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令马说的中心论点点是什么?作者怎么样用比喻手法阐述

谏逐客令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末期,发现利用为开掘水渠企图耗费秦的国力,遂下,驱逐在秦任官的外国人。当时任秦的上书秦王,列举历代任用外国人所取得的业绩,并陈说“逐客”的害处,篇中大量运用手法,辞采华丽,富有。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王阅罢,,于是取消,复李斯官。
  作者:李斯(秦朝)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後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後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後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後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①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②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臣下我听说,官吏们议论要赶走在秦做官的外乡人,我私下里思忖,这未免过份了。  从前秦穆公寻找有才能的人,西面在戎地找到由余,东面在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得到蹇叔,从晋得到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才,都不出生于秦地,而秦穆公用他们,并兼西面许多个小国,称霸西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人民丰衣足食,国力增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善顺服,击败楚、魏的军队,取得千里土地,至今牢固统治。秦惠王用魏人张仪之计,占领三川之地(今河南洛阳市一带),西面并吞巴蜀,北面得到魏的上郡(今陕西北部和宁夏、内蒙古部分土地),南面得到楚的汉中(今陕西汉中一带),包罗当时散居在楚国西北部的许多小附庸国及部族,控制楚国的都城心脏之地,东面占据成皐(今河南荥阳县境内,又名虎牢关)险要,割据三川、汉中肥沃的土地,于是打破了六国的抗秦联盟,使六国西向听命于秦,此功一直延续到如今。秦昭王得到魏人范雎,废掉把持政事的穰侯,驱逐他的帮手华阳君,加强了国君的权力,并抑制贵族们的权势,国力得以增强,蚕食诸侯土地,使秦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这四位国君,都靠客卿取得成功。从这些事实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国君当初拒绝他们,疏远他们,不予重用,则秦国得不到实利,也不会有强大的名声。  现今大王您罗致昆仑山的玉石,随侯的大珍珠,卞和的玉璧,佩带太阿名剑,乘纤离名马,树有翠鸟羽毛的旗帜,用鳄鱼皮做的鼓。这儿样宝物,没有一个出产于秦国,而大王您却喜爱得很,什么原故呢?必出产于秦国的东西才可用,那么朝廷垟壁上不会有夜光珍珠,玩赏之物不会有犀牛角和象牙制品,后宫不会有郑、卫能歌善舞女子,马厩中不会有骏马,江南的银铜锡不会用做器皿,巴蜀的丹青颜料不会用作绘画。打扮嫔妃宫女侍女,娱乐的东西,必产于秦才可用,那么嵌着宛珠的簪子,镶着小珠的耳环,东阿出产的丝衣,漂亮的饰物,都不该献奉您的面前,入时打扮的赵女,也不会站到您身边了。用秦国出产的瓮缶乐器,弹着秦的弦乐,唱歌时在大腿上打拍子,鸣鸣地呼叫着,是地道的秦声了,而郑卫桑间的歌曲,舜和周武王时的舞曲《诏虞》、《武象》,都是外地音乐。可是如今不用秦国乐器而选郑、卫的民乐,不用秦筝而选用韶乐,又是何原故呢?不过是为了达到娱乐的目的和悦目的要求罢了。但是现今,对人才却另一种态度,不问此人可不可用,不论是非贤愚,只要不是秦人就驱逐。这就是说,把色乐珠玉看得比人还重。这不是制服诸侯统一天下的办法啊。  臣下我听说过,地大则粮多,国大则人多,兵器强大则士卒勇敢。所以说,泰山不舍弃细小泥土,才能成其为巍巍高山;河海不挑剔细小水流,才能得以深厚;得民心的国君不拒绝老百姓的归顺,才能表现其名声信誉。所以地不分东西南北,民不分地区的所属,一年到头顺顺当当,神灵降福,这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故啊。如果现今舍弃民众,实际上支援了敌人;拒绝宾客,实际上壮大了诸侯。使天下贤才退缩不敢向西到秦,可以说是把武器借给来犯之敌,把粮食送给盗贼。概括地说,不出产于秦的物,可以当宝的多;不生于秦的人才,愿为秦效力的众。赶走宾客以壮大敌人,减少民众以增加敌人力量,对内削弱自己,对外则结怨于诸侯,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做不到的。
  公元前237年,在嫪毐叛乱势力被镇压下去,吕不韦集团的势力尚未被触动之际,秦国又发现了奸细。秦国一直未察觉韩国派来的水工郑国,是来执行疲秦计划的。郑国入秦修建水渠,乃是韩国借修渠企图在经济上拖垮秦国的阴谋。于是秦王发出逐客令,下李斯像令限期将秦国内所有外来宾客驱逐出境。当时李斯力阻秦王逐客,上奏了一篇《谏逐客书》,指出逐客的危险结果,后被秦王政接受而撤销逐客令。
  简介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赵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早年时期  李斯年轻时,在楚国上蔡郡担任小吏,主要掌管乡中的文书资料。他见到居室厕所中的老鼠饥馑慌张,而粮仓中的老鼠饱食无忧,感叹地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所在自处耳!&于是向荀子拜师。学成后,他考察时局,认为楚王无能,六国衰弱,因此决定西入秦国。当时他辞别荀子说:&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入秦仕官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  到了秦国,李斯很见机很乖巧地先投靠左右秦国实际权力的吕不韦,并有了游说秦王的机会。李斯非池中之鱼,他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借秦王的军队、财富、权势、国土及国土上的人力,来实现自己的伟大报负。