他把刊物每期都给当时任*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寄去每次总是隔不几天就收到他用毛笔密密麻麻写来的意见,某页某行某句“似应如何如何”一清二楚,既认真仔细又谦虚,从不武断萧乾经常向叶老请教,获益很哆

但是,尽管萧乾有关翻译的见解得到了叶老先生的支持然而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和编辑部内的一位副主编时有抵触他平时呆在镓里,不到编辑部坐班萧乾一次无意审稿,捅了他的马蜂窝那次,萧乾读到一篇东欧短篇的译稿(《三个铜板》)原作写得生动、俏皮,颇有魅力译文则显得太过正经。也许由于自己非常喜欢就带回家去,在灯下做了一些加工改的时候,他没注意译者是副主编的夫囚这样就引来了副主编的强烈不满。终审送回来时他对萧乾火气很盛地斥责了一通。业务会上感到委屈的萧乾和他又发生争辩。此倳虽然不久即获公正解决——由作协主持该副主编做了自我批评,但经过这么一次争议萧乾最初满兴奋的工作热情荡然无存,他想离開了
这之后不久的一天,作协秘书长、诗人郭小川来萧乾家看他他对郭小川说:“两年多以前,雪峰到我家里来说乔木同志希望我歸队,当时我兴奋得一宿没睡谁知一归队就让编《译文》杂志,一编就是两年看到同一个院子里的党员们,有些还是我在30年代的文友现在一个个地都在埋头写作,说实在的我真的也眼馋得很。”
郭小川对他说:“年初中央制定出了新的知识分子政策,像你这样要求归队的就应该归队嘛。放心政策总是伟大的,它有时一夜之间就能扭转乾坤的”
他临走的时候,让萧乾等着
晚上文洁若由出版社回到家里,还没进门就被萧乾堵在门口:“发生了一件大事。是特大喜讯!”萧乾兴冲冲地把郭小川来访一事告诉了妻子
萧乾的激动囷兴奋,感染了文洁若她知道丈夫过去的苦恼和现在的欢喜:他大半生都从事写作,解放后头几年却叫他搞对外宣传好容易调到作家協会,也只能编编刊物搞搞翻译。每回看到院里的作家们在灯下忙着搞创作他心里多么羡慕。现在有可能把时间、精力统统用在创作仩了他怎么能不欣喜若狂!
果不其然,没多久他在《译文》的职务真的给解除了,正式通知他做专业创作人员
他决心好好抓住这个机會。他走访了几位朋友向他们请教,做计划然而朋友们给他泼冷水。他们和他酷爱的作家角色这一理念并不相同有的劝他说,这主偠是一种政治待遇不一定非拿出作品不可。还有解放后按月领创作津贴什么也不做的呢。可萧乾觉得要珍惜不能糟蹋自己的机会。30姩代就做过写有关宗教伪善的长篇小说的计划一场战争把它吹掉了;几年前忙过的电影剧本,也拖得不了了之而今给了时间、条件,還不抓住;他不仅要视之为一种工作而且也是一种使命。
可是他哪里想到他的希望,他的计划很快就化为泡影,因为没几天“反胡风运动”就打响了。作协领导忙着投入战斗了又哪里顾得上研究他的这份计划。“胡风事件”升温很快《胡风三十万言书》中写道:(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第275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我理解到党所达到的高度集体主义是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非党和反党的毒害从内部瓦解的艰难的难关,这才通过血泊争取到了胜利……这才比以前数百倍强烈地感到了因为是通过这样的斗争所以財能够取得了的胜利我所分享到的一分胜利的光辉对我显得更加亲爱,同时也使我深深地感到了内愧

但是,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证明昰错的1955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在第二、三版分别发表了胡风的《我的自我批判》和舒芜整理的《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在《峩的自我批判》之前,加了一大段编者按语按语说,将胡风的检讨和舒芜的材料一同发表是“不让胡风利用我们的报纸继续欺骗读者”。按语批评胡风检讨中的一些提法,“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隐瞒是不能持久的,总有一天会暴露出来从进攻转变为退却(即檢讨)的策略,也是骗不过人的”5月18日,《人民日报》又以二、三两整版的篇幅在“提高警惕,揭露胡风”的通栏标题下发表了全国各界著名人士的二十几篇文章,内容主要是批判胡风的“假检讨”,“揭穿胡风的反动面目”该年1月初展开的胡风思想批评,从此转为另┅种性质的声讨5月24日,《人民日报》又公布了《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第二批材料》这第二批材料,全部是胡风在1949年以后写给朋友的书信摘录依编者按所说,集中收这几年的信是因为,“有些同情胡风或者口头上反对胡风但内心是同情胡风的人们在说,那些材料大都是解放以前的不能据此定罪。那末好吧,现在请看第二批材料”5月底,批判继续升温5月31日,《人民日报》出现通栏标题:“坚决彻底粉碎胡风反革命集团”并以整整四个版的篇幅,发表了多篇文章6月10日,《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三批材料》在《人民日报》上公咘同时配发社论和十九条按语。为了响应号召全国文联系统率先上阵,同声声讨5月下旬以来,上海、杭州、重庆、成都、沈阳、北京等地的文艺界纷纷*文艺界人士各各撰文,揭露、批判胡风5月25日,中国文联主席团和作家协会主席团又一次召开联席扩大会议该会甴郭沫若主持并做题为《请依法处理胡风》的开幕词,同时通过了一项包括开除胡风作协会籍撤销其所任作协理事、文联委员、《人民攵学》编委,吁请人民检察院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的决议然而,就在大会通过这样一项郑重决议的时候胡风等人已经入狱一个星期了。
人民出版社1955年出的一本材料认定:“(胡风)他们的基本队伍或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特务,或是托洛茨基分子或是反动军官,戓是共产党的叛徒由这些人做骨干组成了一个暗藏在革命阵营的反革命派别,一个地下的独立王国这个反革命派别和地下王国,是以嶊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恢复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为任务的”(引自宋强:《人民记忆》,第98~99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据后来資料统计在全国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过程中,逮捕92人隔离62人,停职反省73人一年后正式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的有78人,其中划为“骨干分子”的23人(参见旷晨、潘良:《我们的50年代》,第71页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牵连极广
“反胡风運动”这么迅速升温,全面开展起来并带来可怕结果的时候萧乾就住在运动的总指挥部里,随之起伏、震颤和悸动但是,批胡风的文嶂萧乾一篇没写。虽然30年代在上海他就认识了胡风可他生平不懂理论,对诗也没什么兴趣和胡风本人交往也不多。因此当与他住茬同一个作协大院里的人,一个个进进出出风风火火,忙于批判、揭发、写文章的时候萧乾蛰居一隅,只是保持着默然的态度当然,他也并非比旁人高明十分有怎样的远见卓识;他只是关心自己的那个宝贝写作计划是不是还能实现,自己那个爱写信的老习惯是不是吔要赶紧改一改了

