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读完的书不是一本书是那几个人一生 有一句大概是这个意思的话,不记得了,只是大概这个意思。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 内容阅读
2016年“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及作品
  来源: 
时间:日  
作者: 阅读: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一等奖遇见你是最美的时光
  二等奖这个世界会好吗 &&读梁漱溟先生晚年述作《这个世界会好吗?》
  二等奖墨香浮
  三等奖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
  三等奖嚼&菜根&知三味
  三等奖枕边一本《菜根谭》
  优秀作品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优秀作品《知音》是我的益友良师
  优秀作品爱,就在你我左右 &&读《爱的教育》有感
  优秀作品闲诌《红楼》
  作秀作品我以我的风格写历史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集
遇见你是最美的时光
作者:张会佳 一等奖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叫《当我足够好,才会遇见你》。作者笔名Lydia,它虽然没有&四大名著&闻名遐迩,没有《哈姆雷特》出神入化,没有《福尔摩斯探案集》惊心动魄,对我来说却是字字珠玑、沁人心脾、醍醐灌顶。她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讲述的是一个平凡女孩披荆斩棘站到金字塔顶端的励志故事,更是一个平凡女孩用热血和泪水追求自己幸福的故事。跟故事里的主人公经历高度相似的缘故,故事中起起落落的情节我感同身受。所以,她对我来说,是一个难觅知音,是一位良师益友,如一盏明灯指引我航行,如一个港湾让我憩息停泊。当我人生出现低谷时,她常常激励我,告诉我,更好的&&在远方等我来相遇。
  她婉转清丽、高雅脱俗,教我做一名知性柔和、温柔大方的女子。虽然爸妈很爱我,但是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的他们也希望寒门出贵子。迫于生计,他们不得不外出打工。从小没有爷爷奶奶,所以,我成了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难免会有害怕,难免会有失落,难免走些弯路,青春难免走得太着急,少年的心灵难免需要承受成年人沉甸甸的苦。幸运的是,从小我就很懂事,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朋友眼中的亲姐妹。直到初一,远在北京读大学的堂姐带回一本书送给我,临走时留下一句话:妹妹,好好读书,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和众多女子一样,我也渴望有一天像凤凰一样,涅槃重生,飞上枝头。于是,干完所有农活,做完所有作业后,我会对她爱不释手。我想知道,是否当我足够好时,才有能力养我的爸爸妈妈,才会让他们不受颠沛流离之苦,才会遇见浓浓的父母情爱。她说,&越平淡的日子,越要沉下心修炼。越漫长的等待,才会有来之不易的机遇。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女人,良好的修养,一定会在未来的某天给你带来帮助。&慢慢地,有了她的陪伴,我底气足了,脚步轻盈了,笑容洋溢了。我像野草一样活着,努力读书,将拼搏的韧劲一直延续到高中、大学甚至工作。因为,她让我明白,当我足够好时,老师会来关注我;当我足够好时,集体才会需要我;当我足够好时,好机遇会来光临我。世事再无常,也要纵容自己的梦想。做个内心平和的女子,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生气了;做个小资优雅又带点小小才气的女子,就更显得温柔似水,柔情如风了。所以,当我足够好时,我遇见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遇见了一个个我生命中的贵人,遇见了我一心想为民服务的工作岗位。
  她两袖清风,淡泊名利,教我做一名相信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女子。长大了,可能在身边朋友眼中,我鹤立鸡群、雷厉风行,活得潇洒。其实,一句&傻得可以&让我有点与众不同罢了。人生,如同一个沙漏,手拽得越紧,流失得越快。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多少会曾在感情路上磕磕绊绊。和所有人一样,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别人一样幸福,有人把我捧在手心,至若珍宝。一路走来,有心酸,有委屈,也曾想披上一层厚厚的铠甲,做一个刺猬,蜷缩着,不去伤害别人,也能保护自己。然而她告诉我:&自己的幸福自己把握,永远别指望别人为自己买单,更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过去那深一脚、浅一脚踩在爱情泥淖中的我,迷失了双眼,弄脏了衣服,也步步为棋走得太惊险。当我绝望无比的时候,是她,形影不离地呵护着我,温暖着我,即使有伤疤,也很快会云淡风轻。是她,让我明白,那些波澜壮阔与逼仄疼痛的经历属于我,这些不一样的财富叫我应该活的像一棵清丽的植物,内心里要充满热爱,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刹那,每一种温度。&在每次飞蛾扑火中烧成灰烬,转而春风吹又生。就算被伤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也要修一颗良心,做一个好人。&是她,告诉我,假如生活欺骗了我,要相信,生活依然处处存在真善美。当县委书记作出&洁净乡村2年内不达标就引咎辞职&的郑重承诺时,有理想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形象跃然纸上,我们应该点赞;当所有朋友圈都在为&郴州市最美油菜花赏花地&落户安仁贡献力量时,浓浓的乡情跨越千山万水凝聚合力,我们应该点赞;当最美乡村教师龙市乡田心村小学的乡村教师谭建平&三不弃&坚守岗位时,真汉子铁骨铮铮,好老师义薄云天,我们应该点赞;当维汉青年海比尔&艾合麦提、周祚宏勇救郴州落水女子事迹传遍全国时,危难见真情,义举巧成双,我们也应该点赞。她告诉我,&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光,才是永恒的美。&我始终相信,当我开始温暖地对待别人,世界也会温暖地对待我。当我足够好时,遇见的真善美多了,遇见的英雄豪杰、巾帼须眉多了,遇见的开心也就多了。全社会见贤思齐,明德惟馨,崇高的道德追求也将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
  她悠然自得,宠辱不惊,教我做一名知足常乐、学会幸福的女子。人来到这世上,有如意,有不公平,有失落,有羡慕。同是走兽,兔子娇小而青牛高大;同是飞禽,雄鹰高飞而紫燕低回。&很多时候,我们追逐人的所谓的&成功&,名车、豪宅&&但是却忘记了幸福的基本要素是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人的一双手也就这么大,能抓住多少东西呢?一颗心也就只有这么点地方,又能挤下多少欲望呢?她让我明白,读书让我不甘寂寞,享受宁静,不至堕落。更重要的是,她消遣了我的孤独。我们都知道,为事业拼搏孤独,为学术执着孤独,为家庭付出孤独,为不平心痛孤独,每个人心里都装着形形色色的孤独。而读书,可以让我们细细体味别人笔下的孤独,像泡在笔者放好的玫瑰浴池中一般宁静舒服。在书里,我们可以一个人享受最自由的孤独,最温柔的叛逆,宁静而淡泊。是她,让我珍惜现在,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把握眼前的幸福;是她,教我成为茶人,品馨香怡情,沐浴着春风,阔气豁朗;是她,教我做一朵清淡之莲,享受一份澄澈的清丽,不受世俗的纷纷扰扰,怡然自得。当我足够好时,最幸福的时光会拽在我的手里。
  她艰苦卓绝,坚贞不屈,教我做一名阳光自信、刚强不息的女子。一个人之所以与众不同,不单是因为不同的外表,更有不同的思想。一个女人再艳丽,如果没有思想,人云亦云,她永远只会是昙花一现。我本胆小、不自信,有时甚至心藏淡淡的自卑。我爱笑,是那种擦干眼泪重见彩虹的微笑;我爱跑,是那种跌倒后重站基石的追赶;我爱战,是那种屡败屡战重现信心的拼搏。她告诉我,&女人要有自己的思想。&她教我要自信,要独立,要坚强,要微笑着去唱生命的歌谣。所以,我宁死不屈,坦坦荡荡,像个女汉子,以柔克刚活出自己的力量。德国总理默克尔是我的女神,才貌双全的杨澜是我的偶像,商界&铁娘子&董明珠是我的榜样。岁月会馈赠每一位坚强独立女子的精神食粮。她告诉我,&要做一名与众不同飒爽英姿的豪放女子,讲情义,讲胸怀,讲气场,肃阔壮美,深丽洒然,把自己活出一种格局,活出女性的最美修为&,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一个人,也可以狂欢,以书为伴,以光阴为楫走过万水千山。因为,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生物。要喜欢自己,爱上自己,善良,富有同情心,有良好的心态;不委曲求全,不趋炎附势,不暴躁,不失意。所以,当我足够好时,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产生了,人生就会有奇遇。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变得足够好,从这里开始,带动我们的整个人生。
  当我足够好,我遇见了你。一颗玻璃心,透过洒满阳光的玻璃窗,蓦然回首,更好的&&不正在与我不期而遇吗?