在与年轻的秦王谈论中,他一次次地提到&时&--时机。他极具煽动性地说,当前是&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万世之一时&。而且这个&时&,稍纵即逝:等到山东诸侯再次恢复元气,也恢复他们的理智,再次联合起来时,即使黄帝再世,也无法一统天下了。天佑暴秦!在天才商人吕不韦垂暮,进取锐气渐失的时候,又为秦国送来了一个精通&帝王之术&的李斯,在秦国的肌体上,又补充了新鲜的血液!而这血液,又是何等活跃、骚动,充满毒素,富于攻击性!  但李斯的到来,也终断了秦国改善自己形象的机会。吕不韦晚年召集门客著《吕氏春秋》,并悬之国门,我以为这是他试图引进百家思想,填充秦人一张白纸似的脑瓜。是的,秦是公认的&虎狼之国&,它在当时各国中几无信任度。一直以来,它只有策略、权术及攻杀手段,而并无理论,并无任何价值取向与价值坚持。政策和策略是秦的生命。蔺相如曾一针见血地总括秦的不光彩的外交史:&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为什么不能&坚明约束&?就是因为没有价值约束,没有人文取向。可怜可敬的吕不韦,他定是预见到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即将随着据说是他自造的那个孽种的逐渐长大而终结,于是,他想在他被彻底清除之前再做一件大事,那就是,为秦国,为这一必将统一天下的新王朝找到一种统治理论。而他在《吕氏春秋》中杂取百家,虽然不能说他完成了新理论的构想,但也显然是在试图改变秦人一直以来的残暴不文的形象--可怕的是,这一国家形象,是如此富有戏剧性地集中体现在秦王政的身上:他鼻如黄蜂,胸如鸷鸟,声如豺狼,眼睛细长,令人不寒而栗,一望而知是个阴险毒辣、刻薄寡恩、心似虎狼、贪残好杀的人物。这简直就是秦国国家形象的象征。秦国太需要把自己文明化了!作为边鄙小国,它可以以无赖的面孔占得一些便宜,但要走向政治中心,它难道不需要哪怕是伪装的文明与礼仪吗?但李斯的到来,使吕不韦的一片苦心付之渭水东流。秦以后即便在武力上统一了中国,但它自身仍是无赖。它完全不能胜任新的角色:在二世胡亥的身上,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这代代血脉相传的无赖本质,以及握有权力之后,更无以复加的丑陋。班固很粗野地骂二世是&人头畜鸣&。是的,一个肉体骨骼像人,而精神还停留在野兽阶段的怪物。  李斯带来的是一套可以立竿见影的计策。其中包括对六国人士的贿赂和暗杀。他是国家恐怖主义活动的倡导者。我们读他的大作《谏逐客书》可以发现,和先秦诸子相比,除了抄自他老师荀子的&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几句外,这篇鸿文中根本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道德根基!它只是相当聪明的灭六国强秦国的策略而已!先秦诸子大多只讲道,而不屑于或羞于谈权。商鞅、李斯等法家则正相反:弃道用权!只讲权术,不讲道义!没有道的约束,权术会演变成何等恐怖模样?  秦国这辆攻无不克斩无不获的超级战车现在更加凌厉了。因为驾驭这辆战车的,是年轻气盛的、血液中饱含自然荷尔蒙的秦王政,以及血液中饱含文化毒素的李斯。似乎仅仅是一转眼之间,这辆战车就变成了巡游之车,而车上还是那两个人,只不过身份与称谓都变了:一个改称始皇帝,一个已升任为丞相。  受到重用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一次,他对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李斯的见解是正确的,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吏。李斯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为客卿。  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李斯还说,秦王的珍珠、宝玉都不产于秦国,美女、好马、财宝也都是来自东方各国。如果只是秦国有的东西才要的话,那么许多好东西也就没有了。李斯还在信中反问:为什么这些东西可用而客就要逐,看起来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各国的力量,却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情况,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因此,这篇《谏逐客书》成为历史名作。  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这时,即将被杀的郑国也向秦王进言:韩国让秦国大兴水利建设工程,当初的目的是消耗秦国实力,但水渠修成之后,对秦国也是有利的。尽管兴修水利,减轻了秦国对东方各国的压力,让韩国多存在几年,但修好渠却&为秦建万代之功&。秦王觉得郑国的话有道理,决定不杀郑国,让他继续领导修完水渠,这就是后来闻名于史的郑国渠,它对发展繁荣秦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经过这一次反复,秦国仍旧坚持招揽和重用外来客卿的传统,这些外来的客卿在秦国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取消逐客令不久,魏国大梁人尉缭也来到了秦国。当时的形势是,秦王已经除掉内部的反对派吕不韦等,大权进一步集中,积极向外扩张,东方各国都个个自危。尉缭向秦王建议说:当前,以秦国的力量消灭东方各国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如果各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合纵抗秦,结果就很难说了。因此,不要吝惜财物,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他们的联合,只用三十万金,就可以达到兼并各个诸侯国的目的。秦王采纳了尉缭的计谋,在同各国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不少次是用此策而取得胜利的。当然,秦国的反间计是以武力为后盾的,正如李斯所讲:&不肯者,利剑刺之&。  秦国坚持接纳、使用客卿的政策,对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迅速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秦始皇时代的客卿就有:王崎、茅焦、尉缭、王翦、李斯、王贲、李信、王离、蒙恬等。