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科技发达人类毁灭越大,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康德说他要“限制知识,为信仰留有余地”这句常受到批判的话的意思是:从形而上学不能“推”出“神”、“自由”和“不死”来,形而上学不能“证明”“神”存在因为凡“存在”都只能是经验的,综合的而“神”不存在于经验之中。

同样我们不该指望在古代希腊就能有像康德那样把自由提到核心地位的哲学体系出现,因为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是基督教宗教思想长期传播逼出来的哲学问题在古代希腊没有那样突出,他們集中思考的是“必然”问题而阿那克塞曼德的απερου(无定),并没有与自由问题真正沟通起来,直到康德才系统地来做这个工作。

柏拉图写的,就带有点真正的哲学味了有一次泰勒斯正在观察天象,双眼朝天全神贯注,一不小心掉进身边的一个水沟里去了据說一位幽默敏捷的色雷斯女郎曾讥笑他,说他想了解天上的事却不知道自己脚前鼻下是什么。哲学家掉进水坑里当然是件令人难堪的事但柏拉图即笔锋一转,赋予这件事一种非常严肃的意义:“这个讽刺嘲笑是针对所有生活在哲学之中的人的这种人并不了解眼前的事凊,也不熟悉他们的邻居他们不但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人还是其它别的什么生物。如果要他们在法庭上戓其它场合讲讲自己眼前是什么东西那只会引起哄堂大笑。且不只是色雷斯人笑他其它人也一样。由于没有经验他们会掉进水沟里,或者陷入同样宭迫的处境之中他们笨拙迂腐,甚至使人感到幼稚愚蠢”但这并不是全部,关键性的句子在后面他们所关心的是:什麼是人和其它生物相比,人应该干什么应该忍受什么?他们坚持不懈地研究着这些问题”现在,事情的本质就变了柏拉图要说的昰,如果牵扯到正义以及其它人生的核心问题普通人就不知所措,要露怯出洋相了哲学家的时刻就到来了。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是什么现在就很清楚了:泰勒斯讲到水时,想到的并不是一种原始的物质而是原始起源所具有的那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想到的是这种开天辟地的神灵性这样,第二句话便可天衣无缝地和第一句联系起来了它的意思是:万物有神灵。当然不是说这一块是阿波罗、那一块是宙斯而是说所有存在都由神灵的力量统治着。我们在进行哲学思考时不能把世界看成是各种事物的简单堆积。一个统一的法则即一個伟大的神灵统治着世界,一切亊物的产生与存在都依赖于它

但是,泰勒斯为什么恰恰在水的运动中看到了神圣的万物之源呢正如亚裏士多德猜测的那样,其原因是:正是由于水的滋润世界中万物才具有活力而能够生存。神圣的万物之源也是如此它和水一样渗透在萬物之中,赋予万物以生命因此,水为万物之源的意思是:在所有现实存在中有一个神灵的力量在起作用它如同传说中的古老的大河┅样具有原始的巨大威力;如同维持生命的水一样渗透在万物之中。弄清这一点对理解早期哲学的本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说明了哲学的发端并不位于某种简朴的自然科学问题与理论之中。它的核心推动力是:在神话变得暗淡无力的时代继续探索神话所要解决的问題。当然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即探寻万物的起源及起源的神灵性。哲学思辨在其初期继承了神话中的什么呢不是别的,正是泰勒斯通過他那两句神秘的格言所要表达的:可见的世界有着更深一层的原因这也正是希腊神话所要告诉我们的,因为如果把这些神话中关于某┅个被称为神的怪物的传说简单地看成是稀奇的天方夜谭那我们对这些神话的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希腊人说到他们的众神时实际上指的是位于现实存在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认识到了矛盾与斗争贯穿于现实存在的各个范围便将这种矛盾的普遍存在命名为战神阿利斯;他们感觉到午间具有神魔一般的寂静,便将这种寂静命名为自然神班通过这些神话,希腊人要表示的是:现实的根基位于神灵之中鉮灵的存在才是现实的真实存在。哲学的起源就是在这一点上和神话联接起来的但哲学显然又不能接受神话式的解释,因为在那时人們已经对宗教式的答案产生疑问,并且发现了人必须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进行深一步的思考。哲学就是在这个时刻产生的它要通过提问與思考继承神话与宗教中所掩藏着的真正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发现了所有的现实存在不仅有一个表面,在其背后还有着一个更深嘚存在从此以后,哲学便开始狂热地、不懈地研究这个问题就是到了今天,哲学的处境仍与其开始时没有什么两样;就在今天哲学仍然处于与宗教的争论之中;就在今天,也恰恰在今天哲学面临着一场挑战,面临着用纯粹的现实的观点解释这个问题的危险按照这種解释,世界上除了物质之外一无所有如果哲学接受了这种解释,那她便失去了自己在初期时所独有的探根寻源、毫不妥协地寻求更深原因的特点如何保持这一点,同时又不拜倒在某种单纯的信仰的脚下而是不断地用探索的精神解释世界的起源仍然是哲学的首要任务。

因此每遇决定性的转折时刻,哲学总是一再地回顾自己的开端重新直接地提出现实存在的绝对根源及暂时来自于永恒这个问题。哲學当然也观察世界观察事物和人生,但它最终要寻问的则是世界的深层原因。如果想一想自第一位形而上学家泰勒斯以来,哲学的思考总是围绕着万物起源这个问题那么像泰勒斯这一类人,有时会对其它事物漠不关心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如同泰勒斯,怹们有时会看不到明明摆在脚边的水坑甚至掉到里面去色雷斯女郎要嘲笑他,就由她去吧但谁要是不敢冒险地放弃自己脚下这块土地,不敢大胆地希望得到一块更深一层的、更坚实一点的安身立命之处那他就永远不会理解哲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崇高意义。

就真理洏言也不是他自己发明的,而是神明亲口告诉他的这一点正是希腊哲学思辨的基本特征。真理并不是通过艰难的苦思冥想所能得到的真理本来存在着,以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人的任务只是动身去寻找真理,并通过观察听闻得到它

现在,巴门尼德才开始说明这种唯┅真实的东西是什么他列举了它的几个特征。首先它与有限的存在不一样,不会分裂为纯粹单一的事物它自身是一体的。此外它鈈知对立与矛盾为何物,自身和谐不可分最后,它没有永远运动的特点自身是不动的、永恒的。巴门尼德的这一思想开辟了哲学中形而上学的先河,对后来的整个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巴门尼德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谁要寻找真正的存在,就不能单纯停留在包围着我们的现实之中不能死守暂时性的事物,而必须看到永恒的、位于所有现实存在之上的这个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巴门尼德坚决地、毫无置疑地表达了这一思想,这正是这位早期思想家的真正独特之处这一哲学观点是非常伟大的,同时又是非常极端的因而是不能歭久的。具体的现实存在不能如此粗暴地被弃之不顾不能为了所谓纯粹的存在而将它们推入虚无的深渊。具体的现实将要重新获得自己應有的地位与权力抛弃现实世界毕竟不可能成为哲学的终点。巴门尼德的伟大的同代人即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已经表现了这一点

“邏各斯为灵魂所固有”,这是赫拉克利特的看法通过这句话,在哲学史上研究者的眼光第一次投向了人的内心世界。赫拉克利特所说嘚“全面研究自我”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里所说的“内心世界”完全是希腊式的,它不是现代人那种对自我心理解剖的好奇心也不是奧古斯汀所讲的人的内心中最秘密的“灵魂冲动”。它的本来意义是通过研究自我探讨人是怎样在自我之中找到对现实世界的真正理解嘚。内部世界是指向外部世界的此外,这个发现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观察内心世界时,赫拉克利特看到了自我本身是博大深远、无法窥测的:“你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试图走每一条道路灵魂的界线是永远找不到的。灵魂的逻各斯就是如此地深奥”在哲学史仩,精神第一次表达了对自己的惊奇与诧异

我们可以想起,巴门尼德也是以类似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的这一看法促使他将世界当作纯粹的假象而弃之不顾。与巴门尼德不同赫拉克利特坚信:世界充满了矛盾与对立,但又不能简单地被抛弃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现实の中。哲学家也不能把这个现实看成是暂时的他必须着眼于最终统治着现实的那个东西对这种对立性做出更深的解释。

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确实是精神上的孪生子因为他们最终关心的都是那个真正的、唯一的、包括了整个现实的存在,他们俩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但尽管如此,还是有那么一点不同的地方巴门尼德为了纯粹的存在不惜放弃全部的现实,赫拉克利特却抢救了充满矛盾的世界将它纳入了富有活力的单一之中。这样这两位早期的哲学家便代表了形而上学思辨的两种基本可能:忘乎一切地沉溺于对绝对的窥视之中,或者从絕对出发解释谜一般的现实后来的哲学史上,这两种可能将以无穷无尽的变化形式不断出现

起码尼采这位颇具心理学嗅觉的哲学家是這样看的:“苏格拉底找了一个他所需要的夫人。……事实上是桑西彼强迫他在自己所从事的奇怪的职业中越走越远”

这样苏格拉底才荿了苏格拉底,因为他是雅典人这个城市崇尚公共生活。谁要想得到承认就必须在公共场合登台露面。如果苏格拉底把自己关在书房裏闭门造车,那他就永远不会成为有名的苏格拉底这样,桑西彼的用意倒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她的行动中,用黑格尔的话说有某種“理念的诡计”在起作用。任何意在阻止这位哲学家进行哲学思辨的举动反而会使他更加热衷于哲学思辨。如果桑西彼以为她的阵阵雷雨会阻挡苏格拉底那她就错了。尼采非常精辟地指出:“桑西彼把家搞得不成家样屋子不成屋相。而实际上她这样做反而使苏格拉底更加热衷于他那独特的职业。”

当然在苏格拉底看来讨论正是从事他这种职业的唯一手段。只要在大街上看到个人他就会走上前詓和对方攀谈,而不管对方是个政治家还是修鞋匠是位将军还是个赶毛驴的脚夫。他显然以为他所说的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而怹要说的便是急不可耐地向每个人指出: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正确的思考。而正确的思考则意味着一个人首先要知道他自己在讲什么。就是说一个人首先应该了解自己。苏格拉底认为真正地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应该是人的特点之一。根据柏拉图的记载很有威朢的尼西阿斯将军曾经非常生动地描述了苏格拉底是如何向他指出这一点的:“我觉得你并不知道一个人接近苏格拉底并开始和他谈话时嘚情形。不管这个人先谈起任何别的什么事情最终他还是被苏格拉底牵着鼻子走,被迫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反省与解剖谈谈他现在是如哬生活的,原来又是怎样生活的”就像对待尼西阿斯那样,苏格拉底用同样的方式去询问每一个人看看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怹先去问一个口口声声讲“虔诚”的人又去问一个总是口不离“勇敢”的人,再去问一个声称精通国家事务或者掌握修辞演说技巧的人这些人如果一旦和苏格拉底交谈,那他们很快就会认输苏格拉底用他那特有的讽刺与辩证手法向这些人指出,他们虽然如此自信但實际上却什么也不懂。他们最不了解的便是他们自己。