  这个世界会好吗
  &&读梁漱溟先生晚年述作《这个世界会好吗?》
  作者:邓小恒 二等奖
  梁漱溟先生有一堆头衔,然而最先了解梁先生,不是因为他的邹平实验,也不是因为他的著作,而是因为他和毛主席顶倔。在那个时代,敢和毛主席顶倔,当属梁氏一人了。一直思慕前朝的人、事和风骨,也曾断断续续读了系列民国旧事,说来有些讽刺,对梁漱溟先生的著作,我并不是从其代表作开始,也未从其研究巅峰开始,却从其晚年的访谈开始,从其八十多高龄时学术八卦信仰家常一锅乱炖开始,恐怕是本末倒置的非常不敬。
  可另一方面,我又对此颇感幸运,站在思慕的角度,前朝最迷人的在于厚积薄发四字。默默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无疑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抗灾发展图鉴。在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从战国纷争到五胡乱华到魏晋南北,后唐五代十国,宋朝疲软,明朝倭寇,清兵入关,而这所有的灾难到清末民初,列强入寇达到了中华民族灾难史的巅峰。乱世出的不只是英雄,还有思想家和哲学家。梁先生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无疑是灾难时代思想火花碰撞的上佳图鉴。畅读此书,若与梁先生对面叙谈,感受民国风骨、文化入侵、信仰混乱、文革煎熬等时代印记。但所有的,最令人迷醉的不是文人、名人和伟人的轶事或金句,而是充斥全文中淡淡的坚强、坚持和独立,不让人感到强硬生硬,却让人心中温暖有力量&&这个世界会好的!
  是的,这个世界会好的!从梁漱溟父亲梁济先生开始,就设问了&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先生回答&这个世界会一天天往好里去的。&然而列强倾轧的时代等不到变好的信号,三天后,梁济先生遗憾的投河自尽。同样的梁漱溟先生也未看到变好的希望,只是希冀一天天往好里去,却用一生的实践探索回答了父亲的设问,这个世界会好的!并就&变好&的途径又提出了&人生&的三个哲学问题: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内心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是基础。所有的好、坏,幸福、悲伤,大概都是从物开始的。从虚拟层面的哲学来讲,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现实层面来讲,《党章》指出,我国目前最大的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变好的第一要素就是处理好物质的关系,用当前流行的话来讲,就是发展。
  犹记得当年第一次来到安仁这个城市,小小的主城区一眼望去都是民宅,看不到公交车,也没有霓虹灯&&在这个城市连逛超市买东西都有种担忧,因为超市里根本没有多少知名品牌的货物,买到的很多都是杂牌子,甚至因此而戒掉了吃零食的习惯。时过境迁,八九年间,再看安仁,忽然发现路面宽了,平了,高楼耸立,灯火通明,出门能打公交,就连逛超市也能买到自己喜欢的品牌。似乎一切都是魔杖在施法幻化,在斗转星移,但一切又那么真实,因为这&变好&的当中,我也奋斗其中。物质的发展,无疑让我们都看到了这个世界会慢慢变好的希望!
  就我自身经历来讲,小时候饿过肚子,吃过红薯饭,当时觉得最好的世界就是有白米饭吃,有肉吃,有新衣服穿。于是过年就成为我最大的期盼,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天天杀猪,天天过年。稍长,学业有成,参加工作,又希望自己能买起房子,最好是有辆车,娶个老婆,生个孩子&&处理好物质的关系,也就成为了我眼中世界变好的第一步。物质条件越好,似乎世界越发变好了,但却又有了更多的物质诉求,世界到底是好了还是坏了,见仁见智。于是便衍生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关系是重点。当温饱不成问题,似乎困难也就转移到&关系&上来了。和父母度过童年青少年,陪父母安享晚年,涉及到处理好父子母子关系;和妻子白头到老,涉及到处理夫妻关系;和上司同事下属一同工作,涉及到处理同事关系;和朋友的友谊,甚至连网上聊个天也许是&网络关系&。你的世界是否会好吗,就在于你&关系&经营的如何。这些人与人的点对点对面的关系,构成我们人生的网状结构,每个网点的变动,都会对我们的世界造成一定的影响。就我自己而言,期盼父母长寿健康,朋友真诚友善,同事值得信任,未来还有个让我安心的老婆,生一对子女,或许我的世界就此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小而化之的人与人的关系。
  大而化之,人是个社会动物。我们每个人都与社会交换、交流着物质、思想和信息,我们渴望获得社会认同,渴望获得社会安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消耗着社会能量,也在与社会个体恶性竞争或不完全协作。我们明了大局利益,但又放不开个人利益,我们所有个体都在博弈着社会利益。这个世界(社会)会变好吗,我认为它最终会变好的!或许就是因为我们正在博弈出最合适的社会意识形态&&共产主义,但这也不正是我们常人所共同希冀的目标吗?
  与梁先生对比,我们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幸运的,我们享受着社会带来的各种福利,消耗着地球的各种资源,参与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革,似乎我们正掌握着这个社会前进的步法,推动着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然而,与之同时,我们又是不幸的,我们不信任食品,我们不信任国产,我们不信任社会公信力&&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股子火气,每个人都有目的忙着或无目的的忙着,每个人都焦躁着、浮躁着。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啊!
  人与内心的关系是关键。我们活着,时刻要面对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这两个世界是时刻有冲突的,大多数人能在两个世界的冲突中寻找平衡点。如莫泊桑小说《人生》中最后对人生的描述那样: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但我更喜欢《南方周末》新年特刊的一句话:&我是什么,我就拥有什么样的时代。&内心的力量,才是这个世界会变好的关键!
