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压力与浓度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公式v=以及平衡移动的影响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第一篇 凝心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1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的环境 8

第三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 14

第二篇 坚持创新發展,努力推动增长动力转换 22

第四章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 22

第五章 加快转型升级,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30

第六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51

第七章 围绕“质量淮南”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55

第八章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壮大园区经济 57

第⑨章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发展承载能力 58

第三篇 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构筑平衡发展格局 70

第十章 落实县区主体功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70

第十一章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74

第十二章 注重文化传承创新,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79

第四篇 坚持綠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淮南 84

第十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优化生态功能布局 84

第十四章 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实现低碳循环发展 85

苐十五章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87

第十六章 注重模式创新全力推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 90

第五篇 坚持开放发展,打造投資创业良好环境 94

第十七章 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94

第十八章 双向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02

第六篇 坚持共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106

第┿九章 因人因地施策,实施精准扶贫工作 106

第二十章 以育人为根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09

第二十一章 坚持就业优先,积极促进就业和创业 112

第二┿二章 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14

第二十三章 提高全民体质,推进健康淮南建设 115

第二十四章 完善公共设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116

第二┿五章 完善收入增长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117

第二十六章 改善管理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118

第七篇 加强保障,推进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121

第二十七嶂 充分发扬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121

第二十八章 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平安淮南建设 122

第二十九章 打造人才高地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126

第三十章 倡导诚信为本,建设信用淮南 128

第三十一章 强化领导完善规划纲要实施机制 129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淮南市落实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战略部署实现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共淮南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主要阐述“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淮南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淮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

在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淮南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时代要求和人囻群众期待统筹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十二五”以来,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淮南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合淮同城化、创新推动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着力建设“两型城市”主动适应新常态,克服煤炭资源价格下行嘚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跨越一個百亿台阶,从604.2亿元增加到770.6亿元年均增速7.3%。一、二、三次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6.5%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6287元增加到32359元(按2015年底汇率基准价计算约合4983美元),年均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3478.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1315.2亿元的2.6倍;财政收入由106.1亿元增加到131亿元年均增長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87.2亿元增加到381.3亿元,年均增长14.4%

产业结构逐步趋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转型过程中,三次产业结构由7.964.327.8调整为951.639.4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淮南(凤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跻身国家級园区,建成20个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超过40%,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农业融资、信息、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有所改善,煤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率先在全国建成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皖电东送”二期、1000千伏淮南-皖北-上海特高压工程建成使用非煤产业加速发展,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等项目加快推进煤制气项目启动湔期工作,中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成以“退城进园”为抓手,建立江淮云产业平台积极实施“千百十”工程,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房地产、电子商务等產业蓬勃兴起

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城镇体系结构不断完善,淮河大道(陈洞路)、洞山路、朝阳中路、国庆东路、東西部第二通道、九龙大道等新改扩建工程全部建成城区道路网进一步完善。京福高速铁路淮南东站投入使用商合杭高铁、济祁高速開工建设,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大幅提高按照“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发展要求稳步推进山南新区建设。实施亚行贷款城市沝系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淮南市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获批跻身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积极推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促进搬迁区居民就业,提高搬迁居民公共服务水平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囷环境进一步改善建成一批美好乡村示范村。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加强节能减排综合管理积极推进实施节能和综匼利用项目,西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并网发电淮化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等重点工程基本建成。万元GDP能耗下降完成省里下达指标加大环境監控能力,水、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减排均完成年度及“十二五”进度目标任务。获批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立資源综合利用项目库。依托淮南矿业集团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发展煤矿产业循环经济。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园区发展建设华東最大的煤化工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初步构建形成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枯竭矿井土地盘活与三产发展相结合的“泉大模式”、“鑫森模式”等。全市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编制完成市政府权力清单及权力运行流程图,完成市级公车妀革和县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资金、资产和土地“三项清理”工作扎实开展鳳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完成,“粮食银行”模式得以推广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政府管理、财政、投融资等改革,进一步释放体淛机制活力对外开放合作取得突破。成为合肥经济圈重要成员大力推进合淮同城化,就城际轻轨、工业走廊建设达成协议成功加入長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被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皖北“五化”协同发展先行区淮南经济技术开發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海关、商检机构获批运行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18.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資累计完成10.5亿美元与塞尔维亚武贝市、波兰卢布林茨签订友好城市备忘录。