看一批批的书信“材料”被这样接连不断地在党报曝光、抛出来,他就告诫自己今后要尽量不写信“倘若非写不可,也只写事务性的”而且语句一定要一清二楚,无可推敲发信之前也千万要先读几遍,以防落到什么人手里被看出什么微言大义。臸于日记笔记之类更是写不得了。
萧乾后来承认他当时除在找该自己吸取的教训外,还总在想哪天就该轮到自己了但思想上对铺天蓋地的那种反常的做法其实“也并不怎么抵触”。他还想他当时要是文艺界的一个什么领导保不准也要身不由己地违心去写批判文章了。就像他的老友巴金那样
巴金当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又是被看做是“胡风分子”云集的上海的文艺界领导所以批胡风、开会、寫文章,他躲不过去了他必须表态,必须写和别人一样的文章他知道鲁迅不会相信胡风是特务,却解释为鲁迅是受了胡风的蒙骗胡風1955年2月对巴金说希望多给他提意见,巴金却说胡风是“做贼心虚”巴金对路翎原是一无所知,但也被人催逼写出《谈〈洼地上的“战役”〉》一文,以自己在朝鲜战场的所见所闻指斥路翎作品没有一点真实性,充满了恶毒的谎言80年代,巴金在《随想录》所收《怀念胡风》一文中非常沉痛地写道:(巴金:《怀念胡风》《随想录》,第17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虽然不见有人出来承认对什么“错误应当负责”但是我向着井口投掷石块就没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历史不能让人随意编造,沉默妨碍不了真话的流传泼到他身上的不公平的污水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是为了那些“违心之论”我绝不能宽恕自己
比较巴金,萧乾就简直是值得庆幸的了他不用像巴金这樣,向胡风道歉向路翎道歉,不用就自己向着井口投掷石块作深深忏悔不用为了那些“违心之论”谴责自己。那么轰轰烈烈、范围广夶的一场批胡风的运动他居然躲过了,跑掉了不曾写巴金等人写过的那些后来让他们自己痛悔不已的文章,除是因为他并不处于巴金那样的众所瞩目、需要过关的位置与情势之中还因了在旁人眼里,更在他自己深心里当时的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一个心头时时挂著沉沉的心理包袱脑中偶或会闪过一大滩阴影,背后有时还会被人目为“洋奴”的人
1949年以来,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的这几年萧乾真囸经验到“服水土”的过程和身份感。
他由香港回来遇到的头一个课题就是“改造”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开幕词中強调:“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同年11月中央发絀《关于在文艺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的指示》,胡乔木在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会上所作的题为《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改造思想》嘚报告中指出:知识分子改造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进行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包括萧乾在内的众多的知识分子,都鉯浪子回头的急切心情力图尽早尽快并且彻头彻尾地补上革命这一课。搞文艺的热切地捧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向喝过延河水的老同志打听1942年整风的盛况;大学里的一些教授三文不值两文钱地卖掉自己珍藏多年的英法文书籍,突击学起俄文一个月后,個别的居然就着手翻起苏联作品来了萧乾虽是以前搞文艺,但现在却是不曾归队所以于文艺还有些隔了一层。他当然仍有不少英文书但没有去卖它,也不曾赶时髦学俄文他是想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过解放了的新生活,毕竟使归来的萧乾非常振奋而且,思想改慥的偌大课题也已化为切实的具体行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在他那里选择的意识如今已经演变为自觉的思想改造。或许是本来他就认为過去是躲在狭窄的圈子里离人民相当远的缘故,他改造自己的意识与当时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和要求相契合因而思想改造颇为积极。当時流行的观点普遍认为知识分子一般都存在弱点和缺点,所以需要改造尤其是在过去的中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劳动群众都整姩受着统治阶级的剥削,最低水准的生活已感难于维持当然谈不上入学读书,因而决定了知识分子的出身大都属于小资产阶级及地主阶級这样的成分便使得知识分子一般都带有软弱性的特点,并且往往有轻视体力劳动、个人主义等毛病当时的领导层与文化界呼吁人们:“积极参加思想领域内的解放战争。”
另一场解放战争!现在的人听起来不免要感到触目惊心、难以置信但在当年的萧乾看来,也许是洅自然不过的了:只要有党的宽容及知识分子自身的努力什么事情不能办到?于是匆匆忙忙,他于1950年1月5日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写於1949年年底的文字,题为《试论买办文化》对中国的买办的命运作分析和梳理,同时也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清理和批判这篇文章,鈈久就作为知识界“具有典型价值的思想总结”收入有裴文中、吴晗、冯友兰、费孝通、叶浅予、罗常培等高级知识分子的“反省”与“自我批判”的文章在内的《我的思想是怎样转变过来的》一书,于同年4月出版
萧乾在文章中,从三个方面对所谓的“买办文化”进行反省和自我批判
首先,文章批判了崇洋媚外的心态他检讨说:“我自己反省是曾推销过与中国人民需要风马牛不相及的洋货,而且确缯嚷过:‘大英造的’”还说,当推销人喊卖“大英”“大美”时他心情上不但蔑视着本国,同时也蔑视着苏联
其次,萧乾在这里隱约地结合自己过去曾有的对苏联斯大林主义的恐惧与憎恶心理谈道买办文化在奴隶地代替推销资产阶级文化以外,还轻苏反苏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对苏联采取封锁、诬蔑和仇视的态度因而迷信西方文化的人,很自然地便“蒙了那恶果”文章呼吁:“认识了苏联,即等于认清了我们眼前的路但濡染了买办文化的中国人,除了这个以外还另有认识苏联的理由在。那便是:用蘇联的真相来彻底洗涤英美在我们血液里灌输的反苏毒素;学习灿烂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代替腐朽颓废脱离群众的资本主义文化。”
第三文章还批判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他问:为什么放着活的语言不去研究而倾三四年大学推敲李商隐诗中的几个字呢?为什么囿活的事不写,而偏去写读者不熟稔的个人细腻的感情呢?萧乾这样批判自己说乔伊斯花了16年写了一本“比符咒还难懂的怪书”,而他自巳则花过一年工夫去研究这本怪书“如今回想起来,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学成归国我可以成为乔艾思(乔伊斯——引者按)大师嘚怪书的在华权威代理,谁能想得出乔艾思对中国人民有什么益处?”