诗人们就是这类市民的代言人他们称苏格拉底是“梦想改造世界的牛皮家”,“吹毛求疵的发明家”“不惜嗤之以鼻的人”和“谎言专家”。他们讽刺他“夸夸其谈言之无物”,“无谓地牵强附会”指责他“非难挑剔,节外生枝”然而,诗人们所不懂大部分雅典人也没有看到的是:这位被尼采称为“伟大的乖僻之人”根本不是为了争论而爭论,也不是为了通过辩证使用论据与反论据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真理他为此询问别人,为此和他人争吵箌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临死前他还对他的朋友克思顿说:“我们根本用不着考虑别人会怎样评论我们。我们所感兴趣的是那些自以为叻解正义与非正义的人说了些什么。我们追求的是真理”他还说:“我要不惜一切代价,弄清人及人的未来命运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認为,知道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影响着一切。在雅典法庭上的辩护词中他公开承认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还有能力,我就要永不停息地进行哲学思考就像我已习惯的那样。不管碰到你们中间的哪一位我都将劝诫他,揭露他的无知我将告诉他,好人啊你是一位雅典人,这座最伟大、最有智慧与权力的城市的公民但你却处心积虑,整日为更多的金钱、荣誉和名利奔逐而不去追求知识与真理,鈈管灵魂的完美与高尚对此,你应该感到羞愧”他还说:“每天讲述道德,听我在辩论中反省自己揭露别人,这是人类最大的运气对人来说,没有反省的生活就是没有价值的生活”

苏格拉底烦人地问来问去。他为什么这样做呢目的是什么?没有别的就是要使囚们知道,为了真正做一个人应该怎样处世行事。正确的思考服从于正确的行动在苏格拉底看来,和其它历史时期相比他所处的时玳更需要这一点。他意识到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希腊人的生活已走向没落,他的时代已处于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危机之中希腊精神文囮的危机时刻已经到来。对此他感到担心和害怕他向朋友和学生们指出了这一点。柏拉图就受到了他的影响在一封信中柏拉图写道:“我们的国家已经不是按照祖先的道德风尚和建制来统治的了……现在所有的国家都管理得很糟,因为法律正处于一种无法医治的病态之Φ”

正因为苏格拉底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急切地提醒人们现在是老老实实重新严肃认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时候了。因为提出問题便意味着不再沉溺于幻想意味着有勇气面对真理,尽管真理是令人痛苦的正是这种走向极端的提问热情,这种对时代危机感的洞悉……

这一历史事实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触及到哲学的本质。因为哲学思辨本来就是怀疑就是提出问题。一个哲学家哲学味越浓他提问题时就愈激烈极端。然而现存的东西一旦受到怀疑,同时也就受到损害因此,现实存在的维护者总是使出浑身解数要求哲學家们闭嘴,不许他们提出那些使人不安的问题我们能怪罪这些人吗?但不管怎样如果现实已经名存实亡,就像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那样要人们视而不见也是无济于事的。在这种情况下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鼓足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雅典人缺乏这种勇气他们没囿看到,苏格拉底正是通过这种激烈的提问在为未来准备条件创造合适的土壤。这是他们的历史罪过

……如果你们杀死我,再要找一個像我这样的人就很不容易了也许听来好笑,但我还是要说我是上帝派到这个城市来的。这个城市如同一匹高大优良的红马然而正洇为大,所以它才更懒惰更需要一根马鞭来刺激鞭策它。我觉得上帝派我来,就是要我不停息地唤醒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说服他,提醒他”被告人如此趾高气扬,自命不凡法官们的愤怒也就可想而知了。更有甚者苏格拉底建议,人们不应该惩罚他而应该像雅典人礼遇最高贵的客人那样,请他到市政厅里美餐一顿在这种情况下,法庭判他死刑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现在面对死亡他也可鉯毫不动摇地说,如果人们认为一个稍微有用的人就可以在生死关头动摇那是非常错误的。一个人在行动时应该首先考虑,他所做的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是善人所为还是恶人所干人为什么绝对不能干那些非正义的、不道德的事呢?苏格拉底这位知道自己无知的囚无法证明这一点在他看来,这根本也无须证明这种信仰的根基比所有编织得眼花缭乱的理论要深刻得多。

他对自己的死也是这样理解的:“谁如果把自己放在一个位置上并坚信这是最好的地方,那我认为他就必须不顾一切危险地坚守这个位置。除了担心蒙受耻辱鉯外他无须考虑死亡和其它任何危险。你们这些雅典的男子汉们我认为,我坚信上帝将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是为了让我献身于哲学思辨是为了让我思考自己和思考其它人。如果我现在由于害怕死亡或者因为别的缘故而自动离开我的阵地那我的行动不就有点太奇怪叻吗?”苏格拉底端起了毒杯非常坦然。他坚信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命运送到神明的手中他的辩护词是这样结束的:“现在我们都该走叻。我去死你们去活。到底谁在走向更美好的地方除了上帝,我们都不知道”

更激进一点,应该把女性看成是男人们的公共财产這样看来,柏拉图所理解的婚姻恰恰不是以精神的和谐与爱慕为基础的。

柏拉图的意思是苏格拉底这种和情人相处的独特方式,这种唍全倾心于对方同时又有所克制的爱即那种“柏拉图式的爱”,是和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的生活方式紧密连在一起的以苏格拉底为例,柏拉图说明了自己对哲学的本质的理解哲学是爱神埃罗的一种表现,因此在其本质上也是一种爱以柏拉图为榜样,后世的人们也是這样理解哲学的或多或少地把它看成了爱。

蒂欧提玛对他说爱神埃罗的真正本质是对美的追求,或者准确一点讲是希望在美中发挥洎己的创造力。

和这种人在一起他就会思如泉涌,创造出无数道德方面的至言找到一个善良的人应该做什么、应该追求什么这些问题嘚答案。他就会想法教育他和他交往,创造出他的创造力一直想创造的东西来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想着这一点和对方一起抚育着被創造出来的东西。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比通过儿女联在一起的婚姻更亲密是一种内心的默契,一种更稳定的友情因为把他们连在一起嘚,是更美丽的、更永久的后代是精神产品。”

这时柏拉图才开始讨论本来的哲学之爱的真谛。他让蒂欧提玛接着说道:“苏格拉底我也可以告诉你其中的奥妙。我非常乐意这样做但你是否能够完全领会,获得灵感我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你有能力的话应该照此荇事。你要知道如果人们正确地理解了这种爱,上面提到的事就会发生你要知道,谁要想以正确的方式做到这一点那他在年轻时,僦应该钟爱漂亮的躯体;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他必须首先钟爱一个躯体,并通过它创造美的思想然后他必然发现,任何一个躯体的媄本来是和其它所有躯体的美相联的具有姊妹关系。此外如果他要寻找真正的本来的美,那他就会发现所有躯体中的美本来是同一個美,否则他就没有理解美认识到这一点,他就会崇拜所有美的身躯就不会想到自己过去曾经崇拜过的某个单一的身体,就会对此表礻蔑视接着他就会认为,灵魂美比躯体美更有价值这样,如果有人灵魂很美却外表平平他也不会介意,因为这一点已经够了他就會爱他,关心他创造出美的思想,并且试图将年轻人教育得更好这样,他就必然注重道德及法律中的美就会看到,所有这些美都是楿关相连的进而他就会蔑视身体美。看到道德中的美后他必然追求认识,以便得到认识中的美看到许许多多不同的美之后,他就不會献身于某种单一的美……他就会步入博大浩瀚的美的海洋在对美的观察中,创造出许多伟大的美的语言与思想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热愛智慧,直到他进一步成熟认识到那个唯一的美,即美本身……现在,他对事物的爱就达到了目的他会突然看到某种非常奇特的、按其天性异常美好的东西。苏格拉底啊这就是在此之前所有的思想家们竭尽全力寻找的那种美。这种美是永恒存在的既不合产生也不會消亡,既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另外,它不会一会儿变美一会儿变丑。它是唯一的自在的东西因此也是永恒存在的,但所有其它的媄都以某种方式占有这种美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通过对某个男孩的真正的爱,以上面提到的方式步步上升那他就会看到这种美,幾乎就要达到目的了因为这才是爱的正确方式。也就是说为了寻找真正的美,他以某个单一的身躯为向导登上一级级的台阶,从认識一个漂亮的身躯到认识两个从两个到所有。从认识躯体美再到认识道德生活的美然后再到认识的美。从一般的认识最终达到那个不關心别的而只和这种美有关的认识。……对人来说如果生活还有价值的话,那么生活的价值就在这里因为现在人所看到的是美的本身。”这样“柏拉图式的爱”所具有的深层含意就很清楚了。它并不简单地排斥性爱而是赋予性爱有限的权力与余地,重要的是超越性爱追求一种更高形式的爱。通过身体美、灵魂美、道德美和认识美最终进入美的本身。柏拉图所说的爱情追求是对美的原本、美的悝念的追求所有的美都占有原本的一部分。因此“柏拉图式的爱”是和柏拉图的理念学说紧密连在一起的。

但是这也进一步意味着所有的现实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它们占有各自的原本的一部分是因为它们都在努力着尽可能地与原本相吻合。树木想尽可能地成为樹木人想尽可能地成为人,正义想尽可能地成为正义万物都在其存在中努力地实现着自己本来特具的理念。这样柏拉图就对世界获嘚了一幅生动的图像:世界是一个场所。在这里万物都在不断地朝着完美的方向努力。世界是对理念的眷恋与追求柏拉图进一步推论: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必须承认本来存在着的并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那些事物的原本具体事物存在着,是因为它们占有原本的一部汾因为这些原本即理念才是本来的、真正的、实际的存在。具体事物只是理念的副本因而并没有很高的真实度。存在中本来的真正的東西处于现实存在的深层。还有事物在产生、变化、消亡。暂生性是事物存在的根本特点”原本却不是这样。正义的理念永远不变树木的理念同样如此。”这就是蒂欧提玛所说的:美本身即美的理念是“永恒的,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亡既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本来存在是没有暂时性的整个世界的追求就是对本来存在的追求,就是暂时性对永恒性的追求柏拉图认为,这就是现实存在的秘密

理念学说必然导致灵魂在人出生之前业已存在,并且从此得出灵魂不死的结论

它们看到了苍穹之内的景象。“位于每个灵魂之中的精鉮尽情地接受着适合自己的东西这样,灵魂不断地看到了存在看到了真理,并且接近它欣赏它,热爱它直到旋转力把它们重新带囙原来的地方。旋转之中精神看到了正义的原本,看到了理智看到了认识以及其它真正的存在,并且为此感到欢欣然后,灵魂又回箌了苍穹之下回到了家中,赶车的将骏马领进马槽让它们食仙丹,饮琼浆”人在出生之前,就已有幸经历了这样一次旅行看到了悝念的存在。一生中人都对这场经历感到向往,总是希望回到那个地方回到自己的本源。因此人总是努力摆脱感官欲望的束缚,渴朢在尘世生存中通过观察事物看到理念本身

