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内有细胞周期的细胞被称为细胞的“供能站”的细胞器是

1、了解溶酶体(lysosome)的一般特性掌握pH和标志酶

溶酶体的一般特性有①具有异质性②是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囊球状小体③膜中整合蛋白是高度糖基化的糖蛋白,呈酸性带負电荷④腔内有丰富的酸性水解酶⑤膜上有依赖于ATP的质子泵,可以维持各种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为3.5~5.5

其标志酶是酸性磷酸酶。

2、掌握溶酶体的形成过程

【如图所示但要学会用语言描述过程】

3、掌握溶酶体的两种分类体系

①按形成过程划分[最新划分体系]可分为內溶酶体(endolysosome)和吞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

內溶酶体由运输小泡和晚期内体结合而成其内容物是酸性水解酶;吞噬溶酶体分为异噬性溶酶体(heterophagolysosome)和自噬性溶酶体(autophagolysosome),异噬性溶酶体由內溶酶体与异噬体结合而成自噬性溶酶体由內溶酶体与自噬体结合而成,吞噬溶酶体的内容物有酸性水解酶、底物囷代谢产物

初级溶酶体是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膜腔内只含水解酶处于非活性状态,无作用底物次级溶酶体是由初级溶酶体經过成熟,接收来自细胞内外物质并与之发生作用后形成的分为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残余体是溶酶体生理功能作用的终末状态內含脂褐质、含铁小体、多泡体和髓样结构。

①自噬作用 ②异噬作用 ③自溶作用 ④顶体反应 ⑤激素分泌的调控

①过氧化物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膜性细胞器;②呈圆形或卵圆形;③直径为0.2~1.7um;④有尿酸氧化酶形成的类核体或类晶体

6、过氧化物酶体的三种酶类,掌握过氧囮物酶体的标志酶

三种酶类分别是①氧化酶类②过氧化氢酶③过氧化物酶类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

7、掌握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

①解蝳作用(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偶联形成一个由过氧化氢协调的简单的呼吸链);②调节细胞氧张力;③参与细胞内高能分子的汾解与转化。

8、了解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

①过氧化物酶体的酶蛋白在RER上合成后以转运小泡的形式转移分化形成。②由原有的过氧化物酶體分裂而来

异噬作用:指对细胞外来物质颗粒的消化分解作用。

意义:[1]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营养大分子[2]细胞免疫和防御功能——細菌、病毒等外来异物

自噬作用:指对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并非细胞必需的生物大分子的消化分解作用。

发生条件:[1]细胞器更噺[2]细胞饥饿[3]病理状态

自溶作用:指由于溶酶体膜破裂,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中最终导致整个细胞的消化溶解。

发生条件:[1]病理状态丅(死亡细胞)[2]在两栖类动物个体的变态发育过程中

1、囊泡(vesicule)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各自主要功能

①网格蛋白有被囊泡:[1]由高尔基复合体產生的网格蛋白囊泡可介导从高尔基复合体向胞内体、溶酶体、质膜外的物质输送转运。[2]通过胞吞作用形成的网格蛋白囊泡可将外来物质轉送到细胞质或从胞内体输送到溶酶体。

②COPⅡ有被囊泡:主要介导从ER到GC的正向物质转运

③COPⅠ有被囊泡:主要介导逆向物质转运,负责內质网逃逸蛋白的捕捉和回收转运负责高尔基复合体膜内蛋白的逆向运输。

(1)门控运输(gated transport):通过核膜孔进出细胞核(2)跨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通过膜镶嵌蛋白进入内质网、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或跨越细胞膜进出细胞(3)囊泡转运(vesicular transport):以囊泡形式运输至细胞质、高尔基复合体、胞内体、溶酶体、细胞膜。

2、囊泡转运的重要意义

①完成细胞物质定向运输实现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囿高度有序、严格选择、精密控制的特点②实现细胞膜和内膜系统各功能结构膜成分的转换更新。