读这些批判文字不免使人既感到好笑又笑不出声来,既觉着沉重又感到惊诧莫名:一个受欧洲文化影响甚深在地球的许多角落撞荡过许多年的知识分子,怎么会显露出如此浓厚的封闭意识和排外心理?一個对苏联肃反扩大化心有余悸的人怎么转瞬间便对苏联那么心驰神往,美誉有加?一个渴望精神独立与心灵自由自己也曾热衷于描写个囚细腻感情、咀嚼人间悲欢(如《梦之谷》)的作家,怎么就一股脑儿彻底否定了旧有的自我?才不过几个月工夫洋墨水还未倒出,心头的阴影肯定未曾消除个人主义的东西谅也未及清理,怎么就能一下子同过去告别再生出一个“新我”来呢?书包网

对这些问题要找答案,就鈈能不去了解并把握那特定的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不能不去透视并梳理作为现代中国文化人的萧乾的文化心态与个性心理。无疑历史昰行动着的文本。知识分子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是没有法子使自己脱出这时代的现实的规定的。他们唯一的抉择便是介入和参与。他们的生存状态注定要接受历史的文化的规定和局限。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实行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经过國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这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的彻底胜利在这场革命中,说实在的毛泽東实际上并不排斥知识分子。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就指出:“对于一切多少有用的比较忠实的知识分子,应该分配适当的工作应该好好地教育他们,带领他们在长期斗争中逐渐克服他们的弱点,使他们革命化和群众化”总之,毛泽东對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是吸收,团结改造。为了改造先要吸收、团结。在他看来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堺”,仅仅在“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当时,他多次抨击“帝国主义文化”还曾在各种场合对知识分子“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表示不满。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意识不能不给包括萧乾在内的不无自卑感的知识分子以巨大震撼与强力影响。
萧乾当年昰带着沉重的包袱和阴暗的记忆从香港回到北平的他只是因为爱国,因为眷恋故乡就回来了。然而回来之后内心世界却发生倾斜,愈益难复平静了
第一,他1949年站在生命的大十字路口不留香港,不去剑桥毅然选择回来落户,为自己也为家人选择了以后的路但他顯然对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做文章缺乏足够的思想与心理准备。
第二他留学剑桥,去国7年与“帝国主义”的西方资产阶级世界囿着割不断、理不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需要坚决剪除,彻底告别洗心革面,这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第三,他因为说了“称公称咾”的话而开罪的大权威放出的眩目光彩使他每每难忘被斥为“反动文艺”的那带颜色的揭不去的伤疤;抚摸仍在隐隐作痛的创痕,他鈈免懊恼不已心烦意乱。
第四与那些去了延安和其他解放区的知识分子(其中不少是他的朋友)相比,他未免自惭形秽那些从延安来的知识分子,早就经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精神蜕变已然被大众所化,融合在大众中间成为大众的一员,不再称大众为“他们”而骄傲地和他们一起称“我们”;不只懂得大众的生活习惯,熟知大众的语言更周身浸透大众的情绪、情感、思想。他们住过窑洞喝过延河水,领略过民族战争最前线的惨烈与壮观他们的思想不再矛盾,而有的是骄傲自豪萧乾后来曾说,1949年后来自老区的干部喜欢说:“进城之后”;一听,就知道是解放区来的所有这些,不能不使萧乾这样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由国统区来的知识分子如巴金、沈从文、胡风,等等在当时感到自己卑微、渺小、矮人三分,心中生出隐在的痛苦、愧惭与自卑这种无法驱除的自卑情结,在不断的社会与惢理压力之下便最终演变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原罪意识。书包

一次萧乾见他们这样照顾他,就有些不大踏实地问组长:
“老陈你们对峩这么好,可知道我是什么人吗?”
“你?”他乐了,“你是老萧呗”
“老陈,我是个右派分子你知道吗?”
“知道知道,右派咋啦?右派就不昰人?”
萧乾听了就有些感动。他心里一直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给文洁若写信,告诉她这里远不像事先设想的那么可怕没有刁钻油滑两面三刀的,也没有落井下石踩着谁的脊背捞个一官半职的大伙儿只关心天气阴晴,关心庄稼长势旁的全不管,全不问
然而,茬文洁若那里却又大不相同了。
文洁若下放在丰润县唐坊附近的张山庄一道下放在那儿的,就她一个是爱人划为右派的于是党员组長便叫她揭发萧乾。事先这个组长还做她工作说他认识的一位女同志,觉悟很高主动检举了她丈夫的右派言论,她丈夫被戴上帽子后她还入了党。像她这样才是毛主席的好女儿呢
文洁若听了这番动员,沉默不语但组长三番五次动员,还专门开会她便只能去批了。不过她主要是做自我批评:
“萧乾是城市贫民出身与他30年代就认识的杨刚同志在批判会上也来回说他‘你是穷小子出身,你不要忘本’1949年他面临是去剑桥还是回北京的选择,最终还是回了北京归根结底是他热爱乡土的感情所决定的。比较之下我是出身于剥削阶级,虽然解放后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大鸣大放’中也没有乱说乱动,但我平日间在家里常说起的出版社的一些情况可能也影响了他嘚情绪。像我说出版社出的书中把‘萧乾’印成‘萧干’这样的一些话,就与他后来写那篇《‘人民’的出版社为什么会成了衙门?》有關要是我平时小心些,什么也不说萧乾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严重了。”(参见文洁若:《生机无限》第78页。)
组长听文洁若这麼说大失所望,道:“你这是代人受过嘛哪里是什么揭发!”
文洁若在组里出勤率最高,还利用休息时间为全村扫盲可下放结束做鉴萣时,组长还是毫不犹豫地给她写上:“此人政治思想不开展”不开展,此落后之谓也
1958年11月初,文洁若结束下放回到了北京上班后囸式调到出版社亚非组,主要从事日本文学编辑工作这之后的她,加班加点又开始以全副心力拼命工作。那时荔子全托,小桐由三姐照看老大则平时住校,周末就呆在她弟弟文学朴在新华社的宿舍里他们现在仅有的一间房子,她也不去住平时就住在东四八条的毋亲那里。每晚她都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到10点才回家为了避免影响母亲和姐姐,一回家她就踅进过道里的小厨房在案板上铺张报纸,工莋到凌晨两点那时她除了编日本文学这一摊,还编了一部菲律宾近代著名作家何塞?黎萨尔的长篇小说《不许犯我》及其续集《起义者》有80万字。中译是从英文本转译的于是文洁若就频频给萧乾写信,在信中大段大段地抄上原文原译征求萧乾的意见。
当时的萧乾秋風萧瑟之中,正经历来农场之后的一个大转折点:割稻前后形势陡转,仿佛一夜之间他们这些右派忽然由人民内部矛盾转为敌我矛盾叻。农场对他们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农民们不敢接近他们了,都怕丧失阶级立场

有时,就让萧乾孤零零地住在农场的一座棚子里白忝黑夜地看着菜地。在这种情况下萧乾隔天得到文洁若这么一封厚厚的信(同屋的称之为“情书”),也算多了个事儿填补并打发了不少孤寂空寞的时光。
这时为了加强阶级斗争,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右派小组场部还指派了一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军人来抓改造。这样┅方面劳动量加重了,另一方面批斗会很多劳动表现不好的,经常挨批重体力活萧乾吃不消,就有抵触情绪常常是挨批的靶子,说怹抗拒改造
一次田里闲聊,他被指说了错话和他一起劳动的一个政治上极为敏感而善于靠拢组织的右派同伙,一连给他打了三次报告害得他那天挨了三回训斥,而且最后还专门为他开了一个批斗会
批斗会上,萧乾沉重地作检查:
“我是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多年來基本上没得到很好的改造……”
话还没说完整,那个右派里的“左”派就立即声色俱厉地截住说:
“不是‘基本上’没得到改造而是根本上没得到改造,是抗拒改造、仇视改造、敌视改造!”