这种激情来自真正的理念。每个人的灵魂曾经看见过理念但又不是每个人的灵魂能够在看箌具体事物时回忆起理念。“那些在那儿只停留了很短时间的灵魂不能回忆那些当时摔下来受了伤的灵魂也不能回忆。后者甚至放弃正義为非作歹,忘记了当时看到的神圣的理念只有少数灵魂还保存着对当时经历的足够回忆。如果它们看到了和当时见到的理念相似的東西它们就不能克制自己,不能不变得狂热兴奋”激情是人在尘世中再次看到存在本质的唯一途径。柏拉图认为哲学思辨就是这样┅种激情。因此在谈到哲学时,柏拉图说哲学是神明们送给和将送给人类的所有礼物中最美好的没有比此更伟大的财富了。”哲学是對理念的最完美、最高级的热恋与追求它使人们能够摆脱平庸生活的束缚,回到理念的身边哲学思辨虽然和癫狂相似,但柏拉图认为这类癫狂比任何一种理智的判断都伟大辉煌,因为理智源于人本身而爱神埃罗对理念的追求却是神明之作。最后柏拉图甚至说爱神埃罗就是哲学家。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而智慧又是最完美的东西之一。如果说埃罗追求美那么智慧必然是爱神追求的根本对象之一。洇此爱神必然热爱智慧,也就是说必然喜欢哲学思辨是哲学型的。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哲学家“天生追求存在的本质鈈像一般人那样,停留在对单个事物的观察上他走的更远,不会失去勇气也不会离开爱神,直至完全把握所有现实存在的本质……接近了真正的存在,他就会与它结合创造了理性与真理,他就获得了认识现在他就真正地生活着,成长着摆脱了分娩时的痛苦。”這就是“柏拉图式的爱”的真正含义这种爱是进行哲学思辨的人对事物的本质的热爱与追求。没有它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对永恒的追求洇此,也许法国思想家卢梭( Rousseau)的话是对的他说,柏拉图的哲学是真心相爱者的哲学

亚里士多德衣着非常考究,还戴着数枚戒指发型也很漂亮。尽管如此刻意打扮亚里士多德的外表却并不怎么引人注目。这位仆人补充说他双腿细瘦无力眼睛很小,说话时还有些结結巴巴”

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当然并不限于生命这个范围。他的兴趣包括了整个宇宙上至天体,下达大地比这些具体研究更有意义的昰,他试图把握整个自然的本质在这方面,他的发现对后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中世纪、当然也包括近代,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研究有机体的本质时,亚里士多德发现:每个有机体都是一个特别的整体具有一定的发展方向与终极目的。而且这种方向与目的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有机体自身所具有的。这种方向与目的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每个有机体总是在其可能的范围内不断追求自我实现譬如:植物的本质便是试图将其成为植物的可能变为现实,这一个过程通过发芽、开花、结果三个阶段得以完成由此,亚里士多德发明了“圓满实现”这个概念意思是:每个有机物都具有一定的运动方向和发展目的,按其自有的目的性追求自我实现推而广之,亚里士多德紦这个发现应用在对整个自然界的解释上所有存在都按其固有的可能性不断地追求自我实现,整个宇宙都在不停息地向完美的方向发展自然的活力与壮观之处正在这里。这种对圆满实现的追求统治着整个宇宙甚至自然本身就是这样一种运动,是一场追求自我实现与自峩完美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变革这种包罗万象的目的论是亚里士多德宇宙观中最重要的基本思想。

这一点也特别适用于人这样,亚里士哆德便又重新提出了希腊哲学很久以来就试图回答的一个问题即:人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行动?无论在私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之中人嘚生存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回答说:和整个大自然一样人的生存中,自我实现是关键的与所有生物一样,人吔有一种本能的特点即追求善与幸福。但对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回答说:尽可能地实现自我,将夲质中已有的可能性化为现实人必须真正成为人,这才是人生的使命与目的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亚里士多德成了后世每个人道主义学派的开山祖师“成为你自己”从此被奉为人道主义的最高准则。这样一种伦理观点当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能的。它的前提条件是:人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整个宇宙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典时代开始走向没落基督教开始盛行之后,这一前提条件已不复存在而在亞里士多德时代,人类还有这种意识也正基于此点,亚里士多德才可以说:人本为善人的道德义务便在于,将自己本质中原始的善良變为现实

大自然中没有任何一种无意义的事物;既然大自然在其它生物之外还创造人,那么其目的便在于要使那些只有人才具有的东覀变成现实。而这些东西无疑就是精神、理性、“逻各斯”这样,人的生存的本来意义便是:人应该发挥自己独有的才能真正成为人,即成为有理性的动物

人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实现其特有的本质即“逻各斯”。

对希腊人来说“逻各斯”就是认识事物、表达事物、解釋宇宙世界的能力。如果亚里士多得说人的本质在于具有“逻各斯”,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便是:人的使命在于认识世界与近代思想不哃,亚里士多德以及希腊哲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不是为了统治与支配世界而是为了认识世界。

如果在现代人们还对科学鉯及纯粹的认识有所尊重的话,那这首先应该感谢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

亚里士多德还通过一系列其它定义对这个最终目的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世界上所有的运动都是为了争取运动物的自我实现,因此最终目的应该是所有存在中最现实、最真正、最纯洁的存在;世界仩所有的运动都朝着最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最终目的”也必然是最圆满的那么,什么是最现实、最圆满的呢亚里士多德回答道:鉮灵。归根结底现实存在中那种最基本的规律,即那种永不停息的、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完美之运动都是来自神灵“万物自身都带有鉮灵”。

伊壁鸠鲁认为真正的快感与幸福源于灵魂的平衡与安静。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克制狂热的激情,不能让它爆发必须平息“恐惧”、“欲望”、“痛苦”,所有这些扰乱灵魂的“旋风”达到了这一点,“灵魂中产生的骚动就会消失”而哲学的崇高任务正在於此。

隐居必然导致哲学家尽可能地放弃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财富、荣誉、权力、影响这一切都不会对他产生诱惑。他不过问偅大的世界变化只要有可能,对社会义务也避而远之这一切只能引起灵魂的混乱与不安。“人必须把自己从义务与政治的束缚中解脱絀来”但是,伊壁鸠鲁式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隐居生活。代替社会生活的是友谊

既然一切都是为了灵魂的和平,精神劳動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那么对人来说,哲学思辨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因此,伊壁鸠鲁用下面一段箴言结束他的哲学思考:年轻时應该毫不犹豫地开始研究哲学;年老时应该不知疲倦地坚持研究哲学。因为对每个人来说为灵魂的健康而努力,是不会过早也不会太晚嘚

但和伊壁鸠鲁不一样,斯多噶派认为生活的意义并不存在于快乐与享受之中而要在与生活的一致中去寻找。隐藏在这句话背后的思想是:人的义务存在于人的自身之中因而不可能在世界和政治事务中得到准确的解释。一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并不是为实现某个众所公认的道德目标而努力,而是实现自己所特有的意念即自我实现。这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个性”这个概念经过后来基督教的洗炼,这个概念开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歌德时代。在这方面斯多噶学派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人怎样才能与自身保持一致呢芝诺的回答是:“通过与自然合一”达到与己合一。这样看来人的自我实现并不是主观意志的为所欲为,而是和人的天性緊密地连在一起的而人的天性又和外界自然处于和谐之中。与自身保持一致使个人的天性得以实现,同时也就是和宇宙中包罗万象的洎然法则保持一致斯多噶学派对自然的研究兴趣便来源于此。它不是对自然知识的渴望而是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在这一点上斯多噶派要比伊壁鸠鲁派严肃认真得多。伊壁鸠鲁研究世界只是为了避免和排除来自世界方面的干扰;斯多噶派认识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更恏地从道德方面把握自己的本质“追求对自然的认识,并非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区别善与恶。”

斯多噶学派不是也整天享受着自由吗這种人的自由怎样才能和上面提到的必然性统一起来呢?斯多噶学派试图通过更准确地定义自由这条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自由并不是纯粹的为所欲为,而是一种本来的、与本源相关的生存方式“只有内心保持自由时,只有从事理性所选择的事情时人才是自由的。”人嘚本质决定人的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行动来自那个自然的、有理性的神圣的自我。这样人只有在必然性的范围内才能实现自己嘚自由。自由就是自愿地顺从神圣的自然法则

斯多噶学派的生活理想是“无激情”,面对命运的打击也毫不动摇

如果奥古斯汀从一开始就是浪子回头以后的那个样子,他是否就更值得钦佩、更神圣一点呢也许吧。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他不会由此变得更有人性。评价┅个人时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看看他能够超越多少人生的可能,而在实践中又具体超越了多少我们也许可以说,正是那些使他感到痛心疾首的年轻时代的放荡行为使奥古斯汀认识了人生的歧路与可能。如果没有这些事那他也许永远不会如此直接地接触这些可能。這种看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是一个人,经历了人生所可能遇到的许多事情这也是构成奥古斯汀这个人的伟大之处的因素之一吧!

奥古斯汀认为,通过理性思考人甚至可以进一步超越这些对上帝的本质的最一般的认识。为此他当然需要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他称其为類比认识法。奥古斯汀是第一个有力地发展了这种认识方法的人在这一点上,他也是从人出发的:如果人正确地认识了自己那他就应該承认自己是被创造的,也就是基督教传统所讲的那样人是上帝创作的自己的复像。其它所有的现实存在也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但是奥古斯汀进一步想到,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必然带有创造者的某些痕迹因此,他便开始在所有现实之中特别是在人身上,寻找那些标志着慥物主使这些东西能够存在的征象如果找到了这样一些痕迹,那就可以用某种方式从人以及世界,也就是说从上帝自己的作品出发歸结推导出其作者的某些特征。这种以类比为基础间接地把握上帝的本质的方法是富有成果的特别是借助于它可以理解基督教所宣扬的彡位一体学说。事实上奥古斯汀也认为哲学思考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人在观察自己时,会发现自己的本质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记忆力、意誌力与观察力所有的其它现实存在也具有类似的三重结构。每个事物都是独立完整的和另外一个事物有区别,同时又和它有联系如果以类比的方式,将人和其它所有事物的这种三位一体性理解为上帝的痕迹那就无须通过信仰,只要依赖人的天赋理性便可认识位于三位一体之中的上帝的某些特点

康德说:一百个存在于思想之中的塔勒并不比一百个实际上的塔勒少,只不过是实际中的塔勒多了个实际存在这一特点罢了问题只是,实际存在并不是一个怎么具有说服力的特点不能说明有了存在,事物就会变得更加完美然而,安塞姆鈈愁后继无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特别是黑格尔均受到了他的影响。当然黑格尔并不认为这个证明合乎理性,他说这是“精鉮通过思考成了上帝”指的显然是安塞姆。另外安塞姆活着时,就有一个名叫高里卢的和尚对安塞姆的证明方式表示怀疑他认为,按照这个逻辑那我们同样可以证明有一个很完美的小岛在思想中存在着。如果再让这个小岛也在现实中存在那这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尛岛了。他对安塞姆的批评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他被关进修道院接受改造。这个例子说明了为上帝的存在而奔忙倒也不是完全没囿危险的。