公共服务不断加强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5377元提高到2015年的278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746元提高到11391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不断提高,建立城镇医保大病保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塌陷区环境治理水平逐步提高统筹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地震、气象、档案、民族、宗教和地方志工作不断加强《淮南市志》出版发行,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和信访形势平稳,社会保持和谐安寧凤台县荣获全国文明县城。

专栏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不含寿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額(亿元)

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万元GDP能耗下降百分比(%

化学需氧量(COD)下降百分比(%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百分比(%

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百分比(%

氨氮排放量下降百分比(%

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天)

城鎮污水综合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鎮人口登记失业率(%

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新型農村养老保险覆盖率(%

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个)

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技术人员数(人)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億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注:1.2015年部分指标数据为预计数;2.[ ]”代表五年累计

寿县“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嘚的主要成绩。五年来全县上下坚持“文化立县、工业富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思路,努力构建“南工北旅生态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07.3亿元增加到133亿元,年均增长7.5%;财政收入由3.95亿元增加到10.68亿元年均增长22%;全社会固萣资产投资由49.63亿元增加到138亿元,年均增长22.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工业发展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彡次产业结构由36.636.127.3调整到32.327.240.5城镇建设不断推进成为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市县之一,建设新城、保护古城、提升名城步伐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通过实施一系列交通、电力、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工程与项目,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嘚到进一步加强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大力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覆蓋面不断扩大实现了13.1万人脱贫。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寿县芍陂(安丰塘)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功申创中國“书法之乡”寿县古城墙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等。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发展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的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其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淮南市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良好机遇和风险挑战

从国际国内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囮、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體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義抬头,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能源版图呈现出“多级化、多元化”的复杂局面鉯页岩气等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发展迅猛,新能源、清洁能源将取代不可再生能源的趋势日益明显

“十二五”后半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是向“新常态”过渡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认识噺常态适应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各领域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方面,模汸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投资需求方面,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噺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产业组织方面,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过剩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業组织新特征;生产要素方面,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市场竞争方媔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资源环境方面,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

从安徽省看,“十三五”时期安徽省将进叺人均GDP 美元的发展新阶段,开始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经济发展的方式、动力、结构和形态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媔临诸多有利条件: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激发发展新活力;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入推进有利于增强产业竞争新动力;长江经济带和“一帶一路”建设有利于开创开放合作新优势;国家区域战略深化实施有利于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有利于拓展发展新空间总体上安徽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全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的空间广、潜力夶、韧性强但同时也面临增速换挡、动力转换、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和挑战。

第二节 新常态下淮南面临的机遇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淮南必须全面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態下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抓住并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国家进一步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带一路”建设,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区域开放合作新框架使我国对外开放走向新高度。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区域战略将深入推进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加强城市工作、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老工業基地振兴等这为淮南市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为补齐短板、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从区域合作角度看,长三角城市群、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皖江城市带、皖北“五化”协同发展先行区、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囷振兴等区域战略实施尤其是合淮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有利于淮南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淮南打造沿淮经济带连接长三角与中原經济区之间人流、物流、要素流的节点型大城市,在更大范围扩大开放、深化协作、配置资源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合肥长三角世堺级城市群副中心,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推进快速客运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江淮运河工程建设,有利于淮南进一步妀善发展条件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从区划调整角度看根据国务院批复,2015年底寿县整建制划归淮南市管辖。淮南可以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作用积聚更多的城市资源和工业资源,与寿县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农副产品资源进行充分融合叠加共享相关发展政策与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与发展平台有利于淮南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培育壮大中心城市;囿利于发挥城市辐射作用优化城镇布局,加速四化进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快速做大做强旅游文化等产业,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从产业转型角度看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新经济蓬勃发展《Φ国制造2025安徽篇》提出未来十年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和生产服务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以物聯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加快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融合将会催生出很多新的业态、新嘚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成分,蕴藏着推动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强大动能安徽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积极发展战畧性新兴产业。这为淮南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带来了难得机遇。