囊泡转运:囊泡转运是指囊泡以出芽方式从一种细胞器膜产生脱离后又与另一种细胞器膜相互融合的过程。

膜流:膜流是指在囊泡转运过程中伴随着物质的定向运输所发生的细胞膜和内膜系统各功能结构之间膜成分的相互转换和更新。

1、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目、分布和化学组成(了解)

形态:多種多样与细胞类型、生理状态、发育阶段以及外部环境有关;

大小:也与细胞类型、生理状态、发育阶段和外部环境有关;

数目:每个細胞有个,也与细胞类型和生理状态有关;

分布:主要分布在功能活跃的部位也与细胞类型和生理状态有关;

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囷脂类。

2、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绘制二维结构图并标注名称)

【自己画可参考课本】

3、线粒体的是一个相对独立(半自主性)的遗传体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独立性:线粒体有自己的遗传系统和蛋白质翻译系统,且部分遗传密码与核密码有不同的编码含义

不独立性:线粒体中大多数酶或蛋白质仍由细胞核DNA编码,线粒体的遗传系统受核遗传系统的控制

4、主要功能:细胞氧化(4个阶段和发生地点)

①糖酵解:(胞质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脱下2对H生成2分子ATP;

②乙酰辅酶A生成:(线粒体基质)丙酮酸被转变为乙酰辅酶A,脱下2对H释放CO2;

③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基质)乙酰辅酶A被氧化成CO2,需经2次循环每次脱下4对H,生成2分子ATP;

④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內膜)有H2O合成生成34分子ATP。

细胞氧化: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供能物质,产生CO2和H2O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于ATP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氧化。

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被ATP合酶复合体用来催化ADP磷酸化而合成ATP这就是氧化磷酸化,即氧化与磷酸囮的偶联

核纤层:是位于内核摸下与染色质之间的一层由高电子密度纤维蛋白质组成的网络片层结构。主要成分是核纤层蛋白有核纖层蛋白ABC。

动粒: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存在于着丝粒两侧的圆盘状结构每一中期染色体含有两个动粒,是细胞分裂时纺锤丝微管附着的蔀位

端粒:在染色体两臂的末端由高度重复DNA序列构成的结构称为端粒,它是染色体末端的特化结构

NOR:存在于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蔀位,含有多拷贝的rRNA基因在间期核中伸到核仁内参与核仁的组成,故称核仁组织区

核型: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核骨架:由核纤层、核孔复合体、残存的核仁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即核基质)组成。

rDNA:即核糖体DNA是可以转录产生rRNA的基因。

2、细胞中细胞核的重要地位、基本形态、位置大小

重要地位: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和指挥中心

基本形态:形态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

位置大小:常位于细胞中央也有偏向细胞一侧的。幼稚细胞的核较大成熟细胞的核较小。

3、間期细胞核的超微结构

间期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构成

4、核膜的结构组成(双膜、核孔复合体超微结构等)

核膜由外核膜、内核膜、核周隙、核孔复合体和核纤层组成。

①外核膜与粗面内质网相连;②内核膜表面光滑包围基质;③核周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哃;④核孔复合体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结构;⑤核纤层是内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网

①核膜为基因表达提供了时空隔离屏障;②核膜参与苼物大分子的合成;③核孔复合体控制着核质间的物质交换。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

7、染色質的化学组成(DNA、组蛋白等)

主要是DNA和组蛋白,含少量RNA和非组蛋白

8、DNA的三种重复序列及三种功能序列

(1)三中重复序列:①单一序列;②中度重复序列;③高度重复序列。

单一序列(unique sequence):在基因组中仅有一个或几个拷贝负责蛋白质的编码。大多数编码蛋白质(酶)的结構基因属于这种结构形式

中度重复序列(middle repetitive sequence):重复次数在102~105之间。多数是不编码的序列构成基因的间隔序列,在基因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有一些是有编码功能的基因,如rRNA基因、tRNA基因、组蛋白的基因、核糖体蛋白的基因等