  小时候,内心单纯,偶尔得到一块饼干能高兴许久,长大了喝一杯豆浆,倒一杯豆浆,也不会得到任何快感。以前工作得到别人一句肯定,能高兴几个月,现在获了一个奖,也就当天高兴一下。似乎变得成熟了,但其实是麻木了,我们的内心已经被自己压抑的失去了敏感性和灵性,如何去发挥心灵的力量寻找世界的美好。
  梁先生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萎缩了,如佛家所言,人生是个大苦海,喜怒哀乐灼伤着我们的灵魂,消耗着心灵的力量,不学会养心蓄气,内心何来安详。点一盏心灯,映照万物,拂去心尘,自然心气壮大。心气很壮,便把身体带着健康起来,心得其养,万物自然灵动,便可接近佛家&悉自具足,何必外求&的境界。这个世界也将会因为心的灵动而变得更加美好。借用哲学家林宰平的诗句赠人:安得心如海样宽,了无人事着悲欢。水天极目无穷尽,不染尘埃不起澜。
  当然内心灵动,安详,是幸福的一种表现。但内心激昂奋进也何尝不是幸福,甚至有的人追求别样的刺激性内心力量,但只要内心不麻木,不僵化,内心必将带着自己去看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读罢《这个世界会好吗?》心潮随梁大师越过名人光鲜的故事,却更加感受到平凡人的力量,世界因伟人而精彩,却因平凡人而变得更好!我想自己已经为标题找到了答案。
  墨香浮
  作者:赵荣平 二等奖
  数千年的灵魂,从笔间淌出,在纸间腾跃,留下点点墨迹。
  &&题记
  我一直在诗词的伤口幽居,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追寻。追寻,追寻那不朽的灵魂,我一直在彼岸徘徊,徘徊,猛然回头,终于看见江心有盏微亮的灯,在黑夜中独自亮着,在迷茫的大雾中孤独地亮着。
  我不知道灯塔是何时点燃的,只顾着朝那方向大步迈进,我靠近一看,那正是我想去的远方&&《古典诗词》。我沉醉在那一字一句中,品味着那浮动的芬芳墨香。
  &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隔着那一层纱雾,歌谣缓缓传来,那是一个少女的缠绵幽怨。她寻着那人,只能等待,忧伤着,思念着。她坐在城门下,就那么痴痴望着,望着,依稀间,见着那人穿着青衣带着佩玉,向她走来。
  都道思念是会呼吸的痛,想必那名女子此刻也是不安的吧。那样心心念念,吐露心声,只为心中人能够如期而至。古时候的男女恋情是多么纯情啊,字里行间全都是痴情,全都是思念,只求再见一次心中的容颜,便再也无悔了吧。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赳赳老秦,又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人人争赴沙场,为了保家卫国!士兵们斗志昂扬,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将要穿上长衣,披上战甲,一同奔赴战场,为国而战!
  士兵们相互关切,一同修整武器,一同整理军装,就要向那战场出发。去拼吧,以大家的关切和默契,一定能够笑到最后!那种如亲兄弟般的友爱,将会是战争中最夺目的色彩,也一定会创造出新天地!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足。&
  沿着江畔,行走吟咏。那白衣随着浪花起舞,却未被泥沙沾染,可心里却被泥沙压得喘不过起来。那逝去了的,不只是江水,还有屈原被现实粉碎的梦想。呵,如今都被江水吞噬了吗?原以为凭着一腔热血能为楚国谋千秋万业,可事实啊,哪能尽如人意!呜呼,不如奔赴湘流,一切又终将归于平静。
  爱国志士,古往今来不计其数,可真的有所为的又有几人?屈原,他一生都在追求着,一生都在拼搏着,最终却不能让那个梦想实现,有的是无奈,更多的也是无奈啊!即使到了死亡的那一刻,他的心里依旧是国家啊!如此人才,难再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极目远眺,壮丽的沙河在月光之中若隐若现,可就算是在黑的夜,也无法盖过它的美,亦无法掩盖曹操的壮志雄心!此刻的他,刚刚平定了北方,不禁高歌一曲,歌尽那雄才大略、满腹经纶!天下,他要触及,他要将其收入囊中!
  是怎样的人物,可以这般狂傲,把天下视为囊中之物?是一代枭雄曹操,他的霸心让无数人惊叹,他,就是那个想要一统天下的人!这时的他意气风发,求贤若渴,他,就是这么自信,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第二个周公!他的风姿,令无数人折服!他的无所畏惧,让天下英雄敬佩!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田野里,有他惦记着的豆苗,有他朝朝暮暮向往的快乐。纵使这样的日子在别人看来不如意,但对于陶渊明而言却是莫大的幸福。即使露水和汗水一起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没有任何怨言。在日落之后回到家中,回忆起白天时的快乐,那就是他想要的。
  明月洒落一地的清辉,双手将星辰托起,闭眼把那田园生活梦着,这是多少人心中的期望啊!陶渊明不喜世俗,不愿意和那些官场中人同流合污,所以他选择了退隐,选择了跟随自己的本心。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他的不朽,才有了今天世人的由衷赞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满城的灯火,将佳节的气氛映衬地格外夺目。漫天的火焰,连风都无法吹灭,星子如雨,在夜空中斑斓。美人如花,隔着星火相望。张望着,不停地寻找着,却没有看见那人的身影。恍惚之间记起了什么,回头,竟在灯火奚落之处找寻了她。
  上元节,诗人在街道游玩,不为别的,只为找到心中所想之人。那人不慕名利,不喜喧嚣,只能慢慢地,慢慢地寻找。正如所料,她站在灯火稀落之处,但笑不语,似乎在等着谁的前来,应该,这就是他所要的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途经潼关,看到的只是一片破败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啊!长安城,本是历来王朝都城,而今,空余一片不堪入目的废墟,早已没了往日的繁华,辉煌早已被历史的车轮碾作尘埃,被西方一吹,早已没了影。
  历来统治者,无一不志存高远,讲述自己的宏图霸业,可又无一不大兴土木,心安理得享受宫殿之美,早把往日的承诺抛之脑后。可到头来,苦的却是千千万万的百姓啊!如此噩梦,何时方休?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座又一座山从眼前走过,那苍翠便在心里扎了根。将要抵达山海关,可此时的心情却比想象中的凝重。隐约的灯火,照进了心底的哀愁,却是无法消散。北风不停地吹,吹尽那苦楚,杂乱的风雪声,使得纳兰更加想念故乡的静谧,可却只能想想罢了。
  再坚强的男儿,也会有哀愁的时候。出门在外,总是会想念故园,可,却又无法回去,只能任由思绪主宰自己,随着梦,游一回故园。而今,只求那思念带来些许安慰。故乡啊,何时才能面对面把思念告诉你呢?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是夜,将未眠人的心绪拨动。灯烛已经熄灭,只听得三两声孤鸿长鸣,不禁自我哀叹。命运啊,就像那风中的柳絮,时时刻刻都在风尖口,就是那么的飘忽难定啊!一切啊,不都化作那江中浮萍,任由沉浮了吗?还是罢了吧,别再多想了!