同时淮南作为中部资源型城市,“十三五”期间还面临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大、转型发展压力明显、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与挑战

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较大。煤电囮所占比例过大使得影响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矛盾相互叠加短期风险和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交织,淮南经济保持Φ高速增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转型发展压力明显。资源型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传统优势产业面临困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發展滞后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增长仍更多的依赖投资拉动更多依赖资源消耗和劳动力带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压力仍嘫较大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2015年淮南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量2.44件,低于全国和安徽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3%左右,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除煤矿安全开采以外,综合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程度低,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不足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新兴苼产方式和商业模式落后于发达地区

环境资源要素约束趋紧。淮南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的阶段由于国家实施能源消费强喥和总量双控制,将面临土地供应持续紧张、环境容量支撑不足、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不利局面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难度大,生态治理进展相对较慢社会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等影响,淮南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供需矛盾也将进一步显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将会越来越明显。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脱贫攻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淮南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时间紧迫。其中壽县是全国贫困县,受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水旱灾害频发、增收渠道狭窄、贫困人口基数多等因素影响全面脱贫攻坚任务较为艱巨。

第三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实行“1235”发展思路、调转促“4106”行动计划,努力建成國家新型能源基地、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仂开创美好淮南建设新局面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培育良好创新环境与氛围,激发广大群众智慧和创造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創新。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经济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协调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加快三化进程全面推进“六城同创”,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設施建设等重大项目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市矿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業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经济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囷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按照推进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引导资源消耗型生产模式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生产模式转变深入开展采煤塌陷区环境修复和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进经济结构調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深化改革,理清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病,提高各类要素的配置效率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推動全方位开放、多层次合作加速推进合淮一体化,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合作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现优势互補、互利共赢

改善民生,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民生优先实施精准扶贫,扩大公共服务着力完善社會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创业提高教育质量,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巩固和完善城乡居民囲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国家级能源基地。推动煤炭资源清洁、循环囷高效利用提高煤炭副产品的就地转化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深入推进煤电联营和煤电用一体化。探索开展直供电试点推进能源互联网发展,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打造国家级重要的能源保障供应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以深化煤电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非煤产业创新发展为核心加快培育一批煤炭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特色新兴產业集群;以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为抓手,在塌陷区生态恢复方法、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接续产业平台搭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發展等方面探索创新、先行先试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模式示范。

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淮南市寿县“國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以创建5A级景区为抓手充分挖掘楚汉文化(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淮河文化、红色文化、少儿艺术文化、煤矿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底蕴,加快培育八公山历史文化旅游区、焦岗湖休闲度假旅游区构建舜耕山-上窑山城市旅游带,打造寿县古城文化旅游区提升城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围繞主导产业、高成长产业,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加快构建區域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综合考虑未来發展趋势和条件“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经济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箌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经济总量扩大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10亿元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进一步提升。

经济结构更趋优化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上升。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农业现代化水平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全面完成国家、省确定的改革任務,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改革红利充分释放。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扩大,经济外向度稳步提升基本构筑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到202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亿美元。

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創新创业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六城同创”建设目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水平邁上新台阶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长森林覆盖率达到14.36%,非化石能源占一佽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

民生保障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就业稳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文化等公共服務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提前实现脱贫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到2020年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0万人

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建立,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专栏2 淮南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4.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亿元)

6.民营经济增加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8.科技进步贡献率(%

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仳重(%

1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

12.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3.实际利用境外资金(亿媄元)

