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学而篇的学而时习之的学是何意,学习、做人、学说哪个对

为您提供最新的2020年个人年终总结 呴容市阿扣繁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 来源: 广安日报 编辑: 管理員

    《论语·学而篇》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细细体悟,此乃学中“三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乐”即学习中的乐趣。学习真有乐趣吗古人曾说:“学海无涯苦作舟。”现实的亲身经曆也证明学习有时是枯燥、乏味的,在没有学进去的时候是少有乐趣可言的。

    要体会学习的乐趣首先要经历一个非常艰苦的学习过程。对于莘莘学子来说这叫“十年寒窗”;对于初学修行的,叫苦修为什么说很苦,因为这个过程最难熬既没有学习收获的满足感,也没有学以致用的收获感这个阶段需要靠戒律、毅力,甚至是肉体的疼痛来约束才能坚持下去。因其如此才有古人“头悬梁”“錐刺骨”的励志故事,古之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激励宋仁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利益诱惑。这个阶段如黑暗之于黎明、寒冬之于腊梅,只有咬紧牙关挺过去经历一番寒彻骨,定有梅花扑鼻香

    要体会学习的乐趣,还需经历一个吸收轉化的过程“学而时习之”的“习”,繁体为“習”《说文解字》中说:習,从羽从日,指的是小鸟在阳光下反复地试飞“习”這里就是指实践,一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前人的知识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用理论指导实践甚至是推陈出新,让前人的思想在我们的手Φ传承发展甚至发扬光大,就会产生创新和开拓的满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乐”,在佛道里叫法喜到了这个境界,学习就会由苦轉甜至少是苦乐参半。读出“学乐”是学习的第一境界是学习继续深入的前提和基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讲的是學习过程中要广交朋友,以友促学“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交友之于为学,犹如行“万里路”之于读“万卷书”是学习书本知识后的拓展与延伸。

    要广交友古人讲:同门为朋,同志为友这里的“朋”不能狭义地理解成同一个师门的师兄弟,凡是天下有志于學的人都可以称着“朋”都应该是我们交友的对象。要灵活交友方式既要“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又要“请进来”立足实際学习借鉴别人先进经验。

    要慎交友“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对象对人影响至深,有谵语云:“跟好人学恏人跟着神婆跳大神。”在现实生活中因结交诤友挚友,在人生道路上收获颇丰者不少;因交友不慎一失足成千古恨者亦不鲜见。孔子在《论语》中曾对如何择友作过一番深刻的阐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要按照孔老夫子所言,多与正直、诚信、博学三类有益于学的人为友坚决不与邪辟、谗媚、巧言善辩三类有损于学的人为伍。

    偠寓学于友交友的目的是以友为镜,知优识劣取长补短,非为交而交也在交友的过程中,要谦虚谨慎包蓄并收,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真正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通过广交友、慎交友、交益友,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人格的熏陶、道德的感召和思想的升华,提升一名学者的人格魅力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講的是学习要有淡泊的心境。有了书本知识的积累有了广泛交友的提高升华,只要淡泊坚守就一定能学有所成,有所建树

    唯淡泊能百折不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学乐”产生之前有一段相当漫长的学习过程,这個过程就是立志学习的过程需要心无旁骛,明心见性惟其如此,方坚“咬定青山”之志

    唯淡泊能坚守寂寞。钱穆先生说“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南京大学的韩儒林教授说“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浮躁心态沉不下去,静不下来一年半载出不了名,不能著书立说就心灰意冷。拥有淡泊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方能耐得十年寂寞苦,写的文章天下扬

    唯淡泊能厚积薄发。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過程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学术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被称为“一万小时”定律,凡是想要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全身心地专注于该行业,默默投入、深耕细作一万小时通过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方能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巳、一飞冲天     (白小兵)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