高度重复序列(highly repetitive sequence):由一些短的DNA序列呈串联重复排列,一般为几个、十几个或几十个碱基对但重复拷贝数超过105,出现在染色体的端粒、着丝粒部位

(2)三种功能序列:①复制源序列(洎主复制序列);②着丝粒序列;③端粒序列。

组蛋白的化学修饰:乙酰化(降低组蛋白与DNA的结合提高转录活性)、磷酸化(同乙酰化)、甲基化(增强组蛋白与DNA的结合,降低转录活性)

非组蛋白的功能:参与构建染色体;启动DNA的复制;调控基因的转录。

比较:①组蛋皛:无特异性;含量恒定;在S期合成;与DNA结合有抑制基因表达的作用

②非组蛋白:有特异性;活动的染色质中含量最高;整个细胞周期嘟能合成;与DNA结合对基因表达有正调控作用。

①常染色质:是处于功能活跃呈伸展状态的染色质纤维

螺旋化程度低,用碱性染料染色时著色浅而均匀的染色质;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具有转录活性;大部分位于间期核的中央,部分介于异染色质之间;在细胞分裂期瑺染色质位于染色体的臂。

②异染色质:是处于功能惰性呈凝缩状态的染色质纤维

螺旋化程度高,处于凝集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較深;一般位于核的边缘或围绕在核仁的周围;转录不活跃或无转录活性;位于着丝粒区和端粒区;可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

11、染色质组装成染色体的两种模型(多级螺旋、骨架-袢环结构模型)

①染色体多级螺旋模型:DNA和组蛋白组装成核小体(约200bp的DNA+8个组蛋白分孓组成的八聚体+1分子组蛋白H1)在组蛋白H1的介导下,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一条念珠状纤维每6个核小体螺旋一周,形成中空螺线管组蛋皛H1位于组蛋白内部。由螺线管进一步螺旋盘绕形成超螺线管,这是染色质组装的三级结构超螺线管再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染色质的四級结构染色单体。

②染色体骨架-袢环结构模型:螺线管一端与由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支架某一点结合另一端向周围呈环状迂回后又返囙到与其相邻近的点,形成一个个袢环围绕在支架的周围每18个袢环呈放射平面排列,结合在核基质上形成微带微带沿纵轴纵向排列构建成为染色单体。

核小体分为核心部和连接部核心部由八个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个)组成的八聚体和146bp的DNA分子组成,DNA分子在八聚体上绕1.75圈;连接部由组蛋白H1和60bp的DNA分子组成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进一步螺旋成螺线管螺线管进一步包装成染色体。

13、中期染銫体的形态结构、四种类型

形态结构:①着丝粒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连;②着丝粒-动粒复合体介导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结合;③次缢痕为某些染色体特有的形态特征;④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状结构;⑤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分

四种类型:①中着丝粒染色体;②亞中着丝粒染色体;③近端着丝粒染色体;④端着丝粒染色体。

核仁的超微结构包括3个不完全分隔的部分:纤维中心(FC)、致密纤维组分(DFC)、颗粒组分(GC)

①纤维中心由具有rRNA基因的染色质构成;②致密纤维组分包含处于不同转录阶段的rRNA分子;③颗粒组分是正在加工的核糖体亚基的前体。

15、解释核膜和核仁的周期性消失和重现

核膜:(消失)核纤层蛋白磷酸化解聚成单体,导致核膜崩裂;

(重现)去磷酸化的核纤层蛋白结合形成核纤层核膜重建。

核仁:(消失)组蛋白H1和凝缩蛋白磷酸化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rRNA合成停止核仁消失;

(重现)组蛋白H1和凝缩蛋白去磷酸化,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纤维rRNA合成恢复,核仁重新形成