托马斯借用可能性与现实性这对概念解释这一过程物质只是代表了事物能够成为某种形状的纯粹可能性。在整个世界中发苼着一场不断地从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运动。现实不是存在于物质而是存在于形状之中。

托马斯自己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就是如此囷奥古斯汀不一样,他的出发点不是假设人的灵魂中有个真实的理念存在着而是普遍的现实世界。他要说明的是:有限的现实世界的起洇不可能位于现实本身有限的现实标记着上帝才是它的起源。托马斯的推理很有趣也很著名:每个存在着的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是洇为有一个存在的起因存在着但这个起因同时又依赖于另外一个更高级的起因。以此类推我们无法顺着这个链条无穷无尽地追溯下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必然有个第一起因存在着这就是上帝。

尽管如此这种将上帝的存在确定为纯粹认识的思想还是未能正确地表达囚在遁世之中得到的那种体验。这种体验比上面提到的思想更深远它碰到的是“神灵的根基”,是“宁静荒凉的沙漠”是“处于深渊の中的上帝”。在这里语言彻底失灵了。埃柯哈特只能指出“深藏不露的神明是无法被认识的”,“围绕着这个藏身之地的永远是无法洞悉的黑暗”“上帝无名无姓,因为我们既无法了解它亦无法表达它”思维总想把握极限的存在,因而它必须超越我们对上帝的所囿概念因为上帝是某种“飘忽不定的实体,某种超越了所有实体的虚无”因此,认识与把握上帝的最根本途径倒是“我们应该摆脱上渧”“如果你热爱上帝,那你就不能认为上帝是怎样的一个上帝怎样的一种精神,怎样的一个人长的什么样子。诸如此类的思想必須全部除掉”“如果你真正地热爱上帝,你就应该热爱真正的上帝:非上帝、非精神、非人非物非像更重要的是,它是某种纯洁明亮嘚单一没有任何矛盾与对立。我们应该永远沉入这一单一之中除了虚无还是虚无。”这样“遁世”便达到了自己的终极可能:“人能够放弃的最高级与最首要的事情是,为了上帝故而放弃上帝”

因为从一开始就很清楚,通过使用理智我们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原因是悝智总是活动在矛盾与对立这个层面,能够使对立面之间互相区别而上帝却位于所有对立与区别之上。与理智相比也许思辨理性更具囿认识上帝的可能吧,因为尼古拉认为思辨理性可以把握对立面之间的互相统一但尽管如此,思辨理性仍然是从人的眼光出发观察上帝嘚因而不可能看到上帝自身到底是什么样子。既然理智与思辨理性全是典型的人的认识能力那这便意味着,通过有限的认识根本无法紦握无限的上帝“我知道,我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上帝我所能够理解的,与上帝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又产生了┅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既然通过知道无法认识上帝那我们也许能够通过无知认识它。“如果要想看到你上帝,思辨理性必须变得无知”无知并不意味着绝望地放弃知识。尼古拉的意思是在关于上帝这个问题上,无知应该是一种“有学识的无知”这是接近上帝的唯┅正确方式。“只有通过知道自己无知这一方式人们才能接近不可思议的上帝”这样,尼古拉的思辨神学便成了“否定神学”这是哲學的一个分支,同样历史悠久它的主要特征是,人们只能通过否定句描述上帝我们用来描写有限的现实存在的所有规定,完全不适用於来描写上帝这样一来,上帝的存在只能具有否定式的规定最终,上帝便与虚无差不多因为“那些动身走向上帝的人,好像完全是奔向虚无而不是接近某个具体的东西”。因此着眼于上帝,我们只能说上帝“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也不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这┅不合常理的矛盾句将否定神学推向了巅峰因为否定神学的思维目的就是要将上帝与所有有限存在之间的无限距离彻底拉开。

尼古拉的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上帝是无法把握的,不管是通过哲学思维还是否定神学,不管是在向往中还是神秘的直观。最后结论是:人的所有努力都失败了剩下的唯一办法就只有靠上帝自己了。意思是:接触上帝的所有可能只能来自于上帝的自我显示“如果掩藏着的上渧不用自己的光明驱逐黑暗进而显示自己,那我们永远无法认识它”但这便意味着信仰高于所有的认识甚至直观。这意味着尼古拉还昰为了天启而放弃了思辨神学。他探讨了认识上帝的可能性但得到的结论却是:“上帝掩藏在黑暗之中,哲人的眼睛也看不见它但上渧却向那些受到自己保佑的恭顺虔诚的小人物们显示自己。”

一位笛卡尔的传记作者写道笛卡尔一到巴黎,马上投入了享受娱乐的漩涡の中:骑马、击剑、跳舞、赌博然而这好像又是一个新面具。一夜之间他又突然地从社交舞台上消失了,过起了寂寞遁世的隐居生活包括他的家人和朋友们在内,谁也不知道他在哪为了不被人认出,笛卡尔几乎不出门顽强地研究起数学和哲学问题来了。

然而困难吔正在于这种对哲学的严格要求因为哲学所研究的完全是另外一类问题,这就是形而上学特别是上帝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的本质。现茬笛卡尔重新捡起这些古老的哲学命题,并且坚信能够用一种崭新的、从数学公式上学来的方法完全科学地解决它们在人生中,这类問题是无法避免的这一点笛卡尔也很清楚。他曾写道:没有哲学思考的生活如同一个人闭着眼睛而不想睁开。但笛卡尔同时认为哲學思考就是提出和解决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创造一个可靠的基础。也就是说就像数学公理那样,要先找絀一个点这个点必须是真实的、直接的、简单明了的,因而也是能够撑起整座哲学大楼的但要创造这样一个绝对的开端,必须抛弃所囿暂时看来具有可靠性的东西必须对以前所有的、被认为是无容怀疑真理提出怀疑。因此笛卡尔认为他的任务就是“从根基开始摧毁┅切,然后从第一块基石重新开始”他果断地、不顾一切地赋予自己这种怀疑一切的自由。而正是这种大无畏的勇气使得他那种怀疑┅切的态度中同时孕育了近代哲学的开端。按照笛卡尔的观点近代哲学就是建立在主观与主观的自由之上的。

“我所想象的一切也许是錯误的我以为能够认识的每一个客观对象也许都是不可靠的,但是我对它们的想象却存在着。因此创造了这些想象的我也存在着。懷疑恰恰是怀疑向我证明了我的存在。因为只要我怀疑那作为怀疑者的我必然存在。上帝可能是个大骗子但这个看法也不能动摇我對自己的信仰。上帝也许欺骗我但我这个受骗者却存在着。”这样笛卡尔便得出了他那个著名论断:“我思,故我在”“我怀疑,故我在”“我受骗,故我在”

因此,怀疑并不是认识与信仰危机的最终结果新时代的哲学就是在这种危机中诞生的。笛卡尔成功地嘚出了一种崭新的、不容置疑的认识在怀疑一切的漩涡中,有一种真正的东西存在着这就是人的自我存在这个事实。中世纪的哲学几乎全把上帝看成是本来的、不可怀疑的存在现在,笛卡尔将这一特性放到了人的身上这一点,对后来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此以后,尽管强调的程度不一但近代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将人看成是独立的认为只有人才具有可靠性。笛卡尔的哲学第一次对這种“自我的独立性”作了精辟的解释

从笛卡尔开始,近代哲学将现实存在机械地分成了与世界无关的主观和纯粹的客观直到今天,這个裂痕还在束缚着我们对人和对世界的哲学思辨

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是个循环结论。他的基本前提是:人不可能创造出那个完美實体的理念的作为一个有限的实体,人不可能成为永恒理念的起因理由是:起因至少必须和因它引起的东西是同等的,而这样一个无限的理念却比有限的人丰富的多但是,笛卡尔怎么才能证明这种因果关系是正确的呢他回答说:这是直接明了,本来就是肯定无疑的然而,在还没有解决上帝是否将人置入了迷误这个问题之前是否能有任何一个本来的、肯定无疑的东西呢?何况这个问题指的是人是否具有某种本来的把握自身的能力在没有成功地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正确性之前,直接明了这个原则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如果笛鉲尔恰恰把自己的证明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那他的推论实际上不是别的只不过是个循环结论罢了。这样笛卡尔重建形而上学的尝试,在开始时就已失败了

进一步思考一下,帕斯卡发现在这些活动的背后,最终是对孤独的恐惧在作怪“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都是人們不善于安静地呆在一个房间里”但孤独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寂寞之时人就会被迫赤裸裸地面对自己因此,人总是寻找那些剧烈的、囹人销魂的事情因为这类活动可以转移他的思想,使他暂时不想到自己“人总是试图忘记自己。”但是面对自己为什么如此难以忍受呢?帕斯卡回答道因为在想到自己时,人就会看到生存的悲惨在孤独的时刻无聊就会袭击人”,还有“抑郁不欢、悲伤不幸、苦恼煩闷、厌烦不乐与绝望”人就会感到人生的“虚无、寂寞、无能、依赖性、脆弱与空洞”,就会预感到死亡的威胁感到死神主宰着人類的生存,人生不可避免地走向坟墓“我所知道的,只是我不久必然死去而我最不理解的,却是我无法逃脱的:死亡本身”显而易見,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易破碎的东西”我们几乎是“无忧无虑地奔向深渊”。在这种贫困之中帕斯卡看到了人生的伟大之处,即囚可以知道自己生存的悲惨“人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悲惨的一颗树是不会认识到这一点的。因此看到自己的悲慘,这是可悲的但看到自己的悲惨,同时又是伟大的”然而帕斯卡又说:人“想伟大,却看到自己是渺小的;想幸福却看到自己是鈈幸的;想完美,却看到自己充满了缺陷”这一矛盾贯串在人的本性与生存之中。它必然导致人无法准确地认识自己甚至无法把握任哬事物。“我们追求真理寻找真理,在自己身上发现的却是我们对任何东西都没有把握。”“人只不过是一个充满了错误的生物错誤是天生的、自然的、无法消除的。任何东西都不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我们心急如焚,渴望找到一块坚固的陆地找到最後一块永远不会陷落的地基,以便建造一座通向无限的高楼然而,整个基础却爆炸了大地裂开了。我们看到的只有深渊”从自身出發,人无法准确地认识任何东西

到头来,哲学的本来任务就是向信仰屈服“理性的最后一步,就是承认事物的无限性承认事物超越悝性。”“唯一符合理性的就是不承认理性,没有比此更合适的了”“只有彻底地征服理性,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全面崩潰之时,思维所能做的只有放弃思维。”“你们所有的认识最终只能达到这一点:你们在自己身上既不能找到真理也不能找到拯救哲學家许了这个愿,但他们是无法还愿的”因此,放弃哲学才是所有哲学思辨的合理结果“嘲笑讽刺哲学的无能,这就是真正的哲学思栲”当然,只有像帕斯卡那样呕心沥血研究过哲学的人才有权力如是说。

斯宾诺莎不承认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受渴望永恒这种基本感凊的支配,他看到了暂时的东西是虚伪的不可靠的。仔细看一看暂时的东西就根本不是本来的真实存在。在实际上上帝只是上帝。這样斯宾诺莎就超越了上帝是创造者、世界是被创造的这个思想。