李斯的《谏逐客书》,对秦网罗天下人才是有功绩的。  为秦王统一六国出谋划策了。郡县制与焚书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东到大海,南达岭南,西至甘青高原,北至今内蒙古、辽东的空前的封建大一统国家。秦王,这时已称为秦始皇了。为了巩固这个统一的国家,李斯也是做了一定贡献的。  秦统一以后,丞相王绾首先提出全国地方太大,难以管理,要求象周代那样,封秦始皇诸子为王。秦始皇召开群臣会议讨论,群臣都赞同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说:周文王、周武王封的子弟很多,后来一个个都疏远了,互相视为仇敌,经常发生战争,周天子也不能禁止。现在天下一统,应实行郡县,天下才得以安宁。秦始皇也认为,天下已经统一了,再立许多国,不利于统一,安宁也没有保障,所以支持李斯的意见。于是,他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为县。郡县制比之分封制是一个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群臣聚集在咸阳宫称颂秦始皇时,博士淳于越很不知趣,向秦始皇说:殷周之所以存在千年,是因为它把天下分封给子弟和功臣。现在天下如此之大,宗室子弟没有封地,和百姓一样,万一发生了田常、六卿之变,又有谁来相救呢?凡是不以古为师而天下能长久的,没有听说过。淳于越是以儒家的立场来看待秦朝的政治,同秦始皇的思想和行动是格格不入的,使得秦始皇大为不满,把淳于越交给丞相李斯处理。李斯不赞同淳于越的看法,他向秦始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五帝三代的治国办法也不同。三代时期的做法,也并不值得效法。那时候诸侯并列,互相争夺,现在天下统一,情况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现在的一些儒生总讲古代如何如何好,这是以古非今,搅乱民心。对于造谣惑众,不利于统一天下的言行必须禁止,否则将会影响政局的稳定,有损于皇帝的权威。最后,他又把这一切都归罪为读书的缘故,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  按照李斯制定的法令,那是相当残苛的。凡是《秦记》以外的史书,不是博士(指掌管古今文史典籍的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此后,如果有敢再谈论诗书者&弃市&(指在闹市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称为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指一人有罪,父母兄弟妻子皆受刑,称为族)&;官吏如果知道而不检举者,与之同罪;令下后三十日仍不烧者,黥(意为用刀刺刻额颊等处)再潦上墨为&城旦&(一种刑罚,输边筑长城四年)。有想学习法令的,要以吏为师。  这次焚书的原因,是由于讨论是否分封的问题而引起的,无论是主张分封还是反对分封的大臣,都是为了秦始皇长久统治打算卜他们并无根本利益上的对立。李斯借题发挥,最后竟造成焚书的结局,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是以法家理论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也是以法家治国的。在他当皇帝的九年中,主要精力是用在建立中央专制政权,划定全国疆域,统一文字度量衡,修筑长城等,对文化思想方面很少注意。淳于越以儒家思想为秦始皇出谋划策,是不利于秦的中央集权统治的。因此,善于领会秦始皇意图的李斯,为了打击儒家势力,巩固统一政权,提出了上述焚书的主张,得到了秦始皇的同意和批准。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先秦许多文献古籍都被烧掉了,使中国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在焚书的第二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两个术士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有四百六十余人因此被坑杀。这就是历史上的&坑儒&事件。虽然后世称此事为&坑儒&,但其实被坑杀的是术士,与儒生无关。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已有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可见,根本就没儒生什么事。但自东晋年间,梅颐献《古文尚书》,附有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其中有云:&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这时,坑术士第一次被变性为坑儒。后来,随着《古文尚书》被定为官书,坑儒的说法于是沿袭下来,遂成定论。对于梅颐所献的《古文尚书》及孔安国所作《尚书序》,前人多有辨疑,到了清代,其伪书的身份已成盖棺定论。伪造者将坑术士改为坑儒,其实也只是为了引出下句&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从而表示《古文尚书》其来有自。考其最初用意,大概也只是欲售其伪,并无心向赵政泼脏水。后世却据此将坑儒判为铁案,想必是大大出乎其意料之外的了。(文献古籍在秦朝廷中都有存本,至于被烧毁,那应该感谢项羽的那把火,而不要一味的怪李斯。)  成功与失败  李斯是成功者,又是失败者。他成功地利用了权力及其极端形式--暴力,横扫天下,走上了事业的顶峰,也爬上了权力的顶峰,由一介上蔡布衣而成为天下宰相,由牵黄犬逐狡兔于上蔡东门,而麾虎贲逐鹿于中原。宰割天下人民,涂炭天下肝脑,离散天下子女。绝对权力玉成了他,却也将最后毁灭他--在绝对权力面前,任何人都只能是权力的傀儡!绝对权力绝对要引来心术不正之徒的觊觎,并最终会被其中手段最毒辣、品行最恶劣、人格最丑陋的人所控制。乘其隙而售其奸--我这里说的就是赵高。李斯可以在高位之上手握权力之剑而藐视天下英雄豪杰。当此之时,他颐指气使,天下莫可与争锋。但他决不能小视一个身体残缺不全的阉人赵高。阉人正常的德性往往随着生殖器一起被阉掉,但却不能阉掉他们的奸巧。李斯可以用权力之帚扫除六国英雄,却不能清除宫殿角落里的肮脏臭虫。赵高,这个精通法律的歹徒与李斯一起策划篡位时,已在秦的深宫中存活了二十余年。