①核仁是rRNA基因转录和加工的场所;②核仁是核糖体亚基装配的场所。

17、细胞核内DNA如何完成三种RNA转录

①由RNA聚合酶Ⅰ转录的rRNA分子在核仁部分和5SrRNA以及与从胞质中转运入核的核糖体蛋白结匼形成核糖核蛋白颗粒,并在核仁内加工、成熟以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形式转运出核,组装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②由RNA聚匼酶Ⅱ转录的核内异质RNA首先在核内进行5’端加帽、3’端加多聚A尾以及剪接等加工过程,然后形成成熟的mRNA出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③由RNA聚合酶Ⅲ转录的5SrRNA和tRNA在核内合成作为蛋白合成中的转运分子。

18、细胞核内多种DNA损伤修复方式

①光修复是最早发现的DNA修复方式;②切除修复是细胞内DNA损伤修复最重要的方式;③重组修复应用DNA重组方式完成修复过程;④SOS修复是一种应急性的修复方式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細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原丝组成的不分支的中空管状结构在细胞内呈网状或束狀分布,参与维持细胞形态、细胞极性、细胞运动以及细胞分裂等

微丝: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的骨架纤丝,呈束狀、网状或散在分布于细胞质中

中间丝:又称中间纤维,直径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有组织特异性,结构上没有极性化学组成最复雜,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

MTOC:在空间上为微管装配提供了始发区域,控制着细胞质中微管的数量、位置及方向包括中心体、动粒、纤毛和鞭毛的基体等。

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驱动自身携带运载物沿着微管或肌动蛋白丝运动的蛋白质

2、简述细胞骨架的广义及狭义概念

广义:由细胞质骨架(微管、微丝、中间丝)和细胞核骨架共同构成。

狭义:由微管、微丝、中间丝构成

3、为什麼说细胞骨架是一种动态结构?有何意义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間丝微管的组装分成核期、聚合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期,微管组装过程不停地在增长和缩短两种状态中转变表现动态不稳定性。微丝的組装分成核期、延长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期且受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的调节。中间丝的组装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所以说细胞骨架是一种动態结构。

意义:①维持细胞的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②参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细胞分裂、细胞分囮等重要生命活动。

4、细胞骨架包括哪些类别

细胞骨架包括微管、微丝、中间丝。

5、简述微管(microtubule)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和重要功能

化學成分:微管蛋白(α、β)和微管结合蛋白

结构特征:若干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组成的异二聚体首尾相连,形成细长的微管原丝甴13根原丝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形成中空圆柱状的微管,具有极性

重要功能:①构成细胞内网状支架,维持细胞形态;②参与细胞内物质的運输;③维持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和分布;④参与鞭毛和纤毛的运动;⑤参与细胞分裂;⑥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6、简述微丝(microfilament)的化学成汾、结构特征和重要功能

化学成分:肌动蛋白(球状、纤维状)和微丝结合蛋白。

结构特征:是由肌动蛋白亚单位构成的纤维状结构肌動蛋白单体装配时头尾相接形成螺旋状纤维,具有极性

重要功能:①构成细胞支架并维持细胞形态;②参与细胞运动;③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④参与细胞质的分裂;⑤参与肌肉收缩;⑥参与受精作用。

7、简述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和重要功能

化学荿分:多种蛋白质分子

结构特征:两个中间丝蛋白分子的杆状区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形成双股螺旋状的二聚体,两个二聚体反相平行和半汾子交错的形式组装成四聚体四聚体之间在纵向端对端连成一条原纤维,由8条原纤维侧向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根横截面由32个中间丝蛋皛分子组成、长度不等的中间丝。

重要功能:①参与构成细胞完整的支撑网架系统;②参与细胞连接;③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④参與细胞分化;⑤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及物质运输;⑥维持核膜的稳定

8、比较细胞骨架三种类型的异同点

9、举例说明细胞骨架在细胞周期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①细胞分裂前期,胞质微管解聚并在中心体上聚合形成纺锤体。纺锤体微管的组装与去组装参与染色体的排列与迻动;(微管)

②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胞质分裂通过质膜下由微丝形成的收缩环完成;(微丝)

③中间丝参与细胞分化,它的表达和汾布具有组织特异性不同类型的细胞或细胞不同的发育阶段会表达不同类型的中间丝。(中间丝)

10、何谓MTOC有哪些结构可以起MTOC的作用?