  总在感叹,世事多变,自己做不得主,可人生,就是这么多变啊,谁能讲清楚道明白呢?不如让那一切都这么去了吧,别太过为难自己了。毕竟,我们还要继续着明天。
  从《古典诗词》中走出,满心的欢喜,实在是不知道用什么去表达,这,恐怕是我贫瘠文字所不能言明的吧。欲详说,却又无法一一道来,还是放在心底回味吧。
  带着满足从灯塔当中走出,到了我最初伫立的地方,才发现初来时的烟雾早已消散,黑夜亦早已消逝,只余下那灯温柔的目光目送我走远。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
  作者:李丽萍 三等奖
  最近阅读了一本非常让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动的书&&《把信送给加西亚》,英雄罗文的故事,让我倍受鼓舞,也感慨万千。《把信送给加西亚》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罗文临危受命,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穿过枪林弹雨,躲过明查暗检,历尽艰险,最后终于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出色而顺利抵完成了任务。
  毫无疑问,罗文取得的成功并不仅仅因为他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还因为他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这就是一种忠诚,一种承诺,一种敬业精神。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以厚德载物&。做人、做事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和品行做基础,值得我们学习的&罗文&精神就是忠诚、敬业、坚持。
  忠诚,就是尽心竭力、真心实意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服务的对象,决不懈怠,直到使命的最后完成。罗文忠诚,所以他变不可能为可能将信送给了加西亚;岳飞忠诚,所以他&精忠报国&;诸葛亮忠诚,所以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忠诚,所以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于我们来说,忠诚就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忱和奉献。&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对事业忠诚的品质,一旦拥有这种品质,我们就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我们身边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同事一样,他们的敬业使群众的诉求得到倾诉,使群众的困难得到解决。或许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我们,并不具备像罗文一样的军事知识,但却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他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工作的准绳,鞭策我们全心全意、高效地完成任务。
  坚持,是&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执着;坚持,是&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白首相依&的承诺;坚持,是&寒窗苦读数十载,只待金榜题名时&的追求;坚持,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挑战&&做任何事,要取得成功,就贵在坚持,如果没有坚持,那么爱情、理想和事业都是空谈。当我们遇到挫折或感叹命运不公时,坚持是最明智的选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在心中点燃一盏灯,告诉自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罗文精神,是战争年代激发出来的时代精神,到当代社会仍然不会过时。天下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管遭受什么困难,面临什么挑战,请始终坚信,罗文精神会让我们化腐朽为神奇,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嚼&菜根&知三味
  作者:卢思敏 三等奖
  我有一本《菜根谭》,它是我非常爱读的一本枕边书,每晚临睡前,我总会静静地读上几页,那些平实的话语浸润着的深厚传统精粹,能让我滤掉白天的喧嚣和浮躁,让人变得沉静而安谧。虽然它和我们相隔几个世纪,但历史并不代表陈旧,它以其厚实的岁月沉积,历久弥新,使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受用不尽。
  初窥《菜根谭》,那时我刚步入大学,青涩懵懂,阅历尚浅,对《菜根谭》的认识也是只知表面,过目即忘,甚至觉得其内容艰涩枯燥难懂,随后就将它搁置在一边任其生灰生尘。
  再后来,参加工作后,面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复杂繁琐的事,一时之间不能准确的定位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茫然、有恐慌。在这纷乱的世道中,在即将迷失自我时,回顾自己20多年的人生经历,再捧《菜根谭》,便有了更深的感悟。正如洪应明先生书写的这本《菜根谭》,这是他随着岁月的变迁,记录和感悟着,他在人生途中吃尽辛苦、历尽风波、饱经忧患,由定生慧、厚积薄发后形成的一套出入世法则和为人处世方式。它犹如一盏灯塔为我未来指明了方向,也像是在尘土飞扬,容易上火的盛夏喝上的一碗排毒清肺的心灵鸡汤,但它又有别于其他鸡汤文,它没有为一时口感用盐和味精,没有为了证明自己而选用稚嫩的小鸡,没有为了照顾食客的感受而尽快上菜,也没有妄想煮出超越自己能力的绝世佳肴,而是用菜根煮出的好鸡汤。一条条读下去,慢慢地就会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细细品味其中的金玉之言,便能恍悟先前自己的那份幼稚、那份青涩、那份懵懂。
  深读《菜根谭》,它是把儒家的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的乐天知命、从容自然,佛家的隐忍豁达、冷静客观结合起来,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领悟和智慧深入浅出的归纳出来,我通过结合自身经历从求学问道、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中咀嚼&菜根&,产生了&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食之有味,且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
  求学之味,把悦读当作真受用。
  在学生时代,我一年也会读3、4本课外书。可刚工作那会,由于从事的是办公室综合工作,工作内容很琐碎,又缺乏良好的自律,读书的感觉慢慢找不到了,尽管自己也会时常不自主地反复确定自己的未来,逼迫自己去读该读的书,去读考试要考的书,以致使读书渐渐变得有目的、有任务、有功利性了,在纠结和矛盾中渐失生活热情,变成了生活的一种负担。通过反思自己的读书情况,如何读好书?《菜根谭》告诉了我读书的金科玉律:&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不为外物所拘牵,感受到快乐的阅读,才是&悦读&,这种&真受用&就的&享受&;感受不到快乐的阅读,就是&狱读&,这种&真受用&就是&难受&。读书是会令人产生一种痴迷的快乐,但快乐的阅读体验,又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唯一的做法就是坚持,再坚持,故古时候就有人对读书怀有囊萤映雪的坚持。我深知读书为学,是一桩苦差事,要能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方能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一天。如今,对于读书学习,我时常会将书本放置于办公室、家中、背包里,随时随地利用碎片的时间去读书,只要想读不必一定要正襟危坐。同时,我还选择以学习岗位相关的知识为重点,并结合实践,尽量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进而真正的体会到&悦读&的快乐。
  处世之味,把朴鲁当作人本色。
  在工作中,有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也有人说&世事纷乱如棋局,一招下错满盘皆输&。总之一句话,在职场工作中,一定要做个聪明人,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成为一个能玩转世事的精明老鸟。可《菜根谭》说:&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在工作的历程中,我时常用这句话来提醒和鞭策自己。并在我从经历过县药监局办公室到&三局合一&的县市监局再到县政府办文秘室,这三个单位的岗位角色变换过程后,更深刻的领悟到了这段话的含义。记得刚进政府办时,领导叮嘱我们最多的事就是&遇到拿不准的事情,一定多请示,多汇报,不懂就问&。是的既是新人,那就&与其练达,不若朴鲁&,没有必要故作深沉,不懂装懂,要的只有多想多问多做,努力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内熟悉业务,转变角色,融入工作。&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物贵天然,人贵自然,不要给自身套上伪装,处世没有什么特殊的方式,只要使自己回归到纯真朴实的本性即可。
  修身之味,把适己当作心安适。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以过上新时代&五子登科&的日子为奋斗目标。但是不见得&房子、车子、票子、儿子、妻子&都安排到位了,内心就会安乐逍遥。&心不安&,住多大的房子,挣多高的工资,都不踏实。就像《菜根谭》序言里说的:&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在今天的社会,价值取向有很多维度,社会和人生充满了错综复杂而难以确定的变数。静下来,把心安放,可以足底生根,吸收浩然之气。修身之道自我安放于何处最好?《菜根谭》告诉我&恬淡适己,心安适&。就如我们不需一直费力、徒劳、拼命地去摘那个最高的树枝上的苹果,弄得身心俱疲,其实最美的苹果,就是那个稍微跳一跳就能够拿到的苹果,是的最好的位置,不过是适合自己的位置而已。正如现在的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小家,闲暇之余,我还会骑行百里去领略安仁乡村的田野风光,会登高望远去感悟熊峰山水的宁静之美,会结伴踏青去观赏稻田公园的金色花海,轻松自在、身心安适。感悟到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幸福。
  菜根坚硬多筋,只有经历过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它的&真味&。我咀嚼&菜根&,知其三味,是它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学习、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菜根谭》,会有不同的收获,它将陪伴我一路成长。
  枕边一本《菜根谭》
  作者:黄阔登 三等奖
  《菜根谭》,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明朝人。
  很多人可能没有真正读过《菜根谭》,但我相信,人们对它的经典句子,应是耳熟能详的。譬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等等。
  我这本《菜根谭》,是一位同学相赠。十多年了,我辗转几个城市工作,无论走到哪里,总是会把它带在身边。