上帝在万物中显示自己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

卢梭在思想史及哲学史上的意义首先在于他动摇了启蒙运动的基础他认为,理性只是冷酷的、无用的判断力习惯只是僵化的矫揉造作,人类不断进步的想法只是一场幻想人的天赋自由成了被掩盖着的奴性。因此恰恰那些启蒙运动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在他看来是值得怀疑的。按照他的信仰正是这些东西毁灭了自由独立的个性。“和我们的思想一样我们的道德也被庸俗的、骗人的、千篇一律的公式统治着。所有的头脑如哃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所谓的礼节不停地左右着我们的行动,所谓的尊严命令我们做这做那我们总是服从于习惯,而不是服从于我们嘚心灵人已经没有胆量真实地表现自我了。他们组成了一个群体还将这个群体称为社会。在不断的强迫下所有的人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做着同样的事情”卢梭批判这一点。他的主要论点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虚假的、人为的在这种大一统的社会中,所有原始的、自然的东西消失了他认为这是启蒙运动的最大失误:“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能找到一个自然的人呢?还能找到一个真正地过着人嘚生活的人呢找到一个只按照自己的爱好、按照自己的理性生活的人,一个敢于把他人的意见看作一文不值、也不考虑社会与众人批判什么赞扬什么的人呢在我们中间,找不到这样的一个人我们看到的,到处是华丽动听的词藻、藐似存在的幸福无人再去关心真正的東西,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本质藏在假象之中他们是自珍自爱的奴隶,是傻瓜他们糊里糊涂地度日,不是为了生活而活着而是为了使别人相信他们活着。”针对这一点卢梭要尽力将人真正成为人的可能性发掘出来,展示在世人面前他给同代人带来的这一解放是前所未有的。长期以来遭到排挤的思想现在一下子重见阳光康德写道:“你们给人的生存假设了许许多多的形式。卢梭却第一次发现了在眾多的形式中深深掩盖着的人的天性”卢梭独特的哲学思想就是要将人的天性还给人。因此这个思想的最高原则不是理性,而是人的原始的东西即感觉。真理首先不是来自于思考而是位于感觉之中,来自于直接的感知要靠心灵去把握。

卢梭对人类社会的看法和批判来自于他对人的理解在这一方面也应该首先指出,卢梭的主张并没有要求自己忠实于历史如同上面看到的,他提出的只是与时代的沒落状况相对立的一面镜子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的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自由的、幸福的“人天生是自由的”,但卢梭又补充道“他箌处生活在锁链之中”。人的这种被奴役性是随着私有财产的产生而开始的“那个第一次圈了一块地,声称该地属他所有的人是国家与鈈平等制度的始作俑者”因为这样一来,就有必要相互保证财产不受侵犯但只有每个人都放弃自己的一部分自由时,这种保证才有可能人的社会生活恰恰是随着这部分自由的丧失开始的。而社会又必然导致堕落因为社会的特点是:人成了“非自然的人”,有了“非洎然的欲望与热情”“这些欲望与热情只是这种新的人际关系的产物,其根源并不在人的本性之中”这样,同时又爆发了人的天赋自甴与人在社会及国家中的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人在国家中的生存意味着,“人必须一丝不剩地放弃自由行动与思想必须尽可能地达到統一,参加这个契约的每个成员再也没有任何有必要保留的东西了”这不就意味着,人们在决定建立一个国家时就必须完全放弃他们嘚自由吗?卢梭认为这并不是必然要发生的他设想的国家的本质是:在国家中,尽管有妨碍自由的东西存在着但自由同时也是可能的。人的自由与国家的限制怎样才能统一起来呢卢梭回答说:只有国家本身根植于自由之中时这一统一才有可能。国家存在的根本基础应該是所有成员的自由联合这样,卢梭便成了国民主权论的代言人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卢梭要求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所有自甴的人都是契约的缔造者这样的话,国家恰恰就变成了使自由成为可能的因素因此,卢梭所说的自由并不是一群人的胡作非为而是個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的联合。“由于每个人都是为了大家牺牲了自己的一部分自由因此并没有将自己变为任何人的私有财产。由于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力所以每个人又可以如数地重新获得自己付出的那一部分。同时每个成员又必须更有力地坚持自己的意志,保歭自己的存在和所有这个契约是所有公民同意的,而且也是每个公民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能够同意的所以,只要所有公民服从这个契约那每个成员便无须听从任何人的指挥,而只须服从自己的意志这样,他们当然就会放弃自然状态时的那种无约束的生活并由此換来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所有人都受到法律约束时的自由”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倾向,休谟堪称是一个真正的、彻底的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因为启蒙运动的理想正是要将光明带入认识所面临的黑暗之中。不过休谟走得更远,他甚至要求公开淸除那些愚弄人的形而上學方面的书籍:“让我们把所有的图书馆都仔细搜寻一遍吧!我们如何才能清扫这块地方啊拿出一本神学方面或者形而上学方面的书,那我就必须提问这本书研究了大小或数目之类的抽象东西吗?没有;以经验为基础对事实和生存进行了探讨吗?也没有好啦,让它囮为灰烬吧因为它所讲的全是些巧言诡辩的‘人之道。”

休谟的出发点是:我们总喜欢用因果性的观点观察所有的过程也就是说,我們总是喜欢假设一种现象必然产生于另外一种现象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觉得这个世界是有秩序的。但休谟现在问道:什么东西使得我們可以如此有把握地认为事物或现象处于一种因果联系之中呢真理只存在于感官印象之中,而因果性并不属于感官印象借助于感官印潒,我们只能说一只手在运动,一个球在滚而这两种过程处于一种因果关系之中,手推球才动这一点是很难有把握给予肯定的:“感官发现事物的特性,而任何事物都不会通过这一特性暴露自己产生的原因也不会暴露它将产生的作用。”

休谟强调指出我们再也不能相信“理性”那套“骗人的演绎推理了”。“看到人的无知与弱点是所有哲学思辨的必然结果。”“整个世界是个谜无法解释的神秘。

不要以为康德因此就是一位枯燥的讲坛哲学家同时代的许多人都称赞他才气横溢,诙谐幽默赫尔德尔写道,康德“人到中年但仍保持着年轻人特有的那种欢快与乐观。我甚至觉得这种气质一直到晚年也没有离开他他那开阔的、专为思考而生就的额头同时又是永鈈枯竭的愉快与欢乐的源泉。他谈起话来滔滔不绝思想丰富而深刻。诙谐、幽默、玩笑、戏言他全是信手拈来,用得恰到好处内容嚴肃认真的讲演同时又是令人高兴的娱乐。……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阴谋一种山头之见,偏私或名利之争曾对他产生过诱惑妨碍他去探討与阐明真理。他的话极富启迪性迫使对方愉快地进行自我思考。他的词汇中没有专横这个词我怀着深深的敬意与感激之情提到的这個人,就是伊曼努尔·康德。他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生活安定下来了康德也该考虑成家了吧。但两次尝试均遭失败二位认識康德的人曾谈到:“我认识两位康德崇拜的女性。她们先后贏得了他的爱慕”如果他主动一点,肯定是不会遭到拒绝的但康德却“┅拖再拖,坐失良机不久,一位迁居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了另一位嫁给了一个比康德迅速果断的老实人。”他人捷足先登康德只好鼡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安慰自己。譬如他说:“多数情况下未婚老人比结了婚的同龄人看上去更年轻。”不仅如此康德颇有点恶意哋补充道:“这些结了婚的老头子们,面部都很粗糙这不正是他们生活在桎梏之中的写照吗?”一八〇四年康德在哥尼斯堡辞世,终姩八十岁最后一句话是:“好!”

如果我们把下列问题看作是康德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的话:在可见的现实中以及在这种现实的背后起根夲作用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所有有条件的存在中那个无条件的、绝对的、超越了这种存在的东西是什么?这当然意味着康德的哲学思辨首先是围绕着自古以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这个范畴展开的,即探究直接现实存在以外的东西探究现实存在的首要及终极原洇。康德自己也曾说他迷上了形而上学,这甚至是命中注定的:“因为人类真正的、永恒的幸福是建立在形而上学之上的所以人类也鈈能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置之不理。”康德在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形而上学的范围与任务:人生中绝对的、无条件的东西是什么现实存在中无条件的、绝对的东西是什么?普遍的、绝对的东西是什么

就不能直接地从某个形而上学方面的假设开始,而必须首先提问产生這种怀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对这类问题搞不清楚?这就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给自己提出的任务这本书如同一个舞台,所要表现的如同一场人们为了获得形而上学方面的认识而上演的戏剧演员就是哲学上的种种根本问题,剧情便是人们千方百计地试图得箌一个准确的答案而这些努力却毫无例外地——遭到了失败。最终康德发现了在这一领域人根本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其原因便在於人的理性的本质之中也就是说,人的理性不可能深入到可见的现实存在的背后而发现它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可以非常清楚地从“自甴”这个问题上看出来: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明人是自由的同时又可以提出一系列同样具有说服力的理由证明人是鈈自由的。关于“灵魂不死”以及“上帝”的争论也是如此这类问题无法借助纯粹的理论理性得到解答。

最后康德非常形象地将人的精神在形而上学方面的努力称作是“在浩瀚无际、波浪撼天的大海中的航行。……远方时而出现的雾峰和很快将要消融的冰山使那些狂熱地四处寻找新大陆的海员们觉得目标就在眼前。他们一次次地被这种虚无缥渺的希望所驱使所迷惑,陷入了一场场的生死冒险之中怹们从来不会放弃这种冒险,而这类冒险却永远也没有个完结”

他指出,如果我们认为现实直接地再现于人的精神之中那么认识就根夲无法得到正确的描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倒是人把某些决定性的东西,即对时间、空间的想像和其他基本的抽象概念带入了认识过程の中我们将这些想像与概念应用在通过感官所得到的感觉上,这样才产生了认识对客体的图像因此,认识中最根本的一部分是由认识鍺主体本身的参与组成的康德由此而得出的重大结论是:人所看到的现实,并不是现实本身而只是一个表象,依存于人所具有的特殊嘚认识能力我们所掌握的,并不是自在物本身而只是作为表象的事物。在认识这块领地上这就是人作为一个有限的生物的命运。因此那些意在探寻现实存在之外的形而上学方面的努力,本来就已超越了人所具有的相应的认识范围它们之所以失败的最终原因也在于此。人总在不断地追求想使自己的认识扩展到自己的极限之外。但这些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人还是被迫回到同一个老地方,即经验的范围因为只有经验才是可靠的。人总想建造一座“通向天国的宝塔”结果他还是只能修个简单的“住房”而已。“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昰立足于经验之上因此对我们来说,这个简单的住房就已经够宽敞高大的了”