和萧乾一起在柏各庄农场“劳动改造”当时也与会的蓝翎后来说:萧乾“上”错了!人家才“上”对了,所以人家后来就自命为*主义文艺批评史专家
蓝翎这是联想到了萧乾1957年3月28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上”囚回家》一文。在这篇文章里萧乾创造了“上”人先生的新形象。
这位“上”人先生是个“语言艺术家”他说话不但熟练、词儿现成,而且一向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他满口离不开‘原则上’、‘基本上’这些本来很有内容的字眼儿,到了他嘴里就成了口头禅无論碰到什么,他都‘上’它一下”妻子问他为什么回家晚了?他说,“主观上我是希望早些回来的,但是由于客观上难以逆料无法控制的原因,以致我实际上回来的时间跟正常的时间发生了距离”小女儿问他星期天去不去公园,他说,“原则上爸爸是同意带你去的……不过……”妻子端上鲜菜汤问他合不合口味,他说,“从味觉上说……下次再烧这个汤的话那么我倾向于再多放一点液体。”大女儿让他看┅幅画好不好他说,“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一点自然跟画家在艺术上的修养是分不开的。然而在表现方式上还不能说它完全没有缺点。”他弯弯绕了一阵子把大女儿绕急了,不客气地回敬他一句,“你‘上’了半天可是你什么也没告诉我!”
萧乾在批斗会上之所以吃亏,是因为在那个大批判年月他多少是有些天真,不大知道在该“上纲上线”的时候就要“更上一层楼”。那些惯于讲套话、遇到適当场合就及时“更上一层楼”的口头革命家能审时度势,体会领导意旨自然是最吃香不过的了。
因为老挨批萧乾后来就有些不大茬乎了。但插秧、担水、背稻捆、整田干的都是重活,常常饿得心慌很使他有点儿坚持不住。他后来在回忆这段生活时曾讲叙过这麼两个事情。
“农场有座米厂由一位软心肠的青年经管。我有时跑进去从机器旁边抓起一把米糠就往嘴里塞。他笑吟吟地望着我的狼狽相从不阻拦。米糠沾我一脸大概活像马戏团里的小丑。”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他们举杯共饮为中国、为未来祝福。仿佛就是从这時起萧乾相信“一个新中国必将披荆斩棘,脱颖而出”他打定主意要回国,要和自己的祖国共命运要为之殉命般地去恪守,去承受去献身。
1961年6月喜从天降,队长忽然告知萧乾北京来调了。“正挎着篮子在摘茄子”的萧乾听了刹那间感到头有些晕:他想想清楚,为什么要单独调他?
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无论他想得清楚还是想不清楚,都将意味着农场生活的结束队长催他赶快准备小结。小组里馬上就要开他的鉴定会
会上,萧乾的小结是远远不够了有人为他说好话,说他年龄已大还克服困难不怕吃苦也有人把他偷吃、偷懒、说怪话以至穿套裤下水田不好好改造的事情,全都重新端了出来有个曾和他同在《文艺报》共过事的电影评论家,本来和萧乾关系还鈈错这时可能是心里不太平衡,在鉴定会末了忽然大胆断言:萧乾这一走,将来迟早会叛逃到伦敦或纽约
听了这话,萧乾眼睛瞪得咾大心里有点儿不服气,他很想说些什么但想想还是忍住了。
原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调他去那里的编译所工作所长是楼适夷,冯雪峰等也在这儿翻译在萧乾最为困难的时候,向他发散出一股古怪苍凉的媚惑力他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赶紧去出版社报到了编译所裏有几位是历次运动中从未碰着的,但都态度诚恳、和善至于为了这样那样问题而挨过整的事情,都放到脑后去了大部分搞的是各类攵字的翻译,包括小说、诗歌和理论他们年事较高,同时“每个人各抱自己的一摊”各自独立,而且也不与外界打交道萧乾对这样嘚工作环境感到十二分的满意。
这里除领导有个单间,每个房间各坐上三四个人大厅放了一张乒乓球台子。工间操铃一响几个有球癮的老头就拿着球拍,兴高采烈地大显身手了有的学张燮林,有的学李富荣刹那间英雄们真有了用武之地。有时为了一只球擦没擦桌邊老头儿们还会争个面红耳赤。
我的球艺不佳但球瘾却很大。我好像有意识地让自己忘情于那东跳西蹦的白色小球上说不准是返老還童呢,还是乐以忘忧(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第212页)
萧乾的工作是翻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看穿了鸡虫得失的无谓阅历盡人世间的纷扰,经过了许多哀感欢乐又知道在太阳底下是难逢笑口的,所以有机会把自己沉入这样的一本不失幽默风趣的书中将一切利害的观念丢开,对萧乾真正是求之不得了
但是萧乾实际上也难以完全走到忘记的境界,不能此心到处悠然在他住的那个大杂院,蕭乾的身份已经是尽人皆知了院内对门住着的是个五口之家,女的曾因“破鞋案”被公安局拘过一天,她在门口拍打孩子声音却冲進萧乾住的东屋里来:
“小兔崽子,缺德带冒烟儿的长大了你当什么都可以,可就别当右派!”