  枕边,我总爱放那么几本书,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夜深人静时,背倚床头,手执一卷,随意读几页,真是一种享受。而这本《菜根谭》作为我枕边书的忠实一员,有些旧了,但从未被换下。它像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安静地陪伴我,为我荡涤心灵的尘埃,驱赶内心的焦躁,填补精神的空虚。
  《菜根谭》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菜根谭》,内蕴深厚。作者洪应明才气充盈,加之本人多年的宦海沉浮以及对人世间冷暖沧桑的独特感受,让他对社会、世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同时,他又深得儒、道、释三教之真味,贯通三者文化经络,将其思想精髓熔炼于一书之中,所成作品自然根基深厚,有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味。
  《菜根谭》,包罗万象。《菜根谭》全书,分为处世篇、修身篇、齐家篇、蒙养篇、闲适篇五部分,上论治国、平天下,下谈待人、接物,皆尽囊括,是一部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身的&百科全书&。
  《菜根谭》,可亲可近。正如其书名般,作品不是悬浮于云端,而是根植生活,很接地气。它不是一部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是以明代常见的格言体成书,共360则,每则寥寥数语,字数精而少,从数十字到近百字不等。薄薄一本,可随翻随阅,不拘时地;行文并非无深度,但不古奥艰涩,通篇如叙家常,读来易解,阅之犹沐和煦春风中,受教而不自知。你会觉得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穿越时空,亲身聆听先贤的教诲。
  《菜根谭》,韵味十足。它的文字洗练,情味隽永。它亦骈亦散,旁征博引,融经铸史,笔意生动,雅俗相济,独具一格。似语录,盈盈意趣又远超语录;似随笔,又比随笔多了严整格律;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温度&和亲和感。整本书读起来,文辞优美,字字珠玑,令人心动,阅之手难释卷。
  由于作者洪应明所处时代以及自身性格所限,《菜根谭》的内容的确有消极悲观的一面,尽管如此,它整体上仍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呼唤人性之光、催人守正奋进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充满正能量。
  《菜根谭》以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且耐人寻味。且摘数句,与君同享。
  世间繁华,人影交错,容易让我们心生茫然,随之屏蔽心灵,扭曲个性,迷失自我。书中言&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提醒我们:人需要交往,但不需要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变成社交,少些八面玲珑曲意逢迎,多些豁达坦然,活得本色些,做真实而美好的自己。
  七情六欲,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人皆有之。积极合理的欲望,是进取之基、动力之源,而负面非分的欲望,叫贪婪,为人生之祸。古往今来,贪欲不知毁掉了多少人的人格尊严,不知使多少人身败名裂,正如书中所说,&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有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放纵自己的欲望,任它随意滋生。&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则是提点我们要用&意志&与&智慧&给自己的欲望安上一道&闸门&,牢牢驾驭住欲望,不当欲望的奴隶,这样才不至于被欲望所击垮。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等句,让我们知晓,不管对人对己,都要讲究一个度,把握好分寸,否则过犹不及。
  &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俗话说&气头无好言,发狠乱出拳&,家人有了过错,暴风骤雨般地处理,只能让家庭关系变得更糟。所以,这句告诉我们家庭是融融相亲、享受天伦之乐的所在,不是发威斗狠的地方,家人间要相互尊重体贴。即使要发出批评之语,也要多点耐心,把握好时间场合,宽容与谅解才是永褒家庭和谐的春风。
  《菜根谭》曰:&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这句是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当然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做出些事情。但也应当知道,不要总是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万事都要起到&主导&作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好好过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人的一生,时间有限,进退适宜,有放有敛,方得自在啊!
  真正的生活,不该是一味追求时间、效率、速度,生活太过匆忙,往往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本质。书中这些话,可能会引起我们内心的共振&&&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攘攘尘世,为名为利,或许我们难以企及书中所讲的那般洒脱不羁,但只要愿意,适当慢下来,给心灵一点轻松,让快乐与平静自然滋长,应该还是能做得到的。这样,我们才能离生活的本质近些,心灵亦会鲜润饱满些。
  《菜根谭》,言约意丰,睿语迭出,读之益智清神,予人之启示,难以尽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品读《菜根谭》,官工农商学兵,皆可各取所需。
  当前,&中国梦&已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人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凝心聚力。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的共同理想和愿望,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们共同企盼的目标和结果。
  社会和谐是和谐的积累,是从个体的和谐到家庭的和谐、单位的和谐组成的大和谐。多一个个体的和谐,家庭和单位就增一分融洽,社会就多一团祥和福瑞之气。简而言之,个体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中国梦的基础,所以在今时今日,追求自身生命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菜根谭》,饱含着对社会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以及对于生命真谛的哲学思考,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于今天和谐社会的完善和发展,仍具可贵的现实借鉴意义。
  我个人希望,诸位抽空可以将《菜根谭》拿来读读。如果白天太忙,不妨像我一样,在枕边放一本。晚上,少看一点电视,少玩一会儿手机,睡觉前,拿起这本书,花个几分钟,品读几则,顺便检视一下自己的灵魂和内心。
  如此,我想,咱们多少会有点心灵上的收获吧。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作者:王诗语 优秀作品
  前不久,县里下发了一个征文通知,主题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自己已好长时间没写东西了,主要是近三年,一件&烦人事&在身,实在无心作文,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跟自己年岁早已到了解甲之秋有关&&
  当今时代,各类文字信息铺天盖地,每天以海量吞吐,但有不少东西读后使人迷惘,有时自己便掩卷沉思:写这些东西的意义在哪儿?至于个人那些小情趣、小纠结、小闲适的读物随处可见,多读一本或少看几篇有区别吗?其实写东西实属不易的事,写好东西就更难了,更不要说写那些格局开阔、视野宏远、情思丰沛、有正大能量的哲理美文。自己这些年来,没写或没敢写,各种因为所以就在于此。
  不写,不代表不看、不想----生活那么纷繁,时代那么复杂,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特别是文化工作者,只要良心还在,就不能不看,不能不想:中国的未来,世界的走向 &&
  近些年来,单位为创学习型机关,发了不少书。读这种书对很多人来说是任务,是工作,是为了应敷&充电&。但就有阅读爱好或习惯的人讲,读书便是一种乐趣或享受,因为人生之光泽与真谛,取决于一颗善感的心,而淡淡的书香正是打开我们心灵枷锁的钥匙。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早些年,人们目睹那&贪腐滋生、荣辱颠倒&以及官商勾结、污染遍地、贫富分化、权力寻租、潜规则盛行、假冒伪劣丛生、大国小国虎视眈眈、房奴孩奴与蚁族啃老族屡见不鲜的现实,笔者自然和很多国人一样,会自然而然地思考或担忧----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究竟会走向何方?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到底还能扛多久?中国共产党最终会不会变色?这些问题在自己心中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
  2015年,单位发了一本足有几斤重的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完这本书,自己心中的困惑和担忧少了许多。一直想写点东西,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但迟迟没敢动笔&&
  国家最高领导人,心智似海深,才华比天高。自己,作为一名中国最基层最普通的小职员,且才疏学浅,区区几张纸能写什么?但一想到当今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对党对国家乱泼污泥浊水,丑化妖化魔化党和国家的形象,为正视听,便想不揣浅陋地也写一篇应征稿&&
  当然,自己才浅学薄,谈不上是文人,却理着文事,作为一个拿着国家俸禄享受党的阳光雨露的国家公职人员,写点真感受,说段实在话,总是应该的。至于写得好与丑、在理不在理?任别人去品去说,各人心声各人抒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开篇文章,既是他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他向全世界发出的&治国理政&的最强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是中国有史以来首位最伟大的贫民领袖,他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对此,习总书记认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愿和追求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习总书记说:&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话语很平常,也很直白,习近平作为一位国家元首能如此想如此说,确实很感人。但是我们现实中的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有多少人真正这样做了?有几个有这种胸怀?人民看到的是&官老爷&多,&官学生&少。这绝不是恶意抹黑我们的干部队伍形象,只要目睹了上级领导下基层那阵势,前呼后拥,警车开道,甚至还用特警荷枪实弹护驾,兴师动众,&阿弥陀佛&。这其中&五品、六品&固然有,但那些&七品、八品&甚至做得更有加。这些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官老爷&,如此这般的作为,群众能服么?