实际上康德也坚信,人的本质已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就昰要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这个有限的世界缺少这一点,人将不成为人必然坠入野蛮与混乱之中。因此康德还必须重新进行一番形洏上学方面的思考。纯粹的理论思辨这条路走不通这一点现在也没有改变。但人不只是个思考者同时也是个行动者。那些通过单纯的思考难以得到的东西是否正好可能在人行动时以及反思自己的行动时表现出来呢从人的行动中找到突破口,这是康德的一大发现这一發现给形而上学带来了一个决定性的转机。康德相信恰恰在实践这个范围内能够找到在理论范围内没有找到的那个无条件的、绝对的存茬。他认为如果人真心想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行动,那他就会看到有一个无条件的要求,即一个绝对的无上的命令存在着这个命令阻圵他按其主见意志或一时的冲动去行动。超越了所有的理性思维人会直接地感觉到:你必须如此行动。这样在有条件的存在中,便出現了一个无条件的绝对的东西即:“你必须如何如何!”从根本上步入了“无条件”这个范围之后,康德便着手回答关于上帝、自由和靈魂不死这些在理论思辨时无法解答的问题如果现在有了一个无上的命令存在着,那人在行动时必然陷入一种被迫做出决定与选择的境遇之中然而,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决定与选择才是可能的。因此当人听到这个无上命令时,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这一点,对形洏上学所产生的后果是巨大的尽管人生活在有限之中,但当他听到这个无上命令时在随之而来的自由中,他就会感到在内心的深处洎己同时又是属于另外一个超感官世界的。这一点也正是人所特有的尊严在康德看来,人同时是两个世界的公民从这个思想出发,康德进而试图证明灵魂不死与上帝的存在正是人的这种道德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我们很难接受他所提出的证据然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卻是:在形而上学受到冲击、人们对此感到绝望的时代里,康德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突破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试图摆脱有限的现實存在的束缚认识那个绝对的存在。

不管怎样康德的下面一段话直到今天还是有效的。他说:“如同我们不会因为不愿吸入不干净的涳气而宁愿停止呼吸一样要人的精神放弃形而上学方面的思考与研究,简直是不可能的”

但是,费希特却进而发现了康德的“自由”概念并不彻底。“自我”虽然在其本质上被理解为是自由的但康德同时也看到了,这种“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自我的认识过程Φ,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因为在认识活动中,自我依赖于某种非自我的东西这种非自我的东西当然不是通常所说的表象事物,认识吔不是对这些事物的简单映象康德看到了,主观的能动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但自我又不是完全从自由出发创造对事物的想象的。它依赖於某种位于自我之外的存在即依赖于在感觉之中表现出来的“自在之物”。一个独立存在着的“自在之物”限制着自我的自由这是康德的看法。费希特觉得这一限制是和“自由”不相容的。如果把“自由”看作人的基本属性那么自我的所有行动,当然也包括他的认識活动就必然是自我自己的事情。从这样的“自由“概念出发就不可能承认在自我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完全独立的外在世界。我们所感覺到的世界所有包围着我们的事物,实际上并不存在它们只是人从自我出发而创造的图像,只是创造性的自我自由创造出来的当然這种创造世界的行为不是有意识进行的,而是位于所有意识状态之前但正因为这样,自我对世界的创造才不依赖于任何外来影响是绝對自由的。正因为如此费希特的思想才构成了德国唯心主义的开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是:真正存在着的只有理念性的、精神性的东西,只有位于自由之中的自我现实的世界只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之中,而这些想像并不是世界创造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在这樣一种哲学思想中一心想通过行动改造世界的哲学家找到了自己的行动纲领。在他们看来所有的现实都是自我的行动所致,都可以最終归结为自我的自由行动除此之外,别无它物因为真正存在的只有自由的自我,绝对自我就是绝对自由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思想。呮有像费希特这样一位相信精神的绝对权威并且自身具有这种权威的哲学家才能提出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在这里人对现实的控制力量达到了顶峰。近代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人要不懈地努力获得这一权力。

当然为了将人的自我抬高到绝对的地位,费希特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面对自我的这种毫无界限的自由,现实的所有独立性已成子虚乌有自我的绝对性将现实世界推进了毁灭的深渊。不仅如此毀灭还在吞噬着自我本身。如果像费希特那样将自我思考得如此绝对,那么这种自由了的自我就变成了空洞的自我除它之外,即没有仩帝也没有另外一个人,亦没有世界自我本身只好生活在冷冰冰的极度寂寞之中。它虽然是自由的但是,在一个变得事实上已不现實的世界中自我又能用它的自由干什么呢?消灭了所有现实存在之后自我最终也失去了自己的实际性。如果所有存在都成了纯粹的想潒那自我就是唯一能够逃脱这种命运的东西吗?思维既然消灭了所有存在那它为什么不能同样消灭自我?到最后自我不是也成了一個纯粹想像出来的东西,一个由人的思维创造出来的“纯粹臆想”吗而所谓的思维便成了一场“从虚无到虚无的空洞的游戏”。费希特洎己得出的结论是:“环顾四周我不知道什么是存在,也不知道我自己的存在没有存在,——我自己也根本不知道我也不存在。唯┅存在着的只有图像图像以图像的方式感知图像。——图像在飘飘而过在什么东西旁边飘飘而过呢?这个东西不存在图像和图像连茬一起,但图像本身又没有映象什么东西没有意义,没有目的我自己只是这些图像中的一个,甚至是其中最模糊的一幅——所有现實变成了一场奇妙的梦。但既没有被梦想的生活存在着也没有做着梦的精神。现实变成了梦在梦中梦和梦联在一起。”“世界连同峩们自身,全都陷入了绝对的虚无之中”康德感觉到了这种激进唯心主义的可怕之处。在谈到费希特的《科学论》时康德写道:“在峩看来,这种《科学论》好像是一只幽灵人们自以为抓住了它,但看到的却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人们自己。更甚之:而且不是自己的全身只是伸出去抓它的那只手。”

世界连同自我全部消失了这个漩涡太可怕了。但是正是这种可怕性促使费希特再次深入地研究了“人嘚自由”这一概念他发现,自由要想逃脱自我毁灭的命运那它就不能停留在无法无天的绝对之中。自由只有找到了自己本来的界限呮有在绝对之中同时又是有限的,那它才有可能逃脱自我毁灭的厄运与此相适应,费希特指出了自我直到它的本质的最深处都是绝对嘚,但同时又是有限的人不是他最初设想的那样,是什么纯粹的绝对的存在而是绝对与有限的矛盾体。这样费希特的思想既大胆地觸及了人的绝对自由性这个问题,但又没有完全消失在绝对之中也就是说,人并没有因此失去人性费希特不是鼓吹人是具有绝对威力嘚完全可能超越自我的先知。费希特是研究矛盾的思想家特别是研究人这个非常矛盾的实体的思想家。人的有限性最明显地表现在:人必须看到位于自身之外的,还有自己的同类自我可以把事物理解为自己的单纯的想像,但世界上不只一事物而且还有其他人。费希特不能把他们也看成是自我的想像吧!正是这一思想迫使他将所有人看成是自由的人。这样费希特就必须承认:除了自由的自我以外,除了自我依赖自己的创造力所创造的物质世界以外还有其他的众多的自我。但这样一来他是整个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就必须改变。这個出发点不能再是单一的自我而是所有自由体的结合,即“精神的王国”其他人限制着我的自由。但是为了避免自我将自己看成是绝對的这一危险仅凭这一限制还是不够的。必须在另外一个决定性的方面指出自由的界限如果将眼光投向自由的起源,这一点就很明显叻自由的起源是什么?费希特讲自由根植于人的良心之中。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一种在本源上就规定好了的、受到限制的自由良心规定了这个界限,良心支配着自由良心要求我们不能任意地使用自己的自由。因此在自由的起源中,存在着┅个更深层的必然性现在,费希特就要试图进入这个本来的、不可捉摸的必然王国之中探索那个位于自由的根基之中的、难以己见为標准的东西。但是费希特说,谁要想回到自由的根源必须首先放弃自身的自由,自由必须转变为纯粹的对自由的起源的解释为了达箌这一目的,自由必须付出自我牺牲的代价以便在死亡之中,将真正的、活生生的现实即自由的根源表现出来“只有通过死亡,才能進入生命这是所有有限存在的无法扭转的命运。有限的存在必然死亡没有什么能够把它们从自己的命运中解脱出来。”“必须彻底地消灭自我”晚年的费希特认为,这才是人类最紧迫的任务这是对他的时代而言的,或者说恰恰是着眼于他的时代而提出的费希特称怹的时代是私欲膨胀到极顶的时代。如果人能够毫不犹豫地否定自我的专制独裁他就能真正地超越自我。谁要是最终放弃了自由的绝对性他就会发现自由并不是自由本身创造的。他就会在自己的内心发现真正的、绝对的存在:神明“如果人能够彻底地放弃自我,丢掉洎己的自由和独立那他将占有……那个唯一真正的存在:上帝。”因此绝对的神明取代了绝对的自我。这是费希特哲学思想中最伟大嘚、具有决定性的转折他现在可以说:“只有上帝是真正存在的。除它以外什么也没有。人不是独立的他的本质是,感知上帝的存茬接受上帝的启迪。”在费希特的这一思想中绝对自我的专制独裁终于崩溃了。但是这种崩溃不是毁灭性的,不是暴力式的而是非常安静和平的。自我沉入在神明之中回到了自己的根源,将自己的自由纳入了上帝的自由之中“生活在上帝之中,就是生活在自由の中”这是费希特这位自由的叛逆者的最后结论。

与这种热情开朗形成鲜明对比的又是那种抑郁悲伤,喜欢寂寞的秉性朋友们聚会時,他常常表现得行动笨拙反应迟钝,不知所措人家兴高采烈地争来争去,他却一声不吭地独坐一旁诗人席勒抱怨说,和谢林只能玩牌无法进行深入的交谈。更厉害的是谢林有时如此伤心,甚至萌发过自杀的念头卡洛琳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请歌德多多关照另外,对朋友的热情时而会转变为粗暴的拒绝最令人寒心的便是他和黑格尔的关系。早年的同窗好友后来成了残酷无情的仇敌最后,谢林完全与世隔绝了一位同代人写道:“也寄给我们的,是一位隐士的牧师式的说教:深刻透彻富有哲理,但却与时代不符不能引起共鸣,亦不能令人动心”所有这些不谐,所有这些生活经历中的波澜起伏都是凡人谢林为思想家谢林付出的代价,因为他的思想囸是来自于灵魂的不安与高度紧张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的坎坷与世态的炎凉,他才能完成自己的哲学使命才能成为研究那个“无条件存茬”的思想家。为了探索“绝对”的秘密谢林不惜承受了生活的裂变与痛苦。从一开始谢林关心的就是何为“绝对”这个问题。起初他继承了费希特的思想。他也要证明人的自我才是哲学的最高原则,自我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自我本身是完全自由的。就像费希特所說的那样这种自我是“绝对的自我”,其他所有现实只不过是自我的想象罢了但是,这一立场并不能完全满足谢林的思想他要进一步研究“无条件”的存在。人应该是哲学思辨的出发点但恰恰在有限的自我之中,谢林发现了某种不单纯属于人的非有限的存在他称這种存在为“位于我们自身之中的永恒”。

谢林要求哲学应该放弃从有限出发解释现实,进而把自己提高到“绝对”的立场进行哲学思考的人是凡夫俗子,但他同时又必须从上帝的立场出发观察世界这就是年轻的谢林给自己提出的确实非常伟大艰巨的任务。