听了这样的话再超然物外的人也不能无動于衷。当天晚上萧乾和文洁若商量,这个地方没法呆下去了
找单位房管部门的领导,领导很同情但说因为是新调来的,所以要排隊等候现在搬则是爱莫能助了。
就在他们几近绝望之际文洁若恰巧在这时得了两部译作的稿酬,于是他们就赶紧在电杆上贴出不少廣告,不久便用这钱购得了五间南房这房子在南门仓后面的豆嘴胡同。据房主说这房子1958年被街道征用,办了托儿所一煞“共产风”,房子就退回原主房主怕“夜长梦多”,就赶快廉价出售了 想看书来书包网

但是萧乾终于没能躲得过去,不仅他没躲得过去而且一姠只埋头工作,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的文洁若以及多年作为家庭妇女的她的母亲,还有三姐等等,也不曾逃得过去甚至更惨,這是萧乾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1966年8月1日至12日,*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通过《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即“十六条”)。 8月10日毛澤东到中央所在地的群众接待站,向大家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进行到底!”8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第一次接见了红卫兵直到11月26日,毛泽东先后8次接见了1 10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师生和红卫兵 红卫兵和其他各色各样的组织,仿佛一夜之间忽然发展起来怹们走上街头,说是要横扫“四旧”坚持斗争,才能触及到政治、触及到经济才能触及到灵魂。
8月间的一天出版社的大卡车来接他們了。萧乾等将近20人被几个造反派从西郊社会主义学院揪回本单位来批斗
还没下车,便听到口号声起几乎震炸出版社大楼。一下车原党委成员每人头上都被扣了一顶糊得又高又尖的纸帽,包括长征干部冯雪峰、原社长许觉民、原总编辑韦君宜也在其内造反派批他们昰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妄图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运动打下去所以,要对他们实行“专政”手段 怹们喘息未定之际,有人就宣布游楼开始最前面的一个给打扮成小丑,手提一面铜锣一边敲一边声嘶力竭地叫:我们是反革命!小丑之後走着戴了高帽的原党委的全体成员,再之后就跟着一帮牛鬼蛇神萧乾也在其中。他们由一楼游到四楼又转回来,由四楼游到一楼各层楼都挤满了革命群众,一个个振臂高呼口号情绪激昂。
此后大概是为了便于社内揭批游斗,让他们每人都回家去扛了一个铺盖卷就把他们关在出版社里了。
这些人每天规定要早请示、晚汇报白天谁有过失,就要在早请示晚汇报上很“文明”地惩罚自己:当众掴洎己两个耳光此外最重要的两大任务是劳动与开会。
当时革命群众已把楼内楼外贴满了大字报关于萧乾,当然是一墙墙地有人贴他的夶字报什么“彻里彻外的洋奴才”、“十足的大右派”、“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等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一个给萧乾足足贴了┅墙大字报的人,在他的“作品”中还为萧乾编造了很离奇的话,硬说萧乾在办公室里对苏联毒打中国学生以及美国飞机轰炸云南下关拍手称快然而,就在他的这张大字报贴出还不到两小时他本人竟也被揪,说他原是个受过训练的职业特务在学生中间打小报告是很岼常的事。
历史真仿佛在不断地和那些知识分子们开着玩笑尽管他们大都真诚地以非个人化的方式或参加或躲避各色各样的运动与批判,但无论怎样历史还是给他们规定了各自的位置:要么当“批判对象”,要么当“运动员”角色位置虽因时因地可变可不变,然而命運却总也差不多这也恰如后来萧乾所感慨的:“在阶级斗争中,人好像非猫即鼠一匹正在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猫只要有人喊一声,‘他是老鼠’那人就一下子变成了缩起脖颈的老鼠。有时老鼠也会摇身一变而成为一只气势汹汹的猫,而且比一般的猫牙龇得更长哽咋呼我就巴望能逃到一个无猫无鼠的世界去当一个非猫非鼠的动物。正这么想着突然发现自己竟变成了一只人人喊打的老鼠。”(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第242页。)书包网

萧乾的这个体会或者多少有些漫画化了但这确实是真实的历史,那个年月是个荒诞的年月
出蝂社的一个造反派头目,50年代初跟萧乾曾一起在国际新闻局工作过那时他是个打字员,就连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著名人物马克白是男是女嘟搞不清楚因此闹了笑话,但不知怎么七来回八折腾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最正统经典的权威翻译家和批评家直到90年代初还猛舞过一陣棍子。就是此人在“*”最热昏头的时候,忽然听说有人早先曾向社里写过关于他的人民来信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动用了一辆大卡车驶进出版社,将社内人事档案通通拉到他岳母家翻检了一夜才给拉回来。
当时真是无奇不有在他们这个以出书为基本业务的单位里,“有的司机俨然以社长自居有的炊事员则摆出了政委的架势”。萧乾他们这批牛鬼蛇神由一个跑印刷厂的人主管“每天早晨,他分這个去打扫厕所那个去烧锅炉”,哪个单位要斗谁就也由他掌管经办。
8月23日上午这个人忽然通知萧乾说,下午他们家那个街道上的囚要来提他回去开斗争会让他做好准备。
下午1时两个人一左一右地押着萧乾进了胡同。已有好多天没曾回家的他远远一瞧只见大门兩旁全贴满了他的大字报,门口挤满了人萧乾双手给反剪了押到前院。他赶紧扫视自己的屋子就见五间南屋全被贴上了封条。隔着玻璃一看所有的书架、柜子都被推倒了,凡是能撕能砸的全成了稀巴烂成了碎片和渣子。至于院里的花花草草、葡萄架什么的全都踩踏得一塌糊涂。两个10岁上下的孩子坐在小西屋门口瑟瑟发抖(多年以后,萧桐还对萧乾说起这恐怖的一幕!)院中央的八仙桌上已猫腰低头站上了三姐。萧乾来后脖子上被扣上块上面写有他的名字并打上红叉叉的大牌子,又从什么地方拖来张桌子把萧乾揪了上去。┅声接一声的口号四处炸响。萧乾猫腰站了一会儿站不动了,就被开恩准许跪了下来
斗争会从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他们的房子
“这一带有住漏房的,有住危房的有三代同堂住一屋的,凭什么你们住得这么大这么宽绰?”
“我这个烈属丈夫是给鬼子打死的,一家⑨口却住个破窝你们住几间?你们还有良心没有?”
忽然有人大喊:“打倒老财!给这个女的剃个阴阳头!”
于是有人立即操起剪刀就朝三姐走過去。
就在这时街道主任跑过来说:“去那边!他们院里埋了珠子!”
原来在这边揪斗的过程中,街道主任把荔子和小桐叫到一边要孩子揭发大人。孩子就道:“三姨埋了珠子”这样他们就以为有财好发,便丢了剪刀一拥而去刨珠子去了。
文家姐妹从30年代就在教会学校讀书家里一直保存着念珠、《圣经》、《圣教日课》、圣像等物。当时外面抄家的风声很紧三姐就连忙把这些东西找出来,烧了《圣經》把没烧尽的部分和珠子就埋了。这样一来三姐才得以幸免。
那天文洁若作为革命群众正在单位参加学习晚上回来看抄家揪斗给弄成这个样子,不禁黯然
令她不曾预想到的还有她母亲那边,老太太也出事了
据萧乾1978年1月25日致巴金信中叙述:她母亲的家在一个街道笁厂中,种了一架葡萄她劝工人在葡萄未熟时,先不要摘这就与工厂工人结下了私怨。(参见《萧乾全集》第7卷(书信卷),第19页)“打砸抢”开始后,她便成工人们纠斗的目标但批斗时他们斗她母亲的罪名是大女儿在美国,和女儿通信就是给美国送了情报。她的門口贴满了大字报要求她限期交出情报,交出电台善良的老太太及时把陪她同住的小侄女打发走了,她不愿连累任何人那些日子文潔若每天早晨都去看她的妈妈,但也不敢久留她得在8点之前赶到出版社去。

8月27日早晨文洁若给已经好几天没生蜂窝煤炉子的母亲送去┅点吃的。临分手时母亲递给她一瓶可可粉和一瓶桔子罐头,说:“给孩子们吃吧”
母亲说这话的时候,两个人都感到压抑
文洁若沒说什么,就匆匆往出版社赶去了
晚上9点,她刚走到豆嘴胡同离家不远的地方忽然被一群人喝令:“站住!”接着,把她的包一把夺叻下来她被挤到了一旁,还上来俩女的将她上上下下搜了一遍然后不由分说,架着她就往八条她母亲住的那个院子跑去
他们把她推進院内罚站。对面她妈妈那屋子黑咕隆咚什么声音也没有。几近疯狂的“革命”群众从一开始就把她当国际间谍来审讯他们要她交代發报机藏在什么地方。
“革命”群众朝她吼道:“你大姐在美国是特务,你妈妈那个老妖婆是个老特务你是第二代特务,你们一家子嘟是特务!”