  &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像爱护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这便是习近平的人民情怀。习总书记还曾坦诚地说:&对自己一生帮助最大的是:一是革命老前辈,二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是的,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工人罢工游行问题,曾明确表态:&对群众闹事,只有段祺瑞、蒋介石怕&&你们怕群众上街,我不怕,来他几十万也不怕&&大民主也可以用来对付官僚主义者。有些人如果活得不耐烦了,搞官僚主义,见了群众一句好话没有,就是骂人,群众有问题不去解决,那就一定要被打倒。现在,这个危险是存在的。如果脱离群众,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农民就要打扁担,工人就要上街示威,学生就要闹事。凡事出了这类事情,第一要说是好事,我就是这样看的。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像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而且有些时候,只有打才能解决问题。共产党是要得教训的。学生上街、工人上街,凡是有那样的事情,同志们要看作好事&&要允许工人罢工,允许群众示威,游行示威在宪法上是有根据的。以后修改宪法, 我主张加一个罢工自由,要允许工人罢工。&这些饱含辩证法精神的言论,不要说过去,就是现在,若不是习近平,谁还敢沾这个&群众观&的边?早以&维稳&之名被&和谐&掉了。说实在的,作为一个真正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的领袖,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真要采取这样支持群众用大民主的方式&教训&自己缔结的执政党。也只有这样,才能警钟长鸣,才能长治久安,才能持久地得到群众拥护和爱戴。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立足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又一重要理念。近些年,党中央打下的&老虎&之大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拍下的&苍蝇&之众也超出了人民的想象。对此,人民拍手称快,世界声誉鹤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涉及的内容很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且自成体系。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就是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的日常运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执政党的建设管理,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大事小情一件马虎不起,一桩都疏忽不得。时刻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丝毫不能马虎,&若烹小鲜&要细火慢烹,靠操持,靠坚守,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才能&烹&出真&鲜&,才能实现人民所期望的执政目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本人翻看时没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细阅读、细琢磨,只是挑选着看。但就是这么粗疏、粗略的翻读,自己的心依然被书中文字所传达的思想、韬略、胸怀、力量、正义、气魄、才华震撼了!弥漫于脑海的许多迷惑也渐渐如云雾消散&&
  本人是个没事就找书&耗命&的角色,也喜欢过不少书。特别是年轻时期,经常是与自己喜欢的书同床共枕,十万字的读物一夜看上几遍。如《高山下的花环》、《春风化雨集》、《名人轶事》、《忏悔录》、《镜花缘》、《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也是这些书激励了当时的我,不断向自己命运挑战,使自己跳出了&农门&。说实在的:一本好书就是一味强心剂,只要你实实在在啃咽下去了,力量是无穷的,效果是神奇的。喜欢一本书,往往是发自内心的,不管是增益知识,还是解疑释困,或者是陶冶心志纯洁灵魂的修身养性,都是阅读参悟自己喜欢的书籍所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种执政理念人民欢迎,真正体现了政府面前有&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来指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的重大拨乱反正,是消除人民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信仰危机的&心香药&;&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及&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的外交主张谁不赞成?建设世界&和平稳定之桥、增长繁荣之桥、改革进步之桥、文明共荣之桥&的中国声音,既彰显了大国的气概,更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习总书记对中欧两大文明的并存这样说:&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化元素共融、文明之花竞艳,中国这样想,习总书记这样说。我喜欢书中的这些理念,也喜欢有这种理念的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知音》是我的益友良师
  作者:黄红林 优秀作品
  记得刚上初中的那会,一个偶然的时间,我翻开一本搁在同学课桌上快要泛黄的《知音》杂志,漫不经心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心一下子被里面真实鲜活的人物和生动感人的情节揪住了。占着上课的时间,我一气呵成地把整本书看完了。看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整个心灵被那些义薄云天,荡气回肠的故事深深地触动着,同时洋溢出股股暖流&&就这样,我和那本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变得如痴如狂。每一期刊出后,我会想方设法把它弄到手,然后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第一时间把它仔细品读完,生怕别人从我手里抢走,并且每回都是百看不厌!真正意义上成了我离不开的,虽不能和我开口说话,却可以用心交流的闺蜜益友!
  确切地说,它更像我生活中的一位导师。该书的每一期都有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励志的感人故事。有身处逆境中的残疾人不屈不饶与命运抗争,在波涛汹涌中顽强拼搏,最终赢得社会尊重,收获美好爱情、事业成功的奇葩勇士;有遭遇天灾人祸,置身于水深火热的困境里而惊现出那种不离不弃的人间大爱;有患上不治之症与病魔作坚决斗争而出现起死回生,创造生命奇迹的豪情英雄;当然也有一些因玩世不恭或遭遇变故留下惨痛教训、警醒世人的反面典型人物。文笔优美流畅,内容栩栩如生。有的感人至深,耳目一新,让人为之精神一振;有的字字珠玑,令人深思反省,扼腕叹息!我时常为其悲壮而激情澎湃,时常又为其惨烈场景掩面而泣&&捧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灵魂开始了升华,整个身心犹如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忘记了世间的所有纷扰,沐浴着春天的气息,芬芳四溢,心旷神怡!
  因为身体的残疾,我与生俱来就被一份沉重的自卑包裹着。生性多疑、敏感、偏激、狭隘的我,很多时候蜷缩在一个人的圈子里,不想与外人交流。当一些异样的眼光投向我的时候,就像针尖一样扎得我生痛,让我经常自哀自怜,无所适从。甚至因为某些不公的际遇或歧视而对这个社会产生了怀疑与仇恨&&。每当这时,我就会油然想起这本书里记载的那些不同寻常的人和事。如无臂钢琴大师,《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与上海台球美女教练,冲破世间重重阻碍,演绎出一场惊世骇俗的甜蜜爱情!还有来自陕西同样遭受多舛命运,被誉为中国&维纳斯&的杨佩姑娘,一脸阳光地走上千万观众瞩目的舞台,用脚趾穿针引线,绣出了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十字绣。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优美,表情是那样的淡定从容,那份乐观与自强感染着多少人们&&想起这些,我的心才开始坦然、顿悟并坚定了许多。于是把他们当成心里的标杆,不断地激励自己走出自卑的阴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二十多年过去了,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它陪着我日臻成熟,慢慢变老。无论光阴如何变迁,我依然如故爱着这本书。感谢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现在我把每一期都下载成电子书。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去&掌阅&中签到领&阅饼&,然后再去拜读里面的几篇文章。这是我这些年来铁定的生活内容。
  揣摩这本书里许多的故事,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命运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关闭你一扇窗户的同时,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由于行动的不便,我没有太多和正常人在一起侃天娱乐的机会,这样却拥有了很多寂静的时间。这时间可以让我去思考生活的真谛,可以让我大量地阅读书籍。书籍又可以使我远离喧嚣,淡泊名利,坚定信念,开阔视野,涤荡心灵,学会如何在书中汲取营养,博大胸怀,宽容别人,感恩社会;学会在逆境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历练出坚忍、自信、豁达等积极的人生态度,用实际行动来释放正能量,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这本书像是我心中一位阅历极为丰富的世纪老人,受他长时间的耳闻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我积淀了许多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性情也大为改变。首先是用平和的心态接受了一个残缺的我,然后给了自己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位,就是做一个实在的人,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用全身心的爱呵护家庭,回报社会。有了这些信念作支撑,如今的我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的迷茫和自卑,褪去了诸多的心浮气躁,积攒了一些沉稳理性。也没有再去纠结外界的目光和非议,一味地抱怨命运不公平。&坚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尽管前面一路坎坷,我会选择风雨兼程,脚踏实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心平气和地活好每一天,心中无比地充实和惬意!