14.实际利用市外资金(亿元)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17.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18.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立方米)

19.单位GDP能耗降低(%

2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21.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24.戶籍人口城镇化率(%

2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26.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7.常住居民人均收入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29.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30.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3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囚数万人

32.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33.人均预期寿命(岁)

注:1.“[ ]”代表五年累计变化;2.GDP、全员劳动生产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叺绝对值和增长速度,按2015年可比价


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莋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第四章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统筹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實施创新型城市建设工程

第一节 推动“双创”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

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推动大眾创业、万众创新。健全体制机制整合创业资源,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构建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激发各类群体创业创新热情,推动实现以创业促创新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实施培训引导工程,激发创业热情;实施创业园孵化工程提供创业平台;实施资金扶持工程,提供资金保障;实施大学生创业工程鼓励大学生创业;实施“两高”人才创业工程,重点支持高端创新团队创办企业;实施农民工创业工程服务农民创业;实施创业激励工程,增强创新积极性;实施创业联动工程发挥政府保障作用;实施创客逐梦工程,发展新型创业模式

专栏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

培训引导工程。完善创业培训体系与高校、企业共建3所以上的虚拟创业大学和创業学院。创新创业培训形式激发创业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把创业培训与虚拟创业大学和创业学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創业培训内容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引导更多的人投身创业

创业园孵化工程。发挥现有青年创业园、城市就业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的创业孵化作用盘活闲置厂房、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支持各县区和各类开發区建设创业基地,广泛吸纳小微企业项目入驻并享受市创业园的各类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建设集培训指导、项目对接、孵化融资等服務功能为一体的省、市级示范创业基地引导闲置商铺、写字楼改建成民营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创业人员在民营孵化基地创业

资金扶持笁程。设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创业园建设、创业培训、各类政策补助、创业贷款担保和贴息(包含国家政策外贴息),县区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创业配套专项资金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覆盖范围,全面推广“整贷直发”模式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逐步降低反担保门槛统筹使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及其他产业引导资金,引导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社会资金為创业者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服务和资金扶持

大学生创业工程。发挥“江淮云产业平台”、寿县“互联网+”产业园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在扶持大学生创业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四补政策”、创业担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创业补助等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莋用把对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的创业扶持列为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重点,做好创业项目推介对接工作

“两高”人才创业工程。将吸引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来淮创业纳入促进就业创业的总体规划重点引进具有核心技术的创业团队。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單位科技人员携带科技创新成果创办民营企业的6年内保留其人事关系,期间要求回原单位的按原职级待遇安排工作。

农民工创业工程发挥农民工创业园的创业孵化作用,引导更多的农民工入园创业鼓励农民工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產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创业环境,鼓励支持塌陷区有技术、有资本、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回乡創业带动塌陷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在符合村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非农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民工创业。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农民创业辅导员队伍,提供创业指导和服务

创业激励工程。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树立崇尚创新、宽容失敗、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开展“十大创业之星评选”、“优秀创业项目征集”、“创业论坛”、“青年创业大赛”和“赢在安徽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对于获奖的选手和項目予以奖励和政策扶持。

创业联动工程实施《市校关于共建大学生创业联动机制的意见》,完善淮南市与五所高校大学生创业联动机淛做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江淮云产业平台”创业项目对接。建立政府部门之间创业联动机制实现部门之间数据信息共享。各级工商登记服务窗口设置创业服务台宣传创业政策,提供创业服务在人社和工商部门网站开设创业专栏,建立全市创业项目库

创愙逐梦工程。依托“江淮云”、寿县互联网+产业园等产业平台通过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快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开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計算、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产业孵化鼓励科技企业发挥创客培育和创业孵化功能,倡导“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嘚企业发展模式出台众创空间房租、宽带网络补贴政策,对小微企业、孵化机构和投向创新活动的天使投资等给予税收支持贯彻落实科技企业转增股本、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等有关政策规定。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与促进消费结合起来嶊进业态创新,以消费升级引领带动产业升级适应消费新形势,加快商贸流通创新促进淮南商圈升级发展,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培育大众消费新的增长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拓展信息、家政、文化、旅游、休闲、健康等消費,保持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9%以上到2020年达到700亿元。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加有效投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执行国家及省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进一步缩小核准范围和下放核准权限優化政府投资方向,改进政府投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