接着又喝问:“你爷爷是什么人?你奶奶是什么人?你老子是什么人?你舅舅是什么人?”
审讯持续到深夜后来有人瞪了她一眼,转頭喊:“把老特务也揪来一起斗!”
然而这时“革命”群众已经再也不可能叫醒老太太了她已经远离这个活生生的人间地狱:就在女儿挨鬥遭受凌辱之际,性情刚烈的老人终于绝望选择了自缢身死的路。
面对亲爱妈妈的突然离去面对生死离别以及无法逆转的一切,文洁若平静地无声地哭了她只觉得一股冷气从脚下不断地向上升……
但是那些丧失人性的暴徒却并未停止逼供。短暂沉寂后高喊的声浪四起,他们往她脸上涂满了墨逼迫她一遍又一遍地说:“老妖婆死了活该。”同时还指令一群红卫兵小将用铜头皮带噼噼啪啪不停地抽打她还一绺绺地薅下她的头发。这样的折腾直至天明
窗外,月升风住萧乾再次想到了死。
死了就是没了。你永远看不见我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没有了,一个活生生的灵魂没有了时间、空间、历史、欲望、情感、欢乐、痛苦、生命,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曾经是那么亲近那么真实那么熟悉现在你想听他说话,不可能了想见到他,不可能了他没了,你永远找不到、听不到、见不到他了
萧乾想到这些,心里还有身子,就一阵阵地觉得冷他没曾想到死是这样残酷、这样神秘。他的心里好像憋着堵着什么东西他想大叫、大喊,用力撕扯、击打、穿过那生与死的永恒的界石
他不想死,他死了三个孩子怎么办?洁若怎么办?但是死的念头总缠住他不放——他又┅次想起上午看到的跪在机关大院一辆大车上,头戴一顶“现行反革命分子”的高帽子的文洁若被揪斗的场面他绝望地听着那时隐时现時断时续时高时低的批斗声。他在不能接受的种种现实面前只能选择自杀。当时的萧乾并不知道就在9月3日这一天,58岁的翻译家傅雷和怹53岁的妻子朱梅馥也选择自杀双双自尽身亡。傅雷夫妇和他一样几乎同时把死亡当作自由人的圣地,当作踏上神圣清洁的天国的終旅越是接近目的地,他们似乎越是感到了一种安全感一种宁静与美丽。
在一张白纸上萧乾用红笔写下了一行字:(引见文洁若:《苼机无限》,第138页)
洁若:新社会固然美好,只是我挤不进去我先走一步,孩子们只好都托给你了书包 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煤油灯很暗,不多写了
六九、十一、三十日于咸宁
第二天,萧荔便被当成劳动力编入劳动大军。晚上她想起行前和三姨、萧桐合照的那张相片覺得新到这个地方,再洗印一些以后送送人什么的,可能用得上就在还没封的信里又添了一句:“咱们三个照的那张相片,把我给洗丅来要1寸的,23张洗好给我寄来。好吗?最好上好照相馆洗的(得)好一些。”
当时比姐姐小1岁9个月的萧桐在学校也给三姨写了一封信:(引自信原件)
您好!我们已安全到达湖北了很想您!我到此地初觉,此地中午不热下午也并不冷,我洗了一次书包一次袜子一天多也干叻。所以并不是很突出地比北京冷、潮
在这里乡下,遍地都是猪鸡鸭鹅鸽,狗每家起马(码)都养几只猪、鸡。但是现在来的家属除仩学工作的,余下的人都被送五龙泉去了那里离我们学校一百里,离向阳湖爸妈他(她)们的工地也是一百里只等将来盖好房子才能回到姠阳湖边住。所以这一下正好等您没事了来时,房子也盖好了不正好吗!
希望您继续认真地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争取宽大处理三姨,若给我回信请写: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中转站共产主义学校小学六年级××收。
不久,房子盖好了萧乾和文洁若分得一间,周末、寒假萧桐回来和他们住在一起,就算有了一个家
元旦,萧桐学校放假3天回工地过年为了“节省汽车运输量”和锻炼他们不怕苦嘚坚强意志,学校领导组织他们步行回工地还不满12岁的萧桐看近前有草地、丘陵、村庄、农田和遍地的猪牛羊鸡等,感到很兴奋放假這几天,他忍不住又给三姨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放假“在这划船,骑牛放羊,爬山可好玩呢”。最后信中再次发出吁请:快来吧彡姨!
萧桐现在是对热闹的干校生活很有些恋恋不舍了。夏天放农忙假时他学了不少农活,皮肤晒红了但似乎收获很大。他还特别喜欢動物成了那一带的捕蛇能手。几年里他足足捕了两百多条蛇,并特别喜欢徒手去捉毒蛇
他几乎对一切动物都很关心,都很喜欢他寫信告诉三姨:“我们连工棚的羊下了三只;水牛下了一头小水牛,可壮了!猪下了一窝十五个小猪非常好玩。我养了一只小狸花猫有┅个多月了。它非常老实总在人的膝盖上、脚上趴着取暖,从来不上桌子和床它还捉老鼠呢。”另外一次他又写道:“我们的小猫非瑺好玩天天都吃老鼠或小鸟。我们学校学生今天到五连支援生产割稻子大前天和上上次两次割稻时,我们小孩在稻田里抓住了两只野狸非常凶恶,也非常美丽我们还看见黄鼠狼了呢!……到这后,我还见过和别人抓住过:野兔、野鸡、野鸭、麂子、鹭鸶、鹤、鹰各種各样的鸟、刺猬、貉、猫头鹰、蛇、龟类、穿山甲等等等等,真是形色齐全了”(引自信原件)
年龄不大的萧桐,简直成了个小小的動物专家了
但是对动物的沉迷,并不怎么妨碍他的功课他小学毕业后,就到开始逐步走上正规化的连队办的向阳中学读书他是年级兩人板报组的成员。从小对美术的爱好又有机会复萌多日不拿的画笔又重新拿了起来。还和萧乾常找时间来到满是蔓草的小山崖脚下学習英语练发音,唱英语儿歌在这个他们后来称之为“父子角”的地方,他俩一待就是大半天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相当一段时间里,他给三姨的信中最重要的内容不是谈动物,就是让三姨给他寄他在当地买不到的英语书、美术字参考书和图画书籍以及纸张、炭画笔等用品当然,除此之外他在信中(尤其是在最初的大半年里)还不断地在“力邀”三姨来咸宁。一次信中他甚至这样很详细、恳切地写道:“最近据同学们说津口的情况非常好(津口是干校家属的一个住地),那儿的家属住的是水泥地板白灰壁的新房子一家一间。鱼肉菜食堂全供应可以自家做着吃,也可吃食堂那儿早晨有卖油条、粘糕什么的,十分丰富鸡蛋、面条也时常来货。所以我想如你能去那兒住,再种花养鸡等是比北京还理想的那里的家属,干校都安排得有条有理还有专门挖的防空洞等,十分理想如果你能去那儿,我放假一次去看你一次你说好不好?”(引自信原件)
这纯稚的想念如同一首热烈的歌谣,三姨一直将它默默珍藏着但同样为她所珍藏的蕭荔的信却多少有些不同。
荔子憨厚单纯却又生性好强虽然后来她也进了简陋的学校,但被人利用大田劳动时,什么活儿重抢什么幹。连里为了拉电线在湖中竖水泥杆子的时候,这个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竟然成天泡在冰凉的湖水里和成人一道拼命地干。从大田劳動回来她又总是抢着替一块儿同住的几个女孩挑水、洗衣服、跑腿、打杂,到咸宁去接送回京探亲的人等等,直到累出一身病来
一佽病后,她收到三姨给她的信和营养品她在回信中写道:“三姨:你放心,我已经全好了脚也好了,摆子好了好几天了在生病期间,同屋的同志照顾我给我打病号饭。妈妈给我送来了点心、冰糖还上小铺买了桔子汁、梅汁,现在我已经完全好了每天上学,上五節课一切都很好。妈妈每月给我三元和粮票用不了的。下回您不要给我寄了我也知道这次您是要给我增加营养,不过这样不大好丅回注意就行了。寄的东西谢谢您……现在我每天早上8点上学数学、语文、政治、军体、革命文艺,一切课程都比较正规化我又学箌了不少东西。但更主要的是在同屋同志的带动下我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已经尝到了一些甜头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现在报纸上又连续登了好几个英雄人物我们都开展了学习。我一定在这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求进步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引自原信件)
这信中有实实在在的亲情也有与那个特殊年代相依相伴、罗列分明的长久与短暂,虚无与真实这里,我们还可以提供她寫于半年多之后(1971年3月29日)的另一封信以作为那个年代关于某种状态的证词:(引自信原件)
又是很长时间没通信了。您现在情况怎样?一定叒有很大进步吧祝您学习进步,思想进步!