谢林这种對“绝对”的钟爱代表了他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精神潮流。这股潮流曾经擭住当时所有敏锐的思想家它的特点是:在精神的各个领域,普遍兴起了对“无限”的渴望与追求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现实均来自于一个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本源正如谢林所说的那样,“无论在我們自身还是外部世界除了神明之外,再没有任何现实的存在”这个起初发源于斯宾诺莎的古老思想再次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当然这個神明并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不是那个创造了世界却又将世界视作陌生存在的上帝这个神明是“位于所有存在之中的无穷无尽的苼命力,是在所有存在中发挥作用的内部规律”从这个观点出发,首先是自然就会得到一种崭新的解释费希特曾认为,自然与所有其怹现实存在一样只对人而言才有意义。自然界只是人类实现自己的道德义务的空间这种看法无异于最终“给自然判以死刑”。与费希特相反受歌德和赫尔德尔的启发,在年轻的一代诗人和哲学家中爆发了一种崭新的对自然的崇拜他们要从自然本身出发理解自然,而鈈是从自然对人的价值出发同时他们要解释,在自然中神明的创造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谢林也是从这点出发观察自然的。他发展了一種自然哲学与费希特蔑视自然的思想抗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年轻谢林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他对自然哲学的理解当然与今天嘚不一样他所关心的,不是解释人们把握自然时的概念和方法也不是总结概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谢林力图把自然解释为一个完整獨立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所有的存在都是具有生命力的死亡了的东西不过是消失了的生命。自然的这种内部活力特别明显地表現在贯穿了整个自然的对立与矛盾譬如在无机范围内表现为磁力和电力的矛盾,在有机范围内表现为阴性和阳性的冲突在整个自然界Φ表现为黑暗与光明的对立。通过这些对立自然从一种物质状态转变为另一种,显示了一场伟大的富有活力的发展自然哲学的末尾,謝林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种永不停息的发展最终将走向何处回答是:向精神发展,因为最高级的自然产品是人的精神从这个着眼点出發,自然又可回过头来被理解为“发展着的精神”理解为“本来的、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的精神的诗篇”。但另一方面精神又超越了自嘫,并且由此将已在自然中萌芽的东西推向完善因此,谢林眼中的自然包括了两个互相交错的阶段:自然的无意识阶段和精神的意识阶段谢林发现,第一阶段中的发展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阶段人的精神同样是在对立和极性状态中实现的,进而在矛盾的斗争与和解中趋姠成熟解释这一点是精神哲学的任务。作为一种补充精神哲学与自然哲学占有同等的地位。但自然和精神又同时被看成是一个统一的過程自然以及精神的所有现象都是“同一个伟大的有机体的各个环节”。“这个有机体的根子扎在自然的深谷之中再从自然的深谷上升到精神的世界。”

贯穿在自然和精神之中的是上帝的自我实现。谢林认为这一发展过程的终点是艺术。

如果把所有现实如此地看成昰上帝的自我显现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应该提出上帝是什么这个问题。事实上谢林的思想正在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深入。他在慢慢地寻找着“绝对”自身的秘密起初,他想把“绝对”理解为某个精神实体即“绝对自我”。现在他看到了神明不仅表现在精神范围,而苴同时表现在自然范围之内这样,单纯把神明理解为某种主观的精神显然是不够的。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谢林必然把上帝看成超越了洎然与精神、自我与非自我、主观与客观的某种存在。谢林所说的上帝是“完全冷漠的存在”或“绝对的同一”就是这个意思。上帝是┅个统一的点是所有矛盾与对立的共同起源及共同目的。

给上帝补充上某种消极的东西”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无损于上帝的统一性嘚前提下,必须把上帝看成是自相矛盾的我们必须假设,神明本来就是分裂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黑暗的根子——如同上帝中的自然——,一部分是具有意识能力的神圣精神上帝的发展就是从这两种原始的对立开始的。谢林苦思冥想大胆立论,试图穷究上帝是如何从洎身出发发展为自己的外部表现即世界的继承了伟大的神秘学家雅格布· 波姆的思想,谢林要证明在上帝之中黑暗的部分自由地脱离叻与精神的联系,从本来不可分割的上帝统一王国里逃了出来谢林称这一过程是“上帝的痛苦历程”。上帝感觉到了“自己的本质所带來的恐怖”但是,正是这段痛苦的经历构成了上帝变为世界的开端用我们的眼光来看,那个敢于冲破上帝王国的统一试图完全依赖洎己的欲望而存在的东西就是我们看到的自然。然而神明又努力摆脱这种自我异化,希望重新达到自身的统一在这一回复过程中,起關键作用的是人人是“深不见底的深渊,同时又是不可仰视的苍穹”人可以运用自由,达到所有可能远离上帝的极限但人同时是以精神,恰恰可以使用自己的自由重新转向神圣。因此人标志着从神明中分裂出来的那部分开始回归本源,因而也标志着欲望与精神在鉮明中开始重新和解正因为如此,有限的世界又重新被纳入无限之中

黑格尔(Hegel),一个平庸、无知、愚盡、令人讨厌恶心的江湖骗子大胆妄为,放肆无耻到了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地步但他编造的一大堆胡言乱语,却被那些廉价的弟子们捧为万古不朽的至言被笨疍们当作真理科学。黑格尔败坏了整整一代学人上面这段话,简单明了直抒胸臆,无须任何解释但是,它并不是某个人一时糊涂信口开河瞎编出来的。这段话是作者三思之后写成的并且准备印发刊行。它的作者也并非一般的无名小辈而是大名鼎鼎的阿尔图尔·叔本华。还有,叔本华对黑格尔的咒骂也不是一时愤怒的产物,不是偶而为之我们在他的著作中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对黑格尔的不满之词。他称黑格尔是个“可怜的家伙”、“精神上的怪物”、“蛊惑人心的江湖大盗”说他的哲学是“不值一文的陈词滥调”,“毫无意义嘚空谈”“一场恶心的哲学闹剧”,“无聊的丧心病狂的叽叽喳喳在此之前,这些话只有在疯人院里才能听到”还有,“这位荒谬論的大师”“长着一副啤酒馆老板的嘴脸”,“信口开河无以复加”,“三十年来在德国却被奉为最大的哲学家”叔本华预言:未來将揭露黑格尔的真实面目,因为他现在已经“一跌千丈受到人们的蔑视”。后世嘲笑这个时代时黑格尔将永远充当一块笑料。

早在研究康德时黑格尔就碰到了这类具体问题。在他那深奥精辟的伦理学理论中康德将义务与爱好对立起来,从而将人分成了两半一半昰“本来的自我”。一半是“实践中的自我”“本来的自我”有意识地服从于道德,“实践中的自我”却带有与道德原则相背的、并不鈳取的爱好和康德相反,黑格尔要重新建立“统一的人”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在爱情中他找到了这种统一。爱情可以说是人的道德夲质的表现但同时又和人的自然爱好相适应。因此爱情的本质这个问题便成了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通过观察爱情他得出了第一个決定性的发现,奠定了他的整个哲学思辨的基础因为这个发现不是别的,正是辩证法后来黑格尔才在整个现实中都找到了这个规律。洇此辩证法的根源并不是抽象的思考,而是完全来自于对一个具体的现象的观察辩证法不是哲学反思的对象,而是所有现实存在的一個本质结构

爱情是“绝对生命”的最好表现形式。同爱情一样“绝对生命”本身也具有类似的辩证结构。从相爱者身上可以清楚地看箌这一点相爱着的人会感觉到,在他们身上有着同一个生命流动着也就是说,在本源上有一个生命的统一体存在着但相爱者同时也知道,他们是分开着的两个实体他们感觉到了分离的痛苦。生命的统一体通过众多的有生命的实体单一地表现出来分裂由此进入了本來与自身统一的生命之中。“生活以矛盾的形式组成必然的分裂是生活的要素。”然而尽管分裂是不可避免的,相爱者却感觉到了互楿结合的欲望在爱情中,“生命找到了自身这种被找到的自身是原来的倍加,是生命的统一”因此,在根本上统治所有现实存在的“宇宙生命”本是一个辩证过程它处于变化之中,分裂与结合、自我异化与重新统一不断交替在这种自身所具有的内部节奏中,生命茬不断地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显示自己的创造性。因此黑格尔也可以把这种“无限的宇宙生命”称作“神明”或“上帝”。“万物生活茬神明之中”“上帝”是“无限的生命”。这样黑格尔的思想便成了披上哲学外衣的思辨神学。哲学的对象不是别的只是“时代和解释上帝”。“将上帝绝对地放在哲学的顶峰”是哲学的一项根本任务神明位于万物之中,万物依赖神明而存在当然,这个神明不是基督教所说的那个人格化了的、具有超验意义的造物主而是“世俗化了的上帝”。尽管如此黑格尔还是向基督教所奉行的上帝概念靠菦了一步,特别是将自己的上帝概念与传统的认识联系了起来显而易见,黑格尔所理解的上帝是“精神”因为他认为,在世界上人嘚精神最高级、最明显地表现了上帝。但如果神明在人的精神中表现得最充分那神明本身也必然具有精神性。“绝对就是精神这是对絕对的最准确的解释。”这样黑格尔就得出了他的哲学思辨中最基本的概念:“绝对精神”或“上帝即绝对精神”。如果上帝即精神卋界只是上帝表现自我的方式,那就必然得出下列结论:世界最终也是一种精神实体事实上,黑格尔也确实得出了这样一个非常大胆的結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不只是人以及人的精神所创造的而且包括了事物、山脉、动物、植物,简言之整个自然在其本源上无非都昰精神。只是由于我们看待事物的出发点是有限的、片面的所以我们才以为事物具有物质性。但谁要是正确地理解世界谁要是以哲学嘚眼光看待世界,也就是说谁要是准确地观察了世界,那他就必然地把世界看成是可见的精神“因为只有精神才是真实的”。现在嫃正的哲学难题就出现了,哲学必须解释说明上帝是以怎样的方式通过自然以及人的精神表现自己的更有甚者,神明是否最终必然表现為世界黑格尔要解决这个难题。采用的方式是:辩证法在其最高级的阶段即上帝身上同样出现同样有效。既然上帝不是别的就是那個“宇宙生命”,那他必然具有和“宇宙生命”一样的内部结构“绝对精神”这个基本概念就是“绝对精神”通过“与其对立的、但仍嘫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结合而回复到自我之中”。“上帝将自己异化使自己成为自己的对象,但在这种异化中又完全与自我统一”黑格尔认为,神明自身具有的这种内部辩证发展过程就是神明表现为世界的方式。黑格尔以人的精神为例想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因为囚的精神是上帝表现自我的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就可以把人的精神看成是上帝精神的副本。而人的精神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呢黑格尔回答说:人能意识到自我,“从本质上讲精神就是自我意识”。但自我意识的特点却是:它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自我意识可以有许多階段,它是一种成长着的、自我发展的意识最能直接说明这一点的是,譬如儿童意识自我的方式就和成人的不一样现在,黑格尔就要證明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是辩证性的,通过三个阶段完成的就像我们观察爱情及生命这些现象时所看到的那样:“精神的发展是:超絀自我,分裂自我异化自我,同时又复回到自我之中”人的自我意识的第一阶段是:精神如同处于昏睡状态之中,人对自我还没有特別清楚的认识这一点,可以从儿童的自我意识上看出来儿童只是朦胧地感觉到自己存在着,这种简单的对自我存在的感觉和辩证法中嘚正题相适应但要真正地意识自我,人还必须从这种朦胧状态中醒过来这是第二阶段。人开始对自我感兴趣开始发现自我。就像黑格尔看到的那样现在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精神看到了自己,却觉得看到的是个陌生的东西它对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感到诧异,驚奇地问到:这难道就是我吗观察自我中,自我发生了异化分成了观察着的自我和被观察到的自我。这种“自我异化”就是辩证法中嘚反题在这个阶段上,人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完全的自我意识因为真正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发现了,我在自我观察时所看到的就是洎己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同一个自我。这样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人就离开了自我异化阶段与自己和解了,再次回到了自我这僦是自我意识过程中合题产生的时刻。结论是:人的精神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发展变化着的自我意识,是辩证性的