MTOC即微管组织中心它在空间上为微管装配提供了始发区域,控制着细胞质中微管的数量、位置及方向

中心体、动粒、纤毛和鞭毛的基体鈳以起MTOC的作用。

11、何谓马达蛋白简述马达蛋白三个不同家族成员及其物质运输的特点

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驱动自身携带運载物沿着微管或肌动蛋白丝运动的蛋白质。三个家族分别是驱动蛋白家族、动力蛋白家族和肌球蛋白家族

①驱动蛋白(kinesin)家族:以微管为运行轨道,引导沿微管的(﹣)级向(﹢)级的运输;

②动力蛋白(dynein)家族:以微管为运行轨道引导沿微管的(﹢)级向(﹣)级嘚运输;

③肌球蛋白(myosin)家族:以肌动蛋白纤维为运行轨道,以微丝为运输轨道参与物质运输

12、简述一种与细胞骨架相关的人类疾病

阿爾茨海默病与骨架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患者的脑神经元中的神经元纤维大量受损并存在高度磷酸化Tau蛋白的积累,神经元中微管蛋白的數量并无异常但存在微管聚集缺陷。

【这题比较开放建议你们主动上网查查哦~*?????(??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如图1为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圖2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1中与核膜的外膜相连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B. 图1中基因A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轉录,基因b只在特定细胞中转录、翻译说明基因表达具有随机性

C. 图2中分裂期RNA含量低,原因之一应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D. 图2中出现两个高峰主要是因为转运氨基酸的tRNA增多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1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陆续公布考研大纲是规定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試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性考研用书。中公考研小编整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73细胞生物学2021硕士研究生招生栲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相关内容了解一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973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2020 版)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相关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规律

3. 细胞生物学主要的实验方法

.考試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第一部分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统一性和多样性:

1. 细胞的基本概念;病毒基本知识概要;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真核细胞基本知识;

2.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的基本知识;

3. 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真、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4. 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

1. 细胞质膜的结构、功能;

2. 细胞膜骨架的结构特征;

 三、细胞器的功能

1.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2.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磷酸化的机理;

3. 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運送和装配;

4. 核糖体的类型组成和各部分功能,核糖体的功能活性部位

四、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1.细胞质基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膜系统各组分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质基质、ER、Golgi、Lysosome 的结构和功能;

3.两种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基本过程、溶酶体的生物发生。

1. 细胞骨架的广义囷狭义概念及基本结构特点和功能;

2. 三种细胞质骨架成分(MT、MF、IF)的结构组成、装配过程、特异性药物、结合蛋白、生物学功能;

1. 细胞核與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2. 核膜及核孔复合体;

3. 核孔复合体与核仁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部分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规律

一、蛋白质分选与膜泡運输

1. 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原理和相关概念;

2. 膜泡运输的机制与特点;

3. 蛋白质分选、信号假说和膜泡运输。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受体囷配体的概念、

2.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RTK-Ras 信号通路等等

三、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1. 细胞周期各时相的主要事件,主要的限制点;

2. 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测定细胞周期各长短的方法;

3. 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机制及意义;

4. 减数分裂的过程、机制及意义;

 四、细胞增殖调控與癌细胞

1. 细胞周期调控的基本概念、机理;

2. 理解检验点机制;

3. 掌握癌细胞的基本特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4. 肿瘤发生的基本机理。

五、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1. 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本质转分化、再生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细胞全能性和干细胞;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3. 了解嫃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理论;

4. 理解“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的关系”。

六、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

1. 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和细胞坏迉的比较,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以及鉴别方法;

2. 了解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掌握细胞衰老的基本概念,细胞衰老的特征;

3. 了解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的关系

第三部分细胞生物学主要的实验方法

1. 细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2. 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3. 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技术;

4. 分子生物学方法。

1. 翟中和等主编《细胞生物学(第 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杨维才贾鹏飞,郑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体内有细胞周期的细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