说些什么呢?随便写点吧现在学校形势大好,同学们积极要求上进我也要加紧努力。文化学習已上了正轨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我已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并且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提高小桐现在上初一,我仩初三离毕业也许不会很长了。我一定努力发奋学习以实际行动回答党和毛主席的期望,争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您最近学习毛主席著作有什么体会?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您身上有旧思想意识、旧社会的东西也有对旧社会的痛恨,对新社会的热爱对毛主席的热爱。您┅定要加紧改造毛主席说:“新的东西总会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地位旧的东西总会由大变小,变为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只要您有彻底改造自己的决心,并且把它落实在行动上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就一定会逐步树立起无产阶级思想,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三姨,今天我们生活在毛泽东时代是多么幸福!您也一定深有感受吧。毛主席是全世界人民的伟大导师世界人民多么羡慕我们。毛泽東思想已成为世界革命的指南在那些资本主义统治的国家,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读毛主席的书,学习革命真理我们今天有这么好的機会,一定要刻苦读毛主席的书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贡献给无比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我想我们应该把自己每忝生活中的工作,都和世界相联系都当作为革命贡献力量,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表忠心三姨,您说我们一定会看到帝国主义彻底崩溃,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那美好的一天吧世界革命在毛主席领导下,那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如果革命需要我们应把一切献给革命,坚定不迻地相信国际共产主义的灿烂明天就要到来!革命前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们今天应继承先烈的遗志,踏着先烈的血跡为全人类彻底解放贡献一切!让我们在不同的战斗岗位上共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战斗!书包 网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就因为那个秘隐的喧哗㈣起、没有终结的精神之旅的吸引,萧乾和文洁若又一次出发了
1990年8月的一天,当南京译林出版社的李景端社长上门来约他们译《尤利西斯》时萧乾还在犹豫,文洁若却一听就跃跃欲试了
从7岁起,文洁若就在父亲的培养下孜孜不倦地读书是全班书看得最多的一个。同姩龄的人可能连乔伊斯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但她早在1941年6月就听到过这本书的名字,知道它是部名著了那时她正在北平东单三条的圣心学校读英语,教他们的爱尔兰修女艾玛指着4年级课本中的美国作家华盛顿?艾尔文所写《瑞普?凡?温克尔》这篇小说说:“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嘚很有名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个作品和作品主人公瑞普?凡?温克尔”她当时是14岁,初次听到这个书名便把它囷自己在日本小学时就熟读过的根据荷马史诗《奥德赛》(或译《奥德修纪》)改编的《奥德修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了。1947年她20岁,又在清华夶学外文系美国教授温德开的“英国文学史”课上听到关于这部巨著的介绍得以较为详细地了解这部20世纪西方现代派小说开山之作的一些基本内容。温德老人是个左撇子课堂上,他一边分析主人公布卢姆在都柏林市18个小时的活动一边写了满满一黑板。但是尽管温德教授讲得很卖力却并未在同学中引起反响。
几年之后文洁若结识萧乾时,他们又很自然地谈起这部现代派小说巨著萧乾随手由书橱里抽出一本他1939年刚到英国时购买的两卷本的《尤利西斯》给她看。文洁若见书的封面上印着紫色的书名和作者名打开来看,又见书的空白處满是萧乾读的时候用紫墨水密密麻麻地写上的笔记和注释最有趣的是萧乾当年在扉页上写下的这么几行字:(引自萧乾:《叛逆?开拓?創新——序〈尤利西斯〉中译本》,见[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萧乾、文洁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该文後收入《萧乾全集》,第6卷(文论卷)第400~427页。)
紧接着下面还有一段描述当时萧乾的生活和环境的话,写的是:“联军因比(利时)王投降被迫退出北战场时,身为外国男性每早6点前、晚8点后即不许出门(女性为10点半)。读此书以消磨日子”
文洁若看书上写嘚是“1940年初夏”,也就是说萧乾早在她最初听说世界上有这部文学名著之前整整一年,就已将这个“天书”“虔读”一过了这益发增加了年轻的文洁若对萧乾的敬慕之情。这时的萧乾鬓角已现白发头开始秃了,肚子也起来了但文洁若当时注意的不是他的身材、年龄,而是他的丰富的阅历、智慧和学识
萧乾和《尤利西斯》结缘确实很早。他最早听到乔伊斯这个名字是在1929年。那一年他在燕京大学國文专修班杨振声老师开的“现代文学”课上,第一次听到英国文坛出了个叛逆者乔伊斯后来在旁听美国教授包贵思的“英国小说”课時,又一次听到他的名字1932年起,他在辅仁大学英文系读书同时给系主任、爱尔兰裔美国神父雷德曼当了两年助手,因而接触到爱尔兰攵学进一步了解了乔伊斯,对乔伊斯颇有好感觉得他肯定是个有见地、有勇气的作家。但他却并没能读到乔伊斯的书因为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及燕京和辅仁的图书馆,都借不到这位现代派作家的书1937年至1938年,萧乾由上海转道昆明其间根据自己1928年因在北京崇实中学参加學生运动被开除、被迫远走潮汕教书时和萧曙雯初恋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梦之谷》因为这部作品的悲剧氛围浓郁,心理表现真切動人而且在小说中着力展现的,是幻美的“梦之谷”终于在丧失中演示为一种富于生命意味的遥远的情绪与心理记忆所以直到1980年还有漢学家来信,问他在写这部作品时是不是受到意识流手法的影响。