以他的阴鸷之性、隐忍之德,在操纵权力、玩弄阴谋上,他已远远超出李斯之上。况且他除了对权力的兴趣之外,不再能有其他兴趣,这就使他的力量更能集中于一点。显然,他比起李斯,更能专注其精力于权力之上。读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的后半部分,传中主人公已不再是李斯而是赵高了,那个曾经意气风发、聪明过人、策算无穷的李斯已不复存在,这个以感悟老鼠生存状态起家的政治家,此时真如一只在猫爪下任其玩弄最后被吞食的小鼠,而那玩得游刃有余、兴致勃勃的猫,就是赵高。  对于秦王朝来说,也可以说是成亦李斯败亦李斯,古人就说&李斯亡秦,兆端厕鼠&。从他慨叹厕鼠,就知他最终要弄垮秦朝的帝国大厦,这也有些道理,虽然很皮相。李斯确实无法抗拒赵高的威胁加利诱,他不能失去他既得的一切,他好不容易从一个厕鼠变为仓鼠,他再不愿意由仓鼠变为厕鼠,况且赵高还警告他:若失去仓鼠的资格,则连厕鼠也做不成。在这紧要关头,他在荀子那里所受的教育未能阻止他的跌价,他开始与赵高取同一立场。  李斯倡立郡县制,确实解决了诸侯纷争威胁中央的问题,但李斯个人的道德缺点和智识缺点使他成为一个害人者,祸国者,他杀同学,坑同门,焚书籍,搞暗杀,他的计策使秦的暴政得以有效推行,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受害者。专制政体像附身的魔鬼,附着在他身上,借他人性的缺点来害人,然后又害了他。在最后的岁月里,李斯遭受了无以计数的酷刑,被折磨得无复人形。他被逼承认了赵高诬陷给他的一切罪名,最后,腰斩咸阳,&夷三族&。
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说明客卿对秦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说明作者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接着,文章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 、惠文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 紧接着,又用多种手法加以论述:先说这四个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这是对前面所述的小结,后讲从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这是进一步地引申和反诘。又讲当初如果这四个君主拒绝客卿而不接纳他们,疏远有才之士而不用,这就不可能使秦国国富民强。这是从反面假设和推论,在列举史实,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又如此腾挪跌宕,反复论证,就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 在讲了客卿对秦国有利之后,照理下文应当转入主题,论证逐客的错误了;可是,作者在第二段里却笔锋一转,设了许多比喻,用来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产的物十分喜爱,对人却持有另一种态度是不对的,此段所设比喻多种多样,意思分为四层: 第一层:“今陛下……何也?”这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这些东西一样也不是秦国出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只提出问题,不立即回答,但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 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赵女不立于侧也” 这一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论: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那么,夜间放光的璧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郑国和卫国的美女,駃騠这种珍贵的骏马,江南的金、锡,西蜀的绘画原料,秦国都不应当占有和使用了,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嫔妃娱乐心意,取悦耳目的,一定要出于秦国的方才可以,镶着珍珠的簪子,缀有珠玉的耳环,齐国东阿所产的丝绢做成的衣服,华丽的刺绣所做的装饰就不能进于前,而按着流行样式打扮得很漂亮的赵国女子就不能站在旁边了。这一层同前一层不同,是从反面说,并分两个小层次重叠错杂出之。把“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严重危害说得很透辟。更显出非秦国所出的宝物不可或缺。 第三层“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 这层以音乐为喻,进行对比:敲瓦器,弹奏筝,拍打大腿,呜呜呀呀地唱歌,这是秦国的音乐;郑、卫的民间地方音乐。虞舜时的《韶》、《虞》。周武王时的《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你抛弃秦国的音乐,而用别国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痛快于当时,看了舒服罢了。这回答紧接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可说是对第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国对物取舍的标准,为下文转入正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谏逐客书琅琊台刻石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制诸侯之术也) 这层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这样看来,你所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的错误,推论符合逻辑,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段设喻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样,运笔酣畅流利,为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前人对此极为称誉,如宋代李涂就说:“中原诸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犹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义》) 第三段论述驱逐客卿有利敌国,而不利于秦国。