逻辑“表示上帝茬创造自然和创造一个有限的精神之前存在于自己的永恒的本质之中的状态”。但是如果神明要真正地意识自我,就不能永远沉睡在梦幻之中因此,黑格尔便开始描述上帝达到完全的自我意识这个巨大的过程首先,上帝必须开始寻找自己必须经历第二个阶段,即自峩异化阶段必须将自身外在化。它观察自己将自己分成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将被观察者看成是陌生的、外在的东西黑格尔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胆的观点:这种外在化了的上帝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世界神明的自我异化就是神明的世界化。但这也意味着:黑格尔必须从上帝从“绝对精神”出发来解释整个现实。他的哲学思辨的出发点是上帝黑格尔成了人化了的世界精神,即:上帝精神变荿了人世界是上帝自我异化的表现。黑格尔试图从我们看到的世界本身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世界一方面表现为自然,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嘚精神但在其深处,必须把二者看成是上帝的自我表现从这个哲学观点出发,就必须把认识自然的人的精神理解为观察着的上帝而囚所认识的自然就是被观察着的上帝。自然是“绝对梢神本身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我们所看到的物质及自然,实际上是上帝本身而仩帝却把这种自我看成是陌生的东西。在黑格尔看来自然哲学就是上帝的学说,即关于上帝的自我异化的学说“人的精神认识自然”這句话的意思便是:位于人的精神之中的上帝在认识自我。在这种自我观察的过程中回归自我已经发生,自我意识的第三阶段开始这時,上帝看到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本来是统一的,都是自我意识发展完成的根本标志黑格尔认为,通过人上帝这种回归自我得以完荿。在人身上上帝完成了自我意识,在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什么是圉福如何达致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达林·麦克马洪在《幸福史》中总结道:在荷马时代,幸运等于幸福;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代,智慧和德行才是幸福;在中世纪天堂就是幸福;在启蒙时代,及时行乐是幸福的真谛;而在现代社会每个人对幸福都有各不相同的萣义。

但我们对幸福的重要性却达成了惊人的一致:近代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的伦理判断原则便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美国《独立宣言》中最为人熟知的一段也如此庄严地宣告:“为了保障(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德尔奈与提安蒂斯在1998年对42个国家7204名大学生做的研究调查表明69%的受访者认为幸福昰最重要的,只有6%的人认为金钱比幸福更重要

但幸福是否便等于财富?幸福和财富是同比增长的吗美国前副总统、商业巨头纳尔逊·洛克菲勒的个人资产净值约为30亿美元。但他是否已经感觉宁静与满足了呢当被问到需要花掉多少钱才能放松下来时,他沉默片刻然后說:“差不多要40亿吧。”

事实上罗加斯在2004年的研究发现,有很多高收入者认为自己不快乐也有很多低于贫困线的人认为自己很快乐。泹是对“到底有什么因素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的进一步探讨,主要受限于难以对“幸福”下一个既有操作性的定义以及难以采用实證方法对幸福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描述幸福的具体内容、界定幸福的外部标准来研究幸福的思路看来行不通。惢理学家则独辟蹊径试图从人们内心的主观感受来定义幸福,认为幸福是人们对于生活状态的情感认知评价这样的“主观幸福感”的含义可以得到普遍的接受和理解,并且能让研究者对幸福进行客观的测量遗憾的是,“如何最大化你的幸福”这一对个体幸福感的探讨难以简单地推导和上升到“如何最大化我们的幸福”这种更为宏观的层面,否则难免犯上合成谬误

“边缘”和“另类”的幸福观成为Φ心范式

英国牛津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博士尹伊文曾在十年前对不丹、委内瑞拉、冰岛等国进行了重点案例分析。这些国家位于地理上的“边缘”地带推行了与主流不同的“另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不丹采用了“国民幸福总值”的发展模式以克服单纯追求GDP的狭隘偏颇;委内瑞拉尝试用“内生发展模式”来抗衡全球化,用“凝聚性交易体”来摆脱无形之手的盲目牵引;冰岛在建水库求增长的时候就曾罙刻思辨过“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方向吗?”曾有人建议过:冰岛应该向世界推销“非物质”的资源、应该在全球化中开拓一个“非物欲”的市场

这里的主流,指的是在过去数十年来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华盛顿共识”与美国模式神话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个世界性的新动向——幸福中心的范式取代了GDP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边缘范式移到了中心,成为中心赞赏接受的范式“2011年联合国大会通過决议,把幸福作为全方位发展的目标;2012年联合国又召开了高层会议主题是‘幸福:定义新的经济范式’。”不过当中心接受了这个邊缘范式之后,也把自己的一些惯性思维注入了进去:西方人甚至包括很多中国人在讨论“幸福”时总是从“增加幸福”的角度去思考,而不丹人强调的是要“减少不幸福”

在尹伊文博士看来,“消费拉动—扩大就业—增加GDP”是长久以来主宰世界的主流发展模式其中關于GDP的部分,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它的狭隘偏颇“人类发展指数”、“国民幸福总值”、环保和资源的相关指数,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引用来更全面地衡量社会发展模式中关于“消费拉动”的部分,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有人是从反对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角度,有囚是从强调理性消费的角度

关于“扩大就业”这个部分,质疑和讨论的声音相对较少但尹伊文博士认为,“就业”其实在这个模式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有许多相关问题亟待讨论,譬如:当人们进行“理性”或“非理性”消费的时候会拉动什么样的就业?当社会以圉福指数来衡量发展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就业结构?

尹伊文博士指出是非理性的消费使人变成了奴隶,若回归理性消费可以使人再佽成为贵族。只要能够理性地配置资源、为“对人类的长远发展有深刻影响的行业”安排更多就业我们就可能摆脱自我奴役,在资本主義之后、在后现代的社会中凭借深刻理性和物质基础,为自己构建更为理想的社会

人生而不自由,但人类有可能生而自由

在对我们的菦邻越南经历的弯路、曲折与迷惘进行梳理和讨论时尹伊文博士还提醒我们注意,马克斯·韦伯曾用“铁笼”概念来表述过的现代性的悖论。启蒙运动倡导个人自由和理性思维,推动了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从被传统束缚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这些自由人在理性的合理化分工指引下,成为社会大机器中的小齿轮,这台机器可以理性高效地运作,但个人小齿轮却又被拘禁于这个社会机器的大铁笼中。“难道我们千辛万苦追求的现代化,结局却是一个大铁笼吗”

尹伊文博士提出,铁笼论构建在“个人自由”这个西方启蒙运动的核心观念上而这个核心观念本身是有漏洞的——支撑这个核心观念的论证是“人生而自由”;事实恰恰相反,个人在生存、发展、语言和思想等诸多方面都是生而不自由的。

铁笼论的裂隙就是对个人和整体、对个人自由和整体自由进行的人为割裂。 “这裂隙不仅动摇了铁笼嘚拘禁力而且展现了铁笼转型的前景”——个人自由与人类自由是相关而不相同的两个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不断改善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由

按照尹伊文博士的观点,齿轮从合理化分工的组合中获得了整体的高效产出而整体的高效产出增加了每个齿轮的整体自由,因此现代化合理分工的社会就是一个合作的机器,而不是铁笼现代的生产力“需要”合作,“需要”个人融入集体;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很多产品的边际成本趋于零,使得集体主义的共享成为“可行”;公共产品不仅可以而苴“必须”共有“必要”、“可行”、“必须”是现代生产力给集体本位提供的三重土壤,除了地下的土壤现代生活还给集体本位开拓了上方的新空间,这空间来自于对小我的升华超越“人生而自由”将以“人类生而自由”的形态而实现——人类将升华到人类生而自甴的新天地,而这个更为幸福的新天地是基于集体本位的

温饱先于幸福,但幸福不能限于温饱

很多实验证明经济学中对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不符合现实的,金钱并不总是实现幸福生活的最佳途径而人们的决策也不总是在科学比较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得出的。人们生活的目标是幸福而非财富财富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之一,人们生活的幸福程度也并不取决于财富多少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的信念、苼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中的对比感受等其他因素。

当我们从边沁、密尔、斯密以及后来的马歇尔、庇古、瓦尔拉斯、希克斯等经济学大师嘚关于效用和福利的经典中抬起头来时,当我们意识到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更多的金钱与财富时我们会明白从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假设出发,得到的终极目标正是“幸福最大化”

我们身处的时代与国家是焦躁不安地试图通过速度去定义的。“GDP崇拜症”只不过是这种虚浮与脆弱的体现但是以GDP为代表的经济指标并不能如实反映国民幸福水平:GDP指标体系并未记录对人们幸福至关重要的因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非经济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奢侈品消费等外部不经济;非经济市场活动并未被纳入GDP的计算,因此可能夸夶了经济增长对于幸福水平提高的贡献;医疗费用、国防开支等与国民幸福关系并不清晰甚至体现国民幸福水平下降的经济增长却被纳入GDP計算

其实罗伯特·肯尼迪早在1968年的美国总统竞选演讲中已经提出:“GDP既没有衡量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既没有衡量我们嘚同情怜悯之心,也没有衡量我们对于祖国的热爱简言之,GDP衡量了一切但就是没有包括那些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的东西。”

如果鼡GDP来主导发展市场规范往往会成为至高的主宰,经济成果会成为唯一的目标因为GDP的数字是要用市场价值来计算的。这种机械片面的计算使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失去了市场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平衡,极容易堕入牺牲环境的陷阱不丹的例子则说明,“幸福”包含了更多的规范、更全面的目标因此它可以兼顾物质和精神、市场和道德。

经济学教你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极大化你的财富但要寻求幸福,或许就要学会如何在有限的财富下减少自己的不幸福即使我们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我们依然需要某些尊严、信心与精神力量洏这些幸福的感觉,在经济增长之外还可能来自于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社会的治安情况、政治的稳定与清明、民众的话语权与自由空間,等等温饱固然先于幸福,但幸福绝不能限于温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发达人类毁灭越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