  源自对这位益友良师真诚的感动,我不由地从内心发出一份真挚的感叹:当今虽然已经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了,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书籍永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一本好书,终身获益匪浅,其乐无穷!
  爱,就在你我左右
  &&读《爱的教育》有感
  作者:许宇斌 优秀作品
  寒假期间,学校布置学生假期阅读《爱的教育》一书,儿子提议让我和他一起读,从而使我有幸能接触到这部名著并为之深深感动、深深震撼。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它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也被各国公认为是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作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198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2001年被我国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
  全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这部小说文字素雅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著名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说:&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我在读《爱的教育》时,也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着。
  《爱的教育》把爱比作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而又不仅仅是这样。它在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考。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爱就像空气,每天在你我的身边,充斥你我的生活,充满你我的内心,融入你我的生命。湘籍教师谭千秋于地震危难之际用自己的身体保全学生的生命,辽宁最美教师张丽莉牺牲自己的双腿救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这是人间大爱。生病时父母递上的一片小小的感冒药,难过时老师同学之间的几句轻声安慰&&这是平凡之爱。小到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大到爱心捐赠,甚至舍己救人,这都是爱的力量在向世界播撒阳光,播撒温暖。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爱就像茉莉一样散发着纯净清幽的暗香,早已沁入我们的心脾,成为我们生活的源头。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的素质教育其实应该就是爱的教育。夏老先生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是人间最为真诚的教育。只有爱,才能使人变成一个心灵纯洁的人。而教育,才能使爱升华、永恒。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我们除了教给他们知识,更应该教会他们去爱,对祖国,对父母,对师长,对朋友,对整个社会和生活。《爱的教育》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那就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对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也令作为读者的我震撼。其实,我们的老师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多听听这些&爱的故事&,让爱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孩子们去感受体验爱,去学习付出爱。
  自从夏老先生对照该书的英文和日文译本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以后,《爱的教育》在中国也风靡了几十年。它让孩子们读到了自己的生活,让成年人想起了自己的往昔。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就像是沿着漫长的时光隧道进行了一次心的洗礼、爱的旅程。虽然我们每个人的阅历不同,但是我们都会从《爱的教育》中记起自己也曾有过相类似的情感,只不过是现在留下的除了回忆,便是遗憾了。
  转眼间,我们离开《爱的教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但是,无论世事怎样变迁,&爱&的教育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远离我们这些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作为人们所称颂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全身心地去爱我们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快乐、健康成长。
  泰戈尔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为不动。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亚米契斯用《爱的教育》告诉我们:爱,就在你我左右!
  闲诌《红楼》
  作者:王玉琴 优秀作品
  说起《红楼》,我是爱极了的。又或曰:切切地喜欢着。
  自然,咱只是喜欢着,爱着,咱永远也成不了&红学专家&。咱就一草木闲人,兴致来时,也斗胆胡诌一诌《红楼》。
  张爱玲在小说《沉香屑》中说:&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那缕沉香的袅袅烟雾,令许多读者魂牵梦萦。而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之时,点上一炉沉香屑,在氤氲的氛围中卧榻捧读《红楼》,听曹大才子讲述一个个故事。看繁华散尽的世态人生,品凄婉深沉的世情百味,为书中人物命运叹息扼腕,也为曹大才子的文化底蕴所折服。阅读这本书,心像泡在温泉里,有些什么东西舒展开了,有些什么东西荡涤去了&&眼睛也时时要起一层薄雾,读到黛玉之死时,热泪更是滚滚而下,湿了鬓角、湿了枕巾。
  &妈,你使得,我就使不得?&&妈,你素日原是脾性极好的人,这会子我玩会电脑你怎生就恼了?&&呀,依妹妹,你真真是玲珑心窍的人呢。&&哼,又看我的日记,没的让人讨嫌。&&&
  我在写这文章的当儿,咱家丫头又在嚷嚷了,每日里竟都是这个声气儿,唉,中&红楼&之毒何其深也!竟超过她老妈我了。
  俺笑她,她竟马尾巴一甩,道:&你不是说过,读一本伟大的著作,放下后与拿起前比,你已判若两人吗?我现在啊,就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说罢,摇着从苏州买来的酷似林黛玉手上的绢扇哼着新学会的小曲儿《晴雯歌》上楼去了&&
  我不觉莞尔。一时便也恍惚了神儿,怔怔地,蓦然想起自己当年看《红楼》时的情景,也是女儿这般年岁,也不由自主地会那般声气儿说话,也着了魔似的学红楼里的曲子,甚至早自习时也会不时地唱一唱。犹忆当时还胡诌了一首诗:
  闲来学唱葬花曲,唱到悲时泪涕涟。念及黛玉当时境,更是楚楚惹人怜。
  那时的我,常捧了《红楼》去校园的树下看,看得累时,便看天看花看树。只觉得读了它,校园从此不一样:花不再是从前的花,树也不是从前的树。身边的事物,原来都是这样富有诗意,富有生命。闲来,我就把《红楼》里的诗都集中到摘抄本上,不时地背一背,后来也自己学着填诗、制灯谜,甚至不知天高地厚也想起诗社&&哦,我是多么向往大观园里的生活啊。
  年岁稍长些,再读红楼,却发现:原来,竟是我误了。红楼是那样的美,但它更是那样的真实。它的真实,是人事沧桑皆历尽的真实,是大梦千年今方醒的真实,是痛断肝肠的真实,是悟透红尘的真实。没有经过人事沧桑的孩子,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黛玉生活得那样舒适,却依然郁郁终日?为什么晴雯这样泼辣张扬的女子,却依然落得那般的下场?为什么宝玉那样受家人的宠爱,终身大事却半点由不得自己做主?为什么&&
  然而,我却渐渐地有些明白了,或许明白得还不是很透,在那样浮华鲜亮的生活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个如花美眷们酸楚的泪水:人生在世,有哪一个能活得逍遥自在?林黛玉才华横溢,与宝玉相知相爱,然而孤高不容于世,病弱难搏上爱&&偏生她又是个极聪慧倔强的,虽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却依然不能曲意逢迎、随波逐流;薛宝钗知书识礼,于世路沉着机变,却可惜大则家族命运堪忧,小则爱人心意难通;迎春委曲求全,到头命丧;探春志向高远,终归远嫁;王熙凤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史湘云英豪阔大,却依旧水涸湘江&&
  想必这世间,有哪一个的命运不是千疮百孔?有哪一个能逃得过社会的摆弄、命运的无情?女子如此,男子亦如此。贾宝玉,何等的富贵,何等的娇宠,身处,温柔富贵乡、繁花似锦地,享尽了世人所不能享,到头来却落了个&飞鸟各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以曹公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正应了&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意思。&愁&这一个字,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道明的?必定要借着一块石头之口,杜撰出这么一群牵动人心的人物,写尽这满纸的悲欢离合&&看官,才能由你细细体会去。感慨唏嘘之余,吾又胡乱拼诗一首:
  青梗峰下一顽石,茫茫渺渺来人间。历尽一番苦与悲,成就不朽红楼篇。(注:&茫茫渺渺&是指带顽石到人间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后来,我成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受好友远山的影响,最喜欢看的是脂批本的《红楼梦》。又常为脂砚斋的精彩点评拍案叫绝,常惹得身边人侧目以对。当然,也看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自个儿看着,爱着,终觉不过瘾。又带着自家丫头看,带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看。清代得舆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并且在班上开设了&百家讲坛&,由学生尽情论述自家的见解,听到会心处,常不觉莞尔。课余时间兴致来了,也常用红楼语与他们打趣着取笑儿,呵呵,师生其乐融融。又念及《红楼》里黛玉教香菱学诗一节,道是精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必各一、二百首,以这三人为底子,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并预言其&不用一年工夫,不愁是一个诗翁了&。我按其方法要求学生,很是在班上兴起了一股学诗填词的高潮。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学之梦,这怕就是我这个语文老师最大的愿望了。带着对黛玉的无比喜爱之情,我又拼诗一首:
  我为黛玉痴发狂,大观园里自光芒。奈何无黛一半才,寥寥数语诉情肠。
  工作之余,常去乡郊野外溜达,心里总有一个&踏雪寻梅&的梦。有一年的冬天,安仁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我冻得鼻子通红,终于在郊外寻到几株梅花,竟喜极而泣,在雪地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然后,把梅花上的雪水盛在事先准备的坛子里。回来后,埋在老家院子里。本来也想像妙玉一样,&雪藏&5年再拿出来泡茶,终于忍不住,二年后便取出泡茶了。我也像贾老太太一样赞一声&清醇无比&啊。觉着也&高雅之至&起来,很是附庸风雅了一回。
  近段时间又痴迷起看《茶经》来。皆因《红楼》中的茶文化对我的熏陶。书中对茶文化的论述该有很多处吧。读了此书,我竟自然记住了一些茶的品种。如妙玉特备的&老君眉&、 暹罗国进贡的&鞠罗茶&、怡红院里常备的&普洱茶&、茜雪端上的&枫露茶&、黛玉房中的&龙井茶&&&另外还提到&漱口茶&&茶泡饭&等。看《红楼》,又看《茶经》,直觉&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便淘了一套茶具,每日里温习起&茶道&来。喝茶,已成了每日里的一种习惯了。
  《红楼》,已是融入了我的生活。读你,竟至千遍而不厌倦。哦,《红楼》,我之爱你,不在言语。又或曰:斯著甚善,余不得赞一词。就这样吧。
  我以我的风格写历史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作者:曹平飞 优秀作品
  阅读可以让人抛却烦恼,忘记俗世的困扰与纷争;阅读可以让人内心敞亮,让头脑吸取营养、更加睿智。故而,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家钱钟书入清华后的的第一志愿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之后,数日不曾翻书,就会感觉少了点什么;读一本好书,就如谈一场恋爱,让人手不释卷,乃至梦境中都会是书里的故事情节;与朋友交谈,会不时道出书里的几句原话。于史书,我情有独钟,捧书一卷,能让思维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因俗事所扰,未能赶上热潮完整的拜读完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内心留着满满的遗憾。自幼在懵懂之中,便读了《史记》、《资治通鉴》、《中国上下五千年》、《鸦片战争》、《林则徐》、《孙中山》、《曾国藩》等有关历史的书籍,然这都是较为传统的史书、传记,没有融入现代元素和口味,会让人心生枯燥乏味。然阅读《明朝那些事儿》,让人内心感觉轻松和愉悦,此书最大的不同便是饱满的当下话语,大众化、趣味化的语言风格。作者在《明史》等正史史料的基础上,探寻晚明三大著名疑案等历史真相,并结合着一些档案、笔记、野史、碑刻等,及各地发现的墓志,使用现代的方式论述了明朝发生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的空白进行了填充。
  作者&当年明月&是草根作家的杰出代表,一个非历史专业的普通公务员以自己通俗、浅显,乃至娱乐化的手法讲述历史,那种&朱地主&、&朱老板&、&搬家&、&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的语言让人记忆犹深,实现了他自己&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的承诺。
  书中讲述了大明王朝从兴起到结束的这一段历史,虽历经276年,但仍然逃不脱那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勃焉&。起初,我个人对明朝这段历史并没有什么好感,认为明朝实行了八股取士制度和较为恐怖的特务制度,再者明朝的大有为之君远不如汉唐时期。然而此次阅读,却改变了一些看法,大明王朝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的时代,比较有作为的帝王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景帝朱祁钰、明孝宗朱佑樘;有文官里的李善长、谢晋、于谦、王恕、王阳明、徐阶、张居正、杨濂、杨嗣昌,有武将里的徐达、蓝玉、刘大夏、常遇春、戚继光、俞大猷、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一串串闪亮的名字,照耀着历史的夜空。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为为明朝里出现的罪恶宦官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大奸臣严嵩、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而悲愤;为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于袍服上书的&勿伤百姓一人&而哀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是东林党人忧国忧民情怀,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一群人的人生抉择,淫威之下的傲骨,酷刑之下的不屈,一篇丹心向青史。
  借用作者&当年明月&的话,大明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元璋为公司安排了自认为较为圆满的人事制度和组织框架,然而当继任者朱允炆上任不久就发生了藩王夺位之事,在后来的历史中藩王与中央集权之争就没有断过。当最后一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朱由检上台时,公司已是颓势,股市跌停,人心涣散,内忧外患,公司即将面临破产清算。然,时势必造英雄。朱由校在不动声色中铲除为祸已久的阉党,那个历史上无恶不作的魏忠贤终止了自己罪恶的一生。辽东的被动战局,孙承宗开始筹建了关宁锦防线,一战成名的袁崇焕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同时也终结了一代帝国缔造者努尔哈赤的神话。边境刚刚安定,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军开始在历史潮流中扮演主角。纵然有朱总经理的日夜操劳,有洪承畴、卢象升、祖大寿、左良玉这一个个猛人,但仍未能挽救颓败的大明公司。
  跨越时空的比较与评议是该书的一大特点,由孝宗朝内阁的&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到&三杨&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的纵向对比,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解剖,以展现一代明主治下,一帮能臣的清明政治蓝图。作者可以从内阁阁臣李东阳写到与其文采并肩的&文坛愤青&李梦阳,由文人而言及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再从唐寅科考的历史疑案中牵扯出富豪徐经,顺势道出了徐经的后代即众所周知的历史名人徐霞客。没有刻意的时间痕迹,没有特意的转承雕琢,让人很自然、很乐意的去接受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出现,恨不得置身其中,扮演一角色,行于街上,成一时之看客。
  纵观明史,前几代朱地主励精图治,国家从元末的混乱状态走到百业俱兴,终有&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盛世&。明朝重修长城、制定一条鞭法;《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光芒璀璨,影响世界;从《明大诰》到《永乐大典》、从郑和七下西洋到万邦来朝,这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的象征。其&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的刚烈也影响着中华儿女在近代百年屈辱史中的前赴后继、不懈奋斗。
  一段历史,几多风情。你来我往,终为灰烬。每每读史,都能让人在时空中探寻,探寻已知的,想象未知的。
[编辑:洪波]
中共安仁县委主办 中共安仁县委宣传部承办 Email:
www.anre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仁新闻网 红网安仁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