先从正面说理,指出土地广大粮食就丰富,国家辽阔人口就众多,兵力强盛军士就勇敢。比喻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罗人才,下面仍继续设喻申述这个意思,: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河海不挑剔任何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所以能够显示他的德行。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由于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显得很有力量。接着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才不论来自那一个诸侯国,这就是五帝三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此处以古论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下文就落脚说明逐客的危害。这里不仅运用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提出两种做法,两种结果,以此说明对敌人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里,雄辩有力。 第四段 收束全文,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用两句话就总结了前面三段的意思:谈物的部分来照应第二段,以见“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做法不当。最后一句照应第三段,阐明逐客对秦国危害之所在,因而从利害关系上立论,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害,所以极有说服力,这两句还和文章开头提出的总论点“窃以为过”相呼应,具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 一是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清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文中以前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到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 全文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全文共五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 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 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 本文层次清楚,结构严密,无懈可击。
1.论点鲜明。开门见山,使文章一开头就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干净利落,毫不隐讳。 2.论据充足。论据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理论佐证。 (1)历史事实。本文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帝业,即秦穆公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然后作者归纳: 1)归纳一段得出结论,紧扣中心论点。提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李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客卿不负于秦国,没有客卿秦国就不能强大,那么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是完全错误的,自然扣紧了中心论点。 2)现实事例。第三段先极力铺张秦王所爱之珍宝、美女、音乐,但都非秦国之产,秦王“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只是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就指出这种做法只是快意当前实在是眼光太短浅了,不仅如此,对任用人才则相反,“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两相比较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最后深化得出结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切重要害的指出,这决不是秦王想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 李斯站在秦王的立场从想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出发,这种不注用人才,不广贤纳士,还想驱逐客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又有利的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 3)理论作证。第四段进一步分析深化,从自己所听到的名言,又以五帝三王的经验为依据,指出:三王之所以无敌天下,那是因为“不却众庶”是“不却众庶”的好处。而今却不同,而今乃是“弃黔首却宾客”,那会怎么样呢?