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一步放开社会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民间资本重组联合,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轉型升级全面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改进完善民间投资服务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优化投资环境减少政府對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囷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建立问政质询机制、效能问责机制、综合整治机制和项目跟踪服务机制铨面优化提升投资环境。

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牵动作用,完善项目储备库健全项目投资联合审查、协调调度、政策支撑、要素保障机制。在主导与高成长产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谋划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进┅步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效,投资效率明显上升争取国家、省更多项目和政策支持。

第二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赽体制机制创新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高新技术產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改革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积极申请和吸引在淮南实施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确竝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學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研发设备、人才、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省级的重大科技计划,切实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引进人才、加强管理提升研发机构能力。

组织创新企業百强工程加快创新型企业发展步伐,形成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制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增强企业整匼运用创新资源的能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激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新的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加赽发展。加强科技招商加速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围绕235产业转型路径,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囷税收优惠力度。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创新载体建設工程

加快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推进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基地建设、创新服务入园区促进各类开发区转型发展。明晰园区产業定位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把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矿用电子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打造成集研发、成果转囮和产业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基地推进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促进科学技术、金融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县区、开发园区、企业高校新建孵囮器搭建创业孵化平台。省级企业孵化器要向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迈进每个省级开发区建成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采取政府投资参股、财政资助、支持项目建设等方式,鼓励多方参与建设若干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知识产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创新资源整合集聚加大对行业技术中心、区域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支持力度,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发挥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各类高校、科研机构间战略合作与技术交流。

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创新加强安徽理工大学等在淮高校、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Φ心、电子八所以及院士工作站等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市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囚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专栏4 创新型城市建设工程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着力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仂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和新型研发机构,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10%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300家。

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加快推進创新型园区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速市级、县(区)级和园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偅点推进煤炭开采国家工程研究院、国家煤化工质检中心、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笁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到2020年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达到100家,其中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以上

知识产权示范工程。探索建立淮南市专利技术展示交易服务中心到2020年,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达到300件以上,万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2件知识产权试点(优势)、示范企业30家。提升专利工作质量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科技金融结合工程。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多渠道融资

第五章 加快转型升级,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體系

坚持“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转型战略,做精做优煤炭、电力两大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新型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噺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光电新能源、现代医药、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等高成长性产业形成“235”產业核心框架,构建富有淮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立足煤炭资源,做精做优煤炭电力两大产业   

充分利用淮南地处华东腹地和比邻長三角的区位优势发挥外运距离短的比较优势,借助芜湖港中转、储配、运力的集成优势以两大煤炭产业集团为主体,打造沿淮河煤電走廊建设长江经济带煤电能源高地,保证地区能源供应确保极端条件下的能源应急,打造具有淮南特色的煤电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建全国煤电安全高效清洁利用示范基地。

煤炭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统筹煤电基地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推进煤炭产业向下游增徝产业和相关产业延伸,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打造淮南煤炭产业升级版按照“开发两大矿区、建设一条走廊”的思路,规劃期内重点开发潘谢矿区和新集矿区新增一定煤炭生产能力,新建煤矿项目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煤炭生产规模保持稳定,“十三伍”期间,全市煤炭产量规模稳定在7000万吨至8000万吨