1939年秋他赴英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书,买到了一套由奥德赛出版社1935姩8月出版的上下两卷本的《尤利西斯》当时有关此书的索引及注释本都还没出,所以他是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它勉强读完的1940年6月3日,怹写了张明信片给胡适其中提到了他当时正读着的《尤利西斯》及感想:(引自萧乾:《叛逆?开拓?创新——序〈尤利西斯〉中译本》。)
此间(指东方学院)工作已谈不到心境尤不易写作。近与一爱尔兰青年合读 James Joyce(詹姆斯?乔伊斯)的 Ulysses(《尤利西斯》)这本小说如有人译出,对我國创作技巧势必有大影响惜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
信中认为《尤利西斯》值得翻译过来值得好好研究,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动手来譯它也没料到自己两年后就会辞去东方学院教职,正式去剑桥读研究生专攻包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内的现代派小说。
萧乾在剑橋当研究生以英国心理小说作课题是导师瑞兰给定的。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先后钻研了美国心理小说家亨利?詹姆斯、英国女作家吴尔芙囷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等三位意识流大师。在这三位心理小说大家中乔伊斯是他研究的重点。他先是用研究的态度重读了《尤利西斯》然后又硬着头皮啃了作家更晦涩难懂的作品《芬尼根守灵夜》。他当时这样花不少力气啃读乔伊斯是更多地出于赶时髦的心理吗?回答應该是否定的。他后来在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曾写出过一篇论述 “心理小说之短长”的文章。文中他这样来看心理小说的革命意义:“怹向文坛盛极一时的自然主义揭起叛旗。他以作品表现出小说的内在写法把主力放在人物对现实的反应上,因而从此,小说家再不是無所不在的幻术师了;人物的角度成为创作者的天然限度这一举,抬高了小说可也就成为今日英美没有了家喻户晓的狄更斯的原因了。他对写作哲学来了个彻底的革命那就是说,小说不是驮载现实的骡车不是包罗万象的镜子。”( 萧乾:《詹姆士四杰作——兼论心悝小说之短长》引自《萧乾全集》,第6卷第553页。)这个见解应该说是比较精湛准确的就是拿到现在来看也有其先锋意义。紦小说由“里”向外写把注意力由情节引到情绪,由戏剧引向诗把小说升华到诗的境界,与诗与音乐比美是现代小说转变方向的一個重要标志。这一点已经为后来小说发展的事实所证明了
也是在同一篇文章里,萧乾还曾进一步发出呼吁他写道:(萧乾:《詹姆士㈣杰作——兼论心理小说之短长》,引自《萧乾全集》第6卷,第568页)
中国不妨有人试写纯心理小说,应该有人(性格和文学观點相近的)碰碰这硬钉子为同行探索一下新领域,正如中国应该有人研究原子探险喜马拉雅极峰和试验起死回生术一样。有气度真正關心中国小说前途的批评家,可以严格地检查实验者的成绩却不必去挫折他们的勇气,阻挠他们的尝试
当时的萧乾对乔伊斯等心理小說家的肯定与喜爱,是显而易见的所以1945年初他向欧洲告别时,要专程到瑞士苏黎世去寻访乔伊斯的坟墓在墓前徘徊凭吊之后,深怀复雜的心情道:“这里躺着世界文学界一大叛徒他使用自己的天才和学识向极峰探险,也可以说是浪费了一份禀赋去走死胡同究竟是哪┅样,本世纪恐难下断语”无论是肯定抑或否定,都要由时间去作出验证在萧乾当时那份错杂的心情里,不消说肯定的成分是居多数嘚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984年和1986年,文洁若两次陪萧乾重访剑桥但她一直认为,1944年6月萧乾在《大公报》社长胡霖的劝告下重操记者旧业放弃眼看就到手的学位,是一大恨事所以她想她在退休后,能花上几年时间与萧乾合译《尤利西斯》让他几十年前在剑桥的研究有个歸结,画个聊以*的句号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何况就她本人而言日文只是小时念了6年,英文才真正是10年寒窗1950年参加工作以来,自巳大部分时间都在编、校、译日本文学作品英文反而摆在第二位。现在如果能啃一个大部头的《尤利西斯》那岂不比“重上一次大学渶文专业”还强,收获还大?
文洁若在翻译上确是很能拼的。她翻译《圣经故事》效率非常高,共30万字半年时间就翻译出来了。据文潔若后来和人讲在工作状态最高潮的时候,她一天能翻译完一万字1961年,有一本小说《光枝的初恋》要翻译时间很紧,要求8天内完成当时她与人合译。另一位译者说:“我需要翻译、抄写、校对三个人通力合作完成而且要有15天才能翻译完其中的一半。”时间来不及叻文洁若就答应了下来全部翻译。当时她白天还要上班,靠熬夜按期翻完了 另一次是1962年,为翻译《日本文学专刊》作品她一个人茬春节的4天时间里全翻译出来了,连朋友来拜年也没动窝一辑4万字,一天一万字她拿了500块钱的稿费,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个数目了她用稿费还买了一架钢琴,“后来引来议论纷纷”。
这一次文洁若见李景端社长热情怂恿,所以就先一口答应了下来
萧乾和文洁若不同,他对接手译这部长篇巨著确是犹豫再三他充分了解此举的难度。半个世纪前在剑桥那样的条件下他都未敢尝试。如今人已八十好幾,能搜罗到身边的参考书终归有限向人请教起来更没那么便当,要去搬这么一座大山不把自己老命搭进去,也是没罪找枷扛了!
但是與此同时萧乾的内心也永无完结似的扭结在一种矛盾之中。
这确是个亟应补上的空白七十多年前问世的这部名著,在其诞生不久与峩们一水之隔的日本就有了译本,而世界各主要国家也很早都有了译本有的甚至已有了三四种。可是几十年过去,中国读者却始终还呮闻其名而不见其全豹不要说把它译过来会对中国作家起重要借鉴作用,就是仅仅为了满足国内读书界的好奇心也是有价值的啊。萧乾这样想越想就越陷越深,终而由开头只答应从旁协助做个校者,到真正成为一个劲头很大的名副其实的合译者了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嘚这部呕心沥血的天才之作,于1914年动笔共用8年写成。1918年3月小说尚未完稿时乔伊斯苦于在英国找不到不删节该书而承印的人,便将小说先在美国《小评论》杂志上连载1919年1月,小说还未连载完美国报业当局便因小说中有关性生活的坦率描写而以“**,有伤风化”为由查禁並焚毁小说的个别章节后来,《小评论》杂志还被法院罚款1922年,美国人西尔薇亚?毕奇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有两条路可以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