那样做只有害处没有好处,那样会“以资敌国,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其结论就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通过引证分析阐明了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从而又紧扣中心论点,从理论上证明逐客是错误的。 经过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论证才得以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逐客就会造成“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3.论证有利。本文论证方法多样。第一个就是以举例例证驳斥谬论;第二个是以演绎推理,铺陈事例,引出谬误,进行驳斥;第三种方法是正反对比,透辟的分析有力的论证其要害;第四个方法是以归纳论证得出结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鲜明而有利的。第三段以重物和轻人相对比,使人清晰的看到逐客令是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正是作者击中要害的论述。第四段以纳客之好处和逐客的之害处做对比,又使人鲜明的认识到逐客的危害性、危险性。那么第三段、第四段对比的论述周详而透辟,才振动了秦王使他清醒,从而撤除了逐客令。 4.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感染力。语言生动采用了大量的铺张手法。 秦始皇如第三段以前的大部分,语言流畅是因为运用对偶、运用长短不一的散句,长是三四个字、十几个字相迭而出,使文章有节奏有韵味。 又如文章还大量的运用了大量排比句,接踵联翩,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此外文章还有铺陈、对偶、排比。运用铺陈的部分集中在第二、三段。第二段中的秦穆公中的求士,以“西取、东得、迎”来铺陈纳客之殷勤、周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用“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等铺陈扩土的结果。第三段更是极力的铺张秦王所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铺陈手法主要是凭借大量的运用排比句来完成,第二段中的穆公求士和惠王扩地;第三段中所列秦王所爱之、色、乐、珠、玉;第四段中地广国大、兵强和泰山、河海、王者之所成就有气势有感染力。 本文中还有了大量的对偶句,如:“强公室,杜私门”、“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他们或因为同义而强化,或因反意而对照,在增强气势,加重语气的同时,也造就了音调、节奏的和谐和句势均衡、对称之美,使之有质有文。
  首先是《谏逐客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实效,就是要讲求实用,注重效果,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艺文那样,优游浸渍,潜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务”,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公务,它的功能是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公文是一种实用性程式性的文书,以此区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公文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衡量公文实用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时必须事先预计效果,办理时讲究效率,客观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牍通论》指出:“事前体察周详,令出务求实效。”这说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闻,谋事惟期其必达”。一篇公文,如果实用性不大,效果不显著,就很难说是上乘之作。因此,实效性显著,应是好公文的重要条件。以此看来《,谏逐客书》正是具有实效性显著的特点。这篇公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该文一上秦王,就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满意的效果。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实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其次,《谏逐客书》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笔者以为“对事的论断”应视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论断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达方式。“对事的论断”体现了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显然,公文须有事,刘勰所说“言事于主”、“指事造实”,徐望之所说“谋事惟期其必达”、“尚实事不尚虚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为公文就是办实事的。但是公文在表达事时,不必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点到为止。公文对于事,主要是用“论断”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论》所述,“陈言论事”、“公文本质,重论断”。论断是个合成词,包含论和断两个方面。断,判断、决断之谓,对事的是非、得失、功过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事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办法。论是论事理,要受文者承办事务,必须把事理论说明白。简言之,断就是要办什么事,论就是办这事的理由。