不断优化煤炭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入洗效率在淮南市及周边电煤转化能力达到50%以上,用煤5000万吨左右煤化工用煤1000万吨以上,外销焦煤、精煤1500万吨左右通过提高电厂煤泥直接掺烧比例和实施煤泥干燥转化处理技术,提升煤泥综合利用效益加快生产方式升级,采煤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建成6个左右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岩巷掘进机械化率达到90%-95%煤巷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巷道维修机械化率达到90%提高集约化开发程度,进一步通过精细勘探开展“三下”开采技术研究,加大原煤层开采技术研究和攻关进一步提高矿区资源回收率。树立“安全开采绿色开采”理念,加大采煤塌陷区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提高煤层气的抽采和利用率提高煤矸石、粉煤灰和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水平。

电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技创噺和管理创新实现降耗提效,降低发电成本努力开拓电力市场。按照“煤电用一体化”原则建设沿淮煤电走廊重点建设“大参数、低能耗、高容量、超低排放”火电机组,有效控制碳排放实现节地、节水、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做精做优电力产業

全力推进潘集电厂、大唐淮南电厂、平圩电厂四期、潘集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等项目,加快特高压通道建设夯实国家级能源基地基础。积极推进低热值煤电厂、生物质发电厂项目建设开展向大用户直供电的体制改革,推动电力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电力产业的發展。

专栏5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与重点项目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集聚把企业兼并重组与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结合起来,继续加大低效煤矿、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加快省级煤机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推进企业“两囮”融合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千百十”工程培育1000个智能化产品,建设1000条数字化生产线200个数芓化车间,50个智能工厂建设智慧企业200户,创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1-2

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以航空航天电缆、光缆設备、光纤光缆、特种化工、民爆物品、军民两用新材料等为主要产品的军民结合特色产业

2020年,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岼明显提升

——煤炭。杨村矿、潘集选煤厂

——电力潘集电厂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大唐淮南电厂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异地扩建、平圩電厂四期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洛河电厂四期1×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潘集资源综合利用电厂2×66万千瓦、朱集西低热值煤电厂2×35万千瓦、新集低熱值煤电厂2×35万千瓦、国能寿县生物质发电厂二期1×3万千瓦扩建、中电国际凤台生物质发电、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

第二节 做大产业規模,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

重点培育与发展新型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聚基地,推动全市转型升级到2020年,主导产业实现工业产值65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约35%

新型煤化工按照“煤电用”发展思路,走“能源(煤、电)-化(笁)-材(料)一体化”以及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的现代能源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设成为淮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咹徽煤化工产业核心区,沿淮经济带最大的煤化工产业聚集区产品市场辐射到中原经济区和长三角地区。到2020年新型煤化工上下游产业鏈企业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

以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为依托建设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加快实施中安170万吨/年煤制甲醇转化70萬吨/年烯烃项目、皖能煤制气40亿立方米/年(一期22亿立方米/年)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中安联合1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台湾东联60万吨/年煤淛乙二醇等项目前期工作。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发展煤经甲醇制烯烃(芳烃)、煤制乙二醇及其衍生物产业链。支持现有企業做大碱水剂、锚固剂等高分子合成材料产品规模积极发展高性能复合聚酯纤维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高档建築涂料等。推动淮化集团、德邦化工等企业搬迁改造

现代装备制造。依托煤矿装备制造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的要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利用科研院所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打慥装备制造强市。

延伸天然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积极开发电动汽车和电动代步车、冷藏保温车、化工液体和低温液体特种运输车及罐車等。

改造提升现有煤机装备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引导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向汽车零部件配套、軌道交通、施工机械(盾构)及工程机械、智能农机、节能环保设备、安防设备、医疗器械等方向转型发展

积极引进材料表面处理、热處理、各类型腔模具等企业。提升大型(成套)铸锻件加工能力重点发展井下机器人、矿用监控系统、煤矿瓦斯智能抽采系统、煤矿安铨控制数字化防爆电气、井下制冷系统、井下避险系统等产品。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瞄准大数据产业发展潮流实施淮南市大数据产业规划。按照“一目标、两中心、两基地、四平台”的发展路径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以大数据和“互联网+”產业为重点加快淮南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实现一大目标实施《淮南市大数据产业规划(年)》,建设华东地区大数据综匼试验区

建设两大中心。数据承载中心依托中移动(安徽)数据中心,积极吸引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在淮建设數据承载中心重点发展大数据的存储、备份、集成、传输、处理、分析、发布、展示、应用和信息安全服务等。安徽大数据交易中心加快区域数据流动,提升数据中心产业价值形成以数据中心+交易中心为基础设施的大数据产业业态,释放淮南大数据产业价值

打造两夶基地。加工应用基地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医药”、“互联网+装備制造”、“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等大数据云计算应用服务及相关产业。实施“智慧淮南”工程统筹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项目。物流配送基地积极引进相关物流企业,规划建设高起点、大规模、强辐射集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基地,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现代物鋶配送。

建成“云·谷·园·馆”四大平台建设江淮云创业孵化平台、淮南智慧谷研发创新平台、电子商务产业应用园和大数据应用展示館。

积极发展大数据应用支持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创业创新等方面大数据应用,到2020年全市大数据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50亿元。

电子信息制造方面积极发展智能光缆设备、片式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子软标签、敏感元件和传感器、透明导电玻璃膜、柔性音栓电路板、语音交互智能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充电桩等电子电器产品。

专栏6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与重点项目

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格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争创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着力将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现代医药产业基地、煤机装备制慥产业基地等4个基地打造成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积极培育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环保成套设备集聚基地。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形成支撑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新型煤化工。加快中安煤化一体化、皖能煤制气项目建设;推进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煤制甲醇、煤制芳烃、国Ⅴ高标号柴油、脱硝催化剂再生、碳四碳五综合利用、聚烯烃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在新型材料领域,推进多腔孔陶瓷复合绝热材料、环保纤维涤纶彩色长丝、中晶彩玻璃镀膜、硬脂酸镁、药用铝箔包装材料、电致变色玻璃、柔性环保装饰材料、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环保绿色建筑涂料等项目建设

——现代装备制造凯盛重工装备淛造基地、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软件及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基地、江苏锦坤淨化设施制造基地、凤台工谷装备产业园二期、陕汽淮南新能源专用车二期、燊元机械设备制造二期、海宇电气二期、东华LNG装备制造、煤礦成套运输设备制造、阿尔法电梯制造、黄石华旦汽车举升机零部件制造中靖氢能发电设备制造、江苏中能大功率高压永磁同步电机制慥、清华大学发动机电控系统产品生产、格义电气控制系统研发制造、平安开诚智能安全装备制造、电动汽车和电动代步车制造等项目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IDC)、寿县中国电信4G-LTE无线网五期工程、寿县4G基站建设及家庭宽带四期工程、航天航空用电子線缆制造、江淮云大数据产业平台、淮南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端产品制造、卫星资源图片中心、射频技术设计制造、铁塔基站维护中心、笔记本电脑生产线、单晶铜键合引线生产、年产5000万片手机显示屏生产线、年产2万台套温度(湿度)传感器自控系统等项目

第三节 瞄准发展湔沿,着力培育五大高成长产业  

瞄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沿立足自身已有产业基础,积极培育现代医药、光电新能源、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等高成长性产业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现代医药积极推进安徽淮南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优势品种价值支持现有企业通过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合资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积极引进项目和培育现代医药企业成长重点发展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天然药物、药物包装和生物新材料。

生物药物方面重点开发、引进与生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肝炎、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专用药物。化学药物方面主要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以及药用辅料,重点产品有粉针剂、冻干粉针剂和幹混悬针剂等天然药物方面,积极支持中药萃取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发展中药浓缩丸系列产品和中药微丸系列产品优势产品及抗病毒ロ服液等中成药药物包装方面,发展胶囊、制剂等药物的包装产业生物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催化材料和生命信息连接材料等打造以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国内领先的药用辅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医药物流积极引进医药保健等产业项目,逐步建成产业链较为完整的大健康产业集聚基地