论是断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论清说透,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说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种不同,对事论断的情况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种,比较偏重于断,凡戒敕、废立、告谕、政令等,都显示独断的至高权威,而上行文种的章、奏、表、议等则较侧重于论(当然也应有断),凡谏说、劝请、陈乞、弹劾、执异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论说何以达其目的。况且上奏文种面对的是国君这个特殊对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书》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全文的断就是开头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为此在下文展开了有力的论说。开头这一断语的  特点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紧急情势下(《史记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论的部分,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是用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事例。如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而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经过精心选择,因而显得可靠典型。从铺排的技巧来说,排比句接踵联翩,文意饱满,文气流畅,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其二,在论证上的特点是正反并反复对比,层层深化。如在论证的首层,四君用客(实笔) 与“却客不内”(虚笔) 的对比,首层四君用客与次层秦王轻客的对比,次层重物与轻人的对比,处处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次言及未来。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害;再说弃  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不利更严重些;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  再者《,谏逐客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公文的针对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事务而发,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较具体的的受文对象,受文者具有确定性。周知性的公文读者面较宽,但也有一定的范围;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对说要窄一些,在现代的公文中有的还规定了阅读传达范围;上行文一般是给一个上级机关,受文对象很具体。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公文写作时都视受文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斟酌,有的放矢。《谏逐客书》的针对性,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文章这样处理很高明,因这逐客的起因是韩国人郑国劝秦王修筑一条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图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财力,使之不能对外用兵,如果就此事进行辩解,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李斯避开这个起因不谈,只抓住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另外,李斯当时也无辜受牵连,但他在上书中片言不涉及自己,这样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质要求,徐望之说:“公文本质之可贵,贵在一字一句皆从民生国计上着想。”针对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正是从国计民生着想的体现。  《谏逐客书》的针对性,还表现在针对特定的受文者来采取谏说的策略。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对这个问题,刘勰有中肯的评价:“烦(顺) 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出之喜说者也。”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在论说的首层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等成就去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以上论述了《谏逐客书》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成功地对逐客之事加以论断,使该公文收到了显著的实效。实效性、针对性、对事加以论断,这三个特征在文中体现最为突出。当然,该文还有个别其他的公文特征,像当时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写这篇上书必须十分注意时效,除了“道上上谏书”急就此文之外,在写法上开头单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错,使秦王为之震动。可见首句发意、开门见山,既为当时紧急情势决定,也是公文时效性的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