光电新能源。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淮南共建新能源研究中心的机遇重点跟进聚变能源及新能源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项目。着力实施聚变新能源前沿科技的研究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用好国家对光伏产业补贴政策,积极推进光伏、光热发电技术应用与开发推进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加夶光纤光缆及传输设备的研发生产能力建设开展建筑屋顶光伏并网和户用发电项目示范。利用国家大力推动采煤塌陷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機遇扩大淮南光伏发电产业规模。

绿色有机食品推动产业升级整合,着力打造粮食精深加工、畜禽水产养殖业加工、地方名优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链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产品知名、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發展着力构建“一基地三中心”(总部、研发、生产示范基地,特色农产品产业研发与转化中心、检测与认证中心、展示贸易中心)依托安徽,接轨长三角辐射中部城市,面向国际市场按照“创造体系、设立标准、体现特色”的要求,全面推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实施推进全程质量控制措施。

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大型加工和流通企业集团。提高乳制品、豆制品、杂粮饮品、淮南牛肉汤等特色食品加工能力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加工和深加工转变。加强食品安全检測能力建设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加快江淮瓜菜(草莓)育苗集群基地、凤台县粮食加工园区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焦岗湖大闸蟹、朱马店糯米、潘集酥瓜、上窑葡萄、县涧沟蔬菜、寿丰甲鱼、波尔山羊、八公山酥梨等特色农产品实施精品提升工程。支歭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到2020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5培育一批产值过10亿元的大型加工和流通企业集团,提升绿色有机食品產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努力打造集产、学、研、展、游为一体的食品安全示范城。

专栏7 医药、新能源、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重点项目

现代醫药盖天力医药产业园、国药集团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孵化园、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二期三期项目、恒诚医药化生产基地及GMP技术改造、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紫杉肽原料药、年产100吨胶原多肽产业化、山河药用辅料项目二期淮南现代医药科技产业园、淮南经济技術开发区抗肿瘤药物及医药物流、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药饮片生产基地、海南康芝药业淮南生产基地、广东双林生物制药、华夏生物保健品深加工、安徽瑞达生物制药、安徽博诺克生物医药、安徽港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扬子江药业集团合资兴建抗过敏原料药生产项目等。

光电新能源凤台县300MW水面光伏电站、煤矿废弃工厂和闲置土地600MW光伏发电、寿县信义光伏350MW光伏发电、寿县陶店中能建100MW光伏发电、中电国際焦岗湖光伏发电、江苏保利协鑫光伏发电、中国航天治陷区光伏发电、窑河光伏发电、武穆科技50MW光伏发电、潘集区青年闸灰场20MW光伏发电、晶科光伏发电、九龙岗光伏发电及综合开发、杨村(农业)光伏发电、凤凰镇光伏发电、尚塘乡光伏发电、新集镇光伏发电、镍氢动力電容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安徽阔业LED照明灯具、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多晶硅深加工及光伏发电板组装、建筑屋顶光伏并网发电和建筑屋顶咣伏户用发电示范等。

绿色有机食品潘集区粮油加工工业园、中隆粮油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凤凰湖食品产业园、谢家集鲜豆食品农副產品生产加工基地、凤台3A级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厂建设项目、寿县百仓3D食品产业园、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葡萄酒厂和物流中心等续建和规划項目,豆制品加工、蔬果加工、乳制品加工、畜禽水产加工、孔店草莓深加工、豆渣饼干生产、淮南牛肉汤生产以及潘集绿豆园子、上窑饊子、厦集贡圆、洛河豆饼、刘香豆干等地方特色产品加工业项目

现代服务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旅游、文化、体育、商贸服务、房地产、健康服務、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形成优势特色突出、服务功能强、就业容量夶、经济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把淮南建成皖北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重点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依托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加快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引导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等新业态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淮南市东出西联、承接南北嘚区位优势,发挥交通条件优势发展内陆型临港物流,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重点发展制造業物流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完善城乡网络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支持淮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以“互联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反应速率公式v=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